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吧,让我们好好写份观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但是观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星际穿越》观后感(10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看整部片子的过程中,经常感觉自己的大脑如同苹果电脑屏幕上旋转的那个小圆圈,处于正在运行的过载状态,信息量太大:美轮美奂的太空、遥远而孤寂的蓝色星球、硬科幻著称的各种舱体仪表扳手、有些聒噪又忠诚的机器人、长胡子了的Rust帅气的侧脸、海瑟薇美丽的红唇、瑰丽如同流动着的时间的虫洞,整部电影如同一副色彩斑斓又细致入微的工笔画卷,每一个角度看去都有无限维度的可能性。
命运/选择
一边是过去的维度中的Cooper面对哭泣的Murphy硬着心肠走掉,一边是现在的维度中的Cooper在书架的这一边撕心裂肺地吼着:STAY。原来一直就没有什么“TA们”或者“Ghost”,一直都是我们,现在的我们,未来的我们,自己选择自己,然后再拯救世界。
那么这一切到底是必然还是偶然,是我们自己指引我们自己向前吗?是否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而这注定,又恰恰是我们自己,现在或者以后所决定的轨迹?那么如果一件事在当时看来无比正确,而在后来看来又无比错误呢?我们的“意欲”,真的是自由的吗。如果不是自由选择的,又何来英雄可言。如果这冥冥注定的一切,指引我们走向黑暗的那一端,又何来别的力气可以抵抗呢。
墨菲定律。
渺小
Murphy曾经对着老去的教授说,I will finish what you have started。这句话在许多英雄事迹的故事中,都听人说过。而用在此处,则真切的感受到人类的生命和智慧在时间的维度中,显得是多么渺小。
从最开始用日晷和庞大的天文台笨拙的测量天体的运动,到第一架飞机试着飞起来,到今天的一切,那是许许多多的生命一点一点接续完成的事业,且还有那样多的未完成。而身在其中孜孜不倦奋斗了一生的人,甚至没有机会一窥某一项成果的全貌。但是人们却接续着,直到那最终的真理。
仰望星空
影片的开头的世界充满了末世的气息,不仅仅因为枯萎的庄家和漫天的沙尘暴,而是人们不再仰望星空。唐纳德说,我们那个年代,每一天都有新玩意儿面市。而如今老师们觉得登月只是一个政治谎言。
从古希腊到这里,每一代都有人类仰望着星空,做着关于飞行的梦。这与生计无关,也与实用无关。这不灭的好奇心,才是我们生命的意义。我们永远都要去探险,不管这茫茫宇宙中会遇见什么,这才是科幻小说与电影真正激动人心的地方。
Love
海瑟薇同学絮絮叨叨说爱的时候,大家都处于对她笨拙的气头上,没有细听。直到后来,直到Murphy回来拿那块手表,直到Cooper终于归来见到了女儿,直到她终于到了爱德蒙德的星球,才来得及细想她的话。爱是某种维度的我们尚不能完全理解的物体吗,爱有什么用,甚至在极端的情况下,深爱着一个死去的人有什么用处呢?爱并不使我们变智慧反而会使我们失去理智、脆弱或者心痛。然而人类依然奋不顾身的爱着,甚至只有爱,才是一切行为的合理解释。
缺席
Cooper回来看女儿儿子23年人生的场景最催泪。如果你缺席了你最爱的人的几乎全部人生,你还是否真的在ta的人生中?
生存本能/种族繁衍
其实我非常同意Brand教授的观点,从理智的情况,大约非常难有Plan A的可能性,最好的选择就是Plan B,保住人类的星星之火。这也是安德的游戏中那另一智慧生物所做的选择。
然而这是违反人类天性的,人类生存的本能如此强大,只有爱的力量能够与之匹敌,否则它可以趋势人们去做任何事。这一点Mann说得也非常清楚且make sense。
电影史上最著名的银幕黑洞是库布里克的《20xx太空漫游》。电影中宇航员大卫在经历了一些列和飞船电脑斗智斗勇之后,进入了一个神奇的隧道一样的空间。这个进入空间的镜头有近乎十分钟之长,没有对话和任何情节发展,就是光影在银幕上不断变幻。大卫透过的这个隧道式的空间被普遍认为是进入黑洞。在这个漫长的视觉隧道结束之后,大卫来到了一个房间,他发现自我迅速变老,代表宇宙终极奥秘的黑石再次出现,还有一名星孩。
和《20xx太空漫游》比较,诺兰对黑洞的展示是具体的,从无边无际的飞沙到以三维形态投影存在的高维时空都触目可见,可逐一逻辑分析。在黑洞时空扭曲的内部,库珀的行为依然和之前拯救人类命运的大设定息息相关,黑洞之外的故事在黑洞之内延续、发展,最后完满闭合。库布里克则完全相反,在宇航员大卫在透过黑洞之后,库布里克完全是以超逻辑的视觉象征合集的方式来终结电影的。大卫的变老、黑石的出现和星孩的诞生彼此之间没有叙事上的逻辑关联,甚至任何一种试图把黑洞边界之后的资料和之前进行叙述性上逻辑关联的尝试都将失败。换一种说法,诺兰的黑洞之旅是以已知推测未知,是给出答案,是闭合的;库布里克的则是以未知表现未知,是提出问题,是开放性的。
在我看来,随着科技发展,维度变幻,任何以肯定状态存在试图给出答案的方法有可能被证伪;而提问题则是老实的(或狡猾的,取决于你的决定视角),精准地以视觉符号表现全部的未知也比提出某种形态的答案更加困难。库布里克用具象的视觉符号来表达一种抽象的哲学概念,对宇宙的未知进行了同样抽象的诗一般的视觉猜想,这是我认为为什么《20xx太空漫游》能由科幻最后上升到哲学,至今依然是无法被超越的最伟大的科幻电影。
比较之下,《星际穿越》对黑洞的视觉展示是无比壮丽的,而既然我们此刻谁都不理解黑洞,都在猜想,都不确定,那么诺兰在电影中所进行的“爱”的猜想也便未尝不可。然而一旦提出解说,就难免落于巢臼,尤其这个解说只作为完整故事的结尾匆匆出现,不再进一步被逻辑拆解分析研究。在这一点上,《星际穿越》的确更类似于《超时空接触》,充满了科幻的激情和热忱,却还没能站到哲学的高度,由科幻最后走向严肃的信仰。
所以《星际穿越》最终解决的并不是科幻最终极的哲学问题,它解决的还是好莱坞的问题。
Murphy和哥哥是完全两种不同的人,一种相信拯救,一种相信坚守。影片中一直在探讨遗弃的话题,是否被父亲遗弃。而最后仍是地球上的人类寻找到出路自救。正如不断吟唱的那首诗,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rage against the dying light。
(忽然想到,儿子守护房子与那片玉米地,不正是Cooper临走时候托付的。每个人的爱有自己的方式。)
机器人
从银河系搭车到星球大战,能干可靠幽默贫嘴的机器人永远是星际旅行之必备,有时候,比人还要好。
最后,再一次在同样一个厅在同样的午夜场看了一部好片子。还没来得及好好看技术的影评和分析。仅为私人观影记录。
最近恰好翻出高中时候办的理科杂志《星空》,颇有些遗憾最终选择了文科的道路,如果学些理工的专业,不知看来是否更有趣。
其实电影还提到了好多其他也很大的命题,环保、人类的需索无度、科技与民生之争,以上提到的尚有许多没有来得及细想,这部电影本身的主题太错综,已经超出了科幻的范畴。只是每次看到这样的电影或者书,都会再次惊叹人类能够创造出这样充满想象的美的东西来。
《星际穿越》是一部20xx年上映,由著名导演诺兰执导的电影。我当时在它一上映时就去IMAX影院看了一遍,可还是觉得不够过瘾,自己在家里又看了三遍。
电影讲述的是在未来地球上,土地贫瘠,粮食问题严重,人们不再像往常一样仰望星空寻找灵感,而是把所有的经费投入到维持人类这个庞大集体的苟延残喘,可此时,因为引力异常,前NASA宇航员得知了有成员仍在一个位置区域内实施拯救人类逃离地球的计划,于是他飞向了太空,到孤独宇宙的另一端来寻找人类的新家园。
《星际穿越》动用了人类电影史上最宏大的场景,从三维空间到高维空间,虫洞的左右两端,黑洞的里侧外侧,讲述了一个最为简单的道理:爱是唯一可以穿越时间和空间的东西。
主人公为什么要抛开自己的家人,尤其是自己最爱的女儿,去太空进行探索?为什么他说“我曾一直是守护者,而我现在要做开拓者”?不仅仅是因为他一直有探索宇宙奥秘的个人理想,更是因为他对女儿深深的爱,不希望女儿在地球上死去。而女儿为什么在父亲消失在茫茫宇宙中几十年后一直坚持对黑洞及量子力学的研究?为什么一直向飞船发送视频?因为她爱着父亲,也坚信父亲爱着她,更坚信父亲也许死亡,但依然存在。
正是这份爱,穿越了维度的限制,逃脱了连光都逃不过的黑洞的束缚,从黑洞内侧穿过了黑洞,飞过了虫洞及宇宙星系,在不为人知的世界的另一个尽头,让父女找到了彼此的心,即便是宇宙再宏伟,时空再扑朔迷离,即使两人只是整个世界这个极为庞大的坐标系中两个小到可以忽略的点,有爱,将这两点连成线段,彼此也不会孤独。
相信大家对《哈利波特》这一系列小说都不陌生,书中的哈利波特,一个大难不死的男孩,凭借着他身上拥有着的神秘力量——“爱”打败了伏地魔。他的爱,源于父母,在伏地魔准备念出阿瓦达索命咒时,哈利的母亲挡在了他们中间,用自己的爱,不但为哈利铸造了一层无坚不摧的保护罩,更是给了哈利和伏地魔血战到底的坚定信念和无畏的勇气。他的爱,也源于教父。正是这种爱促使着他去神秘事务所营救教父,帮助他抵抗伏地魔的摄神取念。他的爱,还源于两名忠实伙伴的默默陪伴。他的爱,更是源于为他牺牲的双面间谍,斯内普教授。斯内普教授之死,让哈利真正明白了爱的力量。他所有的亲人、朋友给予他的爱,帮助他征服了摄魂怪的寒意,征服了伏地魔。
哈利波特和星际穿越两个看似毫无关联的事物,实则十分相似,他们都讲述了主人公在他人引领下,不仅找到还理解了爱的力量。星际穿越的主人公库珀,本不相信爱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他更信任物理学中的公式和方程,可是在艾米莉亚和各种人类无法解释的超自然现象下,他选择了相信爱。哈利波特一开始也不相信爱,但是在邓布利多的指引下,他发现了这种比伏地魔的致命法术更神奇、更厉害的魔法。在《星际穿越》中,诺兰用了无限的时空来刻画爱,而在《哈利波特》中,罗琳用了整个魔法世界来刻画爱。
我本不相信爱,在我看来,她十分的感性,捉摸不透。可现如今,我认为爱也是一种能量或物质,她可以为人所拥有,更是可以被量化。若是在更高的维度空间中,和时间一样,爱或许就是一个维度,她能解释科学所解释 不了的许多难题。
最近上映的《星际迷航之超越星辰》,故事架构上与前作相比,稍显简单,整部电影的情节明晰,无外乎一百年的前辈宇航员面临绝境诉求无助之后的绝地反击和报复。只不过这场报复时间太过漫长,长达一百多年,曾经探索深空的英雄人物,最终异化成了人类的强敌。
类似的情节在美国电影里随处可见,大部分都是揭露退伍军人因为得不到妥善安排和被政府漠视而铤而走险,比较有名的电影当属基努里维斯主演的《生死时速》,讲述了一个爆破专家绑架校车报复社会的故事。《星际迷航超越星辰》只不过将类似复仇场景搬到了未来的太空探索之中,换汤不换药,谈不上创新。
要说电影所要表达的深刻主题,就是在太空深处,异域他乡,强烈的无助感和孤独感扭曲了人心,造就了一个滔天恶魔,他凭借遇险星球上得天独厚的生命延长条件,得以实施自己计划。也就是说,在探索未来宇宙的过程中,迷失的不仅仅是飞船本身,更需要关注和克服的巨大障碍,就是人心和精神的双重迷失。
电影的特效场景足够震撼,尤其是坐在IMAX巨幕影院里,这种感受更加强烈和真实,以至于散场之后,一个五大三粗的老爷们连声感叹:我到现在脑袋还在晕,场面太真实了,想不晕都难。当然,这名观众所谈的感想并未掺假,然而比起前几部系列电影,这部影片在特效设计上并无新奇之处,相反,还抄袭了很多科幻电影的场景。比如出现场面最多的蜂群战斗机袭击太空城和星舰的画面,其实就是《黑客帝国3》中电子乌贼攻击地下城场景的翻版,并且拍摄的震撼程度要比黑客帝国差得多。总之,对于一名身经百战的科幻迷观众而言,本片的特效最多刚刚及格。
电影还有一处情节让人莫名其妙,那就是副舰长乌胡拉是如何识破本片最大反面角色的真面目的?仅仅凭借一段百余年前失事飞船留下的简短录像,就突然脑洞大开联想到了失事船长与这个大反派有关?这个情节特别突兀,很难服众。
有人说,看《星际迷航》就是看情怀,相对于美国影迷而言,他们有长达四十年的长寿电视剧《星际迷航》的熏陶,整整积累了三代人的观影基础,引爆票房理所当然,但是这种情怀在国内影迷身上并不存在,大家还是关注电影本身是否好看。虽然本片也存在一些缺点,但是在娱乐大众方面,无疑成功了。
未知,对于任何年代的人而言,都是一种近乎疯狂的期待。
当夕阳落下地平线,夜幕降临,会有多少人抬头仰望星空呢?时而思索,在无边无际的宇宙中,是否有着其他种族,也在凝视着我们的地球?我们的家园相较于已知的宇宙,不过是点点繁星中微不足道的一颗,借助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我们总算走出蔚蓝的星球,飞向深邃的银河,知晓我们的独特、脆弱、渺小。
《星际穿越》是一部充满超现实主义和梦幻色彩的太空冒险的影片。电影的主题很绝望,也很恐怖。故事发生在不久的未来,人类肆意妄为的行为加剧了地球自然环境的恶化,生存空间进一步压缩。一部分人固步自封,企图在最后时刻重回农耕时代度过危机,而一些人则将视线放在了外太空。但绝望和恐怖的背后,还蕴含着希望。在沉甸甸的希望背后就是令人心酸的乐观主义。
土星附近出现的虫洞给了人类一个飞向外太空延续生命希望的机会,而其间带给我们的冲击很是震撼。在穿越虫洞时飞船队发现时间流逝一个小时等于地球七年,这无疑给了所有探险者当头一棒:原来他们所执行的计划从一开始便只有带着人类的种子库找寻机会,而被留在地球的人类都被“伟大的科学家们”抛弃了。男主在与家人重逢和拯救全人类的未来之间必须做出选择,耗尽所有飞船能量送出同伴脱离虫洞吸引后,他义无反顾地走向虫洞,探索时间的奥秘。
根据剧情我们可以联想,应该是未来了解了五维空间的存在建造了电影中的四维空间,并且利用主角(男主和女儿刚开始在书房的奇遇)这条历史线,一步一步构造虫洞、让他们接近黑洞、最终引导男主进入超立方体,让处于这段历史起点的人类从五维时空中找到拯救人类历史的切入点,让他领悟到自己处于四维时空中,并且可以翻阅到女儿书房全部的历史,通过引力传递信息给女儿,破解理论中谜团,从而拯救三维世界中的人类。
简而言之,低维度的我们在高维度的“我们”的指引下,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达到时光回溯的效果。试想,有一天我们真的掌握维度的秘密之后,世界又会是怎样的一幅景象呢!
当我们真的迎来这一天,你又会做何选择呢?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一队探险家利用他们针对虫洞的新发现,超越人类对于太空旅行的极限,从而开始在广袤的宇宙中进行星际航行的故事。
在不远的未来,随着地球自然环境的恶化,人类面临着无法生存的威胁。这时科学家们在太阳系中的土星附近发现了一个虫洞。他们利用虫洞到达了多个星球。
看完电影,我的感触很多。我赞叹墨菲的聪慧。欣赏布兰德的无畏。但令我记忆犹新的,还是库泊那种勇于奉献的精神。
在茫茫宇宙中,存在着许多的未知,这便是整个电影的最大看点。库泊在充满危险的宇宙中寻找一线生机。
置身电影中,忘记自己在何处。突然被触动是在墨菲又悲伤又气愤地对库珀说:“为什么你就是不相信你应该留下来”的时候,心里五味杂陈,爱别离的滋味不是好受的人生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胜阴。我这等俗人尚未看破,故仍在苦海。
从太空回望地球的感觉估计只有看这部电影或者当宇航员才能体会得到吧。库珀在太空看着儿女发来的消息,悲欣交集,叫人落泪;当他们从一个星球回来后,自己明明感觉过了不久,地球却已经过了二十三年了,转眼之间儿子已经毕业、成家了、有孩子了,快得叫人不敢相信。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来得及好好看看爱着的人他们就老去,自己却被困在他们的世界之外,对他们的世界不能产生丝毫影响。这世界,难道真的是黄粱一梦?想起传说中那些闭关修行的人,一闭关一出关,物是人非,人海茫茫,何去何从?
库珀一直面临着回到女儿身边和拯救全人类的艰难选择,是对女儿的爱让他在被陷时不失信念、拼命求助、摆脱种种困境,最终回到女儿身边,即使女儿已经白发苍苍,但能回来,一切都是值得的。
过去未必就真的过去,未来也未必就在未来。过去和未来未必不会有重叠的时刻,不禁想到“因缘会聚时,果报还自受”。过去的自己做出让现在的自己后悔的决定,这后悔不必要也不可避免。只有不去做可能会让将来的自己后悔的事情。时间不等人,过去早已过去,即使能回到过去也无法改变它了,活在当下,拥抱每一个现在,去爱每一个生命。
影院大规模复工之后选择的第一部是即将下线的《星际穿越》。这些年越来越关注太空题材的影片,会被片中人类面对寂寞无助和生存极限时,所显露出人性的本质所感染而自省,再比如《火星救援》《地心引力》《太空旅客》等等。
关于科幻内容的演绎
《星际穿越》无疑在科幻理论上最硬核的一部,也将虫洞黑洞穿越时空五维空间等演绎得明了生动(这部分值得二刷)。
科技强国,我朝各位大师除了刷历史,刷热点,刷情感,也刷刷科幻题材,给年轻一代更多的引导和启发吧。
感人的场景与对白
片中有很多经典对白,最打动我的一句:(当孩子出生时)现在我们(父母)就是孩子以后的回忆了。看上去很深情的一句,其实也很扎心。
而最感人的一幕是虽然不知生死,子女每年还是会定期向身处外太空的父亲发去视频信号,分享成长点滴。而与世隔绝每日生活在狭窄的飞行器中的父亲,看到这些早已泪崩,也因此一直抱着要回到地球拯救人类的坚定信念。
关于选角
选角方面,马修麦康纳那口浓重的口音(德州?)实在是不符合太空宇航员的人设,缺乏严谨专业的态度。印象中,最具科技感的男星非《源代码》中的Jake莫属。
女主方面,安妮海瑟薇偏重情感演绎,还是桑德拉布洛克在《地心引力》中的表现更具宇航员气质。
把自己吃成胖子的马(特)达(蒙)太适合演反面角色了,而迈克尔凯恩不愧是英国老戏骨,就是越老越帅的那一挂的,鉴定完毕。
关于电影音乐
虽然不是诺兰的死忠粉,但他对色彩和音乐的偏好如此鲜明,很容易就听出影片的音乐出自作曲大师—汉斯季默之手,他在《敦刻尔克》中的音乐斩获奥斯卡奖。
关于观影感悟
影片带来的。最大启示是人性的表露在关键时刻会决定人类的生死存亡,自私和过多的情感介入会导致决策方向性的偏差。那些性命攸关的任务一定要交给对的人,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影片试图渲染只有爱可以穿越时空,而事实上,人类的生存欲和心存希望才是驱动一切发展的原动力,包括但不限于穿越时空。
一部经典的电影,《星际穿越》让我思绪万千。
这部电影构思非常新颖,讲了Cooper父女分离在遥远的异星系和地球,为人类生存而奋斗的故事。一开始,女儿墨菲发现家里有“幽灵”,不时把书从架上推下。后来一场沙尘暴中,沙子在地上铺出精确的坐标,进而找到了躲在深山中NASA。这种巧合制造了极大悬念。这时地球面临危机,NASA做出计划,斥巨资制造了由十二艘“漫游号”飞船搭成的“永恒号”空间站,由四位宇航员驾驶,穿过虫洞前往新的星系探测,同时由一位布兰德博士求解一个引力方程,若成功则人类可以制造引力飞行器到新的星系殖民定居。
这位父亲Cooper便成了一位飞往新星系探测的宇航员,要不是此事关乎人类存亡,他绝不会抛下女儿。但是墨菲认为她的父亲要永远离开,气的大发脾气,怎么也原谅不了她的父亲。虽然是吵架,但其中父女之间不可分割的爱和被抛弃是生死诀别的仇恨和痛楚也让人心酸不已。
可旅程还是开始了。
在第一个星球上,由于黑洞潮汐效应,一点小小的错误使Cooper一行呆了三个小时,但是地球上却已流过二十年时光,一代人已经长大。Cooper归来后,望着屏幕中和自己同岁的儿子,内心抓狂,痛哭流涕。这一刻,他开始质问,质问自己到底为什么来了这种地方,质问自己人类文明的延续和自己的亲人哪个更加重要?
第二个星球是故事的高潮。这里的探险者曼恩博士还活着,但他们随即收到天大的坏消息——布兰德博士欺骗了他们。博士只是想将人类胚胎投到其它星球续写文明。将宇航员们抛弃在另一个世界的角落。
听到这事父亲疯狂了,他为了搏那千万分之一的概率要闯进黑洞——就为了再看一眼自己的家人!结果行动还没开始就被曼恩博士从悬崖上扔了下去,博士更加疯狂!他开走了一艘“漫游号”,想要控制“永恒号”,他想活下去!为此,他不择手段,不惜再次屠戮生命。
幸存的cooper等人坐另一艘“漫游号”去追,发现博士强行对接不当炸掉了他自己的“漫游号”并损坏了“永恒号”。救下“永恒号”后,为了能有足够的能量和速度前往下一个星球,Cooper牺牲了自己,将仅剩的一位宇航员送向了唯一有生存希望的星球,自己坠入黑洞。
在黑洞中他知道了未来高纬度人类操控一切的秘密,历经了劫难回到了人类世界。但是,他不过离家几年,可他不满十岁的女儿却已经一百多岁,只剩下了一口气跟他既痛苦又欣慰的告别了……
这一刻,沧海桑田。
这部电影内涵深刻。电影中几位主人公,在面临末日做出抉择时,不同的结果体现了人类不同的追求:Cooper为了他的孩子付出所有的爱,拼尽一切,不惜一切代价冒险;布兰德博士心怀天下,为了人类存亡撒下弥天大谎,用最理智也是最残酷的方法给人类文明一个延续的机会;曼恩博士为了自己的生存,生的欲望战胜一切,为此杀人抢劫,不过为了一条命罢了。
因此,在我看来这部电影借末日环境,最终体现的主题应当是人类为了各自的目的会进行不同的抉择,并无什么对与错,好与坏的分别。
影片拍得太好,让我有必要写点什么;影评写得太好,又让我觉得没必要写什么了。只好自问自答的写两句吧,供看后一头雾水或是半懂不通的同学释疑、解惑。
先推荐两片五星影评,当然都是有剧透的,在意的同学可以无视。
应该说,整部影片的全部细节都是有充分的科学理论依据的,无论是对虫洞的描述还是五维空间的场景。
问题一,虫洞和黑洞的区别
影片中出现这两种洞,黑洞是根据万有引力推导出来的一个物质高度集中的星体,质量无限大,引力无限大。任何物质都无法摆脱其引力,包括光。在黑洞的周围,空间和时间都会被扭曲,这也为影片最后,库珀被黑洞吸引到达五维空间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而虫洞确实是个洞,是链接两个平行空间的一条通道,影片中黑人粒子学家的纸张折叠就很好的解释了虫洞。穿过虫洞,徘徊者到达了距离地球数亿光年宜居星球。
问题二,关于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