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家谈练声重要性(精选3篇)
赞美之于人心,如阳光之于万物。生活中,人人需要赞美,人人喜欢赞美。爱听赞美,是一种正常的心理需要。是争取上进,寻求理解,渴求支持与鼓励的表现。赞美是教育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我爱我的学生,他们单纯可爱,真诚善良,蓬勃向上,渴求知识,多好!我喜欢我的工作环境,以校园为室,以数学为伍,纯净简单,多好!
但是,师爱是教育的源泉,却不是教育的全部。我明白,要想成功的进行数学课堂教学,就应该与学生建立亲密的感情,设法使学生爱数学、乐于学数学。这需要教师表达爱,让学生真切地感受爱。然而,以前的我并不擅长表达自己的爱,有时甚至是用错误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爱。曾几何时,我不会赞美学生,只会严格地要求学生,对于错误采用惩罚的方式纠正,过分地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等。学生体会不到我对他的关爱,甚至有时会误解。
我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刻苦学习教育理论和方法。经历了模仿,尝试,揉合,到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鹅卵石的完美,不是棒槌的击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年岁渐长,我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身为数学教师,我们更应该利用所任学科的特点,赏识那些后进或处于困境的学生,赏识那些有缺陷的孩子,帮助他们克服自卑,树立自信,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所独有的教育中得到熏陶。我想,只要我们用心去爱学生、赏识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是很棒的。
事实上,当孩子们在犯错误的时候,他们迫切想得到的是理解和帮助,而绝不是粗暴的批评和惩罚。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孩子。
这个学期我教初一年级数学,一名女孩总是怯于张嘴,很多孩子也总是讥笑她,因为她在班里学习很差,每次考试总是班里倒数几名。正因为如此,她的性格也变得特别胆小。在一次数学课中,偶然间她回答对了。抓住这个闪光点,我及时地表扬她并对她说:“你的理解力很好,如果再努力一下,就能有很大进步。”听了我的称赞,她仿佛注入了一支兴奋剂,脸红红的,全身洋溢着一种难以言表的幸福。偶尔感动,只能冲动;只有不断地感动,才能内化为行动。在以后数学教学演讲稿课中,我便时常为她创造展示自己的机会,给她以适当的真诚的赞美,再后来,我帮助她树立自信心,让她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渐渐地我发现她的性格不仅变得开朗、大方,在学习上也有了很大的进步。现在她特别自信,也特别有成就感。
我不敢想,如果当初我并不在意她的小小闪光点,我放弃对她的希望,是否会成为我今生最大的遗憾?
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孩子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孩子变得越来越坏。我班有一个男生,以前在我的课堂上表现非常不好:经常说与课堂无关的话;不跟着做课堂练习;上课经常做小动作。无疑,他是令我最头疼的孩子。对待他,我曾经严厉地批评过,苦口婆心地劝导过,组织其他学生帮助过,请家长配合管教过,可都收效甚微。可自从我有意识的经常赞美他,赏识他后,他确实改变了,变得令老师同学刮目相看了。作业认真地做,上课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了,仿佛换了个人似的。对于自己的变化,他在给我的信中写道:“以前,我觉得自己浑身是缺点,家长、老师、同学们都不喜欢我,排挤我,看不起我。所以我故意表现的爱捣乱,是为了引起大家的关注。是老师让我知道自己并没有被遗忘,当得到赞美、肯定的那一刻,感觉真是太爽了。所以我要努力争当一名优秀的学生。”真没想到,老师真诚的赞美,竟然改变了一个学生对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使他下决心改掉缺点。赞美真的有这样巨大而神奇的力量。
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决定了学生的命运。好老师不让最“差”的孩子自卑!哪怕孩子1000次跌倒,也要坚信他们能1001次站起来。高尔基说:“爱孩子,连母鸡都会。所不同的是教育,它是人类的专利。”每个学生最初都是一张空白的试卷,我们每一笔书写,都是未来的答案。
爱学生就是要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给他们以赞美。赞美就像润滑剂,可以调节相互间的关系;赞美又像协奏曲,那和谐悦耳的声音让人如痴如醉;赞美像战鼓给人以鼓舞,是催人向上的最好动力,有效的赞美有时会改变一个人生活的道路。
什么是练声
练声,歌唱、戏曲界又叫“喊嗓“,是指运用系统的方法和材料对具有一定先天条件的人,开发发声器官潜在能力,以适应特定要求的声音训练过程。对于语言艺术工作者来说,通过练声可以逐渐建立起一种新的发声习惯,从存在空间进入到一个规范空间和审美空间。科学的练声过程是理论与实践、方法与效果高度统一的过程。
练声的作用和目的
(1)调整气息、改善音色、扩展音域、调整音响、丰富音色、伶俐口齿。
(2)熟悉自己的发声方法和发声效果之间的对应关系,改变不科学、不正确的发声方法和习惯,建立较坚实的新的发声基础,形成能够具备对发声器官主动支配的能力。
(3)练声是对发声能力的综合训练,包括练习普通话发音,吐字、气息和发声,以及它们之间的整体配合。
(4)锻炼自己的毅力和韧性,获得较好的心理素质和自控能力。
在歌唱教学当中,经常遇到一些人在唱歌时为了追求音量而大声喊叫,而且更多的是用胸声、真声大声喊唱,这种喊唱声音位置低、喉音很重、声区不统一、声音缺乏美感,并且到了一定程度声音很难再唱上去,尤其是在高音区,即使高音喊唱上去,也非常难听。那么遇到一些这样的问题我们该如何解决呢?我认为采用“轻声”教学的方法,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是解决问题的捷径。
轻声训练可以加强声带发声机能的耐力,既能保持声带的健康,又能医治受伤的声带,使其恢复能力。著名的歌剧女高音金克·米兰诺在介绍她的声乐学习过程时说,她的老师从不允许她把声音唱得很大,所有的练习都是用小声去唱,这种方法对她有显著效果。柯威介绍说:“轻声是测验和练习母音的一种技法,可以用来纠正各个母音不良的发声状态。”威尔认为,轻声可以改善读字不清,大声的轻声应该在八至十尺远的地方仍能听得清楚。马腊费奥迪在《卡鲁索的发声方法》一书中说,在自然领域中,只需要用少量的声带张力和少量的气息来发出每个声音,这样,才能建立起一个均衡的发声机能。我国著名声乐教授王福增采用“微声”唱法,训练出很多国内著名的歌唱家,他们不仅能唱好民歌,也能演唱难度相当大的西洋歌剧咏叹调。著名声乐教育家、歌唱家田玉斌讲道:“我经常小声为学生做示范,尤其是为高声部的学生做示范时,为了能唱出很高的音,我总是努力将喉咙打开唱轻声。这样久而久之,我可以唱出连我自己都感到吃惊的很高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