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的读后感【7篇】

聊斋志异》在刻画人物方面有很高的成就,短短的上千字,甚至几百字就将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你知道聊斋志异的读后感有哪些吗?为大家精心整理了聊斋志异的读后感【7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聊斋志异读后感 篇1

这里面讲的故事都是有趣并神奇的,我都不敢相信这些事是真的。

我认为蒲松龄好幸运啊!这么多神奇的事情都被他看见了,要是我也能看到如此多的神奇的事的话,我也要写一本儿“聊斋志异”。当然我会换一个名字的,要不然我就会被说成盗版的了。

当然,除了这些,蒲松龄还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呢!那就是把有意思或有意义的事记录下来,并且运用比较简练的语言,就像写日记一样。

所以你每看一本书,书里不光有知识或趣味,也许还会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呢!

言归正传,在这本书里,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篇叫《于中丞》,讲的是一个叫于成龙的官员,做官特别清廉,断案如神,其中于成龙判一个案子,用大家意想不到的细节,将案子给判了,而且他抓贼时,运用了像诸葛亮一样的大脑,将贼抓住了。我认为他真像动画片里的柯南啊!

这个故事告诉我了做事要细心,不能马虎。

聊斋志异读后感 篇2

妙笔奇思说异闻,白衣落拓性幽真。

难消人世尘缘苦,始恋多情狐鬼神。

“聊斋志异”顾名思义在自己的书屋“聊斋”记录奇异荒诞的故事。“奇异荒诞”?也许你会觉得细思极恐,其实这是一部具有独特思想风貌和艺术风貌的文学作品。

郭沫若评价他:“写鬼写一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老舍评价说:“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明明忠也,而以为妄”,在看了十几篇小故事后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画皮》。一个面目狰狞的恶鬼,披上用彩笔绘画的人皮,装扮成一个令人心爱的美女,耍弄种种欺骗手段,以达到裂人腹、掏人心的目的。后来,恶鬼被一个道士识破,在木剑的逐击之下,逼得他最终脱去“画皮”,露出本相,而死于一剑之下。

《画皮》这一故事中,王生的妻子——陈氏在丈夫背叛后仍尽全力想救活已经没了心脏的丈夫,她在到是前跪行向前,道士用拐杖打她,她也含泪忍受着疼痛与侮辱,当那奇怪的道士当着街上人的面让她吃了痰和唾液,陈氏也强忍着吞了下去。

而王生在带回恶鬼路上,恶鬼所说“此所良佳。如怜妾而活之,须秘密,勿泄。”这段对话细致地刻画了恶鬼善于察言观色,迎合王生心存邪念心理,用了蓄意挑逗蛊惑的语言,编造了一套能催人泪下、骗取怜惜同情的故事,达到了诱惑王生的目的。

恶鬼之所以能行骗吃人,全靠它那张画皮时而化为美女,时而化作老妪。这张画皮在小说里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恶鬼把皮铺于床上描绘,振皮披身遂化美女,写出它如何伪装自己,初现原形。“画皮”在情节发展上使王生看清恶鬼狰狞面目,从迷梦中惊醒,同时也预示恶鬼将要吃人,情节即将陡变;第二次是恶鬼被道士击倒后,“人皮划然而脱”,撕下伪装,原形毕露;第三次是众人观看“画皮",“眉目手足,无不备具”。道士卷起,发出“如卷画轴”之声。

蒲松龄在故事结尾说:“然爱之人之色而渔之,妻亦将食人之唾而甘之矣。天道好还,但愚而迷者不悟耳。可衰也夫!”然而,贪恋别人的美色,并企图占有他自己的妻子就要心甘情愿地吞食别人的痰唾。天道善于报,而那些既愚蠢又糊涂的人不醒悟罢了,太可悲呀!

《聊斋志异》论的是鬼神,写的是人心。我们常常感叹好人受苦难,就像陈氏一样,坏人却逍遥法外,但冥冥之中一切皆有因果。

成长中,害怕已去,始知趣味。反复读,反复嚼,或甜,或涩。不同的心情读它,它相当于是不同的书。而对一本书有深刻的感受胜过于对许多书的走马观花。

它字词常有以一抵十之功力,绝非仅仅干净简洁。常常单薄数字,就能把事情曲折婉转难描难摹之状说得清楚明白。这一丁点语言的难度与火炉的温暖一起,恰好可以拿去抵挡成长路中的寒冷和漫长,让人不至于在暗处灰了心。尤其是,在这寒风四起的的冬天里。

《聊斋志异》读后感 篇3

这个暑假,我买了一本《聊斋志异》。这本书笔锋奇特,我只看了一点,就彻底迷在里面,不由自拔了。这本书,是我国清代文学巨匠蒲松龄的作品。里面包含了491个鬼怪故事,是一部花费蒲松龄40多光阴的文言短篇小说。

此书分为四大板块,第一,作者怀着对现实社会的愤懑情绪,揭露并嘲讽了贪财官污吏、恶霸豪绅的贪婪与狠毒,笔锋处处刺向封建政治制度;第二,揭露了科举制度的黑幕,剖析了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灵魂的囚锢与摧残;第三,对人间坚贞纯洁的爱情,及为了这种爱情的底层妇女、穷书生以衷心的赞美;第四,有些短片是阐述伦理道德的寓意故事,故事带有蒲松龄生活的那个时代的正统教育意义。

刚才那些部分,都不发积极的浪漫主义情结。作者借用了梦境和上天下地的虚幻情景,冲破了现实的束缚用以推动情节,解决现实空间无法解决的矛盾。

“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其中我最喜欢的故事是“书痴”里面讲述了一个书生在书里找出了个名为“颜如玉”的女人,并与她度过的奇缘故事。

这本能让读者们笑、哭、感动的书,我一定会好好珍惜。

《聊斋志异》读后感 篇4

今天,我读了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蒲松龄爷爷创作的。一部优秀的短篇小说合集——《聊斋志异》。

这本说讲述的大多是神仙狐妖鬼怪的传奇故事,故事里的人物形象生动丰满。其中《崂山道士》、《画皮》、《席方平》《促织》、《聂小倩》等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席方平是最精彩也是最感人的章节。它讲述的是一个叫席方平的孝子,为了不让父亲在阴间受苦,魂魄到阴间去找阎王爷伸冤,受尽了阎王爷的百般折磨,但他没有放弃,最终他找到了正直的二郎神帮他伸了冤,坏阎王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二郎神被席方平的孝心所感动,决定给他父亲三十六年的寿命,让他们父子好好地生活……

读了这个故事,我认为我们要向席方平学习:学习他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做一个孝敬父母,听话懂事的好孩子。

聊斋志异读后感 篇5

《聊斋志异》这本书是我同学推荐在暑假里要看的书,起先我对这本书根本没有兴趣,觉得都是说那些妖狐、幽冥世界没有什么好看的,等看完其它九本书才懒洋洋的翻开这本书,读完第一个故事后立刻被它生动的描写吸引住了。

《聊斋志异》是一部短篇小说集,一个个故事人物生动感人、离奇曲折、书的内容十分广泛,表面上看上去只是狐鬼精怪的事情,但故事里却包含着一层层的意思,我知道书中的的恶鬼就是当时欺压老百姓的污吏,那些软弱的书生就是受苦受难的老百姓,作者蒲松龄是借用这些故事来抨击当时社会的黑暗,同情被迫人民的痛苦,歌颂被压迫者的反抗精神。

我觉得最好看的《画皮》这一篇故事,讲的是一位青年遇到了一个美女,回家以后,那美女变成鬼要将青年杀害,后来是一个道士及时赶到救出了青年杀了魔鬼,为民除了害。这篇写得十分惊险、刺激、虽然电影《画皮》我也看过,但故事的情节有些不同,书中写的更神奇。

我敬佩蒲松龄,他前后历时四十余年时间经过不懈的努力,坚持撰写《聊斋志异》,终于赢得伟大的成就,这本小说不仅仅带给我们许多启示,它也告诉了人们要想使恶人受到惩治,必须要救困扶弱,世界才会变的光明和美好。

聊斋志异读后感 篇6

今天,妈妈要搞大扫除,我也不情愿的被拉到了搞大扫除的行列中,没想到,这次大扫除竟清理出了一本让我爱不释手的书——《聊斋志异》

这本书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做的短篇小说集,这本书或揭示了世道的黑暗,如《席方平》中,连阎王爷都被收买了,使得席方平受尽毒刑,最后告到了灌口二郎那,才得以沉冤得雪,席方平的这种勇气让我敬佩。这虽是以冥界影射,但却反映了在古代“有钱就有理”的“道理”。又或者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在这书中,写爱情的故事较多,虽然我对爱情似懂非懂,但我还是被他们这种对爱至死不渝的感情感动了:如《婴宁》,《莲香》……篇中的主角都不顾封建的约束,勇敢的追求爱情,进一步反映了封建社会的不自由,对人的约束……还抨击科举制度的腐败,如《叶生》中叶生因考试路考不中,郁闷而死,他的鬼魂要完成遗愿,却也只帮助一个人考中举人……这本书给我的影响甚大,让我明白了我们这个社会是多么的自由,让我学会了大胆的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我也被蒲松龄这种正视黑暗,不被世俗所束缚的精神感动……

《聊斋志异》是一本好书,他评级黑暗,伸张正义……希望它能受到更多人喜欢!

聊斋志异读后感 篇7

中国清代小说家蒲松龄的著作《聊斋志异》共包括491篇短篇灵异小说。聊斋志异,顾名思义,“聊斋”是蒲松龄书屋的名字,“志”是记述的意思,“异”则指奇异的故事。小说中的题材十分广泛,内容极其丰富。

《聊斋志异》中,看起来偏重讲鬼、狐、仙、怪等奇异故事,其实都是人情世态,字里行间无不饱含着作者对人生的丰富体验和深刻智慧。郭沫若评价说:“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的确,《聊斋》中有很多作品,都是通过谈狐说鬼的手法,巧妙地讽刺了社会的腐败和黑暗,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矛盾与当时的时代特征,表达了人渴求自由、不愿被世俗看法以及制度所束缚的愿望。

在名篇《席方平》一文中,席方平的父亲遭奸人陷害,席方平的魂魄在入城隍庙为父申冤无果后,愤恨不平,无奈之下,认为冥王能为自己申冤的他只好进入冥府。不料,整个地府全被羊惧收买了,他们相互勾结,上下串通,对席方平威逼利诱,想使他屈服。然而席方平铮铮铁骨,硬是不从,面对淫威毫不屈服,连对他用刑的鬼吏也肃然起敬。席方平面对的阴司地府,就是黑暗的封建社会的曲折写照,而鬼吏、狱吏、城隍、阎罗王正是在现实社会中的剥削者、压迫者的形象,他们在社会中充当的是残酷压榨下层劳动人民的角色,而席方平正式通过伸冤的方式对其抗争。《席方平》是对现实社会的反映,方平的申冤不仅仅是一般意义的申冤,而是一种正义与邪恶的较量,而这种反抗精神,恰恰是生活在封建社会里的劳苦人民大众所需要的,鼓励着人们起来反抗剥削和压迫,而故事的最后,席方平遇到了二郎神并向其伸冤并得以昭明,也体现了下层人民受压迫无法反抗,只能期待更高层的解救,算得上是一种苦涩而又美好的期望。

同时在《聊斋志异》中,我们不难发现,作者塑造了很多女鬼的形象。这些女鬼大都在豆蔻之年死于非命,她们在蒲松龄笔下栩栩如生、富有才学、重情重义、多愁善感、天真善良、不愿为世俗所羁,而这些,恰恰是那个时候的妇女在现实社会中所罕见的可贵的品质,当时风气要求女子三从四德,而清朝对女性的压迫也是达到了顶峰,更出现了为了迎合男子审美而自残己身的缠足行为。作品中女鬼的形象,或者说这只是作者的一种幻想,因为这种人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是不存在的,这也更能说明了她们是作者心目中理想女性的寄托体。让我情有独钟的是《聂小倩》,它写出了聂小倩与宁采臣之间的真挚爱情。聂小倩在十八岁病死,被葬在破庙旁,被恶鬼逼迫去做害人的勾当。而宁采臣为人正直,不受金钱和美色的诱惑,最终他的品行感动了小倩。可以看到,宁采臣的这种品行,也是世间难能可贵的,作者最终给了他们一个幸福美满的结局,我想大概也是他对社会的一种希望和寄托吧。

电影《倩女幽魂》就是根据《聂小倩》而改编拍成的,但其实质没有改编,即歌颂人间真爱以及反对封建压迫。影片中宁采臣和聂小倩真心相爱,却总是受到树妖姥姥的阻碍,最后他们齐心战胜树妖,小倩也得以重生。其实,树妖姥姥代表的就是封建阶级的统治者,残酷地压迫、剥削着下层劳动群众。而最终宁采臣和聂小倩用他们的真爱冲破一切阻挠,也鼓励着人们勇敢地去反抗封建阶级统治,真正获得幸福。然而,在作者生活的那个年代,自由只不过是空中楼阁抑或说是痴人说梦,所以《聂小倩》中所反映的也只是作者的一个美好的愿望,作者将他的美好愿望融入了《聂小倩》中,用这种虚拟中的美满讽刺现实中的黑暗与腐败。

“比鬼神更可怕的是人心”,这句话是《盗墓笔记》里的。《聊斋》也是如此。不难发现,《聊斋》表面写鬼怪,实则以鬼怪影射现实中的人,揭露和讽刺社会的黑暗,而且这些人的内心往往更加可怕。《聊斋志异》作为一本说鬼道神的小说,能够为世人所传颂且经久不衰,与它的内涵息息相关。正是关注到人性以及社会,聊斋才能在广大人群广受欢迎,小孩爱听它的鬼故事,大人则从中领悟道理。可以说,一本聊斋,说鬼道神,写尽人心。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