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写作文了,你再去找资料,是不是有点晚了。所以就培养了孩子的阅读能力。这也是写作文对孩子的好处。
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在长征时,“我”因有伤而掉队了,又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阻挡了“我”的脚步。“我”还清楚得记得部队的情况“部队的火柴用完了,没有了火,好几个战士都生了病。这时,“我”突然听到了一个同志的呼唤,那个同志给了“我”七根火柴,在垂死之际让“我”把那七根火柴交给部队。“我”在当天晚上赶上了部队。于是,当晚,部队里又闪起了温暖的火光。
文中的“我”就是卢进勇战士。他不顾腿上发炎的伤口,把这珍贵的火柴送到了部队。卢进勇战士是多么的伟大呀!无名同志的那颗忠诚于党的心也同样炽热。
“他吝惜地捏着这块面团,一会捏成长形,一会又捏成圆的,心里不由地暗自庆幸:幸亏昨天早晨我没有发现它!”已经是一昼夜没有吃东西了,这会儿看见了可吃的东西,更觉得饿得难以忍受。为了不至一口吞下去,他又把面团捏成了长条,慢慢把它送到了嘴边……“读到这里,我愧疚地低下了头。卢进勇战士是多么爱惜粮食呀!那时的粮食又是多么珍贵呀!连一小块鸡蛋大小的、难吃的青稞面糊糊,卢进勇战士也视若珍宝。可我呢?一看到不爱吃的菜便看也不看,有时甚至会生气地大嚷。可那些菜,怎么也比青稞面糊糊好吃吧!可我却……
当我看到“他倚着树根半躺在那里,身子底下贮满了一汪浑浊的污水,看来他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挪动了。他的脸色更是怕人……“时,那个无名同志的形象在我心中又高大了几分。无名同志为了把那七根火柴和那颗炽热的心交给党,他苦苦支撑了多么久啊!在生活中、学习上遇到困难,我也要像那位无名同志一样坚强。
我要向卢进勇战士和无名同志学习,像他们一样学会珍惜,珍惜粮食,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学会坚强,坚强地面对任何困难。
轻轻地翻开曹文轩老师的《山羊不吃天堂草》,随着他轻盈流畅的叙述,走迈只有明子他们那代人才有的成长足迹,陌生,新奇,仿佛走进另一个世界。从幼儿园到小学,我们这代人都是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健康成长,伴随我们的多数是快乐与喜悦。但是,在曹老师笔下,却给我们展现了曾经的一代农村人来到城市以后艰难的生活历程。读了这本书后,明子、三和尚、黒罐、鸭子以及那个她,还是依然深深地浮现在脑海中,挥之不去。
这本书主要写了一个叫做明子的孩子。家里养了许多的羊,可是因为草原上的草不够吃,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处天堂草的地,可是羊儿又不肯吃,于是这些羊全部都饿死了,家里欠了很多债。没办法,明子只好跟着村上一个有名的木匠师傅和木匠师傅的一个徒弟‐‐黒罐去城里干木匠活,来为家里还债和糊口。
这本书中,让我感受最多的是明子,他是一个来自小豆村的贫苦孩子,年纪很小只有十五六岁,家里非常穷,好不容易凑足了钱养了一群羊,可是天不遂人愿,全部都被饿死了,家里欠了好多钱。在城里挣得又不多,每天生活在要天天想挣钱的小城市里。过的是吃这顿还要尽力准备下一顿的穷苦生活。可是他无怨无悔,觉得自己过得很幸福,每次只要一挣到钱,就会寄到老家去,自己只留一点点。在骄阳似火的夏天,他每天都在烈日当头的马路边坐下等活干,在饥寒交迫的冬天,他还是在风雪交加的马路边等活,所以,我觉得明子也是一个孝顺父母的好孩子。
在这座城市中。明子遇到过许多多的困难,他也犯过了错误,对金钱起过贪心,可他还是最终战胜了自己,做了一个诚实的人。可以看出,他的。本性是好,只是因为缺钱,没有办法挣到钱,而被迫偷钱,所以我觉得明子是一个很孝顺,又知错能改的孩子。最后,他觉得自己错了,想到做一个堂堂正正的好人。
读了这本书后,我觉得要向明子学习,做一个孝顺父母,知错能改的好孩子。要是我们我们世界里的人都能像明子一样孝顺父母,知错能改,那我们这个世界该会多么美好啊!老人们都乐呵呵的。监狱里再没有犯人。整个世界再也没有一个坏人,都是善良纯洁的人。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漫长的,都会犯许多糊涂的错误,但是只要我们知错能改不要盲目的去做错事,让自己成为一个好人。这样,我们肯定会让世界更加美好、充满爱、更幸福。每个人都互相信任,不会有人欺骗自我。都不会为了一己私欲,而去伤害别人。而且整个世界都会充满了欢笑声。
让我们做一个知错能改孝顺父母的人吧,一起来创造我们的美好家园。
今天,我看了一本《一起去看萤火虫》。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我非常喜欢这本书里面的两个故事,仿佛自己就生活在辫子姐姐所描绘的世界里。
给我印象深的是卫嘉勉这位尖子生因在考试中漏写了一道题而进了铅笔头中学的故事,在学校的点点滴滴让她喜欢上了铅笔头中学,喜欢上了那些同学和那里的教学方法,和同学之间发生了许多趣事,后以全市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冠亚高中。也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
我们在学习中不能因为失误没考好而气馁,要像卫嘉勉一样有信心,不能因此失去对生活的希望。我们在学习上更应该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即使成绩很好也不能骄傲,要帮助成绩差的同学,带动他们一起进步一起成长,同学之间的友谊也越来越深厚,这样才能让班级这个大家庭越来越好。在生活中,信心能有时能带你走向人生的高峰,带你在成长中次进步,让你变得勇敢、强大……
只要你坚持不懈,努力奋斗,一切都皆有可能。比如一个差生他每天都会逃课,别人都说他是去打游戏,结果,在校长的跟踪下才知道原来他逃课是为了去健身房锻炼身体。他的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只是方法用错了。之后,校长支持他并给他办了健身卡,但是去的时间有限制,长大后,他获得了模特冠军,成为了一个出色的模特。
只要坚持,就能到达胜利的彼岸;只要坚持就没有什么不可能;只要坚持,就会有那一丝的希望;只要坚持,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永不言弃,大家携手前行,美好的未来在向我们招手呢。
暑假期间,我每天都会抽出一个小时在家里阅读《101个神奇的实验》,这本书记录了101个关于植物的实验。每次阅读时,我都会对里面的实验惊叹不已!这天当我读到《无性繁殖》这一章节时,我的心里就产生了疑问。什么是无性繁殖呢?植物怎样进行无性繁殖呢?
记得上科学课的时候,科学老师说过绿色植物可以进行有性繁殖,即通过开花、传粉和受精等过程,形成种子,终生成果实。那么没有种子,植物也可以进行繁殖吗?
于是带着这些疑问,我决定亲自做这个实验。本次实验我需要两个土豆,首先要将两个土豆放在水里浸泡几个小时;然后把土豆分别放在两个托盘上,并用水浸湿;后将一个托盘放在有阳光照射的地方,另一个放在黑暗的地方。一切准备就绪,我的心里也特别激动,期待着实验的成功!
我每天都会去观察观察,看一看土豆有没有发芽。一天,两天,三天……就这样一个星期过去了,突然这一天,奇迹出现了!放在托盘里的土豆真的发芽了,我高兴地手舞足蹈,左蹦右跳。原来植物真的可以进行无性繁殖。
又过了几天,土豆发的芽更多了。但是我也发现了不同之处,放在黑暗处的土豆发的芽是细长细长的,然而放在阳光照射下的土豆发的芽却十分粗大。于是我便上网查阅了相关资料。
原来,在黑暗环境中的土豆芽更长一些,是因为它们更渴望阳光;而在阳光照射下的土豆芽又粗又绿,是因为阳光促进了叶绿素的生成,使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生成自身所需的营养物质。同时我也知道了我们吃的并不是土豆的果实,而是埋在地下的块茎,块茎可以储存营养物质。
通过这次实验,我不但明白了什么是植物的无性繁殖,而且还锻炼了我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真的是两全其美。这个土豆实验真神奇啊!
我读了《雪山上的达娃》,认识了两个月亮。第一个月亮是小狗达娃,达娃藏语的意思是月亮,它是一只纯净又明亮的小狗;第二个月亮是小战士黄月亮,他是一名勇敢坚强、恪尽职守的边防军人。
在西藏边境小城亚东,达娃和黄月亮相遇。他们一同来到海拔4500米的云端哨所,在雪域哨所长达半年、几乎与世隔绝的大雪封山期,达娃和边防战士相互陪伴、共同成长。他们一起应对极端恶劣的高原环境,共同经历惊心动魄的雪崩、雪暴,共同守卫国土、为国奉献。
合上书,我对妈妈说,达娃和黄月亮的岗位很重要,他们很伟大。妈妈说,这个世界上,有千千万万个达娃和黄月亮,他们奔赴高原,不是为了自己,而是源于责 在生活中,也有无数平凡的人们在工作岗位上尽心尽责、认真工作,努力做好一枚螺丝钉。医护人员、教师、保洁员、服务员……每一个岗位都不可或缺,每一个坚守岗位的工作人员都是值得尊敬的。也只有千千万万个螺丝钉汇集在一起,才能有千军万马的力量,才让我们拥有幸福美好的生活。
听着妈妈的话,我似乎懂了。我是每周三的班级值日生,分配给我的工作是拖地。拖把头包着一大团墩布,拖把的把手是根大木头,拖把本就很重,如果吸足了水,会重的不行。我们班级离拖把池很远,每次我都要经过长长的走廊,绕过正在玩耍的同学们,一来一回就已经满头大汗了,还有整间教室的地面等着我。刚开始我不满意自己的这个岗位,琢磨着请老师给我换个岗位。读完了《雪山上的达娃》,看到黄月亮和达娃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坚守岗位、保卫边疆。洗拖把拖地是班级卫生扫除的重要部分,我在班上高大健壮,就理应承担起来啊。所以从此之后,每到我值日这一天,我就会像黄月亮一样,把自己的工作做到好。
我喜欢《雪山上的达娃》这本书,从书中我感受到了黄月亮和达娃的真挚感情,了解了祖国边防恶劣的环境,认识了一群不畏严寒、忠诚爱国的解放军战士。重要的是,这本书让我懂得了,每一个岗位都不可或缺,以及坚守岗位的重要性。将来,我也想成为像达娃一样勇敢坚强的人,我也要在自己的岗位上为祖国做出贡献。
在我看过的书中,给我印象最深,也最让我感动的就是今年寒假看的《青铜葵花》了。书的作者曹文轩,这本书描述的是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的故事。
年仅三岁就失去母亲的小女孩葵花跟着爸爸来到大麦地的村庄生活,她的爸爸是个艺术家,制作着各种艺术品。一天,她的爸爸去大麦地的葵花田里画画,坐船过河时不幸被淹死了,葵花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但是,大麦地最穷的人家—青铜家把葵花给收养了,青铜从此成了她的哥哥。青铜是个哑巴,但对妹妹照顾的无微不至。家里人在饭都吃不饱的情况下,毅然决定放弃青铜的学业,而把机会留给了葵花。村里人也给了这个特殊的家庭许多帮助,一家人过着清贫而幸福的生活。葵花上五年级的时候,青铜的奶奶染上重病,不幸过世。在这不久后,葵花爸爸的单位来人,要把她接到城里去,养父母听到这个消息后悲痛万分。在多年的朝夕相处中,他们视葵花为自己的亲生骨肉,青铜也把她当自己的妹妹…… 葵花被接走后,一连数日,青铜没有哭,也没有闹,从早到晚就坐在河边的大草垛上,望着葵花离去的方向。村子里的人都知道他在等妹妹归来!终于有一天,他看见葵花向他跑来,激动地使出平生的力气,大喊一声:"葵—花!"路过的人都惊呆了,因为对葵花的思念,竟然使多年的哑巴开始说话了。
我在感动中读完了《青铜葵花》,还不停的回想着书中的内容。我心中不禁想着:虽然葵花遭遇了如此的苦难,但仍然能够乐观着生活,这点就十分了不起。虽然她的日子过得一直很苦,但仍然乐观着生活,不像我们现在的一些人,有时候经历一点小挫折,都会心灰意冷。
在我们生活中,有时候也会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情。像上学期,我好几次在考试中失误,仅得80多分,而对同学的嘲笑,老师的责备,我真是垂头丧气,弄不懂为什么,一直唉声叹气。可就在我沮丧的时候,我想到了青铜和葵花。像他们遭遇的苦难比我大的多,但却都能够乐观地去面�
读了《青铜葵花》,我终于明白了:痛苦不是今天的少年才有的,每一个时代的人都有每一个时代的人的痛苦。若少年时就有一种对痛苦的风度,长大后才可能是一个强者。
暑假里,爸爸给我买了一本书阅读,名为《我们班人人都想当班长》。这本书让我深感启发,不仅让我对团队合作有了更深的理解,还让我对个人成长有了新的认识。
这个班级的每个学生都渴望成为班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他们通过竞争(轮流当一天值日班长)、投票、拉选票等终确定了班长的人选和班干部、小队长的人选。为了让学生理解砀班长和班干部的职责,也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后顾老师选择了每两个月进行换届改选,这样人人都有可能当选为班干部。一个重要的观点是: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班长,每个人都有能力为团队做出贡献。
这本书也让我对团队合作有了新的认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团队任务。然而,我们常常会忽视每个人的潜力,而过分关注的作用。这本书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是团队的重要一员,每个人都有能力为团队做出贡献。只要我们善用每个人的优点,团队才能发挥出大的力量。
总的来说,《我们班人人都想当班长》这本书让我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以及每个人的潜力都是无穷的。在我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积极参与到各种活动中去,尽我所能为团队做出贡献。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尽自己的一份力,我们的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朋友不曾孤单过一声朋友你会懂还有伤还有痛还要走还有我。周华健用歌声诠释对友情的珍惜,对朋友的感恩。听着这首歌,让我想起一篇———《感恩朋友》,这篇读了之后,令我深有感触。
《感恩朋友》主要讲述朋友间最短的距离、零距离接触、无言生死性、真情弥香和青色橄榄五大部分,讲述了人与人的相处,互相帮助,互相信任,互相理解等具体事例,使我懂得了生活中要学会感恩朋友。
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应该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情,但是,我们也要同样对朋友有着一颗感恩的心。因为是朋友,让我们感受到了人世间的友情。我们应该保持一分平等的心,去学会感恩。感恩朋友就像太阳一样给了我们灿烂的光辉,感恩朋友就像大地一样赋予我们博大的胸怀,感恩朋友就像鲜花一样带给我们芬芳,感恩朋友就像雨露一样滋润着我们的心田。感恩并不是为了回报,而是让自己快乐,因为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地感恩别人。
在生活中,我们有许许多多表现感恩的方法,比如:在父母生日时,给他们送上一张贺卡;给饥饿的孩子送上一碗热乎乎的饭;给路上有困难的人提供帮助;给迷路的人带路;给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辅导功课
《感恩朋友》让我学到了在生活中不曾遇到的情况,给我以后的生活指明了方向,教我做人的道理。因此说读书是快乐的,读书是有所收获的,读书是人在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以后我会读更多的书,去充实自己的生活,同时,也时刻拥有着一颗感恩的心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在一段并不短的时间内。我阅读了一本名著,那就是意大利作家薄伽丘的《十日谈》。这本书借助十位年轻男女的十天生活,叙述了一百个关于人的假丑恶和精神的人的真善美的故事。在这一百个故事中,字里行间所渗透出来的不免是对残暴的人的批判,对善良的`人的崇敬。
在书本的开头所描写的是一八三四年在佛罗伦萨的一场瘟疫,那时候的 就在这样的景况,七位年轻少女和三位年轻青年走到了一起,一行人朝着一栋远离瘟疫的别墅前进着。他们选出了伯姆皮内娅当他们的女王,就在这样一个令人心旷神怡的地方,一个个故事拉开了序幕。
在书上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叫切伯雷诺达普拉托的人,他是一个作恶多端的人,他一生做尽了坏事,他在为穆夏托做事时来到了佛罗伦萨但却病倒了,但他得了不治之症,已病入膏肓。他请来了 切伯雷诺达普拉托就是这样活着,这样死去,这样成了圣徒。他虽然一生作恶多端,但在临死的一刻良心发现,真心悔罪,获得天主得宽恕,把他收进了天国。从这个故事可见作者薄伽丘对弃恶向善的人也怀有崇尚之心。
但书中不免也体现出了这样一个真理:好人和坏人的区别在于本质,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那是不容易转化的东西。但所谓好人和坏人,虽然品质不同,可是有相近的人性。因为都是人,都有作为人所应有的需要,只是满足需要时的思想、方法及目的不同才有好坏人的区别。
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家。家,是灵魂栖息的港口,是心灵停泊的港湾。在那里你可以毫不掩饰地表现自己,因为那时的你不需面对严厉的老板、严肃的老师等等,那是你和你家人在一起的情感的全部!
家对于不同的人而言都有着不同的定义。自古以来,数百句经典诗句都是思家颂家的。贫穷时,家是一个窝,是寻找慰藉和温暖的地方;富裕时,家更是你精神和物质上的享受。家不是财富堆砌起来的空间,它一定要包含着情,一份血浓于水的亲情。但是巴金笔下的家,却给了我不同的定义和感受。
我了解到了《家》是巴金30年代创作的“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它从1931年问世至今,一直以其特有的反封建的思想光辉和动人的艺术魅力吸引着广大读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着重要的地位。阅读后,我觉得高家就是个小社会。里头性格迥异的三兄弟:觉新、觉民、觉慧,他们的所爱却是命运极其的相似。温柔的梅表姐,有着新思想的琴,被苦苦压迫的丫环鸣凤,这三个女子,即使出身不同,学识各异可是面临的痛苦还不是一样,一样不能自主婚姻,一样被封建的旧势力逼迫着,不反抗的就流着泪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无法反抗的只能自我了解;反抗了的呢,像琴一样,我真希望她可以和觉民在一起,找到自己的幸福,可是看着巴老的那些描述,充满无法逆转的压抑情绪,我想,他们恐怕是不能相伴到白头了。
其中有一段话:“在高家,在这个大公馆里,鸣凤的死和婉儿的嫁很快地就忘记了,这两件同时发生的事情并没有给高家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大家只知道少了两个婢女,主人们马上又买了新的来代替,绮霞代替了鸣凤,翠环代替了婉儿,在人的数目上来说,并没有什么变动。在很短的时期中鸣凤的名字就没有人提起了。只有在喜儿、倩儿、黄妈和别的几个人的心中,这个名字还常常唤起一段痛苦的回忆。是吧,即使少了一个人,也不会让世界因此改变,更何况少的是两个微不足道的丫头。”
“家”在书中仅是一条线索,它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及其腐朽没落,同时热情地歌颂了青年一代觉醒及其反封建斗争才是灵魂的所在。在当时的封建时代里,追求自由就犹如沙漠里的徒行者寻找绿洲。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和研究,不仅丰富了我的文学知识,而且让我认识到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看了《家》以后,我们是否应该为享受到自由带来的幸福而感到快乐呢?
今天我读了华文婧写的《上瘾的妈妈》,文章写得非常好笑有趣,不信,读读这一段,就会让你乐开怀。
“在制作面包的三个小时中,我一直在打喷嚏,都是被面包机里的焦味熏的。时间到了,妈妈打开盖子,一个“大白馒头”出现在我眼前。我迫不及待地吃了一口。呀!啥味道都没尝到,舌头还被烫了一个泡。爸爸吃了一口,很公正地评价道:“真是个大百馒头呀!一点味道也没有。”妈妈瞪了爸爸一眼,他马上改口说:“真好吃!真好吃!”我们都乐了。
作者观察仔细,所以才把文章写得那么精彩生动。虽然我的作文写得好,但是和她比起来,还是有点不足,以后我要多向她学习。其实我也是个爱学习的女孩子,爱学习有多种方面,比如:我爱写作文,获得过全国作文大赛优秀奖;我爱学英语,获得过全能英语奖;我喜欢课本剧,获得过课本剧大奖赛……
以后我要向作者多学习,广读课外书,与课外书交朋友,从书中汲取丰富的知识,积累精彩的`词句,运用到作文当中,才能把作文写得更好,还要学习别人的优点,改正自己的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