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某一作品后,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吧,让我们好好写份观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那么你真的会写观后感吗?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悲惨世界》观后感【精彩8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雨果 书中的主人公,冉阿让由于生活所迫偷了一块面包,由于多次越狱,残酷的社会与法律判处他苦役十九年。出狱后,他处处碰壁,没有一个人敢收留他,哪怕是个吃饭的地方也没有,他已经彻底地被这个社会所抛弃。当他如此无助的时候,一个主教改变了他的命运,使他放弃了邪恶的念头,树立起了重新做人的信心。后来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由于他的仁慈与善良,又成为马德兰市的市长。天真纯洁的少女芳汀,被恶浊的社会玷污后,受到了众人的嘲弄,她的女儿珂赛特也被别人当作奴隶,遭受百般折磨。好景不长,一位名叫沙威的尽心尽职的好警察发现了他的秘密,认出了马德兰市长正是当年的苦役犯冉阿让,于是乎他们两个人之间的较量就从此拉开了序幕,两个人之间就上演了一出出猫捉老鼠的游戏。冉阿让被抓后逃出,并救下柯赛特,从此再次隐姓埋名把珂赛特当女儿一样抚养成人,让珂赛特像公主一样成长。晚年的冉阿让似乎有过那么一段幸福的时光,他与自己收养的小女孩珂赛特度过了一段相依为命的日子。但是老天似乎还是不太眷顾这位“满身是伤”的老人,他还是被认识的人发现了,因此他也差点就葬送了女儿的幸福。在这种抉择的时刻,他再一次选择牺牲自己,在心爱的女儿和女儿的幸福之间他选择了后者,他宁愿一个人孤独终老。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的内心还是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女儿,为自己对社会所奉献的爱无怨无悔
最近我读了一本雨果写的书——《悲惨世界》。
当我看到这个书名时,我就猜想,当我读这本书时一定会敢到非常凄惨。那时(是)我就迫不及待地捧着书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有人说今天的最大意义是,昨天逝去的人的最大期待。
有人说幸福的最大意义是,经历万千后懂得平淡的真谛。
望着窗外无意行走的人群,似乎都在享受着这幸福的午后,但似乎也在不经意间有个声音在游走:无聊的夏天
有人称其为“悲惨的生活”,“牢笼式的生活”,可是,殊不知,在遥远的过去,在某个角落,有人在哭泣。不是在泣诉这不公平的人生,而是为自己赖以生活的精神支柱要离他而去。在那里,在那个世界,他带着人间最后一点昏暗的烛光,离开。
幸福的世界里,因为一句表扬而欢呼雀跃,因为一束玫瑰而绽放笑容,因为一个生命的来临而喜极而泣。
悲惨的世界里,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悲惨的世界里,因为贫穷而悲惨,因为法律而悲惨,因为现实而悲惨。
世间的一切不幸,雨果统称为苦难。
这本书讲了一个叫冉(再)阿让的苦役犯,他之前(间)做了一些坏事(是)坐了十九年的牢。因为他之前(的之间)的所作所为被公开过,所以没有一个客店肯让他住下,怕给自己带来灾难。有一次,再阿让经老妇人指点后来到主教卞福汝家,并且在他家住了下来。之(事)后,再阿让偷了主教卞福汝家的银器,但是主教并不怪他,反而放他走,还把银器送给了他。
冉阿让就在这样的环境中被俘虏了,他贫穷而不得已偷了一条面包,又因法律的残酷被判五年苦役,在不屈服中,他屡次逃跑,而使他的服役期加重到十九年。就这样,他从一个青年迈入中年,不见天日的生活使他怨恨社会,但“还有一件令人悲伤的事:他审判了给他造成不幸的社会之后,又开始审判上帝,因为是上帝创造了社会”,“尽管上帝在每个人额头上写着‘希望’二字,他也会把这两个字从这个人的生命中抹去”。
尽管得到假释,但黄色自由纸,并未让他得到自由,在差点重新堕入复仇的深渊时,米里哀主教的宗教式宽容让他决心改过,这种悔恨创造了一种更深刻的觉悟。
米里哀是人间神的化身,他给了冉阿让自由,精神的自由;也给了他财富,思想的财富。
但是他以马德兰的身份行善,成为受人尊敬的市长,但是他再一次遇到了他医生的对手——沙威。在他救下割风爷爷时,就已经被怀疑了。他不能容忍自己的懦弱造成其他人的委屈,于是来到法庭,承认自己的身份——苦役犯24601。
但他又不能让自己去承担这一切的罪责,因为他要实现承诺,去保护珂赛特。如果说这老人的悲惨世界中还带一点温欣的话,那就是与养女一起度过的。
纯真的珂赛特有了自己的爱情,冉阿让再一次为了她救了她心爱的马吕斯,当他决定告诉这个青年他的过往的时候,他被误解了,他离开了他们孤独地生活,因为他没有了支持他活着的动力,于是突然之间就倒下了。当马吕斯和珂赛特明白一切时,老人已经只有那个烛台为伴,临终时说:“死算不了什么,可怕的是不能活着。”
这使再阿让深有感触,所以他在一个叫海滨蒙特勒伊的地方用假名——马德兰到处帮助别人,后来竟然(便)当上了市长。一次,他发现有一个老人被马车压在了下面,即将死去,但是没有一个人肯去救他。于是,马德兰就自己舍命去救,也正因为(是)这样,他暴露了自己,沙威怀疑他就是以前他管过的再阿让,但是又不敢确定。后来,马德兰发现警探沙威捉捕了一个妇人。马德兰倾听了妇人——芳汀的故事后,决定帮助芳汀找回她的孩子——珂赛特。但是在(再)去前,他发现有一个男人被别人误认为是再阿让,就(别)被判了无期的罪行。再阿让不想连累别人,就承认自己是再阿让。在坐牢前,他让沙威带他去见芳汀,沙威对芳汀说马德兰是苦役犯后,芳汀承受不了,就这样死了。可是他为了能完成芳汀的愿望,就在船上救下一个苦役犯后掉下了海里。
再阿让并没有死,他游上了岸,来到芳汀的女儿珂赛特所在的地方——孟费郿。珂赛特在那户人家了受了很多苦,(在)有一次她去打水时(诗)遇见了一个老人——就是再阿让。老人不停地帮助珂赛特,让她能开心一点,并且买下了她。但是德内第这个坏人不想(向)就这样善罢甘休,就又要加价,但是被老人的一张有芳汀签名的纸打发走了。从那以后,再阿让就和珂赛特过着平静、开心的生活,珂赛特也称再阿让为爹爹。
好几年后,珂赛特长大了。再阿让又改名为割风,他们(在)每天都会到卢森堡公园散步,在那里,他们都会遇到一个男子——马吕斯。马吕斯的父亲是一位男爵,他也听父亲的话继承他的位置,并且去找一个叫德内第的恩人去报答他。马吕斯也经常去卢森堡公园散步,久而久之珂赛特和他就互相喜欢上了对方,但是再阿让不想要让珂赛特离开他就搬了家。但是马吕斯很爱珂赛特,到处打听他们的消息。又一次,他听到了邻居的对话,知道了他们要骗慈善家的钱,在慈善家来到时,马吕斯才知道原来慈善家就是他的心上人和心上人的父亲。割风决定回家拿钱给他们用,便约在了六点见。他们走后马吕斯又(有)知道了邻居要谋杀了他们,于是马吕斯去报了警,沙威知道后就让他在适合的时候开枪。当割风再次见到那户人家时(是),他被他们绑架了,还被他们逼着把地址写下,那户人家就去把他的女儿带走。从中马吕斯得知(地址)那户穷人的男主人是他爸爸的恩人德内第。当去找珂赛特的人回来时,并(却)说明没有这地址时,割风把绑索弄断了,这时(是)沙威也来了,抓住了那些人。当沙威要那被绑架的人时(是),割风早就走了。后来在一次战场上割风和马吕斯一起作战,作战时人们叫他杀了沙威,但是他并没杀他,反而把他放了。战后马吕斯受了重伤,割风救了他,并带他回家。沙威也被再阿让做的一切给打动了,就自杀了。事后,割风觉得马吕斯是个好人,就把珂赛特交给了他。等他们结婚后,割风也把所有的秘密告诉了马吕斯。但是马吕斯和珂赛特还是对他很好。可惜的是,没过多久,再阿让就生病去世了。
他们遗忘了恩情和亲情,加速了他的死亡。
原来世界上,可以什么都没有,但不能没有希望。
悲惨的世界里充斥着痛苦的呻吟,可是也有着美好。
就像小伽弗洛什,一个在巴黎街头长大的野孩子。他在大街上无意中“捡”回他的两个亲生却素不相识的兄弟,无意中替他那个丧尽天良的爸爸积了德之后,同时兼父亲和兄长的位置照顾他们。这不仅仅是一块面包分成三份的情谊,而是在陌路中,还能有这份善心。
在巷战中,他当然知道子弹死人,还是这么乐观地冲出去。直到死都是积极的,他是在革命。
但是一个人真正的堕落不是物质引诱的堕落,而是灵魂在心灵深处,却违背自己的意愿。
如此,沙威可能才算是一个真正悲惨的人,他是那么坚定地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正义的坚持者,也是正义的顽固者。人性本恶,是他一直以来所坚持的。
当善良的冉阿让把他从巷战中偷偷地救出来时,他无法面对自己持守多年的信念,他坚信许多年的法律不再公正,这是他所不能承受的。
在夜幕中,选择跳河结束他充满殉道意味的一生。惟有如此,他才能实现对死者的承诺和人的本能。
静静地思考,冉阿让是不是有错,马吕斯和珂赛特是不是有错,德纳第夫妇是不是有错,沙威又是不是有错呢?然而,事实上他们都没有错,错的是那个社会的思想和评判人功过是非的标准,错的也是那个社会的落后。
他们所经受的苦难,无论是物质的贫困还是精神的堕落,究其原因,可能其根本是社会造成的。
现在,街上匆匆而过的人群,在熙熙攘攘中不知是否又会了解希望和幸福,紧紧抓住呢。
读了这本书,我心里感到一阵寒酸。是啊!为什么(们),为什么我们对那些曾经犯过错的人就那么的刻薄呢!他们也是人,他们也有心呀!他们也知道自己犯了错,也会改正的,我们为什么就记着他们犯错时的样子、个性,却怎么也不观察他们到底有没有改正。就像书中的再阿让,他那么认真的改正,可是有些人却就这样地看不起他。依我看,那些犯错后改正了的人比那些只记得别人犯过错的人心灵更加美好!
再说德内第夫妇吧!他们的心肠那么的狠毒,一心只想着钱,对别人的孩子一点也不照顾,还到处骗那些好人。这种人一点也不值得我们欣赏,这世界上这种人还是少一点好呀!
接着是沙威了,他虽然是一个佷尽职的警探,但是他也是一个铁石心肠的人,只知道再阿让犯过错,却不知道他在悔改,好的是最后他也想明白了。我们也要细心观察身边的人,只有这样你才能了解他。
这本书真是太棒了!很值得我们一看,我相信,当你们看了这本书后也会深有感触的,没准还会悟得(的)更深呢!总而言之,我们做错事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去悔改、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这本书以冉阿让刚刚出狱的情景为开头,讲述了法国大革命前夕人们的痛苦。冉阿让坐了十九年的牢,其中企图越狱的四次,就占了十四年!他因为用石头砸破了面包店的玻璃,拿走了一个面包而被判刑五年。当刑满释放时,他已经是个中年人了。而他当初拿走面包,只是为了让姐姐和她的两个孩子不再挨饿!
冉阿让的罪行只代表过去,但人们还是对他冷嘲热讽,即使是好意也常常被人们误解。他救了一位名叫割风的老人,却暴露了真实身份——他撑起了马车,让老人能从车轮底下脱身,而警探沙威知道,只有被称为“千斤顶”的冉阿让才能撑起马车。他结识了一位穷苦的妇女芳汀,!她为了维持生活把女儿珂赛特寄养在了阴险、恶毒的唐纳迪夫妇家。可是唐纳迪妈妈却把她当奴隶,让自己的两个女儿吃饱穿暖整天玩我一读到这儿,就有一种冲动——把珂赛特带回自己家。
读完这本书,我深深体会到了社会上的各种矛盾。我憎恨它,亦想除掉它。可是,社会的文明需要我们一起努力。我号召大家做一个正直的人,用公平、公正的眼光看待事物,为社会的文明发展作出贡献!
看《悲惨世界》心口像压了块巨石,刻骨的爱同刻骨的恨都是支撑一个人活下去的强大动力,有一天这样的爱或恨释怀了倒像是人生的灯塔熄灭了,不知所措。
这大概是剧中最打动我的一句台词,那样的平和又那样的揪心,我们大概都是活在不满和抱怨中的人,那些求而不得和欲求不满每天缠着你就像被诅咒了一样,有些心魔必须自己亲手除掉才能发现海阔天空。
也是最近一些事情的发生也更让我感慨万千,和同事因为一些琐碎、和沈先生因为自己的一些情绪…总是很容易被点燃原地爆炸,好在事后及时反省,剧中那个罪犯放走了一直追杀他的警察,两个男人的戏既没有煽情也没有啥台词却让我泪目,是那种胸怀和气度让我看的惭愧,仇恨就像个牢笼其实囚禁的是自己,而爱则是那把钥匙,解救了自己。想到曼德拉在被关押数几十年后被释放当领秀后说的一句话“如果不去原谅,其实说明还在牢狱之中”。
想来一生短暂,无论和谁遇到任何事,把时间的维度拉长一些,回头再看真的不算什么,遇到的不喜欢的人,放过对方也是放过自己。
最近看来一部好看的电影,名字叫做《悲惨世界》,我想很多同学也曾看过这部电影,也一定跟我一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吧!电影中的许多画面都常常在眼前浮现,令人久久不能平静!对于电影的感受,我有很多想要说的,在这里和大家一一分享一下。
电影里开创性地添加了一个新的唱段在Valjean救出小Cosette后在马车里的那一曲suddenly(这个词在雨果的法语原著中以brusquement反复出现),这个音乐剧中没有的唱段很好地刻画了Valjean突然变成了一位父亲的心情变化,填补了音乐剧里Valjean面对小Cosette的感情空白。而休叔在和小Cosette对话时满眼的慈爱,也预示了他未来那些年对于这个女孩的责任。
对于一部从头唱到尾的电影来说,我们无法忽略演员的音乐表现力。当年托尼奖颁奖礼上休叔和Neil Patrick Harris一起又唱又跳anything you can do的时候让人惊叹休叔的能歌善舞,oscar的主持秀也证明了他的舞台才能。不过仅仅停留在主持水准的唱功能并不能保证一定可以撑起所有男主角的唱段,毕竟Valjean这么经典的角色已经有太多的音乐剧大师演绎过了,超越并非易事。休叔最后交出的答卷令人满意但是却并非完美,例如那首争议颇多的bring him home.
看过25周年版Les Miz的人应该都记得,那一版的encore曲中有各个时期音乐剧中的Valjean大合唱,大合唱的第一个选段就是技巧要求极高的bring him home.当时每一个Valjean都表现出了千回百转的音色,而那种开始祈祷然后悲悯最后赴死般的情绪,却在电影里被休叔全部处理成了从头到尾都是缺少层次感,甚至让人感觉是一直都吊着嗓子的平铺直叙。既然老版Valjean和休叔演了对手戏,不知道这位老前辈会给休叔的演唱怎么样的评价。我想一定是很高的评价吧!
《悲惨世界》值得观看!
看过电影《悲惨世界》之后,我的心情久久未能平静,很多的感想涌上心头。
还记得最早在大银幕上看到休叔当然是因为他的金刚狼,后来看到在致命魔术中看到他的表现也惊叹大长腿的出众的演技。单从人物刻画方面来说,休叔很好地演绎了一个从挣扎到新生,从背负责任到最后成为革命一部分的Valjean.
而由于电影因为不受舞台布景的局限,人物的情绪在各处自然场景中得以放大,于是相比音乐剧仅靠声音传达情感,电影版的Valjean让我们看到了更多的人物内心世界。比如Valjean逃出监狱后在山间面对阳光时那种获得新生却又前途渺茫的'感觉,后来走投无路红着双眼怒斥着这个可悲的不能接受他的世界,再后来面对Javert要重新逮捕他时的悲愤,到最后临死前看着Cosette笑,然后对天上的Fantine说我完成了责任的那种交待了一生的解脱幸福感表现空间一旦被扩展,那么呈现出的人物完整性是任何一版音乐剧Valjean都无法表现的。
《悲惨世界》打动人心灵深处的电影!
《悲惨世界》一书中,雨果以卓越的艺术魅力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奴役劳动人民、逼良为娼的残酷现实。雨果的这部传世之作,创造了一部反映法国现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长篇史话。全书时间跨度长达近半个世纪,个人命运与历史题材的结合,气势磅礴,色彩瑰丽,最大限度地体现了雨果在叙事方面的过人才华。它强烈地抨击了资本主义的黑暗,对那些贫穷的人民寄予了真挚的同情!
这部著作的大致情节为:失业工人冉阿让为外甥偷了一块面包,被判处苦役十九年。出狱后,一个主教改变了他的命运,使他成为马德兰市长。天真纯洁的少女芳汀,被恶浊的社会玷污后,受到了众人的嘲弄,她的女儿珂赛特也被别人当作奴隶,遭受百般折磨。最后还是被越狱的冉阿让所救……
这部作品毫无保留地向我们展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痛苦。我感到就因为一块面包判冉阿让19年苦役实在是太残忍了,他也是迫不得已才来偷这块面包的。如果当时政府让穷人们衣食无忧的话,他也就不会来偷了,所以,让人民遭受痛苦的罪魁祸首是政府官员!出狱后的冉阿让受到了一位主教的教育,便决定重新做人。不久后,他竟成为了令人尊敬的马德兰市长。他不断帮助穷苦的人民,为他们排忧解难;他和那些整天沉迷于吃喝玩乐的政府高官真是天壤之别!他宁可自己挨饿,也不让老百姓受苦,他才是一个真正的好官,才是一个真正爱岗敬业的人!让我们向他致敬!
在他担任市长时期,在路边看到一位衣衫破烂,伤痕累累的小姑娘手里拎着一桶水,走也走不动。冉连忙夺过水桶帮她拎。原来,这个小姑娘名叫珂赛特,是一个老板的奴隶,受尽折磨。经过一番周折,冉阿让终于使小姑娘逃离了魔爪,自己收养了她。多么具有同情心的人啊!他完全可以置之不理,但是他不忍心这个小女孩,是他那颗善良的心改变了珂赛特的命运!那些资本主义的高级官员们,当你们看到这一切时,难道一点也不会内疚吗?当你们看到那些被剥削的人,难道会非常高兴吗?你们可以醒悟过来了!
读完这部小说后,我感到作者对这种残酷、剥削、黑暗的社会充满了厌恶,非常希望有一个博爱、仁慈、道德的环境。再仔细想想,我们现在不就是生活在后者之中吗?为何还不去珍惜呢?为何还要去蹉跎光阴呢?
前些天我观看了新上映的《悲惨世界》,在长达三个小时的情节中我一直沉浸在一段沉重的历史氛围中。贫困与等级、革命与自由、生与死、恩情与爱情。在18世纪的法国,法律与警察有特殊的含义。世界被分为了两个部分,一部分人富有但遵守纪律,另一部分人没有工作、没有吃的、没有住的地方,他们经常做出违反法律的事情。根据这样的情况,警察把工作分为了两部分,针对第一部分人采取保护政策,针对第二部分人采取抵制政策。其实富有的人遵守法律是因为法律维护了他们的富有,贫穷的人违抗法律是因为法律侵犯了他们生存的权利,于是法律成为了自由的天敌。
穷人们无法生存,又无力反抗法律和贵族,于是他们选择了两条出路——一条路是欺负比自己更穷的人,另一条是努力争取成为富人去欺负所有穷人。富人们挥霍钱财、赌博,穷人们没有饭吃,甚至因偷一片面包而被服刑5年。善良的当权者永远不会清楚穷苦人真实的情况,因为有太多的人在欺骗他;愚昧的当权者永远不会知道穷苦人如果拥有了思想会多么可怕,因为他们认为他们的统治是完美无缺的。
一个卑贱的女人在王公贵族里面当杂工,被主人看上了,这时她该反抗还是屈服?从感情上说,我们欣赏反抗的人,可是我们是否知道,反抗的人会死,从此不再世界上存在,她的反抗只是获得了多少年后别人的同情,像个木偶一样,可是她死了,我们谁会救活她。我们鄙视屈服者,可是屈服的人只是不想死,只是用行动换取一个活下去的权利,我们为什么对这种人那么残酷,我们只想让人死不想让人活,不是最残忍的人是什么呢?
仁慈的人在穷苦人中的地位中是什么样呢,是利用的对象,剥夺的对象。仁慈人的帮助不会换来感恩,相反,会另那些人认为是自己的努力博得了白痴的同情。人民反抗了,起义了,可是最后被镇压了,又恢复了从前的生活。这就是悲惨世界的扭曲关系链锁。 然而这个故事最让我触动的是作者的道德理想,一种对人物“以德报怨、无私无畏”的精神塑造。
冉·阿让,这个因为偷一片面包而被判刑的人,用他的爱最终感染了他生命中出现的每一个人。他是有大爱的人,他一生中给与别人的爱远远大于自己接受的爱。看到别人痛苦,他就心痛,用他的智慧和财富帮助他们。在临死的前一刻,他终于让他代养的孩子和其丈夫明白了他的爱,这个结局让人很欣慰。如果冉·阿让孤独的死去,那么我的心也将不会原谅雨果的安排。一个有大爱的人临死前被世人理解,这是光明的开始,同时象征着悲惨的结束。在悲惨的世界里,有大爱的人注定孤独,在光明的世界里,人们彼此相爱,爱成为标准,成为真理。
历史的潮流将永远前进,一次起义失败了,但这不代表反抗的结束,一切的一切都将通往光明。就像电影最后的旁白:他安息了,冉·阿让幸福地死去,因为他真正地活过。他把他的精力、他的爱、他的美德献给一个人,把这个人从悲惨的境遇中解脱出来。当这个人走进了生活的时候,他死去了。正像白天消逝、夜晚来临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