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五千年》读后感(优秀7篇)

中华上下五千年,它将永远在我们心中散发出蓬勃的活力与美丽的神采! 关于《上下五千年》读后感怎么写?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下面是勤劳的编辑给大伙儿收集的《上下五千年》读后感(优秀7篇)。

上下五千年读后感900字 篇1

后宫里有很多从民间选来的宫女,整天被关在皇宫里,很想出宫,但却不愿意嫁到匈奴去。管事的大臣很着急。这时,有一个宫女毅然表示愿意去匈奴和亲。她名叫王嫱,字昭君,长得十分美丽,又有慧识。于是元帝立刻吩咐大臣择吉日,让呼韩邪和昭君在长安成亲。单于得到了这样年轻美丽的妻子,又高兴又激动。临回匈奴前,王昭君向汉元帝告别的时候,汉元帝看到她又美丽又端庄,可爱极了,很想将她留下,但已经晚了。元帝回宫后,越想越懊恼,自己后宫有这样的美女,怎么会没发现呢?他叫人从画像中再拿出昭君的像来看,才知道画像上的远不如本人动人。原来宫女进宫时,是由画工画了像,送给皇帝看,来决定是否入选。当时的画工毛延寿给宫女画像,宫女们要送给他礼物,这样他就会把人画得很美。王昭君对这种贪污勒索的行为不满意,不愿送礼物,所以毛延寿就没把王昭君的美貌如实画出来。为此,元帝极为恼怒,惩办了毛延寿。王昭君在汉朝和匈奴官员的护送下,离开了长安。她冒着塞外刺骨的寒风,千里迢迢地来到匈奴地域,做了呼韩邪单于的妻子。

昭君慢慢地习惯了匈奴的生活,和匈奴人相处得很好。她一面劝单于不要打仗,一面把中原的文化传给匈奴,使匈奴和汉朝和睦相处了60年。昭君死后葬在大青山,匈奴人为她修了坟墓,并奉为神仙。昭君墓即青冢。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在诗人的眼中,王昭君可能是悲伤的,但是不管怎么样,王昭君她是坚强的。她为了祖国,嫁给了匈奴人,一路上她翻山越岭,千里迢迢地来到匈奴。她无怨无悔,给汉朝和匈奴带来了60多年的和平。

这就是我敬佩的昭君。一个为了和平献身而无怨无悔的宫女,一个不求荣华、一心为民的女子。她虽然平凡,却努力为自己的家国做贡献;她不为儿女私情,顾全大局……即使一生的光阴过得不如意,但为了大汉她不得不如此。这样的精神是多么地可贵!我也想成为一个像昭君那样的人,一个发扬祖国精神,爱国爱民,一个为祖国做贡献的巾帼女子。她就是一个不凡的典范,我们对之敬佩不已。

五千年对于整个宏大的宇宙来说只是一瞬间,但对于人类,对于世世代代生息在地球的中华民族来说,已经算得上是一段悠久的历史了。让我们打开这历史的“时光机”,打开《上下五千年》,踏上历史的旅程,触摸五千年的文明脉搏,追溯历史的发展轨迹。来吧,让这历史的舞台下涌起一阵阵铺天盖地的掌声!

《上下五千年》读后感 篇2

假期里,又重新拿起《上下五千年》阅读了一遍,以往都是零零散散地看,这次又认真地回到历史,再次了解中华上下五千年。

这本书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经历了长达五千年的伟大历程,仿佛我又从历史的长河里走了一圈。我还了解到原始人一开始不知道利用火,东西都是生吃的,打来的野兽也是生吞活剥、边毛带血的吃,到后来才发明了用火;我还了解了荆轲刺秦的故事;办事公平、执法严明的宰相狄仁杰;为医学做出伟大贡献的名医李时珍;神机妙算的诸葛亮等等许多著名人物的故事。

我最感兴趣的是女皇帝武则天,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的皇帝之一,她十四岁入宫,成为唐太宗的才人,一路走来,为了生存,她攻于心计、心狠手辣,为了自己的利益害死自己的孩子,最终67岁这年即位,自为为武周皇帝,改国号“唐”为“周”,定都洛阳,并号其为“神都”,史称“武周”或“南周”。武则天82岁去世,死后立了一块“无字碑”,功过留给后人去评说吧。

我很佩服她,在那个年代,男人统治社会,她利用各种手段达到自己的目地,也证明了女人一样也可以有所作为。我觉得做为一个炎黄子孙,要了解中国历史,让书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

《上下五千年》读后感 篇3

这个暑假,爸爸给我买了一套《上下五千年》,我读了以后,让我了解到了许多历史知识。

全书分为4册,从公元前21世纪的传说中的黄帝、尧、舜、禹时期说起,一直介绍到公元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整套书介绍的非常详细到位,让读者充分的了解到了历史知识,而且,每篇文章几乎都用成语作为题目,这样不仅让人了解了历史知识,还让人知道了这个成语的来历,一举两得。

看完这套书后,当你再回想一下这套书的内容时你就会感觉回味无穷:从传说中的盘古开天辟地、神农尝百草等故事介绍到建立朝代,进入春秋、战国时期,秦始皇统一中国,完成大业等故事,把你带到一个又一个故事画面中去,充分地吸收历史的精华。

全书中,我最喜欢的篇目就是介绍清朝的,它让我更加深入的知道了清政府的腐败、懦弱无能。使得全国人民跟着受苦,许多人纷纷起来抵抗,最终邪恶终究没能战胜正义的力量,中华民国由此成立。

《上下五千年》这套书就像一台时空机器把我带入一个又一个故事画面中去,让我在里面尽情地遨游,我喜欢这套书,因为它为我打开了历史知识的门窗!

上下五千年读后感 篇4

中华的历史源远流传,每个年代人们都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在这浩浩荡荡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知道的只是那沧海一粟,我们却从这一粟中汲取了更多。

从《上下五千年》这本书记载的中华五千多年的历史中,我最喜欢的两个人其中一个是东汉朝的张衡,小时候奶奶经常给他讲关于天上的故事,他自己也博览群书,天长日久,他成了一个著名的科学家。他发明了浑天仪与地动仪,真令人佩服不已。更让我佩服的是他那不信神,不信邪,细心考察,敢于试验的精神。我们在学习中也要勇于探索,研究,不仅要学习古人的定论,更要自己去开拓,去创新,这样才能成功。

另一个是南北朝的祖冲之,他自幼喜欢数学,不喜欢经书。他从祖父那学到了好多知识,462年时他创作《大明历》,经过激烈论战,终于受到皇帝的认可。他还发现了圆周率,把一年计算到365.2428日……这些发明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让我特别佩服。我们在学习上也要勇于创新,要像祖冲之那样,认真仔细的研究每一个问题。

历史长河中还有许多名人,比如李白,杜甫,关羽……这些人创造着并见证着中华民族的伟大与兴旺,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我们要感恩这些知识财富,这本书请大家一定要认认真真地去读。

《上下五千年》读后感 篇5

这一段时间,我一直在读一本书,名字叫做《中华上下五千年》。

从这本书里我认识了许多朝代,它们分别是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这些朝代中以周朝历时最长,约为800年,秦朝最短,只有15年。

除此之外,我还知道了许多历史典故。例如“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荆轲刺秦王”、“刘邦斩白蛇”、“班超投笔从军”……而且我还学到了许多成语,例如“问鼎中原”、“完璧归赵”、“纸上谈兵”、“三顾茅庐”……我还从书中认识到了许多历史名人。有:治病救人的名医扁鹊、鞠躬尽瘁的诸葛亮、一代女皇武则天、铁面无私的包拯和精忠报国的岳飞等等。

历史是一个国家成长的见证,通过《中华上下五千年》一书,我们可以更加了解自己的祖国;全面了解祖国的历史,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今天,创造明天。

《上下五千年》读后感优秀作文500字 篇6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近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了无数的英雄人物。

利用暑假时间,我阅读了《中华上下五千年》这本书,被其中许许多多惊天动地的历史故事所吸引,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楚汉相争的故事。

故事讲述的是西楚霸王项羽、汉王刘邦为争夺政权而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最终,楚汉之争以项羽败亡,刘邦建立西汉王朝而告终。

在书中我了解到,虽然刚开始项羽的实力比刘邦要强大的多,也更加骁勇善战,但是项羽刚愎自用,不信任、不重用投奔而来的像韩信这样有能力的人才,而且是个猜忌心很重的人,在刘邦的反间计下真的将自己最重要的谋士范增气走了。而刘邦善待百姓,善用人才,身边聚集了韩信、彭越、英布等有勇有谋的将领,还有张良、萧何、陈平等善用计谋的谋士。在大大小小的战争中,刘邦虽然一开始打了很多败仗,但他没有气馁,带领部下越挫越勇,逐步扭转了战争的局势,最终逼的项羽在垓下之战中四面楚歌,在乌江自刎。

《中华上下五千年》书里有许多像楚汉相争的故事,我深深地体会到:在历史长河中最终取得胜利的英雄人物往往都有远大的志向,海纳百川的胸怀,胜不骄败不馁,知人善用,近贤臣远小人,身边能聚集一大批的忠臣良将。为了共同的目标,大家齐心协力,奋勇拼搏,开创出一个个盛世王朝。

《上下五千年》读后感 篇7

“给我一天,还你千年!”这是宋城景区的创意词。而我,用了一周的时间,穿越了上下五千年。《上下五千年》是由林汉达、曹余章等作者写的,全书分上中下三册,共372篇107万字,包括从黄帝到新中国的全部历史,内容非常丰富。虽然,有些内容我看得不是很懂,但是读后收获已经是满满的了!

中华民族是智慧的民族。东汉时期,蔡伦为了人们方便,用树皮等纤维植物造出了纸;北宋时期,毕昇为了提升人们写字的效率,用泥土做出了活字印刷;到了北宋和唐代,人们又相继发明了指南针和火药。这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重要的贡献。

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秦始皇为了防御匈奴,筑成了一道万里长城;隋炀帝为了沟通南北水路船运,修建了北京到杭州的大运河。这两大工程至今保存完好。据说从宇宙飞船传回的照片里,能清楚地看到大运河和长城。

历史是传承的。许多历史故事,都以成语的方式流传至今。比如,春秋时期,齐桓公的军队在沙漠里迷了路,最后靠几匹老马领路,走出了迷谷,从此,“老马识途”的成语就流传至今。像这样的成语故事,书中有上百个之多。看了书以后,理解成语不在话下。

我悟出了一个道理,学习历史和语文是相辅相成的。我一直喜欢学习语文,现在我也喜欢学习历史了!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