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夺冠》观后感(精选9篇)

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能够给我们不少启示,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观后感了。可是观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电影夺冠》观后感(精选9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夺冠观后感 篇1

20__年春节即将到来,除了春晚备受关注外,在春节期间上映的贺岁档电影也备受期待。据悉,已官宣在20__年大年初一将上映的电影有《中国女排》、《囧妈》、《唐探3》、《紧急救援》、《熊出没·狂野大陆》等影片。

彭昱畅饰青年陈忠和

在多部贺岁档电影中,《中国女排》讲述的是几代中国女排奋斗历程以及夺冠的故事,现如今已经官宣的演员中巩俐出演郎平、彭昱畅黄渤分别饰演陈忠和的青年及中年时期,多位中国女排运动员也加入到电影中。如今电影即将上映却引发争议,曾任国家女排主教练的陈忠和要求删除关于自己的镜头,引发热议。

在《中国女排》曝光的拍摄花絮中,彭昱畅饰演的陈忠和曾在影片中疯狂吃鸡腿,并喊出“我配吃,我就要吃”,十分搞笑,此外影片宣传片中关于陈忠和的搞笑戏份还有多个,如抢鸡腿、被暴扣、被砸晕,以及被队员教训没有雄心大志等,也正是此引发了陈忠和的不满。

《夺冠》观后感 篇2

周六下午,爸爸带我去万达影院观看了电影《夺冠》。

在电影的结尾处,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奏响体育馆,鲜艳的五星红旗又一次高高飘扬在奥运会的赛场上,我的心也激动的跟着飞扬起来了。

看着领奖台上站的美女运动员们,她们身着中国红的队服,胸前挂着金光闪闪的金牌,可是她们比那金牌更加耀眼。可是为了这一刻,每个人都经历过坎坷,经历过彷徨,经历过无助,经历过迷茫。运动员朱婷始终无法敞开心扉释放自己,朗平教练问她:“你为什么打排球?”朱婷回答朗平教练时说:“为了我爸妈!为了成为你!”是啊,每个人只能做唯一的自己,最终朱婷突被了自己,成为了中国女排队长,成为了世界顶级球员,也成为了最好的自己!这场比赛在每个人的坚持不懈努力下赢得了胜利,可这不仅仅是一场比赛的胜利,而是每个人凭借着坚持和执着战胜了自己的见证,更是迎难而上、拼博不服输的女排精神的体现!

看完这部电影,“女排精神”对我有极大的鼓舞。今后我会把女排的这种精神用在我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在遇到阻碍的时候想一想她们的泪水、汗水、执着和坚韧。在学习中碰到难题不退缩,我会努力开动脑筋寻求答案;生活中碰到困难不害怕,要想一想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会坚持学习,相信水滴石穿、日积月累的力量,努力做一个迎难而上、积极阳光的女生!

《夺冠》观后感 篇3

“女团精神是一个时代的精神,是中华之崛起精神”

自我记事起,中国女排一直是国人的骄傲,好像如传说般存在。可《夺冠》一部影片,却让我对这支百战不摧的女排队,有了新的了解。

影片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现场切入,本以为会是一部叙述光辉荣耀的影片,可并非如此。那场奥运会,中国女排虽是主赛场,可最终却得了铜牌,而美国队得了金牌。但令人惊讶的并非如此,而是美国队的教练,郎平。

七八十年代,中国是一个十分落后的国家——电视是黑白的,稀有的;计算机全国仅有几台,用卡车装都装不下。排球场并不宽阔,高而厚实的墙围着,阳光穿过厚重的窗户洒下来,橘红色的,透着浓浓的暖意,可却又感到一丝心酸。国家女排队正紧密地训练着:衣服早已被汗水浸湿,湿漉漉地黏在身上;乌黑的短发扎成两缕小辫, 也已凌乱不堪。总教练没有一丝表情的面孔板着,毫不留情地命令着、指挥着。“咚咚咚”的排球声,彰显队员顽强的毅力。可队员们也是人啊,她们有血有肉,也是有累的时候。教练的严苛训练,让她们苦不堪言。可没办法啊,“中国女排太落后了,训练条件比不上别人,只能比别人拼命。”

在这么多队员中,年轻时的郎平令我印象深刻。由于负重轻,教练一直没有让郎平碰球。她一直认为只有更努力,才能摸得到球。

她坚持每天抬哑铃做蹲起,因为教练曾说不举到100Kg就不准碰球。这根本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此瘦弱的身躯,怎能举起100kg?可她做到了。她凭着一股劲儿,一股不服输的劲。她不畏惧腰酸背疼,她内心充盈着一种执着、一种信仰、一种精神。这是对排球的热爱。

我们羡慕着所谓“别人家的孩子”他们聪明,孝顺,性格好,情商高,多才多艺,就好像他们是上帝的孩子,是女娲最完美的作品,可他们的背后呢?他们的背后都有着苦行僧般的自律。

教练说,打排球要有下意识,下意识怎么来,要有千百万亿次的训练。

这句话,她记在心上了。

在寂静的夜晚,夜黑风高,许多人都熄灯睡下了。由于当时条件所限,没有路灯的照耀,透出一丝清冷。但在排球场上,一米白光仍亮着。“咚咚咚”闷沉的声响仿佛从遥远的天边传来。棕褐色的地板上滚落着排球,数都数不完,是谁牺牲了休息时间在孜孜不倦的练习?是谁在球场挥汗如雨?

答案呼之欲出,郎平。她做到坚守热爱,她拥有女排精神。

与日本队抗衡在赛场上,因身为中国人,每个队员都有一种不服输的气概。中国经济是比不上日本,但绝不能小瞧中国女排。

女排是一个团体,而不是个人。中国女排是什么?没有你没有我,只有我们。在与江苏男排——当时最厉害的男排打比赛时,她们一度忽略了整体的个体,过于追求分数,而导致漏洞百出,对手更是凭此得了不少分。

后来,他们调整对策,让郎平作主攻,承受了更多的压力与责任,这没有击溃郎平,反而这磨练了她,使得她更加优秀、更加完美。她们不再想着依靠个体夺分,而是以整体团队共同得分。

这些是女排精神,是中华之崛起精神。

《夺冠》观后感 篇4

看《夺冠》真的看哭了,女排精神太令人敬佩了!我想感慨郎平很会用人,导演也很会选演员,巩俐简直神还原郎平,眼神动作丝毫没有表演痕迹,黄渤依然很稳。

女排姑娘们不仅打球厉害,也是具备着随时可以出道当演员的能力,因为她们的女排精神已经彻底注入内心,所以她们无论做什么事都拼尽全力,演自己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容易的事,她们肯定认真学过演技,特别是朱婷的哭戏,太有感染力了。中国女排,我为你们骄傲!

《夺冠》观后感 篇5

冲刺、垫球,接下以往,高跳、扣杀,开创未来,失败与成功,高潮与低谷,这就是中国女排,这就是《夺冠》。

《夺冠》讲述了上世界八十年代到本世纪十年代期间40余年中国女排的故事,当今的体育题材电影中大多是一味歌颂集体无限高于个人的空泛的故事,但《夺冠》并非如此,它更像是一颗一颗的珠子,它所串成的项链,赞扬了中国女排的同时,艺术价值也很高。

但是既然说《夺冠》是一串项链,那谁是串起项链的这根线呢?

“只要穿上带有中国的球衣,就是代表祖国出征”。

“每一次比赛,我们的目标都是升国旗,奏国歌”。

这跟“线”的名字就叫郎平。

郎平是电影中贯穿全篇的人物,在现实中的她也是几乎贯穿女排历史的人物,女排的十个冠军她参与了八个,几乎没有人比郎平更懂中国女排。

郎平不仅作为一名老女排,更作为击败当今中国女排的一名职业教练,她深刻地意识到,当今中国女排的不足,也意识到传统老女排训练方法的不足,比如仅仅只是每天在一起训练,一起吃饭睡觉,这种方法远远被拉在了世界的后头,所以想要提升中国队的水平,就必须改革。

改革的第一项议程:增加人数,从前的女排只有十一二个人,包括替补,一起训练,虽然大家的情谊非常紧密,但是有一个更大的问题,一旦主力受伤,就必须换替补,而替补的实力水平,实战经验,一般是不如主力的,并且这样的打法阵容变化单一,不能应对对手的不同阵容。

而新女排有30名队员,不够?那就50名,还不够?那就100名!100名队员,100种不同的擅长点以及缺点,无数种的阵容变化,在国外打常规比赛这段时间,郎平的每局阵容轮换从不小于10次,有一次比赛郎平惊人的换了将近30人次,她让有些队员上去尝试,从而得出一些拥有针对效果的小组合,再遇到一些在某些方面特长的对手时,郎平就可以派出这些小组合进行应对,郎平的举动,如同一根线,把这些小组合都串了起来,正因为她的目的是这个,所以当有人质疑中国队战绩过于难看时,她回应说“我觉得打得很精彩啊”!

但这100名队员全是郎平,单方面选出来的,不可能每个人都热爱排球,郎平对这一点也心知肚明,当有人拿出想考大学,有人想找到真正的自己,这类理由退队时,郎平的眼眶微微的红润了。

仅仅让队员轮番上场,让不热爱排球队员离开,对于郎平而言,这样的队伍远不够紧密,接下来的提升方法,不能靠郎平自己,还需要靠某一个人,一个地方。

脱粉的墙壁上一个个白色的球印,落满灰尘的排球,高处贴着的极有年代感的标语:“打出亚洲,走向世界”,这大约是队员们到达漳州训练基地的第一印象,没有先进的训练场馆和器材,一些队员们还在郎平的指导下训练,这些队员们不仅是传球、扣球,还有拦网、垫球的,都默不作声的训练着,他们的心中大约此时都在想着:朗指导为什么要让我们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中练球呢?

早上练到晚上,太阳的落下与星星的升起,新女排如几十年前的老女排一样刻苦,除了一件事:呐喊。在击球垫球拦网之后,没有呐喊,没有震耳欲聋的呐喊声,没有饱含击败一切的勇气的呐喊声。

当朱婷在郎平眼前扣了几十个球,一句话没说,就连气也没张嘴喘一口时,郎平发话了:“喊出来,朱婷”

沉默,但扣球的力量加强了,

“喊啊”,

沉默,但球一个比一个有力量,

“你为何打球”?

“为了成为你”,这就是朱婷的回答,

“那你就错了,你永远也无法成为我,想不出来是吧?那今天就睡在这里好好想想”,是夜,但无人入眠,或坐或躺坛或卧或靠,每个人都在沉思着,门轻轻地被推开了,是前总教练,他一边慢慢地踱着步,一边缓缓地说着:当我心里头没力气的时候,就常常喜欢来这里扣球,扣几十球,再想想那帮老女排,心里头就有劲了,不信来试试,反正也睡不着嘛,这时灯打开了,“砰,砰”这是队员们扣球的声音,

“你们瞧,这些球印都是那帮老女排一个球,一球打出来的,我看看。.。.。.这个是郎平的”,

“砰,砰……”

“你们也知道郎平脖子以下没有一块骨头是好的,当年我们什么也没有,但我们有这个手指人,(一手指人,一手指球印),现在你们什么都有了,但没了这个”

“砰,砰……”。

“喊出来——”

“喊呀喊呀——”

“姑娘们用力”,

“喊呀喊呀——”

这时,门外早就看着这一切的郎平的眼睛湿润了,

至此,这根传承了以往意志,并且即将要延续历史的项链,在郎平这条线的努力下,串好了,也是在“女排精神”的熏陶下串好了。

你可能认为举起七八十公斤的杠铃很难,但郎平每次都要举100起公斤,你可能认为郎平扣一万次球很多,但他的队友可以扣五万次,你可能认为击败亚洲第一很难,但中国队打败了日本队,这就是中国女排,这就是女排精神。

什么是女排精神?首先是团结,如果没有数年的磨合,没有彼此家人一般的关照,没有产生的团结协作,中国队如何能创下五连冠?即使在郎平的“大国家队”时代,没有队内协作,中国队整怎能展现精妙的配合,在最后一球出其不意击败巴西队,然后是热爱,没有热爱,你能想象一群人打排球,手打烂,每天扣球上万个,举起常人远不能举起的杠铃?没有热爱,女排队员,只是一些靠排球吃饭的人。中国队力量不如巴西,弹跳不如美国,柔韧不如日本,那她靠什么拿到第一的呢?正是热爱,也无怪郎平让队员了解自己是为何而打排球,到底爱不爱排球?

新时代的我们又怎能没有女排精神呢?团结、热爱这两样东西,不正是我们需要的吗?

《夺冠》观后感 篇6

我看完了《夺冠》这部电影后,懂了中国女排的精神。还有朗平的力量和好心吃苦的精神。我以后也要学习中国女排的精神和朗平吃苦的精神。

在中国女排夺冠之前,中国在重大的国际赛事上,从来就没有拿过好成绩,中国也被西方国家的人称为“东亚病夫”。所以中国女排夺冠为我们中国人大大的争了一口气。我们要学习女排的精神为国争光。

《夺冠》观后感 篇7

1月19日晚,由陈可辛导演执导的将于大年初一全国公映的电影《夺冠》(原名《中国女排》)全球首映礼在北京英皇集团中心举行,记者现场欣赏了这部令人期待已久的体育影片。整部影片回顾了中国女排振奋无数国民的夺冠之路,重温跨越几代人的集体记忆,《夺冠》让人热血沸腾!赞叹的是,贯穿始终的就是:女排精神不朽!

电影不是历史,这部电影更不是纪录片,记者怀着一些细节必然有艺术加工的心理踏进首映礼现场,然而惊人的历史重现依然让人感人肺腑,那才是属于我们全体中国人的集体记忆。

记者和不少青年球迷说起当年漳州训练基地竹棚下的艰苦训练,他们甚至怀疑记者话语的真实性。直到这部影片首映,老女排们的艰苦训练再现,不少年轻人都感叹道:“这是真的吗!天呀!”当初上世纪70年代,老女排就是在泥地里训练,在粗糙的木地板场地上进行防守训练,姑娘们身上有不少血水,还扎上了倒刺,训练完毕,大家相互拔刺,包扎伤口,这是真实的历史。至今,在福建漳州女排训练基地的博物馆里,人们依然可以看到当初老女排训练时用过的旧球衣和护膝,上面还有血印和泥土。

伴随着著名播音员宋世雄老师的解说声,人们眼前是1981年11月16日在日本大阪举行的世界杯最后一战中国女排与“东洋魔女”日本女排的决战,比赛起伏跌宕,第五局决胜局中国队14比15落后,日本队率先拿到赛点,谁的关键防守,谁的关键进攻扳平,直到中国队最后拦网以17比15取胜,日本队球员防守补位将球垫飞的角度都与历史一样。当然,还有国人上街庆祝的画面,体现出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女排首夺世界冠军的意义,女排精神就此诞生。

还有2003年女排世界杯夺冠、2004年雅典奥运会夺冠,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美女排五局“和平大战”,几乎都是神还原。离我们最近的一次奥运会夺冠,就是2016年里约奥运会冠军,而1/4决赛中国队与巴西队五局鏖战是经典中的经典,最后一球魏秋月并未传徐云丽快攻,而是与朱婷眼神一瞬间的默契,由朱婷后攻拿下制胜一分,淘汰巴西队,简直就是赛况再现。

电影《夺冠》观后感 篇8

1981年世界杯,中国女排以7战7胜开创历史,第一次夺得世界冠军!举国欢呼,全民沸腾,人民日报头版发文,号召要“学习女排,振兴中华”。此后,中国女排势如破竹,1982年以6连胜强势夺取世锦赛冠军;1984年又以3:0完胜美国队首夺奥运金牌,勇夺三连冠!之后又以7战全胜、8战全胜的超凡战绩,接连将世界杯冠军、世锦赛冠军收入囊中,成为世界排球史上首支获得“五连冠”的队伍!而中国女排的夺冠之路并未止步。5个世界杯冠军、2个世锦赛冠军、3个奥运会冠军,2019年,随着世界杯中国对塞尔维亚的终场哨响,中国女排提前卫冕,拿下第十个世界冠军!

“女排精神”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夺得“五连冠”之后的经验总结。当代“女排精神”可概括为无私奉献、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弃、自强不息。

“女排精神”的关键人物当数“铁榔头郎平。”没有她,就没有今天的女排和女排精神。“女排精神不仅是赢得冠军,更是知道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郎平这样鼓励她的“战士”。

30多年来,中国女排就是以这样的拼搏精神激励自己,战胜困难。就算状态处于低谷,就算实力不占上风,但她们咬牙坚持,绝不后退。正是在高峰与波谷的颠簸中,在赞美与质疑的嘈杂中,在胜利与失败的摔打中,在诱惑与谩骂的交替中,中国女排不迷失、不信邪、不动摇,把所有的困难照单全收,把所有的不利化为动力,任惊涛拍岸,看潮起潮落,一次次以拼搏的姿态带给我们惊喜与感动。“再难的逆境也绝不言弃”,“可以被打败但是绝不会被打倒”,“哪有什么洪荒之力,不过是在咬牙坚持”,中国女排正是凭着这样的执着勇毅去拼搏去奋斗。

其实我是个怕困难的女生,“女排精神”对我有很大的鼓舞,今后我要把女排的这种精神用在我们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学习中碰到难题,不要退缩,要开动脑筋,寻求答案。生活中碰到困难不要马上向大人求助,要自己想办法解决。做个迎难而上,积极立志的女生,加油!

《夺冠》观后感 篇9

10月6日,我观看了《夺冠》这部电影。影片讲述了中国女排从1981年首次夺得世界冠军,到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中巴大战,诠释了几代女排人经历磨难,却始终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传奇经历。

改革开放初期,我们打开国门后,才意识到我国和世界强国的差距,摆在我们每个中国人面前的问题是:面对如此大的差距,我们究竟能不能追赶上世界一流水平?我们要靠什么去超越别人?中国女排回答了这两个问题。我们可以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虽然我们的生活条件并不宽裕,训练设施非常落后,训练方法不够先进,但是,只要我们心里始终将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发扬“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女排精神,我们也能够达到甚至超过世界强国。

影片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幕是中国女排在1981年日本世界杯第一次夺得金牌的场面。坐在电视机前的观众们欢呼雀跃,热烈盈眶。大街上亮起了一盏盏油灯,万人空巷,人们手举国旗,唱响国歌,沉静在夺冠的喜悦中。但没有人知道,在这喜悦的背后,女排队员们付出了多少满分作文网汗水。在练习的过程中,有多少次摔伤了膝盖,打伤了手臂,又有多少次到下了眼泪,想过要放弃。一天练习数个小时,如果有某个动作没练熟,就不能吃饭。即使是大年初一或是除夕夜,也要继续练习。郎平18岁就进入了国家队,教练却让她抬到一百公斤的杠铃,才能碰到排球,当她可以扛起一百公斤杠铃的时候,教练却又要她抬一万次杠铃。正是这样坚持不懈的努力和辛苦的付出,使她成为了那一代中国女排最耀眼的明星之一。

此时此景,使我不由得想到,只要我们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就可以克服一切困难。这次疫情也是如此,虽然病毒来势汹汹,但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全国上下,万众一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广大医护人员,舍生忘死,日以继夜地工作在抗疫一线。正是因为我们拥有这种“奋力拼搏,不怕困难,永不放弃”的精神,最终取得了疫情阻击战的胜利。我们现在才能正常的上学、工作。

我也要学习“祖国至上,团结合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女排精神。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要克服困难,坚持不懈,实现自己的理想。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