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某一作品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观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观后感吗?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银河补习班观后感【精彩4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7月26日晚,与晶睿家人们一起观看了电影《银河补习班》。原以为是一部“熊孩子通过补习班逆袭”的电影,没想是一部讲述父子亲情的感人佳作,观影途中,几欲泪下。影片里没有数学英语,没有阅读,却为人生态度与生活思考做了一堂深刻的补习。于我个人而言,对“父爱深沉”与“成长教育”再一次有了新的体会。
父亲,不只是大树,还是启明星。
电影中邓超说:“这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我们控制不了,但我们可以控制的,是我们自己”。我想起那一年到北京上学,父亲将我送到学校安顿好,第二天回家后就生了一场大病。父亲总念叨说“我闺女就是来学习的,不然怎么着我也不让她跑这么远。”即便是父亲心里一百个舍不得,但在我表示很想走出家乡时,他还是同意了。这么多年,我才懂得那不只是一个父亲对孩子的宠溺,而是他知道他控制不了所有的事情,对于我的未来,他希望我能自己掌控。后来,我在北京学习、工作、恋爱,最后谈婚论嫁;有一年父亲在通辽做工程,我带对象去看望父亲。分别时看着父亲的背影,佝偻着脊背,步伐不再矫健;那是我第一次感觉父亲老了,他似乎有些累了,可他不让自己停下来,他想永远成为家庭可以依靠的那个人。这正是电影里那句“他永远像个发电机,但那时候我才意识到大人也是需要被照顾的……”在看完电影后,与父亲的过往在我脑海里一幕幕闪现;与大树相比,我认为父亲更像是启明星,他用尽一切办法燃烧自己发出光亮,为的是给我的人生能多照亮一段前路。
成长,是我们和孩子共同完成的事情。
虽然还没有成为母亲,但我经常思考该如何与孩子相处。我很喜欢邓超的那句“这是我第一次当父亲,我也在学习做父亲”。我们给了孩子生命,而孩子也给了我们为人父母的机会。孩子需要我们领航,而不是完全决策;需要我们教育,而不是一味填鸭;需要我们指导,但更希望我们能够聆听他们的心声。我一直认为:当一个人觉得自己完全正确时,那他一定是错的。所以,对于孩子的教育,应如电影里那样,相信自己的孩子是“地球上最聪明的人”,然后放下自己身为父母的架子,聆听,并和孩子一起成长。
最后,借用电影里最精彩那句对白: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像箭靶子,连箭靶子都找不到在哪,你每天拉弓有什么用。希望无论是生活、工作、还是家庭,我们都能手中持箭,目及标靶,然后用尽全力,挽弓如满月。
在写下这个答案之前,我也看了一些评论,很多人不敢苟同导演这部电影的理念,认为应试教育,是目前最公平的上升通道,素质教育,是有经济条件的家庭,才配拥有的玩意儿。
可是,代入到孩子的内心,你们想要怎样的父母?
我认为电影不仅仅是在说,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从头到尾,导演并非在反对应试教育。而是在强调,终生学习,终生思考。
一开始,童年马飞,便受到来自老师的恶意,认为他缺根弦。这种场景,很多人都熟悉吧,小时候,犯错了,父母老师→←很少耐心的教导你,为什么犯错,怎样做是对的。而是粗暴的问,你怎么这么蠢??这么简单都不会!
我蠢吗?我也不知道。
少年马飞,因为厌学,所以旷课,看武侠小说,面临退学风波。母亲不惜下跪,为他求得一个上学的机会。
母亲很爱马飞,可是母亲却对马飞说,你这么笨,能考进年级前十么?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长了年级前十的样子么?
另说一句,一开始觉得任素汐演技忽然尴尬了,那台词,就像刚从驴得水的剧组回来。后来发现,任素汐和老孟,是这部戏温情中的笑点,虽然仍然尴尬,但尴尬里也让我笑了几次。
父亲反驳了母亲,年级前十应该长什么样子?
少年马飞,和出狱后的父亲,是电影的主要描写部分。父亲做的第一件事,是告诉马飞,你很棒,你不笨,你不是废物。
电影里,父亲是一个出狱的工程师,几乎给了马飞最差的物质条件。却也拼尽全力,让马飞重拾信心。
很多人认为一个年级垫底的孩子,仅仅用了一学期,便成了年级前十,让辛辛苦苦每日熬夜刷题的孩子们,成了笑话。
我觉得,这个剧情没有问题。努力加不热爱,努力加热爱,哪个会更好。
马飞,初中的一次期末考试前夕,找到了毕生热爱的事情,确定了心中的梦想。刷题的我们呢?可知道自己的梦想?可知道自己努力的目标?
电影探讨了一系列话题:
1)成绩最优异的孩子就一定是最健康的么?
2)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考大学么?
3)考上大学后是不是就不需要学习了?
总体而言,
这部《银河补习班》的确是一部很有野心的作品。2个半小时的观影历程,如同坐上了一场情感过山车。
前不久,观看了一部教育题材的电影——《银河补习班》,有很多感触。网上影评有说是获得优质情感体验的一部好片,也有讲是一碗没有现实操作性的教育鸡汤。抛开电影好坏不说,这里简单谈谈我对影片所讲故事中体现的学校教育及家庭教育问题的感想。
首先是学校教育。无疑,作为主流、重要甚至不可或缺的教育途径,学校教育在人才教育中起着非常大的作用。相对来讲,拥有稳定师资的校园可以说是教育质量可靠且有保障的地方,能够满足人才成长的大多数需要。作为在校教育工作者,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我们在保障教学大纲要求的主体教育内容传递及教育质量的同时也在尽可能地因人制宜,因材施教。在身边没有遇到过类似于以阎主任(李建义饰)为代表的校园教育经验守旧派,但很难说我们身上完全没有他的“缩影”。在电影中爸爸马皓文(邓超饰)在犯错是说自己是第一次做爸爸,儿子马飞(白宇饰)在犯错时说自己是第一次做儿子,很暖。我们教师虽然不是第一次从事教育工作,但面对的学生各异,有经验可参考是好事,但不能守旧,也要根据教学开展情况和学生特点及时调整。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可能真的很难做到人人满意面面俱到,所以要尽可能的挖空心思去设计趣味性强、参与度高、接受效率好的课堂,教育改革从教师改革做起,做个好老师。
然后是家庭教育。很显然,家长应该明确教育孩子不只是学校的事情,同时也是自己的事情,父母是孩子教育成长不可或缺的。不能不说,有马皓文这样的家庭教育革新派爸爸是很幸运的,能够很好地引导孩子用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去思考,去学习,去实践变通。对于“普通”父母又能从哪些方面去着手教育影响孩子呢?我想,无论父母有着怎样的教育背景,身处什么样的社会行业,都应该尽力去多跟孩子沟通,倾听孩子的难处,倾诉自己的不易。更为重要的是,父母要与孩子一起去面对困难,一起去尝试解决困难,做好榜样,多思考,多尝试,多修正,多总结。
学校教师及家长作为教书育人的重要角色,最终的目的都是让孩子成才。成才是没有唯一标准的,如果非要寻找一个指标,可能育人成功的状态就是被教育者日后从事着自己喜欢的工作,对生活有着满心的热爱。我们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那么怎样才能教育出来这样的人才呢?怎样育人,思考了很久。我认为与其带着孩子去寻找未来,不如引导树立目标反推现在。也就是说,要引导他们思考,想做什么样的人,想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成为这样的人从事这样的工作需要有什么样的素质,具备这样的素质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学习到这些内容需要多长时间,每天要怎样做才能在这样的时间内完成······可能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一个成才的底层逻辑——习惯。如果一个人拥有了好的学习习惯,那么只要确定了目标,在习惯的加持下,通过时间的推移,最终的结果就只能是达成。因此,教师和家长要特别注意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
好的学习习惯进一步明确就是,自主学习习惯。我们中国有句老话,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如果全靠老师教,没有自主学习能力,那就很难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也就不会进步。教育参与者,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都要做到为人师表,教师和家长不仅是讲给学生听,更要做给学生看。因此,培养好的习惯,把学习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再给小草一点时间,他们定能长成参天大树。
我看过一场电影——《银河补习班》。什么是银河补习班呢?在银河上补课吗?NO!银河补习班就是和大自然一起上课。在大自然中遨游,去亲身体会,感受大自然。
在这部影片中,主人公马飞是一个天真的小朋友,他的爸爸马皓文是一名伟大的工程师,在马飞上幼儿园的时候,幼儿园的老师说马飞是“缺根弦”。可是爸爸认为他是最聪明的孩子,爸爸亲手做了一个地球仪在他生日那天作为礼物送给他。就在老师以及所有人对他投来羡慕目光的一霎那,爸爸建造的大桥瞬间塌了。
马皓文为所有人背了黑锅,在牢房整整“住”了七年,七年里他从没放弃。七年过去了。马飞也长大了,马飞已经是一名初中生了,他被寄宿在学校。当马皓文出来时他的家不在了,原有的住宅变成了库房。当他找到自己的前妻时,得知马飞在学校不听话要被学校开除。马皓文就和主任打赌,马飞离开这个学校时一定是这个学校最优秀的学生。为了不让马飞被开除,爸爸还跟主任打赌,在这个期末考试马飞会在全年组前十。结果是马飞成功晋级,同时马飞在自己的努力和爸爸的鼓励下成了一名宇航员……
影片中父亲的教育的几句话触到了我的心。
“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像箭靶子,如果连箭靶子也找不到的话,你每天拉弓又有什么意义?”当马飞和父亲走散被洪水困住,无助的父亲用最后的呐喊告诉儿子要想办法自救,相信你一定能做得到,你一定能出来!他用自己的方式给儿子一份信心。
这部电影是送给天下所有父亲的同时也是送给天下所有孩子的。它告诉了我们许多道理,在遇到困难时要动脑子想办法,不应该仅会流泪。在我们通向理想的道路上,不要因为有阻碍而选择放弃。我们要学会生存的本领,要相信奇迹永远都在。
许多家长想让自己的孩子考上北大、清华。而对于我们来说,北大、清华只是我们通向成功的一枚棋子罢了并不是最重要的。
主任说过;“煤球再怎么洗也不会变成钻石。”意思是学习不好的人再怎么努力也不会成为尖子生。最后马飞用实际行动证明这句话是错的。今天的影片,让我也重新找回自信,我的学习成绩不好但我相信只要努力,我也能成为“钻石”。从今以后,我要学习马飞那种独立思考和永不放弃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