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的含义及谚语精彩3篇

谚语是人们生活中常用的现成的话。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里是小编燕子帮大伙儿分享的立春的含义及谚语精彩3篇,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立春的含义及谚语 篇1

立春的含义

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又名立春节、正月节、岁节、改岁、岁旦等。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当太阳到达黄经315°时为立春。干支纪元,以立春为岁首,立春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也,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

立春与立夏、立秋、立冬一样,反映着季节的更替,立春标示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过去,开始进入风和日暖、万物生长的春季。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气候相差悬殊,“立春”的具体气候意义并不适用于全国各地,对于很多地区来讲只是一种参考意义。

立春节气谚语

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

一人心里没有计,三人肚里唱本戏。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

人勤地不懒,人懒地起碱。

人勤地不懒,秋后粮仓满。

读书不离案头,种田不离田头。

春争日,夏争时,一年大事不宜迟。

船到不等客,季节不饶人。

人误地一天,地误人一年。

增产措施千万条,不误农时最重要。

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

要想庄稼好,一年四季早。

一场春风对一场秋雨。

行下春风望夏雨。

春寒夏闷多雨,秋冷冬干多风。

春寒雨飕飕,夏寒雨断流。

春寒有雨夏寒晴。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正月十五雪打灯,清明时节雨纷纷。

立春的含义及谚语 篇2

立春的含义

立春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与立夏、立秋、立冬一样,反映着一年四季的更替。立春,意味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过去,开始进入风和日暖、万物生长的春季。“春”也意味着万物生长、春耕播种,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

立春有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二候蛰虫始振,立春五日后,蜇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三候鱼陟负冰,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溶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立春节气习俗多。吃春饼、嚼生萝卜叫“咬春”;交相庆贺叫“拜春”;乡民以麦米豆抛打春牛叫“打春”;南方还有摸牛脚之俗:“摸摸春牛脚,赚钱赚得着。”查最早楚俗,立春日在大门上立春字为“讨春”;唐人始作春饼,卷饼用生菜为“春盘”,妇女在头顶戴“迎春髻”,互赠春词为“春帖子”。

时至立春,人们也会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气温、日照、降雨,这时常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上升或增多。

同时,农谚也提醒人们“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春争日,夏争时”,一年大事不宜迟,大春备耕即将开始。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年四季的序幕也从此开始。

立春的谚语

1、立春寒,阴雨连绵四十天。

2、走亲访友拜年,莫忘讨论种田。

3、春打六九头,七九、八、九就使牛。

4、春打五九尾,累得耕牛张开嘴。

5、科学种田,越种越甜。

6、一人心里没有计,三人肚里唱本戏。

7、船到不等客,季节不饶人。

8、行下春风望夏雨。

9、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10、立春打了霜,当春会烂秧。

11、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

12、立春晴,一春晴。

13、立春夭气晴,百物好收成。

14、地是刮金板,人勤地不懒。

15、腊月立春春水早,正月立春春水迟。

16、雨水日下雨,预兆成丰收。

17、增产措施千万条,不误农时最重要。

18、地是聚宝盆,粮是宝中宝。

19、立春寒,一春暖。

20、立春热过劲,转冷雪纷纷。

21、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

22、人随节气变,保证吃上饭。

23、读书不离案头,种田不离田头。

24、立春晴,雨水均。

25、立春一日。水暖三分。

26、在头好,立春在尾暖得早;立春在中,播种在中。

27、土地是个聚宝盆,又出金来又出银。

28、人勤地不懒,秋后粮仓满。

29、要得宝,土里找。

30、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

31、立春暖一日,惊蛰冷三天。

32、吃了立春饭,一天暖一天。

33、春前十日暖,春后十日寒。

34、庄稼地里不打粮,万家买卖倒了行。

35、春打六九头,农民不用愁。

36、立春不下是旱年。

37、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

38、立春天气晴,百事好收成。

39、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

40、季节不等人,春日胜黄金。

41、正月十五雪打灯,清明时节雨纷纷。

42、夜立春,好年景;日立春,反年景。

43、春打六九头,耕牛满地走。

44、立春晴,雨水多。

45、立春下,一春下。

46、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47、春分前好布田,春分后好种豆。

48、土地不认爹和娘,收拾好了多打粮。

49、春早不宜早,春迟不宜迟。

50、立春雨水到。

51、春寒有雨夏寒晴。

52、三百六十行,种田为上。

53、预测天气变化。

54、种地不得时,必定讨苦吃。

55、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

56、农业兴,百业旺,粮棉不收断百行。

57、春分种芍药,到老不开花:芍药夏日开花,春分种太慢了。

58、春打五九尾,家家吃白米;春打六九头,家家买黄牛。

59、人误地一天,地误人一年。

60、种地不看天,瞎了莫埋怨。

61、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62、要想庄稼好,一年四季早。

63、珍珠为宝,稻米为王。

64、肥不过春雨,苦不过秋霜。

65、立春晴,一春晴;立春下,一春下。

66、春脖长,回春晚,一般少有倒春寒。

67、立春阴,花倒春。

68、立春寒,一春暖;立春暖,一春寒。

69、立春暖,回暖快。

70、雨淋春牛头,七七四十九天愁。

71、不懂二十四节气,不会管园种田地。

72、春天孩儿面,一日三变脸。

73、年逢双春雨水多,年逢双春好种田。

74、初一高粱初二黍,七谷八麦,九果十菜。

75、七十二行,庄稼人头一行。

立春的含义及谚语 篇3

立春的含义

古代“四立”,指春、夏、秋、冬四季开始,其农业意义为“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概括了黄河中下游农业生产与气候关系的全过程。

立春第一候应为“东风解冻”,两者基本一致,但作为春季开始的标志,失之过早。中国气候学上,常以每五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的始日划分为春季开始,立春后气温回升,春耕大忙季节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陆续开始。

立春,俗称打春,标志着一年春季的开始,它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头一个节气。“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就是“立春”。一过立春,就意味着冬季结束,进入了春天。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农民耕耘播种。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10℃至22℃的时段,中国台湾地区将立春定为农民节。

立春其实是一个节气,是标志春天的开始,但是真正春天的开始,要看每个地方的具体情况了,因为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进入春天的时间也是有很大差异的。

立春节气谚语

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

一人心里没有计,三人肚里唱本戏。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

人勤地不懒,人懒地起碱。

人勤地不懒,秋后粮仓满。

读书不离案头,种田不离田头。

春争日,夏争时,一年大事不宜迟。

船到不等客,季节不饶人。

人误地一天,地误人一年。

增产措施千万条,不误农时最重要。

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

要想庄稼好,一年四季早。

一场春风对一场秋雨。

行下春风望夏雨。

春寒夏闷多雨,秋冷冬干多风。

春寒雨飕飕,夏寒雨断流。

春寒有雨夏寒晴。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正月十五雪打灯,清明时节雨纷纷。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