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谈人生》由数十篇千字随笔组成。以前看到谈论人生的文章,大都是“主义”一统,“口号”满篇,而季老先生用十分朴实的话语谈论了人生绕不开的酸甜苦辣、进退荣辱,语言朴实无华,但从一个“看惯了人生百态,明了了世间春秋”的世纪老人笔下绘出,渐觉启迪之意非同寻常。
人生的真谛是什么?这是哲学永恒的话题。季先生强调,对人生问题的思考不是那些坐在神圣殿堂里的哲学家们的专利,“吾辈凡人”也要扪心自问:你为什么活着?人无法选取生与死,但人不能总处在被动和糊涂之中,我们应有所作为。他对人生好处与价值的一句评价:“如果人生真有好处与价值的话,其好处与价值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职责感”。“有所作为”“承担职责”这类词如果从一个普通人口里蹦出,实有平庸教化之嫌,但联系季老的学识与人品,又不由得暗自认同。季老的文字初读平淡如水,索然寡味,并无多少新奇高深的教诲。掩卷深思,顿悟:大智大慧者,自然反璞归真;世间之真理,又何需华丽的辞藻来修饰呢?
先生思考人生的见解是独到的。但他并不特立独行,只是从不人云亦云。在人生的旅途上,上天给了每个人不一样的天时、地利、人和,如果个人的经历是一个个句点,把点连成线便成了走过的人生。人生的契合就应在线上而不在点上,或许一样平淡无味的连成直线,或许一样跌宕起伏的连成曲线。先生走过的人生道路无疑是曲折的,这无数条曲线迂回蜿蜒,爬满了老人往昔光泽红润的脸。饱经沧桑的他告诉我们:“不完满才是人生。”
整本书读完,发现人生总是有潮起潮落,但是在任何时刻都不能放下。发现作者最终的成绩,离不开他年轻时候的努力。在清华期间偶然的旁听课,影响了他的一生,在德国期间因为二战自我无法回国,但是正是这段时光奠定了其学术基础。这个和乔布斯有类似性,谁明白乔布斯在大学时候旁听了书法课而迷上了书法,之后苹果的字体影响了世界。人生有很多的偶然性,但是也有其必然性。无论如何,努力是务必的。
“我认为人生中不能没有爽朗的笑声。”
爽朗的大笑,畅然,舒顺,抑于狭小的自我内心世界太久,每日被繁杂的生活课业琐事充斥填满,且少了须臾停下来放松地大笑。常常有种感觉,人越往高处走,越深切地感受到自己的无知无助无力,心中越来越多的隙间被困惑渗满,越来越不易感受到快乐。缜密的思绪仿佛一点点地使我们不易发笑,不易大笑,不易产生爽朗的笑声。何其可悲。然而,城市,纷杂,扰搅,压力,这些真的是我们不再大笑的理由么?实则不然,源者是我们的心,内心里的声音。静,使我们安逸;笑,看似动,扰动了平静,可爽朗过后是真实可触的舒畅,亦为获得更大的深层次的内心平静。躁动浮世间,愿一抹笑意,常挂于嘴角,愿银铃般的笑声萦绕耳畔,人生,因之,美哉。
“有人认为长寿是福,我看也不尽然,人活得太久了,对人生的种种相,众生的种种相,看得透透彻彻,反而鼓舞时少,叹息时多。但长寿,这对了解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会有一些好处的。”
还是那句老生常谈的话语,万事万物皆有两面性,长寿,这常人看来求之不得的命运,对于真正长寿者来说,或许五五开,但,长与他人的那些时光加之利用乐观积极过活便最大程度享受其益利的一面。我想,人虽无力选择在世长短,但无论长寿短命,凡存活于世间,极力认真努力过活便好,看世间冷暖,心,随之起伏,或许时时有叹息煎熬,但体味过,以心态化之亦非不可。于自己小小的内心,小小的过往,小小的人生旅程中,客观出现发生的事无力扭转,但主观待之的方式可控于己,临之于物,感之于心。活着,以心之力化物之逆。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我们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而且是绝非可有可无的。如果人生真有意义与价值的话,其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一段路要走,将视角拉远,再拉远,或许每个人,每代人的路渐渐渺小甚至虚无,但那并不代表人生无意义与价值。存在即合理。每个个体的存在都是历史长河中必不可缺的一环。或许日常中,我们不会常常,作为一个小小不言的个体,想到自己的历史价值,但立足眼下,步入大学,选择今后所走的路,踏出第一步,我想,我们每个人自己道路职业工作价值的认同自信将助于我们实干,完成实现自己的人生和职业的意义。
一本书看完了,就有想写点什么的冲动,觉得应该从中找到一些能让自己受用的东西,不然就失去了它的意义。有时就在想,也读了些许书,而有的到头来只记得只言片语,甚至有的一点也记不起了,那这样有用吗?我能肯定是有的,因为正是在这个忘记的过程中在不断找寻自己心灵的平衡点,明白生活的意义与乐趣。
人生是什么?我想这个是没有人能、也没有人敢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因为人生是一个变化莫测的万花筒,是说不清道不明的。问一问自己:你为什么活着?活着难道就是为了恣睢的享受吗?难道就是为了忍饥受饿吗?问了这些简单的问题之后,就会让我的头脑清醒点了,也减少了一些糊涂。
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何在?好多人等到钻入了骨灰盒,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活这一生。其实有时我也不明白人要活着,但当我和家人,朋友,爱人在一起时由心的'幸福感,我就明白了;当我为自己的未来努力学习,努力生活时的愉悦感,我又明白。人生就是能让自己的家人,朋友,爱人因为自己的存在而感觉更加快乐、幸福;能让自己因为自己的存在而不迷失前进的方向,能让自己感觉到生活的能量与快乐。
季老是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精通12种语言。《季羡林谈人生》这本书是我厂在读书月活动中发放的书籍,书中汇集了季老九十余年的生活感悟。读季老的这本书,犹如当面在聆听季老的谆谆教导。事实上对于季老的认知,并不是单一的从这本书开始的,而是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也是经历了一个只惟大师之名到逐步去了解季老人生轨迹的过程。
常人看季老的人生,并不完美,逝世后的身后事纷争不断,或许有缺陷的人生才是最真实的。什么叫人生,季老在《季羡林谈人生》中说他也不清楚,不但他不清楚,他看芸芸众生中也没有哪一个人真清楚的。从季老的身上,从这本书中,我也只能愚钝的读到了“勤奋”、“随遇而安”、“坚持“、”尊师重道“,季老九十余年的生活智慧与感悟又岂是我短短数日通过一本书能够领悟的?季老的书,书读常新。
季老所获得的成绩是与自己的勤奋分不开的,季老曾在书中谈到“勤奋、天才(才能)与机遇”的关系,表面看是季老感激机遇的垂青,细细品味,季老的机遇是来自于他前期的勤奋,如果没有勤奋,机遇到来的时候也是难以把握的,到头来也是一场空。我觉得勤奋是季老获得人生辉煌的基础,是所谓的机遇垂青的前提。就如同我们当下的工作与学习,如果说各人的天赋秉性是有差别的,我觉得这种差别还是很小的,不能说没有,但就大多数人而言,其天赋秉性的水平是持续在一个水平线的,并且带有浓重的时代色彩,有的人多一些勤奋,智力开发就会多一些,获得的结果就会好一些,相反的,有的人懒惰多一点,获得的成绩、创造的价值就会少一些。因此,勤奋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勤奋,勤勤恳恳的学习、工作、生活,取得成绩就会显得顺理成章一些。
但并不是所有的勤奋都能获得成功,用季老的话讲,天才与勤奋的关系用“七十分的勤奋,二三十分的天才(才能)”会更符合实际一点。我姑且大胆的揣测季老并不是在否定勤奋的重要性,而是在阐述一种人生态度。在这里我的拙见是,倘若机遇不垂青,那就只好做到老实本分了。这种人生态度叫做随遇而安。事实上,季老的生活并不平静,经历的磨难多于常人,磨难反而没有把季老摧残倒下。这种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是人生哲学的大智慧,事实上,人,作为一个个体,有许多的事情是难以改变的,出身,学业,爱情,工作……都是不可以推倒重来的,随遇而安就是要认同自己当下已经取得的、拥有的,是获得新丰收的基石,是传统文化中寻根的表现,是进步的跳跃板。随遇而安,不是安于现状,得过且过,而是在现有的资源和环境下积极进取,奠定好基础,以期取得长足发展。季老晚年的随遇而安,其背后也有着“老骥伏枥,志在十里”的来日方长的愿望,却也有着“烈士暮年,壮心难已”的惆怅。或许以后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那么一个阶段,有心为,而力不足,这种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或许能够给我们现在的生活多一份指点的作用。随遇而安,对于人生的机遇就是要心怀大度的去接受,这是心态方面,而行动上还是要保持那份勤奋。
以当下的观点看,季老的成果多数是坐了冷板凳的结果,天下皆知季老为大师,且不知大师何以为大师之人何其多?我对季老的了解,是从大学本科时期开始的,当时有幸参加了一次学校的一个文化交流活动,其中有人提到季老的成果,才知自己愚钝了好些年。在那之前,我对季老的认知也只是停留在“大师“这一名词的表面层次上。如今,从历史的观点看季老的研究,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等,这些语言方面的研究在当时那也是当年学者所不青睐的研究领域,属于学术界的“穷乡僻壤”,而今却由于填补了世界文化的缺失而成为了大师,大师之意不仅仅是大师本身,更在于大师的这份在学术殿堂里做冷板凳的依然坚持的执着的精神。这对于我工作上的启发是,产品研发过程中的成果不明显的时候,往往令人心生浮躁,包括自己以及团队中的人,都会面临着一些压力,来自于自身的以及周围的,而事实上也是坚持不一定有结果,但不坚持就一定没结果。我觉得,季老这种能够做冷板凳搞研究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另外,季老这种以冷门出奇制胜的研究之路其实也值得我们反思,当下的市场上的畅销的产品也必然依据它的生命周期的规律走向衰弱,剑走偏锋,出奇制胜,迎合未来之所需,也许才是我们产品研发的一丝曙光。当然,坚持还是要贯穿始终的,没有了坚持,可能带来的是更多的半途而废。而季老的坚持也让季老获得了名副其实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的桂冠,尽管季老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但其获得的美誉受之无愧。这种坚持的精神,坚持一天,容易,坚持几十年,难,令人敬仰。
《札记。学记》说:“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就是说要尊师重道。季老在书上言陈寅恪大师必开口”先师“,其尊师重道可见一斑。这让我想起了一位技术领域内的专家在我们入职培训过程中所讲的”严师出高徒“、”不要让老师没饭吃“,是从企业的角度更契合实际的对尊师重道的阐释。当下由于某些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老师“、”校长“、”领导“几乎成了邪恶念想的代名词,我们更应该提倡尊师重道的理念,营造尊师重道的氛围,不仅是学校的老师,生活中的长辈、工作上老师傅也应该得到尊重,从内心上,我们都要有感恩,有敬畏。重道,自然讲的是我们也要遵守社会道德的约束,待人以诚,讲方法,讲原则,讲和谐,才能获得社会以及其他人的尊重,爱人者人恒爱之,就是这个道理。只有尊师重道,知识上才能有序传承并得以发展,科技上才能保持先进并得以创新,社会实践上才能应用并得以突破,文化上才能繁荣并得以延续。
季老的伟大不仅在于他取得了令世人敬仰、难以企及的成绩,读季老的书,犹如在听一个老人讲故事,讲他对生活、工作、爱情、学习、事业等的理解,也是喃喃自语,更是教导,如今季老已经逝世多年,而身后事也曾惹得世人非议,但也因为这样,季老才更真实,季老的书也显得更真实、更真情、更智慧。我们都是自己最虔诚的信徒,或许走在负重前行的道路上,或许即将迎来康庄大道,或许依然在迷茫中徘徊不已,但不管如何,像季老书中说的“做真实的自己”、“一寸光阴不可轻”,对于世人都具有良好的教导之意。季老的《季羡林谈人生》是其精神财富的汇集,充满了人生智慧的真知灼见,既不高高在上,也不蓄意迎合,我更是不敢妄加评论,只是读懂了些皮毛而已。好书是常读常新,好书是百读不厌。这本书便是如此。
最后,用季老书中的话做个结束语吧。“我劝人们不妨在吃饱了燕窝鱼翅之后,或者在吃糠咽菜之后,或者在卡拉OK、高尔夫之后,问一问自己:你为什么活着?活着难道就是为了恣睢的享受吗?难道就是为了忍饥受寒吗?问了这些简单的问题之后,会使你头脑清醒一点,会减少一些糊涂。”
季羡林谈人生,是季羡林(季羡林: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谈人生问题的短文的汇集,是他在望九之年发出的人生感悟。耄耋之年,正是人生的一个极为特殊的阶段。世事沧桑,从这样一位智识老人口中道来的人生感悟,如陈年佳酿,沁人心脾。令人爱不释手的是,季羡林的人生感悟,是以十分简洁、通俗的百姓语言娓娓道出的,通篇难以找到时下一些教科书式的人生哲学教材中充斥着的概念和说教。
在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季羡林赞成张载“民胞物与”的世界观,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观点。把自然界看作是人类的伙伴,对自然界的利用要使用和平的手段,而不是强制的手段。也就是说,是利用自然,不是征服自然。否则,人类会受到大自然的报复或惩罚。
在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上,季羡林提出:“能为国家、为人民、为他人着想而遏制自己的本性的,就是有道德的人。能够百分之六十为他人着想,百分之四十为自己着想,他就是一个及格的好人。为他人着想的百分比越高,道德水平越高。百分之百,所谓‘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绝无仅有。反之,为自己着想而不为他人着想的百分比越高越坏。” 对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属,还是朋友,都应该有一个二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真者,以真情实意相待,不允许弄虚作假。忍者,相互容忍也。
在个人心中思想与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上,季羡林的化解之法是,惟有消灭私心,“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正是基于这种人生观,季羡林对人生具体境遇的态度,无论是对人生的不完满、世态炎凉,还是对爱情、老年等等的论述,都显得豁达、宽容、乐观和实用。人生在世,每个人都应该认识和实现自己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这个意义和价值基于平实的真理。季羡林的人生哲学也许不是无懈可击的,但却是平实而真挚、引人向善、切实可行的。
人民大道被丛丛的树叶所簇拥着,连滤过的阳光也是绿色的。
在天一书店的路上,远远看见两位老人在行乞,记得很久以前他们也在,穿着朴素而破旧的衣服,脸庞干洁,微黄却不失笑容,我都会在他们的塑料碗上放上一些硬币,我不用理会他们是否骗我,一位活了近半个世纪的人心中早已形成了自己的尊严,他们会出来行乞一定有他们自己的苦衷,我会尽我所能来帮助他们。
虽然我没遇见过,但我对那些游手好闲的人深恶痛绝,也许是出自本能,他们拥有双手却不努力工作,拥有头脑却不努力思考,拥有双脚却不脚踏实地,这种人更应该被指责,相比于那两位老人,早已步入垂暮之年,生活自理已成难事,行乞只是一种不得已的手段,他们理应被我们所尊重,去帮助。
我们一些人常抱怨自己的人生。环境时,却挤得出时间去几趟KFC,逛几次ktv,从他们身上我看不出什么好得到的,我想他们才应该被指责,被批评。
但我常常只听过乞丐被鄙视,却从未听说他们这类人被鄙视的。
这真是奇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