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坚持的“坚强教育”正在毁掉孩子

  “坚强教育正在毁掉我们的孩子。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育儿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01

  15年的时候,深圳发生了一起孩子跳楼事件。一名六年级的小学生,早上不舒服,跟爸爸说,他不想去上学。

  爸爸觉得这根本就不算一回事,不耐烦地批评了孩子几句,还跟孩子说,都这么大了,该学会坚强。

  孩子没说什么,背起书包就出门了,直接摁了20楼的电梯,那是最顶层。没过多久,一生巨响,孩子从20楼跳了下来,砸在一辆车上,当场死亡。

  现在有一种教育,叫“挫折教育”,或者“坚强教育”,不分青红皂白、不分年纪大小,都要孩子坚强、忍受、成长,家长们以为这是在爱孩子,其实这是害了孩子。

  02

  任何人都靠不住吗?

  知乎上看到一个例子,是个女孩。很小的时候教就被父母教育,要独立、要坚强,不能依靠任何人,任何人都靠不住。

  二十年的时间里,她也一直是这么做的:坚强、坚强、再坚强,任何事情坚决不依靠任何人,任何事情都是自己一个人做。

  做饭、打扫、修门、洗衣服、换纱窗、修电脑、撬柜子,生病了就一个人去医院,长智齿了就一个人去拔牙,放假了就一个人坐火车,想出去的时候就一个人去游行。

  没有什么害怕的,可以一个人走很长很长的夜路;也没什么可以难做的,可以一个人把煤气罐扛到六楼,别人找她帮忙从不拒绝。

  大学四年下来,没谈过恋爱,也没什么要好的朋友。最开始觉得很好,一天走在路上,看到大家都成群结队、成双成对的,走着走着,她就哭了,这不是她想要的。

  她突然发现,她渴望被关爱、渴望被照顾、渴望有一群朋友、渴望有一个恋人,而且是如此强烈,但她不知道,自己该怎么迈开这一步。

  她所谓的坚强,其实是把自己与世界隔绝了开来。

  在中国,有一种致命的挫折教育,在孩子很小很小的时候,就灌输给她们一个理念:任何人都靠不住,你不能靠任何人,你只能靠自己。

  听起来似乎很好,但结果却是负面大于正面,孩子可能会很独立,但这种独立是扭曲的、变态的,甚至是黑暗的。因为孩子丧失了信赖的能力。在他们最脆弱的时候,他们不敢依赖任何人。

  心理学作者李菊红说:“依赖是我们内在的一种需要,也是增进关系的一种方式。适度的依赖,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亲密,有利于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有利于身心的健康。”

  太过坚强的孩子,容易丧失依赖他人的能力。

  03

  穷养真的好吗?

  在中国,有一种坚强叫穷养;有一种挫折教育,也叫穷养,尤其是男孩,穷养把他们推向了毁灭的道路。

  公号作者陈妍妈妈讲过她先生的例子,他老公出身公职家庭,不缺吃不缺穿,比一般家庭的经济条件都要好。

  然而,他的父母却信奉一条真理:男孩要穷养。他们觉得,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穷养出来的孩子,长大后性格会更坚韧,而且更有担当。

  他先生想学画画,父母不让;想学滑轮,父母不让;想学计算机,父母还是不让。甚至他想买块橡皮泥,父母都不给买。

  后来同学了给了他一块用脏了的橡皮泥,他捏了一个惟妙惟肖的小人,被他爸看到了,一巴掌就扇了过去,将小人摔在地上。

  长大的结果呢?他没有长成坚韧有担当的人,相反,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穷爸爸”,是心穷的那种穷。

  严重到买一瓶三块钱的可乐都深感罪过,他会把任何用钱穷满足自己欲望的事情当做一种罪恶,需要经过内心的万分挣扎。

  陈妍妈妈说道:“过度地苛刻男孩,盘剥他童年的快乐,你的出发点也许是为了培养他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实际却为他烙上了一辈子都抹不去的穷酸气。”

  别天真地以为,穷养真的能培养出坚韧有担当的人,他只会让你的孩子变得越来越穷,而且是无可救药的心穷。

  穷养教育,不是坚强教育,他真的会毁掉你的孩子。

  04

  越坚强,越脆弱

  曾经有一段父女对话的视频在网上传播得很火,视频中,女儿五六岁的样子,她一边哭一边对父亲说,你有一个不好,就是老让别人不开心,能不能改?

  父亲说,不能,因为这都是为你好,你不能像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任何风雨,虽然你会不开心,但我都是为你好啊。

  小女孩不认同父亲的说法,她哽咽地说:“小孩要是老不开心,就会得一种不开心的病,那样就不能健康长大了。”

  女孩说得没错,要是老不开心,老是需要压抑自己去做一些事情,看上去很坚强,其实很脆弱,也很痛苦,更不能健康地成长。

  风雨能锻炼人,但同样能毁灭人。不是所有温室外的花朵都能健康成长,很可能他们还没等到花期,就已经被摧残到彻底毁灭。

  生命是需要时间的,一夜之间不能长成大树。坚强是个慢慢接受、慢慢成长的过程。太早坚强的孩子,长大可能就越脆弱。

  05

  情绪需要出口

  见过一个很暖的例子,一个刚入园的孩子,大概四岁。妈妈第一次送他去幼儿园,就在妈妈离开的那一刻,男孩大声哭了起来,昏天黑地的那种哭。

  这时候,幼儿园的老师出来了,她没有要求孩子不准哭,更没劝孩子要学会坚强之类的话。而是紧紧把他抱在怀里,边拍他的后背边说:

  “我知道跟妈妈说再见是很难过的事,不过你要知道妈妈下午肯定过来接你的,在妈妈来接你之前的时间里,我们来点有趣的事情好不好?”

  老师拉着孩子进了屋内,给了他一张纸和各色蜡笔,坐在孩子的旁边和他一起画画,这时候孩子已经停止了哭泣。

  面对孩子哭泣时,很多父母的反应是,不准哭,或者说这点小事,有什么好哭的。其实不知道,哭是他们发泄情绪的一种方式。他们需要理解,需要认同,而不是一味的被要求坚强。

  内心的坚强源于爱和安全感,孩子需要的不是“你要坚强”,而是拥抱与安全感。

  所以,面对孩子的挫折和情绪时,父母要做的是认可,然后帮孩子疏导以及表达自己的感受,让情绪有出口,这样孩子才能健康成长,而不是强迫压抑。

  06

  生活需要依赖

  认识一位很厉害的女性,30多岁,就已经是著名国企的高管,做过几个很有名的项目,业内人都认识,收入是老公十倍之多。

  从小就十分优秀的那种,名校金融专业毕业,典型的学霸,属于那种从来不知道第二名为何物的人。表面上看起来,精明、能干、坚强、开朗,从来不需要任何人。

  在一次执行项目时,她意外地失手了,焦虑、劳累、不安,以至于最后身体垮掉,住进了医院。

  朋友去看她,原来的女强人,竟然变得如此憔悴,朋友心疼,对她说:“你知道吗?你也是个孩子,你也需要被保护,你也需要被宠爱。”

  然后她就哭了。

  从小她就被教育说,不能比任何人差,因为将来你不能依靠任何人,任何人都靠不住,你只有变得比任何人都强,才能不被打败。

  她真的这样做了,不靠任何人,不需要任何人的帮助,甚至她的丈夫。然而她突然发现,这并不是她所需要的。

  在内心深处,她渴望依赖,渴望依偎在别人的怀里,渴望发出自己的不满和控诉,渴望能有人包容自己的瑕疵和缺陷。

  海明威说: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部分。如果海水冲掉一块,如同一个海峡失掉一角,如同你的朋友或者你自己的领地失掉一块。

  真正的关系建立必须学会彼此依赖,也只有学会真正的依赖,你才能获得更多的幸福和自信,才会更坚强。

  有学者发现,那些最快乐、对生活满意度最高的人,都表现出适度依赖的特点,能在亲密与自主之间达到平衡,相信自己,也相信别人。

  所以,别在给孩子灌输任何人都靠不住的思想了,不要把你冰冷的人际关系传递给孩子,给孩子依赖,让孩子学会适度依赖,才是真正获得自信、坚强和快乐的方法。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