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观后感。那么该如何才能够写好一篇观后感呢?
甘洒汗水,青春无悔
黎荣榕
前不久我观看了《少年黄大年》话剧,黄大年浓浓的爱国情怀让我热血沸腾,他的事迹深深地感动了我,他是我学习的榜样!
不管是在课余时间和同学们讨论地质学的问题,还是半夜偷偷溜进实验室里做实验,都是黄大年为了梦想而做出的努力。正是有了这种精神,他才能取得巨大的成就。
黄大年刚进入地质队时,班长让他和苏小刚当先锋队,先行出发,找到矿产资源的具体位置。虽然知道前方等待他们的是什么危险,但是他们还是义无反顾地去面对。这种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青春到底是什么?青春是诗,是大海,是金色的田野,花开正好,微风浮躁……我们不能因为青春的道路上遭遇些许挫折,就想着要放弃自己的理想。只有把困难当成动力,成功才会在前面等着我们!
“甘洒一路汗水,争得青春无悔!”我们一辈子就只有一次青春,难道我们却要整天游手好闲,无所事事,虚度光阴吗?绝不!只有激情奋斗的青春,顽强拼搏的青春,不放弃理想的青春,才是真正无悔的青春!我们生活在这么好的一个时代,有这么好的一个学习环境,必须努力奋斗,好好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
我们要向黄大年学习,充分利用好自己的青春,不虚度光阴,努力学习,助力祖国繁荣昌盛。
3月17日,工厂党群工作处组织党员观看影片《黄大年》。刚步入7号影棚,就被大屏幕上的“心有大我志诚报国”8个字所吸引。观影途中,多次潸然泪下,被黄大年前辈“心有大我、志诚报国”的爱国情怀,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所感动。
影片开头黄大年同志毅然放弃国外优厚待遇,响应国家计划,回归祖国为国家做贡献。不由得使我联想到,我们一汽有些员工,大学毕业就进入一汽,经过多年培养,从懵懂无知变成技术高手,轻易就被一些合资车企以高薪挖走,为什么就不能留在一汽,为自主品牌红旗奉献光和热呢?
当看到黄大年同志,在前进道路上遇到多方面不理解、多方面障碍时,能够时刻铭记自己的坚定信念,用自己的赤诚之心和实际行动去感化和影响周围的合作伙伴,去赢得大家的理解协作。黄大年提到自己最讨厌的就是“慢慢来”这3个字时,让我联想到,这不正和集团公司的整体工作思路“稳中求快、能快则快”相吻合吗?我们要迎头赶超竞争对手,需要正是这种工作精神和工作劲头。我们在振兴红旗品牌的途中,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会遇到各种难题痛点,但只要我们坚定“让红旗飞扬”的信念,就没有跨不过去的坎儿。
坚定信念,让理想飞扬!
为梦想奋斗,做新时代好少年
李皓麒
看完话剧《少年黄大年》,我满分作文网深深地感受到了榜样的力量。
本剧讲述了高中时期的黄大年与老师、同学们的深厚感情,以及他的父母对他心中地质梦的启迪。黄大年对学习认真刻苦、潜心钻研;对科学精益求精、执着坚毅。高中毕业后,黄大年如愿成为一名地质工作者。地质队的生活虽然艰苦,但是再苦再累,他也从未退缩,他用自己的方式书写了激昂的青春之歌!
作为当代少先队员,生于盛世,更应学习少年黄大年刻苦学习,潜心钻研,对科学精益求精、执着坚毅的精神。有一次,他和一些同学晚上偷偷翻窗户溜进实验室,只为了完成银镜反应的实验。虽然方法不对,但是他们的动机是好的,敢想敢做,这就是知识的力量,这份求知欲很让我佩服。
世界上最快乐的事,就是为梦想而奋斗。每当看见无人机飞翔在蓝蓝的天空,每当看见航母穿行于波涛汹涌的大海,我都热血沸腾,这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期盼,这是中国科学家汗水造就的辉煌。今天,接力棒传到了我们的手里,使命降临到我们的身上,我们应以百倍的热情,勤奋学习,共同实现我们美丽的中国梦!
少年黄大年的精神就像一盏明灯,为我点亮了信仰之光。我也要像他一样怀着远大的志向,好好学习,长大以后建设祖国,让祖国更加强大,人民更加幸福。
刘融生
今年是建党百年,我看了话剧《少年黄大年》,就被少年黄大年热爱学习、热爱祖国、愿为祖国奉献一切的精神深深打动了。
黄大年,一个听起来很陌生,也很普通的名字,但他却是一个了不起的时代楷模。
少年时期,黄大年热爱学习,成绩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不仅自己勤奋好学,还帮助成绩一般的同学,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黄大年还特别乐于助人,得知班长的父亲因救人不幸去世,家里弟弟妹妹没人照顾而退学,黄大年便告诉同学们对班长要多加照顾;黄大年在工作上精雕细琢,全力以赴,一点也不马虎。有一次,在和同学一起去“死人谷”完成任务时遇到了大暴雨,黄大年被石头卡住了,可他全然不顾自己的危险,第一时间叫同学保护好仪器。
黄大年常说:“中国要由大国变成强国,就需要一批‘科研疯子’,这其中能有我,余愿足矣!”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夜以继日地工作,身体最终承受不住,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虽然黄大年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精神却流传开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方得始终。黄大年叔叔,我愿
2009年,因国家启动引进海外人才的召唤以及母校吉林大学的诚挚邀请下,黄大年同志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的条件回到祖国,只因为国内的科学事业需要他。外国媒体是这样评价他的:“他的回国,让当年的航母演习整个舰队后退100海里。”正是黄大年同志不惧强者、勇于超越的自信和能力,填补了我国多项技术空白。他回国只想作一名全职教授,一心投入科研,培养学生。他需要时间让祖国的科学事业逐渐强大,因此他争分夺秒,讲求效率。
随着故事的推进,在各项事情顺利进行的同时,黄大年同志的身体也逐渐出现异样,尽管司机一次又一次的提醒,但黄大年就是不听,一心扑在他的事业上,为国家科学事业奉献着,他说“国家的需求就要玩命干”。
影片的最后,伟大的黄大年同志永远的离开了我们。走出影院,回想自己,在中国移动吉林公司公司工作还不到2年,在工作中一直不断学习新知识,积累经验,热爱工作,期待用我自己的努力服务用户,保证用户感知良好。但和黄大年同志相比,自己所做的远远不够,仍然要向黄大年同志学习,抓紧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以公司的利益为中心,时刻担负起身上的责任。在以后的工作中,更要用饱满的热情做好本职工作,保持攻坚克难的勇气,追求创新,提升效率,不忘初心,勇敢前行。
黄大年同志生前是享誉世界的地球物理学家。2009年,他放弃国外优越条件,怀着一腔爱国热情义无反顾返回祖国,他时刻把祖国的需要放在首位,始终坚守爱国主义精神,矢志不渝实践科技报国的理想。无论是在读书求学、国外工作还是归国任教期间,都始终把祖国富强和民族振兴作为最高追求。黄大年同志是新时期归国留学人员爱国报国的先进楷模,是高校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的杰出榜样,他用行动阐释了师者之行、之德,是我们在本职岗位上奋发进取的一面镜子。黄大年同志对祖国的真挚感情,必将感染和激励着更多人投身实现强国梦的伟大事业中。
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名科技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更感受到了以身许国的义不容辞和义无反顾,为我们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共筑中国梦树立了榜样。他把自己一生奉献给了祖国,把生命最绚丽的部分奉献给了他所钟情的事业。
作为社区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以黄大�
那秀林
2021年11月20日,在班主任的组织下,我们全班收看了话剧《少年黄大年》。
帷幕缓缓拉开:在一间明亮的教室里,几位同学正摆弄着自己的实验品——一台收音机。教室里的摆设,让我们仿佛回到了20世纪70年代的新中国。
这部话剧塑造了一位作出了杰出贡献的物理、地质学家的青年,他就是那位“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的黄大年教授。他在英国学习了技术,成为了领域内的顶尖专家。回国七年,他将自己毕生所学的知识全部奉献给了祖国,并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他研发了许多设备,填补了中国一个领域里技术上的空白。
在他的学生时代,谁也不能否认他的勤奋好学。在这部话剧中,我深刻感受到他对学习的热情,更感动于他对梦想的坚持与不懈奋斗。即使工作再难,他也从未放弃过。而正是因为有了各种困难的磨练,他才能成为一位杰出的战略科学家。
如果说,英雄的剧本与平凡人的剧本有些不同,我想那不仅是因为英雄的生活更精彩、丰富,更重要的是他们实现了我们实现不了的梦想。世界是一个大舞台,在众多戏码之中,你会挑选哪个,谱写自己人生的华采乐章呢?
7年前,黄大年教授在英国的科学界享有很高的地位,金钱、名誉、地位和国际一流的科研团队。但是,这些对他来说都不重要,他回国的决心一刻也没有动摇过。就这样,怀着一颗赤子之心,他回到了母校吉林大学。他从回校的第一天起,就投入到了高强度的工作中,别的同事都是每天工作8小时,而他却把一天24小时的时间全部时间投入工作当中。
在这7年中,他凭着高深的科学专业技术水平和一股刚强的毅力,填补了我国在地球地理控测的多处空白。有专家说过,黄大年同志在这7年中的成绩相当于别人五十年的成就。他的这一股爱国情怀也深深感染了他的学生,不少同事也都说他是一个超人!
但是,超人也有累的时候。2016年底,他终于倒在了病床上。但他心中的脚步却从没有停歇过,在病床上,他坚持给学生讲课,耐心地讲解学生们的疑惑。
2017年1月8日,黄大年教授最终没能战胜病魔,不幸离世,长眠于祖国的土地之下,享年58岁。他走得太突然,走的太可惜,对于我们,对于国家,对于世界,这都是一个重大的损失!
黄大年教授虽然去世了,但我们要学习黄大年教授的爱国之情怀,鞠躬尽瘁,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我们要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而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