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下面是敬业的小编给大家收集整理的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优秀8篇),欢迎参考。
指导老师胡安莲
说起春节,我们南方的春节与北方的春节大有不相同。在北方,人们过节通常在腊七腊八开始;而在南方,人们过节一般在十二月二十三日小年才开始。南方的年虽比北方略短,但却丰富多彩。
小年,一般是要吃糖的。在农村,爷爷奶奶们要在灶台边把“灶王爷”的嘴巴狠狠地涂抹上一层又一层的糖,听老人家说,给“灶王爷”涂糖,是为了让“灶王爷”在天上与玉皇大帝说些好话——保佑大家平安。吃糖后,就是要开始家家户户的“彩排”,也就是新年之前的准备。
到了除夕,这是令人激动的一� 他们来到大南农贸菜市场,这里有许多温州人喜欢吃的海鲜。只见爷爷一家一家地看,精挑细选、货比三家地买。在家里,妈妈准备好了十个红艳艳的碗,和我们平时用到的碗有点不一样,它高高的、圆乎乎的,每个碗外面都印着红色的喜庆的图案。妈妈说这个叫高脚碗,温州人过年家里摆年夜饭时,都会用这个碗来摆盘,表达了一个美好的祝愿——红红火火,步步高升。
终于等到了除夕晚上,大大的圆桌打开,铺上红红的桌布,摆上了红艳艳的高脚碗。碗里装着奶奶提前晒的酱油肉、酱油鸡、鱼饼、鳗鲞、花蛤、鱼胶冻、橘子、樱桃、荸荠、江蟹生,这些可是正宗的温州老味道,每道菜上还要放一片红萝卜,方言称作“红菜”,意为讨个好彩头。
吃完饭,除了三四岁小孩,其他人都要去守岁。在守岁时,爸爸和爷爷一起放烟花,我和小狗麦克一人一狗占一扇窗,我们如同姐妹,狗眼与人眼对视十秒,我哈哈大笑,小狗汪汪大叫。过了一会儿,双手贴在窗上,往窗外望去,爸爸把大爆竹一点点的铺满在地上,摆成一个正方形,拿起打火机,往线头上一点,顿时,正方形变成了一个迷你战场——噼里啪啦,把一年的不如意炸得荡然无存。即使在屋里,关拢了窗,闭紧了门,也能听到大人和小孩们夹杂在鞭炮中的欢笑声。轮到爷爷放花筒了,爷爷慈祥地微笑着,如同绽开了的蔷薇花,他慢慢地旋开花筒、点燃,花筒瞬间飞到空中——开花了!你看,那美丽的烟花带给了我们一片欢乐!
正月初一到初五,我们一家就串门去亲戚家拜年,跟朋友说些吉祥话:新年好!吉祥如意,幸福安康,开心每一天……
正月十五——元宵节。元宵节是传统节日中最受欢迎的节日之一。各地会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有的吃元宵,有的闹花灯,有的猜灯谜,还有的划龙灯……为了增添节日氛围,街头巷尾会高高挂起红灯笼。而我们村则把红旗高高地挂在半空中,把红灯笼挂在一种专门的钩子上,等漂亮的龙舟一来,底下人头攒动,有高声呼喊的,有大声应答的,有的边走边聊的,有的无意紧跟其后!
这时候,我们这些小孩子,在灯笼底下,唱起了自创歌:“灯笼,灯笼,红红的,往上挂!小孩,小孩在底下,玩呀玩!烟花、爆竹,噼里啪啦,哈哈哈!”
南方的春节,就是这么精彩!
我爱南方的春节!
我的家在兴安县界首镇,这是一个自古以来就以人口密集、交通、经济发达而著称的重镇。这里的年节风俗非常浓厚。那就让我给大家讲一讲吧!
离过年还差半月,家家户户就开始做过年的准备了:买糖果、买各种水果、买烟花爆竹、给家人买新衣裳等等。家庭主妇大袋大袋的年货买回家,集市上天天如同圩日,好不热闹!到了年二十七、二十八那几天,许多家庭自行在家磨豆腐、打粑粑,家中养有肥猪的还会杀上一头猪,腌上几十斤腊肉,干得欢天喜地。到了年三十,家家户户的大门上都贴上了红对联,挂上了红灯笼。
过年前的忙碌是大人的事,与我们小孩子没有多大关系。我们盼望的是年三十晚上。这天晚上,忙碌了半月的与在外地而赶回家的一家人团坐,生起一盆旺旺的炭火,火炉上架锅,热气腾腾,各种美味佳肴皆烫入了火锅。馋嘴的孩子可以放开肚皮吃,也没有人说什么。鲜美的菜吃罢,最后少不了的一道菜就是鱼。听奶奶讲,过年吃鱼,就年年有余。
年夜饭很重要,但对于我们小孩子来讲,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年夜饭后守岁时长辈给我们的红包。年夜饭刚撤下,各种诱人的糖果又摆上了桌。我们无心吃它,心里惦记的是今年的红包多不多、重不重。这时间,长辈都会给晚辈发红包,图个吉利。接到红包的小孩个个眉开眼笑,连声道谢。孩子们收好红包,又去放烟花了。接近十二点钟,喜庆的烟花声、鞭炮声响彻云霄。
年夜饭后,隆重的拜年又接着开始了。从新年的初一到十五,都是走亲访友的日子。在这期间,人们互相来往着,祝福着,小孩们穿上新衣服也跟着大人到处拜年,沉濅在欢乐中。元宵节一过,勤劳的人们要开始一年的劳作,争取来年过得更加美满!
世上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而我的家乡,就有它自己独特的风俗。
就先说除夕夜吧!在这个不平常的夜晚,小孩子们可以打着灯笼,到处去玩。不仅是小孩出来玩,有的大人也会忍不住出来玩呢!大人小孩都在街上放爆竹,那场面,好不热闹!
除夕过完,第二天便到了大年初一,这一天,连着大年初二、大年初三,全家人都等于放假了。对了,这三天还不许动针线、剪刀呢!听那些年老的人说,这是为了劳累了一年的妇女们放了三天假。可见这是多么公平!大年初一这一天,大人们就领着小孩去长辈家拜年,拜完年,长辈们会发红包的!这红宝是给小孩子们的,小孩子们可以自己攒起来,自己支配,比如买点书了,买点文具了。对了,这一天,大家还得放鞭炮呢!有兴趣的人们还可以在家里打开VCD,插上话筒,尽情的唱一番。
到了元宵节之后,也就是正月十五,小孩子们可以买元宵,到晚上煮元宵吃。哦,对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还得点蜡烛呢!家家都点,屋里,院子里,还有大门外面,都点上了蜡烛,从外面看,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一样。
正月十五过后,就是十六啦,要开学和工作啦,人们有各忙各的去了。
我的家乡是首都北京,那是一座有着2000多万常住人口的超级城市,也是一座拥有三千多年历史的古都。北京既现代又古老,历史的年轮和文明的积淀赋予了大都会北京特有的年俗。
对于一个中国人而言,最重要的一个节日莫过于春节。春节又叫“过年”,在过去的传说中,“年”是一种给人们带来厄运的凶兽,每到除夕,“年”一来就要吞食牲畜,伤害人命。但是年兽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所以每年除夕家家都贴红对联,燃放鞭炮,户户灯火通明,守更待岁,这成就了中国人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年”。我最喜欢过年了,因为过年的时候能放鞭炮、拜年、得红包,而北京过年还能逛庙会。
过年放鞭炮是我的最爱,每年的除夕夜我都会兴冲冲跟着爸爸和妈妈一起去放鞭炮。我会像一个小侦察兵一样快速扫视周围的环境,选择一片开阔、平整的地面,迫不及待的撕去炮皮,把鞭炮稳稳的放置在地上。手拿一截香柱又紧张又期待的小心翼翼地靠近鞭炮,爸爸会拿着手电帮我照着鞭炮的引线,这时候我会深吸一口气,慢慢地俯下身子,双眼紧盯引线,伸手将香柱头稳稳地靠向鞭炮,然后迅速的转身,大跨步的跑开,一下子就离了鞭炮几米开外。紧接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会响彻夜空,天空中也接二连三的绽放出一朵朵绚丽的花朵,胆小的妈妈会捂住耳朵,我们全家人一起沉浸在这五颜六色的夜晚,辞旧迎新的爆竹声将过年的喜庆气氛烘托到顶点。
在北京过年还有一项特殊的习俗,那就是逛庙会,北京最有名的莫过于地坛庙会啦。还没到地坛庙会的大门,迎面就能看到红红的灯笼,百盏千形、喜气洋洋。周围到处都是人,叔叔阿姨爷爷奶奶的脸上,欢声笑语都带着喜庆。路两旁早已被五花八门的小贩挤得水泄不通,不断传来小贩们的吆喝声和大家买卖之间的讨价还价声。仔细一瞧,还真是吃喝玩乐样样俱全。看,十里飘香的羊肉串摊位前挤满了众多食客,金黄色的热油、红彤彤的辣椒粉、黄橙橙的孜然面包裹着一串串羊肉串,在炭火上发出“呲呲”的响声,馋的人口水直下三千尺;闻,古朴幽香的不是一杯杯回味无穷的奶茶吗?时不时的吸引着人们驻足品尝,卖奶茶的蒙古族小姑娘脸上总是会露出温暖的笑容,好像奶茶也变得更加香甜啦;踩高跷、舞龙、秧歌作文……一出出民俗表演更是异彩纷呈。在北京的庙会里,年的味道更加浓郁。
我喜欢过年,但我更爱我的家乡——北京。
只要提起习俗,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春节了,春节与其他的节日不同,春节要放鞭炮,去拜年等等,但我最喜欢的就是收压岁钱啦!
除夕晚上我们一家人吃着团圆饭,给远方的亲戚打视频电话,开开心心地聊天,吃完饭便睡觉,因为大年初一天还没有亮,就会有炮声四处响,果然,天蒙蒙亮时,四周的鞭炮声已响起,使人睡不好觉,我只好迷迷糊糊地穿上衣服,爸爸妈妈也早已准备好了“红爷爷”见我起床便递给我,我高兴地喊了声:“新年好”!
按照习俗,大年初一早上要吃饺子,妈妈下饺子,奶奶烧香,爸爸响鞭炮,都忙得不亦乐乎,凌晨6:30我们吃完饺子,我便随着爸爸妈妈去庙里磕头,天色昏暗,路上行人却多,一路上,我把“新年好”说个不停,看着手里塞来的压岁钱,我知足地笑了笑。
在我的记忆里,以往的春节初二就要开始拜访亲戚,爸妈带着我和姐姐一同前去,我们一天能走五六家亲戚,马不停蹄,热闹非凡,亲戚见到我们,都热情地来迎接我们,我们每个人聊着天,笑着,谁都那么亲热,一点也不拘束,我也能收到很多压岁钱,心中满是欢喜!在亲戚家坐一会就要回去了,家里也有客人,爸爸妈妈也要去招呼家里来的客人了,爷爷奶奶年纪大了,我们临走时,亲戚们出来送行,看着我们离去后才回到屋里。
然而今年的春节是我长这么大最难忘的一个春节,出现了冠状病毒,祖国母亲生病了!全国人民都封闭在家,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我只能在心里默默祝福,愿祖国母亲快点好起来,等到明年,我们都过上一个快快乐乐,热闹非凡的春节。
今天是清明节,奶奶说清明节要蒸小燕。我问奶奶:“为什么清明节要蒸小燕?”奶奶说:“因为清明节过后,天气会逐渐变暖,燕子就会从南方飞回来了。”明白了蒸小燕的来历之后,我马上开始动手蒸小燕。
首先,奶奶帮我和好面。面握在手里软软的,滑滑的。我先大体把燕子的头捏出来,然后又捏出它鼓鼓的身子。哈!我的燕子形状已经基本出来了。书上说:“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对,我还要剪出它的翅膀和尾巴!我拿起剪刀,三下两下的把它的翅膀和尾巴剪了出来。“真得是栩栩如生啊!”我自言自语地说道。剪完了翅膀和尾巴,接下来该剪它的眼睛了。奶奶给我找了两粒香菜种子,并告诉我要蘸点水再按在它的头上。
还差点什么呢?对了,还差它的嘴巴!如果没有嘴巴,我们活泼机灵的小燕子怎么能吃害虫呢?我用剪刀在眼睛下面剪了一个小口子,作为它的嘴巴。整个燕子就这样完工了。我仿佛看到了小燕子在说:“今天的天气多好呀!我多想飞到广阔的蓝天上,自由自在地飞翔啊!”我赶紧把它拿到阳光下,让它享受到这春日里明媚的阳光。
我真的希望小燕子赶快飞到我们身�
我的家乡在云南,那里有许许多多独特的风俗习惯,可有趣了。让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彩云之南、大美云南,风景美、风俗也美。这里有许多富有地方特色的风俗活动,如火把节、泼水节、送龙节、三月街、庆丰收、踩月亮等等。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我最喜欢、和最有趣的火把节。
你听说过火把节吗?根据史籍记载,火把节属于火崇拜,火把节古称“新火节”,因为火是光明的象征,代表着理想和希望。其始于时间,应在古代部落时期,古代先民取来火种,重新生火,目的是为了除旧布新,让火永不熄灭。火把节是云南少数民族如白族、彝族常过的一个传统民族节日,当然,别的民族也会过火把节。时间一般为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
节日当天,当夜幕降临时,家家户户都会点燃提前预备好的木头把。许多又长又粗的火把堆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大大的火堆。人们在上面插上写有“五谷丰登”、“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等吉祥语言的五色彩旗,在挂上云南的火把梨、花红等水果。天黑前,老少人们都会绕着大火把堆走上几圈,以求清吉平安。然后大家围着火把堆一起唱歌,一起跳舞,好不快乐。歌声、笑声在耳边回荡。还有甩火把和跳火把的环节,大人们举起一根根火把在空中甩出一个又一个闪亮的火花,就像烟花一样,多漂亮呀!而小孩子们,把火把堆成一个个小火堆,孩子们在小火堆上跳来跳去,而别的孩子们在一旁叫呀,笑呀,大声呐喊着为跳火把的孩子们加油助威。最后大人们会拿着火把到田边园内用火把驱逐害虫,还在火把上撒把松香,以除害避邪,直至火把燃尽火止。节日当天,所有的人们都是那么的开心,四周都回荡着欢乐的笑声。我也参加过两次火把节呢,那场面既欢乐热闹又十分壮观。真心让人难忘,我真的非常喜欢过火把节,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欢过火把节。
云南的风俗活动是不是十分独特、有趣呢?像火把节,泼水节这样的节日是不是很富有地方特色!
我喜欢我的家乡——七彩的云南,我喜欢那里各种各样独特、有趣的风俗、节日。我更喜欢火把节!
不同地方有不同的、独特的风俗,我的家乡也有一项独特的风俗活动:做艾叶斋。
艾叶斋又名青团,艾叶粑粑,它象征着春天的气息。
有一次,我也跟着大人们一起做艾叶斋。先将采来的新鲜艾叶洗干净,放入加了食用碱的开水中冲洗,捞出来沥干水放置一旁。糯米粉和米粉按1.5:1的比例混合,再将艾叶按1:1的比例与粉掺和,用手大力按揉,直到艾叶都碾碎成绿色的面团,再揪下一块大小适中的面团放在手心揉成扁圆的球形,但无论我怎么揉,和父母做的相比,我做的简直是歪瓜裂枣。
我们家吃的一直是没有陷的,有些人家会包上馅料,虽然加上馅料更有风味,但我还是更喜欢原味。
把做好的艾叶斋放入蒸锅中,蒸10分钟就可以出锅了。往往这时,我会迫不及待用筷子夹起一块,吹一吹就直接往嘴里送。或蘸上豆粉、白糖都是不错的选择。一口咬下去,唇齿留香,满满的都是春天的气息。再配上它翠绿的颜色和清新的香气,简直让人回味无穷。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中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风俗各不相同,不同时空,不同快乐,每种风俗却都有着独特的意义并存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