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毕业晚会教师致辞(通用3篇)
亲爱的各位即将毕业的同学们大家好,20xx年前的这个时候,我和大家一样打点行装准备离开华师大这个美丽的充满文化回忆的校园。
当时有许多不舍也有许多对未来人生的恐惧。我觉得实际上恐惧才是人生最大的动力。我在师大中文系写过一篇有关于米兰昆德拉的论文,我最喜欢昆德拉的一本书叫〈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这本书里讲人生有二种恐惧,一种是对空间的,一个人降生下来,作为一个独立渺小的个体面对庞大的空间充满恐惧,克服空间的唯一方法就是变得与别人一样,成为整个世界的一份子,而这时你就会面临另一种恐惧,一种对于时间的恐惧,人的时间是单向流程的一去不复返,而且人的时间是有终点的,终点就是死亡,面对死亡来临的时候,你会问自己,你真的活过吗?你一生创造的体验和价值是否高过于死亡?
青春期的岁月正式结束了,踏上职场的道路或是创业的道路与大学里美好而浪漫的生活相比注定会很难,甚至与大家的期待相去甚远。特别是在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的阶段,大家要做好思想准备,未来的日子会很苦很累,但是带着希望的苦与累,回头来看是快乐的、幸福的,这是一个浮躁的年代,许多人都想找机会少劳多得,但无数人的经历证明只有辛勤付出得来的才是真实的、甜美的。
今天大家已经走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上,是逆风而上还是原地踏步,选择权在我们每一个人自己手中。未来三十年的职业生涯,将是每个人人生价值实现的决定性的阶段,过去四年的师大的美好时光即将过去了,大家就像来到山脚下的登山者,前路会更艰难,经济环境也会更挑战,会有许许多多的人与我们展开了最直接的竞争。你要有勇气有信心去面对。作为师大校友,当年我走出校园时告诉自己,我必须每天拼命学习,拼命工作,拼命改变自己,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我忘记恐惧,直面现实。有一句话我一直记得:不要试图给你的生命增加时间,而要给你的时间赋予生命。对于一个人而言,时间𣎴是物理时间,而是心理时间,时间是有浓度的,有的人的一生可以是一杯白开水,有的人的一生则是一杯牛奶,一杯血。
作为一个毕业后不断在创业路上前行的人而言,如果让我谈一点经验和体会的话:我觉得走出校园踏上工作道路的三十年我们能依靠什么?只有二个字:奋斗。你在奋斗的路所经历的苦难,所付出的心血,不断向前的激情是最好的依靠。现在大家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对曾经有过的四年的美好生活说告别,以这么多校友的实际经历来看,在未来的工作中充满不确定性,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世界上不会有公平的舞台,可以确定的是许多人全心付出了却没有被看到,可以确定的是有时候你奋斗的汗水换来的却是委屈的泪水。在职场中被批判、被伤害、被冤枉、没有得到公正待遇是常态,职场本来是残酷的,想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就必须承受比别人更多的累,比别人更多的苦,比别人更多的痛与挫败。但是请大家相信,所有的辛苦所有的奋斗所有的坚持终究会有回报。正如功夫熊猫说的:你曾经的负担将变成礼物,你曾受的苦将照亮你的路。
希望大家能懂得,这个世界上极少人可以拼爹,绝不多数人只有去拼命。在未来三十年里大家所有经历的苦难与疼痛,拥有的激情与梦想才是人生最大的财富,我相信再过三四十年当你们的孩子们逐渐长大了、懂事了,你们要有资格告诉他,你们为自己的人生努力过、奋斗过、咬牙坚持过,你们证明了自己所拥有的能力与价值,你们达到了自己所能达到的高度,你们活过,了无遗憾。
很荣幸能够代表全校老师,在这个隆重的场合和你们说说话、谈谈心。
我是上世纪30年代出生的人。三年前,当你们走进师大校门的时候,我已经七十九岁了。说时迟那时快,如今七零后的黄老师,已经变成了八零后的黄老师,我又年轻了十岁!所以我首先要感谢你们,感谢你们的朝气蓬勃,让黄奶奶逆生长了!感谢你们的风华正茂,将大好年华抛洒在这古老的校园,让母校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也让我们这些老师忘却了岁月和华发……
同时,我也要向同学们祝贺。你们通过勤奋学习,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术业专精,能力增强,学业有成。三年的寒窗岁月,你们更聪明了,更自信了,更美丽了,也更有力量了!
今天,可能你们当中的很多人,都是最后一次以学生身份坐在这里。明天,你们将背起行装,各奔前程。在你们即将离开母校的时候,舍不得你们离去的黄奶奶,还是要唠叨唠叨,不多,只有五句。
第一、希望你们心存大爱。读书,不是为了文凭、金钱和权贵,而是为了做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深造,不是为了变成科研的机器,而是为了将生产力转化为爱,温暖整个世界。今早,在朋友圈看到一句话:“我始终认为一个人可以天真简单的活下去,必是身边无数人用更大的代价守护而来的。”请记住,当你们这些年衣食无忧地在自由舒适的环境中求学的时候,要知道这是身边无数人用更大代价和付出守护来的。往大了说,包括你的国家、师长、父母,往小了说,包括师大甚至北京这座城市的务工人员。希望心怀感恩的你,爱天地、爱生灵、爱社会、爱旁人、爱自己,将爱传递,学业有成之后回馈这个世界。
第二、希望你们不忘学习。走出校门,可能最让你们向往的一件事,就是再也不用被老师逼着读书、考试、写论文了。但是我想要告诉大家,你们未来的一生,依然要面对“社会”这本厚厚的大书、要面对“人生”这道艰辛的考题。经验告诉我,学习是我们破解人生难题、克服艰难险阻、实现自我价值的法宝利器。请记住,对脖子以上的投资是最有效率的投资,不要只记得给电话卡、银行卡充值,也要经常给、一辈子给自己的大脑充值!你们是师大的优等生,也应该成为而且必须成为社会这所大学的优等生。
第三、希望你们敬业担当。进入社会,面对当今这个变化的时代,生活在一个开放的中国,各种思潮和名利与物质诱惑包围着你们,车水马龙,熙熙攘攘。我觉得,年轻人最大的财富是可以选择,最大的风险在于选择什么。有句话叫做“态度比能力更重要,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在人生的重要关口,希望同学们修德明辨,立志定向,明确人生定位、事业支点和发展目标,以心怀苍生的价值观,自觉敬业担当,努力创新、创造,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请记住,哪怕一生只做一件事,只要把这一件事做到最好,做成事业,你就是不折不扣的成功者!宋代大哲学家张载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将永远激励我们前行。
第四,希望你们砥砺坚强。在人生的道路上,遭遇挫折、经历磨难都是注定的事情,对年轻人来说尤其是这样。我期望你们有明辨利害的智慧,一往无前的勇气。现在有句时髦话,叫“no zuo no die”,在我看来,年轻人其实可以zuo,但要zuo得是地方,zuo得有水平,“no zuo no young”嘛!但是,请记住,zuo失败了要吸取教训,经历了苦难要收获坚强。哲人尼采曾经说过:“生命之于我们,意味着不断将我们自身及所遭遇的一切转化为光与火”。临别之际,我不说祝愿你们一路坦途、一帆风顺,我唯愿你们能够披坚执锐、风雨兼程!
第五,希望你们笃持理想。有首歌里这样唱道:“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没有理想的生命。是低等的生命,没有理想的生活,是乏善可陈的生活。哲学家培根告诫我们:“首先去追求思想中那些美好的内容吧,其余的部分即使不是接踵而至,也会在失去时不觉可惜”。请记住,理想可能无法帮助我们变得富有,却注定能使我们得到自由。我希望同学们都能成为真正的理想主义者,为校门外那个现实的世界,带去美好的初心和温暖的希望。
孩子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大多数人将走出北师大的校门,但你们仍然是师大人,你们将以一种新的身份去继续践行师大的责任与梦想。在此我不禁想起当年启功先生在师大毕业生典礼上说过的一句话:“入学初识门庭,毕业非同学成。涉世或始今日,立身却在生平。”孩子们,去大胆开启你们的新生活吧,未来的某个刹那,希望在茫茫人海中,还可以将你一眼辨出。
请记住啊,最最亲爱的孩子们,追求真理,燃烧自己,照亮生命!
谢谢大家!
敬爱的老师和亲爱的同学们:
上午好!
谢谢你们叫我回家。让我有幸再次聆听老师的教诲,分享我亲爱的学弟学妹们的特殊喜悦。
一进家门,光阴倒转,刚才那些美好的视频,同学的发言,老师的讲话,都让我觉得所有年轻的故事都不曾走远。可是,站在你们面前,亲爱的同学们,我才发现,自己真的老了。1988年,我本科毕业的时候,你们中的绝大多数人还没有出生。那个时候你们的朗朗部长还是众女生仰慕的帅师兄,你们的渭毅老师正与我的同屋女孩爱得地老天荒。而他们的孩子都该考大学了。
就像刚才那首歌唱的,“记忆中最美的春天,难以再回首的昨天”。如果把生活比作一段将理想“变现”的历程,我们只是一叠面额有限的现钞,而你们是即将上市的股票。从一张白纸起步的书写,前程无远弗届,一切皆有可能。面对你们,我甚至缺少一分抒发“过来人”心得的勇气。
但我先生力劝我来,我的朋友也劝我来,他们都是84级的中文系学长。今天,他们有的仍然是一介文人,清贫淡泊;有的已经主政一方,功成名就;有的发了财做了“富二代”的爹,也有的离了婚、生活并不如意,但在网上交流时,听说有今天这样一个机会,他们都无一例外地让我一定要来,代表他们,代表那一代人,向自己的弟弟妹妹说点什么。
是的,跟你们一样,我们曾在中文系就读,甚至读过同一门课程,青涩的背影都曾被燕园的阳光,定格在五院青藤缠满的绿墙上。但那是上个世纪的事了,我们之间横亘着20多年的时光。那个时候我们称为理想的,今天或许你们笑称其为空想;那时的我们流行书生论政,今天的你们要面对诫勉谈话;那时的我们熟悉的热词是民-主、自-由,今天的你们记住的是“拼爹”、“躲-猫-猫”、“打酱油”;那个时候的我们喜欢在三角地游荡,而今天的你们习惯隐形于伟大的互联网。
我们那时的中国依然贫穷却豪情万丈,而今天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还在苦苦寻找迷失的幸福,无数和你们一样的青年喜欢用“囧”形容自己的处境。
20多年时光,中国到底走了多远?存放我们青春记忆的“三角地”早已荡然无存,见证你们少年心绪的“一塔湖图”正在创造新的历史。你们这一代人,有着远比我们当年更优越的条件,更广博的见识,更成熟的内心,站在更高的起点。
我们想说的是,站在这样高的起点,由北大中文系出发,你们不缺前辈大师的庇荫,更不少历史文化的熏染。《诗经》《楚辞》的世界,老庄孔孟的思想,李白杜甫的词章,构成了你们生命中最为激荡的青春时光。我不需要提醒你们,未来将如何以具体琐碎消磨这份浪漫与绚烂;也不需要提醒你们,人生将以怎样的平庸世故,消解你们的万丈雄心;更不需要提醒你们,走入社会,要如何变得务实与现实,因为你们终将以一生浸淫其中。
我唯一的害怕,是你们已经不相信了——不相信规则能战胜潜规则,不相信学场有别于官场,不相信学术不等于权术,不相信风骨远胜于媚骨。你们或许不相信了,因为追求级别的越来越多,追求真理的越来越少;讲待遇的越来越多,讲理想的越来越少;大官越来越多,大师越来越少。因此,在你们走向社会之际,我想说的只是,请看护好你曾经的激情和理想。在这个怀疑的时代,我们依然需要信仰。
也许有同学会笑话,大师姐写报社论写多了吧,这么高的调子。可如果我告诉各位,这是我的那些中文系同学,那些不管今天处于怎样的职位,遭遇过怎样的人生的同学共同的想法,你们是否会稍微有些重视?是否会多想一下为什么二十多年过去,他们依然如此?
我知道,与我们这一代相比,你们这一代人的社会化远在你们踏上社会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国家的盛世集中在你们的大学时代,但社会的问题也凸显在你们的青春岁月。你们有我们不曾拥有的机遇,但也有我们不曾经历的挑战。
文学理论无法识别毒-奶-粉的成分,古典文献挡不住地沟油的泛滥。当利益成为唯一的价值,很多人把信仰、理想、道德都当成交易的筹码,我很担心,“怀疑”会不会成为我们时代否定一切、解构一切的“粉碎机”?我们会不会因为心灰意冷而随波逐流,变成钱理群先生所言“精致利己主义”,世故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而北大会不会像那个日本年轻人所说的,“有的是人才,却并不培养精英”?
我有一位清华毕业的同事,从大学开始,就自称是“北大的跟屁虫”。对北大人甚是敬重。谈到“大清王朝北大荒”江湖传言,他特认真地对我说:“这个社会更需要的,不是北大人的适应,而是北大人的坚守。”
这让我想起中文系百年时,陈平原先生的一席话。他提到西南联大时的老照片给自己的感动:一群衣衫褴褛的知识分子,器宇轩昂地屹立于天地间。这应当就是国人眼里北大人的形象。不管将来的你们身处何处,不管将来的你们从事什么职业,是否都能常常自问,作为北大人,我们是否还存有那种浩然之气?那种精神的魅力,充实的人生,“天地之心、生民之命、往圣绝学”,是否还能在我们心中激起共鸣?
马克思曾慨叹,法兰西不缺少有智慧的人但缺少有骨气的人。今天的中国,同样不缺少有智慧的人但缺少有信仰的人。也正因此,中文系给我们的教育,才格外珍贵。从母校的教诲出发,20多年社会生活给的我最大启示是:当许多同龄人都陷于时代的车轮下,那些能幸免的人,不仅因为坚强,更因为信仰。不用害怕圆滑的人说你不够成熟,不用在意聪明的人说你不够明智,不要照原样接受别人推荐给你的生活,选择坚守、选择理想,选择倾听内心的呼唤,才能拥有最饱满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