雨季肥了瘦水
岸边百草寂寞出乡间风情
惟独菖蒲
被世俗的眼光灼热
疯长在端午节的簸箕里
让人们争相采摘
贴作绿色的春联
此刻凤尾般的菖蒲涅槃了
站成一尊门神
不问贫贱
坚守了千百年
承载着沉甸甸的诺言
一年遂人一个
没病没灾的祈愿
汨罗江水的呜咽,
已被历史的风雨淹没。
撕开粽叶,
抚摸千年暗伤,
触及不到诗人心跳的律动。
美人,香草。
在岁月的河流中,
与天问一道被渐渐漂白。
自从“江陵端午祭”,
申遗成功,撕开粽叶,
只见一具具空壳。
到处都是新鲜的伤口。
没有滴血。这一天,
我们依然和祖先一样。
包粽子,吃粽子。
但动作越来越迟缓,
越来越无所谓,
离骚已经包进了粽子。
有谁为千年之后,
再纵身一跃。
一壶雄黄酒,
一碗浓浓的熬茶。
带有草芽香的,
手把羊肉。
香柴花的芳香中,
悠然地醉去,
这就是草原人的端午节。
五月的草原,
是少女圆润的乳房。
山花烂漫,
情歌翻飞。
蓄势而发的骚动,
被动情的云雀衔起。
季节合欢的序幕便,
被轻轻拉开……
公牦牛,
剑一样刺穿了远山的沉郁。
咂足奶水的羔羊,
惬意的睡在了山坳间。
布谷鸟发酵千年的伤感,
催动着疯长的庄稼。
只是一点雨珠,
击伤了农妇坚实的守护。
不觉处,
那是熬煎身心的思念。
五月,
每一块河石,
都锈满了绿苔。
翡翠与珍珠铺就的河道,
舞动着,
山溪优美的锅庄舞。
五月,
有一中力量。
在骨骼间传动。
有一中诱惑,
牵引着登高的欲望。
真愿登临那的冰峰,
好吮尽江南的粽子,
那绵绵悠长的甜香。
熊熊大火燃烧了一个晚上
端午节的粽子才四处飘香
用心包裹
用思绪缠绕
里面的一颗蒸熟的红枣
可是古代美女芬芳的红唇
在大火熊熊燃烧的夜晚
献出的最虔诚的祭奠
祭奠谁已经不再重要
重要的是端午节的习俗
已经走过了多少年
有多少坚硬的壮汉
被历史可圈可点
有多少硬骨头的诗人
站在了历史发展的前沿
端午节是回想历硬汉的节日
不仅仅是吃几包粽子
不仅仅是喝几杯酒
不仅仅是吃几个鸡蛋
不仅仅是与家人爱人亲人团圆
不仅仅是让麦子丰收的喜悦
迷醉双眼
端午节,展现的是中华民族的历史
有骨气,才会有魄力
才会有能力推动历史的发展
端午节,祭奠的火焰中
凝聚着中国人散发着正能量的心愿
两千年前
你带着满腹的惆怅
纵身跳进汨罗江
从此
楚国失去了砥柱
奸佞失去了顾忌
怀王失去了谏臣
今天
我们怀着无比敬仰
在长城内外、运河两岸
在大海之滨、高山脚下
纪念你——也向你诉说
你可曾看到
而今的中国
政治清明国力强盛
而今的社会
经济发展文化繁荣
而今的百姓
安居乐业幸福美满
你可曾看到
有这样一批人
他们立足基层辛勤工作
他们积极进取奋勇开拓
他们甘于奉献服务祖国
他们没有燕赵之士的慷慨激昂
他们没有战争年代的金戈铁马
他们没有震天动地的豪言壮语
但是——
他们有竹的坚韧挺拔高风亮节
他们有梅的坚贞自守优良品质
他们有兰的高雅圣洁淡泊自足
他们
不因误解而困惑
不因清贫而卑谦
不因褒扬而得意
不因誉满而骄傲
他们
服务社会无怨言
总把奉献当甘甜
他们忠诚tt乐于奉献
他们实事求是不出假数
他们依法tt严守秘密
他们公正透明服务社会
这是他们的品格和操守
这是他们的信念和追求……
子规鸟轻盈的掠过
而我的脚步
却在汨罗江畔沉重
星星与眼睛对视
沉浮中
你在泅渡诗意的银河
天问依然回响在天地
龙舟划破千年的寂静
浸透血液的文字
融入江水
月亮与涛声对饮
我把九歌
唱给汨罗江
见你在挥毫之余
纵身一跃
与楚辞再醉一万年
千年的炊烟
从波涛应声而起
怀念涨满的粽香
裹住许多古老的记忆
漂泊的游子
即使变成泥土
中国已在心里种植
去年端午节的早晨,
我精心挑选了十六个汉字。
排成短信,
发送给,
十个住在我手机里的人。
直到那天黄昏,
没见一个汉字归来。
今天我突然想到,
就象我那天吃掉的粽子,
直到现在,
明天就是了端午节了,
今天就嚼一只粽子。
电视里正讨论着,
塑化剂的风暴。
而岳阳楼仍在,
洞庭湖却已口舌生烟。
今年的端午节,
就这样到来。
在我口袋开始干涸的时候,
在楼价无论怎样调整还如不倒翁的时候。
来了,艳阳高照。
来了,梦如火烧。
来了,端午节的绿。
在硫酸铜的颜色里。
淡淡的苦涩,
在蒸煮翠绿的粽子之后。
翻江倒海,胃肠贴地。
在看到那翠绿是硫酸铜的渲染之后。
而大地张着干渴的大口,
没有了淋漓的风貌。
天空拧着枯竭的奶罩,
无力偿还大地的泪泡。
后来,梦的汛期就决堤了。
电视新闻说:南方旱区大部降雨。
张了几个月的大口弥合了,
过于狂喜就咬断了好几处路桥。
洞庭湖又开始荡漾,
岳阳楼又开始笙响。
我嚼着那只翠绿的粽子,
对端午对明天又有了渺想。
想那蜡的味道,
想假我如蜡,内心的温热应该可以煨干几个五月?
端午,端午,燕燕追逐。
我奔跑,
有你的地方,
一片荒芜……
唯有那朵红花,
点缀着我的年华,
随风消逝……
端午,端午,早已不是当初。
清清的河水缓缓流淌,
杨柳依依。
我沿河而上,
禁不住失声痛哭……
捡拾一片片的芳馨遗所思,
宛在水中沚……
龙舟把一个日子,放在海里
保留了一千年
让六月,在自酿的米酒香
与乡村一起,醉红
六月敲响的锣鼓,唤醒苏州的画舫
在海未退潮之前,一夜赶来
与龙舟站成妖娆,让路边的热浪
挤出一块空地
点烧香粉,飘浮
银滩的容貌
来自远方的笑容,与龙舟柔合摇曳
人的海和舟的海,改变了海的色彩
海母漂过的痕迹,惊动胆怯的走马灯蟹
打破常规,赶集似的观望
龙的衣裳,裹着脸
与海谈情说爱
每一句甜言蜜语,都是故乡缓缓的浪潮
有女人的地方就有水,
谁清谁浊?
只放一个个清脆的粽子,
看能否与世沉浮。
汨罗江畔,长影枯槁,
早在文字里凝固。
女人与水都在沸腾,一唱三叹。
而你,渔夫敲碎过的灵魂,
湿漉漉,曝晒在江边,
搁置千年。
惟有石头,你怀中唯一的厚重。
以最顽劣的姿势,
日夜守望,在秭归的梦里。
听江风号叫,千帆竞争,
只等一张炽热的网。
打捞,在这黑了又黑的夜空。
在这日夜奔腾的江面,
为语言作一次清洗,
为目光作一次长久的铺垫。
还没有被排泄出来。
五月的汨罗江
流淌着的不是水——
是泪
是千古悠悠中华魂
烟雨江南,又是一年粽子香
后人怀念的不单是美食——
更是屈原那闪光的名字
与那段冲洗不淡的历史
听吧,端午节的鼓声
稠密响亮
看吧,赛龙舟的汉子
呐喊向前
用这千年不变的方式
去告慰一个带剑长吟的忠魂
从那湿辘辘的故事里
打捞出民族不朽的精神
离骚笑,
江水涛。
千年心事谁知晓。
雄黄骄,
夏阳傲。
岁月无情催颜老。
艾蒿到,
健康抱。
平安人生万家要。
粽子吆,
龙舟闹。
端午文化乐逍遥?
艾草,已挂在门前
佩带香包的孩子,满街奔跑
站在岁月的岸边
大人们将雄黄酒缓缓倒下
剥开粽子
剥开延绵千年的历史
剥开千年的情缘
而我,独想一杆青竹
撑起一江余韵
撑起永恒的纪念
拨开五月的涟漪
溯源而上,屈原
以水鸟的姿势
将你的名字
从汨罗,衔起
五月的天空,风轻云淡
楚国的往事,随风铺展
那个壮志满怀,长衣飘飘
剑不离手的爱国诗人
以一个千古凌空
纵身千年的叹息
任琴瑟的悲音
在山谷,声声呼啸
粽叶清香
糯米淡香
红枣甜香
粽茶沁香
艾条幽香
香包浓香
每个端午
我们都享着您给的
香!
我的亲娘
今又端午
我学着您的样子
包了香香的粽子
您却一口也不能咽下
甚至连一口粽茶都不敢喝下
女儿该是怎样的声泪俱下!
我的亲娘
女儿记得六岁时的那个端午
您被打了 伤得很重
躺在床上无声地泪流
不懂事的女儿
见了人家的粽子
趴在您身上
嚎哭着要粽子
您一把糯米和一把泪水
为我们包了香的粽子!
我的亲娘
女儿记得许多个端午
您插秧回来
双腿肿胀的连坐下都很困难
却依然在我们熟睡的晚上
为我们包了香的粽子!
我的亲娘
女儿还记得
在我学了点知识后的那个端午
我取笑您
不知屈原不明汩罗
没想到那以后的每个端午
您都神情凝重包着粽子
再不许我们吃粽子时
说笑打闹!
我的亲娘
女儿记着您陪我走过的每个端午
可
今又端午
您却躺在医院的床上
瘦骨嶙峋
摇头都很艰难
我的亲娘啊
粽子还是那样的香
儿心里是无边悲凉!
沧桑中的一声叹息,尽是苦涩,尽是冷香,在阳光里孤独。
汨罗江的水呀,冷漠了疾呼,冷落了泪水。
一声叹息,从二千年外的时空而来,行吟山水,风雨无阻。
那些无意的流云,尽是刻满耀眼的孤独,哪一朵是你飘踩的仙云?
那些被流放的风,尽是含着哀怨的翅膀,哪一阵是你无奈的坚风?
焰霞,在西边散去,散不去的是锻烧世人的灵魂。
冷月,从东方升起,升上来的是历史的衰荣更替。
沅湘之畔,一声叹息从千古纵身一跳,便从汨罗江漂流至今。
我对视那高高在上的君王,是否你已听腻了那声叹息?
听,听那震撼心魄的龙船竞鼓,在天地间迂回流荡。
一声叹息,惊醒了一个民族。
一声叹息,喂养了一个民族。
回到吃粽子的家里,
回到挂菖蒲的门前,
回到飘满艾香的城市与乡村,
回到屈原纵身的一跳,
回到诗歌本身。
一条止于湖南的河流,
却流经中国每一个人的心灵。
打捞也罢,求索也罢。
龙舟再快,也不过是,
时间的一枚梭子。
端午节,中国老百姓,
自发地一个节日。
几千年地打捞,
几千年地存在,
应该比什么都重要都深刻。
一个伟大的主题,
一个伟大的身影,
一个痛苦的问号和句号,
一块问路的石头和一颗,
求索的头颅,
至今伫立江边。
汩罗江,一条永远流淌着,
诗歌的光荣与梦想的河流。
门前菖艾插在两旁,
满街粽子徐徐飘香,
龙舟竞渡的鼓点正在敲打,
今天——又是一个端阳。
艾叶透出的气味,
叩开千家万户的门窗。
横扫着人们心中的尘埃,
展现了一张追的思情网。
粽子那鼓鼓的胸腔,
象沉甸甸的哀思满仓。
人们闻到的不是糯米香气,
而是民族灵魂的张扬。
看江上龙舟竞发,
操橹者个个疯狂。
争先恐后地比拼速度,
为的是抢拈一柱祭香。
滔滔东去的江水,
贮一曲永远的忧伤。
千年风雨洗不去,
爱国气节的显彰。
三闾大夫今何在,
谁曾拷问过楚怀王。
屈子傲骨铸“礼魂”,
灵魂煮沸汨罗江。
不必看“天问”的注脚,
仰古之情早已“涉江”。
《离骚》《九歌》的韵律声里,
文人志士正在深情吟唱。
是谁打翻了桌上的雄黄酒,
浇湿了整片大地。
白娘子的哭泣,
在山谷回荡。
锅里,
喧腾一片。
棕儿不因沸水而散落,
只因心中那怀念而奉献,
粒粒谷香惹人垂涎。
庭外,
欢声一片。
孩童们不因耀阳而惆怅,
只因胸前那香囊而喜悦,
阵阵芳香耐人回味。
门前,
忙碌一片。
菖蒲,艾蒿不因炎热而低头,
只因盼望那游子而等待,
片片青绿述说乡愁。
湖面,
震声一片。
龙舟不因湿漉而停留,
只因追寻那伟大的人儿而奋进,
朵朵浪花激起了爱国的情怀。
一壶雄黄酒,
一碗浓浓的熬茶。
带有草芽香的,
手把羊肉。
香柴花的芳香中,
悠然地醉去,
这就是草原人的端午节。
五月的草原,
是少女圆润的乳房。
山花烂漫,
情歌翻飞。
蓄势而发的骚动,
被动情的云雀衔起。
季节合欢的序幕便,
被轻轻拉开……
公牦牛,
剑一样刺穿了远山的沉郁。
咂足奶水的羔羊,
惬意的睡在了山坳间。
布谷鸟发酵千年的伤感,
催动着疯长的庄稼。
只是一点雨珠,
击伤了农妇坚实的守护。
不觉处,
那是熬煎身心的思念。
五月,
每一块河石,
都锈满了绿苔。
翡翠与珍珠铺就的河道,
舞动着,
山溪优美的锅庄舞。
五月,
有一中力量。
在骨骼间传动。
有一中诱惑,
牵引着登高的欲望。
真愿登临那最高的冰峰,
好吮尽江南的粽子,
那绵绵悠长的甜香。
五月五,是端阳;龙船双双闹长江;
两边坐着划船手;中间坐着打鼓郎;
咚咚锵;咚咚锵;咚咚咚咚锵。
五月初五是端午,家家户户包粽子,门窗插起艾条草,胳膊系上百锁子。
五月端午吃软米,饭香枣甜喜心中,辨好艾草挂门脸,过夏经秋熏蚊蝇。
五月端午端粽子,九月重阳重镜子,五月编下艾腰子,九月用来熏蚊子。
金锁子、银锁子,不如戴个百锁子。
初一,不戴柳,死喽变成大黄狗!
初二,不戴艾,死喽变成老太太!
初三,不戴百锁,死喽变成黑骡!
打茎(粽)叶、筏茎(粽)的,单五(端午)清晨等不得!
坠荷包、穿火蒜,端着蒸米满街转!
点雄黄、喝黄酒,掂上敬(粽子)的到处走!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菖蒲,艾叶,
粽子,雄黄酒。
用一根草绳连着,
牵出一段历史。
屈子、
楚怀王、奸臣。
组合在一起,
就是明星与黑暗的交锋。
时代远了,
汨罗江水浅了,
就是那纵身一跃。
水光照亮后人,
永远记着自己丈量爱国的深度。
一天又一天,
不知不觉的又是端午节,
不知不觉的又是怀念屈原的日子。
采一把艾香抱一包粽子,
艾香浓浓的勾起我对你的爱,
粽子鼓鼓囊囊的包裹着,
我对你深深的情。
远去的是一个节日,
留下的是记忆的爱。
一年又一年,
不变的是一个端午节,
不变的是我对你的思念。
五千年的历史随着我的思念远去,
远去的不是历史,
而是一个民族魂,
一种不屈不挠民族精神。
端午节想你,
我把一首诗歌鸣唱,
我把一个故事传诵。
有水的地方就有古乐龙舟,
有人地方就有醉人的艾香。
就有甜蜜的粽子,
你一口我一口,
甜了我饱了你远离了他。
端午节诗会的踏歌声
惊动了汨罗江的水
恰逢汨罗江里屈原的灵魂
飘到汨罗江的上空
诗人看见众诗人扔进汨罗江的诗
心潮澎湃,激动万分
一首首诗歌就像那艾草、米粽
芬芳了一江的水流
比铜钱、白银、黄金
更诱惑诗人的心
屈原在天空上被感动得泪流满面
人间处处细雨纷纷
诗人屈原踏着端午节涌动的诗韵
在天空上纵情狂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