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个心跳的日子终于来临!
你夜的叹息似的渐近的足音
我听得清不是林叶和夜风的私语,
麋鹿驰过苔径的细碎的蹄声!
告诉我,用你银铃的歌声告诉我,
你是不是预言中的年轻的神?
你一定来自那温郁的南方,
告诉我那儿的月色,那儿的日光,
告诉我春风是怎样吹开百花,
燕子是怎样痴恋着绿杨。
我将合眼睡在你如梦的歌声里,
那温暖我似乎记得,又似乎遗忘。
请停下,停下你长途的奔波,
进来,这儿有虎皮的褥你坐!
让我烧起每一个秋天拾来的落叶,
听我低低地唱起我自己的歌。
那歌声像火光一样沉郁又高扬,
火光一样将我的一生诉说。
不要前行!前面是无边的森林:
古老的树现着野兽身上的斑文,
半生半死的藤蟒一样交缠着,
密叶里漏不下一颗星星。
你将怯怯地不敢放下第二步,
当你听见了第一步空寥的回声。
一定要走吗?请等我和你同行!
我的脚知道每一条平安的路径,
我可以不停地唱着忘倦的歌,
再给你,再给你手的温存!
当夜的浓黑遮断了我们,
你可以不转眼地望着我的眼睛。
我激动的歌声你竟不听,
你的脚竟不为我的颤抖暂停!
像静穆的微风飘过这黄昏里,
消失了,消失了你骄傲的足音!
啊,你终于如预言中所说的无语而来,
无语而去了吗,年轻的神?
为你做牛做马的女人就是妈,你怎能不爱她?
3岁时:妈妈,我爱你。
10岁时:妈,随便啦。
16岁时:我妈真的很烦。
18岁时:想要离开这个家。
25岁时:妈,你当时是对的。
30岁时:我想回去我妈家。
50岁时:我不想要失去我妈。
70岁时:只要我妈还能在这,我愿意为了我妈放弃一切。
妈妈没了,才知道这辈子“儿女”已经做完了。
你生病时,妈妈说:别吓妈妈;
你吃饭时,妈妈说:别管妈妈;
你结婚时,妈妈说:别念妈妈;
妈妈病时,妈妈却说:妈妈没事。
我们只有一个好妈妈,时光请你别伤害她!
对于妈妈,我们说的话最多的是:
“妈,我饿了。”
“妈,我衣服在哪?”
“妈,咱们晚饭吃什么?”
“妈,我要出去啦!”
而对于爸爸,说的最多的话是:“爸,我妈在哪?”
妈妈头上的白发,一年比一年多了,祝妈妈身体健健康康!
如果有一天,当妈妈站也站不稳,走也走不动的时候,请你紧紧握住她的手,陪着她慢慢走,就像当年她牵着你一样。
我们都有一个好妈妈,要好好珍惜爱护她!祝愿:全天下的妈妈一生平安,健康快乐!
《我愿这样老》原文
到了现在这个年纪,谁都不想再取悦了,跟谁在一起舒服就和谁在一起,包括朋友也是,累了就躲远一点。取悦别人远不如快乐自己。
宁可孤独,也不违心;宁可抱憾,也不将就。能入我心者,我待以君王;不入我心者,不屑敷衍。往事浓淡,色如清,已轻;经年悲喜,净如镜,已静。再没一番心思许与谁?!
岁月已沧桑了我们的青葱容颜,却也沉淀了人生底蕴。岁月若云,从容地观云卷云舒;心念如花,静静的在生命里开放。
老了,一首曲子都能唤起一段岁月的回忆,一段文字便能深味一种心情。有时,我们读懂了时光,才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原来,千般跋涉,只需暮然回首;万种找寻,只需临渊止步。
终会发现,自己的心才是灵魂的居所。识得进退,懂得回归,终能寻到生命最初的简单,获得真正的平静与安宁。
过往许多纯净的恩宠,都还给了流光。是不是每个人,走到最后,扫尽尘埃,都会把日子过到一无所有?也许那时,才能够在纷扰的人群里,得到安然。
喜欢,偶尔让时光慢下来,手中一杯茶,清清淡淡;心中一首歌,千回百转,于文字中寻一份感悟,让心灵安暖。
留一点时间,去回味时光里的深深浅浅,那些岁月里的悲欢,不欲说与谁听,只和着茶香一饮而下,然后铭记,或者遗忘。平淡的日子里,在心中开一扇睛窗,种满花朵和阳光,让岁月,安然抵达彼岸。
期待,老去的那一天可以放下忙碌,只守着一方庭院,种半亩花草,半亩田,写一段文字,写半点思绪,半点闲,如此,便也是这一世的安暖。
千帆过尽,终想觅一处安静的地方,让心灵靠岸,忘记那些前尘旧事。只想,就这样不悲不喜,直到慢慢老去。
我愿这样老,老得如茶香,静坐而白云满碗;老得如诗行,薄语而亦素亦美;老得似花开,缓慢而枝上生香。我想就这样风雨无惧地走下去,在白发苍颜之时,还有一颗明净若秋水长天的心。
秋影无踪,冬已过半,若我一声呐喊,光阴肯为我停留,那我愿意喊上那么一声,甚至几声,亦或数声。可就算我喊破喉咙,撕裂嗓子,它始终无动于衷。可细数这半生走过的日子,经历这么多年的岁月,大把大把的好时光给了我,令我在这现世的混沌中苟延残喘算不算是一种恩赐?令我在这大千世间中阅尽人世的沧桑算不算是一种慈悲?令我在这婆娑世界里享尽人间的悲欢离合算不算是一种怜悯? 也许,是我辜负了光阴,辜负了这么多年的岁月,平庸地走到今天,而今天我也累了,如今我真的只剩了“匆匆”二字!
我和大家一样,刚出生是赤裸的,身上仅有的衣服是薄薄透明的皮肤,像没有级别的制服,不分高低贵贱。可我的命运被定性在没法制的毛马桶年代,这种平等仅仅短暂一瞬。众生的平等,这个平等不能用在五、六、七十年代,这个观点没有得到毛马桶在我们头上扣上一个四类分子帽子的人认同。
现实的生活可证明,我们必须承认没有人的生活不需要付出汗水和泪水。但有一个年代好吃懒做,不思上进它们可享有特权的(贫农),这个年代叫茅厕通年代,没法制年代,没头脑年代,没人性年代,血腥淋淋的年代。生活的艰辛这些狗杂种贫农没能体会,只有我们这些身怀勤劳致富的人才能亲身尝试。这些狗杂种没有尝人生百味,它们哪知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五味的人生,它承载着成功的喜悦,承载着失败的泪水;这只有我们这些身怀勤劳致富的基因才能体会。
悲伤的事情,大家都会遇到。当你悲伤时,可以大声呼喊、哭泣、宣泄生活对你的不公。切记不要沉浸在悲伤中,世界不会因为你的悲伤而停止运转;不管日子过得再艰难,生活也得继续。要微笑着迎接明天的太阳。抑或悲伤、抑或苦楚、抑或无奈、这才是生活的本来面目。
现实的生活中有欢声笑语,也有说不出来的苦闷。那么我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我的生活是五颜六色的,可用一条彩带把生活中的每个画面都串连起来。虽然毛马桶年代的学校不是为我们这些四类分子后代而教学,此时的我只好打掉牙只好往肚子里咽;但我的人生不是坐地参禅,不能满眼纷扰,心浮气躁,我知道心之所往,我学着改变自己,学着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细数这些年来自己为了获得知识付出的努力,虽然有过困惑、苦恼、颓废,但我一点也不后悔走这条路。只有知识才能改变我的命运。
我常抱怨日子过得不称心。我知道这么想没有什么可指责之处,人朝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嘛。但是怎么算过得好?应该和谁比?我不能说不模糊。前些日子我出了一趟远门,对这个问题好像有了一点震撼与感悟。
我从北京出发到云南元谋县,进入川滇边界,车窗外目之所及 都是荒山野岭。火车在沙窝站只停两分钟,窗外一群约十二三岁破衣烂衫的男孩和女孩,都背着背篓拚命朝车上挤,身上那巨大的背篓妨碍着他们。
我所在的车厢里挤上来一个女孩,很瘦,背篓里是满满一 篓核桃。她好不容易地把背篓放下来,然后满巴掌擦着脸上的汗水,把散乱的头发抹到后面,露出俊俏的脸蛋儿,却带着菜色。半袖的土布小褂前后都是补丁,破裤子裤脚一长一短,也满是补丁,显然是山里的一个穷苦女娃。
车上人很多,女孩不好意思挤着我,一只手扶住椅背,努力支开自己的身子。我想让她坐下,但三个人的座位再挤上一个人是不可能的,我便使劲让让身子,想让她站得舒服些,帮她拉了拉背篓,以免影响人们过路。她向我表露着感激的笑容, 打开背篓的盖,一把一把抓起核桃朝我的口袋里装,我使劲拒绝,可是没用,她很执拗。
慢慢地小姑娘对我已不太拘束了。从她那很难懂的话里我终于听明白,小姑娘十四了,家离刚才的沙窝站还有几十里,家里的核桃树收了很多核桃,但汽车进不了山,要卖就得背到很远的地方,现在妈妈病着,要钱治病,爸爸才叫她出来卖核桃。她是半夜起身,一直走到天黑才赶到这里的,在一个山洞里住了一夜,天不亮就背起篓子走,才赶上了这趟车。卖完核桃赶回来还要走一天一夜才能回到家。
“出这么远门你不害怕吗?”我问。
“我有伴儿,一上车都挤散了,下车就见到了。”她很有信心地说。
“走出这么远卖一筐核桃能赚多少钱?”
“刨除来回车票钱,能剩下十五六块吧。”小姑娘微微一 笑, 显然这个数字给她以鼓舞。
“还不够路上吃顿饭的呢!”我身边一位乘客插话说。
小姑娘马上说:“我们带的有干粮。”
那位乘客真有点多话,“你带的什么干粮?”
“我已经吃过一次了,还有一包在核桃底下,爸爸要我卖完核桃再吃那些。”
“你带的什么干粮?”那位乘客追问。
“红薯面饼子。”
周围的旅客闻之一时凄然。
就在这时,车厢广播要晚点半小时,火车停在了半道中间。我赶忙利用这个机会,对车厢里的旅客说:“这个女孩带来的山核桃挺好吃的,希望大家都能买一点。”
有人问:“多少钱一斤?”
女孩说:“阿妈告诉我,十个核桃卖两角五分钱,不能再少了。”
我跟着说:“真够便宜的,我们那里卖八块钱一斤呢。”
旅客纷纷来买了,我帮着小姑娘数着核桃,她收钱。那种核桃是薄皮核桃,把两个攥在手里一挤就破了,生着吃也很香。一会儿,那一篓核桃就卖去了多半篓。那女孩儿仔细地把收到的零碎钱打理好,一脸的欣喜。
很快到了站,姑娘要下车了,我帮她把背篓背在肩上。然后取出一套红豆色的衣裤,放进她的背篓。对她说:“这是我买来要送我侄女的衣服,送你一套,回家穿。”
她高兴地侧身看那身衣服,笑容中对我表示着谢意。此时一直在旁边玩扑克的4个农民工也急忙站起来,一人捏着五十元钱,远远伸着手把钱塞给小姑娘:“小妹妹,我们因为实在带不了,没法买你的核桃,这点钱拿回去给你妈妈买点药。”姑娘哭了,她很着急自己不会表达心里的感谢,脸憋得通红。
小姑娘在拥挤中下车了,却没有走,转回来站到高高的车窗跟前对那几位给她钱的农民工大声喊着:“大爷!大爷们!”感激的泪水纷挂在小脸上,不知道说什么好。 那几位农民工都很年轻,大爷这称呼显然是不合适的。她又走到我的车窗前喊:“阿婆啊,你送我的衣服我先不穿,我要留着嫁人时穿,阿婆……”声音是哽咽的。“阿婆,我叫山果,山——果——”……!
灿烂阳光下的这个车站很快移出了我们的视线。我心里久久回荡着这名字:山果!眼里也有泪水流出来。车上一阵混乱之后又平静了,车窗外那一簇簇漫山遍野的野百合,静静地从灌木丛中探出素白的倩影倏尔而过,连同那个小小的沙窝站,那个瘦弱的面容姣好的山果姑娘,那些衣衫不整的农民工,那份心灵深处的慈爱消隐在莽莽群山中…
老伴,这个词语或许是我们生活中说得最多的词语,也有可能是一部分从未说出口的词语。
有些朋友不善言辞,可能到现在都从不叫自己的另一半为老伴;有些人,也许日常生活中就是这么称呼自己的另一半。
其实,不管怎么称呼,最重要的是那颗一起走过几十年风雨的心,和那份即使到八十岁、甚至一百岁都在一起的爱!
老伴,谢谢你的不离不弃
年轻时,我没钱,不能带你吃大餐,买贵重的东西。但是,你从不嫌弃,并且陪我一起奋斗、打拼。
那时的日子可真苦啊,但我们从不说苦,只要我们在一起,就比蜜还甜。
现在,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退休后生活有保障,孩子们都听话孝顺,也该是我们享享福的时候了!
老伴,就让我们一起完成年轻时的梦想,去周游世界,去养花养草,去放声高歌,去品尝美食吧!
老伴,谢谢你的陪伴
人生最大的成功不是功成名就,而是看到自己的儿女和孙子孙女快乐健康成长。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随着儿女的长大,他们有了自己的家庭,我们多少都会和子女产生一定的距离。
无论是空间上的距离,还是心理上的距离,都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
好在每天还有老伴的陪伴,每天最幸福的事情,就是睁开眼有你在,还有什么比陪伴更窝心的事情呢?老了以后,真正能依靠,能陪伴我们的只有老伴啊!
老伴,谢谢你的宽容
我们无法阻止时间的流逝,我们都在老去,但只要有你在身边,我就不害怕老。
六十岁以后,回想起两个人一起生活这么多年,还有什么困难是没遇到的,还有什么坎是过不去的。
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我都不会对你说重话,不会去做破坏气氛和心情的事。
以前忙于工作,不能为老伴实现的愿意,现在眼看过六十了,就多花一些时间,想办法实现吧。
在生活中,送一份用心的小礼物,或再次牵着老伴的手去散步,都是非常浪漫的!老伴,这么多年谢谢你的宽容!
女人懂相守,男人懂感恩,才是一辈子。所以,老夫妻们,无论如何,别忘了咱们之间最真挚的感情。
有你陪我度过人生的漫长时光,有你的心伴我温暖至今,谢谢你,我的老伴儿!
在佛教的文化里, 总是参杂着一种叫做潜意识。 往往会告知人们里头似乎是、 隐藏了什么东西; 所以方才有无边: 佛法无边、道法无边, 禅意无边、意境无边。 而这从头到尾对世人, 就是表达陈述一种思想上的灵性与灵境。 就连人们的影子, 也都包含在里头作为无形; 似有形,有形似无形。 却、可以涵盖一股无穷无尽的力量。 慢慢转化,慢慢演变。 直到被世人所知晓的、第六感。 禅宗文化里头的鼻祖释迦摩尼, 也就是随后,历经诸多难以想象七情六欲: 人间悲欢离合或、酸甜苦辣无常人间里头, 所有苦难后、就连灵魂中的七魄、三魂与, 六欲七情的生离死别最终否极泰来否? 释迦摩尼花了六年苦修得道;相传是,历经:一万三千四百六十四劫磨难。最终方才修道成仙成为一统阴阳两界、乃至三界人:鬼:神:还有一种不在三界以外的生灵,也都被列为佛教经。就像六小龄童所扮演的孙悟空当然,那只是金庸笔下的一本著名神话小说。他就是【如来佛】 “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著,而不征得。”“世间世事总有因,皆有因果。”而缘,就是由佛教文化而兴起。儒家、道家,都不讲究这缘分的以上文字,有史可查。
人生一世,就好比是一次搭车旅行,要经历无数次上车、下车;时常有事故发生;有时是意外惊喜,有时却是刻骨铭心的悲伤……
降生人世,我们就坐上了生命列车。我们以为我们最先见到的那两个人——我们的父母,会在人生旅途中一直陪伴着我们。
很遗憾,事实并非如此。他们会在某个车站下车,留下我们,孤独无助。他们的爱、他们的情、他们不可替代的陪伴,再也无从寻找。
尽管如此,还会有其他人上车。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将对我们有着特殊的意义。
他们之中有我们的兄弟姐妹,有我们的亲朋好友。我们还将会体验千古不朽的爱情故事。
坐同一班车的人当中,有的轻松旅行。
有的却带着深深的悲哀……还有的,在列车上四处奔忙,随时准备帮助有需要的人……
很多人下车后,其他旅客对他们的回忆历久弥新……但是,也有一些人,当他们离开座位时,却没有人察觉。
有时候,对你来说情深义重的旅伴却坐到了另一节车厢。你只得远离他,继续你的旅程。当然,在旅途中,你也可以摇摇晃晃地穿过自己的车厢,去别的车厢找他……
可惜,你再也无法坐在他身旁,因为这个位置已经让别人给占了……
没关系。旅途充满挑战、梦想、希望、离别……就是不能回头。
善待旅途上遇见的所有旅客,找出人们身上的闪光点。
永远记住,在某一段旅程中,有人会犹豫彷徨,因为我们自己也会犹豫彷徨。
我们要理解他人,因为我们需要他人的理解。
生命之谜就是:我们在什么地方下车?坐在身旁的伴侣在什么地方下车?我们的朋友在什么地方下车?我们无从知晓……
我时常这样想:到我该下车的时候,我会留恋吗?我想我还是会的。和我的朋友分离,我会痛苦。让我的孩子孤独地前行,我会悲伤。我执著地希望在我们大家都要到达的那个终点站,我们还会相聚……
我的孩子们上车时没有什么行李,如果我能在他们的行囊中留下美好的回忆,我会感到幸福。
我下车后,和我同行的旅客都还能记得我,想念我,我将感到快慰。
献给你,我生命列车上的同行者祝你旅途愉快!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欢娱在今夕,嬿婉及良时。
征夫怀往路,起视夜何其。
参辰皆已没,去去从此辞。
行役在战场,相见未有期。
握手一长叹,泪为生别滋。
努力爱春华,莫忘欢乐时。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在外婆八十大寿的宴会上,外婆约着亲戚们聚在一起吃饭。席间,她站起来打开小女孩每天都读给她听的图画书,开始朗读:“谢谢你们在百忙之中给我这个老太婆过生日……我想为你们读一本书……”大家非常惊讶,纷纷鼓掌,外婆变成了“读图画书的外婆”。现在,每天晚上,外婆会打来电话为小女孩读图画书,听着外婆的读书声,小女孩甜蜜地进入了梦乡。
外婆真的认识字了么?也许不一定,因为小女孩读的是同一本图画书。但是毋庸置疑,外婆心中“原本黑漆漆的世界”是真的“变明亮了”。
当下,孩子们的外婆一般都能识字阅读。只要在家,我每天都给高歌朗读;不在家的时候,外婆就会给高歌读书。我在很多次夜归的日子里,打开大门便能看见房间里明亮的灯光下,外婆戴着老花镜一字一顿地读文,高歌捧着奶瓶依偎在她的身边,神情专注,场面温馨。有几次,高歌说:“姥姥读的没有妈妈好听,但是姥姥比妈妈有耐心,而且愿意读好几个故事。我将来也会给她读故事的。”我笑了,确实,通常我只读一个故事,就算高歌要求“安可”,我也只答应“同场加映”一两个故事。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你以为明天一定可以再继续做的;有很多人,你以为明天一定可以再见到面的;于是,在你暂时放下先或者暂时转过身的时候,你心中所有的,只是明日又将重聚的希望,有时候甚至连这点希望也不会感觉到。因为,你以为日子既然这样一天一天地过来的,当然也应该就这样一天一天地过去。昨天、今天和明天应该是没有什么不同的。
但是,就会有那么一次:在你一放手,一转身的那一刹那,有的事情就完全改变了。太阳落下去,而在它重新升起以前,有些人,就从此和你永诀了。
就象那天下午,我挥手离开那扇小红门时一样。小红门后面有个小院子,小院子后面有扇绿色的窗户。我走的时候,窗户是打开的,里面是外婆的卧室,外婆坐在床上,面对着窗户,面对着院子,面对着红门,是在大声地哭着的。因为红门外面走远了的是她疼爱了二十年的外孙女,终于也要象别人一样出国留学了的外孙女。我不知道那时候外婆心里在想些什么,我只记得,在我把小红门从身后带上时,打开的窗户后面,外婆脸上的泪水正在不断地流下来。
而那是我第一次看见外婆这样地激动,心里不免觉得很难过。尽管在告别前,祖孙二人如何地强颜欢笑,但在那一刹那来临的时候,平日那样坚强的外婆终于崩溃了。而我得羞耻地承认,在那时,我心中虽也满含着离别的痛苦,但能“出国”的兴奋仍然是存在着的。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使我流的泪没有老人家流的多,也才使我能在带上小红门以前,还能挥手向窗户后面笑一笑。虽然我也两眼酸热地走出巷口,但是,在踏上公共汽车后,车子一发动,我吸一口气,又能去想一些别的事情了。而且,我想,反正我很快就会回来的,反正我们很快又会见面的。而且,我想,我走时,弟弟正站在外婆的身后,有弟弟在,外婆不会哭很久的。外婆真的没有哭很久,那个夏天以后又过了一个夏天,离第三个夏天还很远很远的时候。外婆就走了。
家里的人并没有告诉我这个消息。差不多过了一个月,大概正是十二月初旬左右,一个周末的下午,我照例去教华侨子弟学校。那天我到得比较早,学生们还没来,方桌上摆着一叠国内报纸的航空版,我就坐下来慢慢地翻着。好像就在第二张报纸的副刊上,看到一则短文.一瞥之下,最先看到的是外祖父的名字,我最初以为是说起他生前的事迹的,可是,再仔细一看标题,竟是史秉鳞先生写的:“敬挽乐景涛先生德配宝光濂公主。”
而我当时唯一的感觉就是手脚忽然间异常的冰冷,而我才明白,为什么分别的那一天,老人家是那样地激动了。难道她已经预感到,小红门一关上的时候,就是永别的时候吗?而这次,轮到我在一个异国的黄昏里,无限懊悔地放声大哭起来了。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桥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蒿,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变老的时候,一定要变好,
要变到所能达到的最好,
犹如瓜果成熟,焰火腾空,
舒缓地释放出最后的优美。
最后的香与爱意,
最后的,竭尽全力。
变老的时候,需要平静,
犹如江河入海,犹如老树腰身苍劲,
回望来路,一切已是心平气和,
一切已选择完毕。
再无长吁短叹,双手摊开,
左手经验丛生,右手教训纵横。
变老的时候,犹如名角谢幕,
身子谦和自信在心,
眼角眉梢深藏着历练后的从容,
幕帷垂落丝竹声远。
一切已是过眼云烟,
只有尊严的光芒闪耀在幕后时分。
变老的时候,是起身回到儿童,
看起来未必鹤发童颜,
而内心里却趋向坦率而纯真。
我们已经变老,
而世界依然年轻貌美。
一切都是循环往复,婴儿在啼哭,
而这收留了我们笑容和泪水的人间,
又一场轮回正在声色里进行!
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乖巧的小女孩,赤着脚在街上走着。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但是有什么用呢?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她穿过马路的时候,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吓得她把鞋都跑掉了。一只怎么也找不着,另一只叫一个男孩捡起来拿着跑了。他说,将来他有了孩子可以拿它当摇篮。
小女孩只好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手里还拿着一把。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硬币。
可怜的小女孩!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不过她没注意这些。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她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坐下来,蜷着腿缩成一团。她觉得更冷了。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爸爸一定会打她的。再说,家里跟街上一样冷。他们头上只有个房顶,虽然最大的裂缝已经用草和破布堵住了,风还是可以灌进来。
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哎,这是怎么回事呢?她刚把脚伸出去,想让脚也暖和一下,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
她又擦了一根。火柴燃起来了,发出亮光来了。亮光落在墙上,那儿忽然变得像薄纱那么透明,她可以一直看到屋里。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摆着精致的盘子和碗,肚子里填满了苹果和梅子的烤鹅正冒着香气。更妙的是这只鹅从盘子里跳下来,背上插着刀和叉,摇摇摆摆地在地板上走着,一直向这个穷苦的小女孩走来。这时候,火柴又灭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
她又擦着了一根火柴。这一回,她坐在美丽的圣诞树下。这棵圣诞树,比她去年圣诞节透过富商家的玻璃门看到的还要大,还要美。翠绿的树枝上点着几千支明晃晃的蜡烛,许多幅美丽的彩色画片,跟挂在商店橱窗里的一个样,在向她眨眼睛。小女孩向画片伸出手去。这时候,火柴又灭了。只见圣诞树上的烛光越升越高,最后成了在天空中闪烁的星星。有一颗星星落下来了,在天空中划出了一道细长的红光。
“有一个什么人快要死了。”小女孩说。唯一疼她的奶奶活着的时候告诉过她∶一颗星星落下来,就有一个灵魂要到上帝那儿去了。
她在墙上又擦着了一根火柴。这一回,火柴把周围全照亮了。奶奶出现在亮光里,是那么温和,那么慈爱。“奶奶!”小女孩叫起来,“啊!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个样,就会不见的!”
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一大把火柴发出强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样明亮。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新年的太阳升起来了,照在她小小的尸体上。小女孩坐在那儿,手里还捏着一把烧过了的火柴梗。
“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人们说。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家乡
是一个我想走近
却又想远离
令我忧愁
却又让我欢喜的地方
儿时的记忆
躺在草坪上 数着白云朵朵
幻想着仙女的美貌
看那船艘的往返
把梦投进河里
看那水草若隐若现
记忆中最美丽的日子
就是静静的坐在小河旁
表兄表姐心欢喜
大婶大妈拉家常
看着小伙伴在河边玩耍
我也蹬起了脚掌
只因妈妈不让下水
只好在篱笆前 远远的眺望
微风吹过脸庞
依稀听见:
“幺妹儿,回家吃饭啰”
儿时的呼唤
是那么熟悉又那么温馨
每一次远行 不管走多远
妈妈的嘱咐与唠叨
还有那哽咽的声音
总在耳边响起
总走不出母亲爱的叮铃
妈妈 您别送了
当我踏上船仓 扬帆远去
妈妈的眼泪 落入我的眉间
又上了我的心房
挥挥手,故作洒脱
不让您看见我伤心的模样
家乡
萌芽了我的初恋
启迪了我骚动的青春
激励了我的梦想
让不想离家的孩子
从此 撑起了人生的方向
降生人世,我们就坐上了生命的列车。我们以为,我们最先见到的两个人——我们的父母,会在人生的旅途中一直陪伴着我们。很遗憾,事实并非如此。
他们会在某个车站下车。留下我们,孤独无助。他们的爱,他们的情,他们不可替代的陪伴,再也无从寻找……
尽管如此,还会有其他人上车,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将对我们有着特殊的意义。他们之中有我们的兄弟姐妹,有我们的亲朋好友。我们还将会体验,千古不朽的爱情故事。
坐同一班车的人当中,有的轻松旅行,有的却带着深深的悲哀……还有的,在列车上四处奔忙,随时准备帮助有需要的人……很多人下车后,其他旅客对他们的回忆历久弥新……但是,也有一些人,当他们离开座位时,却没有人察觉。
有时候,对你来说情深义重的旅伴,却坐到了另一节车厢。你只得远离他,继续你的旅程。当然,在旅途中,你也可以摇摇晃晃地穿过自己的车厢,到别的车厢去找他……可惜,你再也无法坐到他身旁。因为这个位置,已经让别人给占了……
没关系,旅途中充满挑战、梦想、希望、离别……就是不能回头。因此,尽量使旅途愉快吧!善待旅途上遇见的所有旅客,找出人们身上的闪光点。
永远记住:在某一段旅程中,有人会犹豫彷徨,因为我们自己,也会犹豫彷徨;我们要理解他人,因为我们也需要他人的理解。
生命之谜就是:我们在什么地方下车?坐在身旁的伴侣,在什么地方下车?我们的朋友,在什么地方下车?我们无从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