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
“骑士,中世纪的英国最低的爵位,无薪水俸禄,没有管家府与地位,只比普通的护卫高一点儿。然而,他们却被人们无比尊敬。”好友双眼闪光的看着我——她最近迷上了骑士,总是滔滔不绝地对我夸夸其谈,还说,以后要做个女骑士。可我问她骑士为什么被尊敬时,她却总是故弄玄虚地眨眨眼——“你自己查呀!”这个周末,好不容易得以“出狱”的我,一回到家,就迫不及待地在网上查找起来。
在英国中世纪,一个人可以自己选择成为谁的骑士。骑士的职责,就是保护主人的安全。一个人,如果不是真的想要保护一个人,是没有资格成为骑士的。而骑士,会用生命去守护主人。这是一种绝对的忠诚,金钱不能使他们动摇,刀刃无法阻挡他们无畏的脚步。他们冷静机智、处事果断,淡泊名利而无所畏惧。有人说:“王子的使命就是与公主幸福的生活在一起,而骑士的使命,就是为守护那份幸福,直至战死沙场。”
我蓦然想起堂吉·诃德——他大概是这世界上最后一个骑士了吧。他的一生,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然而他手中的笔,却不曾放下。如果要问他守护的,我想,那大概就是文字吧。在那个封建腐朽的资本主义社会,人们对文字早已没了兴趣。他们不再注重阅读,而是每天数着珠宝,谈论着马球、高尔夫,宴会办了一场又一场,却没有人去书店或旧书摊。唐吉·诃德想守护的,就是那被遗忘了的文化啊。他其实只是很害怕文字被人们遗忘,于是,他便执着地执着那支笔用一生去捍卫文字。即使他的名字,他的作品,在很多年后才被人发现,才被人敬佩。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他所想要的,从来不是名利,他只想要一个完好的祖国。为此,他用尽一生,为祖国洗去那尘世的厚厚铅华。
我想,骑士便是如斯吧——他们可以不要荣华富贵,颠沛流离只为守护他们心爱的人或物。而我们,又如何曾用心去做一件事?试问天下,骑士都哪去了?
认定了一件事便执著地去做——我想,这才是骑士的风采,才是我们学子的“骑士之心”。为梦想,为成功,我们都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这,就是骑士给我的启迪。
坐在书桌前,“叮”的一声,微信群里又开始聊八卦了。我急忙捧起手机,加入了聊天的行列当中,发表言论,不亦乐乎。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突然“叮”的一声,空间弹窗显示着“震惊”的标题,我忍不住点进去浏览起来。“叮”游戏需要签到了,我又点了进去……又不知过了多久,猛一抬头,已是晚上九点半了。这时可能我的功课还没完成,想着明天老师铁青的脸,我不禁叹了口气,放下手机,拿起笔奋笔疾书……
从这些事情中不难看出,我们的生活早已被碎片化了。碎片化是什么?就是在短促零散的时间中完成一些支离破碎的琐事。碎片化的时间、碎片化的阅读、碎片化的生活……当今,碎片化像魔鬼的触手一般紧紧缠住我们,快速地蔓延整个社会,使我们很难集中精力去做好一件事。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人们开始逐渐适应,习惯,甚至依赖这种碎片化的生活。
碎片化的生活究竟是好是坏,还有待探究。我认为缺点是:碎片化的生活不仅使我们很难集中思想去认真学习,还因为时间短促和信息零散让我们无法适应而失去耐心。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碎片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益处——积少成多。在这里我想说说“碎片化”的时间可以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就比如我——一个喜欢写作的女孩,就懂得利用那些容易“漏掉”的时间,所以随时随地都揣着一本小小的可以记点东西的本子,我常常利用在车站等车的时间拿上纸笔,写上三言两语;在晚上临睡前,若灵感浮现而写上只言片语;在学习的闲暇时间写上零星点点。生命、阳光、大海……我写我认为世上美好的一切,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我已经积累了几十篇美文了,找个时间再修改一下,说不定就成了自己第一本随笔集——我当然非常渴望出版一本由我自己写的随笔集。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可见碎片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益处。好好利用这些生活碎片其实并不简单。无论碎片化生活怎么样,给我们的启迪还是很大的。对于如此强悍的对手“碎片化”。我们只适好好的适应,从而最大利用它去更好的学习、生活。
“啪”,笔盖被迫脱离了笔杆。
……
如果,你是个女生,你肯定有这样的经历——看同学的笔袋。我也有这样的经历。
“笔袋能借我看看吗?”
同学刚说完,我便将笔袋递了过去。“啪”“啪”一支支笔被打开,“沙”“沙”笔尖在草稿纸上划过,“啪”“啪”一支支笔被盖上笔盖。这时出现了一个小插曲。一支浑身透明的钢笔很是倔强,不管同学怎么使劲都拔不开笔盖。
“你这笔怎么……打不……开?”同学一边咬着牙使劲一边问。
我还什么都没说,只听一声干脆又利落的声音——“啪”,笔盖被迫从笔杆上扯了下来。
“这笔盖是拧下来的。”我有些心疼地说。
……
我发现许多同学看我笔袋时,想试用我的钢笔时,第一反应都是拔不开,发现拔不开,他们往往不是想有没有其它办法打开它,而是用更大的力气去拔。
时间长了,笔盖已经出现了三道伤痕。
……
你坐过公交车吗?你辨别公交是哪一路时,会怎么辨别?看路线铭牌吗?
一次我和爸爸坐公交车去市里面。等了很久,车都没来,等了十五分钟,终于来了一辆,一看路线铭牌是黑的,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要坐的那路。其实,我们根本没有注意在公交车的闯玻璃上挂了个牌子,上面写着:B 1区间车。
许多人看路线铭牌是黑的,便纷纷问驾驶员:
“是××路吗?”
“是×××路吗?”
……
其实牌子上写了是哪一路公交车。更多的人,从远处看公交车的颜色和B 1不一样,便认定不是B 1,继续待在原地等。
……
以上例子都是惯性思维造成的。惯性思维是按照积累的思维活动经验教训和已有的思维规律,在反复使用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思维方式。当情境发生变化时,它则会妨碍人采用新的方法,这会造成思考事情时有些盲点,但缺少创新或改变的可能性。
遇到特殊情况,我们要学会打破惯性思维,成就更好的自己。
翻开记忆的画册,就能看见我家那面贴满奖状的墙壁,这些奖状启迪了我的心灵。
有一天,我去同学家玩,看见他家的墙壁上贴满了奖状。看着看着,我就想起了自己的奖状,我也要把它们一一“晒”出来。
回到家,我立刻在雪白的墙壁上画了一个大大的红框,请出书柜里的所有奖状,工工整整地把它们贴在红框里。“三好学生”、“美术一等奖”、“数学竞赛二等奖”“读书节百科知识竞赛二等奖”……看着满目的红奖状,我的心中油然升起自豪感。以后的日子,我一得到奖状,就把它请进红框里,不久,红框就被贴满了。妈妈欣慰地对我说:“看来还得专门给你准备一面贴奖状的墙呢!”我自信地说:“那必须的!”
慢慢地,我把这份自豪、自信转变成了自傲。课堂上,总以为自己懂了,注意力不集中时常搞小动作。对来请教的同学也失去了耐心,解题前总不忘嘲笑他们一句:“真笨,这么容易的题目都不会!”我的骄傲自大,同学们不再喜欢我,老师也察觉到了,语重心长地教导我,可这些都没能使我觉醒。我的成绩直线下降,更可悲的是在期中考中,我的英语竟然只考了43分,这对我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回到家,我伤心痛哭。这时,爸爸过来安慰我:“孩子,你要记住,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赶紧把那些奖状收起来吧,是它们让你变得骄傲自大的。”爸爸的话就像一声春雷,唤醒了我那颗冬眠的心。我小心翼翼地收起奖状,重新把它们送回书柜。
从此以后,我立志变回原来的自己,对人有礼貌,课堂遵守纪律,认真听讲。上苍不负有心人,我的成绩慢慢地上升到了90分以上,奖状再次纷纷与我做朋友。每当得到奖状时,我没有了先前那份自豪感,只是把它作为自己下一次进步的动力。
奖状给我的启迪是:做任何事情都要尽可能做到最好,做到最好的时候,不是一定要比别人强,而是看自己是否有进步。今后,我要努力学习,超越自己,做一个每天有进步的人。
“大自然”,这几个字都是最常见的,最好写的字,但是,大自然里面所包涵的知识、财富及启示却是数不胜数的。也许,这时会有人反驳:“谁说的,我就能数得尽!”如果碰见杨老师,可能他会这样说:“你能数尽,你怎么那么能。探索都还没有探索完,你还能数尽?”不聊了,要扯入主题了。请继续收听“大自然给我的启迪”。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电脑上看到了这样一个小视频:一只刚刚被生下的老鹰宝宝过着安逸快乐的生活。小老鹰本以为这样的生活是永久的,可是谁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都会有这样那样的小坎坷。他只过了几天安逸的生活,妈妈就让小老鹰离开巢穴学会同清风作伴,学会和白云戏耍。可是这只小老鹰胆子太小了,望了望山下云雾缭绕的森林,不禁打了一个寒战,情不自禁地往后退了几步。小老鹰还是觉得安逸的生活更好,但老鹰妈妈是一定不会同意的,他向着自己的孩子长鸣几声:“你不能这样!给我去学飞!”老鹰宝宝是个懂事的乖孩子,不想让妈妈失望、生气。终于鼓起了勇气,展翅欲飞。老鹰看到了,又长鸣一声:“加油!你可以做到的!”
小老鹰俯冲下悬崖。但由于冲力太大太大,小老鹰想拼尽了全身个个关节的力量停下来,可仍然一点用也没有。本以为老鹰妈妈会接住自己好不容易生下来的孩子,可是老鹰妈妈并没有这样做,而是又长鸣了几声:“对不起了,我亲爱的孩子!你没有作为一只老鹰的资格,更没资格生存在这个世界上。我救了你,只能带给我们更多伤心的事情。也许你只有死才能更加快乐,没有烦恼吧!再见吧,我亲爱的孩子!妈妈不是不爱你,而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你。这就是大自然的法则。”
看了这个视频,我想,老鹰能令人闻风丧胆,可能就是因为其他动物不能狠下心来让孩子自生自灭……
我想,人也如此。
我赤脚来到这个大千世界,成为了个有气息的生命体。我知道对于这个世界来说我渺小无比,对森林来说我也许就只是那依附在那上面的小树叶,对于那浩瀚无际的大海,我就只是那一滴小水珠,对于那繁星缀点的万空中,我就只是那微点的小星星。可是,我对生命从没有放弃过,我存在所以我相信。
曾沫玄曾说过:“人的一生有三情:亲情、友情、爱情,失其一者为可惜,失其而者则是可悲,失其三者终身行尸走肉。”爱是伟大的,爱是构成这个美好的必备条件。
可是,我却很自私的忽略了爱的本意!
生长在了一个农村,但却充满了爱的家庭中,可是我不知庆辛。每次妈妈的千叮万属,温寒温暖,我都觉得是理所当然,有时甚至觉得啰嗦的念经,次爱的苛责,我竟将其化为恨的动力,每次看到别人享受着荣华富贵,我便产生了犹恨之心,我讨厌自己的父母比不上别的父母。这样的自己我都觉得可悲,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丧失爱的能力?是不是自己已经失去了爱的灵魂?不,不是这样,以前懵懂,但不并意味着愚昧。爱,就像一首优美的乐章,而每个人,每个事物都是谱成这首动人心弦的音符。也许,我只是不善于去理解,不善于去沟通,不善于理清爱的本质。
我以前渴望有份归属感,可现在我渴望有份启迪,一把能揭开我爱的大门的钥匙,渐渐的,爱慢慢融进了我的心里,从大地万物中我渐渐懂得了爱,可是,我无法开启爱的大门,我懂了吸允却不懂得了付出,明白的感恩却还是做不到给于。
理性与感性,有了觉得理性对于爱为说是一种糠槽,而感性则是对爱做了进一步疗化。但是,我觉得并非如此,当你遇到一个穷人的时候,给他一份精神上的鼓励,远比给他物质上的享受来的实在。
曾经有个高中生,在住宿时遇到一个管楼房的阿姨,都会轻微的给于一份简单的问候,旁边的人不屑一顾,只因为他是一个贫穷的扫地阿姨。那个阿姨看到了很感动就每次都把那个学生的房间扫得很干净。
其实在这样一种无形中就做了一件好事,同样自己也获得了爱的回报。关心并不代表有怜悯,用冰冷的钞票换取温馨的爱,我想觉得是不可能的。
在这逐步的旅途中,我一步步迈进了爱的目标,可是我不能知透爱,不知如何去传达自己的爱。
心给我一份启迪,让我在这爱的旅途走的更有意义吧!
一点星火将蜡烛点燃,一颗河星将天空 灿烂,一缕阳光使大海放出光芒,一句话语,使你人生一路光辉。 -题记
生活中,我是迷失方向的一只绵羊,经过一点星火的指引,我走出了一望无垠的草地。学习中,我是一辆不动的列车,一声气笛让我向着远方前进。
人生中你也许没有高人指点,但你一定有一句话,一个字、一个动作的启迪,往往一句不经意的话会让你一生受益,攀登人生顶峰。
曾几何时,我也与启迪有一面之缘,那是小学二年级的事了,对于别人来说,那可能以经记不清楚了,但于我,仍是如梦初醒,焕然一新,深深地刻在脑子里。
二年级的我是幼稚的,无知的、正是对于我的无知将我铸就成了一个名符其实的笨蛋。上课时,老师问我:1+1=2,中的“1”是什么数。但你们一定想不到,我竟然说是“被加数”,全班同学哈哈大笑,那一堂课上,我成为了主角,以后的第一节课都使我很难熬,我几乎不愿搭理老师和同学了,我变的失落了。对于现在推销们肯定说:“那时还小,不知道,长大后慢慢就可以了!”但对于我说则不然。有一天放学回家了,我垂头丧气地拿着一对“红灯笼”回家了,在途中,我产生了一种不愿回家的想法,我坐在冰冷的土地上,忽然看见了一只正在“匍匐前进”的蚂蚱,因为他的腿断了,他多次想爬上一块属于自己的高地,但几次都失败了,我烦了,我饿了,于是就回家了。明天,我又在上学的途中经过了那曾经属于战场的一块木桩上,木桩上的一只蚂蚱正站在上面吃着一小块不知名的东西,那是他的战利品,他胜利了,我看见木桩下有一块洼地,里面有点水,我一时间明白了什么,我走了。满脑子都是昨晚蚂蚱奋力夺取高地的情形,我明白了:学习也是如此。幼不,无知的我竟然喊出了“我能行”三个陌生而又熟悉的字。我一路小跑到了学校,一路上我仿佛飞跃前行,我知道我又悟到了很多。我明白了!
一只蚂蚱让我明白了许多:让一只走失的绵羊,一列不动的列车,走出了草地,战胜了艰难险阻,胜利前进,迎接新的阳光,接受一份新的启迪。
《小灵通漫游未来》是一本幻想文学类的书,作者是上海作家协会一级作家叶永烈。书的主要内容是是一位名叫小灵通的记者阴差阳错地游览未来市,并先后三次采访那里的事。这本书采用第一人称的视角,让人觉得原本有些扑朔迷离的故事变得浅显易懂;而日记的形式则使读者感到十分自然。这是这本书的一大亮点。
有一次,“我”,也就是别人眼中的记者小灵通丢了摄像机,十分巧合地上了一艘开往未来市的船上为开头,来到了一个科技非常发达的未来市,并由此与未来市结下不解之缘。然后又遇到了好朋友小虎子,小燕等,后来又两次来访,见到的情景一个比一个更令人惊讶。就那机器人铁蛋来说吧,“我”第一次到访时,“它”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铁家伙,只会做一些劳动、说些简单的话;后来,铁蛋又被改造成一个小男孩的形象,“他”比以前更活泼,不再刻板。最后一次,是一位乖巧伶俐的小姑娘,“她”有着和常人一样的喜怒哀乐,甚至学会了开玩笑。除了体温与常人不同以外,在没有任何与常人不符之处。
书中,作者开动大脑,给我们描绘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不可思议的未来世界。从“太空宾馆”到“七用车”;从“记忆芯片”到机器人;再到五代同堂,克隆外星人等。简直是无奇不有!这也难怪,人家作者可是北大毕业生,十九岁就出书了呢!另外,这本书还提出了许多社会问题。比如:外星人算不算“人”?很多百岁老人对世界是否是一个负担?克隆人能否行使自然人的权利?这些是我们未来可能面对的,应该提前意识到。
这部富于幻想的书,对我来说不单单是让我打发了时间,它还启迪了我的想象力。我在读过这本书后,觉得思维一下被带到了另一个更为开阔的天地里,当即就想出了“天气控制器”等发明。写作文时,不少合情合理的想象层出不穷,成为一大点睛之笔;日常生活中,一些绝妙的句子脱口而出,赢得阵阵赞叹。于是,这本书给了我实实在在的帮助。
这本书是《百年百部中国儿童经典文学书系》第三辑中的,历史悠久、影响深远。这部有名的书,足足印了上亿册呢!
在浩瀚的宇宙中,大自然以其无尽的奥秘与壮丽,无声地启迪着我们的心灵,教会我们生活的哲理与智慧。每当我漫步于林间小道,或是仰望星空,都能从大自然的每一个细微之处,感受到那份深沉而温柔的教诲。
坚韧不拔的小草
春天,万物复苏,最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一片片嫩绿的小草。它们虽不起眼,却能在寒冬之后,凭借着微弱的生命力,顽强地破土而出,装点着大地。小草的坚韧不拔,让我学会了面对困难时不轻言放弃的精神。无论环境多么恶劣,只要心中有光,脚下就有路,坚持就是胜利。
团结的蚂蚁军团
夏日午后,常能见到一群群忙碌的蚂蚁,它们分工明确,团结协作,共同搬运着比自身体积大数倍的食物。蚂蚁虽小,但其展现出的团队精神却令人叹为观止。这启示我,个人的力量虽小,但当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时,就能创造出惊人的成就。在团队中,相互支持、共同进步,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
秋叶的静美
秋风起时,树叶由绿转黄,最终缓缓飘落,铺就一地金黄。这看似凄凉的。景象,实则蕴含着生命的另一种美——成熟与奉献。落叶归根,是为了来年的重生,它们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生命的循环与不息。这让我明白,每个生命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使命,即使到了生命的尽头,也要以最美的姿态,回馈给这个世界。
星空的深邃
夜晚,仰望星空,那无垠的宇宙仿佛一本厚重的书,记录着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奥秘。星星点点,虽远隔万里,却共同构成了这片璀璨的夜空。星空让我感受到人类的渺小与宇宙的浩瀚,同时也激发了我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欲。它告诉我,保持一颗求知的心,勇于探索未知,是人类不断前进的动力。
总之,大自然是一本无字的书,它以独特的方式,启迪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在观察与思考中不断成长。让我们怀揣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继续前行,在人生的旅途中,收获更多的智慧与力量。
手机对于大家都不陌生,也都知道小孩子玩手机容易沉迷于其中无法自拔。常常听到家长说孩子总是抱着手机,那孩子是如何手机“结缘”呢?
记得今年的“二月二”,我和爸爸去理发。还没有走到店门品就能看到一条“长龙”停在理发店门口,我们来晚了在最后面,半个多小时后终于到店门口,哪知店面里人头攒动、围得水泄不通。又过一会儿,我前面只剩下了一个小朋友,他坐在奶奶的腿上,当理发师替他垫好毛巾时,拿出剃刀刚要开始理发,他抗拒的甩了甩头,理发师身子猛着向后一退,然后呼了一口气,显然他是被吓到了,奶奶有些生气说:“别乱动”,但第二次理发师又要开始时,他又甩了甩头,理发师下意识的向后退了一步。奶奶一边说一边把手伸向站在一旁的妈妈说:“别乱动,快把手机拿出来给他看动画片,”只见这位妈妈立马从包里掏出手机打开视频播放器,熟练的点开一个动画片放在他的面前……
当我看到一幕时总感到似曾相识。
无独有偶,在上周末,中午我去妈妈去买菜,在买菜的路上,有许多带着小孩来散步的老人与妈妈,有的带着孩子走路,手里玩着手机;有的推动婴儿车,手里看着手机;还有的抱着小孩,另一手也看着手机。突然,一个正在玩耍的小孩不上心摔倒了,“呜呜”的哭了起来,只见一位妈妈以“迅耳不及掩耳之势”跑到孩子身边,就把手里的手机直接往孩子面前一放……
这些事情,使我想起了堵多类似的事情,孩子哭闹,就将手机往他手里一放,这样做是不对的,手机很容易上瘾,如果自控力差就会沉迷上手机,之后就很可能让孩子爱上手机,荒废学业!现在总能听到孩子玩手机上瘾了,总是天天抱着手机又看电视,又打游戏的。难道造成这样的后果,家长就没有责任吗?这类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同时也给我们一下启发:当孩子哭闹时,要让他学会自己力量,而不是一味的惯着他。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却让他落了电子产品的“危险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