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代会座谈会演说稿【合集3篇】

党代会座谈会演说稿(精选3篇)

党代会座谈会演说稿 篇1

按照《市委办公室关于召开市第四次党代会报告调研座谈会的通知》(市办发电﹝20xx﹞号)要求,现将我市“十一·五”卫生事业发展状况、存在的问题、“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重点规划作简要汇报,供起草市第四次党代会报告参考。

一、以来全市卫生事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

(一)民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升。

国民主要健康指标显著改善,到20xx年,全市孕产妇死亡率/万,婴儿死亡率‰,*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比20xx年下降%,%,%。

(二)卫生资源进一步优化。

全市拥有医疗卫生机构所(村卫生室除外、下同),卫生人员**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人,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人;床位张,每千人口拥有床位张。分别比20xx年提高%和%。

(三)重大疾病防控成效突出。

20xx年,全市无甲类传染病发生,乙类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降至/万,比20xx年(/万)下降了%。伤寒、麻疹、流脑、乙脑等重点传染病发病率降至历史最低水平。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种类由*种扩大到种,可预防疾病由*种增加到种。

(四)医疗保障水平稳步提高。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全覆盖,人均筹资标准从20xx年的**元提高到**元。全市有**个县实行门诊统筹,XX县开展新农合资金支付方式改革试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启动实施,**个镇乡卫生院和*个国家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行国家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采购价格与国家零售指导价格相比大幅下降,群众医药负担进一步减轻,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进一步缓解。

(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上划市妇幼保健院、市中医院、XX区第二人民医院为市级管理医院,通过进一步建设发展,提升整体市级医疗服务水平。以20xx年*月*日*家市级医院正式授牌为标志,市级医疗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以实施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规范化建设市、县级疾病控制体系和卫生监督体系为突破,新建一批县级综合医院,大幅提高全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全面启动等级医院创建工作,市第一人民医院实现了创建“三甲”目标,成为我市第二家三级甲等医院;航天医院通过三级综合医院评审。XX县、XX市、XX市成功创建国家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多渠道多方式重点培养基层卫生技术人才,招聘执业医师到农村卫生院工作。以万名医师下乡对口帮扶为突破,全面提高市、县、乡三级医疗保健服务能力。

(六)公共卫生服务成效显著。

全市基本消除地方病;儿童免疫规划疫苗平均接种率常年保持在%以上,建立城乡居民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万人,覆盖率%;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XX市是国家卫生城市,全市创建省级卫生城市*个,省级卫生镇**个、省级卫生村*个、市级卫生镇**个、市级村(寨)**个。

(七)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推进。

特别是20xx年和20xx年,市委、市政府研究和制定出台一系列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政策措施,以五项改革为重点,全面深化各项改革,农村新农合制度、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本药物制度、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等都取得了实质进展。特别是我市作为全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后,我们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努力解决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矛盾;坚持以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为目标,全面落实各项改革任务,制定印发了改革试点方案,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临床路径管理、推行电子病历、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服务能力等方面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和探索。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疾病预防控制形势依然严峻。

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等传染病的发病率还较高,甲型H*N*流感、人禽流感、手足口病等重点疾病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的威胁尚未消除,将会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社会和谐稳定造成一定影响。

(二)卫生资源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总量、病床数不足。全市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病床数均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有一定差距。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结构不合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大专以上学历、中级以上职称、具有执业资格的卫生技术人员所占比例较低。检验、麻醉、影像、妇产科等专业人才缺乏,业务开展受限。

(三)部分卫生机构功能设置欠合理,不能很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卫生监督队伍在乡镇和村级缺乏延伸机构和人员,导致相应功能缺失。妇幼保健机构与计划生育管理机构整合后,原有妇幼保健功能被削弱。

(四)财政投入不足,保障机制不健全。

近年来,政府加大对卫生事业的投入,但相对经济社会发展,政府投入仍显不足,特别是农村卫生、公共卫生、社区卫生的投入及其保障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医疗急救服务体系建设不健全。

(五)卫生信息化建设滞后。

卫生信息化建设各自为政,缺少单位间的协调、分工与合作,低水平重复开发。引入的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相对滞后,行业规范不健全,技术标准不统一,已建的网络存在不同程度的盲目性,数据交换和资源共享困难。尽管医疗卫生信息系统所采集的业务数据不少,但能够满足市民、卫生工作人员、卫生机构和各级政府需要的信息却非常匮乏,在业务流程建设中没有对传统卫生管理理念、运作模式进行有价值的升华和再造。

三、未来五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卫生事业发展思路

按照“增比、进位、突破”要求和把建设成发展一翼的目标,到**年,我市卫生事业发展水平总体要力争在西部地区排名靠前。要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中心,进一步巩固*项重点改革成果,大胆探索公立医院改革并取得实质性成效。“十二·五”期间,主要抓好以下*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快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基本建立分工明确、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调互动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要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应急救治、采供血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公共卫生服务功能,促进城乡居民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基本建立结构合理,覆盖城乡的医疗服务体系。要加强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建设。要完善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群众提供便捷、低成本的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要加强区域医疗中心和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支持市第二人民医院、市第三人民医院、市第四人民医院、市第五人民医院建设,力争到**年达到三级医院水平。到**年,XX县医院、航天医院达到三级甲等医院;其余县、区(市)人民医院达到二级甲等医院,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和临床服务辐射能力。完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发展中医预防保健,促进中医药继承创新,大力提高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到**年,XX县、XX市、XX市、XX县中医院达到二级甲等医院,其余县、区中医院达到二级乙等医院标准。积极促进民营医疗机构发展,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促进有序竞争,加强监管,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满足群众多样化医疗卫生需求。建立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

(二)加快卫生人才培养和卫生信息化建设。

1、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要强化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实施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抓好乡村医生及乡镇卫生院卫技人员学历提升工作,推进全科医生培养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继续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和乡镇卫生院招聘执业医师项目,加强城乡医院对口支援,鼓励、吸引高层次人才到基层服务。要加强继续医学教育,加大公共卫生、中医药、临床药学和卫生管理人才培养力度,以临床重点学科建设和医学科研能力建设为抓手,突出医学顶尖人才培养。

2、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以新农合信息化为突破口,逐步建立标准统一规范,资源合理利用,信息互通共享的卫生信息系统。

(三)加快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1、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提高新农合覆盖面,不断提高筹资水平,提高住院报销补偿比例,控制基金累计结余率,确保基金安全。

2、继续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政策。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使用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率销售,二级医院基本药物目录使用率不低于%,三级医院不低于%。

(四)加强基本公共卫生和重大公共卫生工作。

1、加强重点疾病防控工作。要实施好国家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强病、结核病、伤寒副伤寒等重点传染病,慢性病,重性精神疾病,口腔疾病和职业病的防治工作。大力开展免疫规划、爱国卫生运动和健康教育。

2、加强妇幼保健工作。要提高住院分娩率、孕产妇系统管理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加大对出生缺陷的监测和干预力度,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加大严重影响妇女儿童健康的疾病防治力度。

3、加强卫生监管。要完善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制,加强信息沟通,履行监管职能。

4、加强卫生应急处置。要抓好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应对,加强信息报送、风险评估和监测预警,全面做好各类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卫生应急准备与处置。

(五)公立医院改革有新突破。

要从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和非营利分开等重点难点问题大胆探索。建立高效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形成规范化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积极推行现代化医院管理制度。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落实政府投入政策。优化服务,提高质量,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

党代会座谈会演说稿 篇2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市委市政府调查研究工作座谈会,目的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重要指示精神,交流调查研究的经验,进一步推动全市的调查研究工作,并对调研工作先进单位、重视调研工作领导干部和优秀调研成果给予表彰奖励。

近几年来,全市调查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各级领导干部对调查研究的认识逐步深化,自觉性不断增强,调查研究的质量也有提高。通过调查研究,回答和解决了工作实践中的一些重点、热点、难点问题,推动了首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在这里,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这次获得表彰的单位、个人,以及全市从事调查研究工作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亲切的问候!

下面,就如何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高度重视调研工作,进一步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调查研究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要求,是我们党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的基本要求;也是我们领导机关、领导干部保持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重要渠道。坚持调查研究,是我们进行科学决策,提高工作水平的一项基本工作方法和领导制度。回顾我们党七十多年的历史,什么时候全党从上到下重视调查研究,党的事业就顺利发展;什么时候忽视调查研究,就会导致主观与客观相脱离,造成工作失误,给党的事业带来损失。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从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兴衰成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调查研究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第一,重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毛泽东同志是我们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开创者,无论是在调查研究理论方面还是在调查研究的实践方面,他都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在《“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中提出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对于改进党的思想水平、工作方法,推动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都产生了深刻而又广泛的影响。邓小平同志是调查研究的楷模。为党在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坚持和发展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邓小平理论,就是调查研究实践的结晶。也是身体力行,每年都要花大量时间深入一线,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并且号召全党同志,首先是各级领导干部要重视和加强调查研究,明确要求县以上的各级领导同志,尤其是一二把手,每年至少要抽出一个月时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正是由于我们党把调查研究作为“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认识国情,创造性的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问题,我们才走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之路。

第二,加强调查研究,是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需要。世纪之交,我们面临的形势和任务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既给我们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人类社会正处在从工业化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过渡的重要时期。我们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中,尽管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我们来说仍是一件新生事物,需要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我们面前还存在着一个未被完全认识的“必然王国”。一些原来我们熟悉的东西,现在陌生了;过去有发言权的地方,现在失去了发言权;旧的矛盾和问题解决了,又出现了新的矛盾和问题。对我们来说,我们不仅要认识和掌握市场经济的规律,还要认识和掌握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建设和管理的规律,特别是象北京作为首都这样一个特大城市的建设和管理的规律。这是时代对我们提出的要求。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下一番苦功夫去调查,去研究,通过实践去总结、发现和验证这些规律。努力使我们的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在新的形势面前,不断地去发现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

最近指出:现在,大政方针已经明确,当前的中心任务是用xx大精神统一思想、总揽全局,指导各项工作,确保实现今年的奋斗目标。北京市如何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实现市八次党代会提出的跨世纪的发展目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完成这样一个任务,会有大量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需要我们去了解,去研究,拿出新的办法。不少同志由于重视调查研究,他们对自己负责的地区、部门、单位过去和现在的情况比较了解,因而制定出的计划和提出的任务就比较符合实际,工作就取得明显成效。但也确有少数同志思想懒惰、作风漂浮,不愿做调查研究,凭老经验、想当然、拍脑袋办事,把自己的主观愿望当作客观现实,这样的人用毛泽东同志的话讲,只能是“十个有十个要失败”。所以,全市各级领导一定要从党和人民事业的高度去认识调查研究工作,凡事从调查研究入手,重大决策必须通过调查研究才能做出,并逐步形成健全的制度。

第三,加强调查研究,是提高领导干部自身素质的需要。说“全党同志特别市各级领导干部,真正把调查研究这一最基础的工作做透了,好处很多。”调查研究对提高领导干部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意义十分重大。作为一个领导干部,能够经常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把大量分散和零碎的信息,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归纳,加以系统化、条理化,从感性认识不断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样,他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就会不断增强,他的发言权就多了,就取得了领导工作的主动权。实际工作中,有的同志整天忙忙碌碌,事必躬亲,纠缠于具体事务之中,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工作虽然辛辛苦苦,但到头来还是说不清底数,理不清思路,打不开局面。这样的工作方式是难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也无法创造一流的工作水平、工作成绩、工作经验。所以不重视、不懂得、不参与调查研究的领导干部是不称职的领导干部。

在某种意义上说,重视不重视调查研究,会不会调查研究,反映了一个领导者的素质,去不去调查研究,反映了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态度。近一时期,庆林同志多次强调并身体力行,带头深入基层搞调查研究,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重视。我们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争做调查研究的行家里手,不断提高工作中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自己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

二、努力提高调研工作的质量,不断推动调研工作上层次、上水平

全市的调查研究工作,经过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调研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但也要看到,目前调查研究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些同志至今还认为调查研究是可有可无、可多可少、可松可紧的虚事,因而对调研工作采取应付和敷衍的态度;有些调研课题与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与我们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联系的还不够紧密,调研成果针对性不强;调研与决策两张皮,调研成果转化率不高的老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等等。因此,调查研究工作还大有文章可做,大有潜力可挖。推动全市的调研工作当前应当在以下几个方面狠下功夫。

第一,要在加强调查研究的针对性上下功夫。党政机关的调查研究工作不是为了论证某些学术观点,不是为了写理论文章,也不是简单地反映情况,而是直接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是领导机关、领导干部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推进和提高领导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方法和工作制度。因此,不论是各级领导同志,还是各级党委、政府专职调研部门的同志,在调查研究中必须牢固树立大局观念和决策意识,认真领会、准确把握中央有关指示精神,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围绕市委、市政府以及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部署,确定题目开展调查,要急党和政府之所急,想党和政府之所想,办党和政府之所需,使调查研究工作服务于党和政府的科学决策。提高调查研究为决策服务的针对性,要求我们要善于发现问题,及时掌握事物发展的苗头和倾向。当前,在世界科技经济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首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既有良好的机遇,又面临严峻的挑战。有许多亟待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比如,市第八次党代会和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都明确提出了大力发展首都经济的历史任务。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如何推进首都经济迎接新的挑战?首都有强大的科技优势,但受部门、地区的限制,这些优势又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我们如何用市场经济的办法把首都的科技、智力潜力挖掘出来?北京农业具有非常好的基础,也有非常有利的发展条件,如何推进首都现代农业的进程?我们提出要依法治市,多年来制定了不少的法规,但如何实现司法公正?采取什么办法,制定什么措施来实现依法行政?在党风廉改建设上,我们在抓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查处大案要案、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的同时,用什么办法从根本上抑制腐败现象的产生?铲除产生腐败现象的土壤和条件?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利益关系的调整,出现了大量的职工下岗,占地拆迁,干部作风不民主等等新问题,我们如何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产生的人民内部矛盾?北京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有非常强大的发展文化事业的基础,我们如何用经济办法去发展和壮大文化产业?为了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调动基层积极性,如何理顺管理体制?以及如何选拔、培养年轻干部,如何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等等。这些问题怎么解决?办法从哪里来?思路从哪里来?还是毛泽东同志那句话,人的正确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人头脑中固有的,只能从三大革命的实践中来。毛泽东在谈到领导方法时指出,凡属正确的领导必然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正确的认识要从群众的实践中来,并要回到群众中去,接受实践的检验,不断反复,不断深化,一次比一次更正确,更符合事物发展规律。提高调查研究的针对性,本身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和从事调研工作的同志多接触实际,了解实际工作的运行情况,善于从个性中找出共性、规律性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组织力量进行调查研究。

第二,调查研究要在深入上下功夫。调研如果只停留在表现现象,掌握的情况若明若暗,收集的资料甲乙丙丁“开中药铺”,是无法为决策服务的。怎样才能“深”,首先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要深入到那些困难的,矛盾突出的,长期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单位去调查研究。深入下去而不是浮光掠影、走马看花、道听途说,要通过详细地、系统地、全面地收集资料,从这些地方去发现我们工作中的难点、热点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其次,调查研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当前有两种倾向要注意:一是先入为主。调查研究不是从大量的事实中去归纳、概括出观点,而是带着已有的观点去找论据,用自己头脑里的想当然去裁剪事实,既唯上,又唯书。二是报喜不报忧。调查研究一定要敢于尊重事实,不迎合,不附和,不回避矛盾和问题,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不文过饰非。这是调查研究的基本的要求。第三,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去研究、分析问题。对调查研究获得的大量资料信息,要善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去进行深入的分析,找出事物内在本质性、规律性的东西。陈云同志说的“交换、比较、反复”就是这个道理。我们看事情必须看它的实质,而把它的现象只看作入门的向导,一进门就要抓住它的实质,只有这样才能克服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才能找到事物内在的联系和深层次的矛盾,把握事物内在的运动规律。

第三,要在调查研究成果的转化上下功夫。调研课题来自于决策的需求,调研成果要服务于决策的制定。一项调查研究的成果是否转化应用于决策,是评价调查研究工作重要标准,最主要的标准,是检验和考核调研工作质量的关键。只有把调查研究成果转化成为决策,应用到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中去,调查研究工作本身才有意义。今后,要在调研成果能否转化成为决策上多动脑子,狠下功夫。这就要求我们从事调查研究的部门和同志,要学会站在决策的角度思考研究问题,选准课题;要善于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要能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当然,有时调查研究工作本身做得很好,但由于种种条件不具备,也可能一时难以转化成领导决策。各级领导同志要特别重视调查研究成果的转化,千万不要把好的调查研究成果束之高阁,要高度重视和善于利用调研成果来完善决策思想,工作思路,工作措施。

三、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调查研究工作的领导

加强调查研究工作,关键的问题是各级领导要重视,并切实加强对调查研究工作的领导。

第一,领导要亲自动手。各级领导干部都要亲自做调查研究是中央的一贯要求。强调指出,“越是领导职务高的同志,越要亲自下功夫对重大问题进行调查研究,这是别人无法代替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领导干部亲自从事调查研究工作,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决策水平,还可以通过示范作用和榜样的力量带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市委、市政府决定市级领导同志每年调查研究不少于两个月,每星期一般不少于一天。区县局各级领导也要结合实际,制定自己的调查研究计划,明确调研任务,坚持进行调查研究。在实际工作中,领导同志承担着大量的事务性工作,不可能事事都亲自去做,但我们要求领导同志要给调研部门出题目,参与一些调研活动,充分发挥调研部门同志们的作用,使他们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眼睛、耳朵和大脑。通过他们的工作使各级领导同志能够更多、更准确地了解、把握社情民意。领导同志通过亲自调研,通过出题目组织调研,通过参与调研过程的研究、讨论,既可以推动调研工作,又可以提高自身决策水平。为了使调研工作更加制度化,近年来实行的各单位主要领导向市委上报重点调研课题和调研报告的制度应当继续坚持,重大问题不经调查研究不讨论、不决策的规定还要继续坚持。

第二,要关心和重视调研队伍建设。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已经有了一支比较好的调研工作队伍。这是做好调研工作的重要保证。目前,全市区县局以上单位共设有专职调研机构105个,专职调研人员近千人。这些同志的整体素质是好的,这支队伍不仅不能削弱,而且当继续加强。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为调研干部的成长创造条件。领导要经常给他们通信息、交任务、出题目,使他们工作起来有明确的方向。要创造条件让他们多看一些文件,多参加一些会议和领导活动,了解领导决策需求。要加快调研部门干部的流动,把调研部门作为培养和输送干部的基地。要根据研究工作的特殊性来逐步改善他们的办公条件。研究室是比较清苦的单位,领导同志要关心他们,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困难,使他们更好地为领导决策服务。要继续做好决策研究职称评定工作,今后要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扩大职称评定的试点范围,使这项工作发挥更大的效益。调查研究工作是运用科学的理论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一种复杂的智力劳动,需要不断探索未知领域,寻求事物的发展规律。做好这项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调查者自身素质的高低,在新形势下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强学习。近一时期,从中央到市委市政府都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复强调加强学习,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在研究室工作的同志应当更加自觉地注意学习,要学得更多、更深、更好一些。知识面尽可能宽一些,既要了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又要争取懂历史、懂法律、懂经济、懂必要的自然科学知识。同时,要增强实践锻炼的自觉性,到实践中去磨练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圆满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各项任务。

第三,注意调动社会力量参与调查研究。现代化大生产的系统性,社会结构的复杂性,社会生活的多变性,以及世界范围的科技革命,对领导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单凭领导者个人的知识、经验和智慧,很难把握日新月异的发展形势,正确解决各种复杂的问题。单靠党政机关的研究室也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因此做好调研工作还要注意利用首都的智力优势,调动社会各方面研究单位的积极性,为首都建设服务。市委、市政府研究室要在这方面多想一些办法,多做一些工作。通过沟通信息、交流情况、研讨问题和组织调研等多种方式,把专职调研队伍和社会调研力量更好地组织起来。

最后,希望大家共用努力,坚持不懈地开展调查研究工作,推动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在调查研究的实践中,多出成果,多出人才,为党和人民做出更多的贡献。

党代会座谈会演说稿 篇3

9月10日下午,参加了汽车与交通学院的教师代表座谈会,这也是学院成立以来第一次在教师节举办这类座谈会。会上大家都充分肯定了学院这些年来取得的成绩,我也谈了自己的看法。为便于表述,我把当时的发言要点和自己的思考进行了整理。

当了很多年大学教师,我一直认为两点,一是“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二是“考上我们学校的学生都是好学生”。

我不否认大学还有其他的功能,但是,如果偏离了培养学生这一基本功能、如果因为其他功能而冲淡了培养学生这一基本功能,都是错误的。学校最大的成果就是学生。

多年以来,我们在很多省市都是一本分数线招生,可以说,进来的学生都是好学生,为什么总会有学生出现问题?这当然可以找出各种各样的原因,但是,既然问题出在我们这个环节,就说明我们这个环节存在问题。

很多时候,我也设身处地的想,新入学的学生都是刚刚高中毕业,第一次离开家乡,面对的是完全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老师、陌生的同学、陌生的生活方式、陌生的学习方式,随后还要面临考研、就业、走向社会等等,自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可是,遇到这些问题,能够向谁说呢?向谁寻求帮助呢?经常有学生出现心理、精神方面的问题甚至自杀,那么,又有多少老师能够真正的了解这些学生、走进(这里,我用的是“走进”,而不是“走近”。因为“走近”是距离上的`,“走进”是心理上的。)这些学生,给予这些学生切实的帮助呢?又有多少人能够体会到学生在这期间的孤独无助的感觉呢?

没有,很多时候,只能是靠学生自己化解。

以前,也经常有学生遇到问题向我反映,我也通过谈话、聊天、短信、电话、写信等方式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一直到这个暑假,还有学生主动找到我,当面聊了关于学习、关于个人发展等方面的问题。昨天(9月9日)还有一个今年考上外校研究生的毕业生来看我,和我聊刚刚进入研究生学习的困惑。

每次交流,学生一方面说受益匪浅,另一方面是感激不尽。

这说明什么?说明学生需要这样的交流,说明我们和学生这样的交流太少了。我们总是习惯于说,“大学生都是成年人了,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这句话,可以做为对学生的引导和激励,但不应该成为不关心学生的托词。毕竟,他们还是学生。

我说这些,不是标榜我多么关心学生,说实话,我关心的也是很不到位。

我是在想,为什么我们这方面的工作做得这么少。

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只是口头上把学生培养放在重要位置,实际上并没有相应的制度保障,甚至,所制定的制度是背道而驰的。

现在每个学校都在对教师进行考评,但是,考评的依据是什么呢?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科研论文,唯一和教学有点儿关系的考评指标是讲课效果。没有一个指标是和关心学生有关。

对教师工作也在实行量化,直接和收入挂钩,但是,老师对同学的关心根本无法体现。

我并不是为自己鸣不平,而是说,制度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现有的制度就根本没有把学生培养放在应有的位置,所以,导致很多老师也不会把关心学生放在应有的位置。

我曾经在qq空间上说过,“制度是第一生产力”。这不是和邓大人唱反调,而是自己的切身感悟。因为任何管理理念、任何管理方式都是通过具体的制度来实现的,也是通过制度来保障的。(有老师说,有制度不执行,也不会有效果啊。我说,有制度不执行,本身就说明制度设计存在问题。)好的制度可以让人积极向上、心情舒畅;不好的制度可以让人不思进取、萎靡不振。好的制度可以让好人扬眉吐气,甚至让坏人变为好人;不好的制度可以让坏人肆无忌惮,甚至让好人变成坏人。

我们总是说,教师是一个良心活,这话没错。但是,不能总是让老师仅凭良心干活。作为管理者,应该从制度层面、管理层面多加考虑,充分利用制度的导向作用,让有良心的老师理直气壮,让没良心的老师反躬自省。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