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增长不少见闻吧,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观后感了。到底应如何写观后感呢?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电影《大火种》观后感精彩7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大火种”用影片反映了1926年山东广饶地区知识青年刘雨心带着陈望道翻译的首版《共产党宣言》这本书回到自己的家乡广饶,传播马格斯《共产党宣言》革命思想,当年的中国农村劳苦大众生活非常艰难,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贫困生活,他们把“能吃上馍馍、能吃上饺子”的生活就定义为是实现了共产主义,如此简单而朴实的愿望今天太容易实现了,然而在当年却是一种奢望。
影片中为了保护《共产党宣言》这本书,胆小老实的玉厚和大字不识的玉兰在刘雨心被枪决、丈夫刘忠良被屠杀的背景下依然选择走下去,一个不识字的农村妇女、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女孩……他们的心里始终都有一种信念,不被奴役,翻身做主人,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崇高理想信念,正是这种理想信念支撑着他们一步步走向光明。
在中国共产党97年的成长历程中,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践行着共产主义,为了换来向往中的美好生活,他们不怕牺牲,勇于与剥削阶级、压迫者誓死斗争到底的不屈不挠精神深深地震撼着我们,面对残酷镇压和血腥屠杀毫不畏惧,继续坚定地向前迈进。
今天在青岛海边的画面,天蓝水清,一架飞机从天而过,同样是在这个海边,1927年,革命者鲁真被残忍的杀害!强烈的今昔对比为我们展开了一幅鲜活、悲壮的生命画卷。如今的我们生活在物质丰富、精神文明的新时代,自由的选择着自己喜欢的工作,这种幸福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作为新时代的党员我们要不断发扬老一辈革命家坚强不屈、矢志不渝的优良传统。在工作中,立足岗位,时刻怀揣一颗敬畏之心,眼到、手到、心到,兢兢业业,干一行爱一行,不忘初心,牢记为人民服务宗旨,在脱贫攻坚的大潮中发挥光和热,为实现自身价值而努力,做一面永不倒的。鲜红旗帜。
《大火种》再现了1926年冬中国首版《共产党宣言》如火种般在爱国党员和人民群众之间传递的故事。陈瑾饰演的女主角刘雨心带着由陈望道翻译的中国首版《共产党宣言》来到广饶,她不知道风声早已走漏,省警察厅马厅长纠集一班人等在广饶只等瓮中抓鳖。敌人抓紧围剿,共产党员却依旧在各个农村活动、向群众宣讲《共产党宣言》的真义。一个个爱国群众为了保护《共产党宣言》不惜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但革命的种子也终于在这片土地生根发芽。五十年后,当年负责保管《共产党宣言》的群众将这历史的信物交给政府,重回故地的刘雨心望着橱窗里的书感谢万千。
《大火种》作为一部文艺作品,以倒叙手法展现了风雨如晦的1926年,同时又展现了一番大风大浪之后,今天的世界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往事随风去,只有见证一切的《共产党宣言》完好如初。
中国文联、中国作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山东省委等相关领导出席了此次发布会,中共山东省委党委、宣传部部长孙守刚宣布《大火种》正式开机 。
本周五将迎来中国共产党95周岁生日。为了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国内电影人制作和拍摄了多部主旋律影片,将于本周陆续进入院线。昨日,讲述中共地下党员和革命群众保护《共产党宣言》故事的影片《大火种》率先上映,但记者发现,沪上排映《大火种》的影院只有6家,场次只有7场。
上座率超过好莱坞大片
影片《大火种》根据铁流、徐锦庚长篇报告文学《国家记忆》改编,以1926年发生在山东省广饶县的真实故事为基础,再现了当年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用生命保护中文译本《共产党宣言》的感人故事。原著作者铁流曾表示,影片拍得非常接地气,“希望用具有传奇色彩的红色故事吸引观众,让更多人重温这段令人刻骨铭心的历史。”
昨日恰逢该片上映首日,记者发现,《大火种》在上海排映的场次仅7场,影院仅6家。从全国范围来看,首映日的全国总票房只有15万元,排片占比仅 0.1%。与其排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该片的上座率达到了19.2%,甚至超过了好莱坞大片《惊天魔盗团2》和《独立日2》。
猫眼电影票房数据显示,今天《大火种》的全国排片量有所增加,达到了0.2%,预售票房在13.6万元左右,上座率上升到了24.3%,如无意外,将稳占排行榜上座率冠军宝座。今天,《大火种》的上海放映影院增加到了17家,场次增加到24场,但和同期上映的商业类型片相比,依然少得多。
主旋律作品传递正能量
随着7月1日的临近,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党的女儿尹灵芝》,以“湘江战役”为背景的《绝战》也在同天登陆银幕。就目前来看,这些主旋律影片的排片同样不理想。
其实,主旋律电影在鼓励艺术探索的同时,同样可以具有票房价值。比如上影集团即将拍摄的七一献礼影片《铁道飞虎》,就是根据著名的“铁道游击队”故事改编,剧组邀请功夫明星成龙加盟,用创新元素增强经典故事的创意性和代入感,拉近主旋律题材与新一代年轻观众的距离。
此外,依托文学力量提升主旋律影视作品的可看性,也是吸引观众的一大要素。记者获悉,导演郑大圣目前正在拍摄的影片《村戏》,改编自小说家贾大山的同名作品;讲述反腐题材的《围猎》,请到知名作家刘恒担任编剧……
主旋律影视作品繁荣是文艺创作百花齐放的重要标志,但是,如何在主旋律作品中讲好中国故事,传递更加强劲的正能量,是每个国内影人需要正视的问题。而就院线来说,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给主旋律影片更多的空间和排片,让更多观众接受正能量的熏陶,也是国内影人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今日上午,根据铁流、徐锦庚长篇报告文学《国家记忆》改编的大型史诗性故事片《大火种》在京举行开机仪式。
该故事片由苗月执导、陈瑾主演,以1926年发生在山东省广饶县的一个真实的故事改编,再现了风雨飘摇的旧社会,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人民群众对旧制度的痛恨和对新世界的渴盼。一部《共产党宣言》如火苗般点燃了人民心中的火焰,残酷的镇压和血腥的屠杀无法阻挡它的'传递,一个可歌可泣的故事就这样发生了。
该仪式由山东省宣传部副部长王红勇主持,中国文联、中国作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山东省委、东营市委、广饶县委等多位相关领导出席,导演苗月向在座嘉宾介绍了《大火种》的筹备情况。伴随着对老一辈革命人的追思,中共山东省委党委、宣传部部长孙守刚宣布《大火种》正式开机。
大青衣陈瑾联袂多面手苗月 《大火种》打造“非典型主旋律”
作为影视圈著名的“大青衣”,陈瑾以其独特的知性美被人熟知。曾经的《校园先锋》、《横空出世》让她荣誉加身,此后的《大法官》、《相依年年》更让她收获众多观众的喜爱,近些年,她又有《满城尽带黄金甲》、《唐山大地震》等热门作品问世,其精湛的演技让她成作品品质的绝佳代言人。在《大火种》中,陈瑾饰演女主角刘雨心,为了完成未婚夫未竟的心愿,她懵懵懂懂中带着一本《共产党宣言》来到山东农村,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一行为会招致怎样的后果。在经历一系列的屠杀与抗争之后,她坚定了自己的信仰,这番心路历程真实、感人、非常的富有层次。
导演苗月入行多年、是圈内有名的多面手,编、导、剪、制片,多重身份随意切换,可谓内功深厚。在她的履历表中,既有像《南行记》这样具有浓郁抒情色情的历史剪影,又有像《你没有16岁》这样清丽感伤的儿童电影,还有像《心香》这样凝结了人生思考的淡雅小品,风格之多变令人叹服。此次,《大火种》这部主旋律电影又将成为她职业生涯的一道分水岭,且看“多面手”如她——怎样将多年的艺术感悟融入其中、令主旋律散发不一样的人性光辉,着实让人期待。
向建党95周年献礼,根据铁流、徐锦庚长篇报告文学《国家记忆》改编的故事片《大火种》日前于北京宣布开机。该片由苗月执导、陈瑾主演,以1926年发生在山东省广饶县的真实故事改编,讲述《共产党宣言》是如何克服残酷镇压和血腥屠杀,如火种般在人民群众中传递的故事。
女主角陈瑾联手导演苗月 打造“非典型主旋律”
话剧团出身的陈瑾曾出演过《校园先锋》、《横空出世》、《大法官》、《相依年年》、《满城尽带黄金甲》、《唐山大地震》等影视作品,此次在《大火种》中,陈瑾饰演女主角刘雨心,为了完成未婚夫未竟的心愿,她带着一本《共产党宣言》来到山东农村,完全没意识到她的做法将带来什么样的结果。在经历一系列的屠杀与抗争之后,她坚定了自己的信仰。
导演苗月曾担任编剧、导演、剪辑、制片等多重电影身份,拍摄过抒情历史作品《南行记》、清丽伤感的儿童电影《你没有16岁》、淡雅小品《清香》等不同风格的作品。《大火种》作为一部献礼之作,如何拍出新意,打造“非典型主旋律”值得期待。
2017年3月17日在机关党办的组织下参加观看了优秀党员电影教育片《大火种》,观后让享受着现在美好生活的我无限感慨,于是写下了第一篇观后感;3月22日在中心党员大会上,中心全体党员就电影《大火种》给我们带来的思考与感悟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大家的观点也给了我更多的触动,经过几次的修改,最后形成了这一稿。
从电影拍摄手法上来看,这部向建党95周年献礼的电影与模式化、商业化的影片注重夸张的戏剧效果、震撼的战争场面有很大的不同。全片以复古的色调、朴实的画面和平静的叙事方式真实的还原了1962年中国农村贫困的社会现状,再现了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人民群众对旧制度的痛恨和对新世界的渴盼;随着情节的自然推进,女主角刘雨心,一位早期的共产党员带着新进的思想出现在了人们面前,使得疾苦的农民们看到了改变的希望,找到了科学的革命理论,最终通过艰苦卓绝的斗争使得共产主义思想在齐鲁大地生根发芽。整个故事水到渠成,又富有强烈的时代感和中国特色。
电影的'表现手法只是一些外在的辅助,最为打动人心的还是电影所传递的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和致力于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影片中描述的上世界二十年代底层的穷苦百姓,在那样艰难的处境下,仍然选择和坚持共产主义不动摇尤其让人敬佩。
其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刘忠良,一个旧时代典型的中国老百姓,忠厚,有手艺,但是生活贫困,一年到头辛苦的工作,自己和孩子还要挨饿,想挣点小钱还要受气。他虽然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乡亲的命运,但找不到合适的方法,就在这时,《共产党宣言》被带到了他的面前,《宣言》露骨地揭露了资产阶级的无耻罪行,揭露了社会上压迫与被压迫的现象及其不合理性,并且提出了合理的斗争方法,《宣言》中宣布必须用革命的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表述了以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的思想,并且发出了伟大的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拿到《宣言》的刘忠良迫不及待的学习消化共产主义思想的本质,并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情况,将马克思主义本地化,展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在明知革命不会很快成功、革命需要流血牺牲的前提下,仍然坚定不移地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这种精神如今仍然值得我们每一个党员学习,做事不能只是为了眼前的利益、自己的利益,要有集体意识、大局意识。
另外一个让我感到惊讶的人物就是姜玉兰,她是一个不识字、没有什么文化的农村妇女,当她接触到《共产党宣言》时,充满着很多看起来很傻的疑问“什么是马克思?为什么他的书里会有馍?”,然而正是这些最原始的本能驱使着她,踩着裹着的小脚在村子里奔走相告,成为共产主义在基层传播的主要力量之一,我想这也正是共产主义思想的魅力所在,它旨在带领最底层人民消除贫困、追求共同富裕和公平正义,共产主义的传播和发展是民心所向,也是一个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从全局来看,先进的思想和优秀的共产党人的付出都是革命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共产党宣言》的指引,底层人民就不会想到团结起来,革命就不会成功;如果只有理论,没有共产党员的不忘初心,也就没有今天共产主义的欣欣向荣了。
最后我们应该时刻铭记,今天的美好生活是无数革命前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作为新时期的党员,应该更加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不断增强党性锻炼,加强个人修养,才能不愧于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
狂风,烈日,险峻的高加索山上,普罗米修斯被铁链束缚在峭壁,头顶盘旋着鹫鹰,起伏的胸口上钉着一颗金刚石钉,而他坚定地面对苦难,从来不在宙斯面前丧失勇气。
西风,残阳,枯黄的芦苇荡中,共产党人刘忠良被竖直地捆绑在柱子上,一根粗大的钢钎钉穿胸膛,行刑的铁锤敲打钢钎,听到的没有恐惧,只有不屈的斗志。
电影《大火种》震撼心灵的一幕,竟像极了古希腊神话中盗火种造福人类的普罗米修斯受难的场景。不同的是,普罗米修斯是不朽的神,而刘忠良是血肉之躯的共产党人;普罗米修斯保护的是温暖人身的物质火种,而刘忠良守护的是照亮人心的信仰大火种;普罗米修斯只有一个,而刘忠良这样的共产党人有千千万万。
芦苇荡之于高加索,“泥汉”(长工)党员刘忠良之于普罗米修斯,这样的类比似乎对比过于强烈,甚至有些格格不入,但这样的碰撞贯穿于观影始终,却不让人觉察有半点突兀。让碰撞化为激荡的正是影片的主题——信仰。
信仰的传播需要种子和土壤,故事设定的鲁北村庄,并不是马克思主义容易扎根的土壤。黄沙,枯树,泥坯房。白色恐怖时期,这里被束缚的'不仅仅是妇女的小脚,还有人们反抗压迫的意志,这里贫瘠的不仅仅是盐碱土地,还有人们的文化知识。贫乏、饥饿、荒凉,黑暗是这里的主色调。
从“济南府”归来的共产党员涉险带回的《共产党宣言》,为村民们在黑暗中燃起一点亮光,但环境险恶,如果白色恐怖的邪风吹灭火种,一切重归黑暗。在先进与落后,光明与黑暗的碰撞中,共产党人以坚定的信念在村民中传播信仰的种子,从“炕头学习会”到“枣木棒子”宣传戏,人们的目光逐渐从向“马大胡子”要馍馍变为共产主义向往。“种子扎根需要土壤,能成为土壤,好!”烈士的鲜血化为信仰成长的土壤,火种终于燎原,带领人们走向了光明。
《大火种》是一场关于信仰与坚持的洗礼,无论是高加索山,还是芦苇荡,都需要“普罗米修斯”般的信念。95年后的今天,无论角色、岗位,每一名党员都是共产主义火炬的接力者。火种,代表着光明与温暖,是全人类的福祉;信仰,是方向与力量,是成就一切事业的基石。“有梦就有蓝天,相信就能看见”,作为公司一名普通党员,我将怀着坚定的信念,立足本职,脚踏实地,融入、成长、贡献,与全体天府新区电网人一起,送出光明,传播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