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耐基自传》读后感1000字(通用3篇)

《卡耐基自传》读后感1000字(精选3篇)

《卡耐基自传》读后感1000字 篇1

理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唯独用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用胸怀接受不能改变的事情,用智慧分辨其中的奥妙,真正做到坦诚面对生活,快乐度过每一天,这就是我读完《卡耐基》此书感想的简单阐述吧。

时光在流逝,人生在沉淀。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认识观,不同的态度来面对每一天,人又悲欢离合,约有阴晴圆缺。让我们面对现实,快乐过好每一天,。俗话说:好坏都是过一天,何不快乐过一天。快乐是人精神上的一种愉悦,是一种心灵上的满足。它会使一个人变得开心,这样会使我们有更好的精神面貌区工作,去生活。我们不知不觉在悦昌煤业工作了好长时间,在这里可以说是深居深山老林,特别是一线的工作者默默地用生命为国家为人民做贡献,他们用青春奉献在这大山里,然而这些职工中因个别因素有些担心,如忧虑加重年迈的老人及年幼的子女,在矿井中怕业务知识不足而无法面对突发事情等等。这邪恶因素都会使他们心惊肉跳度过每一天,他们并非快乐,进而影响工作。读完《卡耐基》,此书对我影响颇深的就数我们要快乐的度过每一天。这样,我们会过的充实,变得开心。对于职工中出现的一些担心。矿领导积极应对对策,如周一周三。周三对职工业务知识进行学习,让职工能对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对职工每月有休假时间可以回家陪家人等等。所以职工要快乐的面对每一天。把自己阳光的一面展现给每一个人,坦诚面对困难,让家人放心,让同事开心,让自己的心灵更加满足,这样我们会更有精神的面貌去工作。对于我自己要严于律己,坦诚面对生活,积极工作。用一颗平常的心面对大千世界,快乐度过每一天。

无论在生活还是工作中,我们要乐于接受挫折,用一种乐观的心态面对一切,快乐度过每一天。

《卡耐基自传》读后感1000字 篇2

卡内基是一位资本家,他一生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得到了许多人几辈子都得不到的资本。

卡耐基是一位伟大的慈善家,他一生捐赠100多座图书馆,建立了卡内基基金会,他的基金会足以和诺贝尔创立的诺贝尔奖相媲美,并且,直到现在卡内基基金会仍发挥巨大的作用,据统计现在美国70%多的资助活动都出自卡内基基金会。

卡内基出生在苏格兰,中产阶级家庭,童年的卡内基非常喜欢看书,在书中他认识了布莱尔等伟大的人物。在他们的影响下,卡内基从小就树立坚强的性格以及许多美好的品格。但由于新时代的到来,他父亲的手工纺纱已跟不上社会的要求,家境越来越来衰弱。他们家不得不去美国投奔卡内基的姑妈,年轻的卡内基为了不给家里增添负担,于是就出去找工作,年轻的卡内基几乎做过了所有即苦又累的工作。年轻时的经历是卡内基一生的财富,如果没有这段痛苦的回忆,就没有现在集权利及财富于一身的卡内基。

机会是为有准备的人准备的。卡内基即使在最艰苦的环境里也不忘学习,他把学习当做自己生命,终于有一天,机会降临到了卡内基身上,他被提升到了一个相对好一点的环境里,在这里他没有享受升迁带来的喜悦而是更加刻苦的学习,因为他知道他现在的情况和他想要更加的富有。学习成了他一生的主题。

经过几年的努力卡内基建立了自己的钢铁公司,又经过十几年的苦心经营。最终卡内基和摩根,洛克菲勒共同成为当时的三大巨头,并有美国“钢铁大王“的美称。

和卡内基当时的社会生活条件相比,现在的条件是如此的优越,但为什么现在就没有像他一样的人物出现呢?作为祖国未来栋梁的我们,现在在干什么呢?大学生,以前是多么神圣而又充满荣耀的名词啊!现在呢?大学生是什么?什么都不是!父母辛苦的攥钱供我们上学,我们又在学校里干什么呢?上课睡觉?下课睡觉?冬天睡觉?夏天睡觉?3年就这样睡着睡着过完了。几万元的学费也就这样买来了睡也睡不踏实的觉。卡内基没有上过大学,但他一有机会就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找书看。再看看我们现在“优秀“的表现,学校图书馆有如此多的书然而一天到晚能有几个人去?

难道我们大学生就是这样的一群货色?在外人眼里确实是的!混了3年,再进入社会,我们能干什么?谁知道啊!

在我看来大学就是在进入社会的最后阶段获得一项或几项可以有吃饭和养活自己的资本的一个阶段。要在这个阶段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获得一些技能。

《卡耐基自传》读后感1000字 篇3

安德鲁·卡内基出生在苏格兰。13岁与父母弟弟移民美国。从13岁每周薪水为1美元20美分的绕线圈工作做起,干过看管一台蒸汽机的活,信差、电报员、铁路公司办事员和电报员、铁路段主管。29岁开始与他人合伙建立铁轨制造厂、桥梁公司、炼铁厂、焦炭公司、钢铁厂。

安德鲁·卡内基的资产最多时用当前的货币值算为1000多亿美元,把比尔·盖茨抛在后头。誉为钢铁大王。

1901年,66岁的卡内基把公司卖出去,退出经营活动。把精力与时间用在慈善事业与世界和平。

1901年,拿出400万美元年利率为5%的债券为霍姆斯特德钢铁厂工人、露西高炉员工建立安德鲁·卡内基救济基金。帮助那些在事故中受伤的人,并且向那些在年老时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小额的养老金。

拿出100万美元年利率为5%的债券,其年收益用于维持为工人们建立的图书馆和礼堂的运行。

一次向纽约的68家图书馆捐赠了525万美元。接下来,又向布鲁克林的20家图书馆进行了捐助。

为家乡苏格兰旳邓弗姆林捐赠了一座图书馆。

在美国第一次落脚的城市阿勒格尼捐赠了一座公共图书馆和礼堂。

为匹兹堡市捐赠图书馆。图书馆周围的一组建筑——博物馆、美术馆、技术学院以及玛格丽特·莫里森青年女子学校上捐赠了2800万美元。这些建筑1895年启用。

1902年,捐2500万美元建立华盛顿卡内基学院。和他人一起在加利福尼亚威尔逊山设立天文观测站。

捐赠1000万份年回报率为5%的债券建立苏格兰大学卡内基信托基金,将年收益10.4万英镑的一半用在为苏格兰的穷困学生支付学费,另外一半用于改善苏格兰大学的条件。

买下卡内基幼年时“天堂”的代名词——苏格兰皮藤克里夫幽谷,向公众免费开放。还捐了50万英镑年收益为5%的债券。

1904年,捐500万美元建立奖励英雄基金。此基金也帮助为拯救他人而牺牲的英雄们的家属,并且向因事故遭遇不幸的家庭提供援助。1910年左右,美国的资助名单上有1430位英雄或者他们的家人。

此后,卡内基在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挪威、瑞典、瑞士和丹麦也建立奖励英雄基金。

1905年,70岁的卡内基出资1500万美元设立面向大学老教授的退休基金(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

......

他建了2509所图书馆馆舍于欧美各国,其中1679所分布在美国各社区中。

在美国内战时,26、27岁的安德鲁·卡内基在作战部运输部门工作,负责电报的原因见过几次林肯总统。他和格兰特、克利夫兰、哈里森、罗斯福、麦金来等美国总统、英国几任首相、德国皇帝、金融奇才摩根、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都有过来往。马克·吐温、英国哲学家斯宾塞是他的朋友。

1911年,卡内基以1.5亿美元创立“纽约卡内基基金会”,奠定了现代慈善事业的基础。

1919年去世前,卡内基一共捐出350,695,653美元。临终前立下遗言,要把剩余的3,000万美元全部捐出。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