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捕风捉影
1、我们决不要附和那些捕风捉影的事。
2、若悠悠地,似做不做,如捕风捉影,有甚长进!
3、找东西也得费心想想从那儿着手较好,像这样捕风捉影地乱找,有什麽用?
4、做事情要确实,捕风捉影地瞎搞,徒劳无功。
5、为了强调对方人品的不是,他更捕风捉影地捏造了许多传闻。
6、要击败捕风捉影者,最重要的武器就是保持冷静,专业,对读者的言论持开放性态度。
7、对于捕风捉影的谣言,我们切不可相信。
8、记载历史,一定要基于史实,不可捕风捉影,向壁虚造。
9、找东西也得费心想想从那儿着手较好,像这样捕风捉影地乱找,有什么用?
10、这个緋闻纯粹是捕风捉影的谣言,是有人见不得她好,编造出来的。
11、他指责媒体捕风捉影,蓄意制造麻烦。
12、表哥最爱捕风捉影了,等你揭穿了他的谎言,他就说是闹着玩的。
13、这个绯闻纯粹是捕风捉影的谣言,是有人见不得她好,编造出来的。
14、有些人会发现我们的批评是令人沮丧的,但我们也并非捕风捉影。
15、你听到的这些传闻,纯属捕风捉影,让人难以相信。
16、你如果不给予捕风捉影者任何的理会,他们最有可能会自己离去。
17、那些人专门捕风捉影,制造冤假错案。
18、找东西也得费心想想从那儿着手较好,像这样捕风捉影地乱找,有什麼用?
19、社会上多的是喜欢捕风捉影,造谣生事的人。
20、过错是有发生的,可能有时我
21、当西方繁荣时,党的宣传机构似乎是在捕风捉影。
22、这个捕风捉影的消息,完全是无中生有。
23、当你是抱着学习和分享的渴望去接触博客帖子的话,就会避免变成说教和捕风捉影了。
24、我们做事千万不能捕风捉影,仅靠道听途说做出判断,造成空穴来风的错误决定。
25、拿着,你们这些爱捕风捉影的西方记者!
26、有些记者专门捕风捉影,报导一些未经查证的消息。
27、事实表明,老张被公安局抓去了只是捕风捉影的谣言。
28、那些指责一点根据都没有,完全是捕风捉影。
29、说话要有根据,万不可捕风捉影,无中生有。
30、那些传闻只不过是捕风捉影,不必理会。
31、孩子是否被绑架都尚未证实,你先别捕风捉影地胡思乱想。
32、多萝西娅想到这里,蓦地打住了,责备自己捕风捉影。
33、己丑孟夏珠海梦余生撰于香港寓园影树下之捕风捉影序。
34、官府亦是捕风捉影的,我们现在也是有口难辩。
谷永,字子云,长安(今陕西西安市)人,汉成帝时担任过光禄大夫、大司农等职。
汉成帝二十岁做皇帝,到四十多岁还没有孩子。他听信方士的话,热衷于祭祀鬼神。许多向汉成帝上书谈论祭祀鬼神或谈论仙道的人,都轻易而举地得到高官厚禄。成帝听信他们的话,在长安郊外的上林苑大搞祭祀,祈求上天赐福,花了很大的费用,但并没有什么效验。
谷永向汉成帝上书说:“我听说对于明了天地本性的人,不可能用神怪去迷惑他;懂得世上万物之理的人,不可能受行为不正的人蒙蔽。现在有些人大谈神仙鬼怪,宣扬祭祀的方法,还说什么世上有仙人,服不死的药,寿高得像南山一样。听他们的说话,满耳都是美好的景象,好像马上就能遇见神仙一样;可是,你要寻找它,却虚无缥缈,好像要缚着风、捉着影子一样不可能得到。所以古代贤明的君王不听这些话,圣人绝对不说这种话。”
谷永又举例说:“周代史官苌(cháng)弘想要用祭祀鬼神的办法帮助周灵王,让天下诸侯来朝会,可是周王室更加衰败,诸侯反叛的更多;楚怀王隆重祭祀鬼神,求神灵保佑打退秦国军队,结果仗打败了,土地被秦削割,自己做了俘虏;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派徐福率童男童女下海求仙药,结果一去不回,遭到天下人的怨恨。”
最后,他又说道:“从古到今,帝王们凭着尊贵的地位、众多的财物,寻遍天下去求神灵、仙人,经过了多少岁月,却没有丝毫应验。希望您不要再让那些行为不正的人干预朝廷的事。”
汉成帝认为谷永说得很有道理,便听从了他的意见。
后来,人们便根据史料记载的谷永所述:“听其言,洋洋满耳,若将可遇;求之,荡荡乎如系风捕影,终不可得。”引申出“捕风捉影”的成语。
——《汉书·郊祀志下》
【求解驿站】比喻说话做事没有确切的事实依据,或无事生非。
【活学活用】对于~的谣言,我们切不可相信。
【妙语点拨】汉成帝刘骜虽然长得一表人才,但却是个酒色之徒,身体欠佳。加上后宫争宠,以至于成帝不惑之年仍然未有生存的子嗣。为此,他试图通过祭祀鬼神的方式以求后继有人。谷永劝谏他不要捕风捉影,着眼于江山社稷、勤于政事,才是为帝之根本。这个故事从反面启示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自己的辨别力,认真客观形势,切忌相信一些子虚乌有的事情,为心怀不轨的小人所蒙蔽,以至于做出荒唐可笑的举动来。
【近义】望风捕影、无中生有
【反义】实事求是
风和影子都是抓不着的。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汉书·郊祀志》:“听其言,洋洋满耳,若将可遇;求之,荡荡如系风捕景,终不可得。”《朱子全书》:“若悠悠地似做不做,如捕风捉影,有甚长进?”
1、那些指责一点根据都没有,完全是捕风捉影。
2、那些传闻只不过是捕风捉影,不必理会。
3、拿着,你们这些爱捕风捉影的西方记者!
4、有些记者专门捕风捉影,报导一些未经查证的消息。
5、事实表明,老张被公安局抓去了只是捕风捉影的谣言。
6、找东西也得费心想想从那儿着手较好,像这样捕风捉影地乱找,有什麼用?
7、当西方繁荣时,党的宣传机构似乎是在捕风捉影。
8、你听到的这些传闻,纯属捕风捉影,让人难以相信。
9、他指责媒体捕风捉影,蓄意制造麻烦。
10、表哥最爱捕风捉影了,等你揭穿了他的谎言,他就说是闹着玩的。
11、这个緋闻纯粹是捕风捉影的谣言,是有人见不得她好,编造出来的。
12、对于捕风捉影的谣言,我们切不可相信。
13、我们决不要附和那些捕风捉影的事。
14、我们做事千万不能捕风捉影,仅靠道听途说做出判断,造成空穴来风的错误决定。
15、做事情要确实,捕风捉影地瞎搞,徒劳无功。
16、说话要有根据,万不可捕风捉影,无中生有。
17、这个捕风捉影的消息,完全是无中生有。
18、记载历史,一定要基于史实,不可捕风捉影,向壁虚造。
19、有许多言论是荒。唐无知、捕风捉影、造谣生事。
20、社会上多的是喜欢捕风捉影,造谣生事的人。
21、然吾私心终以长辈事之,至于轻径小人之捕风捉影挑拨离间,早已置之度外矣。
22、这些捕风捉影的故事,在当时不仅口耳相传,而且刊诸枣梨,印成书籍。
23、做事情要确实,捕风捉影地瞎搞,徒劳无功。
24、这些捕风捉影的故事在当日不仅日耳相传,而且刊诸枣梨,印成书籍。
25、因为有了奈保子的这一番话,日本记者便大加发挥,又四处打探消息,捕风捉影。
26、身为一个记者,应该小心求证,才能写出无懈可击的报导,不可捕风捉影,凭臆杜撰。
27、这个捕风捉影的消息,完全是无中生有。
“捕风捉影”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比喻说话做事没有确切的事实根据,或无事生非。
这个成语来源于《汉书。郊祀志下》,听其言,洋洋满耳,若将可遇;求之,荡荡如系风捕景,终不可得。
谷永,字子云,长安(在今陕西西安市)人,汉成帝时担任过光禄大夫、大司农等职。
汉成帝二十岁做皇帝,到四十多岁还没有孩子。他听信方士的话,热衷于祭祀鬼神。许多向汉成帝上书谈论祭祀鬼神或谈论仙道的人,都轻而易举地得到高官厚禄。成帝听信他们的话,在长安郊外的上林苑大搞祭祀,祈求上天赐福,花了很大的费用,但并没有什么效验。
谷永向汉成帝上书说:“我听说对于明了天地本性的人,不可能用神怪去迷惑他;懂得世上万物之理的人,不可能受行为不正的人蒙蔽。现在有些人大谈神仙鬼怪,宣扬祭祀的方法,还说什么世上有仙人,服不死的药,寿高得像南山一样。听他们的说话,满耳都是美好的景象,好像马上就能遇见神仙一样;可是,你要寻找它,却虚无缥缈,好像要缚住风、捉住影子一样不可能得到。所以古代贤明的君王不听这些话,圣人绝对不说这种话。”
谷永又举例说:周代史官苌弘想要用祭祀鬼神的办法帮助周灵王,让天下诸侯来朝会,可是周王室更加衰败,诸侯反叛的更多;楚怀王隆重祭祀鬼神,求神灵保佑打退秦国军队,结果仗打败了,土地被秦削割,自己做了俘虏;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派徐福率童男童女下海求仙采药,结果一去不回,遭到天下人的怨恨。最后,他又说道:“从古到今,帝王们凭着尊贵的地位、众多的财物,寻遍天下去求神灵、仙人,经过了多少岁月,却没有丝毫应验。希望您不要再让那些行为不正的人干预朝廷的事。”
汉成帝认为谷水说得很有道理,便听从了他的意见。
言之凿凿 [ yán zhī záo záo ]
凿凿:确实。形容说得非常确实。
真凭实据 [ zhēn píng shí jù ]
真实可靠的凭据。
耳闻目睹 [ ěr wén mù dǔ ]
亲耳听见,亲 眼看见。《资治通鉴·唐纪睿宗景云二年》:“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目睹。” 闻:听见。睹:看见。
信而有征 [ xìn ér yǒu zhēng ]
可靠而且有证据。《左传·昭公八年》:“君子之言,信而有征。” 征(zhēng):证验。
有案可稽 [ yǒu àn kě jī ]
有记载可供查考。案:档案文件。稽(jī):查考。
确凿不移 [ què záo bù yí ]
确实可靠,不容怀疑。
人言凿凿 [ rén yán záo záo ]
指人们议论确有其事。
言必有据 [ yán bì yǒu jù ]
所说的都有根据。
指说话没有事实根据。《汉书·郊祀志》:“听其言,洋洋满耳,若将可遇;求之,荡荡如系风捕景,终不可得。”《朱子全书》:“若悠悠地似做不做,如捕风捉影,有甚长进?”
空穴来风 [ kōng xué lái fēng ]
有了空穴才有风进来。比喻流言、消息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战国楚宋玉《风赋》:“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
无中生有 [ wú zhōng shēng yǒu ]
把没有说成有。指凭空捏造。
疑神疑鬼 [ yí shén yí guǐ ]
形容人多疑:人家没议论你,别那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