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童年的精彩演讲稿(精选4篇)
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题记
记忆中的的童年就是姥姥……
听说那紫藤椅是姥姥的妈妈还是地主家小姐的时候就有了,年岁自是比姥姥年岁还大。我见过姥姥的唯一一张照片。黑白,泛黄。一把藤椅,一个人,端端正正的发,温温润润的笑,文文静静的坐,看不出颜色的衣服,却是没有一个补丁的,我想那大概是压箱底的准备留到过年穿的衣服吧。那欣喜温润越过照片,溢了出来,我听见那沉稳的心跳声。
紫藤椅,摇啊摇,摇碎一池月光。
姥姥门前有一方池塘,一条小河,那种清清浅浅,细细小小的河。河连着池,中间的分割线便是水泥铺就的路,水就从路上过。夏季的夜晚,姥姥总是吃力地搬出紫藤椅,一步一摇晃,我总是抢过她的藤椅帮她放在门口。不是心疼她,而且嫌她慢。因为只有等她出来,我才可以去路上玩。姥姥倚在紫藤椅上轻轻地摇,仿佛怕惊动了池里小小的鱼和大大的蝌蚪。我却是不管的,一脚踩进水里,尽情的疯,放肆的闹,水面一层一层泛出水纹。摇摇晃晃竟摇碎了那月亮。待疯够了,闹累了,就依在姥姥身旁,听她讲她的少年时代,还有那充斥着战乱和饥荒的年代。每每这时,我都会执起她的手,粗糙到划人肌肤的手,道道凸鼓如山峦的血管青筋,我默默地告诉自己。她曾是个少年,有父母疼爱,家境殷实。可是这一切的一切都结束在一声枪响之中。日军侵华,文革十年我不知道她是如何熬过来的,还拉扯大了五个儿女。我只知道她这一生待人和和气气,从未同人红过脸。
比紫藤椅年岁还大的,便是门外的那棵老槐树了。那紫藤椅不过百十年岁,而老槐树的年岁早就已经无从考证。日军侵华,文革十年都没使它倒下。听人说文革十年的时候批斗地主,资本家,当时也有人来砍过,上面确实有道道斧痕,依然斑驳着,证明着那段岁月的存在。但是听人说树活的久了,就会成精。当时来砍的人砍出了红色的汁液,殷红如血,便再也没有人敢来动过这棵树。于是这槐树便成了姥姥的依靠,信念靠它,饭食也靠它。
老槐树,摇啊摇,摇散一地花落。
槐花盛开的时候,姥姥总爱搬着紫藤椅到槐树底下去,我就悄悄地爬上树去。那树虽高但也好爬,斑斑驳驳,总是有落脚点的。上了树,便摇着那树枝,白白嫩嫩,细细小小的花瓣,都争先恐后地跳了下去。好像一场盛大的雪雨,夹杂着花香,没有寒冷。姥姥总是笑着喊我:“小馋猫,这花儿若是被你摇尽了,你可就没有香喷喷的槐花包子和槐花蜜吃了。”我却仍是笑着摇那花,看着那花儿落满藤椅和发髻。因为我知道,这一树花儿,即使分遍了乡邻,却还是够的。姥姥也不再管了,自顾自的理着头发。几个花瓣儿从她耳旁擦过,发间划过。恍惚间,我看见了她青春年少的时候,看见她文静却充满活力的少年。
如今,在搬那藤椅到槐树底下,乘着四月的风,轻轻地摇,耳畔似乎又传来了那慈祥温和的歌谣声: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
童年是五彩缤纷的,就像海边的贝壳;童年是一条五彩河,一朵连一朵美好的浪花,趣事、乐事、苦事、傻事应有尽有。今天我跟大家说一件我的童年趣事吧。
那时刚进幼儿园,对新的环境和新认识的同学充满了好奇,每天都有好多话和同学交流,每次听到小晔说她姐姐怎么陪她玩,给她带好吃的,给她讲故事,我就羡慕得不得了。我心想:自己总是一个人在玩积木,真冷清,小晔有个姐姐陪她玩,真热闹。于是,我央求妈妈让我去小晔家玩。妈妈答应了,但反复叮嘱我一定要乖,不要捣乱,我满口答应。
妈妈送我来到小晔家,小晔非常热情地拿出了她的最爱——芭比娃娃,小晔姐姐一会儿给我们拿来了水果,一会儿又问我们要不要听cd,一会儿又给我们弹起了钢琴,我们像小鸟一样快乐……快回家了,我对小晔说:“小晔,能借我些东西吗?”小晔爽快地说:“好朋友,尽管说!”我先借了几本绘本,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见她那么爽快,我又开口道:“你能把姐姐借给我吗?”她惊讶地说:“不行,这不行!”“为什么呀?”我疑惑地问,小晔郑重其事地说:“那是我妈妈生的姐姐,这个不能借!”我只好闷闷不乐地回了家。
吃晚饭是,奶奶见我嘟着嘴,关心地问:“琦琦,怎么了?今天玩得不开心吗?”我摇摇头,沉默了一会儿,突然猛地转向妈妈,一脸讨好地说:“妈妈,帮我生个姐姐嘛!”大家全都一脸茫然,但几秒后都笑喷了!
怎么样,我的童年趣事好玩吗?大家也说说你们的童年趣事吧!
我五岁到十二岁的这一时段时间里,都是在丁家巷这个小巷子里度过的。丁家巷不大,弯弯曲曲的,一百米左右,但每一米都藏着乐趣。
巷口有一个报亭,亭主养了只名叫阿黄的土狗。虽说是土狗,毛却长而金黄,眼珠又黑又大,经常趴在巷口,用它那有神韵的眼睛看着来往的路人。晒太阳似乎是它的主要工作,中午放学能看到它惬意地趴在一片金色的阳光里,全身的长毛,像是要燃烧起来。有时我会花五毛钱买一根火腿肠,阿黄知道我会喂它,前爪从地上一撑,眼睛直盯火腿肠,大尾巴左右摆动。我挥动着火腿肠,它馋得跟着火腿肠转,不断跳起。最后我蹲下来,慢慢地剥开火腿肠的塑料外皮,掰下一段一段喂给它吃。阿黄早就等不及了,一边吃一边舔着嘴,盯着我的手,把脸凑近,爪子抬起又放下,放下又抬起,想从我手中夺走一整根火腿肠。我不停地叫着“阿黄,阿黄”,它高兴地摆着大尾巴回应。
往里面走,就会看到巷墙外种了一排笔直的水杉。你要抬起头,抬得脖子酸时才能看清它们的尖顶,它们就像一排巨大的圣诞树。巷墙这边种着一棵槐树,春天一来,树上都挂满了又白又香的槐花,勾着路人的嗅觉,一下又一下。路人都会深吸一口气,然后感叹,这花太白太香了。
走过绿荫覆盖的几十米,就到了我所住的院子,院口有一个小小的保安室,老吴就住在这里。他夏天时会拖出一块厚重的大木棋盘,放在院口铁门旁的一把椅子上,拿出一盒又大又圆的木棋子,一一摆好,然后就摇着蒲扇和过往的路人下棋。我那时会一点棋,便一本正经地坐在老吴对面,开始“马走日,象飞田”。每次都过不了多久,老吴的铁盘子里就噼里啪啦的放满了我被吃掉的棋子,我的铁盘子里最多两三个,我输了也不服,说老吴一定作弊,要求重来。“重来就重来”,然而每次结果都差不多。他还喜欢和一位收废品的老爷爷切磋,我会“好棋,好棋”地乱叫一气,还出些很烂的主意。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地纠正我,末了哈哈大笑。
走到巷头,对面就是老八中。巷头有一个推铁皮桶,卖糖饼子黑瘦的妇女。所谓的糖饼子就是把一个面团中间凹下去,放上砂糖,再捏实、擀平、烘烤。每次放糖时,我都在心里默念“再加一点啊,多加一点吧”。饼子烤出来后,中间微鼓,咬开一条缝,糖的香气扑面而来,热气也喷涌而出。我会和昕一人买一个,我的不会涂酱,她的涂酱。然后掰一块她的,撕一片我的,分享着,嘴里塞满饼子口齿不清的聊天。
如今阿黄死了,我搬离了丁家巷,老吴老得下不动棋了。糖饼子摊因为整理市容,很少吃到了。昕和我不在一个学校,分享不了糖饼子了。
虽然丁家巷现有诸多不完美,但我的童年却是完美的。这就像看电影一样,灯灭时的电影总是完美的,灯亮后的电影院却只留下吃剩的零食袋。我在童年的这场电影中记住了完美的快乐,遗忘了人为的缺憾。
天有不测风云。在我四岁那年,爸爸患了胰腺癌。妈妈医院家里两边跑,既要护理住院的爸爸,服侍卧床的爷爷奶奶,又要照顾我。不到两个月,妈妈像变了个人似的,又黑又瘦,老了许多,最后只好把我暂时寄养在外公家里。
医院治疗费用是巨大的,短短的两个月,就花光了家里多年的积蓄,医生和邻居都劝妈妈,放弃吧,不要拿钱打水漂了。妈妈坚持认为,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治下去。
筹集医疗费用是个绕不过的坎。妈妈整天以泪洗面,皱纹爬上了她的额头,两鬓增添了白发,深夜里邻居常常听到妈妈悲伤的哭泣。外婆送来了自己养老的两万元钱,母女俩抱头痛哭了好久;村邻们、亲朋好友都自发地送来一些慰问金……
妈妈的努力终究没有留住爸爸的生命。爸爸去世后,爷爷奶奶经受不了失子的打击,病情加重,三年里相继离开了我们。
我三年级的时候,妈妈经人介绍,嫁到外地。卖掉爸爸亲手建的两间小楼,还掉了外债,我们娘俩怀着美好的梦想来到新家。开始的两年里,家庭和和睦睦,笑声不断,继父待我如同己出。后来由于妈妈生不出小宝宝,继父便开始和妈妈吵架,争吵由少变多,由小变大,每个人的脸上笑容不见了。继父对我说话也不同以前了,渐渐地粗暴了。继父好喝酒,酒后经常打妈妈,往往旧痕没退又添新伤……这样的日子怎么能再过得下去呢?妈妈只好带我离开了这个伤心之地,把我转到现在的学校,让我食宿在校,自己外出打工了。
我的童年虽然有别于同龄小朋友,但我得到的快乐、幸福并不比他们少。我要感恩这个时代和社会;感恩我们的政府和学校;感恩我的老师和有爱心的社会各界人士。我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刻苦学习,长大后成为一名有能力的人,用一颗感恩的心回馈大家对我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