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中国》观后感(优秀14篇)

《航拍中国》是一部很精彩的记录片,它恢弘的画面和气势让人觉得波澜壮阔。

宣传部工作总结 1

随着时间的步伐,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走过了大学生活的四分之一。回顾一学期的工作和学习,从成熟到不成熟,从充满激情到稳重冷静,我成长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

作为一个团体,我身在其中,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不管是部门内部或是部门与部门之间的。让我懂得一座大厦不可能只由一根柱子建成,而一个优秀的团体不可能靠单方面的努力去完成各项任务的。所以在工作中,我学会了与别人进行合作,相互配合的去完成,这对我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收获。工作期间,我与同事一起合作,彼此由陌生到熟悉。就单说,我在为人处世方面就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而且同时对我们部门以及整个学校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如今,我想,我们已经可以很有默契地共事,很熟练地做好手头的部门工作了!

回首看来,我们的工作就从每次会议开始。在宣传部,我们全体干事和部长不只是同事还是感情深厚的好朋友,大家在这里相互帮助,共同学习,团结一致的完成上级分配下来的任务。在每次的例会上,我们都能深切地体会到我们部门的会议,不会有素来会议呈现的死板僵硬,取而代之的是大家各述己见,是生动。部长除了就我们最近工作的表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外,也会同我们讨论今后工作的方法等,有时,更对我们平时的处事学习提出建议。但这也不是说我们的会议效率低,相反,会议的内容十分丰富,我们从中得到的也绝不会少于任何所谓的严肃的会议!

对于一个部门的发展而言,实际上就是每一个个人的发展,而发展需要总结和激情,短期的激情维持需要欢快向上的气氛,而长期的激情维持则需要让每一个人在其中切实感觉到有所提高,付出后有收获。而大家在一起,本来就是一种珍贵的缘分,所以和部门人员的关系,不是简单的上下级关系,更是亲密的伙伴和战友。

有了良好的关系和明确的分工,干起工作来自然斗志昂扬。这学期我们部虽然没有举办自己的活动,但我们的'付出却是有目共睹的。哪一个活动多离不开我们的作用!

这些工作中有些看上去并不困难,可是当我第一次做的时候,我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但是,我都会虚心的向他人请教,当然,这里我必须感谢我的部长以及和我一起努力的好同事们的帮助!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并在这些同事帮助下,我才能顺利完成我的工作,才能从中学得的工作方法,培养了更好的工作的能力!

几个月的工作下来,我也发现了自己很多不足,例如:

1、缺乏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

2、对我们这个工作的基本情况了解太少,绘画功底太薄弱。

3、因为学习原因并不是每次都积极地完成任务,有过推脱情况。

4、性格还是有一点放不开,特别是领会到部长的魄力之后。

针对这些不足,我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应当为自己做好一份详细的计划,合理安排自己工作,继续以最大精力投入学习工作中,并积极向学长学姐们好好学习!

最后我想就在宣传部的这几个月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开会时的效率太低,最好将会议的重点分条列项。将工作的事情讲完后,大家可以聊一聊,增进部门友谊感情。 出板子时的效率太低。我认为每次出板子时的人数2-3人为最好,人太多反而会影响工作时的注意力一直降低了效率,而且人多也是一种浪费,既浪费时间也浪费空间。

2、在宣传不得到锻炼的机会太少了。

题一:比如学校搞一个活动,关于某某方面的,活动不是很重大,但是需要在学生中引起一定得反响,或者说能宣传到位,学生都能积极参加。让他们想想有哪些宣传方式可以收到好的效果。一方面可以看看学生的字写得如何;另一方面可以反映出学生的创新理念。在宣传部的都知道,贴海报拉横幅发传单这些都是陈旧的办法,学生也不是很乐意接受的,甚至是反感。所以创新很重要。

题二:设计一个标志,比如举办一个什么节日,需要一个节标,这个不用当堂完成,给三五天交来就成,这个能反映出学生的审美观和设计版面的能力。

题四:� 毕竟,这是一个以80后为主体的新鲜团队,能给观众带来多大的惊喜,还是取决于团队是否提供了清新的语言,与观众是否保持了平等沟通的姿态,并且最终节目本身是否呈现出了该有的质量。

6集纪录片中,最令人关注的,除了航拍下的美景外,人文因素贯穿其中, 在“新疆篇”中,绿洲文明的特色,驼队、登山队、转场的牧民、城市的繁华都成为一部纪录片中令人惊艳的成分。

“人文的部分必须要关注。如果只拍风景,没有人类参加,就太孤单太冷艳了,人文跟自然是密不可分的两个部分。在新疆,自古人类逐水而居,绿洲文明是我们看新疆的总体方向。而且,新疆位于内陆腹地,亚洲中心,与多个国家接壤,与多个文明在历史上有交融,在大部分人眼里,新疆这种独特的人文特点,给人带来新奇的感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向全世界介绍新疆。”余乐说。

拍人文纪录片并不容易,更何况,还是一个50分钟航拍的片子,要让观众有耐心地看,并心生喜欢,更加不易。毕竟,社会发展已令大部分人被新型的`生活模式划分到不同空间,要从空中看,无法施展手脚,而室外的航拍,只能大部分还是以农业文明为主。

“因此在新疆,我们尽量以农牧业文明来展示人文环境。例如哈萨克牧民的转场,非常适合于航拍,他们经历了很长的路线,每个路段又有不同,整体拍摄下来,壮观震撼。”他说。

而对于王连明,更大的感受是遗憾:“没拍够,还是有很多镜头没有呈现得太理想。例如沙漠、戈壁,应该加入一些更有生机的元素,例如人,以及更能体现新疆野性的元素。”他说,“新疆篇”只是一次预演,自身的公司已打算拍电影版新疆,真正想把新疆的魅力拍出来,还得是在大银幕上:“虽然航拍中国得到较好的反映,但我觉得,新疆魅力只释放了一半。还要再下点功夫,会更美,更震撼。”王连明说。

《航拍中国》观后感 2

这几天,在“学习强国”这款客户端上看了《航拍中国》(第二季)。这部纪录片由央视出品,央视纪录国际传媒承制,葛剑雄等学术大咖审核,内容精彩,画面精致,配乐优美,解说精辟,形式和内容都符合那句网络上那句“央视出品,必属精品”的传说,忍不住想安利一下。

片子以一句“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是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开头。单说这句话就是一句对观众进行正确国土观念教育的绝佳解说词。我们不光960万,那只是我们的陆地国土面积,我们还有300万的海洋国土面积。海洋权益意识要反映在主观意识里,就必须知道这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看到这里,脑海中不由地响起了《我爱你,中国》的旋律——“我爱你碧波滚滚的南海,我爱你白雪飘飘的北国,我爱你森林无边,我爱你群山巍峨”。既有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又有300平方公里的澎湃。

本季《航拍中国》共分为7集,分别介绍了浙江、四川、内蒙古、甘肃、广东、福建、江苏等七个省区,选取七省区最具代表性的自然、历史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内容,从云端视角,给观众呈现了一部跨越南北、横贯西东的美丽中国画卷。观看这期纪录片既可以领略七省区的秀美自然风光,来一场模拟旅游,还可以见识各地民俗文化,听一场文化讲座,更能一窥这些地方最新的发展趋势,感受中国发展的脉搏。观看这样的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完美结合的纪录片,就是一种享受,而且老少咸宜,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提振信心。

航拍中国观后感 3

去国博参观〝伟大的变革〞展览时,在央视融媒体互动区瞥见了这部纪录片,当时播放的场景是江西的晒秋,看了几眼就被吸引住了,于是立刻打开豆瓣搜索并收藏。

说实话,前两集(海南和陕西)看着觉得有点一般,景色是美丽且独特的,但我并没有特别被吸引或者戳到。看到第三集,真的很美很有特色,观看过程中感受到自然的伟大与人类的智慧,并且深深感到自己的渺小。虽然去过,但是游玩得很不深入,希望有机会再去_

如果冬天有故乡,那么它回家的路,一定会经过黑龙江!

黑龙江这集真的很好看,银装素裹太有童话的感觉。追无人机的小老虎好萌。这一集拍了很多生活化的场景,人气儿也更足了。

江西的晒秋。熊猫鸟。过年都很有特色,婺源的油菜花很美。夜幕下的南昌有一番现代大都市的`格调,令人想去了解。

对于上海,我一直有一种特别的偏爱,所以在看上海那集时也格外认真。亲切的是,很多景都是我亲眼见过的,外滩。浦东数条站起来的金融街。南京路步行街。新天地。迪士尼等,但也有朱家角。人民公园相亲角。野生动物园在等待着我。白渡桥这个典故还是第一次听说,也是首次看到白云漂浮在上海中心大厦身旁的画面。弹幕里有说把上海拍美了,其实我想说,亲眼见到的上海更美更具魅力。航拍这个视角不错,就像每一集片头所说的那样:

俯瞰这片朝夕相处的大地,再熟悉的景象,也变了一副模样。50分钟的空中旅程不足够游玩整个省份,所以片子展现得比较泛泛,只能说大致有个印象。像最后一集的迪士尼,我以为这一part刚开始还在期待后面,结果马上就转到下一个场景了。而且由于是航拍,看到的大多是纯风景(当然有很多很可爱的动物),人的活动比较少,而且在各个地区之间的分布不太均匀(哈尔滨和江西多一些),缺了一些热气腾腾的丰富感。风景虽然很美,但是有时少了一点抓人的元素,可能会看着看着跑神儿(可能是我自己的问题哈),感觉每一个地区的素材编排得还可以更好。

航拍中国观后感700字 4

雪乡、亚布力滑雪场、冰雪大世界……低于零下二十度的严寒凝固了不同形态的水,不仅塑造着黑龙江的极北气质,也让原本最悠闲的冬季成为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刻。亿万年地质变化,火山运动塑造出镜泊湖、五大连池等独特景观。700多万公顷的大、小兴安岭不仅是东北虎、梅花鹿等动物的广阔家园,也是赫哲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的聚集地。北极村夏天的极光充满惊喜,“九曲十八弯”的漠河则是汇入黑龙江中最蜿蜒的河段。三江平原用最肥沃的黑土,将昔日的“北大荒”变成“北大仓”。

过去,大庆油田让中国甩掉了“贫油”的帽子;现在,“绿色”成为能源转型后这座城市的色彩新标签。松花江上的新旧大桥, 姚老师特意选了一部纪录片《中国-陕西航拍》,不仅让我们了解祖国山川的美景,也让我们学习如何描写风景。

整部纪录片讲述了陕西的风景,通过直升机航拍完成。我们知道秦岭是陕西的南北分界,秦岭的最高峰是南山。终南山是道士隐居的地方,这里有百年的隐士文化,现在也发展成了旅游景点,人们可以选择坐缆车或独自攀登终南山顶部。终南山的险不亚于黄山。

离终南山不远的是华山,想要寻求刺激的人,可以来华山的悬崖栈道,那比张家界的玻璃栈道还要危险,只有半米宽,背靠岩石,脚下是近崖。

秦岭也是熊猫的圣地,中国只有几只棕色熊猫,也是金丝猴的天堂。中午,金丝猴在树枝上跳下来。由于拍摄时是冬天,没有食物,他们只能去投食点吃,可到了夏天,那就大不相同了,因为大自然中有丰富的瓜果等着它们。

尽管纪录片只有40分钟,但它让我们在天空中漫游,俯瞰美丽的祖国山河。

我真得为我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航拍中国纪录片优秀观后感 5

《超级中国》是韩国KBS电视台播出特别企划纪录片。 通过政府官员、学者、企业家和普通民众的视野,分别从人口、经济、外交军事、土地、文化和政治等方面介绍了中国发展现状,观察中国为世界带来的变化,以让韩国更加了解中国。作为一名中国人,我觉得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从别国的视角来正确认识自己的国家,以一个更客观的角度来发现自己国家的强大,以及不足。以下是我从人口和经济这两方面发表我自己的看法。

一.关于人口

通过纪录片的第一集《十三亿人的力量》中可以看出,在制作方看来,中国巨大的人口基数在国家的发展上占有绝对的优势,在这一点上我不得不承认,中国人一直都印证这毛主席说过的那句话“人多就是力量”,人多,便可以聚沙成塔,积水成渊。但是温总理曾说过: 一个很小的问题,乘以十三亿,都会变成一个大问题; 一个很大的总量,除以十三亿,都会变成一个小数目。这就是人多的优势与劣势并存的最好的体现。中国有13亿人口,虽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奋发图强,锐意创新,我们的经济总量确实在不断扩大,我国GDP首破60万亿,达到636463亿元,仅次于美国,这已是个相当了不起的突破,但是人均水平还是很低的。截止到20末,中国大陆总人口为136782万人,当将636463亿除以136782万时,人均GDP世界排名瞬间下跌至90名左右的,我们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按照世界银行有关标准,我们恐怕还有2亿左右的贫困人口。可以从纪录片中看出,制片方单从人多的好处来分析了中国的国情,却对人多的弊端几乎没有提及。因此,当我们在看的时候,不应该只看到中国人多的好处而沾沾自喜,也应该明确到同�

二.关于中国人的旅游消费

在纪录片的第二集《钱的力量》中,大量地出现了中国人在韩国旅游,大肆消费的场面。在我看来,我没有因为中国人的出手阔绰而感到骄傲,反而觉得有一点内心羞愧。对于盲目的购物,以及对金钱毫不吝啬的行为我实在是不敢恭维。他们有的出于面子,有的觉得划算,有的甚至觉得是一种享受,不管是本着什么样的目的,在外国人眼中,就是财大气粗的暴发户罢了。其实,这也正是大多数外国人对中国游客的认识。所以,我想通过影片,能让更多的中国人认识到中国游客在外国人眼中的形象,希望提高自己的素质,改善自己的价值观。

三.关于国家的经济实力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持续而强劲的增长,中国对事关国家大政方略的财政投入能力空前提高,甚至让西方老牌发达国家瞠目。但是,钱多了只意味着国家硬实力的增长,不意味着软实力有了相应提升,因为很多难题并不是只靠堆钱就可以解决。以中国在非洲的投资为例,中国商人在国内直接用钱向官员买路的行为方式,在这里被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程度。但是,非洲的政府对社会的治理能力和控制能力远无法与国内相比,钱只是摆平了官员却摆不平当地老百姓,当地部族游击队隔三岔五扔个炸弹或发一封恐吓信的事情经常发生。而且,金钱开道的方式不但使这些官员的胃口越来越大,也让当地百姓对中国政府、中国企业的形象极为反感。

我的看法

单靠金钱的力量,不但无法长期保有中国在境外的国家利益,甚至亦不能保有境内的平安稳定。迷信金钱力量的民族,是落后和愚昧的民族。无论是用于内政的安抚还是世界的拓展。拥有经济和文化及意识形态双重优势的民族,才是真正强盛的民族,才是值得拜服的、有感召力的民族。

人无完人。一个国家更是如此。如今的中国就像一颗日渐崛起的巨星,她是如此的耀眼夺目,却依然存在着不足,我们应该以最客观的眼光去审视她的一切,并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她的成长会持续让世界叹服。

对于中韩关系的展望

对于中韩关系,中韩两国应该立足当前,着眼于未来,继续总结中韩关系中成熟的可资借鉴的有益经验,同时要总结教训,正视两国关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逐步培育成熟的国内政治、媒体、社会舆论氛围,为中韩关系营造一个健康、良好的发展环境。因为中韩关系的良好健康发展,不仅符合双方的整体国家利益,而且有利于东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中韩关系是东亚地区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对维护东亚地区,尤其是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过去的里,中韩关系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也经历了诸多困难,未来的中韩关系机遇与挑战并存,需要两国领导人高瞻远瞩,善于运用政治大智慧增进共识,巧妙化解矛盾和分歧,为中韩关系的平稳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国内环境。

总之,中韩两国领导人应该着眼长远,从地区和国际战略的高度为中韩关系赋予更新的战略内涵。两国政府应该积极沟通,加强战略协调,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的框架下的中韩关系,并引导积极的中韩两国的民间社会舆论,以促进中韩两国关系的健康全面发展。

航拍中国观后感 6

《航拍中国》和以往的风光纪录片不同,它以空中视角带领大家看到前所未见的中国,通过旅行的方式感受祖国河山的变与不变。

《航拍中国》就“中国”这样一个巨大的题材覆盖,几乎每个中国人都能在片中找到介入感。有网友在看了《航拍中国》后喊出豪言壮语:“好片子!我的`梦想就是游遍全中国!”也有网友感叹:“居然看哭了。想起曾经在那么多地方发生的美好故事,曾经深爱的她如今在哪?”更有网友如梦方醒,“边看边发现,自己置身美景胜地,却还大叫没地方玩耍。”

《航拍中国•四川》 7

你做过最有勇气的挑战是什么?在冰川飞挂的雪山之间,在万丈深渊的悬崖旁边,有一群初学登山者在勇敢地试炼身手。《航拍中国》第二季带你飞越四姑娘山,体验惊心动魄的雪山攀登!

1:到了四川不看“海”?朋友你亏大了

2:古蜀人养蚕、渔猎之地变身新时代智慧采集区

3:震撼!上帝视角看“难于上青天”的蜀道也会赞叹其险

4:老成都式悠闲:人民公园漫谈天地

5:川味密码:解码九辣合一的鲜香美味

6:旱涝即停!古人也玩儿黑科技

7:醉美!雪山林海中惊现“远古巨龙”

8:让树木多年不朽的竟是水的“灵魂”

9:心交神往,信仰的家园

10:蜀山之王何德何能?一看便知

11:强行抱大腿,我是最萌国宝让你难抗拒

12:一分钟带你看尽四姑娘山的美丽风光

13:湿地精灵,鸟中速度健将时速120公里

14:外国人纷纷点赞!我国又上演“极限操作”

15:美轮美奂,空中看峨眉山日出、云海

16:弥勒出世“天下太平”!乐山大佛平息水患

17:神工巧匠!是谁让两江交汇永隔一线

《航拍中国》观后感 8

《航拍中国》是一部以空中视角俯瞰中国整体风貌,立体化展示中国自然地理风貌、人文历史景观以及城市改革变化的纪录片。纪录片以“一集一个地方”的进度,逐步呈现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整体风貌,全集计划在5年内播完。

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烧钱”的拍摄过程。节目组要求,为了尽可能完美地达到拍摄效果,画面全部使用载人机和无人机拍摄,且将高空与低空之间相互补充。不管是飞行器还是摄影器材,团队都要使用最高规格的设备。

看过纪录片的人都被航拍角度下的中国大地深深震撼。而“新疆篇”,其独特的异域风貌,广袤而野性十足的自然环境,丰富多层次的人文元素,更是令人惊叹折服。

新疆是第一季中,最先确定下来的拍摄地。余乐说,《航拍中国》纪录片立项时,就设定要做六集,当时,确定通过东西南北中大的方位选择,来体现祖国不同地域的地理和人文风貌,而新疆作为中国西部最具代表性的省份,首先作为第一季里重要的内容,正式立项了。

“因为是第一季,我们也希望把最精彩的。内容放在里面,新疆的地理特点很明显,面积很大,从空中看地貌看山川看河流,都特别合适,拍摄新疆是一个总体的考量。”他说。

新疆地域广阔,地貌复杂,制作团队对此早有准备。节目组也�

240天的拍摄过程中,前后共计派出5个无人机组,50多人参与拍摄,仅在新疆本地,就租用了9辆车,加上节目组自带车辆,共计十余辆车,在新疆浩浩荡荡的大地上,往返前行。

正是这样庞大的摄制团队和预算,支撑了“新疆篇”几近完美的全方位呈现。连绵不断的库木塔格沙漠沙丘,壮观的福海捕鱼,开阔的哈萨克牧民转场,在航拍视角下,熟悉又新鲜的图景呈现出人与自然的完美契合。

《航拍中国——新疆》观后感 9

今天,我看了老师推荐的《航拍中国》之新疆,看过以后,我觉得太震撼了!我们的祖国竟然这么美!

新疆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南面有昆仑山,北有阿尔泰山,中部有天山,今天我乘坐着“飞机”从天山开始旅行,天山上有近万条冰川,有美丽无比的山峰,飞行到天山中部,一个美丽的大草原呈现在眼前,蜿蜒的河流在太阳的映射下,神奇地出现了九个太阳。

我又“乘坐着飞机”来到了乌鲁木齐市,这里是世界上离海洋最远离冰川最近的城市。9月,是石河子的棉花采摘的季节,采摘下来的棉花要九千量卡车才能装完。新疆的。番茄、辣椒,让我看到了一个火红的新疆。

再向西飞行,来到了安集海大峡谷,真是一幅美丽的图画。4月,伊犁河谷的杏花,漫山遍野,有白色的,有粉色的,加上草木的绿色,形成了彩色的杏花谷!6月,薰衣草盛开了,我又看到了紫色的新疆。穿过气势雄伟的果子沟大桥,来到了赛里木湖,新疆之旅结束了。

我迫不及待地想进行下一个航空旅行,妈妈说今天太晚了,明天再继续旅行吧!

《航拍中国》观后感 10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题记

生动精彩的解说,搭配着轻松的音乐,在短短50分钟的时间内,给人带来前所未有的愉悦的感受。航拍中国以空中视角展示中国风景:我们看到的,是海南的海滨风光,是新疆的异域风情;感叹的,是黑龙江的沃野千里,是江西的一江碧波;沉醉的',是上海的历史底蕴,是陕西的奔放豪情……

六集300多分钟的航程,这些地方跨越祖国的东南西北,随着镜头缓缓进入众人的视野,向世界阐释着东方大国的独特神韵。

“这河山日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子。”站立在庐山之巅,便恍然能看到众多武侠里的风流人物,陡峭峰林中透出隐隐侠气,一颦一笑,满是江湖仙侠之风。,仿佛与李白遨游,赞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恍若与苏东坡同行,感慨“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座座山峰或平缓,或陡峭,层层山峰,无言向人们阐述着繁华的历史。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停留在黑龙江银装素裹的大地,洁白如糖霜一样的冰雪映射出世界上最纯真的色调,掩埋在重重冰雪之下的千里沃野,是大自然赐予的馈赠。魅力四射的雪乡,千形百状的冰雕,有序新颖的采冰……冰雪,是黑龙江人独特的生活方式。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伫立在海南的海滨,感受热带岛屿的热浪澎湃与激情火热。沿海地区的灯塔,是一种责任,几十年风吹雨打,更是一种使命。现代化的货船,渔民的超群技术,惊险刺激的海上项目,不仅呈现了海南人民的生活,也向众人展示出了蓝色世界海洋的冰山一角。

以新的姿态俯瞰九州大地,在云霄之中,白云之下是一个独具匠心的新的中国,新的角度,新的视野,中国的多姿风采,以新的方式呈现在眼前。在这片我酷爱的土地上,存在着如此之多我所未知之处。

这片土地上,有可爱精灵一般的动物,有犹如红树林海底世界,也有面对飞行器时,人们新奇的明眸,恢宏而庄重的楼房,高耸而现代的大厦……我体会到的是自然的蔚为壮丽,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友善。

这盛世,如你所愿。有幸我亲吻热土,俯瞰九州,生于华夏,千年前,云端下或许是皎皎明月,或许是亭台楼阁;而如今时隔千年,云端下却是鳞次栉比的楼宇,也是一个个奋斗的持续……

《航拍中国》观后感 11

看完《航拍中国》第一集新疆,真的很震撼,太美了,美哭了,也学到很多知识。看了第一集新疆,瞬间改变了对新疆沙漠戈壁和干燥荒凉以往的印象,感叹生命奇迹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突然想起,奇葩说第三季中,史航老师的一句引用霍金的话,遥远的。相似性让人感动。万水千山,毫不相关的两个地方,出现你未见过的相似,特别让人感动。也彻底明白了,无知源于不了解这句话。当我们静下心,愿意去了解并接触,那份我们不熟悉且陌生的历史文化。自然奇观与社会背景,我们才能真正互相理解,相互包容。否则,那个地方,纵使是我们的国土,在我们的心中也永远是异域。

回首过往,注意到每个省份和它们的人民在我们内心形成的固化形象,正是因为我们对他们的不了解,这份不了解造成我们对彼此的偏见。所以,我们要真正做到互相了解,形成我们的世界观,我们就必须跟随镜头,或者身临其境,出去多看看。当然,也特别希望,高铁建设能够联通新疆与国家各地,缩短我们的时空距离,真正拉近我们彼此想互相了解和理解的心。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