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日记怎么写优秀19篇

一天又结束了,今天我们都做了什么了呢?不如趁现在好好写一篇日记。那如何写一篇漂亮的日记呢?

端午节优秀日记 1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也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相传是纪念诗人屈原而设立的节日。在这一天里,有吃粽子、挂“香包”和赛龙舟的习俗,我们小孩子要在脖子、手腕和脚腕上系上五彩线,来保佑我们的平安。我今天早上吃了外婆包的葡萄干和红枣陷的'粽子,沾着白糖吃,真的狠好吃。

端午节日记 2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它在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这天人们都要吃粽子。我最喜欢吃蜜枣味的粽子,味道很甜。爸爸就喜欢吃咸味的。粽子有大有小,味道都不一样。

除了吃粽子,还有一个大家喜欢的活动就是赛龙舟。到了端午节这天,很多地方都举行龙舟比赛。据说龙舟比赛是为了纪念楚国屈原。在公元前278年,楚国被秦国消灭,屈原不忍心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抱石投汩罗江而死。楚国人民听到这个消息以后非常伤心,纷纷划着小船去救他。故事就这样流传下来,才有了今天的赛龙舟。

端午节优秀日记 3

端午节那天早上我和妈妈。爸爸。还有两个臼舅舅来到了华南植物园,在里面给我们介绍我们这里很少见到的植物。有南极的,有北极的',还有在少漠里生长的植物,在那里我见到了许许多多的从来没有见过的植物,下午回到家,见到了精彩的龙舟比赛,有外公家还吃了美味的粽子,这真是一个快乐的端午节。

端午节日记 4

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是人们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的。屈原跳江后,有些渔夫去打捞屈原的真身,有人把粽子扔进江里,为了让鱼虾蛟龙吃饱,不要吃屈原。

端午节 所以在这一天,人们要包粽子吃。粽子的做法很简单:先在糯米上放材料,把糯米做成立体的三角形,再用艾叶包好,蒸上一会,粽子就做好了。

每家都要包粽子,我家也不例外。我把各种东西放在糯米上,妈妈把糯米做成立体三角形,爸爸用艾子叶片包好,最后放在锅里煮。粽子就做好了,闻一闻,香气扑鼻,吃一口,甜而不腻。

这一天,人们还要赛龙舟,就是比赛划龙形的船。可是我只是在电视里看过,没有亲眼看过这么激烈的场面,下次有机会我一定要亲眼去看。

端午节真是一个有趣的传统节日!

端午节优秀日记 5

阳历6月6日晴

今天是农历5月5日,是我国人民的端午节,外婆做了许许多多的`粽子,有豆子,有肉的真香啊!

还买了许多包子,有糖包子,有肉包子,还有茶蛋,面包…。晚上的菜非常丰盛,有鸡,鱼,肉、蛋,还有许多蔬菜,全家欢聚一堂。爸爸妈妈特意从南昌赶来,还有大姨,小姨,大姨夫,小姨夫一家都来了,全家人在一起真是快乐无穷。

端午节日记 6

XX年5月30日星期日天气:晴

端午节是我国三节中的一个传统节日。

端午节的早上,我一边吃粽子,一边看电视。正巧,我看到有一个节目是赛龙舟。这时,妈妈对我说:“你知道赛龙舟、吃粽子的来历吗?”

我说:“知道呀!相传龙舟竞赛是为了捞救投进汩罗江而死的'爱国大诗人屈原。把粽子投进江河,是让鱼、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妈妈听了高兴地说:“我儿子懂得真多。”奶奶见我们谈得这么开心,凑上来说:“你们知道吗?端午又称重五,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踝上,称为长命缕。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这倒是蛮好玩的。”我和妈妈一起说道。

吃过晚饭,爸爸、妈妈和我去散步。一路上,我都念着端午节的儿歌:“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念着念着,爸爸、妈妈也加入其中了。

啊!端午节的学问可真多。

端午节日记 7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我知道端午节是纪念伟大诗人屈原的,端午节有美味的粽子;还有龙舟竞赛。一太早妈妈就给我吃了美味的粽子,我们还回奶奶哪陪她喝茶聊天,奶奶看到我们非常高兴。可是我妈妈接到电话说外婆病了,我们就赶紧去了外婆家,幸好无碍,外婆看到我们众孙儿就很好就好多了,我上前抱了抱外婆叫她多吃东西身体就会好的。

外婆抱紧我亲了一下,笑眯眯的点头。妈妈说奶奶。外婆年纪大,只要看到我们就会很开心了,所以我会经常去看望老人们的。

端午节日记 8

今天是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

我给你们先说一下端午节的由来吧!端午节,又称五五节,因为端午节是在农历五月初五日,是三个重要的中国重要的节庆之一,其他两个分别是中秋节和农历新年。

这个节日的由来是古代中国有一位博学多才的官吏屈原,他是一位爱民而且又受到尊崇德官吏,但由于一位充满嫉妒的官吏陷害,从此,在朝廷中被皇帝所冷落,由于无法获得皇帝的重视,屈原在犹豫的情景下投汩罗江自尽。

由于对屈原的爱戴,汩罗江畔的居民匆忙的划船在江内寻找屈原,并且将米丢入汩罗江中,一平息汩罗江中的。蛟龙,即使他们当时并没有找到屈原,但他们的行为直到今天在端午节的时候,仍然被人们传颂纪念着。

接着,我再说说我怎么过的吧!端午节的习俗就是吃粽子,赛龙舟。

我家有一位名副其实的包粽子能手——我的妈妈,妈妈说,包粽子用芦苇叶包最好吃,妈妈先拿了山片芦苇叶包卷了一个筒,接着放了点米,又放了一颗枣,接着又放米,又放了几颗枣,包满了以后用线捆住,就这样一个粽子就完成了,接着又包了几十个。最后放在高压锅里煮40分钟后,放出来后等四个小时入味后吃,香甜可口。

在端午节那天晚上,我们院里的许多小朋友都出来玩,他们有的打羽毛球、有的玩蛇板、有的骑赛车,热闹极了,就这样我度过了一个愉快而难忘的端午节。

端午节日记 9

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这一天人们都要吃粽子、戴香包、赛龙舟。外面到处都洋溢着节日的气氛。

一大早起来,我和爸爸、妈妈准备回姥姥家过节。出门之后,妈妈去给爷爷姥姥买他们爱吃的牛肉,我和爸爸去买粽子,东西买好之后,我们就开开心心的开车回姥姥家了。

在去姥姥家的车上,我看了妈妈给我买的一套中国传统节日的书,其中有一本讲的是关于端午节的故事,从这本书上,我了解到了端午节是要纪念屈原,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大臣。它看见自己的国家被侵略,心如刀割,他就在一五月初五这一天跳江了。屈原死后,楚国百姓非常哀痛,大家纷纷到江边去凭吊他,所以这一天,人们把粽子丢到江中,希望鱼龙虾蟹吃饱后,不再去咬屈原。所以,端午节也成了人们纪念屈原的节日。

看了这本书,我觉得屈原是一个爱国的人,我也要像他一样爱我的祖国。

端午节日记 10

今天是五月初五端午节,我们全家人聚在一起包粽子,我看到奶奶抱粽子的速度很快,于是我就提议进行一个包粽子大赛,我们全家人都同意了。

我来做她们的小裁判,奶奶和妈妈比赛,刚开始妈妈不是很想比赛,因为妈妈是初学者,但是为了能让我当一次小裁判,妈妈就答应了,比赛时间两个小时,妈妈和奶奶拿来了粽子,米,还有线,时间过的真快,1个小时过去了,妈妈包了快20个粽子,奶奶呢?我看了一下,不禁叫了起来,“啊!奶奶你包的好快啊!”我数了数1、2、3、4、5……39、40这么多啊!我连忙帮妈妈打气,“妈妈加油,妈妈加油。”

可是时间过的太快了,两个小时过去了,比赛结束,该我上场了,先从粽子的外观,妈妈包的真是不像样!太丑了!而且数量也少,奶奶呢?我看了一下,又好看,数量又多,我举起奶奶的手,这次比赛,奶奶获胜,妈妈不服气地说:“我是第一次包粽子,当然输了,来年我肯定能赢。

后来,我们全家人在一起吃着香喷喷的粽子,非常的开心,而这次的包粽子大赛也让我们非常的开心。

端午节日记 11

周六上午,我们海燕小队举行了“包粽子”活动来庆祝端午节。当时好多人都不会包粽子,可是我们一学就好多了,还是挺容易的。郭维第一个包完粽子,而且包得很漂亮,我们都佩服她。

包粽子需要几片叶子、绳子、米、红枣,我们包完粽子之后就去了宝能太古城,大家一起吃饭,还做了游戏,大家很开心,小队活动很快乐。

端午节日记 12

端午节是纪念伟大诗人屈原的,据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 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先恐后的'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 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 堪笑楚江空渺渺, 不能洗得直臣冤。”

今天是端午节,我在这里向三四班的老师和同学们表示节日祝贺:“祝你们端午节过得快乐、开心!”奶奶也在家里给我包粽子,买香包,我端午节也过得很快乐。

端午节日记 13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这个节日里,家家户户包粽子、插艾草、喝雄黄酒,小朋友们还要戴上五颜六色的虎花呢!

端午节这天,我们家里同样也是喜气洋洋。一大早,外婆就早早地起床了,只见她把青翠的粽叶巧妙地裹成三角形,再把雪白的糯米放进去,最后用红红的细绳扎得紧紧的,一个个可爱的“粽娃娃”就这样诞生啦!

经过客厅时,我惊奇地发现一把绿茵茵的草插在大门口。“咦,这是什么呀?”我好奇地问着正在忙碌的外婆。外婆笑着说“这是艾草,是用来驱蚊虫的,还可以用来泡澡了。”“哦,原来是这样啊,小小艾草作用可不小啊!”我想。

这天,最快乐的还是我们一大家子团聚。我的哥哥特点从泰州赶回来过节,大家一边品尝着丰盛的饭菜,一边聊着家常,而我和哥哥的话题则是学校的趣事,大家别提有多开心了。

在欢声笑语中我们度过了快乐的一天。

端午节日记 14

我的家在东北,家乡的端午节没有太多的花天酒地样,像赛龙舟这样的比赛我是没有见过的,但一般的风俗还是有的,五月初一时,我们就会在手上与脖子上都系上五彩绳,我只知道五彩绳是由五种不同颜色的丝线在一起拧成的小绳,而不知道它们分别是什么颜色的,因为我只在小的时候系过五彩绳,现在已经不系了,在小的`时候,我们还会戴香包,香包是用红布包着香草做的一个小包包,上面通常用几颗小珠装饰着,用红线连着挂在脖子上,香包香香的,使全身闻起来可香了,五彩绳和香包是我小时候最喜欢的饰品了,在五月初五时,也就是端午节那天早上,人们会去山上采一种叫艾蒿的野草,采来后会把它挂在门上或夹在耳朵上,可能是用来避邪驱虫的,我最喜欢端午的咸鸡蛋和粽子,现在的生活很好,鸭蛋鸡蛋想什么时候吃都没问题,但端午的鸡蛋鸭蛋吃起来特别香。

现在,一要到端午节,大街小巷里也能看见卖香包的,他们手里拿着一个大棍子,上面挂满了大大小小五颜六色的香包,有心形的,还有娃娃形的,让们看的眼花缭乱,在各个市场里都会卖粽子叶和粘米,有很多人会围在那里抢购着,其实超市里有卖现成的粽子,一些

姥姥不光粽子做的好,鸡蛋鸭蛋也腌的好,虽然姥姥的咸鸭蛋比不上高邮的咸鸭蛋,但姥姥腌的鸭蛋的蛋青嫩嫩的,蛋黄都冒油了呢!我最爱吃姥姥腌的鸭蛋,我每天早上,都会吃上一个呢!

每年端午节,姥姥都会教妈妈与舅舅们包粽子,腌鸡蛋鸭蛋,可他们做的就是没有姥姥做的好吃。姥姥常说:“现在的生活好了,每个节日的风俗都变了!”姥姥说的话虽然过于肯定,但有些风俗真的已经不讲究了,不知道未来的端午节会是什么样的,我爱家乡的端午节,更爱我的家乡。

端午节日记 15

今天是端午节,妈妈答应教我做粽子,妈妈说:“做粽子要有耐心!”我说:“快点教我吧,我都等不急了!”妈妈说:“先把糯米和红豆放在水里浸泡8——10个小时,同时也把粽叶放进水里,等把糯米和红豆泡好了,用粽叶把糯米和红豆包成三角形,用白线缠好扎着。

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可怎么也做不好,妈妈耐心的手把手教我,好不容易做成了第一个,还是个丑八怪,可是我不放弃,一直耐心的学,终于做的和妈妈做的一样漂亮啦,我很开心!

然后把做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煮一个小时,就这样香甜的粽子就做好了。

端午节日记 16

今天是端午节,每一家都要包粽子,吃粽子。在这天,我不仅包了粽子,还领会了一个道理。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而设定的节�

包粽子需要用新鲜的芦苇叶,洁白的糯米,还有一些红枣、葡萄干之类的配料。

我先等糯米等配料泡好之后,把它们从水中取出。我拿了一片大大的粽子叶,用左手捏着总也的一角,右手将粽叶的另一角往里卷,下面用点力气拉紧,上面松一点,轻轻一卷,卷好了一个如同碧玉一般的圆锥形粽叶。

接下来,我把一些糯米放入粽叶,可是我对用量的掌握不到位。有时把糯米倒得多,把粽叶给冲散开,有时又太少,才填满了粽叶的三分之一。我只好用勺子,一勺一勺地把一点点的糯米放下,还在糯米中放下红枣和葡萄干。就像在一片洁白的雪地里放下了一块巨大的橙色玛瑙和一块紫色的玉。放入配料之后,我把粽叶合上。进入最后一道工序,那就是——捆绳!

我双手把粽叶捏紧,用绳子在粽叶的尖儿附近缠了三圈,再系上一个小蝴蝶结,大功告成!我掌握了技巧,有包了几个粽子。

吃饭的时间到了,吃着自己包的粽子,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在包粽子的过程中,我不仅掌握了包粽子的技巧,还领悟了一个道理:吃自己的饭,流自己的汗!

端午节日记 17

我知道端午节的来历。从前,有一位在楚国的诗人,他叫屈原,屈原非常喜欢自己的'国家。后来,楚国被攻陷,眼看自己的国家将被打倒,屈原伤心极了,只能跳江。

从此,每年的这一天,人们就往江里扔粽子,保护屈原。渐渐的,这种习俗成了一种节日,那就是端午节。

端午节日记 18

又是粽子香的一年,每年的这个时候是孩子们最快乐的节日。因为我们有粽子吃,有赛龙舟看,我们比过年还开心。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不再像以前那样玩疯了,反而有了更多的优雅和期待。

端午节是纪念伟大诗人屈原的节日。每逢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会包一个‘中山鹿豆布朗:’。圆棍粗如臂膀,用鲜竹叶捆绑。里面有食材,有咸粽子和甜粽子两种口味。甜粽子有莲子、红豆沙、栗子仁、枣泥,咸的就是腊肉、烧鸡、蛋黄、扇贝、香菇、绿豆、叉烧等材料。包好的粽子放在锅里煮。粽子煮好后,会闻到淡淡的竹叶香味,溢出整个厨房。

解开藤条,剥下粽子的叶子。红粽子藏在甜粽子里,而咸粽子里的白粽子充满了蒸汽,散发出一种特殊的热气腾腾的棕色香味。两个粽子放在一个盘子里,活塞上放着两颗闪闪发光的红白宝石。糯米在灯光下晶莹剔透,很有帮助。最让我爱吃甜食的是波尔多那样的甜粽子。端午节的时候,一家人包了一大堆粽子,总会送一大包给亲朋好友。其他人也给了我们装在自己包里的粽子作为感谢。所以端午节的时候,我们家总是会有经期从外婆家带来的无尽粽子。

西施在端午节住了很长时间,看着酒店大楼前的吹风机。当大家骚动起来的时候,雷玲玲、兽头凌微微噗嗤一声。突破出类拔萃的人,跳浪争鸟飞回来。龙刚不相信,所以他赢得了冠军。这是唐代赵露写的《竞渡诗》。突出了龙舟比赛的宏观场景。但是,在我的家乡广州,端午节也有划龙舟的习俗,俗称“龙舟”。端午节的时候,村里会组织一个小型的“龙舟”比赛。每个强壮的男人都必须参加,而女人则靠在一边观看。六艘狭窄细长的船,前面有一个大龙头。十多人坐在一起,奋力向前划水,努力成为第一个到达终点线的人。虽然雨下得像针一样大,但船上的人都湿透了,分不清是汗还是雨,但也没关系。在这个关键时刻,赢得比赛很重要。划过龙舟的男人,中午会聚集在村里的大祠堂里,吃一顿丰盛的“龙舟饭”。然而,我们村的妇女没有参加。所以,不知道什么菜,因为我是女生。

村里的“龙舟”太幼稚了!对我来说一点都不过瘾。看电视直播的龙舟比赛。在广阔的江面上,20多条“传统龙”展开了角逐。长长的龙舟上挤满了肌肉鼓鼓的大个子。鼓手在中间,前面的人在欢呼,响亮,霸气。肃然起敬。天下着毛毛雨,河水汹涌澎湃。在这里,男人勇敢坚强,这很棒!在北方,“扒龙舟”的习俗并不常见,因为北方的河流没有南方多,所以北方的端午节只吃粽子,没有南方的轰轰烈烈。这就是我家乡端午节的独特之处。

家乡的端午节,你给了我多少欢乐和喜悦!端午节香,龙舟响,是的男人双!端午节流露出真正的故乡情怀,是一个古老的传统,是对诗人屈原爱国精神的敬仰和赞美。吃着正宗的家乡粽子,看着精彩的家乡龙舟赛,心里有一种特别的滋味。

20xx年,又一个新的端午节来了。我怀着一颗向往、期待和激动的心迎接你。

端午节日记 19

五月五,是端午。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清晨,我被急促的铃声催起,揉揉朦胧的睡眼,打了个哈欠已经是八点多了。鸟儿在窗外的枝头上鸣叫,叫声格外悦耳,令人舒畅。阳光似金子,从窗户射进来。屋外妈妈的声音:“妮儿,快起床啦!今天是端午,要早起的。”

于是,我猛然发现,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可以说,这个日子是从奶奶忙碌的身影中开始的。

节日到,人逢喜事精神爽。奶奶遵从老家的规矩,早早起来,在门前插上艾草,挂上香包,是为了驱祸、驱鬼、驱病。不说奶奶迷信,她说这是传统。头天晚上,奶奶就嘱咐我要早起早睡,以便明天迎接这个喜气洋洋的节日。我遵从了。

端午,家家包粽子,吃粽子。

话说端午嘛!最重要的是要吃粽子。我很喜欢粽子粘粘的糯米,甜甜的'蜜枣,还有让人看着舒畅的深绿色苇叶,这三样加起来,再煮上二十多分钟,香喷喷的粽子就出炉喽!今年端午,一位阿姨给了一兜子粽子,并且包的有型有色,精美小巧,真让我们大饱眼福,吃地入迷。

端午,不只是关于粽子的话题,更为有趣的是赛龙舟比赛。因为北方的河流不如南方的多,我们这座小城在端午时也只有吃粽子、吃糖包的习俗了。而南方的龙舟赛真是激情热闹、轰轰烈烈。浩大的江面上,几十余条“龙”乘风波浪,参加角逐。长长的龙舟上坐满了激情四射的大汉,中间的是鼓手,前方的人呐喊助威,声势震天、霸气、威风、震撼。

扬枹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刺史临流搴翠帏,揭竿命爵分雌雄。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这几句诗出自刘禹锡的《竞渡曲》,真是说出了龙舟赛的热闹。

端午节的由来也是为了纪念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故乡的端午,苇叶青青,粽子飘香,伴着童年的记忆,萦绕在岁月里。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