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长观后感(优秀15篇)

《中国机长》讲述的是去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机组成功处置特情的真实事件。

《中国机长》观后感 篇1

电影《中国机长》是根据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机组成功处置特情真实事件改编。机组执行航班任务时,在万米高空突遇驾驶舱风挡玻璃爆裂脱落、座舱释压的极端罕见险情,生死关头,他们临危不乱、果断应对、正确处置,确保了机上全部人员的生命安全,创造了世界民航史上的奇迹。

该电影由刘伟强执导,于勇敢编剧,李锦文监制,张涵予、欧豪、杜江、袁泉、张天爱、李沁领衔主演,张雅玫、杨祺如、高戈主演的剧情传记灾难片。该片于2020年9月30日在中国上映。

观看后,有几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每天起飞前机组人员及空姐要早早起床,还要上功课培训,飞行途中要与各种素质人员打交道,还不能使各种矛盾激化。平时人们看到的是帅气的机长和漂亮的空姐,只看到他们光鲜的一面,殊不知他们背后要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

2、紧急状态下既要保护好自己,还要指导旅客使用氧气罩,更要想方设法安抚乘客不要惊慌。并训练有素地多次喊出:请大家相信我们,相信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带领大家安全落地。乘务人员的真诚态度打动了所有的旅客。3、机长、副机长以及乘务人员遇险时那种镇定自若、勇于奉献的精神和做法,真正地感动了我,使我热泪盈眶。这与他们平时的严格训练和养之有素是分不开的。

总之,这部影片很感人,很值得观看。这与张涵予的硬汉形象,以及袁泉、张天爱、李沁等几位美女的漂亮脸蛋和高挑身材是分不开的,当然他们的出色演技才是最重要的。

中国机长观后感 篇2

大上个周六,我上完奥数课妈妈对我说:“儿子,我们去看电影《中国机长》吧?”我说:“行!带上爸爸!”

于是,我们一家三口来到万达影城的IMAX厅观看电影。

电影内容是这样的:20xx年5月14日,四川3U8633航空要飞往拉萨,乘客们各个欢天喜地能去拉萨,可当飞机飞到9800米时,前挡风爆裂,副驾驶被吸出,好在第二机长将其拉回。但是飞机右翼零件坏掉,机长刘传健如何驾驶到成都?乘客有的大喊大叫,有的用以手捶打椅子,有的干脆闭目等死。在这样危险的情况里,刘传健盲驾飞机,明明只有万分之一活着的机率在刘传健手下变成这样一句话:敬畏生命,敬畏职责,敬畏规章。

当他驾驶到成都说出这样一句话时,观众掌声雷动,我的眼泪也落了下来。

这部电影让我知道:做事要沉着冷静,别人遇到这种情况只会等死,而刘传健会想:我要把乘客安全送到目的地。

机长这个职业,不冷静做不好,这个职业好像军人,在保护我们的家,所以,英雄不是好当的!

世界上飞机出事的例子很多,但所有活着回来的很少,刘传�

最后,再把这部电影里最有正能量的一句话写下来:敬畏生命,敬畏职责,敬畏规章。

中国机长观后感 篇3

国庆节假期终于到了,9月30号上映的《中国机长》这部电影让我盼了许久,才刚上映第一天,我就买了电影票,去电影院里观看。

这部电影讲述了机长、空姐和游客之间的故事。和往常一样,退伍空军刘长建从事者民航工作,重庆到拉萨这条线他一共飞了100多次,飞机已飞到了青藏高原,海拔逐渐上升,突然右侧挡风玻璃破裂,副驾驶的身体直接被吸出了窗外,温度立即下降到了零下40度,飞机上的119名乘客都害怕极了,那时,他们能承受的已经是人类的极限,仪表盘全部都失灵啦,氧气只能供应一个小时的,小孩的哭声、乘客的喧闹声和行李掉落的声音,让飞机上异常混乱,就在危机时刻机长找到了裂云层,飞出啦危险地带,渐渐地与地面保持了联系,消防、安保、医疗、公安人员全部就位,成都机场指挥部和塔台都做好了应急准备,空军也做好了战备救援的状态,所有人都在努力挽救着这场灾难。

在机长的努力挽救下,飞机终于避开了暂时的危险,但是由于飞机超重,导致飞机无法正常降落,如果操纵降落很可能撞上成都机场,引发更大的事故,飞机落地的一刹那所有人都被这架飞机捏了一把汗,离成都机场大楼还有1500米、1200米、800米、500米,终于在500米时,三个人同时关闭隐形,努力踩刹车,飞机终于停了下来,除了两名机组人员轻伤以外,119名乘客没有受伤,飞机安全降落。

这位机长长相普通,也是一个平凡的人,他不是书中描写的天马行空的武侠刺客,也不是功勋磊磊的沙场老将,但是他拯救了飞机上的120多人,他用自己的坚持和执着,拯救了飞机上的所有人,这就是英雄。

中国机长观后感 篇4

《中国机长》作为中国首部大制作的空中灾难救援电影,我们都知道,这部电影是根据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机组成功处置特情真实事件改编的:

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从重庆江北机场起飞前往拉萨,当飞机来到9800米高度巡航时,机组发现飞机右侧内挡玻璃出现裂纹,立即申请下降高度并返航。凭借过硬的飞行技术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机组成员驾驶飞机安全备降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所有乘客平安。电影里面可以看到万米高空最为惊心动魄的瞬间:风挡瞬间破裂,副驾驶被吸出窗外,座舱释压张涵予饰演的机长刘长健由于强大的气流冲击无法佩戴氧气面罩,屏住呼吸,咬紧牙关,在低温和缺氧状态下拼尽全力控制飞机;欧豪饰演的副驾驶徐奕辰忍受着冻伤和划伤,仍然以出色的意志力辅助机长进行特情处置;杜江饰演的第二机长梁栋则拼尽全力返回驾驶舱,不停呼喊试图与地面取得联系,持续报告特情信息;而张天爱、李沁、雅玫、杨祺如饰演的乘务员和高戈饰演的安全员也各司其职,指导旅客使用氧气面罩,并对全体旅客进行安抚以及协助,以专业素养持续守护着所有乘客的安全。在危急关头,袁泉饰演的乘务长毕男则发挥了定心神针的作用,一番独白既让119名乘客的状态缓和下来,也道出了民航人的'责任与担当:从飞行员到乘务员,我们每个人都经历了日复一日的训练,就是为了能保证大家的安全!请相信我们的机长,我们会一起回去!

电影里面可以看到万米高空最为惊心动魄的瞬间:风挡瞬间破裂,副驾驶被吸出窗外,座舱释压张涵予饰演的机长刘长健由于强大的气流冲击无法佩戴氧气面罩,屏住呼吸,咬紧牙关,在低温和缺氧状态下拼尽全力控制飞机;欧豪饰演的副驾驶徐奕辰忍受着冻伤和划伤,仍然以出色的意志力辅助机长进行特情处置;杜江饰演的第二机长梁栋则拼尽全力返回驾驶舱,不停呼喊试图与地面取得联系,持续报告特情信息;而张天爱、李沁、雅玫、杨祺如饰演的乘务员和高戈饰演的安全员也各司其职,指导旅客使用氧气面罩,并对全体旅客进行安抚以及协助,以专业素养持续守护着所有乘客的安全。在危急关头,袁泉饰演的乘务长毕男则发挥了定心神针的作用,一番独白既让119名乘客的状态缓和下来,也道出了民航人的责任与担当:从飞行员到乘务员,我们每个人都经历了日复一日的训练,就是为了能保证大家的安全!请相信我们的机长,我们会一起回去!

《中国机长》观后感 篇5

由张涵予、欧豪、杜江、袁泉、张天爱、李沁等主演的国庆档大片《中国机长》,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影片主演张涵予9月22日接受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专访,他表示,从《湄公河行动》里的陆地作战,到《红海行动》里的海上作战,这次在天上开飞机,自己把“陆海空”角色凑齐了,“这是个水到渠成的过程。”被风机吹着拍机舱戏电影《中国机长》的故事,根据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成功处置特情真实事件改编而成。2018年5月14日,航班从重庆至拉萨飞行途中,在9800米高空驾驶舱右侧风挡玻璃破损脱落,导致座舱失压。随后,机组成功处置,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安全备降,确保了机上119名旅客和9名机组人员的安全。中国民用航空局和四川省授予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机组“中国民航英雄机组”称号,授予机长刘传健“中国民航英雄机长”称号。刘传健也被中国网友称为“中国版萨利机长”。在电影《中国机长》中,原型为刘传健的“机长”角色定名为刘长健,由张涵予饰演。张涵予表示,自己跟真实的3U8633的机长刘传健有联系,经常进行沟通,心里真的对他五体投地的佩服。“在影片拍摄的过程中,我经常会问他一些问题,我们有一段时间见面机会也很多。”

为了全面了解民航飞行,《中国机长》在开机前,选择了英雄机组复飞的前一天,剧组主演就跟着英雄机组飞了一个来回,“然后我录下了很多的视频。后来我们又到模拟机学习,学习怎么驾驶空客,我觉得特别有用处。”张涵予说。驾驶舱拍摄的时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张涵予说:“在驾驶舱拍摄的时候,有七八个风机、风筒吹着,效果我觉得还挺好。因为风挡玻璃碎了以后,在天空上风力是很大的。我们还会有颠簸,每天颠得人跟散了架一样。拍摄的时候每天颠、每天大风吹,吹得眼睛都睁不开。可想而知,在当时真实的情况下,飞机驾驶在高空中,他们经受了怎样的过程。”

被狂风吹着拍戏,让剧组主演吃了不少苦头,“特别有意思的一点是,那些天我们拍被狂风吹的戏的时候,我们演员私下互相交流,说怎么总是肚子难受、肚子胀。平时也没吃什么呀。后来一想,就是因为每天喝风。那些天演员集体都不怎么爱吃饭,也是因为喝风喝饱了,喝得我们也吃不下饭了。”张涵予说。“中国机长”不煽情民航界有一种说法是“民航不需要英雄,我们要的是安全”,对此,饰演了民航机长的张涵予深有体会,“安全是民航的底线,也是生命线。刘机长在加入民航之前,是空军的飞行员,另外他对这条航线很熟悉,再有他平时对自己要求很严格。”张涵予还透露,电影里有一个细节,就是开场他用冷水洗澡,“刘机长告诉我他可以一口气憋4分钟,所以当在高原缺氧的情况下,在宝贵的4分钟里让飞机下降,这是要有非常专业的驾驶技术和强大的心理素质。在最危急的时候,他平时的锻炼、训练都起了作用。所以抓住这点对我创作上有很大的帮助。”

张涵予坦言整个电影中大家并没有刻意煽情,“这部电影实际上我们拍得很克制,从导演到演员,都非常克制,我们没有刻意的煽情,没有去夸大去煽情去怎么样,我们尽量让所有的细节让观众们信服。”纵观张涵予近些年的电影作品,《湄公河行动》是陆地作战,《红海行动》是在海上作战,这次《中国机长》是在天上开飞机,算是把“陆海空”凑齐了,对此,张涵予说自己并不是专门地挑角色,“这些角色演员自己是设计不出来的,就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事情。在这部戏里我跟导演也老沟通,我们就是要尽最大的可能,还原3U8633英雄机组备降事件最真实的那一面。”张涵予透露,这几年每拍一部电影都差点“死”一回,“我拍这么多年电影,好像还真没拍过舒服的电影。我从影以来,拍的都是上刀山,下火海的电影,每一次都是持续好几个月,而且都是落一身的伤痛,甚至冒着生命的危险。我觉得,这些也是挺特别的体验吧!”

拍摄《中国机长》对张涵予的影响非常明显,“我现在每次坐飞机,当飞机起飞、滑行、在空中和降落的时候,我都会想当时驾驶员是怎么操作的,同时我马上会联想到我在模拟机里面是怎么样转弯、怎么样起飞、怎么样抬杆。飞机一起飞,我就会想到操作手势。”张涵予说,拍摄《中国机长》之后,感受机长如何降落,已� “机长在降落的一瞬间是怎么样松的杆,我自己都能感受到机长的操作。机长这趟是降落得很棒,还是说稍微松晚了、松早了一点?飞机为什么颠了一下?这些我都可以感受到。”

《中国机长》观后感 篇6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机长,一机之长,他所担负的不仅仅是一个令人尊敬的称呼,更是生命的守护。什么是英雄?我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都会想到电影中那些飞天遁地无所不能的超级英雄。他们亦或因为奇遇有幸获得了超能力,或是拥有超越常人的大脑。可是,今天我相信说的英雄是机长,一个用坚守和执着拯救生命的机长。

2018年5月14日,重庆飞往拉萨的川航3U8633航班如往常一样正飞跃青藏高原,在9800米的高空巡航,驾驶舱副驾驶侧的右挡风玻璃毫无征兆的爆裂,脱落。驾驶舱瞬间失压,能击穿耳膜的狂风灌进,气温骤降到零下40摄氏度,人在这种状态下根本无法生存,而两位飞行员当时还穿着极其单薄。飞机的仪表盘都已被狂风掀翻,副驾驶员半个身子更是被吸出窗外还好安全带将他拴在了机内。“冷风如利刃,凛凛狂风折”,在这种危机之下,机长刘传健依然保持了极端的冷静,成功让飞机备降成都双流机场,机上119位乘客安然无恙。这就是英雄,他不是“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英雄,也不是“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的英雄,他是“狂风利刃艰难险,定护生命备周全”的英雄。他用自己的坚守和执着,守护了119条生命。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中国机长》为了还原这个真实的故事,剧组不仅1:1造了一个模拟飞机,还辗转重庆江北机场、成都双流机场、拉萨贡嘎机场实地拍摄,记录机场的繁忙景象和旅客的出行百态。为了拍摄副驾驶被狂风吸出舱外的情景,拍摄现场使用了6个巨大的鼓风机,风力大概八级,吹得演员差点飞起来,而饰演副驾驶的欧豪甚至被吹得面部皮肤过敏。《中国机长》不仅是一部优秀的商业电影,那些商业片该具有的元素:紧张点、爆点、泪点,它一个不少,甚至丰富。可是“文以载道,歌以咏志”,除了影片应有的外壳,《中国机长》还将一种精神、一种坚守的内核展现给了观众,我想这才是这部电影的初衷,还原真实事件,塑造出有血有肉的人物,让观众真正感受到“中国机长”的魅力。

中国机长观后感 篇7

《中国机长》传递出的,是文化自信,是英雄情怀,是中国精神,也是中国骄傲。只有这样有质量、有力量的电影才不会辜负观众,更不会辜负这个时代。

《中国机长》是根据事实改编: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6重庆至拉萨航班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破裂脱落,机组实施紧急下降,安全备降成都双流机场,所有乘客平安落地,机组处置堪称"史诗级"处置,机长刘传�

当很多人问起刘传健机长危情发生时,是什么力量让他能够力排万难,控制住危情并成功备降时,他回答的简单而坚定,"没考虑自己身体,只想控制住飞机"。同时面对大家的称赞也淡淡地表示都是应该做的,我们的`责任就是要竭力保证乘客的安全。大灾大难面前,我们看到了一个英雄机长身上勇于担当、敢于担当的中华精神。因为责

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准的责任意识、担当精神。花木兰替父从军体现的是一位儿女对父母、对家庭的责任;精忠报国体现的是南宋名将岳飞对国家的责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的是范仲淹对人民的责任。而在当今社会物欲横流的时代背景下,有一部分人面对种种诱惑却丧失了最基本的责任意识,随波逐流,不求无过,但求无憾,问心无愧足矣。这是一种极大的没有责任心,不敢担当的表现。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我们更应强化责任意识,勇于担当,敢于担当。我们的党员干部要"在其位谋其政",不论职务高低,一旦走上了工作岗位,就要勇于挑担子、负责任。对于应负的责任,迎着风险也要干好,实践担当的精神,提升担当的能力,做到敢担当,能担当,会担当,善担当。如此,才能对人民负责,对党和政府负责,在负责任、尽责任的奉献中实现人生的价值、享受人生的快乐。

《中国机长》观后感 篇8

《中国机长》拍得十分精彩。张涵予、欧豪、杜江在驾驶舱临危不惧,乘务组袁泉、张天爱、李沁、雅玫、杨祺如、高戈各司其职,安抚全体乘客,而西部战区空军、中国民航西南空管局、成都双流机场各单位均众志成城,为3U8633航班的成功备降通力协作。看完这部电影,让我对现实中的“中国民航英雄机组”充满了深深的敬意。

这部电影是根据20xx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机组成功处置特情真实事件改编的:20xx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从重庆江北机场起飞前往拉萨,当飞机来到9800米高度巡航时,机组发现飞机右侧内挡玻璃出现裂纹,立即申请下降高度并返航。凭借过硬的飞行技术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机组成员驾驶飞机安全备降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所有乘客平安险情发生时,驾驶舱失压,巨大风力袭击,仪器毁坏,噪音干扰,温度骤降数十度,机长刘传健的`手都冻得紫青,但他仍然靠着坚强的意志和保障乘客生命安全的坚定信念,驾驶飞机成功备降,完成了一次伟大的生命返航。

《中国机长》观后感 篇9

2018年5月14日,从重庆飞往拉萨的四川航空3U8633次航班在成都区域巡航时,右座前风挡玻璃破裂脱落,驾驶舱失压, 气温下降到零下40摄氏度,机长刘传健凭着20年的飞行经验和从容不迫的心理素质,在民航各保障单位密切配合下,飞机备降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所有乘客平安落地。

这场堪称“民航史”奇迹的川航备降事件被搬上了银幕,《中国机长》的电影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徐徐展开。

《中国机长》由刘伟强执导、李锦文监制,张涵予、欧豪、杜江、袁泉、张天爱、李沁等领衔主演,雅玫、杨祺如、高戈主演,对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机组成功备降的真实事件做了还原和改编,9月30日国庆档上映。

一,主流文化价值的呈现

“主旋律”这个概念在中国已经存在了20多年,从产生的背景,存在的必然性到的扩大化,主旋律电影的境遇变迁和“中国时代特色”是分不开的。

2016年,林超贤导演的《湄公河行动》以焕然一新的美学风格和创作观念激活了中国主旋律电影文化市场;

随后,《战狼2》《红海行动》等一系列的具有广泛号召力的主旋律电影的问世,为观众呈现出了全新的文化景观,影片中浓浓的中国元素,也掀起了观众高涨的爱国情绪。

从丰富题材主题,彰显魅力到抛弃脸谱化的人物形象,代之以真性情的平凡人物,从生活中的真实细节,让观众被一个个活生生的“性情中人”所感动,做自己能够和观众共情的事情,来达到和观众进行对话和深度沟通的目的。

最近的一部《烈火英雄》,让主旋律再次回到了观众视野里,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消防员英雄,却很少有人能够真实了解到这些人的可敬和可爱,只有通过电影屏幕,才让我们真正地了解到了这些“逆行中”的战士。

《中国机长》也正是顺应了这样的文化潮流,对5.14川航备降的事件进行了高度的还原,在飞机遭遇极端险情的生死关头,中国的英雄机长刘传健沉着冷静的应对措施,不仅确保了全体人员的生命安全,也创作了中国乃至世界民航史的奇迹。

这样的主旋律电影,在推动中国电影和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促进海外传播等方面发挥着正向效能。

二,“中国骄傲三部曲”

2019年6月19日,博纳影业“中国骄傲三部曲”发布会正式召开,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博纳影业携手阿里影业等出品方,以及华语影坛顶尖的电影人与制作团队,精心打造了《烈火英雄》、《决胜时刻》、《中国机长》三部电影巨制。

《烈火英雄》根据2010年发生在中国大连的7.16事件真实改编,以此致敬中国的消防战士,上映8天斩获了9亿的好成绩,不仅为观众带来了完美的视听体验,也传递了社会的正能量。有网友称:“消防员家属不容易,希望大家注意消防安全,让消防员战士可以早点回家。”

而作为压轴之作的《中国机长》长达一分钟的预告片,引发了极高的热议。

万米高空之上,强风,失压,低温,缺氧,整架飞机急速下坠……机舱内一百多名乘客,飞机下崇山峻岭,这样危险的境地中,张涵予饰演的机长怎样从容应对,带领大家平安降落?

乘务人员怎样协调和配合机长的决定,安抚慌乱的乘客?

乘客们怎样克服内心的恐惧,配合乘务人员做好应对措施?

......

影片备受考验的不仅是对大场景的呈现和把控,更重要的是对不同角色的人心理的渲染和细节的拿捏,对此,创作组也是投入了极高的心血和精力。

该片拍摄得到了中国民用航空局的支持与协助,在中国民航宣教中心的协调组织下,来自民航系统各单位数百名专业人士参与了电影的创作与拍摄工作,配合影片主创在双流机场、贡嘎机场、江北机场进行史无前例的实地实拍,力求让观众在大银幕中拥有更真实的“飞行体验”。

三,“张涵予+欧豪+杜江”三人铁汉组

他是《智取威虎山》中智勇双全的剿匪英雄杨子荣,是《湄公河行动》中的缉毒精英高刚,是《红海行动》中运筹帷幄的临沂号舰长高云……

近几年来,张涵予以精湛的演技和敬业的精神为大家奉献了无数经典艺术形象,也奠定了自己的“国民英雄代言人”形象。

在拍摄《智取威虎山》的时候,忍受着零下30度的极寒天气;在拍摄《湄公河行动》的时候,他不畏40度暑热,摸爬滚打,坦言自己“被导演折磨掉了一层皮,把一辈子的汗水都流光了”。

此次为了完成《中国机长》的拍摄,张涵予更是拿出了绝对的敬业精神,组在片场配备了高压液态管和高强度风筒,拍摄时会释放最高达10mpa的气压(相当于100公斤压力),最高时能喷出接近于8级大风的风力,张涵予坦言:“每天喝风喝到饱,根本不想吃饭!”

尽管如此,张涵予依然坚定了要把中国机长这个角色塑造到最好的信心,因为:

“刘传健机长是一个真正的英雄,作为演员,我会使出十二分的力量来把这个戏给演好。”

在《烈火英雄》中饰演枫林中队队长徐小斌的欧豪,这次在《中国机长》中,他饰演的副驾驶员徐奕晨被吸出窗外,身体紧贴在飞机外侧承受着强风和低温的重压,体力和意志力也都达到了极限。

除了经受狂风考验之外,他还需要化三个小时的特效妆来让自己更加贴近剧中的角色,右眼几乎完全被特效妆给盖住了,脸部过敏情况越来越严重,长出了很多红色的疹子。

但他却笑着调侃“这样下去不用化妆也可以了。”敬业精神可见一斑。

在《烈火英雄》中饰演队长马卫国的杜江,此次在《中国机长》中饰演的是第二机长梁栋。继《红海行动》和《烈火英雄》一个个“硬汉英雄”形象之后,杜江这次又会给人们带来怎样的惊喜呢?

四,“中国式”的温暖和高光

“没有任何征兆,风挡玻璃突然爆裂,“轰”一声发出巨大的声响。旁边的副驾(身体)已经飞出去一半,半边身体在窗外悬挂。驾驶舱物品全都飞起来了,许多设备出现故障,整个飞机震动非常大,无法看清仪表,操作困难。”

人们都称刘传健是“英雄”,是“中国版萨利机长”。

然而,在人们心中,“机长”这个名词离我们略显遥远,他们的生活究竟是怎样的,在观众心中,他们身系全机乘客的安危,他们是英雄,是天空中的战士。然而,普通人并不知道他们的工作到底承受着怎样的危险。

作为5.14川航事件的机长刘传健,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来描述当时的情况:

“如果你在零下四五度的哈尔滨大街上,开车以200公里的时速狂奔,你把手伸出窗外,你能做什么?”

他们也是普通人,《中国机长》的意义不仅在于给观众提供一场视听盛宴的电影,更是将这些平凡英雄的故事用镜头的方式呈现给我们,让我们看到并相信——

当我们身处和平,宁静的时光掩饰了很多人看不见的黑暗,我们似乎觉得英雄离我们略显遥远。

然而,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却从未停止过:

那些甘于孤寂,攻坚克难的人,

那些缉毒反恐、守卫平安的人,

那些献身国防、戍边卫国的人……

英雄,从来都没有真正远离。

他们大多平凡,不那么高高在上,不愿被编印在教科书中,

只有在困难的时刻,他们会发挥自己的“中国式温暖”和高光,

用一生的正言正行和“逆行者”的姿态捍卫着身边的人。

中国机长观后感 篇10

根据5·14川航3U8633航班紧急备降事件改编的电影《中国机长》,在事件过去一年后于国庆档上� 除了电影自身的魅力之外,这也体现了人们对于此类事件的关注,以及对这些面对灾难时临危不乱,凭借着坚强的毅力和过硬的专业能力,成功返航的民航英雄们的致敬。川航事件本身就充满着惊险与传奇,是一场高空中的生死对决,它具备了灾难片应有的元素与张力,但如何将这样一个备受关注的真实事件,通过电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考验着导演对于细节的处理和场面的把控,《中国机长》在危机的场面和紧张的节奏中给了我们足够的惊险,但也在细节处理和人物塑造上留下了遗憾。

驾驶舱挡风玻璃破碎脱落,9800米的高空,800公里的时速,零下40摄氏度,生死42分钟,128人全部生还。2018年5月14日,从重庆江北国际机场起飞,到拉萨贡嘎国际机场的四川航空公司3U8633航班,在成都区域巡航阶段,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破裂脱落,机组实施紧急下降,飞机于2018年5月14日07:46分安全备降成都双流机场,机长刘传健在内的9名机组成员和119名乘客全部平安落地。这次事件被称为世界民航史上的奇迹,全体机组成员因此获封“中国民航英雄机组”称号,机长刘传健, 影片《中国机长》

电影中机长张涵予和乘务长袁泉的演技很到位,一个刚毅沉稳,一个冷静温情,事故发生后驾驶舱的危机和乘客舱的慌乱,首尾呼应,共同营造了一个高空中完全封闭的生死空间。一个在处理危机,一个在面对慌乱,刚柔并济,沉稳冷静,镜头的切换和节奏的把控,真实还原了当时的危机时刻。从玻璃脱落突发事故到寻找缝隙穿越云层,再到防止撞山有惊无险,一波三折,到最后的安全迫降,这是故事的主线,全程充满着危机感,驾驶舱内的俯视镜头更是让人有种身临其境之感。特别是张涵予在雷电交加的云层外盘旋等待,当云层自然分裂,他驾驶着飞机在黑暗中一飞而过的特效镜头,充分展现了灾难大片的效果,这也是影片的一个高潮。在灾难降临时作为普通人的恐惧和作为乘务长的冷静,在袁泉身上表现得很细腻且真实,影片中当她面对慌乱的乘客时镇定的说出,“从飞行员到乘务员,我们每一个都经历了日复一日的训练,就是为了能保证大家的安全,这也是我们这些人为什么在这架飞机上的意义,我们需要你们的信任,需要你们的配合,需要你们给我们信心,我们也是儿子,女儿,爸爸,妈妈,我们的家人也在等着我们,我们会一起回去,谢谢。”这一片段真实而感人的独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除了灾难大片的危机场面,影片中的另一个亮点就是对于机组人员专业操作和细节的展示。在起飞前要进行提前几个小时的准备和检查,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也为我们展现了包括机长、空姐在内的机组人员这一特殊群体的工作状态,他们在这样一个日复一日机械重复的岗位上,时刻保持着专业性和危机感,这也从侧面处烘托了这些平凡中的伟大,飞机安全迫降是对这种职业精神的最好回复。观众在获得观影趣味的同时,也对这一场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开拍前,每一位演员都接受了三个多月专业的学习和培训。三位“机长“每天上午在教室学习飞机的理论知识,下午再在1:1还原的A319模拟舱中进行实地操作。而扮演女乘务员的演员们也要进行各种有关仪态、动作、专业词汇等方面的训练,比如如何露出标准空姐微笑,如何检查客舱的安全等等。正因为如此,在影片中这些细节都表现得很真实,把观众慢慢带入到这种危机前的安全感之中。

简单来说,影片塑造了三组群像:机组人员,乘客,地面人员。对于这些群像的人物塑造和细节处理上,影片留下了一些遗憾。首先是机组人员。影片一开始就是机长张涵予在家准备出发,温馨的家庭,可爱的女儿,并且交代了他要按时回家给女儿过生日。从小处入手没错,毕竟这样会让人物显得更加真实,但影片从头到尾给予张涵予的内心刻画就是一定要回家给女儿过生日,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形象的提升和影片的张力,特别是作为掌控一百多人生死的机长,他的心理描写过少,真正的恐惧和危机不是外在的环境,而是一个人的内心,在这一点上张涵予的形象塑造有点单薄,当他成功落地后也没有再去抓住这一心理去拓展,而是在机舱内与袁泉进行了一段慢镜头的对视。乘务长袁泉从进入机场时的落寞到飞行途中的愁容,还有摸婚戒这一暗示,总感觉要表达什么,特别是落地后和张涵予的对视,但最后也没有说明白这些铺垫后的结果。杜江饰演的第二机长,对妻子表现得特别甜蜜,在飞机落地后也第一时间报了平安,却在休息时搭讪头等舱的美女,就算是导演在制造某种戏剧性也好,营造趣味也罢,但感觉还是很突兀。还有欧豪饰演的副驾驶,活泼好动的性格在严肃的场面中增添了不少活力,这也与他受伤后驾驶的形象形成了对比,但最后飞机在重重危机中迫降,受了伤的他没有接受医务人员救护,而是拖着一身伤痕和乘务员谈起了恋爱,这种画面使观众一直紧绷的情绪一下子消散了,那种对英雄归来时的崇敬也在导演制造的这种甜蜜中被解构了。

第二组群像是乘客,从各怀心事的开心登机,到遭遇灾难时的紧张慌乱,再到平安落地后的感动和致敬。他们当中有看望战友的老兵,有抱着骨灰盒的兄弟,有热恋的情人也有为了生活奔波的夫妇,他们与摇滚少年、外国游客还有头等舱的土豪美女一起构成了一幅众生相。这种群像的设置真实的还原了生活百态,把他们集中到飞机这样一个封闭的空间之中,但这种群像有点扁平化,具体表现在出事前的和谐安静和出事后的惊慌失措,影片缺少人们对面生死灾难时的那种心理的挣扎和纠结的深度刻画,即内心的描写,这两种状态也使得整个群体脸谱化,从而减少了影片的灾难性和深刻性。导演特别设置了一个藏族小男孩的形象,从登机到慌乱到最后的安全回家,他的形象也代表了一群人面对灾难时单调和线性的心理起伏。第三组群像是地面人员。民航西南空管局和军方的出现是为了通过密切监控、多方协调,用最短时间和最优方案,成功保障飞机的迫降,这不仅是剧情需要,也使得场面非常紧张,和空中形成了呼应,调动了观众的情绪。但关晓彤客串的航空爱好者们的出现让人感觉有点拼凑剧情之嫌,他们只是旁观者,期待着他们会提供一些帮助或从侧面告诉一些信息,但并没有。这样的强行插入也破坏了影片后半部的完整性。

从票房和观众的欢迎度来说,《中国机长》是成功的。影片对这次惊心动魄的事件进行了全方位的回顾和讲述,也表达了对英雄机长刘传健为首的机组人员的致敬。但在具体的细节处理和场面调度上还是略有遗憾,在电影的艺术塑造上也不是非常完整,这也正是中国电影在灾难片上需要不断探索和发展的动力与方向。正如贾樟柯所说:“真实感在美学的层面,而真实仅仅停留在社会学的范畴,穿过社会问题的是个人的存在危机,因为终究你是一个导演而非一个社会学家。”电影终究是电影,期待和遗憾同在,也是一种完成。

中国机长观后感 篇11

今年国庆上映的电影《中国机长》再现了这样一个故事:2018年5月14日,3u8633航班从重庆飞往拉萨。起飞40分钟左右,驾驶室的风挡玻璃出现裂痕,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破碎。

近万米高空,风挡玻璃破碎,飞机出现大故障,所有控制面板全部失灵,而机长刘传建却丝毫没有惊慌失措,只是皱起眉头沉着应对。当时飞机相当于从智能汽车变成“手扶拖拉机”,经验丰富的机组人员全力配合刘机长,把119名乘客的生命硬是从死神手里夺了回来。

从这部影片中我感受到了许多许多……

首先,是熟练。机长在控制面板失灵后那36个精准的手动操作令我记忆犹新。这恰好印证了一个词一熟能生巧。在学习、工作过程中,如果我们不停地反复做一件事,肯定会越做越熟。正如背课文,如果我们肯于反复背诵,最后一定会背得滚瓜烂熟,甚至可以倒背如流。

其次,要遇事不乱。在遇到困难时,不慌张,沉着应对,冷静思考,大脑保持清醒,一定可以克服困难。

最后,机组人员还有一种精神令人敬佩——敬畏生命,敬畏职责。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要去尊重、敬畏每一个生命,去热爱每一个生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每个人都会承担一份责任,我们必须敬畏自己的'职责,热爱自己的职责。我是一名学生,学习就是我的职责,我一定要敬畏学习,热爱学习,才可以取得好成绩。

熟练,遇事不乱,敬畏生命,敬畏职责,有了这四点,就是一个令人敬佩的人,就是一个英雄。机长刘传健和整个机组人员他们创造了奇迹,他们的精神令我敬佩,他们是真英雄!

中国机长观后感 篇12

假期期间,观看了《中国机长》这部影片,从中感受到了机长和乘务员的责任与担当。

这是一架飞往拉萨的飞机,出发前一片祥和。当飞机飞行到途中时,危险也即将来临,驾驶室的前方的挡风玻璃破碎了,一瞬间机舱中的气压升高,此时,另外一位机长,一下子被刮到了挡风玻璃外。看到高空中的风疯狂地在吹着,但是这位机长依旧坚持着,机舱中的100多名游客和几名乘务员也因飞机不稳而受着颠簸。面对这种情形,此时飞机下方都是海拔比较低的地方,不可能降落,因此他们选择了较近的成都机场选择备降。

机长们忍受着高空的恶略条件,机长一直在坚持,而游客们 此时一名乘务员说:“我们也有家人,他们也在家等待着我们。”再加上一名老兵的安慰,大家的情绪才得以平复。但是在飞往成都时,不幸的事情又发生了,前方有恶劣天气,影响飞行,在反反复复转了几圈之后,最终在云层之间有空隙的时候,机长选择飞过去,他就是在等待这个机会。在塔台的工作人员也时刻关注着他们,尽可能的为这架飞机提供服务。最终他们安全的备降到了成都机场,在飞机将要停止的时候,机长说了一句:“我们要到跑道的尽头,不能影响其他航班的飞行。”当自己处于危险时,还不忘他人,这种精神是多么宝贵呀!

他们在危险的时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肩负着将游客安全送达目的地的使命,这是他们身上的宝贵之处,这就是中国机长。

《中国机长》观后感 篇13

小长假,对全中国人民来说“爱国”这个主题再次强化于心中。与此同时,三部有关爱国主题的电影上映。今日稍有空闲,我就同爸爸一起去看了《中国机长》,感触良多。

这件事本身是真实发生的,那是在2018年五月份,记得听到那个消息的时候十分震惊,从海拔8000多米高的青藏高原想带一飞机的乘客安全降落,在任何人的意识中肯定觉得非常困难。我曾经是学校航模队的队员,参加过飞翼的训练,调整方向都要一毫米一毫米的来,有一次遇到空气流速极快,根本不能用遥控器控制飞机在空中稳定飞行,机头时不时翘起来,随时可能失控掉在地上。虽说模拟机和真正的飞机有很多不同,但在模拟飞机的练习中也能体验到操控好飞机真心不容易。

电影中的机长同样遇到了这种问题,不过他碰到的问题更加严峻。他所背负的不仅仅是自己的性命和缺氧的环境,还有100多条鲜活的生命。

记得电影中有一幕机头挡风玻璃裂开,副机长被强大的压力拉出窗外,驾驶室的气温降到零下绿色作文网度以下,机长仍沉着冷静地控制飞机,整个飞机上的工作人员也尽力安抚好乘客们的情绪。这一幕,看的我十分揪心也十分动容。在海拔极高的情况下,面对缺氧,寒冷等各种情况,飞机的驾驶人员和工作人员承受着人体最大的极限。记得当时采访机长时,机长对此并没有太过激动。机长刘传健,一位开了十几年战斗机的人,把民用飞机开成了战斗机,实在令人佩服。

纵观整部电影,有艺术加工的成分。生活中,驾驶室内发生的一切问题对于飞机乘客来说应是毫不知情的,但是在电影中,飞机中的乘客了解到了一切。其次在飞机安全降落后,乘客们会涌上来,这也不太正常。最后,按常理,面对当时极其严酷的环境,机长和副机长都应该是被抬着下飞机的,而电影中,机长和副机长却能走下来。当然这一切为了电影效果,可以理解。

大家看电影前本毫无悬念,但真正看起来如同坐上了川航8633,感受了整个飞机迫降的跌宕起伏,心是悬着的。想必这就是这部电影之所以精彩的地方吧!

《中国机长》电影观后感 篇14

中国机长较之外国机长,除了保证航班安全,还承担着很多社会责任。大兴安岭火灾、汶川地震、紧急撤离钻井平台的石油工人、利比亚动乱中撤离中国公民……在很多历史事件中都有中国机长的'身影。他们在完成一个又一个历史任务的同时,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机长的风采。我为身为中国机长接班人感到自豪!

《中国机长》电影观后感 篇15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老一辈机长们经历了从八一开航、试航拉萨,再到首次开辟国际航线、远航非洲、尼克松访华等一系列大事件。老一辈机长在当时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依旧挺身而出,克服重重困难,保障领导外交出行安全,为中国民航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如今,生活在一个民航现代化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是幸运的'。因此,我们更应当传承前辈机长的优良品格,苦学精飞,为民航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