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爱与责任主题师德演讲稿(合集三篇)

关于爱与责任主题师德演讲稿(通用3篇)

关于爱与责任主题师德演讲稿 篇1

他,一个刚学医回来的青年,满怀着对家乡的志向,一脚踏上了这个养育了他十几年的家乡,像一只飞出去的凤凰,又飞回了巢。他满腔热血,准备将自己的所学的奉献给他所热爱的这片乡土。

回家后,毅然决定在家乡办个诊所,算是有了个工作的地方。诊所不大,就他一个人,虽是有些孤单,但每天忙碌的生活让他感到欣慰。

家里离诊所也有几里路,路也不平,每天清早一个人推着车子,到诊所,有时候路上不平整,偶尔绊住了脚,咬咬牙继续向前走。

每天,他都会忙个不停,不是刘婶的老病又犯了,还是小王的胳膊扭了,他都会立即上门看病,尽早地帮助乡亲排忧解难。

渐渐的,乡亲们对他已熟悉了,有事没事总要与他聊一聊,把它他当做知心朋友的对待,这让初出茅庐的他,感到了自己所做决定的真正价值。

他每天奔走于两地,有时候病人急需,他就立马赶回来,来不及吃母亲做好的饭,就匆忙的赶去出诊。回来时,只剩下僵硬的馒头在诊所里,没办法只能啃一口,喝一口热开水下咽。

可是,事情总不是那么的如愿。

一天晚上,他正在诊所休息,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了他,他立马从床上下来,开门一看原来是王大哥正在搀扶着他的母亲,他立马与王大哥一起将老人扶在椅子上。经检查发现,老人的高血压病很严重。此时他的第一反应就是将老人送医院,于是他将自己的建议说明了王大哥。此时王大哥思索着了片刻便苦求他,先给老人们打一针控制住病情,等天亮后再送医院,并且现在路上不好走,又没有车。这些话他都明白,于是就给老人打了一针,之后又吩咐王大哥一定要及时送老人进医院治疗病人走后,他又接到了家里来的电话,催他立马回去,有急事。

忙乎了一宿,歇也没歇的赶回诊所,正准备休息一下,可是,刚一躺下就有人跑来大喊,说他昨晚给人家医病医死了人。他一听,差点没昏过去,难道,难道……

经过调查取证,还好不是自己惹得祸,但不少人便传言他不会看病,是个骗子,这时,他有苦难言,心里很是难受。

于是,他一个人跑到田野里。秋天的风,很是刺人的脸,他眼里含着泪水,像秋天田野上凋零的花一样,风一吹就落下来。此刻田野里空无一人,他目视这前门,心里想,是不是自己的选择错了,也许,这里根本不属于自己,也许,这一切都是幻想,他有点儿怀疑自己当初所做的决定。秋风像一把刀,深深的刺进他的心,血在流着,痛了谁不能说。

回家后,他看看家里辛勤劳作的母亲,想到父母一辈子堂堂正正的做人,有什么事情都会扛下来。觉得自己这点事儿不算什么,心里一热,又想回去了。于是,饭也没吃就回到了诊所,继续看病救人。

他想,一个人就要勇敢的承担责任,这是做人的原则,不管别人怎么说,只要做好自己就行了。

现在,他继续坚定的做好他的“郎中”,为看不起病,吃不起药的乡亲看病,贡献着自己的微薄之力,像一根坚立在大山深处的旗帜,永远飘着,他说,只要有人需要帮助,他会立刻赶赴那里,让这面旗帜飘的更高,更远……

关于爱与责任主题师德演讲稿 篇2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携手防疫抗艾,共担健康责任。

在一次对河北省9所高校学生的调查发现,40%的学生认为对所有的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应该隔离处理,我不知道今天在座的各位如果做这样一个调查的话会是什么样的结果。从医学上讲,艾滋病只是一种病毒,尽管时至今日人类仍然不能完全征服它。但是,正如我们所知道的,它只有血液、性、母婴三种传播方式,其传染性,远远低于肝炎。正常的交往和生活是完可以的,而我们却要残忍地把他们丢在地狱。

我知道一提起艾滋病,我们在害怕,社会在担心,世界在恐惧。请听这样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目前,全世界艾滋病患者近4000万,死于艾滋病的人已达1400万。我国从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到今天,短短的20年,感染艾滋病毒已有84万人,位居亚洲第二、全球十四位。更可怕的是,目前,艾滋感染者的发病率每年以40%的速度增长。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如果缺乏有效的控制,到20__年,我国的艾滋感染者将达到1000万之多,艾滋病将成为中国的国家性灾难。如果有1500万到3000万人得了艾滋病的话,中国的经济将毁于一旦。朋友们,这绝非危言耸听,这是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对中国的郑重告诫,这也是中华儿女的深切担忧。你可知道,我们泱泱大国,正坐在即将爆发的火山上。亲爱的朋友啊,如果你看到无辜的婴儿,被艾滋病折磨得奄奄一息,你能不为之心痛吗?如果你看到妙龄的少女被艾滋病摧残得瘦比黄花,你能不为之惋惜吗?艾滋病可怕可恨,但艾滋病人可悲可怜!他们也许因为与生俱来的贫穷,也许因为一次意外的医疗事故,却要背上这沉重的无法解脱的痛苦;也许因为一时的失足,却要用宝贵的生命作为代价。他们随时可以听见一种声音,看见一种影像,嗅见一种气息,那就是死亡。他们在痛苦中呐喊,在无奈中抗争,在失望中期盼。朋友,面对这样一群不幸的病人,我们能无动于衷吗?能忍心置之不理吗?艾滋病虽然可怕,但更可怕是我们的冷漠和敌视。正如一名教授所说,歧视是防治艾滋病的敌人。

难以忘记那一双双直逼死亡般绝望的眼睛;难以忘记那个守在坟前的小孩,傻傻的望着镜头,他的父母都因卖血得爱滋病而去世;更难以忘记那刻在手臂上的仇、杀、恨,那似乎是在对我们歧视的控诉!

亲爱的朋友,请相信:你的一点改变,就能改变他们的一生。只需要一颗温暖的心,一道平视关怀的目光,一个不经意的微笑。最后,请允许我引用一句广告词,"我希望有一天,我们能和所有的艾滋病人生活在一个没有歧视的充满爱的世界里!"

谢谢大家!

关于爱与责任主题师德演讲稿 篇3

尊敬的领导,亲爱的老师们:

大家好!

我参加工作已快两个学期,在这段时间里,我把自己的一部分青春和激情都倾注于我的工作岗位上,在我所接触过的每一个学生身上,我深刻体验到了作为一名体育教师的艰辛与快乐。在工作中,我时常会想一个问题,我想成为一名什么样的教师?

既然自己选择了教师这门职业,就要对学生负责,对工作上心。特别是作为一名新进教师,在工作中需要精神支柱鞭策自己,而这个精神支柱,就是师德。师德两字看似轻实则重,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多种体现。

在工作中,大家肯定有这种经历和感受。当对做错事情的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却发现那些调皮个性的学生依然我行我素,让我们教师的心一点点冷却下去,甚至有说不出的恼火和伤心。但是在某一时刻,这些学生又能突如其来的让我感到欣慰与感动,又能一次次地温暖我的心田。

记得在上一学期的一节体育课上,正在教授学生学习“啦啦操”。学生a站在队伍里面不仅没有跟着我一起学习动作,而且还和身边的同学讲话。第一次,我点名提醒了a一次,他稍微收敛了一下。从a的舞蹈动作来看,明显没有认真练习。接着,在这节课中,a因为在队伍里面随意跑动还带动其他同学大声喧哗吵闹,我又以点名的方式提醒他,他才回到自己的位置站好。当学生a第三次乱跑动大声喧哗时,我要求a出列站在队伍前面跟着我学习,但是学习效果也不佳。三次的捣乱让我在这节课里打乱了教学进度,也让我的心情很差。下课后,我单独留下a在操场上,跟我一起练习上课学习的啦啦操,可是当我做示范时他一动不动。我问学生为什么不跟着好好学操,他头扭向一边,不屑的对我说:“我不想学”。然后我把他带到办公室里,他站在办公桌前,我就看着他,什么话也没说,并不是我不想批评他,而是不知道该给他说些什么。因为每周上课,基本都要找他谈话一次,但是这次我一句话也没说,只是静静的看着他。我发现,这次在办公室他慢慢有了变化,从刚开始的满不在乎到有点局促不安,又过了一会儿,他低下头,偶尔瞟一下我,我还是平静的看着他的脸,就好像是在欣赏一幅画。接着他的头越来越低,也更加不安了。过了几分钟,我的声音打破的他的沉默:“你可以走了。”他抬起头惊讶的望着我楞了一下,然后默默地走了。第二天早上,学生a正好碰见我,学生a马上说了一句“老师好”然后我常规性的回了句“你好”,正当我要接着走时,学生a马上叫停了我,“贺老师,昨天上课时我没有认真练习,对不起”,我听完很感动,学生能够明白自己的错误,并主动道歉,十分难得。这件事情之后,这位学生还是会时常在上课的时候捣乱,但是当我提醒之后就会马上按规矩站好,不在捣乱。

学生毕竟只是小孩子而已,不能把他们当做成人来看待。学生不遵守纪律,是因为自律性不强,如果放任不管,对学生不负责任,不关爱自己的学生,将会导致学生养成不良习惯,对日后的学习生活造成不良影响,将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对学生的付出,我们期待着学生的改变,也许一次两次没有效果,但是只要肯关爱学生,肩扛起我们对学生应尽的责任,终有一天,学生一定能够逐往好的方向转变,带给我们惊喜。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著名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名言,也是教师生涯的最好写照。教师的一生,爱与责任同行,责任是爱的化身,爱与责任相得益彰...爱与责任,就是师德最好的体现。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