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关于务实担当做合格党员发言稿(精选15篇)
敢于担当是党员干部职责所系、使命所在,是最基本的政治品格和素质要求。党员干部是否具有担当精神,关系到事业的兴衰成败。党员干部必须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直面改革发展稳定中的困难和挑战,攻坚克难,积极作为,才能推动各项事业不断向前迈进。我认为,做一名敢担当、有作为的好干部,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要履行好职责。敢于担当是党的优良传统。担当就是承担起责任,全力履行自己的职责义务,是一种迎着风险上、克服困难走、不为绝境怕的大无畏精神。在大是大非面前,坚持正义、维护真理。在改革发展面前,担责履职、敢作敢为。在急难险重面前,攻坚克难、冲锋陷阵。在不正之风面前,坚守原则、敢于斗争,这就是担当。强调,坚持原则、敢于担当是党的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党员干部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义务,就要精通业务,熟悉行业规则,严格落实政策、执行政策,做一名业务骨干和“行家里手”。这样,在抢抓机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协调处置各类矛盾问题时,才能有底气、不说“外行话”,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敢于担当、勇于负责地开展工作、化解矛盾。反之,就会说“哎呀,这个事情我还不知道,还不太清楚、不会弄,要不你去问谁谁、问领导吧”,这就是典型的不敢担当的表现。
二是要多干实事。党员干部要少说多做,务实重干。要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不说大话,不讲空话,不搞形式主义。要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以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韧劲,抓好工作落实。没有实干,再好的思路也是纸上谈兵,没有落实,再好的规划也是空中楼阁。崇尚实干、注重落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是新时期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党员干部不仅要当好“一传手”,更要当好“主攻手”。特别是“一把手”不能只当“演员”,更不能游离在“演员”和“观众”的角色之间,既要“挂帅”,又要“出征”,不能当“甩手掌柜”。
三是要言出必行。党员干部应强化责任意识,敢于承压、敢于较真、敢于担难、敢于负责,踏踏实实做事、兢兢业业工作。要积极主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直面难题顽疾,不躲不绕不拖,敢于碰硬,敢作敢为。作为党员干部来讲,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开展工作,对职责范围内的事情敢于说“一、二、三”、敢于说“不”字,遇到问题敢于想办法、找措施去解决,不把矛盾上交,不推卸责任,同时做好请示汇报,听取领导意见建议。作为领导干部来讲,一定要敢于担当负责,全力支持党员干部工作,给党员干部撑腰、鼓劲。要保持政策、决策的连贯性,一张蓝图干到底,不能朝令夕改,绝不能早上一个想法,下午一个思路,天天变来变去,搞的党员干部都不知道怎么干了,更别说担当负责了。要坚持原则,不搞变通,对一些原则性、政策性工作,要按政策规定办,不能“下面说不行,见了领导说行,最后到底是行还是不行?”要言必行、行必果,知行合一。
四是要模范带头。党员干部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带头遵守党的纪律,带头落实好中央“八项规定”和各类党政纪要求,坚决纠正“四风”突出问题,决不能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确保政令畅通,决不能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要牢固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纪律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的意识,不越“雷池”、不踏“红线”。在遵守廉洁从政有关规定上,行动更快一步、标准更高一等、要求更严一些,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要带头修身齐家,既要管好自己,也要管好配偶、子女及身边工作人员,不搞“公权家用”、“公权私用”,正确处理好公私关系,要懂得严管就是厚爱,且行且珍惜。
五是要营造氛围。领导就是责任,权力越大,责任越重,越要弘扬担当精神。领导干部敢作敢为敢担当,对增强整个干部队伍担当意识起着示范带动作用。以来,中央领导同志以身作则,以上率下,严格要求自己,给全体党员带了个好头、作了很好的示范,营造了良好的政治生态。因此,作为党员干部来说要率先弘扬担当精神,始终把责任扛在肩上,以勇于做事、敢于担当的精神追求,奋力把各项工作推向前进。要加强对党员干部担当精神的教育,打牢思想基础,真正把敢于担当变为党员干部内心的责任和追求。各类媒体应加强宣传引导,树立自觉担当、勇于担当、敢于担当的先进典型,弘扬敢于担当负责的社会正能量,凝聚发展的合力。
通过学习,感触颇深,如何做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人呢?我想起了一位伟人说过:“人生所有的履历都必须排在用于负责的精神之后。”勇于负责的精神是改变一切的力量,它可以改变你平庸的生活状态,使你变得杰出和优秀;它可以帮你赢得别人的信任和尊重,从而强化你脆弱的人际关系;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使你成为好机会的座上宾,频频获得它的眷顾,从而扭转向下的人生轨迹。如果你已经足够聪明和勤奋,但依然成绩平庸,那么久请检视自己是否有勇于负责的精神。只要拥有了它,你就可以获得改变一切的力量。
勇于负责是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当一个人想要实现自己内心的梦想,下决心改变自己的生活境况和人生境遇时,首先要改变的是自己的思想和认识,要学会从责任的角度入手,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保持清醒的认识,努力培养自己勇于负责的精神,这才是成功的最佳方法。勇于负责就要踏踏实实地把事做好。勇于负责的精神说到底就是一种踏踏实实地把事情做好、做到底的态度。无论做什么工作,都应该静下心来,脚踏实地地去做。要知道,你把时间花在哪里,你就会在哪里看到成绩。只要你是用于负责、认认真真地在做,你的成绩就会被大家看在眼里,你的行为就会受到大家的赞赏和鼓励。
只要你还是单位的一员,就应该抛弃借口丢掉脑中消极懒散的思想,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之中,以勇于负责的精神去对自己的工作,时时处处为单位着想。只有这样,才能成长为一个真正具备勇于负责精神的工作人员,才会被大家或单位视为支柱,才会获得全面的信任,并获得重要职位,拥有更广阔的工作舞台。这时候,自己的事业也就指日可待,胜券在握了。无论是荣誉还是财富,生活总是会给每个人回报的,条件是你必须转变自己的思想和认识,努力培养自己勇于负责的工作精神。一个人只有具备了勇于负责的精神之后,才会产生改变一切的力量。
一个人要想赢得别人的敬重,让自己活得有尊严,就应该勇敢地承担起负责。即使没有良好的出身、优越的地位,只要他能够勤奋地工作,认真、负责地处理日常工作中的事务,就会赢得别人的敬重和支持。反之,一个人即使高高在上,却不敢承担责任,丧失基本的职业道德,仍然会遭到他人的鄙视和唾弃。我们身边也不乏找种种借口推卸责任的工作人员,更有一些干部认为领导安排的工作,我们都照样的安排下去了我们就没有责任了,就找到了推卸责任的借口,那么试想一想我们一些干部的责任就仅仅只是当传话筒和复印机吗?我们到底需要承担责任吗?又要承担什么责任呢?改变态度,努力培养自己勇于负责的精神,你将会产生无穷的力量,积极地为自己的梦想和事业努力奋斗。
在全国组工会议上强调,坚持原则,敢于担当是党的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敢于担当是我们党先进、优秀的重要体现和重要保证。作为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要在职责和使命面前敢想、敢做、敢当,不断增强敢于担当的勇气,提升敢于担当的能力,彰显敢于担当的胸怀,夯实敢于担当的底气,勇做党性最强的干部。
首先,什么是担当
担当,就是“接受并负起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担当是一种勇于接受的态度,更是一种敢于负责的行动,而敢于负责是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最起码的道德品质,是一个人无私的政治品格,一种必备的履职能力,一种过硬的工作作风。
我们的党员和干部面对困难和问题时,往往有以下几种态度:
一种是尽职尽责,积极作为,迎难而上,敢于担当,认真分析,妥善处置;另一种是敷衍塞责,马马虎虎,知难而退,得过且过,应付了事;还有一种是互相指责,推卸责任,明哲保身,精于算计,不顾大局,为难组织。
担当缺失的表现或不敢担当的表现有:
一是不会负责,没有担当的能力,缺少对现实情况的了解,缺乏对复杂局面的判断,看不清形势,做不出决断;二是不敢负责,没有担当的勇气,得罪人的事不干,讨人嫌的话不说,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三是自己不负责任,还对敢于负责的干部风言风语,说三道四,腐蚀正气,助推歪风;四是更有甚者,目无组织,心胸狭窄,对组织决定了的事项,不是积极应对,而是怕担责,患得患失,不是不辱使命,而是个人名利,虑的不是事业发展,而是个人“进步”,凡此种种。我们教育系统所有工作人员,都要对照以上情况,结合自己的工作职责,看看有没有做的不好的,有没有对上号的。
其次,为什么要担当
作为一名党和国家的工作人员,尤其是一名校长和领导干部,都承担有一定的职责。在工作中,尤其是在社会转型时期,人心浮躁,大事多,困难多,问题多,矛盾多。在矛盾面前,若没有担当的勇气,缺乏担当能力,没有担当的人,我们的问题就不会解决,矛盾就不会化解。长此以往,日积月累,我们的事业就会受到影响,工作就难以推动,甚至会出现“动荡”的局面,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部门就会声名狼藉,人心涣散。这是我们每一个人不愿看到的。
担当就是要敢于承担、担责,去为单位、为群众、为组织分忧。若一个单位和部门,从领导做起,不敢直面困难和问题,单位的破败和没落是早晚的事。一个学校,发生了学生安全事故,工作人员不承担责任,主管不承担,分管领导不担责,都怕受处分,都怕受牵连,都怕被追责,我们的校长怎么办,以后的工作还怎么去干。
可见,在矛盾和困难面前,必须有人顶上去,必须直面问题。没有担当,就没有问题的解决;没有担当,就没有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
第三、怎样担当
工作就意味着责任,责任就需要担当。一个人只有真正具备担当的素质,才能肩负起自己的职责和使命。
做一个敢于担当的人,就要强化责任,提升思想认识
责任心是每个人心灵的内化,是心理的自觉,有责任心才有责任感,才会尽心尽责。党员干部要具备强烈的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集体荣誉以及家庭幸福紧紧联系起来,深入思考责任在人生中的意义,清醒认识责任对于促进事业进步和人的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无论何时何地都要绷紧责任这根弦,积极主动去履职尽责,承担责任。在全县教育系统要大立弘扬正气,树立负责任光荣,不负责任可耻的意识。每个人对应承担的义务、任务和工作,不论大小、轻重、难易,都要认真对待用心去完成。
做一个敢于担当的人,就要勤于学习,不断提高个人能力
打铁还需自身硬,担当责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能力。能力要靠学习和实践才能得来。作为党员干部要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作为一种追求,树立自觉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坚持经常学、全面学、反复学,通过循序渐进的学习,逐步提升个人的能力。同时,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把学到的知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在实践中再认识、再学习、再提高,通过反复的实践运用,把知识转化成个人能力,做到主客观相符。要善于总结工作实践中成功的经验、方法和措施,并提炼出有规律的成果,作为今后工作的指导。在实践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能力提升还要靠思考,要养成深入思考的习惯,要带着问题学,边学习边思考,把学习同思考、分析、研究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学习中增强系统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对问题的思索,进一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高能力。
做一个敢于担当的人,就要求真务实,尽职尽责干好工作
作为一名校长或单位负责人,在工作中要尊重事物的客观规律,全面掌握并熟悉自己工作职责和业务,敢于讲真话,摸实情,办实事。工作不但要做更要做好。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都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勤勤恳恳、不做表面文章,不摆花架子,不敷衍了事,要一如既往具体抓、认真抓、一抓到底,要见到实效,取得实绩。要树立效率概念,对安排的工作,部署的任务,提前抓早,讲求效率,不拖拖拉拉,不支差应付,不讨价还价,更不能以个人或小团体利益为中心,拥兵自重,妄自尊大,为难组织。要高标准要求自我,干工作一丝不荀,精益求精,不求“过得去”,但求过得硬,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做出高质量,高水平,力求超越。要在工作中把握重点,抓主要矛盾,抓问题核心,抓关键环节,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做一个敢于担当的人,就要锤炼意志,敢于直面困难,迎接挑战
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都会遇到许多困难,甚至会遇到非常复杂棘手的问题。担当责任要求我们要相信自己,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问题,都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不懈怠、不抛弃、不放弃,相信自己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担当责任要求我们有担当的勇气,从思想上克服畏难情绪、克服消极思想,做到知难而进,敢于迎接挑战,敢于硬碰硬,善于战胜困难;担当责任就要求我们有坚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持之以恒,决不放弃,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要把别人认为完不成变成完成,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把工作的千辛万苦转化成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和成果,从而赢得群众的赞扬,组织的放心。
领导就是责任,责任就是担当。要“敢于担当,勤于奉献,乐于吃亏”,要做到“平时工作看出来,关键时刻站出来,危难时刻豁出来”。敢于担当的人,是工作有能力,能干事的人,是广大教职员工尊敬的人,是党委和组织信任放心的人。敢于担当的人是我们教育系统的脊梁,是我们创建“双育”名县的中流砥柱,是我们办人民满意教育扎实基础。希望我们教育系统涌现出更多的敢于担当的优秀干部,少一些不敢担当的懦夫。
在习近平的系列讲话中,“担当”这个词语经常可见,成了反复推崇并身体力行的一种领导行为。他反复强调“该承担的责任必须承担”,“要有担当意识,遇事不推诿、不退避、不说谎,向组织说真话道实情,勇于承担责任”,要“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担当、敢于坚持原则”。
敢于负责、勇于担当,要求纪检监察干部坚持原则,敢于同一切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强调,要深刻认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坚持标本兼治,当前要以治标为主,为治本赢得时间。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以贯彻落实八项规定为重点,拉长耳朵,瞪大眼睛,严肃查处顶风违纪的典型,使八项规定真正落到实处,让人民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要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刚正不阿、秉公执纪,敢于碰硬、不徇私情。既要敢于坚持原则、揭露错误,同违犯党的原则的现象作斗争,不让任何腐败分子逍遥法外,坚决维护党纪国法的严肃性;又要敢于保护干部、澄清是非,支持作风正派、真抓实干、改革创新的干部,保护他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敢于负责、勇于担当,要求纪检监察干部积极创新,善于通过深化改革从源头上防治腐败。我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快速发展,目前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各方面体制机制还不完善,有着不少缺陷和漏洞,客观上存在滋生腐败现象的土壤和条件。纪检监察干部既要坚决贯彻中央的各项改革措施,也要充分发挥主动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敢于在一些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进行改革尝试,突破条条框框,减少体制障碍,堵塞制度漏洞。注重反腐倡廉工作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研究如何“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探索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打铁还需自身硬。纪检监察干部要做到敢于负责、勇于担当,自身必须政治过硬、作风过硬、能力过硬。政治过硬,要求纪检监察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时刻牢记党章赋予纪律检查机关的职责与使命,始终做党的忠诚卫士。作风过硬,要求纪检监察干部自觉接受监督,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带头执行纪律,带头改进作风。能力过硬,要求纪检监察干部加强学习研究,完善工作思路,改进方式方法,提高履职能力和水平,使每一项工作都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党员干部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肌体的细胞,是否健康直接关系到党的肌体的正常“新陈代谢”。对于一个建党95年、拥有8700多万党员、承载着14亿人民复兴希望的执政党来讲,增强全党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必须把加强党员干部的修养放在重要位置。只有不断提升输“血”的质量、始终保持“细胞”的健康,才能进一步激活党员队伍,使党焕发出蓬勃的执政生机。
曾指出:“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名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作为党员干部,不仅要敢于担当,还要敢于务实、敢于创新、敢于实践。
敢于担当,方能彰显党员干部的“正气”。讲正气,重名节,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纵观历史不难发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这样的名言警句。而党员正气是依托马克思主义与民族优秀文化相结合的成果,形成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政治、道德等各方面的综合体现。党员的正气是怎么进行体现呢?为人民服务是党员干部的正气;严守纪律、克己奉公是党员干部的正气;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无私奉献是党员干部的正气。一言以蔽之,党员干部的正气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奋斗的精神,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精神,是坚定不移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奋斗的精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及党和人民的事业就是党员干部的担当之所在。
敢于务实,方能保持党员干部的“帅气”。党员干部的帅气并不是指外在,而是干事有魄力、有想法、有能力的内在。“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在全球经济萧条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能否稳中有进,能否实现经济“软着路”,都需要党员干部勤政务实。一是立勤政务实之志。对待工作要认真负责、严谨细致,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力求工作到位。二是学会换位思考。深入基层察民情,知民意,解民忧,聚民心,才能真正地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才能展现出党员干部的“帅气”形象。
敢于创新,方能锻造党员干部的“灵气”。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也是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党员干部的“灵气”是指党员干部运用“新”的的思维谋发展、用“新”的思路抓发展、使用“新”的举措促发展的精神。因此,党员干部要找准解决问题的关键点,找准实现既定目标的结合点,创造性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的指示,突出工作的优势和特色,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发挥自身的作用,才能锻造党员干部的“灵气”。
敢于实践,方能夯实党员干部的“底气”。党员干部的“底气”是解决困难、矛盾的能力,是处事不惊、冷静分析的内功。怎么样增加“底气”呢?“纸上终觉得来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是夯实党员干部“底气”的充分条件。党员干部在工作中,深入到一线、基层的主战场,才能服务群众,提高本领,增加面对复杂问题的“底气”。只有夯实党员干部“底气”,工作上才能胸有成竹、游刃有余,才能避免说话“不着调”,才能避免办事“不靠谱”。
党员干部在不破“底线”,不越“红线”,不触“高压线”的基础上,敢于担当、敢于务实、敢于创新、敢于实践才能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复兴。
指出:“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这指出了好干部必须具备的重要特质。党员干部必须始终坚持以德为本、以能为要、以行为重,在强军兴军的征程中,肩负起共产党人的政治担当。
敢于担当是形势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担当,《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接受并负起责任” ,《辞海》则诠释为“担负;承担。常用于艰巨的任务”。应该说《辞海》的说法更科学一点。担当的内涵虽极为丰富,但对于领导干部来讲,主要指在难题面前,要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在风险面前,敢做敢为、敢担责任。xx届三中全会绘制出了全面深化改革路线图,这必将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改革。对我市来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市有较强的工业基础、有较好的城市形象、有一支过得硬的干部队伍和淳朴的民风,这给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干事创业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后盾。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市作为全国老工业基地,一产不大、二产不优、三产不活,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开放程度和经济活跃程度不高,外向型经济格局尚未形成;城市化率低,城乡二元结构仍然存在。要实现韩冬炎书记提出的“四个更大突破”目标,就必须汇聚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背水一战,团结实干,用超过别人的付出和代价,有效推动我市各项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在此非常时期,更要履好职尽好责,按照新时期提出的“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要求,在人民需要时肩负起担当的重任,决不能畏首畏尾,推诿扯皮;更不能在其位不谋其政,谋其政不尽其心,碰到问题不解决,遇到矛盾绕着走。当下,我们有些领导干部缺乏担当精神,不敢担当、不愿负责。有的怕得罪人、丢选票,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信奉多栽花少栽刺的庸俗哲学,满足于做得过且过的太平官;有的身居其位不谋其政,遇到困难绕着走,碰到问题躲着行,推诿扯皮、敷衍塞责,致使小事拖大,大事拖炸;有的为人圆滑世故,处事精明透顶,干事拈轻怕重,遇事明哲保身,有功劳抢得快,出问题推得急;有的庸懒散软,只要不出事、宁可不干事,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这种不敢担当、不愿担当、不会担当的“圆滑官”、“老好人”、“墙头草”多了,必然败坏干部队伍风气,贻误事业发展。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高度警觉起来,发扬事不避难,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危难之时见身手、显作为的勇气和精神。正如韩冬炎书记所言:“各级干部要强化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工作中不推诿、不犹豫,抢抓发展机遇,实实在在做到勤政廉政为民。”
勇于担当是干部政治素质的体现。政治素质是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念、政治态度、政治信仰的综合表现。曾指出:“是否具有担当的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负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首先,勇于担当是一种政治品格。作为领导干部,能否担当,直接反映出其思想境界、敬业精神和道德品行。只有具备了勇于担当的境界、精神和品行,才能在困难矛盾面前不缩手,在歪风邪气面前不低头,维护做人尊严,坚守做人底线,体现做人价值。只有勇于担当,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矛盾面前,敢于拍板,敢下决心;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坚持正气,不随波逐流;才能在急难险重任务中,不回避、不推诿、不扯皮,主动靠前请命,勇挑重担。其次,勇于担当是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领导干部是各项事业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只有敢于担当,不畏艰难困苦的挑战,不怕牺牲个人利益甚至宝贵的生命,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韩冬炎书记“四个更大突破”的提出,反映了市领导对加快鹤城发展坚定不移的信心,这个信心来自市委对我市未来发展的科学定位,目标已经设定,是压力更是动力。全市各级领导干部不仅要有“底线思维”和忧患意识,更要有勇于担当的政治素质,把困难当台阶,把工作当事业,受得了非议,经得起挫折,撑得起担当,要以敢想、敢说、敢干的胆略和勇气,解决不适应鹤城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和有碍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种种梗阻。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只有振奋精神,鼓足干劲,勇于担当,才能精神焕发,力量倍增,实现鹤城的跨跃式发展。
善于担当是干部能力水平的彰显。领导干部的能力水平是担当的底气和根基。勇于担当不是逞匹夫之勇,而是要有宽广的视野,有战略的思想,有学习的自觉,有敢闯的勇气,有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贯彻精神研讨班上强调:“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不懂就要抓紧学习研究弄懂,来不得半点含糊”。这就需要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切实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和工作需要,作为一种生活常态和精神追求,真正做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要通过学习,提高自己观察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对复杂多变的客观世界,要既能牵住“牛鼻子”、把握重心,又能做到“十指弹琴”、统筹兼顾;要能从容地拨云破雾,去伪存真,洞察内里,不停留于表面,不止步于现象,抓得住实质,看得清本质,找得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和措施,这样才能在需要担当之时会担当、敢担当、能担当。要注重实践培养,从做好手头工作开始,把完成好每一项任务当成提升担当能力的阶梯和展示担当能力的平台,锤炼担当的意志,养成担当的习惯,在工作落实中提高担当的能力。邓小平同志说过,“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要实现预定的目标,兑现对人民群众的承诺,最基本的标准就是抓好落实工作。要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教诲,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大兴真抓实干之风,坚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和力度狠抓落实,讲实话、出实招、干实事、求实效,集中精力抓重事、攻难事、成大事。
曾指出:“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我们的干部要敢想、敢做、敢当,做我们时代的劲草、真金”。这就教导我们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走群众路线,要勇于担当,敢于负责。“为官避事平生耻”,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只要我市各级领导干部都敢于担当,善于担当,勇于负责,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开辟出鹤城发展的新境界。
有为才有位,担当亦有为。领导干部要勇于担当、敢于担当、善于担当。
船山区第四次党代会强调:鲜明崇尚实干的用人导向,坚持以干成之事看干事之人,让有为者有位、吃苦者吃香。并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坚持依法依规、实事求是和宽严相济原则,区别对待探索失误和违纪行为。
这是真正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好干部撑腰的一项重要举措。
当前,经济进入新常态,改革进入深水区。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大背景下,一些干部对既要干好事、还要守规矩的新要求还不适应。一些干部在管住了手脚的同时,也懈怠了思想,不担当、不作为的现象屡屡出现。一些干部信奉“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无错”。这些在一定程度上,牵制了我区全面深化改革的步伐。船山区倡导正向激励,强化制度规范,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鼓励干事创业,推动能上能下,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营造了不避困难、不畏矛盾、敢抓敢干的良好氛围。
为敢于担当者撑腰,本身就是对敢于担当者的一种担当。健全完善“容错纠错”机制,敢于担当的同志才会真正消除后顾之忧,全身心投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事业中去。但容错并不是纵容犯错,要有底线和规矩。容错纠错首要的前提是要合法合规,不能与党纪国法相抵触。纪检部门既要惩戒违纪违法的“有心之过”,又要包容改革探索的“无心之失”,在给干部念“紧箍咒”的同时,还要贴上“护身符”;组织部门要真正把敢闯敢试、敢于担当的干净干部选出来、用起来,形成“改革者上、不改者让”的良好用人导向。
容错纠错不可封闭运行。容错纠错必须有清晰的边界,那就是尊重科学决策、集体决策,有规矩意识和程序意识。要与党内监督、群众监督和媒体监督结合好,将“容错纠错”的运行做到公开透明,让广大干部群众知晓了解,达到营造鼓励创新、宽容挫折、容忍失败、推进改革的目的。
让有为者有位,还要健全完善“考评机制”,让敢于担当者“吃得香”。要坚持赏罚分明、激励干事原则,进一步建立完善科学的考评奖惩机制,对常挑重担、善解难题的同志高看一眼、厚爱一分。要旗帜鲜明地褒奖、鼓励担当者,更要旗帜鲜明地支持、保护担当者,营造担当可贵、担当光荣的从政环境。
同志指出:“责任重于泰山,事业任重道远。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这些语重心长的话语,充分体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自觉的历史担当意识和强烈的历史担当精神。在新形势下,每个领导干部要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责任意识,事不避难、忠诚履责、尽心尽力,敢于负责,敢于担当,在其位,有作为,勇于承担责任,做好自己的工作。有了这样的正确认识,我们才能充满自信和勇气,自觉自愿地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
一、敢于担当是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
1、敢于担当是一种责任。说:“看一个领导干部,很重要的是看有没有责任感,有没有担当精神”。干部的担当,就是在大事难事面前勇挑重担、敢于负责,在危险面前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在名利地位面前不计得失、顾全大局。在封建社会,我们的祖先们尚能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与担当。古人能做到的,我们共产党员、领导干部为什么做不到呢?因此,各级领导干部要遇事不避难,迎难而上,主动把握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发挥主观能动性,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做到在问题面前不回避、困难面前不推脱、挫折面前不退步、逆境面前不悲观、不达目的不罢休;要咬定目标不放松,用行动激发热情,以担当排除阻力,用成果回报组织。
2、敢于担当是一种能力。领导干部既要有敢于担当之志,也要有善于担当之能。要紧扣县委的工作大局,以不负众望、争创一流的激情,不甘平庸、勇于创新的热情,心系基层、踏实干事的真情,倾心尽力,真抓实干,进一步凝聚社会力量、提振发展信心。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关头,面对改革中的深层次难题,面对工作中的具体矛盾,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如何找到解决问题的良策,找到化解矛盾的具体办法,把工作推开,把局面打开,这需要一定得能力,需要一定的智慧。这就需要领导干部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尊重客观规律。
3、敢于担当是一种操守。古人说:大事难事看担当,顺境逆境看襟怀。“担当”一词,词典的解释是七个字:接受并负起责任。社会需要担当,事业需要担当。勇于负责,敢于担当,是领导干部使命所在、职责所系,是强烈事业心的表现,是良好精神状态的反映。在革命战争年代,无数优秀的共产党员抛头颅、洒热血,战死疆场,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篇章。在和平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广大党员干部做到了哪里有困难、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共产党员。在危急关头,一句“共产党员留下”,一句“共产党员跟我上”,是何等的豪迈!在当前,领导干部有无敢于担当的精神,关系到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事业的成败。只有大胆负责、敢于担当的领导干部,才能在挑战中把握机遇,在发展中找到出路。
二、当前个别领导干部担当的缺失
1、有怕得罪人思想。在有的单位,有个别干部,乐于当老好人,害怕工作认真了得罪人,不敢坚持原则,认为要负责,难免会触及利益得罪人,也容易招致一些“意见”和“反映”。所以甘当“老好人”,还有的领导干部缺少对现实情况的了解,缺乏对复杂局面的判断,看不清趋势,做不出决断。或是不愿负责,没有担当的勇气,“得罪人”的事不干,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
2、缺乏担责任勇气。个别领导干部认为,当“太平官”比较安全,不违规不违纪、不请吃不收礼,却也不干事不担责了。工作激情消退,大事小办,急事缓办,面对机遇瞻前顾后,遇到困难垂头丧气,怕犯错误束手束脚,占着官位不敢担当。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无非是害怕承担责任,承担风险。
3、遇事怕担当、不敢当。当前,我们处于改革攻坚期,社会转型期、矛盾凸显期,利益多元化、诉求多样化,客观上领导干部在推动工作的过程中容易引发一些矛盾和问题,表现为碰到问题就躲、见到困难就推、遇到矛盾就绕,接到信访就拖。有的面对急难险重任务不敢靠前指挥;有的面对矛盾和棘手问题不敢迎难而上;有的面对工作失误不敢承担责任、勇于面对;有的面对歪风邪气不敢与恶人斗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的面对工作任务被动应付,行动迟缓,消极怠工,不推不动,甚至推了也不动。
三、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有所作为
1、要有担当的勇气。敢于担当,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价值追求。顺境逆境看胸襟,大事难事看担当。无私才能无畏,无私才敢担当。不敢负责,没有担当,软、怕、躲、退,说到底还是因为个人得失之心太重,患得患失,顾虑重重,多思转多私。忧的不是不辱使命,而是个人名利;虑的不是事业进展,而是个人“进步”。一些领导干部不敢担当、为官不为,说到底是私心杂念作怪。这样瞻前顾后、畏首畏尾,又怎能干成大事、承担重任,为党分忧、为民请命?心底无私天地宽,为官者就要有“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的胸怀、抱负和担当,把党的原则、党的事业、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讲真话、办实事,做到一心为公、事事为民,具备舍我其谁的气魄和一往无前的豪情。作为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要把严以用权、公道正派作为立身之本、为政之基,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用人观,严格执行新修订的《干部任用条例》,用好干部五条标准选人用人,从党和人民事业需要出发选人用人,坚持五湖四海选人用人,坚决抵制用上人的不正之风,自觉做到公道待人、公平识人、公正用人。
2、要有担当的智慧。担当需要勇气,也需要能力,需要智慧。同志多次强调,领导干部既要有激情、有韧劲,更要办事管用。办事管用讲的就是要有能力、有水平、有办法。 既要有担当的勇气,也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善于担当的智慧。善于用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来观察和分析问题,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领导能力,做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化解前进中的风险、矛盾和问题。
面对大是大非,要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旗帜鲜明,立场坚定,不随波逐流,敢于仗义执言,勇于较真碰硬。面对错综复杂的矛盾,要敢于下决心、作决策,果断地拍正确的板。古人说,“为官避事平生耻”,这就要求我们还要在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面前,不回避、不推诿、不扯皮,知难而进、迎难而上,解决问题。既要坚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要做到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自觉地用“三严三实”的标准要求自己,规范自己,提升自己,不断洗涤自己的思想和灵魂,使我们的党员队伍,使我们的领导干部队伍永葆先进性、永葆纯洁性。
3、要有干事创业的精神。“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干是战胜困难的法宝,要在实干中体现领导能力,在实干中展现岗位追求,在实干中实现人生价值。要善于谋划、主动作为,坚持把工作置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局中去思考和谋划,全面系统地掌握中央要求、人民群众的期盼,通过定项目、定责任、定时限,确立符合实际、可操作性的发展思路,做到见人见事见成效。要不畏艰辛、躬身亲为,怀揣干事创业的热情,鼓起奋发进取的劲头,保持逢山开路的勇气,积极主动到条件艰苦、环境复杂、矛盾集中的地方去,同干部群众一起研究办法、采取措施,真正既做到问政于基层,问需于基层,问计于基层,又解困于基层,帮扶于基层,建功于基层,努力打开工作局面。要善始善终、科学作为,做到既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又切实真抓实干、实事求是,谨防急功近利,不做表面文章,不搞“半拉子”工程,善始善终、善做善成,干实事、干成事,干一件、成一件。
心中有责、敢于担当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价值最求。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
党中央推行“八项规定”以来,党风政风出现了可喜变化。但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一些地方一些干部不违规、不吃请、不收礼了,但躲事绕行,不敢担当、不愿担当、不善担当的问题逐渐显现。一位网友说,现在到机关去办事,门好进了,脸好看了,话好听了,但就是办不成事。有的干部态度很好,先是笑脸相迎,接着热情相待,最后还是礼送出境——没有办成事。“四风”之弊,就在于此——一些干部本该有的担当意识丢掉了。处置群众信访难题时“踢皮球”;习惯当“传声筒”,群众找上门时却成了“躲猫猫”;遇到突发事件时,更多的是想办法掩饰和护短,千方百计挖空心思想着摆平当事人,求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他们工作上缺乏冲劲、拈轻怕重,碰上“硬骨头”先怯三分,不为成功想办法、总为困难找借口;他们在重大原则问题上胆小怕事、不敢表态,习惯于当老好人、和稀泥,把有可能得罪人的事“让”给他人做;他们缺乏正确的荣辱观念,把躲事、圆滑当成本事,还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一个地方、一个单位避事型干部多了,工作必然难以推动,其危害是显而易见的。
担当是一种觉悟,是一种素质,是一种责任,是一种能力。敢于担当是党的光荣传统,是共产党人的鲜明品格。担当,既要担得起权力,又要担得起责任;既要担得起当下,又要担得起未来;既要担得起顺境,又要担得起逆境;既要担得起表扬,又要担得起批评。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历史担当,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责任担当。在工作中敢担当、能担当、善担当应当成为一种良好的素质和高尚的品质。
在深入实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今天,“只做官不干事”的状态已为时代所不容,“为官避事平生耻”必须印刻在每一名干部的心头。敢于担当、积极干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当面对群众处理具体问题时,不能再拿“条件不成熟”、“背景很复杂”、“群众素质差”等理由为自己的不作为或作为不到位辩解,而是要站位高远,脚踏实地,围绕群众转,顺应群众盼,改给群众看,在解决具体问题中让群众看到新变化,从而树正气新风。
时移世易,使命担当。作为领导干部,只有倡树担当意识,以群众为师,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才能以上率下,一呼百应,担得起人民赋予的权力,负得起施政一方的责任。树立担当意识,需要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营造良好的干事氛围,完善工作机制,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让敢担当的人有底气。要突出做为民务实清廉表率,知行合一、“严”字当头,不断增强敢于担当、勇于担当、善于担当的胆气。“担当课”是一个必须破解的难题,“难”字当头,必须拿出勇气,迎难而上,拿出干劲,担当起破冰之责。
提出的“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 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中央对党员干部在思想、政治和作风上的具体要求,是党员干部加强自我修养和做人、做事、为官的新标准,这不仅仅是对领导干部的严格要求,也是对每一名党员干部的谆谆教诲和殷切期望。作为机关党员干部,应该用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努力做政治品行上忠诚老实,干事创业上干净务实,履职尽责上担当踏实的表率。
坚守忠诚老实的政治品格。对党忠诚源于对共同政治理想孜孜不倦地追求,是党员的灵魂,没有对党的绝对忠诚,党员干部就会丢“魂”,工作就会失“向”,就丧失了作为共产党员的最基本条件。加入党组织成为一名党员,就意味着认可了党的政治信仰,愿意接受党的统一领导,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奋斗,相反,如果信仰不坚定,不能忠诚于自己当初的选择,不能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事业,三心二意、言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在危难时刻意志薄弱、临阵退缩,最终可能变成党和人民的罪人,落得可耻的下场。因此,作为一名党员,就应该秉持对党忠诚老实的态度,要赤胆忠心、始终如一,在任何情况下,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不管遇到什么大风大浪,我们都要坚定不移地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紧紧团结在以同志为的党中央周围,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站稳坚定的政治立场不动摇,将忠诚老实作为党员的一种基本素养、一种政治品格,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在血与火考验面前,在权与利的诱惑面前,甚至在生与死的抉择面前都要坚守忠诚的品格,始终做到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事业,履行自己在入党誓词中的庄严承诺“永不叛党”。
坚守干净务实的政治底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党员干部贪污腐化,就是对党和人民事业的背叛。个人干净是党员干部立身之本。只有个人干净,才有做人的底气、做事的硬气、做官的正气,才有担负重大任务的资格。一个人无论官有多大、地位多高,其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使用权力为人民谋利益,而不是为自己谋私利,保持“政绩”上的干净务实就是一种政治底线。有的党员干部虽然在经济问题上不贪不占、保持了干净,但是也没有较好履行自己的职责,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理,在一个岗位上平平庸庸地过了一年又一年,象这种虽然“干净”却不干实事的党员干部同样会贻误党的事业。所以从政者首先是个人要干净,其次还要务实,这是党员干部尤其是为官者的底线。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该心中有底线、有红线、有纪律、有操守,做人讲道德,做官守纪律,办事讲公平,做到慎言、慎行、慎独、慎初、慎微、慎友,守住做人、做事、做官、用权、交友的底线。正所谓“管好自己、天下无敌。” 总之,守住干净务实这条政治底线,就是守住了自己的政治生命线,从而延长了自己的幸福生活线。
坚守担当踏实的政治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增强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对本职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在党兴党,把党赋予的责任放在心上、扛在肓上,并落实到行动上。中国自古就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名言,也不乏“位卑未敢忘忧国”和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爱国人士,比如中国老一辈杰出科学家钱学森、邓稼先、钱三强等为“两弹一星”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身上表现出的勇往直前、敢于担当、不辱使命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继承和发扬。每一名党员对党的建设、国家发展和人民幸福都有一种责任、一种使命,岗位再平凡也不能忘记职责,权力再大也不能飘飘然,将责任抛到九宵云外,逃避责任、推卸责任都是不敢担当的表现,也是不称职的表现,迟早会失去组织和群众的信任。担当踏实是党员干部为官的职业素质和从政准则,是一种政治责任。担当体现了一种敢于负责的精神,踏实体现了一种从实际出发的精神,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两者结合更体现了一种可贵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每名党员干部都应该坚守担当踏实的政治责任,无论担负什么职责,承担什么任务,都应尽自己最大努力,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始终保持责任重如泰山的境界和积极负责的精神,在其位谋其政,真正承担起组织赋予的责任,履行好应尽的义务,兢兢业业、精益求精、任劳任怨、尽心竭力地做好每项工作。
多次强调,全党同志要“做到忠诚于组织,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为加强新时期干部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
古人云,“天下至德,莫大于忠。”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评价一个政治人物的好坏,常常看一个“忠”字,岳飞“精忠报国”、诸葛亮“鞠躬尽瘁”等“忠”的典型,至今仍是广为传颂的佳话。共产党人的忠诚,与封建社会所讲的“忠”有着本质区别,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无限忠诚、无私奉献,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的利益牺牲一切。
忠诚是看得见的。一些人认为忠诚是思想上的东西,是对内心的要求和在内心的体现,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其实不然,忠诚是具体的、可见的。看一个人是否忠诚,首先看其是否具有奉献精神。焦裕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杨善洲“为党和人民奉献一辈子”,都是对党对人民绝对忠诚的体现。而有的党员干部口头上讲奉献,实际上奉行利己主义,向组织讨价还价,工作拈轻怕重,岗位挑肥拣瘦;有的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浑浑噩噩混日子。这些虚作为、不作为也被百姓看在眼中。其次看其是否敢于担当。是否敢于担当,要看态度,看其是否能够认认真真、诚恳老实,态度不端正就谈不上担当;要看责任,看其是否能够直面问题、迎难而上,责任心不强担当就是一句空话;要看时效,看其是否能够雷厉风行、科学高效,工作拖拖拉拉必然贻误事业;要看质量,看其是否能够严谨细致、精益求精,对质量的要求会让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责任感。
忠诚是百分百的。强调的“五个坚持”中,第一位的便是坚持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之所以强调绝对,就是强调对党忠诚必须是百分之百的,百分之九十九点九就不算忠诚,一个闪念,就会“冲破防线”,造成思想动摇。忠诚需要表里如一,而不是两面性的伪“忠诚”,不是留有“余地”的忠诚。不能得意时忠诚失意时不忠诚。提拔进步快了,就表现得很积极,对党、对组织“尽心尽力”,反之,便情绪低落,牢骚满腹,甚至唱反调。这种人本质上只对个人利益忠诚。坚决杜绝对个人忠诚对组织不忠诚。对党忠诚,忠诚的是信仰,是主义,是宗旨,要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理想信念。
忠诚是一辈子的。加强党性锻炼是共产党人一生的必修课,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一生的追求。作为党员,无论在任离任,只有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才能做到绝对忠诚。要坚定信念,一辈子不变质。坚定理想信念,打牢绝对忠诚的思想根基,要不断强化理论武装,始终做到信仰上坚定政治上清醒,才能保持一辈子不变质。要修身修为,一辈子不落后。党员的党性修养、思想觉悟、道德水平不会随着党龄自然提高,也不会随着职务的晋升而自然提升,作为共产党人,要想保持一辈子不落后,既要笃学,还要笃行,按照做人要实的要求,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虚心向学、忠诚老实、公道正派。要筑牢底线,一辈子不掉队。要把党章和党内法规等作为为政做人的标准和底线,自觉遵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只有筑牢底线,才能在任何情况下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经受住考验,永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不乏敢于担当的仁人志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士不可以不弘毅”“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他们胸怀担当精神,事不避难,忠诚履责,为国家和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敢于担当始终是共产党人的鲜明特征和优秀品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习多次强调,务实担当是做合格党员的基本素质。如何做一个务实担当的合格党员?
首先,务实担当就是要把对党忠诚作为一种责任。说:“看一个领导干部,很重要的是看有没有责任感,有没有担当精神”。对党忠诚,就要解决思想问题,时刻牢记“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时刻牢记自己是党的人、牢记党员干部的责任和义务,把握正确的价值观、权力观和政绩观,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坚持将识大体、顾大局作为行动指南,始终保持向党看齐意识,在问题面前不回避、困难面前不推脱、挫折面前不退步、逆境面前不悲观、咬定目标不放松,用行动激发热情,以担当排除阻力,用成果回报组织。
其次,务实担当就是要把务实为民作为一种操守。党的提出,“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切工作不忘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只有大胆负责、敢于担当的党员干部,才能在挑战中把握机遇,在发展中找到出路,我们的党才会有永不枯竭的动力,才会焕发生机勃勃的活力,才能凝聚起推动党的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
最后,务实担当就是要把真抓严管作为一种能力。古人云,“为官避事平生耻”,党员干部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不回避、不推诿、不扯皮,知难而进、迎难而上,解决问题。在工作中,大力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全面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保证上级党组织和党委各项决议、决定在机关的贯彻执行;不断探索新方法、新形式,抓好政治理论学习,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勤政廉政能力。
每一名共产党员,都应该时时刻刻把务实担当装在心中,把“担当精神”作为一种习惯,忠于党,忠于人民,恪尽职守、赤诚为民,才能挺直脊梁,不负共产党员这个光荣称号。
“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习精辟阐明了好干部“20字标准”,描摹了好干部的生动形象,赋予了好干部新的时代内涵,是新时期干部的实践准则和奋斗方向,是新时期党员干部矢志不渝的价值追求和躬身实践的行为准则。在新时期践行好对好干部的要求,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勇于担当。担当,简单地说,就是承担并负起责任,是人们在职责和角色需要的时候,毫不犹豫,责无旁贷地挺身而出,全力履行自己的义务,并在承担义务当中激发自己的全部能量。勇于担当是一种舍我其谁的魄力,一种争创一流的标准,一种奋发有为的状态,是新时期党员干部的一种基本素养。
事不避难、勇于担当,源于对理想信念的坚定追求,源于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源于践行宗旨、造福人民的情怀。指出:“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当前正值改革攻坚期、经济调整期、社会转型期、矛盾凸显期,前进道路上充满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问题,迫切需要广大党员干部以敢于担当的精神和勇气,直向矛盾和问题,主动接受挑战,大胆开拓创新,努力创造经得住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业绩。勇于担当是一种能力,担当勇气来自于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来自于求真务实的实践、来自于“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底气。只有具备了勇于担当的精神和品行,才能在困难矛盾面前不缩手,在歪风邪气面前不低头,在问题失误面前不诿过,维护做人尊严,坚守为官底线,实现人生价值。应该说,我们绝大多数领导干部对待事业是认真负责的,也是富于担当的精神,但是如果拿敢于担当这面镜子照一照、用敢于负责这尺子量一量,也确有不少党员干部存在一定的差距,缺乏一种敢于担当的境界和勇气。大事当前,首先考虑的不是大局利益,而是个人的得失;工作上热衷于做表面文章,喜欢作秀讨巧,不练真功、不下实功;处理问题习惯从条条框框出发,因循守旧,不敢越雷池半步,更谈不上从实际出发去创新开拓;遇到矛盾时瞻前顾后、畏头畏尾,不敢果断决策,不敢碰硬动真,甚至怕见群众、怕见媒体,怕得罪人;对工作中出现的失误和问题,不敢勇于承认错误,不愿从自身深刻查找原因,而是一味逃避和推卸责任。这样的结果,必然影响了发展,丧失了民心,破坏了党群、干群关系,损害了党员干部的整体形象。
勇于担当,党员干部必须心系群众,造福一方。党的报告强调:“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地税部门党员干部想事情、干工作,都要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真正做到为国聚财、为民收税。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扎扎实实帮助纳税人解决实际问题,实实在在为纳税人谋利益,争做实现中国梦的带头人、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努力解决纳税人反映的突出问题,提升纳税服务质效。
勇于担当,党员干部必须奋发有为,开拓创新。20xx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力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是一项伟大事业,地税部门党员干部必须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绝不能满足现状、僵化停滞,因循守旧、不思进取。要开拓创新,用新思路新举措开辟纳税服务、税收征管新道路,进一步树立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治税的理念,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奋力把盐城地税各项事业推向前进。
勇于担当,党员干部必须刚正不阿,清正廉洁。党员干部是党和政府的第一形象代言人,全国人民的目光,聚集在每一位党员干部的身上,拥有怎样的政声民意,关系民心向背。地税部门每位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要加强党性修养,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不为人情所扰,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做事,做到一尘不染、一身正气、廉洁奉公,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增强人民群众坚定跟党走的信心信念。要履行入党时的铮铮誓言,敢于担当,做践行群众路线的先行者,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不竭动力,聚集强大能量。
勇于担当,党员干部就要淡泊名利。基层地税干部作为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直接实施者,工作落实得好不好,成效大不大,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强不强,直接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要把责任看重一点,把地位看轻一点,把事业看重一点,把名利看轻一点,不和别人比待遇、比升迁,而要比学识、比才干。要把责任举到头顶、把名利踩在脚下、把工作装在心中、把本色进行到底,努力使自己成为党性最强、品行最正、形象最好、服务最优的地税人。不考虑个人的得失,不计较自己的荣辱,不畏惧流言蜚语,不害怕艰难困苦,勇于为自己、为他人、为国家、为民族担当的人,才是大丈夫,真英雄,才是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勇于担当需要勇气,需要奉献,需要智慧,需要实力。胸中无数,不知所措;举措有力,事半功倍。没有真本事、真本领,勇于担当的结果可能会事与愿违,甚至酿成大祸。勇于担当还需要智慧。对于党员干部来说,担当是一种责任。面对党和人民的重托,党员干部不应蛮干、盲干、胡乱干,而应在经济社会建设这个大舞台上,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学会巧干、实干。相信集体的力量,相信团结的力量,只要我们都敢于担当,勇于负责,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不断开创盐城地税发展的新境界。
形势在发展,环境在变化,我们要做到站位高、眼界宽、谋事远,最需要政治定力,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中央和省委保持高度一致。这是我们谋发展、干事业的主心骨、定盘星。
贯彻“三严三实”要求,既要内化于心,更要外化于行。各级党员干部要坚持即知即行、知行合一,着力在“忠诚、干净、务实、担当”四个方面立标杆、做表率。
忠诚,就是要始终坚定信念,忠诚于党。党的报告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对党忠诚,最首要是保持理论清醒。理论武装的过程是补精神之“钙”、固信仰之堤的过程。当前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一些同志读杂书很多,看有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书很少,五花八门的观点论调知道很多,但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却不甚了解,这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如何强化理论武装?重点就是要围绕“三严三实”教育主题,学深悟透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切实锤炼坚强党性,学出对党无限忠诚。
干净,就是要时刻保持清正廉洁、执政为民。干净是党员干部为官从政的道德底线,既关乎党的形象,又影响事业的兴衰成败。做到干净,党员干部要有清醒的头脑。首先要看到,权力是把双刃剑。机关的同志手中多多少少都有一定权力,特别是管人管钱管物的岗位权力更大一些。因此在行使权力中,既要“有所为”,更要“有所畏”,做到“心中有戒”。如果有了权力,而且胆子很大,后果必然可怕。当感到什么话都敢说、什么事都敢办的时候就危险了,迟早会出问题、栽跟头。其次,勤俭是好本色。由俭入奢很容易,由奢变俭会很难。延安时期,毛主席住窑洞,周睡简陋土炕,彭德怀穿用降落伞改制的背心,正是靠这种被美国作家斯诺称之为“东方魔力”“兴国之光”的延安作风,打天下、定政权。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都出台了一系列作风建设规定,巡视监察成为常态。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必须落实好。第三,交往需择优。大多数违纪违法干部在忏悔时,常讲“自己犯错误主要是交友不慎,被坏人一步步拉下水的”。作为党员干部,尤其要洁身自好,分得清良莠,抵得住诱惑,要自觉做到“三个远离”,使自己的交往圈非常纯洁。此外,家风体现作风。严管家是一种爱,管不住是一种害。家风纯正,会成为修身齐家的“助推剂”;家风败坏,会成为腐败堕落的“催化剂”。在这方面,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从自身做起,从家属子女严起,做到见于未萌、止于未发。
务实,就是要坚持正派做人、踏实做事。一是要说实话。坚持实事求是,不说假话、大话、空话、套话,不能知是而言非,言是而行非,把点说成面,把面说成片,把个别夸大为一般。二是要干实事。要经常扪心问一问,自己在公职岗位上,推动和协调解决了哪些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问题?为群众办了哪些实事、好事?还需要满足群众哪些需求?三是要求实效。我们的工作要努力破除僵化观念和守旧意识,善于发现新问题,研究新方法,总结新经验,多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既抓好急需落实的工作,又要考虑到长远建设内容。
担当,就是要认真履职尽责,提振“精气神”。岗位就是责任,干部就要担当。“为官避事平生耻”,对党员干部来说,发现问题就是水平,回避矛盾就是失职,勇于担当就是态度,破解难题就是业绩。敢于担当,通俗地讲就是履职尽责,就是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对改革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问题,要遇难而上、攻坚克难。尤其领导干部,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新官理旧账”的胸襟,“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勇气,在履行职责中,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科学思维,增强质量意识,同时面对各种歪风邪气要敢于较真,敢抓敢管,始终保持党员干部的浩然正气。
担当是一种表现,一种接受与责任的彰显;担当是一种勇气,一种大爱与慷慨的豪迈;担当是一种人格,一种精神与思想的跨越。担当精神是我们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体现,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质属性的必然要求,是贯穿于我们党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
在检验检疫事业改革发展的道路上,党员领导干部都将面临着各式各样的问题、矛盾、风险、考验和挑战。许多领导干部对检验检疫事业高度忠诚,决策果断、敢于负责、勇于担当,赢得了人们群众的信任和尊重,但也有少数党员领导干部不愿担当、不敢担当,推诿扯皮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在风险系数高、工作难度大、结果难以预料、需要担负起责任之时,不敢担当,辜负了组织的信任、贻误了发展良机。
多次强调,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要敢于啃硬骨头,这就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在难题面前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勇于担当。党员领导干部要勇于担当,体现的是党性觉悟和德才素质,检验的是宗旨观念和务实作风,既是一种为党分忧、为民解难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更是党员领导干部应该具备的政治品德和良好作风。笔者认为,党员领导干部是检验检疫干部队伍的骨干,要在检验检疫各项事业的发展中勇于担当,须在以下五个方面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
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正因为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革命战争年代,先辈们才会为了革命胜利,敢于牺牲,视死如归;和平建设时期,才会有许多优秀党员领导干部为了改革建设和人民群众利益,敢于斗争,无私奉献。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检验检疫人就应该有因为有阻力所以更有动力的激流勇进、奋力争先的意志和信心,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提质增效升级,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没有对检验检疫目前形势的忧患意识,没有干事创业的崇高追求,没有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没有舍身忘我的拼搏精神,没有敢抓敢管、敢作敢为、敢闯敢试的勇气,谈担当就是一句空话。在机遇与挑战并存、风险与发展同在的关口,在非常时期尽非常之责,用超常之功作非凡之为,唯有勇于担当!检验检疫人只有大力倡导勇于担当的精神,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用心激励“勇”字精神,大胆鼓励“敢”字干部,才能在困难中开拓发展新思路。
要有较高的能力素质。勇于担当必须具备适应职责要求的知识素养,具备解决各种难题的能力。这就需要每一个检验检疫党员领导干部要切实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和工作需要,作为一种生活常态和精神追求,真正做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要通过学习,提高自己观察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对改革的“深水区”,领导干部要抓得住实质,看得清本质,找得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和措施,这样才能在需要担当之时会担当、敢担当、能担当。
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党员领导干部的精神状态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事业心、责任感的外在表现。没有干事创业的崇高追求,没有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没有舍身忘我的拼搏精神,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干事创业的内动力,也是社会的导向和风向标。改革发展的任务越重、困难越多,党员领导干部就越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抢前争先,做到大事面前敢担当,关键时刻有作为,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形象、奋力争先的姿态、奋勇向前的气魄,善于变压力为动力。
要有扎实的具体行动。面对各项工作计划,如果只是纸上谈兵,不付诸于实际行动,那么这样的担当又同没有责任有何区别。因此,党员领导干部抓工作要重在落实,要牢固树立务实的工作作风,扎实推进工作开展,工作计划一制定,就要付诸于行动,一作为就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只有扎扎实实抓落实,才能在检验检疫事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担当起严把国门的职责,推动我国对外经济贸易不断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