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刘老庄八十二壮士观后感600字精彩8篇

细细品味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吧,为此就要认真思考观后感如何写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观后感呢?

刘老庄八十二壮士观后感 1

我们全校师生观看了一部抗日题材的电影《刘老庄八十二壮士》。这不仅是一部非常精彩的历史战争片,还是一部激励中国人斗志的电影。

《刘老庄八十二壮士》主要讲述了1943年3月18日,新四军某团第4连82位勇士,在刘老庄一带的一场阻击战中,为了掩护主力部队和党政机关安全转移,作为力量悬殊弱势的一方,顽强抗日一千多人十多次的进攻,82名战士虽然壮烈牺牲,但却成功坚守数小时,为新四军主力部队,领导机关以及刘老庄的百姓们赢得了转移的时间。这部电影也塑造了许多英雄形象,如狙击手田一枪、一排长魏庆忠,连长白思才……他们让我们难以忘怀。

田一枪是一名枪发精准的狙击手,在战争达到高峰时,他单枪匹马闯入敌营区,杀死了许多敌人,但最后还是英勇地牺牲了,为什么我们的生活中就没有为社会做贡献的人呢?一说到要做对社会有益的事,人们都你推我让的,谁也不愿多做,可田一枪呢?他直捣敌人大本�

一排长蔚庆忠可以说是一个英勇善战的烈士,为了保护乡亲他不惜一切代价暴露了自己的位置,为了连队不再受到炮弹攻击,他扔出自己手上所有的手榴弹炸掉了敌人的炮兵阵地,并拿起刺刀与敌方军官佐木顽强拼搏,让人非常敬佩。

连长白思才是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从他指挥全部战斗到英勇牺牲,总是那么有骨气,他牺牲时一只脚支撑在地上,一只手紧握枪,透出中国人永远不会倒下的气质,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

可现在,我们为什么没有继承老一辈革命战士的优良传统呢?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美好的。

刘老庄八十二壮士观后感 2

最近,我观看了一部抗日电影《刘老庄八十二壮士》,这不仅是一部非常精彩的历史战争类电影,还是一部激励中国人斗志的电影。

1943年3月18日,新四军第3师第7旅第19团第4连82位勇士,在江苏淮阴刘老庄的一场阻击战斗中,为了掩护主力部队和党政机关安全转移,作为力量悬殊弱势的一方,顽强抗击日军一千多人10多次的'进攻,82名指战员虽然全部壮烈牺牲,在不可能的情况下,取得了超常规的战果,打了一场超限战。四连阻击牵制日军10多个小时,成功地掩护了刘老庄老百姓的安全转移,并为新四军领导机关、主力部队赢得了时间。

这部电影也塑造出了许多英雄形象,如狙击手田一枪、一排长蔚庆忠、连长白思才……他们让我难以忘怀。田一枪是一名枪法精准的狙击手,在战争达到高峰时,他单枪匹马闯入敌营区,杀死了许多敌人,但最后还是英勇地牺牲了。为什么我们的生活中就没有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呢?一说到要做对社会有益的事,人们都你推我让的,谁也不愿去做。可田一枪呢?他直捣敌人大本�

看了这些,你可能问,可现在,我们为什么没有继承老一辈革命战士的传统呢?如果你这样想,就错了,其实我们每个人都继承了,只是没有挖掘出来,让我们一起努力,把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吧!

刘老庄八十二壮士观后感 3

观看了一部抗战电影《刘老庄八十二壮士》。这部影片讲述的是1943年3月18日,新四军三师七旅十九团二营四连八十二位指战员,为掩护当地党政机关和群众转移,在淮阴县刘老庄与千余日军激战竟日,共毙敌一百七十余,伤敌二百余,因敌我力量悬殊,八十二位指战员全部壮烈牺牲的事迹。

本片用细腻的镜头,从小人物出发,勾勒了一批在抗日战争中的无名英雄的英勇形象,其中在观影过程中我多次被感动,尤其是在战争即将接近尾声的时候,指导员将在战场上已经受伤的5名战士临危批准为预备党员的场面,及决战前的党员动员,真是感人至深,也深深的教育了我。

身为一名共产党员,在国家危难之时,正是我们冲锋陷阵之时,在现今社会,我们可能不会有上战场打仗的机会,但是为祖国的建设,我们一样可以贡献自己的力量,在群众当中,我们必然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感慨之余更为我们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倍感珍惜。

影片放映过程中,不止是我,我还看到很多党员同志热泪盈眶,我知道他们和我一样,在为死去的战友落泪,在为抗战胜利的来之不易落泪,更为那些我们不知名的无名英雄落泪。我们不应仅在这个清明节,还应在以后的每一个清明节里,都默默的在心里对我们的英雄们说:一路走好,我们不会忘记你们,我们会继承你们的遗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奋斗终身!

刘老庄八十二壮士观后感 4

今天是九月十八日,是九一八事变的纪念日。今天,我们全校师生观看了抗日剧《刘老庄八十二壮士》来纪念九一八事变。

这是一个真实发生的故事,足以惊天地泣鬼神。这个电影讲述了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了能让总部队成功转移,第四连的八十二位勇士和日本鬼子们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最终全部壮烈牺牲的英勇事迹。现在博物馆中还存着烈士的遗物,真想哪天有机会去瞻仰瞻仰啊。

电影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当得知连队要撤离断头沟那一幕。如果连队,再等下去只有死路一条,大家都没有想过临阵脱逃,都要誓死和敌人同归于尽。为了祖国,为了人民,战士们不惜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还有感动人的一幕是一排排长和几位战友炸了敌人的根据地后,和敌人同归于尽。“如果有下辈子,我还做你们的一排排长。”这句话不禁使我潸然泪下。

想一想,有多少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才有了我们现在美好、幸福的生活啊!是他们的英勇战斗,是他们不怕牺牲,才建立了新中国。和他们当时的生活相比,我们真的是幸福太多了。我们处在和平的社会,还有这么好的学习环境,所以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虽然我们不能像他们那样去用生命去报效祖国,但在现在这个社会环境下作为学生的我们最好的爱国方式就是认真学习,用优异的成绩去回报老师、家长和祖国。

刘老庄八十二壮士观后感 5

今天,我们五年级同学在学校阶梯教室集体观看了一部抗日题材的爱国电影--《刘老庄八十二壮士》。我被电影情节深深地吸引了,很受鼓舞。

电影《刘老庄八十二壮士》讲述了1943年3月18日,新四军某团第四连八十二位勇士,在刘老庄一带的一场阻击战中,为了掩护主力部队和党政机关安全转移,势单力薄地顽强对抗日本鬼子的故事。最终,八十二名战士全部壮烈牺牲。

让我感受最深的场景是:一位新四军战士,拿起一个炸药包,向着敌营冲去。他身手敏捷,连翻几个跟头,躲过了敌人的枪林弹雨,把炸药包扔向敌人的碉堡。正当同学们欢呼时,敌人的子弹穿透了他的胸膛,他倒在了血泊中。当得知连队撤离的沟是断头沟,等下去只有死路一条时,战士们毫不畏惧,一个都没有选择临阵脱逃,誓死要与敌人同归于尽。一排排长和几位战友炸了敌人的根据地,和敌人同归于尽,他说:“如果有下辈子,我还做你的一排排长。”……

为了祖国,为了人民,战士们用自己的臂膀铸成一堵保护家园的围墙,不惜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保家卫国是他们的信念,坚持到底是他们的精神。正是他们英勇奋战、顽强斗争地拼搏才赶走侵略者,建立了新中国。

我们幸福的'生活是英雄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我们应当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好好学习,回报祖国。我们是社会主义接班人,肩负着伟大的历史使命和烈士们遗愿,“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让我们现在就行动起来,做一名有爱心、有孝心、有理想、有信念的优秀少先队员。

刘老庄八十二壮士观后感 6

“哗!”一个战士被另外几人从土中挖了出来,但令人惊异的是,这个被土给活埋的人竟然还活着。他,就是四连的最后一人——小螺号。

小螺号张口说道:“让我告诉你们情况吧,新四军第3师第7旅第19团第4连,连长——白思才、政治指导员——李云鹏、副连长——石学富……”说完,他就断气了。

是的,你没有看错,四连,就这样全军覆没,一个人也没有了。在与720多人的日本军队抗争时,四连在掩护新四军主力、机关干部和刘老庄老百姓安全转移的过程中,全部与敌人同归于尽。

看完了电影,我心中一阵感慨。白连,在没有手臂的情况下,歼灭敌人十余人,最后悲壮牺牲。石副,在炸弹爆炸的一瞬间,为掩护队友,献出了生命。一排长,在与日本鬼子肉搏时,与敌人同时将刺刀送入对方的体内……在死亡面前,这些战士英勇杀敌,因为他们坚信,敌人一定会被打倒。这一个个壮士牺牲时的'样子萦绕在我的心头,久久不能散去。他们执着,甚至有些疯狂的信念:依靠82人抵御日本大军,保卫祖国的精神使我深深震撼。有一个老乡,在转移时还念叨着:“我不能走啊!这小鬼子走了,日子还得过呀!哎……我还有匹马呢!”可是,这个老乡竟然在转移后又回来给了战士们很多食物。他的这种精神打动了我:一个小气的人竟在死神来临时,冲上战场,为战士们提供食品。这种精神可不就是那时的老百姓所具有的品质吗?

八十二壮士,人们永远会记住你们为祖国做出的贡献,你们的精神永远在我们心中。

[刘老庄八十二壮士观后感500]

刘老庄八十二壮士观后感 7

我一起观看了一部抗日题材的电影——《刘老庄八十二壮士》。这部精彩的历史战争片为我们讲述了新四军在刘老庄和日军抗战的英雄事迹,让我难以忘怀。

这部影片主要讲了1943年3月18日,新四军第3师第7旅第19团第4连82位勇士,在江苏淮阴刘老庄的一场阻击战斗中,为了掩护主力部队和党政机关安全转移,作为力量悬殊弱势的一方,顽强抗击日军一千多人10多次的进攻,82名指战员虽然全部壮烈牺牲,却换来日军亡一百七十多、伤二百多的巨大战果。这里无高山丘陵,无森林沼泽,无高大建筑物遮挡,对敌实施的兵力武器装备不对称的作战,在不可能的情况下,取得了超常规的战果,打了一场超限战。四连阻击牵制日军10多个小时,成功地掩护了刘老庄老百姓的安全转移,并为新四军领导机关、主力部队及当地抗日民主政权的战略机动,赢得了时间。

我不禁陷入了沉思……

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为了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尊严,多少人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用宝贵的青春和热血,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为了让人民生活在自由的环境中,他们选择了庄严而伟大的革命事业,用他们的宝贵的生命换取了我们今天的和平。你们中有的千古留名,有的却连姓名都不知道,但你们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了一起,那就是为了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先烈们在敌人面前宁死不屈,表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为我们后人树立了榜样。他们是我们的骄傲,是我们的光荣!

革命先烈们,你们看到了吗?如今的我们都在为我们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骄傲。你们高兴吗?在这繁荣昌盛的今天,我庄严宣誓:"我们不会辜负你们的厚望,我们会发扬祖国的光辉传统,创造出一个更加灿烂的明天!"

刘老庄八十二壮士观后感 8

"哗!"一个战士被另外几人从土中挖了出来,但令人惊异的是,这个被土给活埋的人竟然还活着。他,就是四连的最后一人——小螺号。

小螺号张口说道:"让我告诉你们情况吧,新四军第3师第7旅第19团第4连,连长——白思才、政治指导员——李云鹏、副连长——石学富……"说完,他就断气了。

是的,你没有看错,四连,就这样全军覆没,一个人也没有了。在与720多人的日本军队抗争时,四连在掩护新四军主力、机关干部和刘老庄老百姓安全转移的过程中,全部与敌人同归于尽。

看完了电影,我心中一阵感慨。白连,在没有手臂的情况下,歼灭敌人十余人,最后悲壮牺牲。石副,在炸弹爆炸的一瞬间,为掩护队友,献出了生命。一排长,在与日本鬼子肉搏时,与敌人同时将刺刀送入对方的体内……在死亡面前,这些战士英勇杀敌,因为他们坚信,敌人一定会被打倒。这一个个壮士牺牲时的样子萦绕在我的心头,久久不能散去。他们执着,甚至有些疯狂的信念:依靠82人抵御日本大军,保卫祖国的精神使我深深震撼。有一个老乡,在转移时还念叨着:"我不能走啊!这小鬼子走了,日子还得过呀!哎……我还有匹马呢!"可是,这个老乡竟然在转移后又回来给了战士们很多食物。他的这种精神打动了我:一个小气的人竟在死神来临时,冲上战场,为战士们提供食品。这种精神可不就是那时的老百姓所具有的品质吗?

八十二壮士,人们永远会记住你们为祖国做出的贡献,你们的精神永远在我们心中。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