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二小“打一字”【优秀2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谜语吧,谜语最初起源于民间口头文学,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是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表现。还记得都学过哪些谜语吗?

语文猜谜语 1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能用识字方法,自主认识本文8个生字。

2、正确朗读谜语,并猜出谜底,说说猜的理由。对猜谜语产生兴趣。

3、能按笔顺规则正确、工整地书写4个生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朗读谜语;认识8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难点:学习猜谜方法,能抓住事物特点猜谜。

教学准备

1、准备生字、词语卡片。

2、布置学生课前收集谜语。

课时安排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条谜语

激趣引入。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咱们来学习第8课《猜谜语》。

学习第一条谜语。

(一)自由读课文,了解谜面大意。

自主学习,初读课文。

1、读一读:借助汉语拼音,初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勾出生字,反复拼读,读准字音。

2、想一想:这条谜语的意思是什么?

(二)合作交流,猜出谜底。

1、读文:谁能把这条谜语正确、流利地读给大家听听?请学生读课文,大家评议。

2、猜谜:你猜出的谜底是什么?说说猜的理由。重点让学生弄清“早上开门”和“晚上关门”是什么意思。(早上醒来睁开眼,晚上睡觉闭上眼。)

找出这条谜语中的两对反义词,用横线勾出来,读一读。(早—晚;开—关)

(三)和生字交朋友。

1、认读生字:谁能把你在这条谜语中认识的'生字朋友介绍给大家?学生读出生字,媒体相机出示生字。先认读带拼音的生字,再去掉拼音“帽子”认读生字。

2、巩固生字。

(1)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

(2)用生字口头组词。

(3)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分析字形结构,记住生字。(如:加一加、合一合、数笔画等)

3、指导书写生字。

(1)媒体出示要求写的生字:门、开、关。

(2)你会写这三个字吗?怎样才能把这三个字写得美呢?

“开”字的“撇”不要写得太斜,写成“竖撇”。

(3)学生在田字格内按笔顺书写生字。

(4)评一评,写好后先自评,在写得好的字下打个点,然后进行互评,再把写得好的字拿到展示台上让全班同学欣赏。

二、学习第二条谜语

用学习第一条谜语的方法学第二条谜语。

(一)读谜面:自己小声拼读谜面,勾出生字,读准字音。

(二)猜谜语:结合课文中的插图和谜面,想想谜底是什么。

同学间相互交流:说说猜的理由。“背着房子走”中的“房子”指什么?(蜗牛背上的壳)

教师小结猜谜的方法:要抓住谜面描述的事物的特征猜谜语。

(三)学习生字。

1、在这条谜语中,你认识了哪些生字朋友,媒体相机出示生字:会、头、力、气。

2、用多种方法巩固生字。

3、你能用哪些巧方法记住这些生字?(如用编字谜的方法记“会”字:白云躲在人头下。)

4、指导写生字“气”。并在田字格中按笔顺书写。比一比,谁写得好。

(四)在课文后田字格里“把你想写的字写一写”。写完后各组选出写得最好的拿到全班展示。

(五)拓展活动。

1、班级猜谜大赛。同学们拿出课前收集的谜语,读给大家听,请大家猜谜底,按猜出的谜语的多少来评奖。

2、课外活动:回家开个家庭猜谜会,进一步激发孩子们猜谜语的兴趣。

语文猜谜语 2

1.协奏曲 提示:唐诗五言

2.携手迈进九三年 提示:《木兰辞》一句

3.写悼词 提示:唐诗五言

4.谢觉哉 提示:唐诗五言

5.新老干部交替 提示:唐诗

6.新年行好运,吉祥如意春 提示:宋词句

7.小少离家去,归来两鬓华 提示:鲁迅诗句

8.新房客入伙··上楼格 提示:毛泽东诗词

9.心 提示:唐诗七言

10.新年走上致富路 提示:唐诗五言

11.心事浩茫连广宇 提示:毛泽东诗词

12.新月 提示:唐诗

13.信 提示:唐诗

14.惺惺何能 提示:宋词

15.行贾 提示:唐诗

16.行乞无门空手还 提示:《正气歌》一句

17.行情浮动 提示:唐诗五言

18.行营 提示:唐诗五言

19.汐 提示:李清照词句

20.西点 提示:李绅诗句

21.西风昨夜过园林 提示:宋词句

22.惜春 提示:宋词句

23.惜时如命 提示:宋词

24.习拳练艺为防身 提示:唐诗

25.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提示:唐诗五言

26.小偷小摸要犯法 提示:陈毅诗词句

27.小小说 提示:唐诗五言

28.小人书 提示:唐诗五言

29.小乔为悦己者容 提示:唐诗五言

30.小琴思嫁何人 提示:李清照词句

31.西方落日映归人 提示:唐诗五言

32.小曲好唱口难开 提示:《诗经》一句

33.夕阳西下雨纷纷 提示:李清照词句

34.晓 提示:唐诗七言

35.笑看牡丹却盛开 提示:红楼梦诗曲一句

36.笑问客从何处来 提示:郭沫若词句

37.举杯邀明月·下楼格 提示:《赤壁赋》一句

38.仙乐风飘处处闻 提示:唐诗

39.五百年前,五百年后 提示:《诗经》一句

40.天下鸡皆随之鸣 提示:唐诗

41.天下无正声 提示:唐诗

42.下雨天留客 提示:苏东坡词句

43.天香 提示:唐诗七言

44.天子非常赐颜色 提示:唐诗五言

45.性格内向 提示:《诗经》一句

46.胸怀祖国 提示:新三字经一句

47.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提示:陈毅诗词句

48.休 提示:陈毅诗词句

49.休假方能去旅游 提示:毛泽东诗词

50.夏穿棉袄冬穿纱 提示:唐诗

51.仙境别红尘 提示:红楼梦诗曲一句

52.休庭 提示:唐诗五言

53.二号位 提示:《兰亭序》一句

54.夏季扫黄大行动··解带格 提示:毛泽东诗词

55.他人皆醉你也醉 (晏殊诗句)

56.燕归来 (毛泽东诗词)

57.衍 (唐诗五言)

58.万颗匀圆讶许同 (陈毅诗词句)

59.燕蝠辨 (毛泽东诗词)

60.乌飞兔走 (古诗句)

61.扬鞭千里过 (新三字经一句)

62.乌江口受阴 (红楼梦诗曲一句)

63.涂 (打一宋词句)

64.土地荒芜 (唐诗七言)

65.土改 (打一毛泽东诗词)

66.无明火 (唐诗五言)

67.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新三字经二句)

68.屯积居奇 (《诗经》一句)

69.仙舍 (千家诗句)

70.我辈岂是蓬蒿人 (唐诗七言)

71.一流音响 (《诗经》一句)

72.文章留待,朱衣点头 (《诗经》一句)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