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认真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吧,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观后感吧。那么你会写观后感吗?下面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绽放》观后感【优秀7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青春是什么?青春是太阳,是鸟,是树,是歌……青春激扬昂情,活力四射。青春是一种物质,更是一种精神,排比,比喻的修辞,丰富的联想,给了青春更深更广的内涵。只要心灵不老,只要思想年轻,青春就不会离你远去。
世界上,还有什么字眼比“青春”这两个字更加生动,更富有魅力?
青春是早晨的太阳,它容光焕发,灿烂耀眼,所有的阴郁和灰暗都遭到了她的驱逐。
青春是江河里奔涌的激浪,天地间四荡着她澎湃的激情,谁也无法阻挡她寻求大海的脚步,青春是一只高飞在天的鸟,它美丽的翅膀,彩色的尾巴像旗帜,召唤着理想,憧憬着未来。
青春是一棵枝叶茂盛的树,它用绿色光芒感染着所有生灵,使青春的景象常留在人间。
青春是一首余韵不绝的歌,它把浪漫的情怀和严峻的现实交织在一起,拨动每一个人的心弦。
青春是蓬蓬勃勃的生机,是不会泯灭的希望,是一往直前的勇敢,是生命中最辉煌的色彩……
当我写着上面这些文字的时候,我觉得自己的心跳在加快,无数年轻时代的往事浮现在记忆的屏幕上。
是的,青春总是和年轻连在一起,年轻人可以骄傲地大声宣布:青春属于我们。一个人,从出生,经历过婴儿、童年、少年、青年和中年,最后进入老年,这是铁定的自然规律,没有什么能改变这样的规律。在人的生命中,青年只是其中一个阶段,青春,难道只属于这个阶段?当发现自己鬓发染霜,肢体不再像从前那样灵活,眼睛也不像从前那样锐利明亮时,青年时代便已经成为过去,青年是不是也已经如黄鹤一去不回,只留下和青春有关的。回忆,安慰日渐衰老的心?
然而青春并不仅仅是一种物质,她更是一种精神。在青年人的生活中,我感受着青春的活力,在很多中年人和老年人的思想中,我也感受到青春的魅力,记得冰心说过一句诗:“只要心灵不老,只要思想年轻,青春就不会离你远去。”
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或连续剧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所谓“感”,可以是从作品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观看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观看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观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
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或连续剧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所谓“感”,可以是从作品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观看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观看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观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观看后的基础上发感想。
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观看后的基础上发感想。
注意事项
一、要将重点放在一个“感”字上
不少同学开始写观后感,往往将“观”的内容写得很长,总爱把故事情节从头到尾加以介绍,生怕读者不知其内容,而发表“感”的文字却很少。如一个同学在写《一个独生女的故事》观后感时,先将整个故事从头到尾讲述了一遍,先写张鸣鸣如何品学兼优,再写张鸣鸣的父亲突然去世,母亲因承受不了这一打击而重病缠身;接着写张鸣鸣从自己学梳头开始,怎样担负起繁重的家务,接受一个个严酷的考验,然后写她在社会的帮助下一天天长大。最后结尾时才写到:我要向张鸣鸣学习,不被困难所屈服,从小要学做自己能做的事。针对这样一篇结构的观后感,我首先肯定他看得很认真,记住了影片的情节,但从观后感的文体要求上看,是不合格的。因全文只有最后一句“感”,虽然这句“感”的内容贴切,但文章没抓住“感”这个重点,写偏了,好像一篇电影内容简介。我强调学生应以“感”为主,从文字上看,“感”的内容大约占影片主要内容的四、五倍。文中适当引用影片内容,是为“感”服务的。因此,引用电影内容只要三言两语,不要具体叙述,更不要什么细致的描写。观看了《伟人爱迪生》后,我要求学生:谁能用最简单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有个同学说:本片主要讲述爱迪生从一个身无分文的打扫地下室的清洁工成长为一个举世闻名的大科学家的过程;还有个学生补充说:主要讲了他发明电灯的事,他给全世界带来了光明。我将两位同学的发言进行比较:前者准确些,后者只是无数发明中最突出的一项,并肯定他们能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然后让学生抓住一点谈自己的感受。如爱迪生刻苦钻研的精神,不怕失败的精神,敢于创新的精神等,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就克服以叙述故事为主的毛病了,不仅突出“感”字,而且读后能感人。
二、“感”是重点,不等于离开“观”
有的同学写观后感,只是在开头提一下“观了某部影片后,大有启发”等字样,以后就脱离了原片。说上一通自己的感想,牛头不对马嘴,无实际意义。要让“观”和“感”相吻合。如《火烧圆明园》的观后感,我进行指导后让学生先打草稿,然后收了部分习作,发现有的同学“感”与“观”内在联系不紧,有的根本无联系,他们写了一下影片内容后,就写到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如何在中国烧、杀、抢。抓不住影片的主题思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从中找了几篇写的好点儿的进行评讲、引路。有个叫王天波的同学在题为《落后就要挨打》一文的结尾时这样写到:影片中那几根石柱至今还挺立在圆明园的废墟上,仿佛在警示人们“落后就要挨打”,我们作为新中国的接班人,一定要学好本领,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不让历史悲剧重演。在这段结尾中,习作者再次将“观”到的“几根石柱”抓住,发表“落后就要挨打”的“感”,使文章全文一体,使“感”发于“观”、“观”服务于“感”。
三、要联系实际而“感”
要写好“感”就该联系实际,深入发挥,把自己的“感”写深、写透。
这里的实际,不是单指自我实际,还包括他人实际,社会实际。
如观了《四个小伙伴》,我让学生说说丁小东等四个小伙伴他们开始错在哪里?你们也有过他们的想法吗?学生讨论很热烈,认为四个小伙伴错在认为只做一件好事就会成功。有个同学说,他自己原来就有类似的想法,每年三月五日,他都做一件好事,他认为自己就是雷锋似的好少年了。还有个同学说,他为班级主动打扫过两次清洁,有的一次也没主动打扫,却还被评为“红花少年”。认为老师、同学们偏心。看了《四个小伙伴》后,他和四个小伙伴一样,都认识到只有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去做,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编辑本段教学示例
看了《虎门销烟》后,学生认为无法联系实际,我就这样启发学生:你看后印象最深的是哪个镜头?有的说林则徐带领官兵虎门销烟的镜头,大展中国人的志气;有的说,当时的清朝政府的腐败无能给我教育最深;有的说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些受鸦片毒害,痿糜不振的、瘦骨嶙峋的人们。然后我再要求学生用比较法,针对现今社会,看是否有类似于林则徐这样有民族气节或与此相反的人。什么东西给现今人们带来精神和身体摧残?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这样,学生马上想到了电视上披露有的海关把关不严,让一些走私物品进入中国,有的想到了社会上的吸毒现象和不健康的游乐场所,同学们畅所欲语,仿佛一下子有话可写了,一个同学在《观林则徐有感》一文中这样写到:“……在18世纪,鸦片使我们国败家亡,但可悲的是在二十世纪的今天,吸毒的现象又有抬头,有的因吸毒走向犯罪,家破人亡。我们青少年一定要认识它的危害,如发现吸毒、贩毒现象要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同时希望我们的海关把住家门,不让毒品再次蔓延……”
编辑本段范文
观《长江7号》有感
不久前,我观看了电影《长江7号》。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名叫小狄的单亲孩子,他的爸爸穷困潦倒。但为了让小狄长大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爸爸举债把小狄送进了贵族学校读书。一天,小狄的爸爸在工地发生意外去世了。小狄听到消息后十分伤心。但这时奇迹发生了,小狄爸爸送给小狄的“玩具”——“长江7号”(其实是一只外星狗)发挥了它身上的特异功能,用自己的生命换回了小狄爸爸的生命。
整部影片的故事情节虽然简单,但发人深思。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小狄爸爸经常对小狄说的一句话:“我们不去偷,不去抢,要努力读书,长大了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它使我想起了以前听过的一个故事。从前有两家人,一家比较富,另一家比较穷。他们各自都生有一个小女孩。富家的小女孩自以为家庭环境好,从小就不爱读书,还看不起穷家的女孩。而穷家的女孩却很争气,读书非常刻苦,学习成绩经常名列前茅。后来那位富家小女孩,由于从小不好好学习,最终一事无成。而那位穷家的小女孩,由于从小就用功学习,终于成就一番大事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我们都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希望寄托在我们的身上。在此,我呼吁广大学生,从现在起我们就要努力学习,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长大后才能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老师评语:作者在概括电影情节的基础上,围绕“长大了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句话展开论述。作者列举典型例子进行论证,并呼吁青少年要珍惜幸福生活,努力学习,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长大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三国志之见龙卸甲》观后感
人生就像一个圈,一个老天爷画好的圈,从起点绕一个圈后又会回到起点,这是赵子龙最后一战也是第二次被困凤鸣山时悟出的人生哲理。第一次被困凤鸣山子龙披上了甲,一战成名,从此成了常胜将军,第二次被困时身心俱疲的子龙卸去了甲,人生就在这一披一卸之中画了个圈。
时势造英雄,英雄只是老天爷手中的棋子。从赵子龙与罗平安最后一次对话中可以看到了他内心的疲惫,这疲惫是因为有甲在身,主公的信任是甲、常胜将军之名是甲、建功立业之念是甲,子龙虽早有卸甲之念,连年征战的时局却容不得他卸甲,也不知道该如何去卸。最后在凤鸣山与后一辈的曹婴一战中,子龙终于悟到了自己只是诸葛亮手中的一枚棋子,一枚已经老得可以弃去的棋子,而这一切都是人生定数。明白了这一点后,他终于可以不仅卸下身上的甲,更重要的是可以卸去心中的甲了,这甲虽卸得晚了一点、悲壮了一点,但可以让子龙在人生最后时刻很从容,无所负担。上马提枪,单人单骑,冲向的不仅仅是敌阵,也是奔向长久失去真我的精神家园。
不知道罗平安在给子龙卸甲后有没有领悟到这一些,我想他在敲响最后一次战鼓时应该是明白了。而年轻的曹婴此战之后一定也会与初时的子龙一样给自己披上了一件难以卸去的甲,不知以后能否象子龙一样领悟到,不光是她,就算是她的爷爷曹操以及诸葛亮等人都只是滚滚历史车轮上镶嵌的一枚棋子。
甲可以带来尊严,可以吸引人的眼球,世人只知披甲之后的威风凛凛,却又有多少人知道披甲容易卸甲难呢。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昨天,我们学校组织全校师生观看了励志电影《绽放》,观后感触颇深:
影片《绽放》主要讲述了一位盲人女钢琴手和她所在的“残疾人艺术团”中的一群残疾青少年自强不息的故事,同时讲述了健全人与残疾朋友之间相互帮助,相互关心的事情!
影片《绽放》让我们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当我们沐浴在阳光的温暖之中、当花草又吐露着醉人的芬芳、当我们听着优美的旋律,你可曾想到我们身边有一些可能永远看不到花儿笑容,永远听不到鸟儿的歌声,甚至永远都没有“站起来”的权利,他们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残疾人。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并没有向命运低头,而是用自己的意志去拼搏、去创造,为自己的人生谱写出了壮丽的篇章!
像我们的青年作家——张海迪、不朽的聋人发明家——爱迪生、坚强的小说家——海明威,都是身残志强的人,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作为一个健全得人,在这些残疾人面前,更应该用心地坚强、自强、坚持、辛勤的付出,好好学习,去做一个对祖国未来有用的人才,我们永远要记住坚持就是胜利,爱拼才会赢!
面对那一双双渴望关怀的眼睛,我们更要行动起来,用我们的一份份心、一片片情,去温暖每一为残疾人的心,同一片蓝天,同一个家,让爱伴我们同行,让残疾人跟我们共享同一片蓝天!
今天,我们学校请来一位爷爷,是一位退役的空军,他的名字叫姜凯,下午我们要听姜爷爷的报告。
姜爷爷今年80多岁了,但却精神抖擞,一点也不像退役的老兵,而是像准备上战场的新兵。姜爷爷胸前佩戴的军功章闪闪发光,那上面记录着姜爷爷的荣誉。
他出生于1930年,可是1937年他刚刚7岁就参军了,那时候的中国贫穷落后,不断被世界列强欺辱,八国联军、日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中华民族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无数的珍宝和资源被掠夺,无数同胞被残杀,仅仅南京大屠杀就有30万同胞被无辜杀害,惨绝人寰。之所以我们被欺负,是因为我们不够强大,最终,在若干个像姜爷爷这样的中国人民的齐心协力下,终于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的生命和鲜血换来的。
姜爷爷还是中国第一代的空军飞行员,那时候新中国刚成立,飞机还很少,姜爷爷在进行学习的时候,学校让他们用半年的时间学习三年要学的内容,每天在机场训练,一天要训练十几个小时,有时候别人晚上睡觉了,姜爷爷就自己偷偷在机场练习,发挥一不怕打仗二不怕死的精神,终于练就了过硬的本领,成为中国空军的先驱。
少年强则国强,作为新时期的我们,要多多学习历史,牢记历史,多学习国防知识,长大后报效祖国。
今天,我们怀着兴奋又好奇的心情观看《绽放》这部电影,看后,我的心里久久难以平静。《绽放》通过一个盲女钢琴手月明的"视角",叙述了她和她所在的"残疾人艺术团"里一群残疾青少年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感人故事。电影中的主人公月明一生的成功事迹深深地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深深地启发着我们每一个人。看了这部关于励志的电影后,我感触很深。
一个天生就失明的女孩为了找一份工作,四处碰壁,但她没有气馁,勇于面对困难,历经千辛万苦,最后不是成功了吗?当我看着月明在一个宾馆里弹琴,一位听众献给她花,而月明却浑然不知,听众生气地离去,当那位老板得知月明是盲人,一气之下解雇了她时,我本以为月明会十分伤心,但是,她却没有因为这件事儿丧失找工作的信心,这多么令人感动啊!当我看着她克服重重困难,一步步走向成功,心中对她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想想我们自己,有时遇到一点点挫折,就想放弃,有时甚至为了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就萌生了轻生的念头。
而他们虽身残,但志坚,难道这不是我们需学习的吗?他们面对自身的残缺,没有埋怨上天对她的不公平,没有埋怨上天让自己失去了不该失去的东西,而是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充满了自信。这多么令人感动啊!是什么力量指引着他们?是自强不息,对生命的追求,对生命的希望的巨大力量指引着他们!在生活中,也有很多像电影主人公月明一样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人。
我小区就有这样的一个真实故事:一位年轻人在一场意外车祸中失去了双腿,变成了一个残疾人,在他找工作的过程,很多企业都因为他残疾而不要他,但他没有向困难低头,在家人的支持和鼓励下,开了一家小超市,后来又把它发展为大超市,还开了几家分店,从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他每天笑对生活,这也印证了这样一句话:有坚强的意志,才有伟大的生活!生命因自强而绽放!我应该向这些残疾人学习,学习他们面对困难自强不息、乐观向上的精神,同时也应该向我们身边的残疾人伸出关爱之手,帮助他们,让他们的生命绽放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新生开学了,有一个叫王志丽的小女孩,一直在待在家里没去学校。忽然有一天,一位老师到她家里来了,得知王志丽的脚是瘸的,才没有去学校,老师让不会写字也不认识字的王志丽写“毛主席万岁”这几个字,她竟然写对了。老师就每天到她家里来教语文和数字。
过了三年后,老师不到王志丽家里来教书了,妈妈不让她读书,她就自己学走路想上学。后来,有两个调皮捣蛋的小朋友用小石子打她,她想起了老师说的话,“只要哭了,就不漂亮了”,于是就振作起来。
之后,王志丽在上学途中,遇到了被两个调皮的小朋友用泥巴球打中等许多困难,最后终于学会了走路,每天去学校上学。
我觉得,她那坚持读书的精神令我感动,我们有优越的生活条件,还不要读书,一路上她还遇到一些小朋友叽笑她、打她、捉弄她,可她依然管自己,这种热爱读书的精神值得我学习。
还有,她非常聪明,那天老师请王志丽写五个字——毛主席万岁,她还能写出来,她可真聪明,太了不起了。
这就是王志丽,她可以用一个成语描绘,那就是——身残志坚。她身体残疾,但很爱读书,我们应该向她学习那热爱读书的精神。
12月14日,广移HR蔡涵先生来到我们学校,展开了一场主题为“职业规划与求职心态”的就业指导讲座。整个讲座分为四个部分,蔡涵先生主讲、模拟单面、蔡涵先生点评模拟单面、观众提问。
蔡涵先生首先提出了几个问题,比如如何定位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你认为职业是什么。我心里在想,职业不就是工作吗?等他让我们熟悉几个概念的时候,我发觉,我真的没弄清楚什么是职业,这几个概念就是工作、职业、生涯、生命。孔子曰,君子不器,就是说不应当把自己的一生限制在某一狭小的范围,所以说,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平衡的过程。这跟老师讲的一样,我们要在不断探索中,找到最喜欢、最能发挥自己优势的领域,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与价值。接着讲的是在校期间的四种准备,蔡涵先生所讲的四种准备就是:认识自己,MBTI、学好基础与方法论、勇敢的心态。这个在老师讲课的时候都有讲过,而这次讲座算是复习复习,加深印象了。我比较感兴趣的是模拟单面。那位学生是经挑选过的作为代表上去面试的。这让我小小见识到面试的困难了。在学校里的面试,比如说加入学生会的参加志愿者的,跟这个比起来,我觉得“温和”多了。面试官一开始提的问题听起来似乎很随意,但认真揣摩,就知道他那个问题是有用意的,有针对性的,比如,家在哪里啊,有没有女朋友啊,大学为什么没有搞科研啊,稍不注意回答,就有可能被OVER掉了。我们最好从跟工作有关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模拟单面的那位面试者显然是有经验的,他所运用的技巧老师在课堂上都有讲过,不过真正看到别人运用的时候才会体验到,原来这技巧真的如此好用,因为在这单面的时候,我对这位面试者的印象是很好的,他有讲到自己的一些经历,讲的很详细,从中我们可以知道这个人到底是怎样的。
在观众提问的时候,有一位同学提问道,说机械专业的学生能不能进入电信行业,在这行业中有没有时候这个专业的岗位。蔡涵先生就说道,如果你真要进入一个公司,你首先要对公司的产品有所了解,一个行业中有不同专业的,但都应该对整个行业有所了解,如果以机械专业进入电信行业,之后肯定还有多加学习。
总之,这个讲座不仅加深了我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更在实际展现所学知识的应用,让我对职业生涯规划有更清楚的认识,对面试有进一步的了解,指引我以后的规划与行动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