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交流会演讲稿(精选27篇)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下午好!很荣幸能够参加这次交流活动。首先,感谢组织上和领导为我们提供这么好的机会。今天借这个机会,把个人参加这次活动的几点学习体会向各位领导和同事作一简要汇报,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应当说,机关工委给我们推荐的书目,精心筛选,用心良苦。既注重夯实理论,又兼顾轻松阅读;既坚定目标信念,又兼顾能力提升。每本书都经过精挑细选,都有助于我们“三种能力”的提升。个人之所以选择了《科学的历程》这本书,主要是因为上学时这本书也被列为专业必读书目,已经读过第一版,这次又读了第二版,体会更深。所以,今天主要汇报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简要向大家介绍一下这本书,二是重点汇报一下自己参加这次活动的几点体会。
《科学的历程》是一部关于科学史的著作,这本书用大约30万字和600多幅珍贵图片,全面系统地总结了中外科学理论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展示了一幅科学史上的“清明上河图”。这本书的最大意义,个人认为,不仅是提供知识,更在于通过对科学发展历程的追述,描述了人类自身发展的概况,有助于我们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总体而言,这本书写得有声有色,既有深刻的理论分析,又有激情的描绘,可读性很强。时间关系就不展开说了。下面重点汇报一下自己参加这次活动的几点体会:
通过参加这次活动,收获最大的,不是读了一本书,而是找到了“再学习、再提升”的动力源。当前阶段,区委提出了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首善之区的发展目标,对我们年轻干部来说,加强学习、提升能力既是形势所逼,更是发展所需。到底怎样转方式调结构,抓经济发展;到底怎样重心下移,抓基层基础;到底怎样攻坚克难,抓矛盾化解等等,这都需要我们学习相关知识,掌握科学方法,提升能力素质。个人的体会就是:多学习、勤思考、强素质、练内功,做一名学习型干部。
一是多学。既要从书本学,更要从实践学;既要向领导学,又要向同事学。在这方面,给自己深刻印象的,是个人所经历的区机关和办事处的各位领导,他们知识面宽、视野开阔、领导经验丰富,但仍然有很强的好学精神,经常看书读报,学政策、学法律、学金融,并且推荐给我们,这很值得我们年轻干部反思和学习。
二是多想。学习的更深层次是思考。我们必须勤于思考,善于谋划,多想办法,多出点子,想领导之未想,谋领导之未谋,尽量把问题想在前面,把工作做在前头,主动做好超前服务,力求做到领导未谋有所谋,领导未闻有所知。
三是多干。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运用。只有利用所学,在工作中多磨练、受摔打,才能经风雨、见世面。特别是我们年轻人,更要有劲头、有朝气,带着激情,勤奋干事;扑下身、沉下心,认真负责、踏实干事;动脑子、想办法,勇于探索、创新干事。只有这样,才能挑起担子,驾驭工作,赢得更好更快的发展机会。
以上是自己参加此次读书活动的几点体会,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书,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认认真真地去对待这个朋友,下面就由我来为大家介绍我怎样对待我的朋友。
一、读书方法
我们读书要圈圈点点,遇到了不懂的字、词、句要标记号,读后要阅读资料理解意思,不能对这些字、词、句置之不理,这样会导致一篇文章看不懂。碰见了优美的句子也可以标下来,写上旁批,并记下来。如果你没有这样做,那么请你这样做,因为这样做会让你的阅读水平更上一层楼。
二、我是怎样阅读的
我阅读不会走马观花、一目十行,如果遇到不懂的,又没有笔,我会多读几遍,从中慢慢领会大致的含义。我阅读会大声地读,读一遍又会有更深的印象、更深的见解,这对背书是一个很好的锻炼。
三、我的收获
我的收获有很多。通过读书,我读到并记住好词好句可以运用到作文、生活当中去,因此,我受到了不少表扬;通过读书,我增长了许多知识,知道了许多以前不知道的奥秘;通过读书,我开阔了视野,让我知道了更多我不知道的科技。
四、我读的好书
说起我读到过的好书,那就多了。有《爱的教育》、冰心的《小桔灯》、林海音的《城南旧事》、陈波吹的《阿丽思小姐》、叶圣陶的《芳儿的梦》、老舍的《猫》、《一千零一夜》、《安徒生童话》等等,这些书都给我带来了很多知识和好处。
我的介绍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寒假期间,我阅读了一本《写作业不用靠妈妈》的书。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主人翁宙思一遇到动脑筋的作业和事情就头痛的故事,每次只好向妈妈寻求帮助。他觉得自己的点子一定是被小偷偷走了,于是他和小绮、英才等朋友到了创意王国,想抓得小偷,并找回自己被偷的点子。
在那里,他们果然发现了偷点子的小偷——泰利。在跟踪泰利的过程中,他们发现许多稀奇的事情,创意王国的人走路时,有的横着走,有的倒着走,有的斜着走……同时,他们还遇到了会说话的大树,会移动的房屋,像人一样的机器人……宙思他们被这里的创意打动了。他们也有了自己的想法和创意,通过他们的智慧和创意,最终抓住了小偷。
这本书内容十分吸引人,情节十分生动有趣。通过读这本书,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点子不是被小偷偷走了,而是自己没有思考和动脑筋。在今后,我们做作业,帮家人干家务不但要自己完成,还要勤动脑、多思考、常创意,只就这样,就能像书上所说的那样——写作业不用靠妈妈,自己才能真正长大。
我要跟大家交流的书目是《名师备课经验(语文卷)》。这本书中详细地为我们介绍了以下17位语文名师的备课经验,(出示17位名师的名字:于永正、张化万、赵景瑞、窦桂梅、王崧舟、孙双金、盛新凤、闫学、周益民、吉春娅、曹晓红、俞国娣、邓彤、吴乐琴、殷光黎、罗树庚、陈道佩)相信每一位语文老师都会很熟悉这些响当当的人物,他们都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领军人。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很好地借鉴名师们的“备课智慧”,寻觅“有效备课”的路径。
细读名师们的备课经验,他们的方式方法各有不同,侧重点也不尽相同,但却始终洋溢着一种情怀,那就是用心、用情、用力。他们在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全身心地备课。他们在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时,都不约而同地谈到了一点:“要真正做到课堂师生生命活力的张扬,课前的准备至关重要。只有备课预约的精彩,才有课堂教学的精彩。”
品味名师们的备课经验,他们的每一份设计无不闪动着他们的教学思想,流动着他们生命的活力。即使是一篇已经可以熟读成诵、执教很多次的课文,再次执教时,这些名师们仍旧会花大量的精力去反复思考,重新整合教材,研究学生,设计教法。这种孜孜以求、追求完美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下面,我仅推荐特级教师赵景瑞老师的宝贵经验:《语文教学“全程备课”的三部曲》与大家共享。
第一部曲:课前的预设备课——前奏曲。
(一)看重教材。教材是新课标精神的体现,是语文教学任务的依据,是教学内容的载体,也是教学过程的支架。所以,必须看重教材。
(二)看透教材。我们应当做教材的真正主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作为例子,目的是为了学生。学生不是为教材服务,而是教材为学生服务。语文教材的文章大多数不是为学生写的,而是选来借用的,用来培育学生的语文素养,看透这一点,就会跳出教材思考。语文教材犹如“煤块”,可以再利用,看透这一点,就会在深刻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创造性开发、驾驭教材。学习课文要着眼于过程与方法,变学会为会学,形成阅读能力及习惯。要在语境中学语文,不能离开语境孤立地学词法、句法、章法,要联系生活,要联系上下文。理解教材,在形成共识的前提下,应鼓励学生共创。看清这一点,对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将大有裨益。
(三)钻透教材。
1、钻“面”。
要整体把握课文,不仅要理解每段具体内容,而且要抓住全文的主要内容。
2、钻“线”。
纵向地整体把握课文,是深层地整体把握,犹如穿糖葫芦,要抓住糖葫芦的那根竹签。一般要钻好结构线、主旨线、情感线。
3、钻“体”。
就是以文本为依托,了解文本背后的内容,了解写作背景,补充有关资料。
4、钻“点”。
应善于抓住牵一发动全身的“牛鼻子”,以一滴水去透视太阳,钻研反映整体的字、词、句、段……
(四)用足教材。要让教材为学而用,就要善于用足教材。可从以下几点去备课:
1、品点。
要品味语言的音、形、意、道、境、情、采;
2、扩点。
教材给教师和学生留出了再创造的空间,每篇课文都有简略处、省略处、概括处、延伸处,这正是给学生练语的空间,是极好的扩点。
3、疑点。
也就是要启发学生多提几个为什么。
4、异点。
学生的认识可能会有不同,鼓励求异,开拓创新的空间,备课时要抓住异点,开展创造性的语文实践活动。
5、争点。
就是要善于抓住教材揭示的矛盾冲突,引发学生讨论、争论。
6、联点。
就是要找到文章的比较点、联系点,引导学生发现、解读、运用。
7、移点。
就是要让学生转换角色,角色扮演,移角色、移情境、移情感,实现与文本的真正对话。
8、评点。通过自我建构,去评价作者、评价人物、评价情节、评价观点、评价语言等。
9、融点。
就是融入课外有关信息,进行综合学习。
10、积点。
就是让学生赏析、积累、运用语言。
11、盲点。盲点就是教材中学生不易发现的`关键处。备课要抓住学生认知盲点,引发情趣,激发思维,引导走向光明。
第二部曲:课中的现设备课——变奏曲。在这一环节中,赵景瑞老师强调:课前备课不等于课上的“背课”,备课是思维活动,不只是撰写活动,意料之外是现设备课的生成资源,现设备课的关键是善于应变。就是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意外情况我们怎样运用教学机智,化意外为契机,生成新的教育机会。
第三部曲:课后的反思备课——续曲。上完课是课堂教学的结束,但对备课来说,并没有结束。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教学是探索的科学,只有主动探究,才会触到语文教学的真谛,课堂教学是遗憾的艺术,这遗憾应是自我感到的遗憾,只有主动遗憾,才说明发现了不足,才会对今后的教学效果产生积极的影响,对教师的自我专业化发展产生催化作用。课上完了,再次对这节课进行“教学设计”,回忆自己的教学实践,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做得不好,哪些地方是现设备课的。虚心聆听旁人评议。持之以恒地撰写反思笔记,可写反思后的教案,可写教学反思随笔,抓住教学中印象深、有启发、有现设的环节来叙述。
以上是赵景瑞老师备课的“三部曲”,全面详细地为我们阐释了语文备课的全过程,使看过的语文老师们都会受益匪浅。而其他名师们的备课经验,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精彩,希望语文老师们都能够品读一下这本《名师备课经验(语文卷)》。
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其实读书是最好的备课。让我们每个人都去博览群书,充实自己,促进自己的专业化发展。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各位同学:
大家好!
我的孩子在这次期中考试中,由原来的十几名一跃前进到第二名,老师让我介绍我们的教育经验,经验我谈不上,在这里只是和大家交流一下我平常的一些教育方法。还请老师和家长们多指教。我觉得要培养孩子就要对孩子的各方面有一个正确的评价,然后根据孩子的特点去引导他。我的孩子虽然智商不低,但他在其它方面还有许多弱点,如:怕吃苦、贪玩,性格比较内向。通过对他的综合评价后,我认为这孩子的有些弱点是由于孩子在特定的生长期所决定的,也是一种天性,但有的就是环境因素造成的。总的基本素质是好的,关键是我们怎样去帮助他,发挥他的长处、弥补他的短处。
我认为要教育好孩子的方法是:
一、身教重于言教
因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要求孩子做到的首先自己要做到,只有这样在孩子的心目中,你才是一个可听、可信、又可敬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哪怕是件小事,也不能在孩子面前不拘小节。如:在马路上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保护环境卫生,在家里要文明用语、和睦相处、对朋友要相互宽容。让孩子感觉到我家是一个新型的家庭。
二、要教育孩子有爱心,能为别人着想
孩子往往是被别人关心多,很容易形成自私的心理。我经常用电视或报纸上宣传送爱心的事迹,去引导孩子能关心他人。平时我们自己也会从实际行动去教育他。
三、我很爱孩子,但我不宠孩子
现在的独生子女大多数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生活自理能力较差,随着孩子一天天的长大,日常生活中有些家务小事也要放手让他自己做。另外,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做错事,会有错误,遇到这种情况,我就先问清原因,然后再分析道理。
四,在学习成绩方面,我很重视学习成绩,但我并不一味追求成绩
学习成绩确实是反映一个学生学习成果的标志,但关键还要看他是否是真正掌握了知识,所以在他学习成绩很优秀的时候,我会告诫他不要骄傲,在她学习成绩不理想的时候,我会帮他找原因,然后再用类似的题目让他练习,直到他真懂为止。
为了提高他的学习兴趣,我仿佛也在跟着他从头学起,经常利用空隙时间和他一起玩词语接龙,比谁的词语讲得多,比谁的心算快等等。为了他晚上做功课能保持安静,我放弃看电视,总之让孩子感觉到全家人都在与他一起努力学习。
五、加强与学校的联系
家长与老师的沟通,对教育孩子起着重要作用,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动态,发现问题马上对症下药,让一些不良习惯抹杀在萌芽中,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不让孩子感到家庭是他的保护伞和避风港,从小培养他做一个表里如一的好学生。
其实我今天所讲的只能是抛砖引玉,也希望能学习一些在座各位老师和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好经验,使我今后在培养孩子方面有更好的方法。
谢谢大家!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很高兴能够参加此次经验交流会,与大家一起分享读书的乐趣!
当今时代,人们的生活被各种琐事充斥着,人们不能够静下心来去阅读,甚至感慨阅读没有意义。
教育家说,书是智慧的钥匙。史学家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政治家说,书是时代的生命。文学家说,书是人类的营养品。学生说,书是不开口的`老师。那我们这些培养人的人该说书是什么呢?是挚友?是恩师?是灯塔?是导航仪?是友情的行囊?是心灵的港湾?说它是什么都不为多。书是我们自己成长和帮助别人成长的扶手和阶梯。因此,我们教师更要常读书,
与书籍对话,与书中人物交谈,与作者进行思维的撞击。
只有书籍,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区区五尺之躯,短短几十年光阴,居然驰骋古今,经天纬地,这种奇迹的产生,至少有一半要归功于阅读。
阅读,使我们和孩子们的人生更加丰厚。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指导孩子科学的阅读,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责任。语文需要阅读,数学需要阅读,英语需要阅读,科学,思品,社会,美术,音乐,体育都要阅读。只是有的读文字,有的读图形,有的读肢体,有的读网音符。人在一生中要读的书很多很多,不仅要读有字的书,还要读无字的书。我们只有学会阅读才会理解。阅读水平的高低将决定理解的对与错,深与浅。
阅读可以开启我们的心智,阅读可以展开我们联想的翅膀,遨游古今,畅游中外。在我们的心灵深处升腾起一个个美好的梦想。
最是书香能致远。书,是前人智慧的结晶。书,让人学会思考。思考过去的得与失,对与错,功与过。思考未来,思考未来的计划与举措。思考现在,思考现在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作为新时期的教育者,我们理当静下信来读书,潜下心来研究。从书中汲取营养来滋润和提升自己的素养,以饱满的精神投入生活和工作中去。以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一件细小的工作为乐趣,从而成就学生的成长,书写自己的人生。
最后,我想把"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改为"书山有路趣为径,学教无涯乐作舟"送给大家。与君共勉。
茗、书、音乐相伴淡定怡然的女子。一路走来的我,不同阶段的我,都有一个很重要的道具,便是书了。
因为读书,我视野大开,我的思想便不再局限于狭小一隅。因为读书,一向豪爽的我,也变的更为大气了。书山有路勤为径,我不是一个勤奋的人,我也深为自己这一点而惭愧,却本性难移。但是书山这条路,我虽然谈不上勤,但委实也是一路走着,还将走下去吧。这么些年,身旁的人用种种称号说着我,全不管我是否实与名俱。起初我还极力反驳着。后来说的多了,也懒得反驳了。人性的虚荣也会让我有些许的自得,但那也不过是瞬间的事。我很清楚自己的水平,自己也不过如此罢了。
我也不知从何时起,脑中一直有个信念固执的占据着。那就是:我们怎么活都只有一辈子,多知道点总是好的。因了这个执念,我读书,各个方面的,从来没有停止过。从来不曾厌烦。甚至有些不求甚解。一年又一年,于是也就————因为固执占据,变成了一种性格,怕是这辈子也改不了了吧。不过也挺好的,那就不改了。
现在的我,忙碌的日子,心也因此浮躁的很呢。那么多的书,似乎变的越发读不完了。仿佛间时间少了许多,书却多了。我也深为遗憾呢。只有尽力了。这也是我为何总觉得时间不够用的原因吧。总是吃老本是不行的呀。脑子里的存货还是需要不断补充的啊。所以反思后,还是得继续读下去啊,自勉吧。
时有人问我关于书的事,有些我委实回答不了。因为我了解的也不过是我自己较喜欢的那些罢了。别人喜欢的,我却未必关注吧。有人让我推荐几本书,我颇为难。每个人的阅读倾向不同,我喜欢的,别人未必喜欢。每每这时我颇为纠结。有人借我的书读,我十分高兴乐于相借,但是却不知道该借什么。读书啊,真是因人而异的事啊。
因为读的积累,因为读的输入,自然会有源源不绝的写,不绝的输出。于是,我写了颇有几本集子。而且从xx年到而今的20xx年,长达17年的23本日记。这些都是我千金不换的财富。大家总是说我爱读书,我委实妄担虚名了。读书从来不是我的爱好,只是我再普通不过的习惯罢了,一种改不掉也不会改的习惯罢了。
平凡的我将慢数着这些年的那些日子,那一本本读过的书。勾勒那个我,真实的我。从中也许你会发现有许多你不知道的我的真实,也许你会重新认识我,那个爬书山的女子,虽然她不够勤奋,有时还懒得很。虽然她有时读的散漫不踏实,脚步虚浮尘上。但是有时也有着你难以想象的执着。至少她一直在,没有放弃。尽管她脾气有够暴劣,不是个淑女。但是至少她会是个书女。这就够了,不是么?
最后,我给大家讲两个发生在我身上,对我影响很深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那是小时候,姥姥在我家。一天,我写完作业。便玩了起来,姥姥问我,怎么光玩?我说我写完作业了。都会了。唠叨的姥姥却说,学问可是没有完,没有深啊!她的话我当时不是太懂。
第二个故事:我高中时,那个时候语文、历史老师都很宠我。我自然也有点骄傲吧。一天,我把写好的作文拿给语文老师看,自我感觉很好。却不成想他并没有如往常表扬我。居然只说了句:要是多读点书就更好了。我当时虽然不敢说什么,但是心里还是很生气的。他的话当时我虽然懂,却不以为意。
那时候还小,那时候年轻。那时候他们的话却从那时候放在了我心上。尽管当时不在意。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读书的增多。我却一步步理解明白了他们的话。于是,当读书成为一种习惯,当读书成为生活的必需。我一次次想起他们的教诲打心底里的感激。在这次演讲的最后。让我把他们曾教育我的话分享给大家。我姥姥说:“学问哪有完?学问没有深啊!”我的语文老师说:“书是读不完的,你要是多读点书就更好了。”
这就是我的演讲。谢谢大家!
“常常步履匆匆地行走在教室与办公室之间的楼道上;常常坐不热椅垫,就得起身登上讲台;常常在下班后,还舍不得熄灭办公室的灯光;常常在夜里敲打电脑的键盘,任随‘嘀嗒’间时光飞逝……”忙碌中,偶尔,我会担心缺少了心和书的自由交流,会担心有一天昂扬向上的心不再激越豪迈。
有人说,一个人成功的因素不只是读书,但是读书却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因素。提起唐代大诗人李白,人称诗仙,声蜚四海。人们常常仰视“李白斗酒诗百篇”的才情,却很少品味他的自述:“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好奇书”。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也曾有“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的读书经历。南宋大诗人陆游在《剑南诗稿》中为我们留下九千多首诗篇,是我国古代大诗人中留下诗篇最多的一个。“少小喜读书,彻夜守短檠”、“万卷纵横眼欲枯”正是陆游成功的奥秘!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朱永新教授说过,读书会让我们的教师更加善于思考,更加远离浮躁,从而让我们的教师更加有教育的智慧,让我们的教育更加美丽。
身为一名教师,我深深地感到读书的重要,我知道只有读书,我们才能拥有源头活水,滋润学生求知若渴的心田;只有读书,我们教起书来才会得心应手,妙趣横生;也只有读书,我们才能引领自己的学生遨游书海,品尝读书的快乐。
现在,我的书架上又多了这样一些书:《我的教育理想》《给教师的建议》《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陶行知教育名篇》《爱心与教育》……工作之余,我认真研读着这些书目,《我的教育理想》让我懂得了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有文化、有责任、更要有崇高的理想,《给教师的建议》为我解开了教学中的许多困惑,《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教会我怎样管理班级,怎样做一位合格的班主任;《陶行知教育名篇》告诉我“生活即教育”……他们是百看不厌的参考书,是指路灯,是加油站,促进我更快、更好地成长!
读书,因心中的志趣而播种,因静静地滋养而生根,因毅力的耕耘而开花,因感悟的积累而结果。读书,就是在读一个个鲜活的灵魂,在读一段段宝贵的时光,在读整个大千世界。有人说:“思想有多远人就走多远。”我要说:“读书有多远,精神就会有多远。”让我们乘着书籍的翅膀,让精神远翔!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很久之前,爸爸就买了这本《穿条纹衣服的男孩》,我喜欢这本书,这个故事。
这是一本很奇妙的书,一个不可知的悬念贯穿着整个故事,看过之后,我被深深地感动了。
以二战时期,纳粹士兵要灭绝犹太人种作为故事的背景,两个小男孩作为主人公。一个是纳粹军官的儿子布鲁斯,一个是犹太男孩希姆尔。他们生活在不同的世界里,孩子的心是纯洁的,在他们的眼里没有战争、没有种族、没有屠杀,有的只是单纯的友谊和真挚的情感。
布鲁斯每天穿着条纹睡衣去与他的朋友――希姆尔会合,他们隔着铁丝网谈天论地,交流着自己的新发现。
纯洁的友谊把两个孩子紧紧地连在了一起。这两个只是隔着铁丝网聊天的男孩,用他们天真的双眼、稚嫩的语言,控诉着可怕的战争。
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成功地塑造了两个完全不同的人物形象。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决定了布鲁斯的单纯开朗、好奇心强、天真烂漫、求知欲望强的性格,而导致最后悲剧的发生。犹太男孩希姆尔,因为受到纳粹士兵的压迫,眼神里充满了忧郁,使小小的他萌生了恨意。
两个人物的鲜明对比,让我们看到了战争给孩子们带来的伤害与疑问。
现在,我们都生活在和平年代,战争早已远离了我们,但人生的苦难并非全部来自战争,生活中的挫折也会给我们带来伤害。
但是,只要我们正确地面对,勇敢地承担。你会发现,我们会比想象中更加坚强、勇敢。
这是一本反省战争的书,更是一部反思人性的杰作,最黑暗的环境中仍有希望和光明,最邪恶的环境中仍有温暖和正义。
请阅读这本书,我相信你一定也会经受一次精神上的洗礼。
亲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学生们:
有人认为有钱就是幸福,可以享受荣华富贵;有人认为自由就是幸福,可以不受任何人的约束。而我觉得读书才是真正的快乐。
当我走进书店,看到琳琅满目的书籍时,我真的很兴奋,我陶醉在一本书里而不自知。回到书房,满满的书香气息,让我忘记了一切。
虽然我们现在有很多课程,但我仍然每天坚持看课外书。我的阅读方法和别人不一样:有的人喜欢一目十行的阅读,而我喜欢一行一行的仔细阅读,试图理解我读过的一切。我更喜欢看小说。有时候要打开字典查不认识的单词和短语,然后记录下来。这样读虽然慢,但是很有效。看完一本书,我的摘抄里有很多美好的文字,当然也会写下自己的经历。读一篇文章,写一课。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认识了很多伟大的作家和思想家,收获了很多我在课堂上没有学到的东西。书是我的老师,她给了我知识,教我如何做人。书是我的朋友。当我难过的时候,她会鼓励我。从她身上,我学到了“静以修身,俭以修身”的道理。当我对未来失望的时候,她教会了我如何积极面对生活。
这就是读书的意境。我读书的时候很开心。
亲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学生们:
大家好!
我叫李明,是一年级五班的学生。我很高兴和你分享我的快乐。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我学习的时候很开心”。
如果你问我最喜欢做什么?我会毫不犹豫的回答,是读书!每当爸爸从图书馆买书回家,我都会抢着去读。如果我偶然发现一本我喜欢读的书,我会情不自禁地一下子全部读完。
我最喜欢的书是儿童故事大王。里面的故事很有趣。有狼和小羊,三个和尚,狐狸和乌鸦。从这些故事中,我可以学到很多做人的道理和优秀的品质。我最喜欢农民和蛇。关于农民和蛇的阅读深深地启发了我。这个故事是关于一个善良的农民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在路上看到一条蛇。善良的农夫把蛇放在他温暖的怀里。在蛇苏醒之后,他张开嘴咬了农夫一口。这个可怜的农民很快就死于中毒。农夫死前后悔自己的好坏,最后死了。
故事告诉我们,一定要明辨是非,不要被坏人坏事的假象所迷惑。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准备好帮助别人,但是如果有坏人向我们求助,我们应该忽略他们。还有,千万不要像蛇一样掉头,要感谢关心帮助我们的人。
书是知识的源泉,读书是我快乐的源泉。读书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快乐,帮助我们健康成长!我学习,所以我快乐!
谢谢大家!
首先很高兴能有这个机会与各位同学、老师们一起就阅读来进行分享和交流。坐在这里我是十分忐忑的。一来底下坐着许多我曾经的老师,要是说得不好,那是贻笑大方;二则底下还坐着我的学生,说得不好还是误人子弟。顶着这两座大山,最终我还是平静的坐在了这里,平复我心情的是两个词,一曰交流,二曰分享。
“交流”二字。我查阅了字典,交流的本意是,江河之水汇合而流。而现在我们聚在一起,就如这江河之水的合流。不是我一个人的滔滔不绝,而是海纳百川,教学相长。
“分享”二字告诉我,今天我不是给大家上一堂课,更不是要给大家灌输一个深刻的道理。而是作为一个朋友,或者说,书友,讲讲我阅读的一点心得和感悟。如果最终能唤得大家的些许共鸣,或者说能让大家有一个意愿去读一本书,又或者能够从一本书中有所收获。我想那就是我最大的成功了。
谈到读书,我们往往先得面对一个最直接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阅读?西汉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告诉我们阅读可以让我们变得聪慧;大诗人杜甫曾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可以让我们能够写出出色的文字;周总理更是呐喊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理想,告诉我们读书不仅可以充实个人,还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石。
当然,我相信在座的各位没有几个人是抱着如此宏大的理想去读书的,也包括我。
我们读书开始总有目的,因目的不同而要求也不一样,选择的不同,方式方法也不相同。无论读书的结果如何,读书的行为和过程,是熏陶人、教育人、成长人的重要途径。我们的生活本身就是一部书,要学会读、能读、爱读,从读中品,在读中赏。读出自己的一片天地,读出自己的一份心情;读出自己的阳光和雨露,读出自己的养分和空气。这委实是读书带来的益处。它有一种获得知识而增强生活信心的力量,有一种发现美欣赏美又拥有美的机会和能力。读书的美好是不读书的人无法体验和知道的。
读书是为了充实自己,为满足心理和感情的需要。越是充实满足,就越觉得不充实不满足,也就越需要读书。因此,生活的内容就越离不开书。我们读书不仅是解读自己,而且是解读社会和人生。懂得什么书需要精读泛读,什么书需要诵读默读,什么书可读和不可读。其实生活就是读书。读到什么样,读什么?都有自己的爱好和选择。读书的根本就是为做人做事,为提高丰富自己,也是更好地为奉献自己。
大家好,我代表一小组在这里跟大家交流我寒假读的书籍。
我喜欢看沈石溪的书,在寒假里我读了三本沈石溪的书。分别是,《雄狮去流浪》《红飘带狮王》《王妃红叶猴》。这三本都是非常有趣的动物小说。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雄狮这个系列了。主要讲了狮子都有驱雄的本性。很不幸,红飘带、黑鬓毛、大头狮、刀疤脸、桃花眼这五只狮子也经历了同样的驱雄。他们历尽千辛万苦,寻找食物,击败鬓狗、跨越沙漠。大战犀牛。原以为有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时,却又和人类产生矛盾。一只又一只的狮子死去,最后只剩下红飘带一只狮子了。他潜伏六年,为的是打败帕蒂鲁狮群的掌门狮。却又被鬓和辫子雄狮抢先一步。遇上了接受不了鬓残忍的杀幼行为而逃出了狮群。与红飘带单独组建了一个狮群,自己的孩子却又被鬓雄狮给杀死了。后来他们收留了一只无鬓狮子。他们出去狩猎的时候遇上了大象正在袭击帕蒂鲁狮群,便出手相救,最后被雌狮们一致推选为狮王,却又因为残忍的杀幼行为,而遭到蜂腰雌狮的唾弃,蜂腰雌狮离开了红飘带。
我还给大家推荐一套书,蔡骏的《人间》。这是一部悬疑小说,分为上中下三本。讲述了一个被换了脸的人,原本叫古英雄现在却叫高能,并且拥有读心术,发现自己原来是蓝衣社的社长,探寻兰陵王的秘密。认识了混血美女莫妮卡,后在美国被人误以为成为杀人凶手,关进了申肖克监狱,认识了从天机回到人间的童建国,并逃出了监狱,洗清了罪名。莫妮卡遇难,便让古英雄当上了天空集团的总裁。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很高兴能够参加此次经验交流会,与大家一起分享读书的乐趣!
当今时代,人们的生活被各种琐事充斥着,人们不能够静下心来去阅读,甚至感慨阅读没有意义,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阅读对于很多人来说,都变得十分陌生,尤其是当代大学生。当代大学生只知道看自己的教材,很少有人会去阅读,去思考。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需要通过阅读来接触到一些不同的观点,思考这些观点哪一个更合理,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这样遇到事情时就能够自主地去思考,去解决;我们需要通过阅读来提升自身的修养,与周围的人和自然和谐相处;我们需要通过阅读来净化自己的心灵,让自己的身心在这个浮躁的世界中得到一丝的安宁。
我今天要与大家分享的书是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心理学家,20世纪最伟大的心灵导师—戴尔〃卡耐基的著作《人性的弱点》。20世纪早期,美国经济陷入萧条,战争和贫困导致人们失去了对美好生活的愿望,而卡耐基独辟蹊径地开创了一套融演讲、推销、为人处世和智能开发于一体的教育方式,对人性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和分析。他讲述的许多普通人通过奋斗获得成功的真实故事,激励了无数陷入迷茫和困境的人,帮助他们重新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方向。 大家都说进入大学就等于是进入了一个小型的社会,大学也是进入社会的一个过渡段。在大学里我们需要不断地锻炼自己的能力,扩大自己的交际范围等等。然而我们到底该如何去做呢?很多人都处于迷茫中。而《人性的弱点》就像一面镜子,帮助我们认识自我,了解自我,从而完善自我,驾驭自我,成为一个善于经营自己生活的人。正如作者所言:“如果你想从本书中获益就必须具备一项不可或缺的条件,否则再多的方法也帮不了你的忙。这个神奇的条件就是:迫切改变自己和学习的意愿。一旦你具备此条件,不需要其他建议,就能从本书中获最大利益,并享受快乐的人生。”
在卡耐基看来,一个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他的人际关系和处事方式,我们更应在细节处注重礼节和人际交往。同时,他教会我们处事最重要的原则就是两个字:真诚。真诚的对待别人,你就会是拥有最多朋友和最好人际关系的人。正如在平常的社联工作中,只有真诚地与他人交流,尽量去了解别人,而不要去抱怨别人,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读美文如饮醇酒。酒,越酿越纯;文,愈久愈香。” 世纪老人冰心曾说过“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从阅读中找寻生活的真谛,从阅读中发现生活的乐趣,学会阅读,善于阅读,不要让阅读仅仅是阅读,要学会思考,发现书中那些对我们生活有益的东西,并认真体会,让它们成为我们的一部分,去改变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乐趣。祝愿在座的老师同学们在阅读中获得心灵的启迪,体悟生活的乐趣。
谢谢大家!!!
大家好,我代表一小组在这里跟大家交流我寒假读的书籍。
我喜欢看沈石溪的书,在寒假里我读了三本沈石溪的书。分别是,《雄狮去流浪》《红飘带狮王》《王妃红叶猴》。这三本都是非常有趣的动物小说。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雄狮这个系列了。主要讲了狮子都有驱雄的本性。很不幸,红飘带、黑鬓毛、大头狮、刀疤脸、桃花眼这五只狮子也经历了同样的驱雄。他们历尽千辛万苦,寻找食物,击败鬓狗、跨越沙漠。大战犀牛。原以为有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时,却又和人类产生矛盾。一只又一只的狮子死去,最后只剩下红飘带一只狮子了。他潜伏六年,为的是打败帕蒂鲁狮群的掌门狮。却又被巨鬓和辫子雄狮抢先一步。遇上了接受不了巨鬓残忍的杀幼行为而逃出了狮群。与红飘带单独组建了一个狮群,自己的孩子却又被巨鬓雄狮给杀死了。后来他们收留了一只无鬓狮子。他们出去狩猎的时候遇上了大象正在袭击帕蒂鲁狮群,便出手相救,最后被雌狮们一致推选为狮王,却又因为残忍的杀幼行为,而遭到蜂腰雌狮的唾弃,蜂腰雌狮离开了红飘带。
我还给大家推荐一套书,蔡骏的《人间》。这是一部悬疑小说,分为上中下三本。讲述了一个被换了脸的人,原本叫古英雄现在却叫高能,并且拥有读心术,发现自己原来是蓝衣社的社长,探寻兰陵王的秘密。认识了混血美女莫妮卡,后在美国被人误以为成为杀人凶手,关进了申肖克监狱,认识了从天机回到人间的童建国,并逃出了监狱,洗清了罪名。莫妮卡遇难,便让古英雄当上了天空集团的总裁。
亲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我平时就喜欢读书,在这个暑假里,我读了好几本书,其中最令我感兴趣的一本书是《数学王国历险记》。
这本书讲了聪明机灵的丁小聪和热爱足球的主人公在去数学宫的路上发生的故事。一路上他们遇到了很多麻烦,比如被关进石头屋,怎样寻找快乐之路等,最后他俩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战胜困难,最后胜利到达数学宫。
从这本书里我学会遇到事情不能慌张要冷静,而且还要及时想办法噢!
最后希望大家都喜欢读书,让书籍成为我们成长中的最好朋友!谢谢大家!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高尔基曾经说过:“读书,这个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名族伟大智慧的结合体。”从前我不怎么明白,但是现在是我却感悟很深。
我从呱呱落地便与书有着不解之缘,有哺育我们的婴儿教育书,母亲讲的故事书,还有从小看的一些漫画书,上课时的课本,课外的各种散文,名著,可以说,书在我的成长中是不可缺少的。
我喜欢读书,尤其爱在傍晚和早晨的时候读书了,因为傍晚是我大脑最清闲的时候,而清晨是我最清醒的时候,这两个时间段也是我一天中最有活力的时候了。晨曦初露,斜倚桌边,或是傍晚独坐窗前,岂不是人生一大乐事。
记得小时候,我还不会识字,妈妈就耐心的教育我背唐诗,妈妈说一句我就鹦鹉学舌地模仿一边……上学前,我已经可以单独看一本故事书了,低年级时,我认识的字已经很多了,便又迷上了科普书籍,让妈妈给我买了一本《少年百科全书》,书中的每个问题都使人深思,爱不释手,在如饥似渴的阅读的同时,我又买了《十万个为什么》,《格林童话》……这几本书也使我增长了许多知识。
读书是积累,知识的多少是要靠日积月累才能形成的,年华如水,一去不复返,怎么样才能不让它白白流逝呢?靠的只是自己抓住知识,捉住今天,抓住未来,书将继续伴我成长。
尊敬的各位家长、老师:
你们好!
首先感谢大家给我在这里演讲的机会,也感谢各位家长的聆听。说实话,让我演讲,我内心是诚惶诚恐的,因为我们这里坐着的都是一些非常优秀的家长,在教育孩子上比我更有经验也做得更到位,这个班的孩子也都是一些非常优秀的孩子,在他们身上表现出某些方面非凡的才能与独一无二的特质,而这些也正体现了我们班各位家长的优秀。因此我很担心我的演讲是班门弄斧,不过,今天是家长经验交流会,我也认真地总结了一下我自认为做得还比较成功的经验,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
我先对我家孩子做个自我评价。在学习方面,孩子在初中考试成绩一直保持在年级前50名,我认为学习就算很不错了,不论是当着孩子还是背着孩子如果别人说起学习成绩来我都会为孩子的学习成绩感到骄傲,这算是孩子的第一大优点了;在心理健康方面,我觉得孩子很阳光,一直就是个开朗愉快的孩子,在他身上看不到忧郁、悲伤、压抑等负面情绪,每天面对我们的是他的一张可爱稚气的笑脸,令我和他爸爸很欣慰,为有这样的孩子感到无比幸福;在道德品质方面,孩子能做到与人为善、表里如一、讲社会公德、遵守社会秩序。总之,我对孩子一直是很满意的。当然孩子也有让我头痛的缺点,比如懒惰、懒散。但瑕不掩玉,孩子还是一个公认的好孩子。当然,我也希望各位家长象我一样对自己的孩子这么欣赏和满意,我认为这是教育成功的基础,认同自己的孩子,喜欢自己的孩子,为自己的孩子的优点骄傲!下面我针对我孩子优点方面我所做的努力。
首先,我认为让孩子愉快成长是家庭教育要迈的最重要的一步棋。第一,要让孩子身心愉快、心无块垒,父母要做到相亲相爱,孩子最希望自己的父母彼此相爱,父母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怎样的亲昵都不过分。比如我们一家出去散步,我和他爸爸勾肩搭背,他自己跟在我们前后,象小狗一样撒欢。我觉得孩子的愉快就是建立在父母的和睦关系上,这一点很重要,给孩子幸福温暖的家。第二,就是时刻表现出对孩子的爱。对孩子的爱不能只放在心里,要表现出来。孩子放学回家,我经常在他进门时给他一个拥抱或亲吻,孩子也着实可爱,在家经常就想抱抱他,不时亲亲他细嫩柔滑的脸蛋。孩子也不时抱抱妈妈,特别是有求妈妈时,总是抱一抱亲一亲。
称呼上我叫他“宝贝贝”,他回叫我“宝妈妈”。这种肌肤和言语的亲昵,自然拉近着母子之前的关系,即使我有时对他发脾气或气急打他,他也知道妈妈是最爱他的,不会有恨,他眼泪还没干,就笑脸来贴我的冷脸。第三,经常听孩子说话。孩子在家没有兄弟姐妹,心里又藏不住事儿,班上的事回家就张三李四地倒个没完。我不管有没有兴趣听,都得装出在认真听的样子,有时也确实需要听听,了解孩子们都在做什么想什么。而且在听的同时就当自己和他一样大,将自己放在和他一样的年龄去看问题,不能拿出家长的理论来教育他。
比如,今天又套出谁谁的秘密了,谁在他们的引诱下对某某女同学说“我爱你!”了,女同学是什么表现,有多搞笑。他回到家经常说些男孩女孩方面的事,我在内心告戒自己,不要上纲上线,更不能对他说“不要老是将心思放在男生女生问题上”诸如此类的话,因为关注异性是他这个年龄阶段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他能与家长说是一种很健康的表现,不说出来并不代表不关注异性。有父母的倾听和无条件接纳,孩子一般不会出现心理问题,不需要到外面或者网上去寻找倾听自己接纳自己的人。孩子还感觉父母理解自己就象自己的知己朋友一样,孩子遇到问题也会和父母说。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很高兴能够参加此次经验交流会,与大家一起分享读书的乐趣!
当今时代,人们的生活被各种琐事充斥着,人们不能够静下心来去阅读,甚至感慨阅读没有意义。
教育家说,书是智慧的钥匙.史学家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政治家说,书是时代的生命.文学家说,书是人类的营养品.学生说,书是不开口的老师.那我们这些培养人的人该说书是什么呢?是挚友?是恩师?是灯塔?是导航仪?是友情的行囊?是心灵的港湾?说它是什么都不为多.书是我们自己成长和帮助别人成长的扶手和阶梯.因此,我们教师更要常读书,
与书籍对话,与书中人物交谈,与作者进行思维的撞击.
只有书籍,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区区五尺之躯,短短几十年光阴,居然驰骋古今,经天纬地,这种奇迹的产生,至少有一半要归功于阅读.
阅读,使我们和孩子们的人生更加丰厚.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指导孩子科学的阅读,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责任.语文需要阅读,数学需要阅读,英语需要阅读,科学,思品,社会,美术,音乐,体育都要阅读.只是有的读文字,有的读图形,有的读肢体,有的读网音符.人在一生中要读的书很多很多,不仅要读有字的书,还要读无字的书.我们只有学会阅读才会理解.阅读水平的高低将决定理解的对与错,深与浅.
阅读可以开启我们的心智,阅读可以展开我们联想的翅膀,遨游古今,畅游中外.在我们的心灵深处升腾起一个个美好的梦想.
最是书香能致远.书,是前人智慧的结晶.书,让人学会思考.思考过去的得与失,对与错,功与过.思考未来,思考未来的计划与举措.思考现在,思考现在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作为新时期的教育者,我们理当静下信来读书,潜下心来研究.从书中汲取营养来滋润和提升自己的素养,以饱满的精神投入生活和工作中去.以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一件细小的工作为乐趣,从而成就学生的成长,书写自己的人生.
最后,我想把"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改为"书山有路趣为径,学教无涯乐作舟"送给大家.与君共勉.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感谢学校领导为我们搭建这样一个交流的平台。我想:一次读书交流会就是一次自我学习与成长。
曾经我一度为自己没有特长而感到自卑,后来找到一条捷径——读书。因为这既不需要花费许多金钱,而且能让自己变得优雅,可以丰富自己的内心。于是,闲暇时抱本闲书成了我自以为的兴趣爱好!
寒假前我借了两本书:李敖的《传统下的独白》和肖川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还有研训营布置的《西方哲学15讲》,前两本书的选择只因他们的作者,后一本则是阅读任务。说实话,寒假里一是没静下来读,二是这三本书以我现在的阅读水平读起来还是有点吃力的。所以我便草草读完了事。直到接到通知要求制作ppt我才又把《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拾起来认真读了一遍。读完收获有一些,解读却谈不上。今天我只是把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关注的句段向大家汇报一下。借用肖川的话说就是“附庸而后风雅”,于是我把它改一下作为自己汇报的标题,也是我的读书观吧!
下面我借用朱xx教授的两句话开始我今天的阅读汇报
“阅读,让贫乏和平庸远离我们!
阅读,让博学和睿智拯救我们!
阅读,让历史和时间记住我们!
阅读,让吾国之精魂永世传承!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我的汇报分为三部分:走进《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我的收获和拾贝。先来看一下《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这本书(点幻灯片)简介封面设计。
作者简介:肖川,原名肖贵祥,1963年1月3日出生,湖南望城人,教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教授,英国教育哲学协会会员;是我国生命教育领域的开拓者之一。《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等多家媒体特邀作者。出版《教育的理想与信念》等20多部著作。
内容简介:《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是作者历时20xx年写就的一本教育随笔.书中收录的60多篇文章,涉及到了教育学众多的重要领域和主题,其独特之处在于:对教育世界中那些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现象,给与学理上的阐释,并发掘出其中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底蕴,从而收到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以孔窥豹、洞幽查微的效果。
整体收获:与其他的教育理论著作不同,这本书多了一些感悟、率真和灵性,在愉快的阅读中,你不时会有一种悠然心会的美妙感觉…
整本书中洋溢着浓浓的人间情怀,在字里行间你能感受到作者对于教育、人生与社会独到而细腻的洞察与体认。
如果您用心阅读本书,不知不觉地您的语言会受到影响——不仅是词汇的丰富,还有表达方式的独特
教育首先应该是“人”的教育,而不是知识、文化或政治、法律的传授和灌输。(劳凯声)
在他的追问中,始终怀有一种正当的力量。在肖川美好文字的背后,是人性的多姿多彩,是无数蓦然回首之后的动情时刻。(张文质)
文字的奇迹也可能变为生活的奇迹——我们的认识、阐释、命名和书写能够将人性的尊严以及优美的光辉赋予我们的生活。(肖川)
拾贝:(依次点幻灯片)
1. 教育随笔作为一种教育思想的表达方式,亲切、随意却不随便。在轻松、轻盈之中,它透着一种内在的严肃与庄重。它是有感而发、不吐不快的大实话。它力图用感性的文字表达理性的思考,用诗意的语言描绘多彩的教育世界。
2.教育给了我们什么
什么是教育?西方有位才子作了意味深长的诠释:“把所学的东西都忘了,剩下的就是教育。”
教育即解放,意味着教育是探索,是启蒙,而不是宣传和灌输;是平等对话和自由交流,而不是指示命令;是丰富认识,而不是统一思想;是尊重和信任,而不是消极防范。
3.什么是良好的教育
在教育中,如果我们能用心去营造一种充满真情与关爱的氛围,良好的教育就有了最切实的保障。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启发智慧和鼓舞人心的书往往决定一个人的前途。学校首先是书籍。”
感悟:感同身受!给孩子们提供更多阅读好书的机会是孩子的一种内在需求,应予以充分的重视,而非一味地布置作业,默写抄词。
4.一个受过情感教育的人,一定会是一个温顺、谦和、善于沟通且能唤起人们对于生活的热爱和柔情的人,而不会是一个专横、霸道、粗野、暴戾之人。
感悟:给学生良好的教育,既要让学生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感化与陶冶,又要抓住一些教育契机使学生获得高峰体验,使学生获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情性修养,朝着最终达到“得失在所不计,毁誉无动于衷”的生命境界而努力。
5.与经典为友
既然教育的智慧大多是一些古老的智慧,那么,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守经答变,返本开新”。所谓“守经答变”,即坚守、守护那些永恒的真理、古老的智慧、不变的“伦常”,并以此对时代的变化所带来的挑战给予回应;如果不能“守经”,也就缺乏了根基,“守经”是为了“答变”。
感悟:的确,现在的孩子对于中国古代经典著作的接触实在太少,包括老师也是如此,文化底蕴浅薄。所以今后在班级中推进经典阅读,培养学生的语文底蕴还是很有必要的。(经典阅读、读写大赛)
6.心存感激
多一份感激,就少一份贪婪与抱怨;多一份感激,就少一份自大与冷漠;多一份感激,就少一份苛刻与虚荣;多一份感激,就少一份索取,多一份奉献。
心存感激,是一种朗朗的心境,一种人性的光辉,天空因此而变得湛蓝,空气因此而变得湿润,美好的事物因此而变得离我们很近很近。
感悟:感恩教育应该贯穿于我们教育活动的始终。
7.教师的“六个学会”
学会等待、学会分享、学会宽容、学会选择、学会合作、学会创新。
感悟:“等待”排在第一位,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不言而喻。“教育是一个慢的过程”,任何急功近利的教学行为都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可取的。
8.闲 适
别将生命之弦绷得太紧,留一份闲适给自己。
闲适不是慵懒,不是无所事事的光阴虚掷,它是生命积极的存在状态,是生活意趣的尽情挥洒。
急功近利不会有闲适,欲壑难填的人,也不会有闲适。
理性的顿悟,灵性的升发,需要闲适;心灵的舒展,视界的敞亮,也需要闲适。情趣,每每在闲适从容中一展风采。
留一份闲适给自己,享受生命的从容与美好。
9. 后 记
我力图创造出一种融哲学的理趣、散文的韵致和宗教的情怀于一体的表述风格。因此,我更愿意用“心”来写一点文字,让读者读出启迪之外的一点激动,一点推动,一点感动;读出一种情怀,一种心境,一种胸襟,一种器局,读出一个完整的、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来。
感悟:我们阅读这本书也是要走心的。延伸开来说我们是需要用心灵去工作的。
10.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读这本书只是囫囵吞枣、一知半解,当然我的解读就更是浅尝辄止。这与我阅读态度不够端正有关,更因为我的底蕴不足以驾驭这些深奥的专业语言。如果你有兴趣或者产生了一些阅读的愿望,就去啃啃这些营养丰富的教育滋养品吧!
因为: 心与书的交流,是一种滋润,也是内省与自察。伴随着感悟和体会,淡淡的喜悦在心头升起.当我们以古典的心情对待阅读时,春日的鲜花、夏日的小溪、秋天的明月、冬天的残阳,都将以更为美好的风姿走进我们日臻完满的生活!
大家好!
我是号选手,我汇报的题目是《向着明亮那方》。
6年前,我怀揣教育的梦想,踏上神圣的讲台,循着常规教书,捧着热心育人。我如一叶扁舟,身在溪流,心在远洋。我鼓足风帆,向着大海奋力划桨。
教育应该是幸福的,我们教师应该“享受着教育的幸福”。教师的幸福不仅仅是学生的进步与成长,同时还包括自己的充实与成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顾不上欣赏沿途的风景,来不及品味远航的甘苦。虽力倦神疲,却总也找不到理想的彼岸。我迷茫、困惑:远航的灯塔在哪?我人生的航向又在哪?
古语有云:“吾生有涯,而知也无涯”。教师的成长需要经验+反思,获得成长的途径只有不断学习。学习的方式,可以是自我磨砺;可以是借鉴他人;更有效的是读书。对于我们青年教师来说,多读书,读好书,更是我们成长的重要途径。我开始以自己的实际教学为基点读书,找到了工作的自信,教学的底气,走出了工作的失落和迷茫。
曾有人这样形容读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我相信阅读对一个人的影响是终生的。
今天站在这里,我不想用那些华丽的词藻去描述读书的美好和意义,只想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的读书成长故事。
烧焦了翅膀,也要飞向灯火闪烁的方向。教育,天然需要教师有一种博大而高远的精神,一种充实而圣洁的灵魂,一种虔诚而温馨的情怀,一种追求完美人生的信念。和所有的青年教师一样,教学中我遇到了许许多多的困难。通过反思,我终于明白:干工作只凭热情是不够的,它时刻需要心灵的介入,需要长期的学习与积累。
好书,就是远航的灯塔。每一本书,都别有天地,与一本好书相对,就是与智者相对。著名诗人狄金森在他的诗中这样说道:“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马能像/一页跳动的诗行那样--/把人带向远方”。读书,让我深悟了为师之道,知晓了由合格到出色,由出色到卓越的成长途径。在不断学习、自我完善的`过程中,我从一个刚走上讲台、缩手缩脚的新教师成长为一个有教学自信、乐于与学生一起分享成长快乐的教师。虽然不能说,读书学习是我生活中的快乐,但我可以说,读书改变了我的生活,带给了我成长的喜悦!
读书让我认识到,要做一个有激情的人。生活需要激情,教学更需要激情。惟有对教学、对学生满怀热爱,才能保持一以贯之的激情,让自己的课堂充满生机充满活力。
读书让我认识到,要做一个有思想的人。教师要教书,更要育人。全国特级教师窦桂梅说:教育的真谛在于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将文化积淀为人格。她还说:教师因读书铸就备课灵魂,便成就了教育的永恒爱心、理想信念、社会良知以及社会责任心,这才是一个真正的教师不可或缺的精神底子。一个教师能走多远,他的学生就能走多远。
读《论语》,我懂得了处人事、求学问的原则;读《简爱》,我感受到了善良、质朴和坚韧的品格;读《窗边的小豆豆》,我被小林校长的耐心、智慧所感动。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会学着他那样微笑着倾听孩子们的心声,和他们一起欢笑,一起惊奇。
读书让我眼界大开。随着阅读量的增加,我的眼前好象打开了一扇窗,备课变得容易了,课讲得生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变得浓厚了。
书是无垠的大海,它的浩瀚永远映衬着我的渺小;书是智慧的使者,它的厚重永远警醒着我的单薄。不管多忙、多累,我钟爱读书。书滋润了我干涸的心田,引领我告别了初为人师的青涩,走向教育的成熟;书充盈着教师的生命,激励着我不断地开拓创新。
只是分寸的宽敞,也要向着阳光照射的方向。教师的成长在课堂,构筑理想课堂是我矢志不移的追求。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工作没了激情,课堂没了活力。职业倦怠的困顿中,我又读到了朱永新教授的书。正如德国诗人歌德所言: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交谈。在与朱永新教授“交谈”之后,我豁然开朗。
教育是什么?在他新教育的合集中说:“教育是一首诗/诗的名字叫热爱/在每个孩子的瞳孔里/有一颗母亲的心/诗的名字叫未来/在传承文明的长河里/有一条破浪的船”。
那教师是什么?教师是辛勤的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还是劳作到死丝方尽的春蚕?不,教师就是教师,是一个永远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成长的追梦人。
读新教育的书,就像拥有了导师,产生了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碰撞,看他们成长的足迹,奋斗的艰辛,追求的快乐,激励自己奋发有为;读新教育的书,让我始终注意从学生实际出发,遵循教育规律,着力学生人格的塑造。新教育促我自省,让我时时扪心自问:今天上的课有哪些新气象?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新的收获?今天处理问题时是否有了新的方式?与学生交往时是否发现了学生新的变化?……
就拿区教学能手课的备战来讲,在刚刚抽到课的时候,我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内心深处既感谢同伴对我的信任,同时又深怕初出茅庐的我无法完成任务。带着这样的心理,我进入了艰苦的“磨课”期。
在磨课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懊恼。朱永新教授书中的一句话一直影响着我,激励着我:行动才有收获,坚持才有成功!
备课中,我三易其稿,精心推敲,致力构筑理想课堂。我认识到:只有把每次上课当作自己的磨课舞台,当作向听课老师们寻求帮助的机会,才会一次次把课磨亮。只有这样,我的心中才能装着学生,而不是自己的成败;也只有这样,才能一次次地超越自己。
正是一次次试教,一次次改进,一次次与“专家”对话,一次次与个性不同的学生进行交流,让我真切感受到了教学的无限魅力,课堂的生命活力,才发现自己的不足与苍白,切身体会到多读书,读好书的重要作用。
最能致远是书香。与新教育相伴的日子,与文字相随的岁月,平淡无奇的生活日益丰盈起来。课上,我注视学生的目光柔和了,课堂语言精致生动了,学生读书的热情,表达的渴望也如春天的竹笋,由萌生渐呈拔节的趋势。
哦,原来新教育就是我远航的灯塔!走在新教育的路上,我感动在生活的每一天。
清晨,当霞光透进窗子,我走进清新的教室,沐着朝阳与那群可爱的孩子黎明共舞。“晨诵”开启学生每天读书生活,吟诵古典诗词、儿歌与儿童诗:晨间诵诗、日常诵诗、生日赠诗、情景诵诗。午后,暖暖的阳光普照,“午读”让孩子惬意地阅读属于他们自己的童年书籍。傍晚,在落日的余晖里,孩子们开始“暮省”一天生活,日记一天所为。
新教育在改变着我的行走方式。每天夜晚,我也灯下静静地读书、反思,书写我的叙事、我的随笔、我的博客,师生相互编织有意义的生活。
这就是我365个日子里平凡工作的一天,静心读书的一天,幸福成长的一天。
读新教育就是“与好书为伴、与经典同行、与大师对话”。一本好书,就是一粒撒播在心田的种子,她会悄无声息地生根、发芽,滋润身心,成熟思想。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的习惯,让读书成为一种生命的需求!让我们荡起双桨,向着明亮那方,长风破浪,云帆济海!
我的汇报完毕,谢谢大家!
既然今天是读书交流,那么我想结合自己的读书体会和大家聊聊读书。
一:为什么读?(读书的益处)
一个爱读书的民族,必定是一个文化素质较高的民族;一个爱读书的人,也必定是一个文化素质较高的人。作为一名教师,读书对于我们成长的意义显而易见。
首先,读书可以开拓我们的知识视野,可以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并且在今天,随着课堂改革的不断推进,我们已逐渐认识到读书的好处。身为教师,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人。因此,我们需要教育的“活水”,而“活水”就在书海之间。由此可见,读书对于我们教师而言,是最基本的素养。修炼读书,能改变教师的精神、气质和品性;读书能够使教师不断增长教育智慧;能使独创的方法闪耀睿智的光芒,充满创造的快乐;读书能实现教师的自我提升和生命的升华。也许有人说:“我要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不可能读书。”特级教师高万祥说得好:“书籍是学校的学校,对于一个教师而言,读书就是最好的备课。”至少可以这样说:读书与备课,上课同等重要。
读书能提升心灵修养;滋养我们的人生底气。一个有读书习惯的教师,经过书籍日积月累的浸润,气质就会逐渐变得高贵而不媚俗,性情逐渐变得细腻而平静,内心逐渐变得博爱而不自私。读书能让人保持平淡的心境。有人把读书比做精神的呼吸,工作累了,读上一段,在浮躁的现实中寻得一份宁静平淡,这种感觉是做其他任何事情都难以比拟的。当你对一本书,一篇文章,甚至一句话产生深深共鸣时,你会觉得读书竟有如此魅力!竟能如此地陶冶人的性情,净化人的心灵。还记得,很早以前读余光中的《我的四个假想敌》,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同一个人,过街时,讨厌汽车;开车时,却讨厌行人。”就是这样一句朴素的近乎真理的话就可以带给我们更平和的心境,至少不管自己是行人还是司机都能更平和的对待人世万物。在刘墉的《知新而温故》一文中这样说:“今天不是昨天,昨天也不能代表今天。我们常说‘温故而知新’,其实也当‘知新而温故’。因为前者重在发现,后者重在省察。”这可不可以算是对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中的自我反省所作的最好诠释呢?
除此以外,我很赞同中国台湾作家朱天文的那句话:“生活这么重,而阅读让我们变得轻盈。”她还说:“生活原本就很沉重,人也并不自由,但阅读可以让人脱离地心引力,尽情飞翔、”打开书,就像机器猫打开任意门,立时就可以置身几百年几千年前的现场,诗经时代的山河人世,楚辞日月的香花药草,荷马史诗里神祗们游荡割据的地中海,都鲜活在眼前。
是啊,文字,像童话里会飞的魔毯,带着我们穿越时空,欣赏世界的光鲜和美丽。在文字的点拨下,云影钟声,都含妙理;溪光山色,自契玄机。文字,给心灵打开一扇神奇有趣的窗。
并且,我们知道人之竞争,初拼技巧,再拼学养,最后拼的还是一眼看不见的人格。而人格魅力的积淀和提升很大程度来自于不断地学习和阅读,不断地反省和体悟,不断地提纯和内化。
不管怎样,哪怕仅仅为了让我们的生活和心灵变得轻盈些,我们也需要阅读,不是吗?
我的孩子在这次期中考试中,由原来的十几名一跃前进到第二名,老师让我介绍我们的教育经验,经验我谈不上,在这里只是和大家交流一下我平常的一些教育方法。还请老师和家长们多指教。我觉得要培养孩子就要对孩子的各方面有一个正确的评价,然后根据孩子的特点去引导他。我的孩子虽然智商不低,但他在其它方面还有许多弱点,如:怕吃苦、贪玩,性格比较内向。通过对他的综合评价后,我认为这孩子的有些弱点是由于孩子在特定的生长期所决定的,也是一种天性,但有的就是环境因素造成的。总的基本素质是好的,关键是我们怎样去帮助他,发挥他的长处、弥补他的短处。
我认为要教育好孩子的方法是:
一、身教重于言教
因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要求孩子做到的首先自己要做到,只有这样在孩子的心目中,你才是一个可听、可信、又可敬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哪怕是件小事,也不能在孩子面前不拘小节。如:在马路上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保护环境卫生,在家里要文明用语、和睦相处、对朋友要相互宽容。让孩子感觉到我家是一个新型的家庭。
二、要教育孩子有爱心,能为别人着想
孩子往往是被别人关心多,很容易形成自私的心理。我经常用电视或报纸上宣传送爱心的事迹,去引导孩子能关心他人。平时我们自己也会从实际行动去教育他。
三、我很爱孩子,但我不宠孩子
现在的独生子女大多数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生活自理能力较差,随着孩子一天天的长大,日常生活中有些家务小事也要放手让他自己做。另外,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做错事,会有错误,遇到这种情况,我就先问清原因,然后再分析道理。。
四,在学习成绩方面,我很重视学习成绩,但我并不一味追求成绩
学习成绩确实是反映一个学生学习成果的标志,但关键还要看他是否是真正掌握了知识,所以在他学习成绩很优秀的时候,我会告诫他不要骄傲,在她学习成绩不理想的时候,我会帮他找原因,然后再用类似的题目让他练习,直到他真懂为止。
为了提高他的学习兴趣,我仿佛也在跟着他从头学起,经常利用空隙时间和他一起玩词语接龙,比谁的词语讲得多,比谁的心算快等等。为了他晚上做功课能保持安静,我放弃看电视,总之让孩子感觉到全家人都在与他一起努力学习。
五、加强与学校的联系
家长与老师的沟通,对教育孩子起着重要作用,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动态,发现问题马上对症下药,让一些不良习惯抹杀在萌芽中,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不让孩子感到家庭是他的保护伞和避风港,从小培养他做一个表里如一的好学生。
其实我今天所讲的只能是抛砖引玉,也希望能学习一些在座各位老师和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好经验,使我今后在培养孩子方面有更好的方法。
谢谢大家!
作为教育工作者,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离不开书的滋养,就像花朵离不开阳光的呵护,草儿离不开雨露的滋润。热爱读书的教师,才能有效地教书,热爱读书的教师,才能更好的育人,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久远”。
都说“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句话在告诫我们平时只有多读书,用时才会得心应手。可我却在读书的过程中有这样的体会:
(1) 越是读的书多了,越是发现自己懂得太少了。
(2) 读书时和作者有共鸣之处(谢老师说的那样),觉着这点说的有道理,那点写的也很好,为什么我自己就表达不出来呢?如果真的有这样的想法,那就赶快记录下来,如果不及时记录,过后很快就会忘得一干二净,等到哪天想用道时却不知他在何处,所以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3) 作为一名老师,每天要面对几十个学生,每天的工作排得满满的,要上课,备课,改作业,辅导,谈话,写各种资料,整天有忙不完的事追着自己,哪有时间去读书?这个问题我也在书中找到了答案,在《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条中苏霍姆林斯基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建议,那就是读书,每天不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身的友谊,把读书当成一种享受,就像我们得到一件称心如意的衣服后那种兴奋。这样做的目的,是要使我们从事的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成为我们具备的知识海洋中的沧海一粟,这样在教学工作中就可以左右逢源、游刃有余,也就不会把工作当成一种负担.
(4)教师阅读的意义
我们的学生,在一本书上痛苦奋斗多年,除了错过书本外的很多知识,而且一直很难与书本建立联系,这种与书疏离的状况将伴随其一生。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很重要。每天朗读15分钟是美国教育的秘诀。我们教孩子去热爱与渴望读书,远比我们光告诉孩子去读书重要得多。事实也证明,学生对阅读的喜好程度,关键取决于他的父母和老师对书的爱好程度,试想想如果一个老师除了课本,在课堂上从来不讨论其他书里的内容,那他的学生对其他书又会爱好到什么程度呢?自然也有例外,对于这样的孩子,老师是“最后的希望”,是孩子“在步入成年之前的最后一个加油站”。如果老师能找到方法让孩子享受阅读的乐趣,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那么孩子就有较大的机会健康成长,并能用正确的方法教育自己的子女,这样也就为未来的老师减轻了负担。
我们实验小学正努力以“书香”营造校园特色,打造“书香校园”文化。学校为我们创设了这么好的条件,我们没理由不去读书活动。我们都知道,站在巨人的肩上,我们可以看得更远;以书作垫脚石,我们可以攀得更高。“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暴十寒。”让我们以审视的目光阅读书籍,与书为友,以书为鉴,让一缕书香伴你我同行!
最后,我要把朱永新教授的一句话送给大家,以此共勉。“阅读,让贫乏和平庸远离我们!阅读,让博学和睿智拯救我们!阅读,让历史和时间记住我们!阅读,让吾国之精魂永世传承!
亲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学生们:
大家好!
我读书,我快乐!书带给我很多快乐。在书里,我找到了不一样的快乐!一位作家曾经说过:“一本好书是一轮太阳。”书籍是知识的源泉,在其中我们可以变得更加健康和快乐。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书籍是整个世界的养料。没有书的生活就像阳光。没有书的智慧就像没有翅膀的鸟。这清楚地表明了阅读的重要性。当生命失去阳光,鸟儿失去翅膀,宇宙将黯然失色,世界将不再精彩.
好读书,好读书,好读书。我们不仅要享受阅读,还要读好书。因为社会上还有一些不健康的书,可能会把我们引向不归路。快乐来源于阅读。我爱读书,读书让我的生活充满乐趣,让我克服困难,乘风破浪。“书是我们的精神食粮。”阅读丰富了我的大脑和生活。我从来不知道怎么累,也不知道怎么休息。它让我忘记了自己,尽情享受它的快乐。
我爱读书,就像墨水爱上了笔,笔爱上了信纸,他们一起找到了我。我听了他们的谈话,我听腻了。我简单地把它们合成一本书,慢慢地讲述了青葱岁月的书香故事。
我爱看书。它是我成长的阶梯。它不仅给了我知识和智慧,也给了我力量和勇气。书真的让我着迷。书是我的好朋友,我离不开书。有了书,我才有精力,有了书,我才有进步。书是我的导师!我读书,我快乐!
读书,对我来说是一种享受,我想这种享受不是每个人都能体会的到。能享受到读书的乐趣依我看来也需要缘分。缘深,似乎成了书呆子,愚不可及;缘浅,开卷无益,掷书而茫然。
我所说的读书,主要是指无功利性的读书。所谓功利读书,一来读书为升学;二来读书为考试;三来读书为交差。这几种读书目的是显而易见的,我不以为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读书。为升学而读书,这是无可奈何之事,如郑板桥之谓敲门砖,门敲开了砖头不妨扔掉。为考试而读书,是上班族常常要应付的,譬如业务考试、职称考试、学位考试等,大多数人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通过考试,而不在乎能学到什么东西。为交差而读书更常见,这种读书常常是要求写读书心得,我则根本没有认真地读过指定的必读书,到了交差的时候上网一阵狂搜,剪贴拼凑起似通非通的文章,交上去就算大吉。
我所说的读书,没有特定的指向,但凭自己的兴趣,依乎性灵,择己所好,有所会意,有所感受。今天写这篇文章与朋友交流,以为我们论坛的书友较多,其中必有同好者,以书会友,以友辅心,人生乐在遇知音,相知心,能遇知音,上此生一大赏心乐事。
我所说的读书,不仅仅局限于报纸媒体的书刊,看过有本杂志,名为《世界博览》,其所谓读书就是读天地,读历史,读自然,读人文,似乎世间没有一样不可以当作书来读;有支叫做《读你》的歌,歌词是“读你千遍不厌倦”,却是读人。我不敢给读书下定义,况且站的角度不同,观念不同,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分工不同,读着影音、图画、文字……心里感觉着一种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感受,那种感觉区别在于视角迥异。
为什么读书?这本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我希望与各位爱读书人能作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在此我只谈点自己的体会与大家共勉。
一、读书是有乐趣的。这种乐趣是发自内心、无可替代的,五柳先生说:每有会意,欣然忘食,这种乐趣是吸引人的,不为外物所滞,而求于内心的乐趣。有时读书的乐趣可以用放浪来形容,有些书读过了以后,也许我们会手舞足蹈呢。
二、善读书可以陶冶性情。腹有诗书气自华,黄庭坚说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我相信读书能改变人的气质,林语堂的解释是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善读书,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而香却在骨里。
三、读书是为了安身立命,是为了不断的精神追求。桃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地,唯有用思想建立起来的精神家园才是自己心灵的永久归宿。现代竞争的社会人们越来越失去自我而成为空心人,我曾体验到冰凉彻骨的虚无感,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正是这种虚无感的真实写照。带着这种强烈的困惑,我开始读圣贤书,从他们那儿体会到了人生的智慧。我正在修建自己的精神后花园,这个花园的主题只有一个,那就是人,天地间最伟大的事业在于做一个人。
四、读书可以不断的启蒙自己,更新自己。有一本书曾经讲过这样一个道理,即“久假不归论”,与三人成虎的道理差不多。我们虽然处在信息时代,但我们却经常被蒙蔽。这种蒙蔽有时来自于外界,我们因为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而不自觉的就相信了。但更多的是自己蒙蔽了自己,因为懒惰而不想突破,不更新思想就会受蒙蔽,而广泛的阅读显然有助于摆脱受蒙蔽的状态。
以上四点,第一点是总论,后三点可以归之于美善真,陶冶性情是求美,精神追求是求善,启蒙自己是求真。一言以蔽之,读书就是在乐趣之中求真善美!
尊敬的各位,老师们:
大家好!
教育家说,书是智慧的钥匙。史学家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政治家说,书是时代的生命。文学家说,书是人类的营养品。学生说,书是不开口的老师。那我们这些培养人的人该说书是什么呢?是挚友?是恩师?是灯塔?是导航仪?是友情的行囊?是心灵的港湾?说它是什么都不为多。书是我们自己成长和帮助别人成长的扶手和阶梯。因此,我们教师更要常读书。—
常与书籍对话,与书中人物交谈,与作者进行思维的撞击。
只有书籍,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区区五尺之躯,短短几十年光阴,居然驰骋古今,经天纬地,这种奇迹的产生,至少有一半要归功于阅读。
阅读,使我们和孩子们的人生更加丰厚。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指导孩子科学的阅读,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责任。语文需要阅读,数学需要阅读,英语需要阅读,科学,思品,社会,美术,音乐,体育都要阅读。只是有的读文字,有的读图形,有的读肢体,有的读音符。人在一生中要读的书很多很多,不仅要读有字的书,还要读无字的书。我们只有学会阅读才会理解。阅读水平的高低将决定理解的对与错,深与浅。
阅读可以开启我们的心智,阅读可以展开我们联想的翅膀,遨游古今,畅游中外。在我们的心灵深处升腾起一个个美好的梦想。
最是书香能致远。书,是前人智慧的结晶。书,让人学会思考。思考过去的得与失,对与错,功与过。思考未来,思考未来的计划与举措。思考现在,思考现在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作为新时期的教育者,我们理当静下信来读书,潜下心来研究。从书中汲取营养来滋润和提升自己的素养,以饱满的投入生活和工作中去。以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一件细小的工作为乐趣,从而成就学生的成长,书写自己的人生。
最后,我想把"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改为"书山有路趣为径,学教无涯乐作舟"送。与君共勉。
茗、书、音乐相伴淡定怡然的女子。一路走来的我,不同阶段的我,都有一个很重要的道具,便是书了。
因为读书,我视野大开,我的思想便不再局限于狭小一隅。因为读书,一向豪爽的我,也变的更为大气了。书山有路勤为径,我不是一个勤奋的人,我也深为自己这一点而惭愧,却本性难移。但是书山这条路,我虽然谈不上勤,但委实也是一路走着,还将走下去吧。这么些年,身旁的人用种种称号说着我,全不管我是否实与名俱。起初我还极力反驳着。后来说的多了,也懒得反驳了。人性的虚荣也会让我有些许的自得,但那也不过是瞬间的事。我很清楚自己的水平,自己也不过如此罢了。
我也不知从何时起,脑中一直有个信念固执的占据着。那就是:我们怎么活都只有一辈子,多知道点总是好的。因了这个执念,我读书,各个方面的,从来没有停止过。从来不曾厌烦。甚至有些不求甚解。一年又一年,于是也就————因为固执占据,变成了一种性格,怕是这辈子也改不了了吧。不过也挺好的,那就不改了。
现在的我,忙碌的日子,心也因此浮躁的很呢。那么多的书,似乎变的越发读不完了。仿佛间时间少了许多,书却多了。我也深为遗憾呢。只有尽力了。这也是我为何总觉得时间不够用的原因吧。总是吃老本是不行的呀。脑子里的存货还是需要不断补充的啊。所以反思后,还是得继续读下去啊,自勉吧。
时有人问我关于书的事,有些我委实回答不了。因为我了解的也不过是我自己较喜欢的那些罢了。别人喜欢的,我却未必关注吧。有人让我推荐几本书,我颇为难。每个人的阅读倾向不同,我喜欢的,别人未必喜欢。每每这时我颇为纠结。有人借我的书读,我十分高兴乐于相借,但是却不知道该借什么。读书啊,真是因人而异的事啊。
因为读的积累,因为读的输入,自然会有源源不绝的写,不绝的输出。于是,我写了颇有几本集子。而且从xx年到而今的20xx年,长达17年的23本日记。这些都是我千金不换的财富。大家总是说我爱读书,我委实妄担虚名了。读书从来不是我的爱好,只是我再普通不过的习惯罢了,一种改不掉也不会改的习惯罢了。
平凡的我将慢数着这些年的那些日子,那一本本读过的书。勾勒那个我,真实的我。从中也许你会发现有许多你不知道的我的真实,也许你会重新认识我,那个爬书山的.女子,虽然她不够勤奋,有时还懒得很。虽然她有时读的散漫不踏实,脚步虚浮尘上。但是有时也有着你难以想象的执着。至少她一直在,没有放弃。尽管她脾气有够暴劣,不是个淑女。但是至少她会是个书女。这就够了,不是么?
最后,我给大家讲两个发生在我身上,对我影响很深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那是小时候,姥姥在我家。一天,我写完作业。便玩了起来,姥姥问我,怎么光玩?我说我写完作业了。都会了。唠叨的姥姥却说,学问可是没有完,没有深啊!她的话我当时不是太懂。
第二个故事:我高中时,那个时候语文、历史老师都很宠我。我自然也有点骄傲吧。一天,我把写好的作文拿给语文老师看,自我感觉很好。却不成想他并没有如往常表扬我。居然只说了句:要是多读点书就更好了。我当时虽然不敢说什么,但是心里还是很生气的。他的话当时我虽然懂,却不以为意。
那时候还小,那时候年轻。那时候他们的话却从那时候放在了我心上。尽管当时不在意。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读书的增多。我却一步步理解明白了他们的话。于是,当读书成为一种习惯,当读书成为生活的必需。我一次次想起他们的教诲打心底里的感激。在这次演讲的最后。让我把他们曾教育我的话分享给大家。我姥姥说:“学问哪有完?学问没有深啊!”我的语文老师说:“书是读不完的,你要是多读点书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