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坚守信仰信念增强规矩意识优秀发言稿(精选3篇)
党的报告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
要通过学习,进一步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牢固信仰,树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保持高度一致;进一步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始终保持对党纪国法的敬畏之心,切实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护党、在党为党。他说,做合格党员,关键是真学真做真改,坚持知行合一、以学促用。要树立更高标准,强化问题导向,着力转变作风,坚持领导带头,努力做党中央的坚定拥护者,做中央和省委各项决策部署的坚决执行者,做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的坚强践行者。
落实好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取得实效的保障。市委班子每一位成员,要发挥好模范带头和表率作用,履行好“两学一做”第一责任人职责,认真抓好分管领域“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精心组织实施,夯实基层基础,加强日常教育管理,着力增强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际效果。
两学一做”,基础在学,关键在做。要把党章党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工作生活实际中走前头、做表率,努力增强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员标准的行动自觉,争当“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党员和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大家认为,对党章和系列重要讲话,要坚持原原本本学、反反复复学,坚持联系实际学、深入思考学,通过“两学一做”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切实解决发展中的难题,推动全市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除尘去垢,醒脑治病,充满“辣味”的民主生活会上,干部深感“党的意识被唤醒了”;走出机关,深入基层,积极为百姓排忧解难,群众欣慰“共产党的干部又回来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宗旨意识,让党员有党员的样子,让党组织有党组织的规矩,正成为党内生活的新常态。
党员党员,“党”字当先,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抓党的建设,就是要返璞归真、固本培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更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根基。
对一个人来说,没有灵魂就没有生命力;对一个组织来说,没有灵魂就没有凝聚力。正如一再强调的,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存在作风之弊、行为之垢,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一些党组织之所以软弱涣散、风气不正,一个重要原因也在于党性不强、原则不讲,导致好人主义盛行、自由主义泛滥,党内生活存在庸俗化倾向。有人反省:甚至忘了自己是个党员。
党性不是天生的,信仰也不是自发的,必须在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中不断增强。教育实践活动中,不论是通过对照检查深挖“四风”的思想根源,还是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亮短揭丑,或者是在为群众办实事的过程中检验宗旨意识,都使全党经历了一场深刻的思想洗礼。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理想信念缺失,忽略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就会是非观淡漠、正义感退化、原则性流失;立忠诚笃信之志,回答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才能避免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
党内生活是锻炼党性、坚定信仰、提高思想觉悟的熔炉。如果炉子长期不生火,或者生了火却没有足够的温度,那是炼不成钢的。实践证明,党内生活松一分,党员队伍就散一片;党内生活严一尺,党员干部就强一丈。党员干部只有在严格的党内生活中反复锻炼,才能坚强党性、百炼成钢。全党同志都应认识到,过去那种党性不讲、规矩不守、纪律不严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三严三实”必将成为党内生活的新常态。牢记一个“党”字,补好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练就“金刚不坏身”,我们的党员干部就能够在大是大非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前立场坚定,在关键时刻靠得住、信得过、顶得上。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 今天,我们正在进行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把改革推向深入,把我们的国家发展得更好,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信念的力量。树立坚定信仰、锤炼坚强党性,不断营造党内生活新常态,我们就一定能团结带领人民赢得新胜利、创造新辉煌。
日前,中共中央、对在全党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要突出问题导向,学要带着问题学,做要针对问题改,把合格的标尺立起来,把做人做事的底线划出来,把党员的先锋形象树起来,用行动体现信仰信念的力量。
中国共产党成立近百年,新中国成立近70年,我们依然要时时重温党章党规,依然不能忘记共产党员的合格标准,不能忘记入党的初心。“两学一做”,就是让每一个共产党人永葆战斗力,让我们党永葆生命力。
我们今天身处变革的伟大时代,我们有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我们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我们正向着“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冲刺。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爬坡过坎,走过一个个的光辉历程,根源在于我们对党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的矢志不渝。我们党在道路开拓、制度探索、理论创新上的与时俱进,与我们党对信仰信念的坚持不懈是辩证统一的。正是信仰信念的力量,使我们党、我们的国家获得了无限的生机。
今天,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就是为了增强我们的党员信念,提高党性觉悟,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正确政治方向。这些意识上的提升,思想上的丰富,如何体现出来?信仰信念的力量,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展现?唯有行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通过实践,通过实实在在的成绩,在时代浪潮当中乘风破浪,在艰难险阻面前披荆斩棘,才能真正体现出信仰信念的力量。没有行动就没有未来,而没有信仰就没有方向。“两学一做”的效果,唯有通过行动方能检验出来。
历史告诉我们,信仰不仅是个人的支撑,也是一国自立的基础性力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时至今日,我们已经取得了成就,但我们的伟大事业仍在续写篇章,仍大有可为。值此之际,我们决不能在到达胜利之前先丧失信仰,失去力量源泉。反复强调:“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实效;坚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要从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抓起,深入到每个党支部,推广到全体干部。
指出,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借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这个机会,每一个党员都应该勇于剖析自己:是否记得入党时的澎湃誓言,是否把共产党人的信仰信念写进了灵魂,是否以信仰信念支撑着不懈奋斗,是否深入学习体会我们党新的理论成果,是否担得起一个合格共产党员的称号。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有所收获,有所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