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
题型阐释
材料作文要求根据所给的材料(事例、故事、寓言、诗歌、歌词等),由其提炼中心,展开联想、想象,写出经历、思考、感悟等。材料作文在思辨性上对考生有较高要求,这类作文以能够凸显思想的张力与深度者为佳。
题型呈现
根据材料的指向性,材料作文题可分为以下三类:
1.单一型材料作文
这类材料作文中心单一明确,可采用“聚焦中心”法构思,即直接提炼出材料中心,立意选材,谋篇布局。
比如***年云南曲靖市中考作文题材料:一名画家小时候,兴趣非常广泛,样样都想拿第一,结果却一无所获。于是他的父亲拿来一个小漏斗和一捧玉米,当父亲抓起满满一把玉米粒放到漏斗里面时,玉米粒相互挤着,竟一粒也没有掉下来。父亲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如果这个漏斗代表你,你每天都能做好一件事,那么每天你就会有一粒种子的收获和快乐。可是,当你想把所有的事情都挤到一起来做,反而连一粒种子也收获不到了。”
这则材料的中心非常明确,关键句为父亲意味深长的话,提炼出来即:“集中精力,才会收获成功和快乐;面面俱到,往往会因精力分散而导致失败。”考生写作时需要注意:
一是这篇作文适宜选用议论文文体。
二是材料中父亲说的话运用了类比手法,考生在得出论点时须找出两者之间的相似点:“漏斗”与“画家”,“玉米粒”与“每天要做的事”,“玉米一粒也没从漏斗里掉下来”与“画家每天做很多的事却没有一点收获”,“玉米粒相互挤着”与“不分取舍地做事,消耗了画家大量的精力”。只有分析清楚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才可能更好地把握材料中心。
三是论点要想鲜明准确,必须借助逻辑严密的语言表达。四是材料中的一个细节可作为论点的支撑:小时候样样想拿第一却一无所获的孩子长大后成了画家,父亲的话功不可没。
2.多元型材料作文
命题者在命制材料作文时,选择的语言材料常常具有丰富的含义,这样的。材料就可能不止一个中心,而是具有多方面的意义指向。对于这样的材料作文,考生可以采用“从中选点”法构思,即从多项中心里选择一个重点立意选材,然后再布局谋篇。怎样“从中选点”呢?应区分重点与一般,根据中考作文阅卷短平快的特点,考生可以先摒弃含混晦涩的角度,再剔除容易陷入雷同选材的中心,最后选择最能体现命题者意图且自己最擅长的角度立意。
比如***年重庆綦江县中考作文题材料:友情,是患难中的倾情相助,是迷途上的逆耳忠言,是跌倒时一把真诚的搀扶,是痛苦时抹去泪水的一缕春风……友情是人生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但不可以单向支取,只有通过彼此的积累才能加重其分量。任何带功利性的友情,不仅得不到利息,而且连本钱都会丧失殆尽。懂得珍惜友情,就是珍惜人生中那份最宝贵的财富;懂得珍惜友情,实在是一种智慧与幸运。
通过解读材料,我们可以从中提炼出有关友情的一系列观点,如“友情是患难中的倾情相助”“友情来自朋友双方的情感投入”“友情忌讳功利,它的真谛在于责任与奉献”“我们要懂得珍惜友情”“珍惜友情是一种智慧与幸运”等,任意选择其中一个角度构思行文均可。
3.“隐喻”型材料作文
这类作文题,材料中没有明确的寓意提示,我们可以采用“含义概括”法审题构思,即通过分析归纳的方法概括所给材料的基本思想,再立意选材与谋篇布局。写惯了记叙文的考生多感性思维,容易被这类材料中的某一细节打动而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误区,而这类文题恰恰需要考生具备整体感知的思考能力。
比如20xx年湖北武汉市中考作文题材料:花园里的小橡树愁容满面,看到别人在开花结果,它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苹果树说:“你为什么不能结出一个美味的苹果呢?你太不努力了!”玫瑰也对它说:“别听它的,你应该开出一朵玫瑰花,你看多容易!”小橡树非常努力,可是既未结出美味的苹果,也未开出漂亮的玫瑰花,它越来越迷茫。迷茫中,小橡树尝试让自己平静下来,去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我是一棵橡树啊,我永远结不出苹果,也开不出玫瑰花。我的使命应该是长得高大挺拔,给鸟儿栖息,给游人遮荫。小橡树顿觉浑身充满力量,它快乐地生长着,很快就成为一棵大橡树。成长过程中我们需要些什么呢?小橡树的经历应该能引发我们一些思考。请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这则寓言材料,讲的是小橡树“成长”的烦恼:看到别人开花结果,自己却不知该做什么。材料中苹果与玫瑰各有各的建议,小橡树听了反而更加迷茫。最后它静下心来思考,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成长方向,快乐地成长为一棵大橡树。这则材料,同时有多个可供提炼的话题,如“成长的烦恼”“人生目标”“别人的建议”“认识自己”等,最后归纳概括,可确定其基本意思为:快乐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倾听我们自己的心声。考生可根据这一中心联系具体生活实际运笔行文。
模拟演练
1.单一型材料作文
一只野兽受了伤,它会跑到一个山洞里躲起来,然后自己舔舔伤口,顽强坚持。可是一旦被嘘寒问暖,它就受不了。
根据材料寓意,任选一个角度作文。
要求:
①题目自拟;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多元型材料作文
纪德:获得幸福的秘诀,并不是为了追求快乐而全力以赴,而是在全力以赴中寻出快乐。
老舍: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
鲁迅:人必须活着,爱才有所附丽。
要求:
①请根据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
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600字以上;
④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3.“隐喻”型材料作文
妈妈领着我和妹妹,在颐和园长廊里仰着头给我们讲每幅画的含义,在每一座有对联的古老房子前面读那些抑扬顿挫的文字,在门厅回廊间让我们猜那些下马石和拴马桩的作用。她从那些静止的物件开始,讲述无比生动的历史,告诉了我们世界之辽阔,人生之倏忽,美好之永恒。
要求:
①请根据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
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600字以上;
④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生活中,快乐无时无刻不在被传递。瞧,它又开始了它新一轮的旅程……
传递它的快乐
朋友送给我一株小吊兰。由于她的“经营不善”,吊兰显得黄瘦,弱小。我心疼地把它移植到了一个精致的小盆中。
每天放学,我放下书包后,第一件事就是去照顾小吊兰。不知不觉中,吊兰的叶片变成了青翠欲滴的绿色。阳光中,吊兰随风轻摇,仿佛在展示自己婀娜的身姿,叶子上的几颗露珠将阳光折射成几道小小的彩虹,似乎是吊兰在播散它的快乐。我被它感染了,一颗小小的心中满载着快乐。
吊兰传递给了我快乐……
传递她的快乐
那天上楼时,我看到我的小邻居——一个小女孩正拿着一张画纸小声啜泣,那张纸上是她画的。花草,然而她的努力却换来了老师的“不及格”。她抬起头,眼泪汪汪地看着我:“姐姐,教我画画好不好?”我被她的执着感动。于是,每天放学后的半小时成了我和她的秘密会晤时间。
一个月过去了,我照常来到楼下的石桌旁,我的“学生”背着书包,一脸喜悦地向我跑来,手中挥动的画纸像一只飞舞的蝴蝶,我不由地笑了,她的快乐让我也愉悦了。我知道,她成功了。
她也传递给了我快乐……
传递我的快乐
我每天穿梭于学校和家之间,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生活中试卷满天飞。
然而,在看似枯燥的学习生活中,我收获了自己的快乐;我的成绩又进步了。虽然进步的名次并不多,但我坚信,只要努力,终有一天会收获成功。我的快乐感染了周围的同学,他们都微笑了呢……
我把快乐传递给了他们……
快乐的火炬在传递,它让快乐流进了每个人的心团,它驱使人们心中的阴郁,点燃人们脸上的微笑。
我发现,快乐的传递永不停息!
[简评]紧扣传递来写,不仅开头就破题,中间三个小标题也时时应题,结尾再点题。关键是三部分有内在的联系,前两个是它(她)传递给了“我”快乐,第三个是“我”传递快乐给他们,这本身就是一种传递,结构非常严谨。
我的家乡安阳是华夏文化的发祥地,坐落在广阔平坦的中原大地上,她人杰地灵、物产丰富,是我们祖祖辈辈生长的地方。
春天,万物复苏,到处鸟语花香。洹河两岸的柳树长出许多嫩叶,像是用碧玉打扮成的一样。古城里的老槐树上开满了一嘟噜一嘟噜雪白的槐花,微风吹拂,那甜甜的香气就四处飘散开来,好闻极了。孩子们放学后,忙着在这飘散着清香的春风中放飞起各式各样美丽的风筝。田野遍地都是绿草、鲜花。好像一个小姑娘,嫩芽儿钻出地面,小花儿们探出头,增添浓浓生机。她让百花齐放,她让百鸟争鸣。她容不得一片儿枯枝败叶,只要她在,万物就得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她把自己浓妆艳抹,让小朋友们尽情地玩耍、嬉戏。这就是春妹妹。
夏天的安阳,天气特别炎热,狗热得直吐舌头,蝉热得不知如何是好,在树上叫着:“知了——知了——!”洹园池塘里的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在微风中翩翩起舞,争奇斗艳。夏天像温柔的小妹妹,她叫垂柳冒出嫩芽儿,她叫花儿开得更鲜艳。她给自己化上淡妆,拥抱着这世上的一切。这就是夏姐姐。
秋天来了,家乡的田野里一片金黄。一阵微风吹过,四野涌动起金色的波浪,农民伯伯脸上挂着丰收的喜悦。看!殷墟保护区里的枫叶也红了,像是一团团火焰,又像是从天边落下的彩霞。整座山经过秋天的洗礼,穿上一件裙子,变成美丽的少女,好像一位亲切的大姐姐。这就是秋姐姐。
冬天来了,大雪纷飞,三角湖的水面结成了冰,站在古城墙上放眼望去,北面的`文峰塔变成了一座用银子装扮成的宝塔,整座安阳城成了一个银妆素裏的世界,分外美丽!雪是纯洁的、圣洁的,冬妹妹也是,是天真无邪的、无忧无虑的,冬妹妹是一个可爱的小女孩,这就是冬妹妹。
我爱家乡的四季,我爱故乡的田野。
阅读,真好,它向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细致的图画;阅读,真好,它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又一个诵传千年的故事;阅读,真好,它一次又一次地震撼着我们的心灵,给予我们生命的完美真谛;阅读,真好……
阅读,真好。它和我一起驾着那一艘《月亮的船》,踩着那《再别康桥》的如歌岁月,追忆那星星点点的《童年》《回忆》,《在人间》,它与我探望了《灰姑娘》,与笛福一起乘着出航的船,体验了《鲁滨逊漂流记》二十八年的漫长历程,《在山的那边》我找到了蓝精灵,斗败了格格巫,获得了《金钥匙》,开启了智慧的大门。大门内,《繁星》不息,《春水》永流。在朦胧中,《飞鸟集》拉着我驶向知识的海洋……
阅读,真好。每当我缺少氧分,我便来到了孕育知识的产房——图书馆。一本本厚厚的书,如一位位高尚伟大的教师,无私地给予我精神的养料——知识。每当夕阳西下,热烈的白炽灯在我头上亮起,不知不觉中,我已经在这儿吸收了两个多小时的'养料。这时,我的心底莫名地涌起一股感受,那感受无法用言语表达,确切的说,就与《窃读记》中的林海音心情一般:“我默默地享受着——这窃读的滋味儿。”
阅读,真好。《昆虫记》向我展现了一幅幅动物生活的图片;《化石吟》向我一一讲述了那古老的神话。“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教我要多多阅读,才能进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告诉我一个平凡而深刻的真理——“苦难永远是磨练人才的试金石”。一个个精辟的《伊索寓言》通过小故事讲述了一个又一个大道理。所有的阅读都让我受益匪浅。
曾记得小学时一篇文章叫《带一本书去旅行》,具体作者是谁我不记得了,但这仅仅七个字的文题,向我阐述了一个道理——阅读,真好。
阅读,真好。我从阅读中一次又一次地得到启发,我从阅读中一次又一次得到了心灵的启迪,我从阅读中一次又一次践行了自己的人生,充实了人生这一次漫长而短暂的旅行!
啊!阅读,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