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尤其是应用极其广泛的议论文,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法的评论是非曲直、表明主张态度的文体。这种类型的作文要怎么写呢?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如下是勤劳的小编帮助大家分享的高考满分议论文素材模板大全(优秀10篇),欢迎参考,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每个人都有理想,我也是。理想是每个人都要执著地努力去追求的目标,它是那么美好又是那么遥不可及。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喜欢上了写作,所以,我想当一名作家。
或许这个理想看起来是那么微不足道,可是当看到一本本厚厚的书时,这个理想又给了我巨大的震撼。想当作家并不容易,你必须文采好,文采好又包括积累词语多,语句不罗嗦,能完整地讲故事等多个方面,而这些方面又和语文息息相关,所以,我想当好作家的前提主不是语文要学得好。学语文不可缺少的就是饱览大量的课外书,把墨水填充到肚子里去,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既然如此,我可以边看书边把词句抄下来,久而久之,积累的词多了,句子多了,还怕学不好语文吗?我相信,从课外
书中学到的往往比课本中学到的更多。当然,也并不是说课本中就什么也学不到。课外书只是一部分。想要学到更多的修辞手法,写作方法和说明方法就必须从课本中学到然后才能更好地运用到文章中去,这样才会使文章生动有趣,读起来朗朗上口,读后回味无穷。把这两者用起来,那必定是受益匪浅啊!再者,坚持做读书笔记也是个好主意!
作家这个职业很辛苦,成天没日没夜地赶稿,是很累。可累并快乐着,当你第一次看到自己的小说用铅字印出来,装订成书本,精致的`封面,上百张纸,厚厚的,是否会有说不出的感受?我父亲母亲并不看好作家这个职业,可是,这抹平不了我的理想,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总会有那么些坎坎坷坷阻挠着我前行,只要我打败了他们,度过了他们,我们就能实现理想,做一个有理想者。我仿佛看到了那些我的读者捧着我的书。脸上满是兴奋地神色,开心地说:“这个作家的书最好看了!”我想让我的读者为我的文字哭、笑,让他们共同分享我的世界,我那稀奇古怪的故事,我要让他们因为有我这样一个作家,认识我这样一个作家而感到幸福,让他们脸上的喜怒哀乐都是属于我的,我要收集读者们的笑容和眼泪,来填充我的幸福。
我要做一个追理想人,将文字把玩于十个指头间,来创造属于我的故事。
过年是一年当中最隆重、最盛大的节日。过年正悄悄地向我们走来,大街小巷都洋溢着节日的气息,各个商场里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子们手里都是大包小包的,脸上洋溢着节日快乐的笑容。
过新年我最高兴做的事就是贴“春联”呢!“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妈妈特别吩咐我,让我去找几对春联,贴在我家门上。于是,我找到了两对春联,我大声读道:“喜居宝地千门旺福照家门万事兴”还有一幅上面写着:“春风春光春意正人喜人乐人自高”妈妈说春联都是吉祥话,是人们祈求在新得一年里能过上快乐幸福的日子。我们全家一起装饰屋子,在客厅里,我挂了一个红艳艳的小灯笼,爸爸又在别的屋子里挂了些五光十色的小彩灯,一闪一闪,一亮一亮,有的是小礼物形的,有的是花骨朵形的,还有的带着细细的尖儿。它们有的红艳艳,红得像冬天的糖葫芦一样,有的黄澄澄,黄得像秋天的树叶一样,有的绿油油,绿得像夏天的小草一样,有的粉嘟嘟,粉得像春天的丁香花一样,屋里很美,我的准备工作终于结束了。
我们一家人吃完晚饭,便准时地围在电视机前收看“过年联欢晚会”,我们津津有味地看着。晚会的节目丰富多彩:相声、小品让我们捧腹大笑;唱歌、跳舞让我们跟着载歌载舞;魔术、杂技让我们啧啧称赞。晚会进入了高潮,“当当当……”十二点钟声敲响了,瞧,外面成了烟花的。世界。窗外简直是火树银花,格外绚丽。看那千姿百态的烟花多美呀!有的像“仙女散花”,有的像“大红花”,有的像“满天繁星”,有的像“龙飞凤舞”……多么像一个“空中花园”!这些烟花使人看得目不暇接,把天空点缀得五光十色。我和弟弟也迫不及待拿着烟花跑到屋外,我们先拉了一鞭,在鞭炮声中,我心想:“新的一年来临了。我暗暗地许下心愿,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我的学习成绩能更进一层楼。
大年初一,我们就开始走东家串西家地拜年。拜年也可以为我们攒点压岁钱。先是向爷爷奶奶拜年,祝爷爷奶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然后,爷爷奶奶就会说真乖,就开始拿压岁钱。
当蝶蛹破茧而出翩翩飞翔之时,是对美丽的坚守,让它不计疼痛,华丽蜕变,流连百花之中;当苍鹰飞翔蓝天睥睨万物之时,是对搏击长空渴望的坚守,让它忍受痛苦煎熬,成为天空;当溪流奔腾而下一往无前之时,是对东汇入海梦想的坚持,让它度过千难万险,成就壮美之姿。坚守,不仅仅能看到常人看不到的风景,更能收获别人意想不到的荣光。
坚守到底,气节之系。
在一望无涯的茫茫孤漠上,一位白发老人手持汉节,头戴毡帽,背后跟着他的羊群。他佝偻着身体始终朝着中原的方向遥望,十几年如一日,风雨无阻,他把自己站成一具雕像。那个遥远的地方是大汉朝,他的家园故国所在,他就是苏武,大汉使臣。他被困匈奴十多载,身处苦寒之地,渴饮雪,饥吞毡,匈奴威逼利诱,他不为所动,始终坚守自己的节操。他朝朝暮暮充满的是对大汉朝的思念,就是这份对故国的眷念之情,让他熬过苦难岁月,走过腥风血雨,最终等来了归汉的那一天。
是对气节宁死不屈的坚守,成就了历的这段佳话,也成就了他的万世英名,为我们后来人树立了忠贞爱国的光辉典范。假如没有这份坚守,苏武还会被后世铭记,尊崇吗?不会,历史和人民只会牢记那些坚守气节的高尚之人。
坚守到底,格之所存。
作家朱自清在西南联大教书时,生活清苦,内战加之自然灾害的影响,使他终日食不果腹,饥肠辘辘,在病榻上辗转的他拒绝接受美国的救济粮,他告诫自己的家人,宁可饿死,也不能领美国的救济粮。后来毛泽东称其:“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朱自清坚守 的不仅是个人的尊严,更是坚守了华夏民族的骨气和尊严。他用行动充分证实了他人如其名,确实做到了“自清”。
坚守到底,志之所在。
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坚守。三闾大夫“忠而见疑惑,信而被谤”,汨罗河畔,他怀石自沉,九死无悔,这是一名士大夫对报国之志的坚守;魏武挥鞭东指,老当益壮,雄心不已,这是一代豪杰对建功立业之志的坚守;鲁迅以如椽大笔,横扫一切反动势力,这是一位文化旗手对救国救民之志的坚守。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志趣功业在哪里,坚守下去的信念就会跟随到哪里。
《游褒禅山记》中说:“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只有坚守下去,才能欣赏到那因中途放弃而错过的美景。
有了坚守的信念,种子就能冲破泥土,开出美丽的花来;有了坚守的信念,航船就能劈波斩浪,直挂云帆济沧海;有了坚守的信念,人就可以山登绝顶,自成高峰。
地上的清泉清凉可口,而地下的清泉却鲜有人问津,但是如果没有地下清泉的积累,哪有地上的清泉汇成溪流,奔向远方。同理,做人也是一样,需要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才会有机会做人群中耀眼的明星,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
我们学习就是为了充实自己,使自己变得强大。我们从小学至高中何尝不是一种历练,我们刚踏入小学的门槛时,总是先学习阿拉伯数字和拼音字母,学习基本的词汇和常识,我们一步一步向上走去,走到了小学六年级,迎来所谓的小考,来检测小学六年的成绩和付出。进入初中,我们将了解更多的知识,掌握人文、地理,而我们的烦恼也更多,因为课程学习不能兼顾,还要面对升学的压力,可能会出现偏科现象。进入高中,我们看到了更广阔的视野,认识到更多的人,学习的东西更多,今天就踏上了人生的考场。看着清泉,想到了自己一路的历程,何尝不是如此呢,从小学到高中,我们经历了十二个春秋,今天在此就是要将我们十二年的积累化成可观的分数,进入到更美的校园,做一朵含苞待放的蜡(腊)梅花,展示自己的风采。
积累不是刻意地,而是在学习的乐园中愿意掌握的,就如我们的哲学观点,当量达到一定的积累后,才会促成质变,上升一个层级。今天是一个雨天,而今天这场雨不就是它酝酿的过程吗?联想到我在考场上奋笔疾书,而我写的这些汉字,不就是这些年的积累吗?让我能够行云流水地回答问题,而当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我不就是喷出的那股清泉吗?而这一路上,我的父母,我的老师,我的同学,是他们让我在学习的道路上不断进取,让我不断积累经验。生活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我们也不必去追求最亮的星星,因为最亮的星星只有一颗,但我们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颗星星,至少能够照亮。我们没有成为那股喷出的清泉,
也不要气馁,可能是自己积累的还不够,可以换一种方法,因为总有机会,只要你足够强大。就如我们穿在身上的衣裳,它经过了一道又一道的工序,最终才穿在我们的身上,给别人带来温暖与愉悦。
我们都愿意去做喷出的那股清泉,可是我们不能忽视地下的清泉,因为有它,我们才会被人认识。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我们都要善于积累,唯此才能达到又一次的质变,做更好的自己。
当你走进湖北松滋市王家桥中学,便会从宣传橱窗里看见一个稚气十足、文静自信的女学生,她叫廖晓霜,连续三年被评为学校“十佳学生”,被同学们称为“不落的小太阳”。
用坚强创造奇迹晓霜年幼多病,小学二年级那年秋天因患中耳炎治疗不及时,病情恶化,住院半年之久。坐在教室不足一月,晓霜脑内出现肿瘤,经过开颅手术命总算保住了,学习却落下一大截。父母不再奢望她读书有所作为,只望她能像正常儿童一样就谢天谢地。第二年春天要开学了,爸爸妈妈本打算让体弱的晓霜在家休息,生性坚强的晓霜执意要上学。起初她跟不上班,数学课听不懂。老师担心她身体吃不消,没有过多施加压力,只劝慰晓霜慢慢来。懂事的晓霜没有向困难低头,忍住疼痛,扎进书里。她付出了比别人多几倍的努力。无论刮风下雨,无论春夏秋冬,寝室门前的路灯下总有一个凝神学习的胖女孩,那就是晓霜。就连食堂卖菜的师傅也这样描述:她端着碗站队等待的那一刻都是一副思考的神态。一个学期后,她的数学成绩从班上最后一名上升到全年级第一名。她还只是个孩子,是刚动过大脑手术的孩子。她的这份成绩,就是她用坚强创造出来的奇迹啊!
用真诚履行责任在班上,晓霜身兼团支部书记和纪检委员两职。团支部书记杂事多,晓霜干得有滋有味。纪检委员是个得罪人的“官”,晓霜用她的真诚感染了每个违纪的同学,让他们心服口服地认错改错。那次中午自习,全班同学都在安静地学习,忽然一声怒吼打破了沉寂。最后排的两个高个子的男生争吵起来,其中一位还操起板凳。大多数同学吓得不敢出声。这时,只见晓霜走到他们中间,微笑着对他们说:“君子动口不动手嘛!有什么事说不清呢?”一句调侃的话缓和了气氛,一场战争就这样平息了。
用执着抒写未来回顾晓霜九年的学习历程,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她的'稳重与执着。生活中的波澜,她坚强地面对;学习上的坎坷,她傲然地迎接。挫折与失败,她视为财富;鲜花与掌声,她当作动力,她的步伐永远向前,因为她的梦想还很遥远……
美国黑人亿万富翁约翰逊有句格言:“遇到障碍我会诅咒,然后搬个梯子爬过去。”诚如斯言,我们的人生中不可能没有挫折和阻碍,关键是如何对待挫折、对待阻碍。如果“搬个梯子爬过去”,我们可能会翻越大山,获得成功。相反,若没完没了地抱怨、诅咒,就只会碌碌无为,被挡在成功群体之外。
鲁迅先生笔下的祥林嫂便是如此,她的悲剧固然有社会封建吃人的客观因素,却也是有不可忽视的主观原因。天意弄人,当她痛失了孩子阿毛以后,她的的生命似乎就没了意义。因为她无休止的抱怨和唠叨,人们由最初的同情变为麻木,甚至是调笑。在这样的心态中,祥林嫂孤独悲寂的埋葬了本应积极不屈的后半生,带着这份苦和怨,离开了人世。在为祥林嫂感到悲哀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想一想,怎样引以为戒,避免重蹈覆辙。
信息爆炸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为显著的标志,事物不断的变更,社会飞速的发展,无论我们是否愿意,变化时时刻刻都在进行。有句话说得好: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只有变化才能有出路,变则通,通则达。人的出生是没法改变的,我们能做的,只能是用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对自己的生活担负起全部的责任。所以当我们无法改变环境,就应该改变自己,使之适应环境;改变不了过去,就学着去接受,然后改变现在和未来,改变会给事情带来转机。
每个人无法选择命运,也无法操纵生存环境,但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去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去驾驭自己的人生,从而实现人生的意义。
近来不时地听到人们议论读书的价值,主要有两个声音:一是读书能够提高人的素养;另一种自然就是读书无用论了。
对于读书无用论,我是相当的不以为然。我不否认有些人不读书也能靠自我的潜力混得很好,但请注意,这样的人只占极少数。我看到某些论坛上有人说本科生不如专科生,言辞之激实在令人叹服,文笔也不错。但是,这样的观点显然是很容易驳斥的。类似的,也有人在议论研究生不如本科生、大学生不如中专生云云,都是些站不住脚的谬论。就拿那篇说本科生不如专科生的帖子来说吧,作者只看到了少部分优秀的专科生和少部分在大学里混日子的本科生,犯了以偏盖全的错误,直接导致他总结出“读书多没有用”的谬论。如果从总体上来说,毕业后谁更能在社会上站得住脚?谁能更有成就?答案就很明显了,必然是本科生。为什么?整个理论修养和人文修养都比你高一筹,你能不服吗?如果按照“读书无用论”的逻辑,那么__优秀的人非连斗大的“一”字也不认得的文盲莫属!
无独有偶,某些人只看了就业率,就说研究生不如本科生,这也是有失偏颇的。书读得越多,学习得就越深入,就业面也就相对变狭窄了。因此,研究生一时找不到适宜的工作也是正常的。但是,无论从洞察问题的眼光还是解决问题的潜力上看,研究生总体来说都要比本科生强,尤其是技术含量比较高的项目上,这是毋庸置疑的。
综上所述,读书自有它的价值所在,而且它的价值是不容任何人否认的。
但是这并不是说读书读的级别越高越好,更不是鼓励每个人都去考研究生博士生博士后。什么样的工作都得有人去做,因此,根据自我的潜力兴趣确定了自我的职业方向之后,根据需要去学习,够用就好。
“读书无用论”者都有一个通病,就是过分强调潜力的重要性。有些人是很聪明,什么事情都是看一下就能上手。但是,如果他们读书多点书,提高理论素养,那么他们的潜力肯定会有一个质的飞跃。同样智力水平的人,读过大学的跟没读过大学的人一比,差距立刻就出来了——整个人的气质都不一样。我们学的课本上的知识,受到很多人的指责,说学了之后出来工作用不上。我承认有些科目确实是很垃圾,但是,我们没有办法否认,我们在学习大部分某些人认为是无用的东西的时候,就算以后用不上,我们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潜力都在不知不觉中被这些“无用的科目”潜移默化。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你看一下,同样都是学那些“无用的科目”,文科生的思维跟理科生在同一个问题上的反应能够相差十万八千里!学过数学的人跟没学过数学的人一比较,思考的逻辑的严密也有很大的差距。
否认读书的重要性,是浮躁的表现,是严重的错误。期望那些读书无用论者能早日醒悟吧。
万事变则通,通则达。教师的专业成长就是不断修正自我,完善自我,自我升华的过程。毋庸置疑,没有教师的自我改变,就没有教育的改革创新。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迫切需要教师在不断地探索中获得真理,并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积极探索,勇于改变,完善自我。然而,放眼农村当下的基础教育,还真是把素质教育喊在口号里,把应试教育落实在行动上,并有愈演愈烈之势。这种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思索:是谁在改变教师!
某师是一位农村教师,初为师者,他每天都是微笑着给学生上课,他努力地把参与式教学方法用在教学中,把若干个学生分成N个小组,采用合作学习,让学生自主探究,充分交流,极力营造民主的、宽松的课堂学习氛围。下课了,他主动走到学生中间,倾听孩子们的心声,或是教孩子做游戏,或是给孩子讲故事,有时帮学生做卫生。孩子们都喜欢和他亲近,有什么心里话都会告诉他,一点也不怕他。看着这些孩子们率真、可爱、活泼的样子,他的内心总涌动着一种愉悦的幸福感觉。教学,对年轻的某师来说是一件快乐而富有诗意的事情。他见人就说:做教师其实很幸福。然而,一周一评比的优胜班级总与他的班失之交臂,总评的分数也总是落在其他班级的后面。值周老师委婉的点出了他所带的班级评比分数低的主要原因是课堂太活跃,其实就是班级纪律有点差。看到充满朝气的班级,看到快乐成长的孩子,面对孩子们灿烂的笑脸,他坚信,他的做法没有错。
他的自信没有坚持多久,接下来的一件事彻底的改变了他。期中考试后,他所带的班级理所当然的成绩不理想,离学校的指标有些差距,绩效考核自然受到了影响,一时之间非议之声不绝于耳,连对他的管班持赞同态度的部分家长也纷纷倒戈一击。是自己的方法不对,还是学生不努力?他一度陷入迷茫,但有一点很清楚,试卷上有几道试题超出了教材的范围,而他的学生却唯一例外的做对了,年级前三名也在他的班级里,这或许就是对他的一丝安慰。事后,校长因他所带班级的合格率较低找他正式谈了一次话。校长严厉地说,课堂乱哄哄的,学生抢着回答问题,有的还不举手,一点规矩都没有,这样的课堂如何有效率,这样的学生如何能考好?整天和学生嘻嘻哈哈,哪有老师的样子。老师就是老师,学生就是学生,学生不怕老师,学生能学好吗?校长告诫他说,以后要改改,老师就是老师,得让学生怕你。校长的话是严厉的,好像没有一点回旋的余地。
以后的日子,他变了。课堂上,讲得多了,教室里喧闹少了;下课了,他要么回到办公室,要么看着几个学困生做练习,学生再也不缠着他做游戏了,一见到他就跑进教室,自觉的拿起笔做练习;他很少对孩子笑,话语也严厉。他变得像个老师了,班级的纪律也好了,期末考试成绩也上去了。在他获得全镇期末统考年纪数学第一名时,却一点都高兴不起来。他明显的感到:孩子们脸上的笑容在渐渐消失,见了他只有敬畏,一脸的低眉顺眼。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发现,自我探究的过程,有时会凝神静气,有时禁不住自言自语,这些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其实,学生科学思维品质的形成过程同样需要个体之间的交流和充分的辩论。我一直在想,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班级纪律?对待课堂中学生的“喧闹”我们该做怎样评价?某师因为课堂的特别活跃受到指责,因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而受到批评,使得他从一个满怀博爱和充满教育梦想的师者,到一个冷漠、世故、古板的老师,他失去了孩子的信任,他拒绝了教育的智慧,他放弃了对教育真理的实践和追求。
年轻不是过错,但从年轻教师的成长看,许多年轻教师从踏上岗位的那一刻起,无不例外地承担着繁重的工作,而在评优、晋职时又从来都是先等等。他们必须像其他老师一样,等到中年,或是更长的时间才能有晋升职称的机会。在漫长等待中,激情燃烧的梦想和信念渐行渐远,更可怕的是在青年教师迷茫困顿的时候,在需要帮助激励的时候,我们的管理者却没有积极引导他们走出困惑,以呵护他们身上残余的激情和梦想。年轻教师创新的火花被牢牢地禁锢在狭隘的,充满功力色彩的教育界。
是谁在改变教师。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需要,还是源远流长的师道尊严;是培养有创造意识的先进生产力的需要,还是单纯的应试成绩。我在想,假如学校客观的评价某师的班级纪律,尊重教师在教学上地有益尝试;假如我们的考试不如此重视而频繁,加入我们的考试不再是以偏概全的追求分数;假如学校管理者能给予某师科学的引导,而不是一味地不屑和指责。可以肯定,幸福、快乐的一定还有孩子,孩子们受到了尊重,他们的生命成长才会与欢乐相伴,他们的学习经历才会充满创造和多彩。
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不断强化的今天,学校的管理者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必须与时俱进。尊重生命快乐成长,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尊重教师的创造性,科学评价教师的劳动。
至诚,至成
松柏不会因为几次雨雪的侵袭而背弃它对大地常青的诺言。
江河不会因为几次干旱的肆虐而违背它对大海永恒的约定。
山川不会因为一点龟裂的伤痕而收回它对草木坚守的。
它们尚且如此,作为"天、地、人"三才之首的人,又该如何呢?
是的,诚信是这个世界拥有的最珍贵的品格,它给了世界一个稳定的依赖,给了人心一方安稳的净土。
诚信是立业之本。在当今三聚氰胺,瘦肉精,塑化剂接踵而至的时候,哪家企业能够信守对顾客负责的诺言,它便赢了一半,在阿里巴巴公司爆发诚信危机,内在诚信体系崩溃之时,我们期盼的是一个真正能够一诺千金,一诺千万金的企业站出来,让消费者真正放心,让称得上是铁打的!只是这样的企业,才能真正顶起祖国的脊梁!只是这样的企业,才能真正地成就一批有诚有信的企业家,而非钻营牟利的不法分子。
诚信是为人之道。在"吾日三省吾身"之时,言而有信是必审必省的一项,可见其重要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人的第一步,就是"修身",而"修身"的第一步,当推言而有信了。古人常为对老友的一句而跋涉千里;孔子的弟子们为了他的遗愿耗时耗力;就连水泊梁山的绿林好汉,江湖大盗聚集之处,当头的就两个字:"信"和"义",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为了一句诺言,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这才是中国人对诚信的阐释!
诚信是科学研究的根基。科学研究的第一要素不是精密的仪器,不是成熟的理论,更不是实验室得到的经费,而是存在于科学工作者脑中的对科学、对真理的,如同医务工作者从医前的宣誓,这个同样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同那些伪学术、假科学相比,布鲁诺坚持日心说,被教会关押,迫害长达八年!但也无法改变他对科学和真理的忠诚。如果每个科研工作者都对自己的誓言恪守,诚信地做每次的研究,不弄虚作假,这样才能创造一个真正高效的科研环境,为祖国做出更具震撼力的贡献!
诚信是……
我们许诺,所以我们遵从,我们约定,我们信赖,让我们怀着互诚互信的心态去面对每一件小事,我们必将成功!
因为至诚,所以至成。
最近,“中国式过马路”引起了众议,甚至还有的人把“接送孩子”、“反腐”等也扣上了“中国式”。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些中国式吧!
中国式过马路
前段时间,一网友对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的现象调侃了一番,“凑够一撮人就可以了,和闯红灯无关”。起初,我看到这条微博的时候也是忍俊不禁地笑了。因为,这网友的说法实在是太形象了!记得有一次,我在等红灯的时候就看见有三四个人一起闯红灯,接着又有几个人像怕掉队的雁一样赶紧追了过去。看到这,我又一次笑了。同时,我又在沉思:那么显眼的红灯还亮着,难道他们真的没看到?是赶时间吗?不可能呀!再过10几秒就路灯了。这难道会和他们一直固有的思想有关?
中国式接送孩子
现在,孩子是父母心中的宝也是父母心中那个解不开的结。每到上下学的时候,各小学校门口就像车场和菜市场一样。二轮、、三轮、四轮的车都云集在校门口,让人看了都忍不住咋舌。再加上父母的叮咛、议论声以及轿车鸣喇叭的声音,这场面就简直是一群蜜蜂过菜市场!我可以理解家长来接送孩子,但我不能理解家长在接送孩子的时候又给他们塞零食又给他们背书包。家长只想到不让孩子饿着、累着,但却没有想到过他们的做法会给社会带来更多的“丧失劳动能力”的人!
中国式反腐
中国从古代到现在都为反腐而不懈努力,可是腐败之风却越来越盛。现代的官员经常信誓旦旦地说要反腐,可结果还不是水依旧黑、人依旧肥!反腐——靠的不是口头功夫而是行动。从新闻报纸我们可以知道,很多的检举腐败事件都不是人民自己发现的,而是“官场互掐”。由此,我不禁深思:在我们的身边会有多少隐了身的贪官?中国的反腐之路会有多艰辛?我们纳税人的血汗钱会不会用到应该用的地方?
“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接送孩子”“中国式反腐”,这一切无一不在提醒我们。让我们一起努力把“中国式”由不好的代名词变成标志中国独特文明的代名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