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源远流长,而我们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我们是民族的希望,我们更有责任传承和发扬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这次为您整理了以传承为话题800字议论文(优秀4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生活方式、文化氛围,是一个家庭代代相传的规矩,是每一个家庭成员都需遵循的祖训。
悠悠华夏五千年,风流人物灿若繁星。回望中华民族那些有杰出贡献的人,都拥有良好的家风。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官至宰相,位高权重,但他很注重培养子女自立自律意识。他在《训俭示康》中告诫其子:“有德者皆由俭来也,俭以立名,侈以自败”。由于教子有方,司马光之子个个谦恭有礼,不仗父势,不显家富,人生有成。
我的家庭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人之家,从我记事起,不曾听闻父母对我有关于家风家训的专门教导,父亲老实本分,母亲温和善良,他们的一生平淡无奇,却一直用行动让我明白人的一生,什么是最重要的:那就是——孝道。我的奶奶在世时,由于性格要强,经常会因为菜不合口味、米饭又太硬这样的小事发脾气,可爸爸妈妈总是耐心的劝说,处处顺着她的心意。爸爸常对我说“百善孝为先,百孝顺为先”。对长辈首先是顺从,让他们顺心。人老了就应该愉快地安度晚年,这也是我们做儿女应尽的职责。爸爸的话很让我感动,我在心里记下了这句“百善孝为先,百孝顺为先”,这就是我们的家训,我有责任和义务把我们的家训世代传承下去。
家风如春雨,家训是泥土,孩子是幼苗。良好的家风形成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期的熏陶与积淀。首先,要有意识的去培育养成。把良好的家风薪火相传,发扬光大,让好家风成为每个成员的自觉意识和行为。其次,要营造学习的氛围。古人讲:“非学无以明志,非学无以广才”。知书才能明礼,学习就能升华。最后,长者要做好传与带。家长的行为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上行下效、“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样的道理应该人人都明白。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良好的家风会带动好的社会风气。我们要从每个家庭做起,让家家有个好家风、家家培育文明人。如此坚持下去,社会的正风正气就会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就会进一步提高。
家风,具有传承的力量。行动起来吧,亲爱的同志们!让我们从点滴小事做起,为了子孙的美好未来,为了世界的温馨和谐,身体力行,做“好家风”的创建者、实践者、推行者,让传统美德的种子在华夏大地上开花结果,世代相传!
谢谢大家!
“马尾胡琴随汉东,曲声犹自怨单于。弯弓莫射去中雁,归雁如今不寄出。”二胡虽从西域传来,却承载了一千多年的中华文化,描绘了华夏大地的锦绣山河,诉说着炎黄子孙的悲欢离合。二胡之乐,在刚柔并济之中。
一间简朴的小屋,四周树木环合。在这里,我遇见了属于我的那把二胡。我静静望着它,嘴边漾出一抹微笑。当拉起手中的二胡,便有一阵别具神韵、浑厚古朴的声音穿透人心。从此,我便走进了二胡的梦,打开了乐趣之门。然而不久,那枯燥的音符、单调的练习曲使我无所适从,从前的乐趣消逝了。我将它放在墙角。渐渐地,二胡上积满了灰尘。
又一次来到小院,却仿佛置身于草原之中,青草连天,一望无垠。随即耳边浮现的是那首《战马奔腾》,遥远的天边,尘土冲天。乐声抚过草原,在其上点染色墨。曲中,从柔步入刚,草浪翻滚,万马奔腾。结尾,沉默中藏着一股倔强,醉人心田。一曲终了,心中有一个声音响起:“乐趣在刚柔并济之美中。”
我走向那朴素、落满灰尘的二胡,轻轻把它放在腿上,回想着,闭上眼,弓慢慢拉开。
山,高耸入云,烟雾缭绕;谷,回环低沉,秀美空灵;大海,波浪翻滚,海天相接;草原,一望无际,万古长青。这二胡,正如古语所云“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化万物”,虽只有两根细弦,却变化出千万种韵律,看似平常的二胡,竟包含了无尽的韵味。这里,也有乐趣。
那日,我再次来到小院,充满自信,《战马奔腾》在手下呈现。我闭上眼,用心感受。渐渐,指尖跳动的轻快,琴弓拉动的古朴,曲调的硬朗,还有那股惊心动魄的气息缭绕在四周,琴声道出千古命运所体现的刚与乐曲韵律的柔相会碰撞;内心的坚韧、意志的不屈不挠的刚与投入身心指尖舞动的柔相会碰撞,刚与柔的碰撞竟是无穷无尽的乐趣所在。睁开眼,定定地望着那把普通的二胡。我明白,二胡的乐趣在于音乐本身,在于刚柔并济之美中。
刚与柔的碰撞是音乐之美亦或是人生之美,乐趣所在正是在这刚柔并济之中。二胡是我的乐趣,在这里能静享音乐之美,静品人生之乐。
高耸的金字塔是法老们权杖下尼罗河的智慧;神秘的锲形文字是古巴比伦流逝的文明见证;在长江黄河孕育的神州大地,有我们炎黄子孙五千年的文明史。在历经五千年的锤炼与沉淀之后,汉字,这个充满古代人类智慧的结晶的传承者,最终成就了整个世纪的辉煌。
从甲骨文到金文,从篆书到隶书,从行书到草书。在广阔的历史长河中,汉字作为时代的连接者,从未泯灭。写字是一种艺术,而且是广大人民喜闻见乐的艺术。任继愈曾说过:“中华民族的伟大在于文化传统,而继承传统最重要的靠历史教育。唐太宗酷爱写字,所以才有了《晋词铭》《温泉铭》的问世。王羲之酷爱写字,所以才有被世人所赞叹的《兰亭集序》。还有那虞世南,欧阳询以及后来的颜真卿,柳公权等多少文人志士都把写字当作人生当做人生最有价值的一件事。
不仅艺术风格多样,它那深层的内涵更是让无数人折服。
一首《定风波》道出了苏轼那豪放洒脱的情怀。“竹枚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如此的不羁傲爽,世间又有几人能留下这样的文字。李白那“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自信又曾让多少文人墨客欣然折服;王博那“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绝唱,有曾让多少人怦然心动;韩愈那“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的绝句,又曾让多少仕途不顺的人重鼓勇气;还有那林黛玉“今日葬花人笑痴,他日葬侬知是谁”的忧伤,又曾让多少人黯然神伤。
汉字的力量是无穷的,每一次的组合,每一次的书写,都代表着独特的意义。汉字如诗如画,如梦如幻,它的象形之美,结构之美,意蕴之美,音韵之美,独步世界,举世无双。因为我们优美的汉字,我们成了举世无双的汉字大国。所以,当你在为不会写一个字而发愁时;当你不理解古文所表达的情感所叹息时,请不要忘记,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灵魂丧失了,留下的只不过是一个空壳,毫无价值。所以请珍爱我们的汉字,同时也珍爱我们的文化!
站在书橱边,捻开《边城》,暮色中旧黄的的书页随风哗啦啦地翻卷,把我带到湘赣边城的那个小城:古老斑驳的城墙依着群山,傍着绿水,嵌在天地间,在一片朦胧中若隐若现。摇舟入城,古老的青石板沁着一层水汽。潺潺的流水,勾花的斗笠,河边的吊脚楼,热情的少年,欢快的少女演绎着动人的爱情。沈从文先生将小城描绘得如此完美无缺,虽然最终翠翠等待的那个少年还不曾回来,但无论他回来与否,都不再重要,一个人守这样一座充满个性的小城过完一生足矣。
《边城》它不是杯中轻盈舞蹈的绿茶,越品越淡,形同质化;它是一杯温润的银耳莲子羹,不温不火,越品味道越浓,越醇。边城是近代黑暗中光明美好的一个地方,是喧闹世界中宁静的一隅,带给你我心灵的触动,留下最温润的动情,我想这就是经典独具的魅力吧!
喜爱看书,不仅是现代散文,小说,还有古代的诗曲。
下雨天,喜欢泡杯浓茶,独坐窗前,捧一卷宋词低吟,在雨中陪同诗人走过那跌宕起伏的一生。从“袜划金钗溜”的佯羞到“人比黄花瘦”的思念再到“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怅然悲痛,李清照婉转的诗风中流转着生活,留传下经典。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这位潇洒的过客苏东坡在词曲界留下了他经典的一支。爱宋词,爱宋词婉转不失豪放,深情而又洒脱,它挥舞着翅膀,轻轻叩开你我的心门,让你我感受诗文化的绵长。
爱词中的经典之作,爱它历史的印迹,字里行间透出的时代气息,反映出时代独有的特质。那是秦的庄重,汉的磅礴,唐的大气,明的清丽,经典传承着从古至今五千年文化,积蓄着泱泱中国五千的文明。
经典不是下午三点一刻的咖啡,只能给你我片刻的朵颐之乐。经典总在不经意间触动你我心灵最柔软的地方,使你我沉湎于其中,得到心灵上的慰藉与精神上的满足。
人是一枝脆弱的芦苇,离不开在地下默默支持它的根。历史河道上积淀下的中华文化哺育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书香中传承的中华文化滋养着一个伟大的中国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