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接近初中生活的尾声,时间渐行渐远。初三生活是辛苦的,初三是人生的过客,一去不复返,初三是力透纸背的画,是用汗水与精力铸成的。
还记得那时,初入中学,恍如隔日。匆匆的初中生活,一过两年,现在的我仿佛多了些东西,又像少了些东西。但是我不知道,无论如何也理不清,我是少了还是多了,我就是这样一个人,爱较真。
初一那年的运动会。
刚刚军训完,脸上的黑色还没有退去,便又新增了一抹碳色,整得一个班和一堆黑煤球似的。但是运动会与军训比起来运动会就逊色得多了。我们的班主任许老师就在一边静静地看着我们,在自由的玩耍。那时总感觉初中好慢,慢到我们的许老师都等不下去了。许老师不带我们班课。我们也不知道许老师,干什么去了,当我们下一位班主任来了才知道,许老师她心脏手术该做了。我们班里一片寂静,旁边班的早读我们就借来了一些。
新的班主任是牟老师,她是一个年轻女老师,她不带我们主科,她是一个心理老师所以,班里同学都不会对她说谎,因为他一切都知道。在他的带领下我们从一个默默无闻的班级,成为了年级第二的班级。
不知过了多久,初一就回去了,初二开学的时候,班里的同学都变了,有的带上了眼镜,有的。胖了一圈,有的长了个子唯一没变的就是牟老师对我们的关心。
在一次早操中,牟老师发现我们班的体质太差了。跑步总有几个人跟不上,牟老师为了给我们打气,与我们一起在橡胶跑道上跑早操,在朝阳的红霞下,有个肥胖的女人与学生同甘共苦。牟老师在一次放学期间对我们说,你们一定要学会自律,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学习是自己的事,没人能帮你,我们那天感悟很深,但是不知道牟老师为什么要说这些。
那件事我还在心头刻着,不敢忘记,要自律。
初二下学期开学,我们正兴奋的等待牟老师为我们讲些心灵鸡汤,但是事与愿违,我们在那时,终于明白为什么牟老师要说那些,原来,牟老师也躲不过命运的捉弄。
英语老师代理我们的班主任。时间总是很快。两年的事情我还恍如隔日。
唉,啊!我好像知道我多了什么了,想想初中,初一多么幼稚,到了初二我们的锐气仿佛锐不可当,初二结束回想一下还是很幼稚,我失去了幼稚,换回了一个自知之明。原来我的自知之明,还多了成熟,稳健。我好像更优秀了。初中真是一个磨炼人的好时段,漫长而简短。
一直以为,在这学业紧张的初三生活中,单调,乏味,隐藏了课余时候的快乐,根本不像那充满韵律的美好诗句,直到那次无意间的发现,我才懂得,初三生活也如诗。
曾坚信,在初三生活中,只有数不清的卷子,埋头写题的沙沙声。可后来发现初三生活也如诗。早读时,瑞在讲台上大声的带读,俯视四周,小林正专注的用手指着字跟读,启把书立在桌子上,身子坐正,放出声念,葛用小纸片盖住句子,边读边背。窗外的鸟声听不到了,雨点砸落地面的啦啦声没有了,只有读书声冲出教室,在楼道中回响,一刹那间,脑海中无数富有诗意的画面浮现出来。上课时,穿着白纱裙的女老师头上虽别着花,但六月闷热的气候早已让她流汗,粉笔的沙沙声,教棒在屏幕上的来回滑动,同学们花花绿绿的笔记……我想,这是初三生活中的拼搏诗吧。
曾坚信,初三生活中,只有相互残酷的竞争,没有温度。可是后来发现初三生活也如诗。课间,数学课代表嘉正弯着腰给慧讲题,小袁正拍着刚刚考砸的小丽,说着安慰的话。就连脚伤刚刚好的邓老师也被彤搀着,一瘸一拐的来到我们班,帮助小研默写单词。窗外橘红色的阳光斜射进教室,倚在门口,注视着这班团结,互相关心的同学们。我坐在阳光下,耳边传来一句句鼓励的话语,眼前一个个弯着腰给同学讲题的背影,脑海中又浮现一个个温暖的场景。早已不知诗真正的定义,但温暖的诗却漫上心头。
曾坚信,初三生活中,只有卷子与我孤军备战,没有关怀。可是后来却发现,初三生活也如诗。回到家,一阵诱人的菜香扑面而来,在厨房中,穿着围裙用铲子翻着菜的奶奶看到我回来了,赶快关火,笑着把菜端上来,看着她关切的眼神,一阵温暖漫上心头。爸妈回来了,妈妈深夜等待我关灯,爸爸来到我的书房,辅导我做题。一刹那间,突然感到不再孤独了,爷奶的叮嘱,爸妈的关切,都是一句句关心诗。
尽管,初三是苦的,是累的,但是初三如诗,学校的拼搏,同学的关怀,家人的陪伴,其实都像美丽的诗歌一样,让我欣赏,让我陶醉。
生活从来都不是一路风顺的大道。
有人总是抱怨生活太残酷,总是让我们陷入泥潭里,无论怎样挣扎都是徒劳无功。或许生活的确很残酷,但你一直都认为生活就是这么冷血吗?生活有百种姿态,无论是哪一种生活必都将接受困苦和折磨,生活就像很深的泥潭,你陷入了里面,自我挣扎的确不能成功逃脱,但你借助其他更大的力量,是会逃离这个恐怖的地方,你还能继续的往大路上走下去,或许后面还有更大的灾难等着你,但请不要轻易的说放弃,你的努力,终会得到回报。
生活从未对任何人仁慈过。
有人说生活总喜欢和我们开玩笑,前一秒还高兴的蹦来蹦去,后一秒就摔了个狗啃泥。我的朋友就和我说过这么一件事:他本是学校的优生,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是很多人都眼红的一件事,后来他有点松懈,也只是那么一点点,排名一下子降下了许多,他郁郁寡欢,那一天简直就是他所过一天中最糟糕的一天。他回家后被父母严厉的斥责了一顿,在那一天他最敬爱的奶奶 本来名誉在顶端的他一下子跌落到了谷底,生活也和他过意不去,让他失去至爱。但他从未一直消极下�
生活哪会有这么仁慈,哪会让你一直沉浸在享受中,它总会给你些大大小小的失败和痛苦,让你磨练出坚强的意志,会让你在以后的道路上走的更远。生活也不只是残酷,它也会教会你许多,它会让你懂得什么是真正生活,它会让你懂得如何把握机会去实现梦想,它也会让你发挥你巨大的潜力。
我们总是羡慕着别人的生活,总以为那种生活是根本不可能出现在自己身上。比如马云,他始终坚持着创业,从来没想过要放弃,无论生活对他是多么苛刻,他都走了下去,后来就成为了中国第一首富,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也不是天生富有,生活本就对他残忍,但他勇于追梦,最后有了自己想要的生活,我们又何尝不以他为例,为自己心中所向往的生活奋斗、努力。
生活有千百种可能,总有一种是你想要的,你若想享受生活,关键就在于你如何去创造它。
自转战初中,枪林弹雨,硝烟弥漫;在各科试题的狂轰滥炸下,在老师的“悉心”浇灌下,我们“美好”的初中生活就此拉开了帷幕。
我已憔悴
自升入初中一段时间后,我们的班头、江湖人称“陈妈”,便对我们开始了他别具一格的浇灌方式——试卷。刚开学初,陈妈“郑重其事”地对我们担保,一周只考两三次。可不知从何时起,竟变成了一天一次,一沓沓的试卷让人忍不住抚额叹息,试卷上的分数自此成了我们的命根子,稍有不慎便会满盘皆输。在花白的战场上,殷红的刀光剑影毫不留情,瞥到一丝盾牌的漏洞便持着戟向里戳去,让人防不胜防。再加上各类压轴题导弹的狂轰滥炸下,我的那最后一道防线也被轰得体无完肤,“凉凉”一词可谓是我们内心的真实写照。日月星辰悄悄,升了又落,在“雷峰塔”的强力镇压下我似那条白蛇,已不知白天黑夜的存在,只有漫天的星辰,世界仿佛在消逝,只剩下了卷子与分数。经过不懈努力,我现今终于偶有机会扭转拜为胜,但有时仍旧被轰得尸骸无存。
我耳凌乱
转入初中后,见识了语文老师的手段后,我才真正领略了什么才叫背诵,什么才叫狠。在第一节语文课上,我们敬爱的何老师,便一人发了一块鲜红的板砖——一本厚厚的新华字典,要求我们背诵并上课抽查听写,透过那嫣红的外皮,我仿佛可以预见自己的命运。在小学中我虽接触过,但对此仍心存恐惧,十分的胆怯。这不,第一次听写我便败下阵来。剑所指处,翩若惊鸿,殷红的叉子宛若游龙,一声龙吟便把我惊得魂飞魄散。
我脑徘徊
而我们的。英语何老师便更是一绝,二者兼备。学习过后,当天的内容便让班长总结,第二天立即听写,绝不过夜。看着那一个个英文字母在脑中上下跃动,却时常编成线,剪不断,理还乱,听写时让人凌乱。即每当这听写“大驾光临”,我的心便久久地停在那里,休克了。不仅如此,一周一考也成了我们的惯例。只是那生涩难懂的语法,也是必须要及时熟背了。否则那密密麻麻的“天文”,实在教人难懂。
这便是我初中生活的三大战争,起始就奏响了高亢的悲歌。噫!初中生活真的不容易啊!
从小就生活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小乡村。
乡村里有绿绿的瓜藤和青葱的树,还有红红的泥土以及村民红红的朴实的脸颊。一大早有清脆的小鸟声叫唤,到了晚上则有闪烁的星星陪伴…
其实小乡村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这些其他千千万万的小乡村都有。
我也是这普普通通的小乡村里普普通通的一员,不断重复前人走过的轨道。
在我小时候,看到的是铺满鹅卵石的小院以及蓝蓝的天下青青的庭院。之所以是青青的庭院是因为家里种了很多树,当然,到了夏秋,庭院就成了黄黄的红红的了。有红红的荔枝还有黄黄的龙眼。
到了我七八岁时,我要去上小学了。那是隔壁村的小学,因为本村的小学已经倒闭了。务农的爸妈每天都在带我回家,走过一座长长的桥,那时太阳正要下山,直照着桥,桥下的江水翻滚着暖暖的阳光。
我考进了县城的一个好高中。爸妈给我了零用钱,为我付了高昂的学费,帮我打理好了行李,我坐上班车,一次次在家和学校奔波。爸妈也更加劳累,他们起的比那报早的鸟儿还早了,睡的却比那星星晚,家里有我,还有刚出生的小弟弟,他们不得不操劳。
再后来,就是现在了。
我们的家仍是普普通通,小乡村也没什么变化,但我们不常在那儿了。因为生计,我们到了另外一座城市,在小小的出租房里,生活并不是太美好,但爸妈找到了糊口的工作,弟弟有了好学校可以上学,我也考上了一座不错的高中。我们在晚上会一起看电视,会一起玩耍,挤在小小的床上,心里洋溢着的也是满满的对明天的希望。
在暑假时,我们还是会回小乡村,因为我们的家在那,那里才是我们的家。
村民还是那么热情,乡村里仍有绿绿的瓜藤和青葱的树,小院子里的荔枝和龙眼即便没人打理还是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我们打开了久违的木门,看着远处青葱的山,狠狠地呼吸了一下空气,开心的在庭院里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