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这次为您整理了文化苦旅读后感【精彩5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初识《文化苦旅》,还是在七年级背诵表上字里行间的诗意中品会到这本书的魅力,自此,一直未停下追寻的脚步。
终于,有幸读完它。追寻余秋雨笔下的足迹,仿佛游览完全中国的山水人文。不过,我渐渐发觉,我读的仅仅是引人入胜的山水人文吗?不,我读的是余秋雨。他笔下的自己,他对民族历史的解读与回味,他笔下的种种情思和要传达出来的见闻,无不吸引着我,使我梦魂牵萦,回味无穷。
他的笔墨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吸引力,使我对中华文化条条框框的固有思想一次又一次被打破。莫高窟“不是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活了一千年的生命”;苍凉的沙漠不仅仅是望不到边际,天地共色的不毛之地,而是“深得天地之韵律的历史余韵”;庐山不仅仅是高峻的山峰,更是“鸿儒云集,智能饱和的圣地”;苏州园林不但有小桥流水,还有“清晨的残梦,历史的浩叹”……
对这些只言片语有了深深的共鸣感和认同感,自然就喜欢上了余秋雨先生笔下的文字。正如我喜欢历史,中国的那股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熏陶着我们,我们为何不加以思考和探寻?在我看来,这本书里的散文与厚重的历史文化交织在一起,加上磅礴而行云流水的文风,在立意上提高了层次的同时,也牵动了读者的心灵。
不过纵观全文,我内心深处的一个问题始终得不到解答——这是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他到底苦在何处?是这条探寻文化的漫漫长路孤独又艰辛,还是对如过往云烟般历史的消散的感慨?或许余秋雨也有他的难言之隐,亦或是我年纪尚轻,不能完全读懂这本书。不过我坚信,时间能改变一切,相信自己往后定会寻找到心底的那份答案。
感谢余秋雨先生,文化道路上的旅行仍然漫长,我时刻追随您的脚步。
在寒假中,我读了一本书,这本书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余秋雨的《文化苦旅》。
秋雨先生说:“如果人生是一条一化而成的线,那么具有留存价值的只能是一些点。”是啊,历史从古代到当今社会,还要继续走下去。历史的足迹却成了无数人一生的执着追求。所以没有博大的历史情怀,深厚的文化内涵的人是永远不会找到这些无价之宝的。
我非常喜爱余秋雨这个近代著名的散文家,他的散文不仅写得很打动人,更是一代大师,在文学上有这样的成就,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他的作品《文化苦旅》就是代表作之一,我非常喜欢。
读过余秋雨的这本书,给我的触动有很多,让我了解了很多文化古迹,这些胜迹的出现和保留让我们看到了古代文人的心酸和艰难,今人应该珍惜和继承发扬。散文集中还写到了人生之旅等主题,也让我明白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思想,所谓阅历不光是要多读书,还要多思考和经历,这样才是真正的见多识广。
我家有个大书房,里面有成百上千本书,我没事就去里面找上几本看上几小时。有一次,我翻到了一本旧旧的绿色的老书--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翻开那泛黄的第一面,我就被文中描写莫高窟的神圣和道土塔的悲愤惊呆了,敦煌美丽景色给深深吸引了我,使我对敦煌的莫高窟更充满了向往。
记忆中,我读着书,我仿佛追寻着余秋雨的足迹,想象来到敦煌的情景。直到今日,每当我想起敦煌,我仿佛在莫高窟里行走。
走进一个个洞窟,看着一面面精美的壁画,一尊尊庄严的雕像。虽说画面上人和事物历经上千年,却还保有着他们原有的颜色。画中的佛像神情悠然,似乎在微笑的看着我。虽然因为年代久远,有的地方颜色不是很清楚,但画大部分都保存完整。大多数的雕像都有一千三百年以上的年纪,却都是栩栩如生,神情自若,令人神往。
可却有那么几幅壁画,他们面色惨白,有的却“满面黑灰”。更有甚者,连画都没了,只剩下空空的墙壁。雕像虽不易毁坏,可还是有几尊面目全非。这是何人所为?何人许之?
又来到一个叫藏经洞的地方,虽说是藏经洞,可哪来的经书。从藏经洞不到一平方来见方的门向内看去,只是黑乎乎的一片,只是隐约可几张微不足道的"小纸卷”。
记忆中,我读着书,我继续跟着余秋雨先生的足迹,来到了道士塔。
藏有无数经书去哪里了?和余秋雨一样,这些个疑问跟随了我许多年。终于道士塔出现了。我不禁感慨万千,是啊,站在王道土的墓前,一九零零年的一天,王道土王圆录无意中发现了藏经洞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从二十世纪初开始,外国人陆续听说了藏经洞,因为中国当时很乱,王道土也不识货,居然就把这些国宝低价甩卖了出去,从此外国开始大肆毁坏藏经洞和各洞窟中的壁画经书,雕塑……
那些《文化苦旅》中有关道士塔的记忆,在时光的流转中,去不曾淡去。
我从《文化苦旅》书中看到莫高窟中不仅看到了美丽的壁画,雕塑我还看出了民族的兴衰,国人的迂腐,外国人的侵掠!历史上有人说王道土是罪人,可我却不认同,王道土只是一个不幸的发现者,当时国家混乱,没有人去管理。他充其量只是一个好心却愚昧的人,而真正有罪的人却是清末的官僚,他们才是能左右历史,左右国家兴衰的人!
余秋雨在其《文化苦旅》一书中,始终贯彻着一个鲜明的主题: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问。一个民族的历史,是这个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是这个民族的民族特性中正面因素和负面因素纠结而成的“沉淀物”。历史是走向未来的阶梯,忘却了历史,也就丧失了通往未来的立足点。且看他在《道士塔》《风雨天一阁》中的泣血感叹:
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比之于被官员大量糟践的情景,我有时甚至想狠心说一句:宁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这句话终究说得不太舒心。被我拦住的车队,究竟应该驶向哪里?这里也难,那里也难,我只能让它停驻在沙漠里,然后大哭一场。我好恨!不止是我在恨。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比我恨得还狠。他们不愿意抒发感情,只是铁板着脸,一钻几十年,研究敦煌文献。文献的胶卷可以从外国买来,越是屈辱越是加紧钻研。
每每读到此处,我的内心,同余秋雨先生一样,充满了愤慨!我时常会这样假设:假如当时的中国不是这般贫穷落后、假如当时的官员不是这般的腐败、贪婪,假如这个王道士是个有文化之人,也许,这些宝贵的历史文献就不会流落那些外国强盗之手了吧!但历史毕竟是历史,历史,没有假如!
只要是智者,就会为这个民族产生一种对书的企盼。他们懂得,只有书籍,才能让这么悠远的历史连成缆索,才能让这么庞大的人种产生凝聚,才能让如此广阔的土地长存文明的火种。
《风雨天一阁》至今都使我记忆犹新。一个家族背负着坚守一座藏书楼(中国古老文化)的命运。范钦,一个拥有强大毅力和强烈的爱国精神的藏书家,让中国留下了一座具有文化代表意义的藏书楼,直到现在都有它的痕迹,但是岁月的沧桑,历史的风尘还是将它掩埋了。
范钦曾经顶撞过拥有巨大权势的皇亲国戚,而因此遭到仗打这样的重刑,还进过监狱。但他毫不畏惧,始终毫不顾惜坚持自己的信仰,相信真理。最后谁都奈何不了他,这就是一个古代藏书家,一个真正称职的藏书家所表现出来的超越常人的强健的职业道德品质。
与《道士塔》中的王圆箓相比,范钦,实在是一个让人发自内心敬佩的人。因为有了他的坚持,那些珍贵的典籍有了一个安身之所;因为有了他的坚持,中国历史、文化得以在此延续。我不知道,在我所阅读的书中,有多少是他珍藏在天一阁中的典籍;我不知道,有多少英才大儒,是从他保存的善本中汲取营养,成就了他们的辉煌!
而今的中国,国力强盛,经济发展,可堪比历史上的汉唐盛世。在如此美好的盛世华年,如何让中国的文化走上复兴之路?如何有效地提高中国国民的文化素养?作为一名“传道、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我一直在关注、思考着这些问题。可喜的是,上至中央、教育部的领导、下至学校的管理层,已经开始行动起来。教育大纲的修订、教科书的更新修改、考试、教学方式的改变,已经实实在在地在向着文化复兴“中国梦”迈进。
中华民族从远古一路走来,生生不息,奋斗不止,实现了一次次梦想,理想成真。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主席率中央政治局常委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重提中国梦;那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文化的复兴,重现汉唐时期的灿烂文化,让中国文化行走在世界前列,当是我们的教育梦想。我们的教育梦是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有教无类;是孟子“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是梁启超“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是杨昌济“自闭桃园称太古,欲栽大木拄长天”;是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魏书生的“民主科学教育”,是朱永新的“新教育实验”,梦想如远航的灯塔,指引人前进的方向,梦想昭示奋斗的目标,梦想焕发前进的动力。没有了梦想,如同黑夜里暗行,找不到方向,找不到归宿,丧失信心,永远走不出荒野和山谷,自然会泯灭斗志,领略不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
我们教育工作者只有把自己工作当成真正的事业,同祖国的命运紧紧结合起来,像历史上的先贤一样,淡泊明志,志存高远,坚守好自己的岗位,发展好自己的专业,发挥出自己的才能,才能为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才智。引领自己的学生,走在激流澎湃的社会洪流中,勇做时代的弄潮儿,点燃激情,焕发斗志,树立理想,报效祖国。满怀教育的梦想,办出理想的教育,用思想办学,靠文化引领,树立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的目标,努力营造书香校园,追求高效课堂,德育为首,全面发展,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办出富有特色的教育,迈出走向文化复兴的坚实步伐。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实现中国梦,重点在人。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愿永远做一个教育追梦者,用自己的梦去点燃孩子的梦,帮助她们实现自己的未来梦。永远行走在追求教育梦想的路上!
范钦在九泉之下,看到文风昌盛、科技领先的当今中国,定会开怀畅笑;“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的梦想实现之时,梁启超也必定会振臂欢呼!
梦想在前方,我们同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