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岛市中考作文题导写及【7篇】》由精心整编,希望在【围城内外的风景】的写作上带给您相应的帮助与启发。
“告别”意味着离别、分手。告别粗心,我们变得严谨;告别懦弱,我们走向坚强;告别青葱岁月,我们日趋成熟;告别昔日师友,我们开启新的征程……
请根据自己的理解,以“告别”为内容,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力求写出自己的真切体验和独特感受。文中不得出现泄露考生信息的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写作指导】
文题1:关键是把握好“找回”的内涵, “找回”指曾经拥有,后来失去,现在找回,强调“失而复得”,因此要重点写找回的经历和心理变化等。可选的角度很多,既可写曾经失去的人、事、景、物,如找回那一抹微笑,找回童心;也可写某种品质、情感、态度等,如找回诚信,找回乐观心态。由于限写记叙文,一定要在情节的处理上下功夫,力求曲折,写出波澜。行文要运用一些技巧,如对比、烘托、情节突转等,但最重要的是写出真情,流淌真情的作文才更有感染力。
文题2:提示语的首句,明确地诠释了“告别”的内涵,是思考的起点和重点。动笔前要确定离别、分手的对象是什么,离别、分手时有哪些感人的画面,离别、分手有什么意义等。当然,也可根据提示语,选择适合自己的话题来写作,如可写“告别粗心,我们变得严谨”,也可写“告别青葱岁月,我们日趋成熟”等。不限文体,但更应在立意深,构思巧,选材新,语言美上下功夫,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文体,以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和个性。
【考场佳作一】
找回坚强的自己
青岛一考生
夕阳西下,在天际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缕残红,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在夕阳的映衬下成了连绵的黑色剪影。
我呆滞地望着被筝弦勒得红红的指尖,咬紧嘴唇却控制不了泪的垂落。古筝老师的话回荡在耳边:你缺少这方面的天赋,算了吧!这句话如一盆凉水浇在身上,冰凉彻骨,我也只好无奈地对自己说,就这样算了。
一阵熟悉的脚步声打断思绪,我回头,是妈妈。她的微笑温暖极了,我揉了揉眼角,接过妈妈递来的东西,是一张用木框裱得精致的照片――我站在领奖台上露出自信的微笑。我不解地看着妈妈。妈妈柔声道: “那时舞蹈老师说你没有天赋,你却坚强地练习,得了银奖,还记得吗?”妈妈拍了拍我的肩,转身出去了。
我看着妈妈的背影,脑海中浮现出那个曾经坚强的自己,用力压腿时疼出了汗,练习高跳时重重地摔在了地上……我一遍遍地告诉自己,我可以。我深深地呼出一口气,揉揉疼痛的手指,努力使自己平静下来,开始练习那首曲子。渐渐地,终于找到调了,我竞陶醉其中,任由筝弦将手指勒得疼到麻木。曲子练熟了,悠扬动听。在古筝老师惊讶的目光中我报名参加了比赛。
比赛如约而至,轮到我了,我稳步走上台,带着自信的微笑,开始弹奏《高山流水》,一个个音符,时如瀑布从山涧泻出,时如小溪潺潺流淌。随着最后一个音弹出,我起身,深鞠一躬,台下先是静得出奇,继而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我看到了古筝老师赞许的目光。
我告诉自己,我已经找回了曾经坚强的自己。我用我的坚强,换回了今天的成功,我要永远做个坚强的人!
【点评】
本文紧扣“找回坚强的自己”这一主旨展开情节。先写古筝老师的话,令自己产生放弃练筝的念头,再写妈妈递过来的获奖照片,唤醒了自己的坚强意志,最后写刻苦练筝收获成功,找回了曾经的坚强。扣题可谓精准。行文有烘托,有波澜,有喜人的变化,更有精彩的细节,可谓精彩纷呈,扣人心弦。
【考场佳作二】
告别卑微
青岛一考生
每一株小草都有春天,它不是卑微的代表,而是风的旗帜!
――题记
忘了是哪一天,我开始承认自己是路边无人问津的小草。总是不及格的分数,让我再也不能扬起笑脸,我躲在心灵的某个角落,卑微地活着。
又是一次考试,当鲜红如血的52分再次登陆我的试卷,我那早已麻木的心还是感到阵阵刺痛,接着还原为卑微。我这么笨,又怎能奢望考一次及格?我自嘲地笑笑,拿着如千斤重的试卷,无奈地走出了校园。
今天的夕阳可真美啊,火红火红的,如一幅画卷。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低着头,踩着路边的石子,默默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途中不经意地抬头,一处风景吸引了我,在公园的门口,荷花已经开了。淡粉色的花朵在风中摇曳,无数闪光灯对着它,它就像一位自信的公主。是啊,只有自信才能博得他人的喜爱,不是吗?我自嘲地笑了笑,再次低下头,却看到了它,那最为普通的小草。它没有闪光灯的。照耀,更没有迷人的身姿,甚至,它已经经受了无数次践踏。我努力地寻找,想在它身上看到卑微,想看到它顾影自怜,但我失望了。纵使在这么美的荷花映衬下,它也没有一丝卑微,它高昂着头,像一位战士,一位威武的战士。
看着这株小草,我笑了,开心地笑了,我为什么要如此自卑?纵然是小草又怎样?
我是独一无二的小草,告别了卑微,坚定地行走在春天的路上!
【点评】
作者巧选切入角度,赋予“告别”新意,立意深刻而新颖。文章叙写的是自己告别卑微的心路历程,这路程并不曲折复杂,只是对公园门口一株小草的感悟过程,但充满哲理,耐人寻味。另外,作者善于捕捉生活的细节,并巧妙地融入了自己的个性体验,使得全文结构清晰明了,语言优美流畅。
【活学活用】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特供素材运用指导
●立意角度一:找回希望/告别绝望对接素材:
在一片茫茫无垠的沙漠,干燥的风沙漫天飞舞,一支探险队正在负重跋涉,口渴难耐的他们却没有了水!
这时,队长拿出一个水壶,说: “这里还有一壶水,但穿越沙漠前,谁也不能喝。”沉沉的水壶依次传到每个人手中,充满生机的喜悦顿时在濒临绝望的队员脸上弥漫开来。
就这样,队员们凭着希望的力量――装满沙的水壶,顽强地穿越了茫茫沙漠。
这种情形恰似在人生路上艰难的跋涉,是多么需要希望的力量支撑自己呀。
――摘自《作文成功之路》(初中版)11期《你就是希望》
运用指导:
装满沙的水壶,竟奇迹般地帮助濒临绝望的探险队员顽强地穿越了茫茫沙漠,这就是希望的力量!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有时充满荆棘,甚至让人跌入绝望的深渊。但只要心中充满希望,就会创造奇迹。正如英国政治家哈利法克斯在《文集》中所说, “希望是一种哄人的东西:当我 ”
●立意角度二:告别阴霾/找回好心晴
对接素材:
好多天了,慧能小和尚独坐寺内,沉默不语。
师父看出其中玄机,也不说话,微笑着带他走出寺门。
门外,是大好的春光。
师父依旧不语,在温暖的草地上打坐。
放眼望去,天地间弥漫着清新,半绿的草芽,斜飞的小鸟,动情的小河……慧能小和尚深深地吸了口气。他有些纳闷,不知师父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过了上午,师父才起来,还是一言不发,一个手势,领着慧能回寺院。
刚入寺门,师父突然跨前一步,轻掩了门,把小和尚关在了寺外。
小和尚不明白师父的意思,只好坐在门前。很快,天色暗了下来,雾气笼罩了山冈、树林、小溪……水声也渐渐从小和尚心中淡出。
这时,师父问: “外边什么样了?”慧能答: “全黑了。” “还有什么吗?” “什么也没有了。”
“不,”师父说, “外边还是清风、绿野、花草、小溪……一切都还在。”
慧能突然顿悟,明白了师父的苦心,这些天笼罩在心头的阴翳一扫而空。
――摘自《作文成功之路》(初中版)期《哲理故事素材解读与运用》
运用指导:
青少年朋友,你们是否因心灵笼罩的“阴翳”而痛苦不堪?那么该如何驱走“阴翳”呢?慧能小和尚在师父的启发下,认识到虽然“全黑了”但“一切都还在”的事实。心窗打开了,不良情绪自然散去。这样的材料运用在作文中,会给人豁然开朗、回味无穷的感觉。
●立意角度三:告别依赖/找回自立
对接素材:
一天,居住在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马栏街道兰青社区74岁的周奶奶收到一个快递,打开一看,周奶奶满脸无奈:原来是刚上大学一周多的孙女寄回来的一大包衣服和7双袜子。
周奶奶说,儿子、儿媳工作忙,没时间照顾孩子,孙女是她一手带大的。她确实溺爱孩子,只想着让孩子好好学习,从不让她干家务活。
周奶奶说,儿子、儿媳知道这件事后,打电话批评了孙女: “一个女孩子连衣服都不会洗,来回邮费都能买好几件啦,叫别人听了多丢人……”
周奶奶也觉得孩子确实太不像话了。在此要告诉所有的父母和爷爷奶奶,孩子惯不得呀,一定得让其养成爱劳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
――摘自《作文成功之路》(初中版)年11期《点击热点新闻积累写作素材》
运用指导:
诸如“寄袜回家”的事,虽是个案,但也反映了当前不少孩子自立能力差的事实,是什么让他们失去了自理能力?是可怕的溺爱!溺爱让孩子如温室的花朵,一旦遇到“风吹雨打”,便束手无策。因此,告别依赖,自立自强,刻不容缓。
●立意角度四:告别冷漠/找回感恩之心
对接素材:
“只知索取,不知感恩”,是当前教育应当特别关注的问题。南京的一所大学,曾公布过一位学生父亲的来信,父亲在信中叙述了儿子种种冷漠的表现,“伤透了我的心”,最后父亲问儿子:“不知你在大学里,除了增加文化知识和社会阅历外,能否长点儿感恩之心、善良之心。”
爱是相互的,哪怕是父母与子女。对父母都不懂得感恩和爱,对他人和社会怎么会抱有良善之心。不懂感恩便会一味索取,以自我为中心,久而久之就会变得冷漠无情,看来爱与感恩是人生首先要上的一课。
――摘自《作文成功之路》(初中版)204期《将感恩进行到底》运用指导: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无论是《诗经》里“投桃报李”的故事,还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谚语,都折射出这一美德的内涵。但这位父亲的来信,让很多学子羞愧,乌鸦尚知反哺,受过高等教育的某些大学生却缺少感恩之心,这种现象令人忧虑。
其他对接内容:
2012年11期《找回那捧清水》完全切中中考文题;年2-3期《让我们运动起来》适合写告别“豆芽菜”(懦弱时代)/找回强健体魄;2013年4期《重拾忽略的美好》适合写找回忽略的美好;2013年5期《与骄傲为敌》适合写告别骄傲等。
总之,《路》刊是作文备考的最好参谋,活学活用《路》刊,作文水平定会“芝麻开花节节高”。
作者/湖北刘正艳 姜维
【文题】
请
要求:①将题目抄写在作文格的第一行。
②贴近生活,关注体验,言之有物。
③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④文章不得出现泄露考生身份的地名、校名、人名。
【题解】
文题一“因为有爱”,除了遴选父爱、母爱、友爱、师爱等来表现中心,还可以高瞻远瞩,与时代接轨,抒写平民英雄的人间大爱,讴歌世间的真善美。如“最美司机”吴斌高速公路上意外受重伤却安稳停车挽救了乘客生命, “最美女教师”张丽莉车下救学生, “最美妈妈”吴菊萍徒手接抱坠楼儿童,大爱父母黄宏林夫妇捐献爱女遗体……他们用爱谱写的华章温暖人心。这些都是写作的理想素材,大气新鲜,与时俱进,感召力强。
文题二是比喻类的命题, “温暖的阳光”可以是自然界中的阳光,也可以是温暖心灵的“阳光”。这束阳光应该是沉淀在你记忆深处,在你失意彷徨困惑无助时能给予你慰藉和温暖;可以是一段友情、一个人、一句话、一个信念……实际上两题所表达的主题是一致的,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沐浴阳光,享受关爱,才有了前进的力量和奋斗的信心。
表现“爱”的主题并不难,难的是如何让文章吸引人打动人。(中考作文 )文题要求写记叙文,因此作文必然涉及到人物和事件。这就需要在情节的处理上下工夫,要力求曲折,写出波澜。行文中要用一些技巧,如悬念法、误会法、对比、烘托、情节的突转等等,行文跌宕有致才能出奇制胜。当然,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流淌真情的文章才能感染人,所以一定要定格细节,精心雕琢文章的动情点。
【佳作看台一】
温暖的阳光
荆州某考生
曾无数次想起那个一脸童真的小女孩,睁大清亮的眸子咧着嘴冲我笑的样子。那微笑如金色的阳光,温暖着我的心房。
记得那天十分炎热,公交车上人特别多。值得庆幸的是,我早早抢到了一个座位,悠闲地看着小说,我旁边坐着一个八九岁的小女孩。我看了看她,浓眉大眼,挺秀气的。她冲我笑了笑,我转回头继续看书。突然一个刹车,我的头撞到了前座的靠背上, “哎呀!”我大叫。正要埋怨司机时,上来一位60多岁的老人,浑身脏兮兮的,手里拎着一个蛇皮袋。我初步判断他是捡破烂的,车里的人纷纷躲闪,原本就拥挤的车厢更加拥挤了。他从口袋里掏出几张皱巴巴的纸币交给了售票员,然后走到了我的旁边。我突然闻到了一股恶臭,那蛇皮袋碰到了我的腿,里面还有什么东西在动,吓得我大声尖叫。老人抱歉地笑笑: “别怕,是小猪崽。”我内心一阵翻腾,难怪那么臭!我别过脸去,下意识地往里挪了挪,同时用手掩住了口鼻,将视线移到了窗外,已着快点儿到站。
又一个刹车,我的头再次撞到了前座的靠背上,而那个老人竟一下子倒在了我身上,我赶紧把他推开,然后检查自己的衣服脏了没有。老人不停地向我道歉,我不停地拍打着衣服,这时,坐在我旁边的小女孩开口了: “姐姐,爷爷不是故意的。”“我又没说他是故意的,要你教训啊!”我白了她一眼。 “姐姐,是你的错啊,你如果给爷爷让座就不会这样了。”她皱起眉头继续说道, “难道你们老师没讲过在公交车上要给老人让座,而且姐姐你这么大了……” “说的这么好听,你怎么不让啊!还来教训我!”我朝她低吼道,心情都被糟蹋了。“你……哼!让就让,我是不会像你这样的。”说完,她便起身离开了座位。这时,我发现,她的右脚严重畸形,向里翻转着。一刹那,我惊呆了。 “老爷爷,您坐。”她硬拉着老人坐到了我旁边。此时,我羞愧极了。不!应该说是在小女孩的感染下,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坐我这儿吧!”我微笑着对她说。“嗯。”她望了我一眼,甜甜地笑了,我也笑了。窗外一缕金色的阳光投射在她灿烂的笑脸上,那一瞬间,她真像美丽的天使。
从那以后,在公交车上我都会主动给需要的人让座,是小女孩那阳光 殷温暖的微笑涤荡了 我的心灵,教会了我 用行动去温暖他人。 我没有理由拒绝成 为一束温暖的阳光, 将这份爱传递下去。
【简评】 文章写了“我”的一次乘车经历,选材贴近生活,细节生动,心理刻画真实细腻,不虚饰,不矫情。文中无论是我对老人的厌恶,还是我与小女孩的对话,都是在为后文蓄势,为凸显小女孩的形象服务。行文有对比、有冲突、有波折、有误会,还有温馨的结局,可谓跌宕起伏,引入入胜。
【佳作看台二】
因为有爱
荆州某考生
记忆中那朵蓝色的伞花,因为有了爱的滋养,经久不衰地放射着灼灼的'光华。
――题记
每逢下雨的日子,我的心都会为一把蓝色的雨伞所感动……
那蓝色,明澈如天空。
小时候的雨天,妈妈总是撑着一把蓝色的雨伞来接我,为我撑起一片无雨的晴空。
在蓝色的雨伞下,矮小的我抬头和妈妈说话,却惊愕地发现,凄风挟着冷雨,侵入了妈妈的天空。妈妈的肩膀湿了,额前的头发也湿了 妈妈紧紧地拥着我,身子微颤着。 “妈妈,雨伞歪了。”我提醒。
“没有啊!”妈妈轻轻地说。
的视线落在倾斜的伞柄上,又一次重复道: “是真的,伞歪了!”
妈妈仍然固执地说:“没有啊!真的没歪!”
后来,我渐渐长大了,好久没和妈妈共撑一把伞了。
或许是巧合,周末回家,我终于有机会为在田间劳作的妈妈送伞了。也是一把蓝色的伞,伞下是妈妈和我,不同的是,撑伞的是已经比妈妈高出半头的我。
视线不自觉地落在了伞柄上,那一幕与小时候的情景重叠在了一起。妈妈被笼罩在一片无雨的晴空下,而我的肩膀湿了,头发也湿了。
“伞歪了!”妈妈提醒我。
“没歪啊!”
“是真的,伞歪了。”妈妈重复道。
“妈――,真的没歪。”
伞下是许久的沉默,我分明瞥见晶莹的泪珠划过了妈妈的脸颊。
终于明白,这么多年来,妈妈一直都在为我撑着一片无雨的晴空,现在,我也想给妈妈撑起一片蓝天。
那天,那雨,那伞,那人,都是我所牵挂的。
因为有爱,我们无惧风雨;因为有爱,我们顾念彼此。爱的晴空下,我们永远不会孤单。
【简评】
雨天送伞,司空见惯的题材,因作者巧妙的处理演绎出了别样的温 情。两个相似的画面, 一份真挚的情感,那倾 斜的雨伞拨弄着我们的 心弦,那雨中流动的脉脉温情真实自然,温馨感人。开篇的题记暗扣主旨,全文结构井然,且文辞典雅,美不胜收。
作者/江苏曹津源
【真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个人的心灵成长和心智成熟,是漫长渐进的过程。其间,亲人的呵护、师长的教诲、同伴的启迪、书香的熏陶、生活的风风雨雨,或者曾经的迷茫、沮丧与顿悟等,无不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留下或深或浅的印痕,让我们从懵懂慢慢走向成熟。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就这样慢慢长大”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泄露考生身份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题解】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审题难度不大,考生都会有真事可叙,有真情可抒,构思的空间较大。但要写好此文,必须注意三点。
一、把握命题意图。首先,要确定指示代词“这样”所指的内涵,并在行文中交代清楚。其次,是动词“长大”。“长大”可以是多层面的――认知的、身体的、心智的、情感的、审美的、性格的、素养的、行为习惯的,等等。不管哪个层面的“长大”都要与“这样”相联系,使“长大”成为“这样”的必然结果。第三,是叠词“慢慢”。“慢慢”用来限制“长大”,隐含“渐进”特点,这就要求在构思时不要陷入“一事一果”的'简单化模式。第四,是省略的主语。文题中“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一句,规定了题目中的主语必须是“我”。
二、选择合适文体。文题带有明显的叙事性和抒情性,适合写记叙文和夹叙夹议的散文。写记叙文,可采用“一事”详写、同类事略写(或概述)的方法,要处理好“一事”“多事”(或概述)与“这样”之间的过渡,同时要进行简要的议论;写散文,则要注意“多事”与“这样”的联系,揭示其与“长大”的内在关系。要做到“一线贯穿,形散神聚”。
三、确立个性立意。文题创设了回眸往事、评说成长的个性舞台,可选取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等为舞台上的亮点,前提是“真”,关键是“新”,要有个性。如果仍把“这样”聚焦在“送伞备奶” “考后安慰”一类的“温暖关怀”上,得出“在亲人关爱中慢慢长大”的感悟,就跳不出“人有我有大家有”的局限。如果将“这样”定位在“挫折、磨炼和砥砺”上,将“长大”投射在“意志、毅力”层面,则有符合时代要求的新意,更具个性美。
【佳作展示】
就这样慢慢长大
南通市一考生
窗外,明明是很熟悉的景物,却因窗框的约束变得与众不同,成为一幅静止或流动的画。我的焦虑、急躁也会因这画面而渐渐消失。
我的书桌放在窗下,写作业或看书时偶尔抬头,便可望见一片天,稍稍放低视线,就是楼房的顶,远一些的大楼则突兀地挡住视线,不肯让这画面深远下去。楼下本是有树的,但就这样看窗外,断然见不到一点儿绿色。于是我喜欢在那些水泥砖瓦令人窒息略显空虚的格子间静静幻想那小块的绿,然后任它溢出窗框,接着溢满世界。此时,我会少了一丝焦虑,多了几分定力。
教室里也有窗户,只可惜位置不佳,目光被近处的栏杆柱子等挡住,我不得不向上看。那屋顶上居然长了株野树一恐怕真的只是草,但我更愿意它是树。它的枝细细的,叶是零碎的,甚至找不到些许绿色,这个特的生命就那样静静地立着。我在窗里,它在窗外。在晴天,在雨天,甚至在雪天,我目睹着它的静止,摇曳,甚至挣扎。但它一直是窗外一景,每次我看它,它似乎也在看我,世界有时就这样静止。也许它也会向我点头致意,然后再将目光投向远方――那窗子框不住的地方。此时,我会少了一丝浮躁,多了几分沉稳。
我喜欢学校“绿岸”文学社活动里所看到的窗外。说来有趣,开学以来去文学社三次,每次都是阴雨天,每次都会有过度竞争带来的惆怅。人很少,教室又大,显得特别空旷安静。我最喜欢小雨笼罩下的模模糊糊的屋顶,一副与世无争的模样;我还喜欢聆听雨打窗户的滴答声,沉醉在这虽然单调但有着徐疾节奏的“打击乐”中。天总不肯明媚,我却庆幸自己觅得静心安神的“机遇”,任凭那雨点敲击声一点点地消解我的愁绪,将它送至窗外。平静下来的我就这样默默等候着,让窗外凉意缓缓袭来,清醒着我的头脑。此时,我当然会少了一丝躁动,多了几分淡定。
当焦虑、急躁袭来时,就隔窗观赏、聆听吧!窗外之景会使你变得从容、淡定、沉稳,会让你在体味、思考中慢慢长大。
【简评】
作者将“长大”的视角投向良好心态的构建,而这一构建是以“窗里窗外”为线索,通过描写窗外之景和“我”的心理变化来实现的。这样巧妙的构思,明显高人一筹。写景时,抓住有特征的事物(如那棵很像草的树),几笔白描便使之形神兼备。结尾点题,准确到位,也是亮点。
湖北省宜昌市中考作文题导写及素材运用示范
20湖北省宜昌市中考作文题导写及素材运用示范湖北 王代福
【真题回放】
人的一生就是不断行走的过程。行走不仅是走路,也是一种人生姿态,一种精神历程。青春年少的我们,常常行走在自然风景中,行走在街头巷尾中,行走在艺术长廊里,行走在茫茫书海里,行走在仁爱温馨里……我们或快乐,或感动,或徘徊……这些丰富多彩的行走历程,让我们顿悟,催我们奋进,促我们成长。
请以“行走在
”为题,写一篇文章。写出自己的行走经历、独特体验和感悟。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中不得出现泄漏考生信息的真实的人名、地名;③600字左右。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半命题给材料作文题,横线处可填的内容很多。根据材料及提示,既可以写实,也可以写虚;实可写自然景物,虚可选择书籍、艺术、仁爱、温馨等入文,但要扣住“行走”二字,体现成长的过程。
写好本题,补充题目确定主旨很重要。文题中的“行走”限定了写作的对象;文题材料提示了写作的内容及范围。考生可根据自己的构思来补题填空,确定主题。如“行走在青春之路上”,可写青春成长故事; “行走在艺术长廊里”,可写灵魂受到熏陶的历程;“行走在仁爱温馨里”,可写人性的善良与美好; “行走在梦想道路上”,可写追求奋斗的过程……
【考场佳作】
行走在成长之路上
宜昌市一考生
行走在成长之路上,我的心里充满期盼与渴望。
――题记
上初中的前一天,爸爸和妈妈争着送我去上学。
我想我已经是12岁的大男孩了,自己的事自己办,自己的路自己走。想到这里,我拿定了主意――谁都不让送,自己去上学!
第二天,我找了根竹扁担,挑着行李去上学。爸爸妈妈虽然坚持要送,却被我断然拒绝了。出发时,他们用极不放心的眼神看着我,我故作轻松地上路了,嘴里还哼着欢快的歌儿。
迎着早晨的阳光,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我觉得自己真的长大了!这样想着,心里充满了惬意与自豪。行走在上学的路上,鸟儿欢歌,花儿怒放,我的步子越来越轻快,仿佛整个世界都充满了生机。
大约走了两里多路的时候,我感觉身上燥热,脚好像被什么东西绊住一样,有些挪不动步了。渐渐感到肩头生疼,担子越来越重,仿佛有人正恶作剧似的往我肩上不断地加压……我的呼吸有些不畅了,口里发干,嗓子眼儿似乎要冒出烟来。我咬牙坚持着,突然感觉晴好的天气就像“日全食”般暗了下来,眼前金星乱迸,一个趔趄,差点儿栽倒在地。我顺势坐在了地上,大口大口地喘起气来,摸一把脸上,啊,全是汗!
这一坐下,就不想再爬起来啦!这时我心里隐隐有些后悔:真不该不让爸爸妈妈送,原来我还没长大啊!想到这儿,我的鼻子不由一酸……
“哈哈!怎么样?我说你不行吧。这滋味好受不?”正当我不知如何是好时,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一抬头,发现爸爸正站在我的身后, “幸灾乐祸”地看着我。原来他不放心,竞偷偷地“跟踪”我!
“哼!”我又羞又恼,本想硬着头皮辩解,可一时语塞,同时一颗不争气的泪珠滚落了下来!爸爸见我大汗淋漓的狼狈样子,立马变成了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心疼地抚摸着我被扁担压得通红的肩头,一本正经地夸奖道: “好样的,雨儿!虽然这受累的滋味有些难受,可你却得到了锻炼。爸相信你将来一定会有出息的!”我把脸倔强地别到一边,但心里像喝了冰水一样舒爽。
爸爸用搭在肩头的毛巾替我擦干了汗水,又从宽大的口袋里掏出一瓶我最喜欢的“爽歪歪”递给我,然后拾起我扔在路边的担子,稳稳地放在肩膀上,回过头对我说: “走吧,爸送你!”说完,便大步流星地向前走去。
扁担在爸爸肩上“吱呀吱呀”地响着,犹如优美动听的山乡小调。我跟在后面小跑,才赶上爸爸轻快的脚步。
我想,什么时候,我才能练就爸爸那样结实而又有力的肩膀,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担,减轻爸爸妈妈的负担呢?
行走在成长之路上,我的心里充满了期盼与渴望――快快长大!
【点评】
本文紧扣“行走”主题,抒写“成长”故事,扣题紧。文章选材典型,叙事完整,结构清晰,过渡自然,语言幽默,活泼俏皮。尤其是文中的人物对话以及心理活动描写,真切细腻,生动感人。一个乖巧懂事、孝敬父母、善解人意、懂得感恩的阳光男孩形象,跃然纸上。
【活学活用】
年《作文成功之路》中考特供素材运用指导
●立意角度一:
横线上可填“青春之路上”,选取青春与成长的故事,写自己的“行走”经历,抒发独特的体验和感悟。对接素材:
《作文成功之路》(初中版)2013年第1期《走出成长的误区》一文,精选“早恋”和“离家出走”两个题材,描述了某些误入成长歧途的中学生充满苦涩的青春故事;同年同期《成长的故事》一文,小作者以观看相册为线索,抒写出自己成长的历程和感受;2013年第4期《成长路上的绚丽》《在体验中成长》两文,堪称“行走在成长之路上”的范文……
运用指导:
《走出成长的'误区》中的《等待花开》一文,涉及到人们不愿提及的敏感话题――“早恋”,再现了当代校园常能看见的那道晦暗的风景线。学校虽然明令禁止学生恋爱,但情感一旦产生,就会令那些初涉人世的少男少女们无力自拔。值得庆幸的是文中的男孩非常理智,他清醒地告诉女孩“等待花开”。《十八岁那年曾远行》一文中的女孩高考前夕由于分心而落榜,在“离家出走”的过程中,灵魂受到淘洗,终于战胜挫折,征服自我,并从中获得感悟――人生必须经历挫折,花儿必须等待春天。写“成长”或“青春”主题的作文时,可以将这两篇文� 至于上面提到的三篇关于“成长”的学生佳作,则可
●立意角度二:
将题目补充为“行走在仁爱温馨里”,选取自己所遇到的仁爱温馨的故事,展现人性的善良与美好,抒写自己的真实感悟与体验。
对接素材:
《作文成功之路》(初中版)2013年第1期《在爱的阳光里穿行》一文中,有两篇写亲情的文章,表达了子女对父母之爱的感恩和对生活的思考;同年第2-3期《2013年中考作文模拟试题及写作指津》一文中,第一道模拟试题就是请以“
温馨”或“温馨
”为题写一篇作文,并配有具体而精要的“写作指津”;同年同期《温暖的回眸》一文,抒写父爱和亲情。这些素材,都能表达“仁爱温馨”的主题。
运用指导:
《在爱的阳光里穿行》中的“名家美文”《藏在柿子里的爱》,写乡下父亲进城给女儿送柿子等物品的经过,通过极其寻常的生活细节,将亲情放大,让人产生共鸣;“学生习作”《细节藏爱》讲述了两则亲情故事,从细微的角度把父母对子女的爱表达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到了亲情的温暖与伟大。另一篇习作《温暖的回眸》写爸爸陪我骑着单车上街买书的经过,从爸爸温暖的目光里, “我”读懂了关爱和亲情。这几篇文章表达的均是“仁爱温馨”的主题。
其他对接内容:
《作文成功之路》(初中版)第7-8期《成长是美丽的痛》一文,对“成长”类主题作文的写作思路和选材方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指导,并提供了范文《举过头顶的父爱》;2013年第1期《一代鸿儒的围城内外》一文,介绍了学贯中西的一代鸿儒钱钟书博览群书、在文学艺术的长廊里将自己塑造成一座惊世骇俗的“文化昆仑”的传奇故事,可作为以“行走在茫茫书海里”或“行走在艺术长廊里”为主题的作文写作素材;同年同期《扬起梦之帆》,可作为以“行走在梦想之路上”为主题的作文借鉴范本。
找回――
请根据自己的理解将题目补充完整,自选角度,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力求写出自己的真切体验和独特感受。文中不得出现泄露考生信息的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作者/山东万美莉 李文光
【文题】
命题作文:我终于明白了你的良苦用心。
要求: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文中最好灵活运用相应的表达方式或修辞手法,以表达自己的真切体验与感受。
文中不得出现泄露考生身份的姓名及人名。
【写作导引】
第一,把握重点词语的含义和指向。首先要重点分析“良苦用心”的含义和“你”的指向。 “良苦用心”的意思是“极费心思,用意深远,暗里为对方着想,但又不会明显表露”。 “你”既可以指自己的亲人,也可以指老师、同学、朋友等其他关系密切的人;既可以指平凡人,也可以指伟人;既可以指熟悉的人,也可以指陌生的人,等等。
第二,按照命题的显性要求写作。“灵活运用相应的表达方式或修辞手法”是本次写作的难点和突破点。文章的基本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5种。记叙文主要通过对人物、事件的记叙和描写来表现主题,反映社会生活,主要表达方式是记叙和描写,但是,为了把人物形象表现得更鲜明,把思想内容表达得更深刻,也可以运用其他表达方式。初中阶段常用的修辞方法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等。
第三,选好角度,表达真情实感。写记叙文,除了注意记叙文的六要素外,关键是选好角度,表达真情实感。真挚的情感是记叙文的生命线,也是作文成功的关键。考生可以根据作文的立意和自己的生活体验,选择小的“切入口”,由小画面、小人物、小事情入手,进行深入细致的挖掘,力求“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
【例文】
我终于明白了你的良苦用心
山东一考生
挫折是人生路上不可或缺的财富,是能打开人生智慧大门的钥匙。
竞赛过后,我名落孙山。考前,老师期望的眼神,同学们期待的目光,父母竖起的大拇指,顿时浮现在脑海,沮丧也随之而来。
回到家,母亲看见我萎靡不振的'神态,焦急不已。外面狂风大作,树上几片枯黄的叶子在空中摇摆,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岗位,最后终于撑不住,被狂风狠狠地甩了下来。
父亲沉思良久,说: “走,咱们出去走走!”我很不情愿地应了一声。母亲在一旁喊道: “伞,拿着伞。”可父亲像没有听见似的,疾步走了出去,我只好紧跟其后。
路边的花草在阴沉的天空下变得无精打采,父亲走得很快,很轻松,我紧跟在后面。不一会儿,大雨倾盆,我渐渐跟不上父亲的步伐了。父亲停下来让我回头看走过的路,问: “你能找到自己的脚印吗?”我不假思索地说: “能。”“如果不下这场雨呢?”父亲又问。我说: “肯定不能。”之后我们便回家了。我抱怨道: “下这么大的雨,还出去,害得我身上全是泥。”
回到学校,我依然没有走出竞赛的阴影。政治课上,老师说: “只有一步一个脚印走,你的人生才有价值。”心不在焉的我听到这话时,恍然大悟。
回顾父亲带我雨中散步的情景,我终于明白了他的良苦用心。他想让我明白,只有充满挫折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只有从泥泞中走过,才能留下生命的印记。
【简评】
“我”在竞赛名落孙山后一蹶不振,“父亲”没有苦口婆心地规劝,而是在雨天领“我”散步,我很不解,后来政治老师的话点醒了“我”,让“我”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文章充满哲理思辨味道,让人印象深刻。
2013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作文题导写及素材运用示范
2013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作文题导写及素材运用示范湖北 黄莺 舒明军
【真题回放】
在我们的心灵深处,总有一个地方,珍藏着我们的秘密,镌刻着我们的足迹,生长着我们的信念,承载着我们的悲欢离合……
请以“每个人心里一亩田”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泄露考生信息的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写作指导】
“每个人心中一亩田”是个有诗意的题目。审题时,理解“田”是关键,所谓“田”,可以比喻“坚强”“快乐”“希望” “理想”“力量”等美好的事物。构思时,要先聚焦于一“点”,然后再分解。比如,先聚焦于“播种”,立意为“播种爱的春风,彩霞满天”。然后分解为:播种母爱的春风,彩霞满天,托起明天的太阳;播种师爱的春风,彩霞满天,桃李展笑颜;播种博爱的春风,彩霞满天,为他人烛照前路。还可以结合“中国梦”,述说自己的“追梦”历程,自己的“种田”经过。
写作误区:审题意识不强,未能准确理解“田”的内涵。对于现代人来说,这“一亩田”,就是心灵家园,是心灵获得安慰之处,是精神得以寄托之所。
【构思导引】
一、写记叙文或散文
1.以“自己或亲人的经历”为内容,再现“种田”的过程,展示真情实感。如:立意“给予别人帮助时,也帮助了自己”。一位种花专家培育出非常名贵的郁金花品种,这种花妖娆妩媚,售价极高。但种花专家不仅把培育方法告诉村子里的其他花农,还将花种送给他们。人们不明白他为什么这样做,他说: “蜜蜂蝴蝶到处飞,四处采蜜,我将花种和培育方法传给村民,可以让我培育出来的品种更纯!”种花人的无私使该地形成较大规模的郁金香培育园,各地客商纷至沓来,收入自然不菲。
2.以“他人或他物的经历”为素材作文。如:追梦人廖智的故事。在5・12汶川地震中,年轻的廖智失去了多数家人,包括年仅3岁的女儿,一度沉沦。但是30天后,廖智出现在赈灾舞台上――一袭红衣,一曲《鼓舞》,鼓舞了自己,鼓舞了他人。现在,廖智彻底走出了地震的阴影,站在央视“舞出我人生”的舞台,并且进入“十强”……廖智的“种梦”经历使人生更精彩!
【考场佳作】
每个人心里一亩田
襄阳一考生
4月18日,一个永远值得我铭记的日子。这天,作为聋哑人的我含泪从市文联主席手中接过了证书,正式成为市文联的会员。泪眼蒙咙中,三毛的话浮现在眼前:“每个人心里一亩田,用它来种什么?种桃种李种春风,开尽梨花春又来。”是啊,每人心中一亩田,我这亩“田”“种”的可真是不容易――
小时候,奶奶的启蒙成了我“种田”的基土。
我先天有耳病,没有小朋友愿意和我玩。(本文出自范。文先生。网 因为要花巨资治疗,父母都外出打工,孤独伴随了我3年。4岁那年,当了30年老师的奶奶退休了,她成了我第一任老师。奶奶摸索方法教我,每天,让我用手摸着她的喉咙,用眼看着她的嘴巴,慢慢地,我学会了哑语、唇语,学会了a、o、e,学会了认字、看书……再后来,我开始翻看童话。从妇孺皆知的《安徒生童话》到《格林童话》;从国外的《狗来了》到国内流行的《杨红樱童话》……看多了,自己便试着写作,10岁那年,我发表了处女作,从此,我的文学梦开始生根。
特校里,老师的鼓励成了我“种田”的沃土。
11岁,我上了特殊教育学校。在那里,我遇到了教师D,在她的引导下,我开始阅读名著。在书里,朱自清带我去寻找80年前清华园的旧迹;余秋雨领我去探寻敦煌的奥秘;三毛带我一路西行……
在D老师的支持鼓励下,我狂热地爱上了文学。课内,我认真听课;课外,我钻进图书馆;周末,我独坐窗前,笔尖触纸,沉浸于表面风平浪静、内心波澜起伏的写作之中。有时灵机一动,文思泉涌,下笔千言,一挥而就。但很多时候为寻找一个恰当的字,绞尽脑汁。每当经过努力,完成一篇文章后,心中便有了一种自豪感。一篇篇理想之作在特校这片沃土发芽,16篇小文见诸报端!我的文学梦开始萌芽!
普校里,老师的指导成了我“种田”的乐土。
为了圆梦,我不断挑战自己。15岁,我转到了普校。在这里,我遇到了恩师Y。在这位语文名师的指导下,我感受到了司马迁《史记》的辉煌,岳飞《满江红》的磅礴,苏轼《江城子》的豪放……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品味人生的哲理;读《爱的教育》,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读《悲惨世界》,我感受到了人间的善良与丑恶……
普校里,数十篇文章的发表,使我被省级示范高中――襄阳四中提前破格录取。
“每个人心里一亩田,每个人心里一个梦。”聋哑不是障碍,我相信,只有拼搏才能实现心中的梦想。我也相信,我的未来不是梦。我更相信,莫言的今天可能就是我的明天!
【点评】
1.文章构思精彩。开篇由领证书联想到三毛的话引出下文,中间用“三江并流”的结构写自己为实现理想在“家庭(生根)――特校(发芽)――普校(茁壮成长)”的成长历程,最后照应开头,发出了“莫言的今天就是我的'明天”的呼喊,行文一气呵成,毫无做作之感。
2.内涵丰富,文采飞扬,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如:看名著, “朱自清带我去寻找80年前清华园的旧迹;余秋雨领我探寻敦煌的奥秘”;在普校挑战自我,“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品味人生的哲理;读《爱的教育》,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读《悲惨世界》,我感受到了人间的善良与丑恶……”这些词句的使用,无不体现了小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
【活学活用】
2013年《作文成功之路》中考特供素材运用指导
●立意角度:
每人心里一亩田,此田你要“种什么”。
对接素材:
【文题】
三毛说,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亩田,用它种什么?种桃种李种春风,开尽梨花春又来。
是的,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亩田,每个人都在播种。
请以“播种”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写作提示】
“播种”,词典上解释为“用播撒种子的方式种植”。农田里播撒种子,人生的“田野”中该播种什么?人们正在播种什么?怎么看待播种?播种有何意义?播种与收获是什么关系?怎样播种才有收获?怎样看待没有收获的播种?思考上述问题,对写好此题大有裨益。
――摘自《作文成功之路》(初中版)201 3年第5期《命题作文“播种”导写》运用指导:
我想不需要笔者多言,此题就是此文题的翻版。具体运用,还是看看作者唐惠忠老师说的吧:
1.播下梦想的种子。
2.播下感恩的种子。
3.苏州古色古香的韵味在我心田播下了热爱江南文化的种子。
4.应播种文明与素养(旅游感受)。
5.在养狗的过程中播下了宽容大度、有责任心的种子。
6.播下热爱阅读的种子。
7.小学语文老师在我心中播下了热爱文学的种子。
8.在患病亲人的心田播下希望的种子。
9.阅读是一种播种。
10.播种后不开花、不结果又如何,提起“经验”的锄头,再一次开垦、耕作,不就行了吗?
11.播种之后,不能任其自生自灭。
12.家庭教育就是播种,需注意言传身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