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期《党的伟大成就》定于10月31日(星期日)晚间8点档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CCTV-1)播出,敬请收看。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党的伟大成就杨凤城主讲观后感(精彩4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2021年10月31日(星期日)晚8点,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CCTV-1)播出党课《党的伟大成就》电视节目。党课由杨教授主讲。
杨教授通过思想理论阐释、形势政策解读、党史故事分享、学习感悟交流等方式,让党课在宣讲中达到入脑入心效果,让听讲人深深地感到,党的初心淬炼升腾!
例如,杨凤城教授在讲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问题时,本人通过听讲,提高了思想认识,受益匪浅。
此前有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根本对立的两种思想体系,完全没有互相学习、吸取和结合的可能。但杨凤城教授说,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传统儒学,确实是两种不同的体系,有着不同的特质、不同的思想体系。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二者互不相干,没有互鉴互学的需要和可能。相反,正因其相异而互补,二者的互鉴互学更显重要。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传统文化,有其相通相契之处。诸如中华文化追求的“大同理想”与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理想,道家的“辩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中华文化关于“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理想、价值追求与马克思主义以投身人类解放为人生理想追求等,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都可相通或相契。而在相通相契的基础上,具体论证表述又有不同,可以互补互学。
杨教授为我们带来了一堂系统,有前瞻性的党课讲座,开拓了我们的视野、进一步增进了我们开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信心。
100年来,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复兴梦的辉煌篇章。作为一名基层共产党员,今后我将积极践行伟大建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守初心,践行使命担当,立足本职,在平凡的岗位上不懈奋斗,勇于自我革命、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追忆建党时期的老一辈中国共产党人,从“人生之理想,在求达于真理”的李大钊,到“血染沙场气化红,捐躯为国是英雄”的董必武,再到“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前任披荆斩棘的幸福吧”的陈乔年,他们用恒心守初心、以生命赴使命,构筑起了伟大建党精神。百年奋斗与辉煌、光荣与梦想,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激励我们砥砺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新征程上,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忠诚履职、敢于担当,确保我们党伟大的建党精神代代相传。
通过聆听党史故事,让我知道了有一种初心叫牺牲与奉献。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先锋队,就是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共产党人矢志不渝,初心不改,把一个个“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把伟大的理想变成了现实。我们党的历史,就是矢志不渝、不忘初心、探索真理的历史。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常学常新,边学边悟,活学活用,用检察担当助力更好发展。
一个个平凡的故事,一名名普通的党员,一帧帧辉煌的记忆,带领我们回顾了党的百年。我们党经受苦难磨砺,走过千山万水,尝尽艰难困苦,从硝烟弥漫到岁月静好。从一穷二白到欣欣向荣,从一叶红船到巍峨巨轮,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千秋的人间奇迹,擦亮了人民群众的幸福底色。
百年来,伟大建党精神激励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进、顽强斗争,进行浴血奋战、百折不挠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进行自力更生、发愤图强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进行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的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创造了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最恢宏的史诗。百年奋斗、百年追梦,人民幸福、民族复兴始终刻在党的灵魂深处。
回溯历史,中国共产党坚守为世界谋大同的天下情怀,坚守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人类文明和进步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征途漫漫,惟有奋斗。作为一名党员教师,虽不能成就惊天动地之伟事,却可以坚守岗位,不忘初心,兢兢业业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让家长放心,社会满意,倾尽所能为所从事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近日,《党课开讲啦》第一期节目开播,回顾了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征程,共同找寻了中国共产党的成功奥秘。广大党员干部要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奋进力量,驱动“创新之轮”、牢握“信仰之笔”、点亮“初心之灯”,不懈追求崇高理想,矢志践行初心使命,为奋进新征程凝聚磅礴力量。
驱动“创新之轮”。积跬步,至千里。党员干部要坚守岗位、奋战一线,用坚守诠释责任和担当,用实践提升能力和本领,用行动守望万家灯火,用奋斗点亮发展未来。党员干部不能总是“纸上得来”,既要“手不释卷”,更要“脚下生风”,多走基层路才能熟悉一方水土,多入群众家门才能了解群众所需,实践经验的点滴积累增强的是“四力”,推动的是工作创新。工作创新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建立在大量经验储备的基础之上,想要“四两拨千斤”就必须有扎实的基础功底,为民实践一刻不停,创新步伐才能越迈越大。因此,党员干部要创新工作方法、推动工作进展,就要研读理论书籍、钻研专业技能,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
牢握“信仰之笔”。党员干部要把对党忠诚作为毕生信仰,用真心践使命,用铁肩担责任,做最忠实的奉献者、最纯粹的践行者,在事业发展中奉献光与热,把信念的力量注入崭新征程,为党的事业不懈前行,让“一辈子”的理想信念激发永远的奋斗之能。对于党员干部而言,理想信念是最淳朴、最执着的守候,是最勇毅、最坚定的前行,彰显了初心的纯度和生命的厚度,闪耀着使命的亮度。唯有以理想信念之“笔”,才能书写奋进新时代的“华彩章节”。因此,党员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让生命与使命同行,将梦想与实践结合,让最本真的信仰激发出最强大的力量,用行动努力诠释“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和精神蕴含。
点亮“初心之灯”。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看他索取什么。对于党员干部来说,个人价值体现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与奉献中,要用沉甸甸的为民之心、暖融融的为民之情为群众办实事,让心中的“天平”称出公平正义的重量,秉持公心作判断,不为诱惑“遮望眼”。为民初心虽然无声却释放着无穷的力量,党员干部当秉持真挚的初心,以人民群众的期盼为方向,怀着对人民的爱,以双脚前行,用一生践行,无愧于历史使命,无愧于人民重托,无愧于自己坦荡的内心。为人民服务,党员干部要说得坚毅、做得务实,在实践中笃定执着,在服务中全心全意,让责任之心和践诺之心激荡出力量,为改善民生贡献力量与智慧。
我观看了《党课开讲啦》专题片后,深感中国共产党了不起、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的中华民族走到今天的历程,回顾了昨天,展示了今天,宣示了明天。从1921年起,中国共产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在战争年代,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排除了一切困难,不断奋起反抗。最后,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开始了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充分展示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它从一无所有慢慢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梦想。我是一名支部带头人,我倍感骄傲、不忘党恩,切实学党史,悟思想、跟党走,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应有的力量,在取得成绩的时候,记住“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