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重阳节的古诗词节(优秀17篇)

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因《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九九重阳节的古诗词有哪些?

描写重阳节的古诗词节 1

1、乘时争路只危身,经乱登高有几人。今岁节唯南至在,旧交坟向北邙新。《旅中重阳》

2、人事自生今日意,寒花只作去年香。——陈师道《次韵李节推九日登南山》

3、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4、蟋蟀催寒服,茱萸滴露房。《重阳夜集兰陵居与宣上人联句》

5、归雁横秋,倦客思家。——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6、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7、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8、炎节在重九,物华新雨余。清秋黄叶下,菊散金潭初。《重阳日中外同欢,以诗言志,因示群官》

9、一片宋玉情怀,十分卫郎清瘦。——潘希白《大有·九日》

10、绝塞平川开堑垒,排空斥堠扬旗旌。——王琼《九日登长城关楼》

11、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12、落帽台边菊半黄,行人惆怅对重阳。《重阳日上渚宫杨尚书》

13、朔方三度重阳节,河曲干旌岁岁忙。——齐之鸾《九日登清水营城》

14、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九日》

15、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沉醉东风》

16、功名炊黍寻常梦,怪事书空感激人。——王逊《西夏重阳》

17、红萸佩、空对酒。——潘希白《大有·九日》

18、初服栖穷巷,重阳忆旧游。门闲谢病日,心醉授衣秋。《九日闲居寄登高数子》

19、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

20、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李清照《行香子·天与秋光》

歌颂重阳节诗词 2

沉醉东风·重九 (关汉卿)

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

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

谁肯教白衣送酒。

奉和圣制重阳节宰臣及群官上寿应制 3

朝代:唐朝|作者:王维

四海方无事,三秋大有年。百生无此日,万寿愿齐天。

芍药和金鼎,茱萸插玳筵。玉堂开右个,天乐动宫悬。

御柳疏秋景,城鸦拂曙烟。无穷菊花节,长奉柏梁篇。

九九重阳节的古诗词 4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唐)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唐)白居易《九日登巴台》

黍香酒初熟,菊暖花未开。

闲听竹枝曲,浅酌茱萸杯。

去年重阳日,漂泊湓城隈。

今岁重阳日,萧条巴子台。

旅鬓寻已白,乡书久不来。

临觞一搔首,座客亦徘徊。

(唐)白居易《九日题涂溪》

蕃草席铺枫叶岸,《竹枝》歌送菊花杯。

明年尚作南宾守,或可重阳更一来。

(唐)白居易《九日醉吟》

有恨头还白,无情菊自黄。

剑匣尘埃满,笼禽日月长。

身从渔父笑,门任雀罗张。

问疾因留客,听吟偶置觞。

叹时论倚伏,怀旧数存亡。

奈老应无计,治愁或有方。

无过学王绩,唯以醉为乡。

(唐)白居易《闰九月九日独饮》

黄花丛畔绿尊前,犹有些些旧管弦。偶遇闰秋重九日,

东篱独酌一陶然。自从九月持斋戒,不醉重阳十五年。

(唐)白居易《陵园妾》

陵园妾,

颜色如花命如叶。

命如叶薄将奈何?

一奉寝宫年月多。

年月多,

春愁秋思知何限?

青丝发落丛鬓疏,

红玉肤销系裙缦。

忆昔宫中被妒猜,

因谗得罪配陵来。

老母啼呼趁车别,

中宫监送锁门回。

山宫一闭无开日,

未死此身不令出。

松门到晓月徘徊,

柏城尽日风萧瑟。

松门柏城幽闭深,

闻蝉听燕感光阴。

眼看菊蕊重阳泪,

手把梨花寒食心。

把花掩泪无人见,

绿芜墙绕青苔院。

四季徒支妆粉钱,

三朝不识君王面。

遥想六宫奉至尊,

宣徽雪夜浴堂春。

雨露之恩不及者,

犹闻不啻三千人。

三千人,

我尔军恩何厚薄?

愿令轮转直陵园,

三岁一来均苦乐。

重阳节诗词 5

1、雨阻龙山会,云荒戏马台。且看黄菊放,休待白衣来。——王冕《漫兴十八》

2、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3、帘栊昨夜听风雨,都不似、登临时候。——潘希白《大有·九日》

4、重阳不忍上高楼,寒菊年年照暮秋。——《重阳感怀》

5、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6、风俗尚九日,此情安可忘。菊花辟恶酒,汤饼茱萸香。——《九月九日刘十八东堂集》

7、砧杆动微寒,暗欺罗袖。——潘希白《大有·九日》

8、作县几时同志苦,投荒万里倍情真。——王逊《西夏重阳》

9、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10、夜月楼台,秋香院宇。笑吟吟地人来去。是谁秋到便凄凉,当年宋玉悲如许。随分杯盘,等闲歌舞。问他有甚堪悲处。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辛弃疾《踏莎行》

11、令节晓澄霁,四郊烟霭空。天清白露洁,菊散黄金丛。——《重阳日即事》

12、是菊花开日,当君乘兴秋。风前孟嘉帽,月下庾公楼。——《九月九日李苏州东楼宴》

13、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蜀中九日》

14、采采黄金花,何由满衣袖。——杜甫《九日寄岑参》

15、须教月户纤纤玉,细捧霞觞滟滟金。——晏几道《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16、重阳过后,西风渐紧,庭树叶纷纷。——晏殊《少年游·重阳过后》

17、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18、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堕,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雍雍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李煜《谢新恩》

19、近重阳、偏多风雨,绝怜此日暄明。——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阳》

20、青山远近带皇州,霁景重阳上北楼。——《九日登高》

21、人事自生今日意,寒花只作去年香。——陈师道《次韵李节推九日登南山》

22、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23、一为重阳上古台,乱时谁见菊花开。——《重阳日有作》

24、蟋蟀催寒服,茱萸滴露房。——《重阳夜集兰陵居与宣上人联句》

25、无限枝头好颜色,可怜开不为重阳。——丘浚《咏菊》

26、六曲屏山和梦遥。——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27、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28、中心愿,平虏保民安国。——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29、时节是重阳,菊花牵恨长。——徐灿《菩萨蛮·秋闺》

30、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文森《九日》

31、喜遇重阳,更佳酿今朝新熟。——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32、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33、肠断裂,搔首一长嗟。——汪元量《望江南·幽州九日》

34、翠微高处,故人帽底,一年最好,偏是重阳。——吴文英《惜黄花慢·菊》

35、功名炊黍寻常梦,怪事书空感激人。——王逊《西夏重阳》

36、天宇清霜净,公堂宿雾披。——杜甫《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

37、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38、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金风飘菊蕊,玉露泣萸枝。——《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枝字》

39、大明韬日月,旷野号禽兽。——杜甫《九日寄岑参》

40、愿樽前长叙弟兄情,如金玉。——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41、几日西风,落尽花如雨。——吴文英《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42、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43、晚酣留客舞,凫舄共差池。——杜甫《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

44、算明朝、未了重阳,紫萸应耐看。——吴文英《霜花腴·重阳前一日泛石湖》

45、落帽台边菊半黄,行人惆怅对重阳。——《重阳日上渚宫杨尚书》

46、此身逃难入乡关,八度重阳在旧山。篱菊乱来成烂熳,家僮常得解登攀。——《重阳山居》

47、夜月楼台,秋香院宇,笑吟吟地人来去。是谁秋到便凄凉?当年宋玉悲如许!随分杯盘,等闲歌舞,问他有甚堪悲处?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辛弃疾《踏莎行》

48、岑生多新诗,性亦嗜醇酎。——杜甫《九日寄岑参》

49、一片宋玉情怀,十分卫郎清瘦。——潘希白《大有·九日》

50、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醉花荫》

51、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郑谷《菊》

52、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53、北山白山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54、今日桓公座,多愧孟嘉才。——阴行先《和张燕公湘中九日登高》

55、统豺虎,御边幅,号令明,军威肃。——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56、秋色雁声愁几许,都在斜阳。——吴文英《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57、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吕本中《南歌子·驿路侵斜月》

58、武公不但歌淇澳,贤女犹能唁卫侯。——姜塘《摘星楼九日登临》

59、强整帽檐欹侧,曾经向、天涯搔首。——潘希白《大有·九日》

60、又是重阳近也,几处处,砧杵声催。——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重阳节古诗 6

1. 问他有甚堪悲处?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辛弃疾《踏莎行·庚戌中秋后二夕带湖篆冈小酌》

2. 无限枝头好颜色,可怜开不为重阳。——丘浚《咏菊》

3. 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文森《九日》

4.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纳兰性德《沁园春·丁巳重阳前》

5. 功名炊黍寻常梦,怪事书空感激人。——王逊《西夏重阳》

6. 九日重阳数,三秋万实成。——张说《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

7. 浪说闲居爱重九,黄花应笑白头翁。——黄庭坚《戏答王子予送凌风菊二首·病来孤负鸬鹚杓》

8. 他日秋花媚重九,清香知自故人来。——黄庭坚《戏答王观复酴醾菊二首·吕园未肯轻沽我》

9. 七夕长留河汉女,重阳又属骚人。——魏了翁《临江仙·七夕长留河汉女》

10. 忆得旧时重九日,紫萸黄菊压梳钗。——黄庭坚《九日对菊有怀粹老在河上四首·忆得旧时重九日》

11. 犹胜登高闲望断,孤烟残照马嘶回。——司空图《重阳阻雨》

12. 却笑孟嘉吹帽落,登高何必上龙山。——戎昱《九日贾明府见访》

13. 登高上山上,高处更堪愁。野菊他乡酒,芦花满眼秋。——戎昱《桂州西山登高上陆大夫》

14. 年年谁不登高第,未胜骑驴入画屏。——李洞《过贾浪仙旧地》

15. 菊花信待重阳久,桂子香闻上界留。——慧霖《闰中秋玩月》

16.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宋无名氏《行香子·天与秋光》

17. 重阳佳辰可虚辱,橙香蟹肥家酿熟。——陈造《招郑良佐》

18. 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寂莫东篱湿露华》

19. 重阳虽过黄花少,尚有迟来玉雪团。——范成大《阊门戏调行客》

20. 陶潜何处登高醉,倦客停桡一事无。——刘商《重阳日寄上饶李明府》

21. 登高何处见琼枝,白露黄花自绕篱。 ——羊士谔《寄裴校书》

描写重阳节的古诗词 7

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重阳节诗词 8

【原文】

近重阳、偏多风雨,绝怜此日暄明。问秋香浓未,待携客、出西城。正自羁怀多感,怕荒台高处,更不胜情。向尊前、又忆漉酒插花人。只座上、已无老兵。

凄情。浅醉还醒。愁不肯、与诗平。记长楸走马,雕弓{扌笮}柳,前事休评。紫萸一枝传赐,梦谁到、汉家陵。尽乌纱、便随风去,要天知道,华发如此星星。歌罢涕零。

【紫萸香慢】

紫萸香慢,词牌名,“紫萸”是一种植物,“慢”是一种词牌调子的格式。全词双调一百十四字,前段十句四平韵,后段十二句七平韵 ,调见凤林书院元词,姚云文自度腔。因词有“紫萸一枝传赐”句,取以为名,后成为一种词牌格式。清代作家屈大均曾写过此词牌格式的作品《紫萸香慢 送雁》

【鉴赏】

“近重阳、偏多风雨,绝怜此日暄明。问秋香浓未?待携客、出西城。”快到重阳佳节了,风雨偏多。于是我分外珍惜今日的温暖晴朗。不知秋香浓与不浓?还是待我和朋友出西城去游览一番再说吧。首句交待了大致背景,时近重阳,阴雨连绵,难得遇上一个晴朗的好天气,故与友人结伴出城秋游。

“正自羁怀多感,怕荒台高处,更不胜情。”荒台:指古徐州附近的戏马台,项羽曾在此练兵。南朝时宋武帝刘裕北伐前曾于重阳日在此处大宴官兵。句意即:正满怀羁旅之愁,不忍登高临远,只怕更加伤情。“正自”句隐含了词人对故国的思念,对南宋不思振作终至亡国的愤慨。怕登高台,写出了词人内心深处国破家亡的伤痛。

“向尊前、又忆漉酒插花人。只座上、已无老兵。”漉:过滤。据萧统《陶渊明》传记载,陶渊明曾取头上葛巾滤酒。老兵:指谢奕事。据《晋书》载,奕尝逼桓温饮酒,温走避之。奕遂引温一兵帅共饮曰:“失一老兵,得一老兵。”此处应指当初和自己同生共死的战友。句意是说:面对美酒筵席,不禁追忆起了从前滤酒插花的友人,今天,座上已再无旧朋的身影了。结句无限凄清,从文中的“荒台”、“老兵”可以想见,词人曾经参加过抗元战争,有过戎马生涯。“座上已无老兵”,旧友或已亡故沙场或已风烛残年,已经不能和从前一样漉酒插花,指点江山了,想起这些,心中无限的感伤。

“凄清。浅醉还醒。愁不肯、与诗平。”我感到无限凄清,借酒消愁,醉了还醒。心中的忧愁太深了,尽管一个劲儿地作诗填词,但也无法抹平这份久久的积怨。

“记长楸走马、雕弓繮柳,前事休评。紫萸一枝传赐,梦谁道、汉家陵。赐,梦谁道、汉家陵。”长楸:古时道边种楸树,绵延很长,称“长楸”,此处化用曹植《名都篇》:“斗鸡东郊道,走马长楸间。”繮柳:繮,射箭,这里取百步穿杨之意。紫萸:即茱萸,古时的风俗,重阳节登高要插戴茱萸。意即:记得当初长楸走马,雕弓在手百步穿杨。而今往事不堪回首,再也无从评说。只记得每当重阳佳节,朝廷便传赐茱萸的情形。如今,梦魂也难到故国园陵了。词人回忆当初,感慨万千,于凄怆之中流露出愤激之情。“紫萸”句暗示故国已亡。

“尽乌纱、便随风去,要天知道,华发如此星星。歌罢涕零。”乌纱:此处用典《旧唐书 舆服志》“乌纱帽者,视朝及见宴宾客之服也。”此处用晋朝孟嘉登高落帽的故事。束片,满是深沉的哀痛:任秋风吹落乌纱帽,老天也知道,我已经白发苍苍、垂垂老矣,长歌一曲不禁泣涕飘零。

此词从重阳入笔,抒发了遗民不忘故国的忆旧情怀,语言平实,又不失跌宕起伏,整首词从出游始,于登高处终,章法浑成,意蕴丰厚,读来凄怆感人。

描写重阳节的古诗词 9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描写重阳节的古诗词 10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浣溪沙·九月九日二首 11

词牌名:浣溪沙|朝代:宋朝|作者:苏轼

珠桧丝杉冷欲霜。山城歌舞助凄凉。且餐山色饮湖光。

共挽朱轓留半日,强揉青蕊作重阳。不知明日为谁黄。

旅中重阳 12

朝代:唐朝|作者:司空图

乘时争路只危身,经乱登高有几人。

今岁节唯南至在,旧交坟向北邙新。

当歌共惜初筵乐,且健无辞后会频。

莫道中冬犹有闰,蟾声才尽即青春。

重阳节小诗歌 13

重阳日访元秀上人

朝代:唐朝|作者:司空图

红叶黄花秋景宽,醉吟朝夕在樊川。却嫌今日登山俗,

且共高僧对榻眠。别画长怀吴寺壁,宜茶偏赏霅溪泉。

归来童稚争相笑,何事无人与酒船。

歌颂重阳节的古诗词 14

《易水送别》

唐·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歌颂重阳节的古诗词 15

《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歌颂重阳节诗词 16

踏莎行

(庚戌中秋后二夕带湖篆冈小酌·辛弃疾)

夜月楼台,秋香院宇,笑吟吟地人来去。是谁秋到便凄凉?当年宋玉悲如许!

随分杯盘,等闲歌舞,问他有甚堪悲处?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

重阳节古诗 17

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残菊》宋·梅尧臣

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

深丛隐孤芳,犹得车清觞。

《菊花》宋·朱淑贞

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

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赋十月菊》金·元好问

秋香旧入骚人赋,晚节今传好事家。

不是西风若留客,衰迟久已退梅花。

《重阳》

【唐】司空图

菊开犹阻雨,蝶意切于人。

亦应知暮节,不比惜残春。

《奉和圣制重阳日即事》

【唐】武元衡

玉烛降寒露,我皇歌古风。

重阳德泽展,万国欢娱同。

绮陌拥行骑,香尘凝晓空。

神都自蔼蔼,佳气助葱葱。

律吕阴阳畅,景光天地通。

徒然被鸿霈,无以报玄功。

秋登兰山寄张五

年代:唐作者: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谢新恩》

【南唐】李煜

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

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坠。

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

雍雍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

《螃蟹咏》

【清】曹雪芹

桂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

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

酒未涤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

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

《踏莎行》

【宋】辛弃疾

夜月楼台,秋香院宇。笑吟吟地人来去。

是谁秋到便凄凉?当年宋玉悲如许。

随分杯盘,等闲歌舞。问他有甚堪悲处?

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