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青年大学习五四特辑主题团课观后感(合集四篇)

2024青年大学习五四特辑主题团课观后感(精选4篇)

2024青年大学习五四特辑主题团课观后感 篇1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奋斗是幸福的源泉,需要年轻教师永远葆有奋斗追求、时刻保持奋斗状态、大力弘扬奋斗精神。年轻教师应发扬艰苦奋斗作风,有如《金缕衣》诗句“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所示,青春之火,为祖国而燃烧。

我们处在这么好的新时代新机遇里,更应该利用好这一时光,积极的有所作为。正如未来之路,因奋斗而精彩。如果说爱国是我们不变的信念,奋斗应该就是永恒的底色。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第一书记,坚守三尺讲台的“最美教师”,赶赴火场的“逆行英雄”……无数努力拼搏的青年,用年轻的肩膀托举起这个大有希望的新时代。是他们,写下了豪迈的追梦宣言:无奋斗,不青春!

为此,年轻教师必须要坚持与时俱进,并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培养应变谋略,必须具有冷静的头脑和随机应变的能力,要做到自信、机制、沉着、果断、以不变应万变,要时刻保持清醒和冷静的头脑,修正错误,发扬经验,吸取教训,埋下身子、踏实苦干,以饱满的奋斗激情,认真推进伟大事业、伟大工程。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新时代青年的使命就是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就要听党话,跟党走,忠于祖国和人民,树立远大理想,把自己的远大理想和祖国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融入奋进的新时代,努力提升自身素质,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学习、生活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在知行合一中奉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2024青年大学习五四特辑主题团课观后感 篇2

1919年5月4日,北京十几所学校的学生3000余人在天安门前集会,随后举行游行示威。6月3日,北洋军阀政府出动大批军警,两天内逮捕千余名学生。6月5日,上海工人2万余人开始罢工,揭开了工人罢工的序幕。五四运动的中心从北京转到上海,运动的主力从学生转为工人,形成了一个以工人阶级为主力军,包括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全国规模的具有广泛群众性的爱国运动。

光阴似箭,近百年的时光弹指一挥间苍茫巨变。而今中华民族又来到了复兴之路的重要路口。在这伟大的历史时刻,我们应更加铭记“五四”运动的精神。因为他是重筹中华辉煌的重要力量来源。

五四运动以来,祖国的守护者、建设者们,一直传承着五四精神,我们在这些人身上看到的崇高品质。他们考虑的不是从国家和社会那里索取,而是自己要为国家为社会贡献什么。他们对人民、对国家、对社会的态度是“给”而不是“取”。

五四精神体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近代以来追求的先进的价值观。今天的中国不再是1919年的中国,但我们不会忘记,正是“五四”的觉醒与呐喊,为中国人换起了沉沦已久的民族精神,带来了从未有过的现代意识,也建设了拥有新面貌的中国。

2024青年大学习五四特辑主题团课观后感 篇3

102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展现了青年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追寻时代潮流的科学民主精神、无私奉献的社会责任感。百年后的知识青年更应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勇立时代潮头,争做时代先锋。

“广大青年对五四运动的最好纪念,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以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担负起历史重任,让五四精神放射出更加夺目的时代光芒。”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人的期许,我们肩负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目标的同时,要秉承“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理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勇前进。

勤学,致广大而尽精微。青年人应该牢记勤学是个人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要将勤学作为一种生活态度。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工作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积累知识和经验,拓宽学习途径,向书本学习理论、向同事学习方法、向实践学习如何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通过学习及时更新和掌握与工作需要相适应的知识和技能。从细节学起,不断深化对事业的热爱,进而形成大志向、大视野、大情怀,登高望远、知行合一。

修德,君子以厚德载物。我们党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充分彰显了对干部道德品质的重视。德是首要、是方向,青年人修德,首先要树立忠诚的政治品德,做到政治坚定,自觉把共产主义信仰作为安身立命的根本,牢牢树立执政为民的理念,面对困难和诱惑,坚守初心。同时还要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开始起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踏踏实实修好公德、私德,严格约束自己的操守和行为,戒贪止欲、克己奉公,切实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造福于人民。

明辨,是是非非谓之知。青年人是非正,方向清,路子正,方能行稳致远。面对世界深刻复杂的变化和各种思潮的冲击,要全面而准确地洞察其的本质,判明利害,把握发展趋势,分清政治风浪和大是大非的主流和逆流、真理和谬误、真善美与假丑恶。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善于分析、正确抉择,做到稳重自持、从容自信、坚定自励。同时将明辨落实于工作,甚至是日常生活中,通过明觉辨析后的行动,便当一往无前,义无反顾。

笃实,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青年人要坚持在实践出真知的原则,在实践中历练自身本领,主动寻求挑战,提升自己工作能力和为民服务的能力。要担当起时代赋予的重任,青年人任何时候都不能懈怠艰苦创业精神,在工作中遇到不同的环境和机遇时,要把艰苦环境作为磨炼自己的机遇,多想一些“怎么干”而非犹豫“怎么办”,多想一些“我来干”而非推脱“我不管”,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做到顺境逆境看胸襟,大事难事看担当,当真正遇到事情的时候能够担起大任,顺利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任务。

回首五四百年,时与势不断把青年推到一个个十字路口,新时代五四精神就是那盏明灯,指引青年走向未来奋斗前进的正确方向,让伟大的五四精神在振兴中华新的实践中放射出更加夺目的时代光芒,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2024青年大学习五四特辑主题团课观后感 篇4

103年前,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的爱国运动,在神州大地爆发,英勇的中国人民用行动书写了一首隽永的青春史诗,为“爱国”做了最好的时代注脚。

爱国不拘泥于时代。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爱国使命,不同的时代,孕育着相同的爱国情怀。在战火纷飞的年代,爱国是抛头颅、撒热血,为国捐躯;在太平盛世的年代,爱国是谋复兴、图未来,为民服务。新中国成立前,我们面临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主义三座大山,外有列强虎视眈眈,内有军阀各自为战,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关头。抵御外敌入侵,结束军阀纷争,实现民族独立是那一代人的使命,为此,无数革命先辈前赴后继,用献血换来了新中国的诞生,他们是爱国者。新中国成立后,千疮百孔,百废待兴,解决百姓温饱,实现国家富裕是那一代人的使命,为此,在伟大领袖的指引下,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家庭联产承包、改革开放等,中国解决了最基本的温饱问题,国力蒸蒸日上,他们同样是爱国者。新时代,我们处在了一个新的历史方位,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为此,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党的领导下,凝心聚力,克难奋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我们立志做爱国者。

爱国不局限于身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爱国情怀不是某一个阶层独有的特权和标签,相反,保家卫国是每一位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于军人而言,爱国就是维护国家安全,捍卫祖国尊严,随时准备为国家和人民牺牲一切。于执政者而言,爱国就是科学管理国家,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上幸福康庄大道。于教师而言,爱国就是为人师表,兢兢业业,传道授业解惑,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人才。等等。不同的岗位,不同的身份,但在爱国上是没有差别的。无论多么高大上的行业,都需要爱国精神的熏陶;无论多么普通、平凡的岗位,也都可以涌现爱国楷模。新时代,每一个人都要立志做一个爱国者,我们青年人更是要带好头,树立榜样,人人争当爱国典范。

爱国不是口号,空喊不代表爱国;爱国不是空泛,虚头巴老诠释不了爱国。爱国更不是自我标榜、自我陶醉,爱国是行动,是脚踏实地的作为;爱国是底色,是纯真朴素的情怀。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