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笼中》电影观后感(优秀3篇)

看完一部经典作品以后,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吧,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观后感。快来参考观后感是怎么写的吧,

《八角笼中》电影观后感 1

昨晚兴致高昂,跑去电影院看了王宝强导演的电影《八角笼中》,随着剧情的跌宕起伏,不知不觉发现自己已然泪流满面。看着屏幕前那些还未成年的孩子,为了生存拼了命的练习格斗,内心的震撼之情油然而生。

虽然剧中王宝强表演的向腾辉外形看上去有点吊儿郎当,但是他的所作所为却无时无刻温暖人心。作为一名曾经有过污点的格斗运动员,虽然他的内心早已经千疮百孔,但是当他看到那群无家可归、无依无靠的少年拦路抢劫的时候,他的内心深处也是波澜起伏的,他在那群无家可归的少年身上看到自己年少时的影子,于是他便决定收留他们。

很多时候,不认输才可能会赢。到有些特殊情况,坚决不认输却有可能会付出巨大的代价。

纵观全剧,向腾辉为了给这群无依无靠、无家可归的孩子提供更好的条件忍辱负重、遭人陷害,好几次都走投无路了却依然没有认输,最后不惜使用诋毁自己的手段来自证清白,从而达到扳倒敌人主动放弃合同,使得苏木和马虎可以重获人身自由。

面对这样的局面,如果内心不够强大,意志不够坚定,这样的路是很难走下去的,但是向腾辉凭借着不服输的勇气和毅力,他走下去了,而且成功挽回了自己的尊严和梦想。

向腾辉第二次带孩子们去表演的时候,遇到了一群地方小混混手持武器过来砸场子,期间双方发生了激烈的肢体冲突,紧要关头对方还亮了刀子,马虎在那一瞬间情绪异常激动,向腾辉意识到他可能动了杀心,及时认输,出手制止了他的冲动行为。

如果向腾辉不及时认输制止马虎,一旦他真的'因为一时冲动误杀了对方,他可能就要面临牢狱之灾,他的前途自然而然也就终止了。

文质彬彬的未必是好人,凶神恶煞的未必是坏人。

向腾辉出场给大家的感觉就是不像个好人,因为他的面相凶神恶煞怪吓人的,到随着剧情的深入,你会发现这个看上去凶神恶煞的坏人,其实并没有你想像的那么坏,他的一些行为甚至还挺暖心。

苏木和马虎把他带到他们家,当向腾辉看到他们家徒四壁,苏木的姐姐因为有病在身躺在木板床上的时候,他本来是来要400块钱沙石损失的,结果临走前还给了苏木姐姐一些钱,由此可见这个凶神恶煞的坏人也有好人的一面。

反观那个私立学校的校长,还有那个格斗比赛项目的负责人,他们看上去文质彬彬,背地里却搞各种小动作坑害他,他只要不按照他们的意愿行事,他们马上就翻脸不认人,不择手段诬陷、栽赃、迫害他。

他们喜欢玩弄普通人于股掌之间,从而满足他们扭曲的心理,他们藐视普通人的尊严,居高临下俯视普通人的付出,理所当然的认为普通人的尊严就应该被他们踩在脚底下践踏,他们

路遥知马力,患难见真情。

马虎是苏木姐姐收留的一个无家可归的孩子,这个孩子虽然发型有点张扬,但是重情重义,为了给苏木治疗腿伤,他毅然决然选择重操旧业拦路抢劫,最后锒铛入狱,这份情谊虽然有点愚钝,但是却难能可贵。

马虎和苏木这两个孩子是这群孩子里面年龄最大、可塑性最强、天赋最好的格斗苗子,他们一路走来相互鼓励、相互打趣、共同进步,在每一个紧要关头都不离不弃,真正做到了患难与共。

当向腾辉再次撞破了他拦路抢劫的窘境时,他道出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心声。他说他们这群无依无靠、无家可归的孩子的命运就像手里紧握着的石头,面对一望无边的河水,就算他们摇拽得再厉害,在水面上飘分再远,石头依然逃脱不了要沉入河底的宿命。

这不就是当下普通人的命运吗?在这个阶级固化严重,社会资源分配不均的社会,绝大多数没有家庭背景、没有人脉关系、没有社会资源的普通人想要逆天改命,需要付出的代价。

可想而知,资本和权贵们唾手可得的起点,却是绝大多数普通人需可能要付出生命代价,才能抵达的终点。

所以普通人想要改变命运更要懂得抱团取暖、精诚合作、互惠共赢,唯有这样才能攻破资本和权贵们树立的堡垒,抵达胜利的彼岸。

梦想的力量无坚不摧,涅槃重生尽显男儿本色。

苏木虽然性格内敛,但是为人忠厚老实,勤奋刻苦,当向腾辉问他格斗是什么的时候,他思考了片刻,便眼神坚定地说格斗就是他的出路,格斗也是他们改变命运的转折点。如果不是因为格斗,他们这些无家可归的孩子不会聚集在一起,是格斗把他们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由此可见,格斗的梦想已经在苏木的心底落地生根,他坚信格斗就是他的出路,他坚信格斗能够改变他的命运,所以才会出现他与马特对决,命悬一线的关键时刻,脑海里浮现出他与向腾辉的那段对话,还有姐姐期待的眼神,格斗就是他的出路,他没有退路,他不能输。强大的意志力驱使他忘却疼痛、瞬间爆发出无坚不摧的力量,最终反败为胜、创造奇迹。这就是梦想的力量,这就是涅槃重生的壮举。

为了这一刻的胜利,苏木忍辱负重,没日没夜的训练,最后几乎是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才赢得了这次的冠军。正是因为他赢得了这次的比赛,腾辉俱乐部才得以准许重新开业,马虎出狱后才有了落脚点,这也是一环扣一环,成功的光环可以给你带来很多便利和好处。

普通人想要逆天改命,就要付出超越常人的艰辛和苦楚,最后甚至还有可能要付出生命的代价,作为普通人,你想要逆天改命除了拼命你别无选择。

《八角笼中》电影观后感 2

最近很少能看到让自己深思的商业电影了,虽然说大部分商业电影以剧情、视觉效果为�

八角笼作为电影中的格斗擂台,贯穿整个电影,在我看来,八角笼还具有更多的隐喻:

第一,八角笼像一个生活的枷锁,犹如山里的那群孩子,山里的孩子是自由的,没有被束缚,但是大山就如一个“八角笼”,让孩子们无法突破这个“八角笼”,被困在山里。苏木的梦想,成为格斗冠军,替姐姐走出大山,这个梦想,也在为苏木成为冠军的动力。

第二,八角笼像权力的游戏,向腾辉组建的俱乐部,和省里的俱乐部比起来,不具有更好的背景,各种原因,让向腾辉不得不放弃自己的俱乐部,将自己培养的格斗高手转让给省里的俱乐部。犹如将向腾辉的俱乐部“锁”在了八角笼,难以进入光鲜亮丽的舞台。

第三,八角笼像内心深处的牢笼,这与主角向腾辉和徒弟马虎呼应,进入了真实的牢笼,但向腾辉又有自己内心的牢笼。成为格斗冠军又永不碰格斗,培养格斗人才又遇各种困难,内心挣扎着坚持与放弃,仿佛内心的正反两派在八角笼中格斗。

第四,也是我认为最深刻的一层隐喻,那就是我们永远在八角笼中,我们梦想的地方,只是一个接一个更有竞争力的八角笼。从选拔赛到总决赛,无一不在八角笼中进行,只是越到后来,会遇到更厉害的对手。首尾呼应的一幕,更是让我内心震撼,小时候的苏木打赢了对手,爬到八角笼上欢呼,长大之后的'苏木得到冠军,也是爬到八角笼上欢呼,在最有成就的时刻,苏木依然没有达到八角笼外,所以电影片名《八角笼中》里面的“中”字,仿佛暗示了,我们总处在八角笼里面,不会出来,所有的梦想,只是进入了下一个“八角笼”。这样的想法,仿佛带有略微消极,但是最后向腾辉在外面观赛的时候,不妨想一想,他似乎是唯一一个达到八角笼之外的人,不碰格斗,依然有自己喜爱的徒弟,拿下格斗冠军,让向腾辉在八角笼外会心一笑。

其实最后思考一下,山里的孩子依然在山里(八角笼),苏木的姐姐依然走不出大山(八角笼),苏木成为格斗选手(八角笼),马虎进了监狱(八角笼)。王凤劝向腾辉时说了一句话,他想当砂石场经理,向腾辉想做格斗俱乐部,但是后来,王凤回到了俱乐部(八角笼),向腾辉实现了俱乐部运营,并且在格斗场外看见自己徒弟得了冠军,向腾辉在我看来,就是唯一一个到达八角笼之外的人。

《八角笼中》电影观后感 3

炎炎夏日,妈妈开车带我来到县里唯一的电影院,观看了最近火爆全网,由王宝强导演的《八角笼中》。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几个大山里的孩子通过向腾辉的训练,苦练格斗技能,走出大山的故事。这些孩子由于家庭贫困,曾经拦截过向腾辉的。车子,而向腾辉在发现这群孩子的处境后,为了让这群孩子走出大山组建了格斗俱乐部。可是往往事与愿违,俱乐部刚走上正轨,就被人通过网曝的形式使 他最好的两名徒弟苏木和马虎也被迫无奈“卖”给了另外一个俱乐部。过了一段时间,向腾辉发现他的两个心爱的徒弟都出事了,他疼惜万分,绝地反击。

在这部电影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苏木在八角笼中被外国拳王快打倒的边缘,他想起了教练向腾辉的谆谆教导,亲人们的生活环境,靠着心中最后一抹信念,在绝望中走出,打倒了外国拳王。这也是对电影中那句“生如野草,不屈不挠”最好的注解。

看了这部电影让我深有体会,电影中的孩子都在深山中,他们的生活条件和我天差地别。而我在这样美好的生活条件中还在每天抱怨,不思进取,真的很不应该。我下定决心,在今后不管是生活还是学习中,我都会像电影中的苏木和马虎学习,学习他们勇敢拼搏,努力向上的精神。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