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水马龙成语解释(精选10篇)

如下是小编为家人们收集整理的车水马龙成语解释(精选10篇),欢迎参考。

车水马龙的意思解释 篇1

关键词:中学语文;文言文;注释

李运富,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我国的古籍绝大多数是文言作品,现代虽然不再使用文言文,但为了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各级各类教学大纲都规定受教育者应该掌握一定的文言知识,具有相应的理解文言作品的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材就选入了简短的古诗文,初中、高中逐步增加,大学中文系的古代汉语和古代文学课程也要接触大量的文言作品,可见在现代教育中,培养学生具有读懂文言作品的能力是一个重要目标。

使用的现代人阅读古代的文言作品,自然离不开注释。作注的人,也就是编写教材的人,应该研究古代的语言文字,了解所注作品的内容和背景,并用规范的方式在适当的地方写出有助于理解原文的注释。读注的人,就是使用教材的教师和学生,他们知道注释的基本体例和方式,了解注释的内容和意图,然后利用注释来读懂原文。但读注者,特别是教师,对于注释不应该只是机械地接受,而应该对注释本身的是非优劣作出评判,发现错误的或不足的注释要予以更正或补充,这样才能帮助学生理解注释,进而理解原文。

那么,怎样才能发现文言文注释中的问题呢?这需要读注者具有一定的训诂学知识,同时也需要掌握一些诊断注释毛病的技巧,知道应该从哪些方面来进行分析。例如某些中学语文教材的文言文注释其实就存在不少问题,有注释对象方面的,有注释内容方面的,有注释理据方面的,有注释结论方面的,也有注释表述方面的,如果教师具有一定的训诂学知识,并且懂得从这些方面去观察分析,应该是不难发现这些问题的。下面以注释结论方面的问题为观察对象,举出一些实际病例来加以分析(其中有些病例在新版教材中已经得到改正,这里举出只是为了说明相关问题,没有批评教材的意思,所以例句都不标明出版信息),并且归纳出若干条,希望能对使用中学文言文注释的读者有所启示。

注释结论是作注者的看法,它告诉读者被注对象是什么、有什么或跟什么相关,读者可以根据这些结论去理解原文或了解别的知识。注释结论是否正确无误,可以从语言文字、文情语境、事理逻辑、客观史实等方面进行验证。

一、看是否符合语言规律

所谓语言规律,包括构词规律、句法规律和表达规律,也涉及语言的形式即文字和语音规律。在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中,有的不合语法,例如:

1.《六国论》:“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高中语文第二册注释:“[此言得之]这话对了。得,适宜、得当。之,指上面说的道理。”今按,如果把“得”解释为“适宜、得当”,那就是形容词,不应该带“之”为宾语。既然认为“之”是“指上面说的道理”,即“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欲急”等语,那“得”就应该解释为动词,否则不合语法。其实“得”就是得到的意思,可以翻译为“说中”“说出”等。

2.《种树郭橐驼传》:“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陪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高中语文第二册注释:“[既然已]已经这样做了。既,已经。然,这样。已,(做)完。”今按,作注者把“已”看作这句话的主要动词,那么“然”就是修饰“已”的状语。但这是不符合古汉语语法规律的。“然”作为指示代词总是谓词性的,如“虽然”“既然”“然则”“然而”等,从来不作修饰语用。因此这里的“然”也应该是谓语,而“已”则是语气词“矣”。

3.《项脊轩志》:“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高中语文第二册注释:“[垣墙周庭,以当南日]院子周围砌上墙,用(北墙)挡着南边射来的日光。垣墙,名词用作动词,砌上垣墙。垣,矮墙,也泛指墙。”今按,依注释,“垣墙”是动词砌上垣墙,“周”是名词周围,“庭”是名词院子,那么对应原句连起来就是“砌上垣墙周围院子”,虽可意会,但恐怕不成辞例,不合语法。其实,“垣墙”仍是名词,句中作状语,“周”为动词,围绕之义。全句的意思是:用围墙围住庭院,以便遮挡南边射来的日光。这样就文从字顺了。

有的不合辞例,或者说跟其他同类句例的意思不合。例如:

4.《晏子春秋·晏子使楚》:“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又:“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初中语文第三册注释:“[王曰,何为者也]您就问,‘干什么的?’”又“[缚者曷为者也]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曷,同‘何’。”今按,光从语法上分析,把“何为者”解释为“干什么的”并不算错,但问话是“干什么的”,而回答的都是“齐国人”,似乎答非所问。考察这种问句的使用情况,我们发现古汉语中“何为者”习惯用来询问人而不是事,应该翻译为“是谁?”或“什么人?”其中的“何”当“谁”讲。同类的例句有:《史记·项羽本纪》:“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史记·樊哙列传》“客何为者”作“客为谁”。《史记·平原君列传》:“楚王谓平原君曰:客何为者也?平原君曰:是胜之舍人也。”可见“何为者”是古代问陌生人的一种习惯说法。

5.欧阳修《醉翁亭记》:“射者中。”初中语文第六册注释:“射者中,射的射中了目标。这里指宴饮时的一种游戏,射中的照规定的杯数喝酒。”王水照《宋代散文选注》:“射,古代一种投壶的游戏,用箭状的筹棒去投长颈形的壶,按投中的次数来分胜负。”教材的注释虽然没有明说是什么游戏,但从“射中了目标”这类表述可以推知也认为是投壶游戏。《礼记》有“投壶”篇,记述此游戏甚详。但历来这种游戏只称“投壶”,不称“射壶”,投壶之人亦不称“射者”。如《后汉书·祭遵传》:“对酒设乐,必雅歌投壶。”王禹《黄冈竹楼记》:“宜投壶,矢声铮铮然。”古书中用“射”则是指另一种游戏“射谜”,即“猜谜”。“射”有猜度义。也专指猜谜游戏,古书中用例甚夥,不烦举。语言表达是有规律的,是社会约定俗成的,既然别的言游戏的“射”都是指猜谜,那么《醉翁亭记》中的“射”也应该是指猜谜。[1]

有的注释由于不明古人修辞方法而曲求深解,结果当然也是有悖于语言规律的。如:

6.《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高中语文第一册注:“[念悲其远也]惦念着她,为她远嫁而伤心。”按照注释,原文应该表述为“念之,悲其远也”,这恐怕并非作者原意,也不合古人行文之法。其实“念”也是“悲”,古人习惯把两个意义相同相近的字连在一起使用,它们表达的是一个复合的整体意义,不能分别解释为两种不同的含义,这就是王念孙父子所说的“凡连语之字,皆上下同义,不可分训”。因此这里的“念悲”就是悲伤的意思,人还没离开,也不到“惦念”的时候。“念”字单用也有悲伤的含义,如《乐府诗集·横吹曲辞·陇头流水歌辞》:“念吾一身,飘然旷野。”元朝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念窦娥身首不完全。”这些例证虽然时代较晚,但应该是古义的留存。

与此类似的情况很多,中学教材注释往往分训连语之义,有的虽然勉强可通,其实不合古人造句之理。如《明夷待访录·原君》:“向使无君,人各得其私也,人各得其利也。”《论积贮疏》:“大命将泛,莫之振救。”《触龙说赵太后》:“少益耆食。”《愚公移山》:“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吕氏春秋·察今》:“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世说新语·周处》:“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史记·项羽本纪》:“常以身翼蔽沛公。”司马光《训俭示康》:“人皆嗤吾固陋”“人争非之,以为鄙吝。”等等,其中的“向使”“振救”“少益”“穷匮”“岂遽”“并皆”“翼蔽”“固陋”“鄙吝”都是同义连用,而教材注释大都把它们分别当作了不同义的两个词语。同义连用还有三个词连用或单音词跟双音词连用的现象,注释中也应该把它们当作一个意义整体来对待,如:《史记·陈涉世家》:“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借第令”都是“即使”的意思。《史记·屈原列传》:“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曰”和“以为”同义。然而中学语文教材注释大都处理错误,值得读者注意。

二、看是否符合文情语境

所谓文情语境,包括话题主旨、文脉思路、上下文关系、本句意思是否顺畅等等。中学文言注释有的跟话题主旨不合,例如:

1.《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高中语文第一册注释:“[王]为王,使天下百姓归顺。”这条注释不能算错,但“为王”究竟是称王、做王还是达到王道、实行王道?“使天下百姓归顺”是“王”本身的含义还是言外之意?表述欠明确。于是有的教师把它讲成称王、登上王位之类的意思。而实际上“梁惠王”本来已经称王,早就处于王位了,所以这里谈论的不是当不当王的问题,而是怎样达到王道的问题。梁惠王问的是为什么自己的老百姓没有增多;孟子的观点是,要使自己的民众比邻国多,就必须实行王道,怎样才能达到王道呢,为王者必须首先做到让普通老百姓“不饥不寒”,而年长者能“衣帛食肉”,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王道,才能让天下的百姓归顺。可见他们谈话的主题是王道,“然而不王者”的“王”,就是上文“王道之始也”的“王道”,因此应该注释为:王,指王道。这里用作动词,实现王道,也就是让百姓归顺的意思。

2.《史记·项羽本纪》:“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高中语文第二册旧版注释:“王之,就是‘以他为王’。”今按,怀王之意不在以“王位”诱人,而是用秦国长期经营的故地激励诸将。“鸿门宴”的起因是“沛公欲王关中”,可见刘邦跟项羽之争也是争关中之地,而不是王位。因战功而封王者肯定不止一个,但在关中做王的却只能有一人。《汉书·项籍传》:“初,怀王与诸将约,先入关者王其地。”原本说得很清楚,是“王其地”而不是在别的地方做王。《史记·高祖本纪》刘邦责项羽:“始与项羽俱受命怀王,曰:先入定关中者王之。项羽负我,王我于蜀汉,罪一。”又:“吾与诸将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可见刘邦不满的正是“当王关中”而结果却只“王我于蜀汉”。因此把“王之”解释为“以他为王”不符合怀王说这话的意图。新版高中语文第一册注释改成了:“[王之]做关中王。之,指以咸阳为中心的关中地带。”改得好。[2]

有的注释不合文脉思路。例如:

3.《石钟山记》:苏轼“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者,周景王之无射也;坎镗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高中语文第二册注释:“[汝识(zhì)之乎]你记得那些(典故)吗?识,通‘志’,记住。”今按,前文写苏轼父子听到“大声发于水上,噌如钟鼓不绝”,归途中又听到“有坎镗之声,与向之噌者相应,如乐作焉”,接下来就是苏轼问其子苏迈“汝识之乎”。如果这里的“识之”意为“记得那些典故”,似乎有些衔接不上,前面并没有交代什么典故,这样发问,苏迈能明白其意吗?从行文脉络看,这里所问应该是指对前面听到的各种声音能否辨识,后面的解释“噌者,周景王之无射也;坎镗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就正好是对“识之乎”的回答。因此,“之”是指代前面所听到的各种声音,“识”应该注解为“识别”“辨识”。这样,前后思路才能顺畅。

有的注释连本句的意思也讲不顺畅,当然也是不合语境的。例如:

4.《六国论》:“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高中语文第二册注释:“[当]如果。”今按,依作注者的看法,“当与秦相较”意思是“如果跟秦国相比较”,联系上下文,语意滞涩难通,因为“则”后是两个偏正式短语,若“当与秦相较”另起一个话头,那“则”后的意思就不完整,好象被突然掐断了。其实,这段引文整个是一个条件复句,“向使”领起条件分句,直到“良将犹在”,“则”引起推导结果分句,直到“或未易量”。在结果分句中,“胜负之数、存亡之理”是主语部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是谓语部分。因此,“当”是“应当”之义,“相较”是“相当”“差不多”的意思,全句的意思是,“如果韩魏楚三国……,那么(六国)胜负存亡的机遇,应当跟秦国差不多,也许难以估计谁胜谁负谁存谁亡。”

古人行文习惯连续使用相同的结构或句式来表达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关的意思,这是一个可供注释家利用的语言环境。但中学教材的古诗文注释有的没有顾及这种语言环境,致使上下文不能和谐统一。例如:

5.杜甫诗《登高》:“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高中语文第三册注释:“[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繁霜鬓]两鬓白发不断增多。繁,这里作动词,增多。[潦倒]这里指衰老多病,志不得伸。[新停]刚刚停止。杜甫晚年因肺病戒酒,故谓‘新停’。”今按,这两句诗虽属七律的尾联,但也对仗工整,因此有关词语的解释应该前后照顾,保持一致。例如后句的“新停”指“刚刚停止”,则前句的“苦恨”应是“非常遗憾”的意思。同理,我们可以推知教材对“繁霜鬓”的解释不妥,因为它无法跟后句的“浊酒杯”相对。“浊酒杯”显然是偏正词组,指装浊酒的杯子。那么“繁霜鬓”也应该是偏正词组,即“如繁霜般的鬓发”,“繁”指“霜”的厚重而言,不可能是动词“增多”的意思。

6.志南《绝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初中语文第二册注释:“杨柳风,指透过杨柳绿吹来的柔和的春风。”朱自清的散文《春》中引用了“吹面不寒杨柳风”这句诗,初中语文第一册在《春》这篇课文里注释说:“杨柳风,吹动杨柳的风,指春风。”两处注释都强调吹拂杨柳的动态感,以为这是把春风叫做杨柳风的理据。但夏天杨柳枝叶更为繁茂,风吹杨柳的动态感更强,为什么不把夏风叫做杨柳风呢?所以这里我们应该联系上句的“杏花雨”来一起考虑,这是两个对仗非常工整的句子,“杏花雨”跟“杨柳风”的结构关系和语意关系都是一致的。“杏花雨”大家都理解为“杏花开放时节所下的雨”而不是“打落杏花的雨”或“透过杏花飘飞的雨”,那么同样,“杨柳风”也不应该是“吹动杨柳的风”或“透过杨柳吹来的风”,“杨柳风”实际上也是指时节而言,即“杨柳发芽时节所吹的风”,这当然就只能是春风了。[3]

当然,文言文也有故意破坏整齐结构而使用错综句法的,但语意上仍然要按相同结构理解,否则上下文也会讲不顺畅。例如:

7.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高中语文第三册注释前句为:“熊在怒吼,龙在长鸣,像雷鸣般的声音,震响在岩石和泉水之间。殷,这里用做动词,震动。”今按,既然“殷”当“震动(响)”讲,则注释中“像雷鸣般的声音”不知所出,跟原文对应不上。“震响在岩石和泉水之间”也似是而非,“岩石”和“泉水”能分离出“中间”来吗?再者,既然“熊咆龙吟震响在岩泉之间”一句话说全了,那下句“使深林战栗,使层巅震惊”(注释语)的主语是谁?如果认为也是“殷岩泉”的主语“熊咆龙吟”,那这个主语的三个谓语就太不相称了:“殷岩泉”放在上句,“栗深林”“惊层巅”则在下句;“殷岩泉”当动补结构理解,而“栗深林”和“惊层巅”则是动宾结构,而且是使动用法;“岩泉”被理解为并列结构,语意上又是以定语代中心词(岩泉之间),而“深林”“层巅”则都是偏正结构,这样句读割裂、语意结构又极不一致的句子能讲得通顺吗?教材注释显然是不合文情语境的。其实,这里的“殷岩泉”只是句法上错综变化了一下,语意结构跟“熊咆”“龙吟”是一致的,当讲成“岩泉殷”,它们共同构成全句的主语部分。“岩泉”泛指岩间(包括岩上或岩下)之泉,是“殷”的主语。这样,全句就结构整齐,语意顺畅了:熊在咆哮,龙在吼鸣,岩泉在震响,它们的声音使深林战栗,让层巅惊动。

三、看是否符合逻辑事理

思维要符合逻辑,办事得依顺常理。如果注释导致原文思维不合逻辑,事情违背常理,那就值得斟酌,需要改正。例如:

1.苏洵《六国论》:“六国互丧,率赂秦耶?”高中语文第二册注释:“[互丧]彼此(都)灭亡。互,交互,由此及彼,由彼及此。”今按,这条注释本身前后矛盾。后面的单字解释把“互”看作“丧”的“由此及彼、由彼及此”的方式,是副词状语;而前面的句意理解却把“互”换成代词的“彼此”而当作了主语。这两种矛盾的说法对于这个句子来说都不可取。如果“互”是代词主语,就会既与原主语“六国”语意重复,又不得不增加“(都)”来串通本来应该有的句意。如果“互”是“交互,由此及彼,由彼及此”的状语,那就会不合逻辑:“消灭”不可能是一种“交互”的行为,“此”已经把“彼”消灭了,“彼”怎么还可能再来消灭“此”呢?说我消灭了你、你消灭了我,这是不合常理的。其实,这里的“互”当解释为俱、全、都,句意言六国(先后)都灭亡了,难道都是因为贿赂秦国吗?“互”当“都”“全”“俱”讲,古文中不乏其例。《三国志·吴书·太史慈传》:“下左右人并惊骇,兵马互出。”“兵马互出”指兵马一齐出动或全部出动,不是一会儿出兵一会儿出马,也不是你出兵我出马。《世说新语·文学》:“时人互有讥訾,思意不惬。”指当时人们都嘲讽左思,左思心里不愉快。《芙渠》:“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高中语文第一册注:“莲实和藕一块使人的牙齿和嘴边感到芬芳。”除了把“齿颊”解释为“牙齿和嘴边”比较别扭外(当释为口腔即牙齿和脯颊之间),用“一块”来解释“互”多少还是揣摩出点意思来了,但如果解释为“都”就更准确。“相”跟“互”在代词、副词用法上意义基本相同,“相”也可训“都”,这应该可以当作“互”训“都”的一个旁证。如《史记·吴王濞列传》:“彼吴梁相敝而粮食竭,乃以全强制其罢极,破吴必矣。”“吴梁相敝”就是吴国梁国都疲困了。

2.《论语·季氏将伐臾》:“陈力就列,不能者止。”高中语文第一册注释:“[陈力就列,不能者止]能施展其才能则就其职位,不能这样做就不就其职位。陈,摆出来、施展。力,才能。就,居、充任。列,职位。”今按,说“能(不能)施展其才能”,包含了一个前提条件,即他有才能,而能否施展则完全取决于客观因素。如果这样理解,那冉有就没有什么责任了,这不符合孔子批评冉有的意图。而且更重要的是,“能(不能)施展其才能”应该是对客观条件所造成的已然状况的陈述,这里却说“能施展其才能则就其职位,不能这样做就不就其职位”,你还没有“就位”,你怎么知道“能施展”还是“不能这样做”呢?就不就位应该是检验能否施展才能的先决条件,而不能反过来依据能否施展才能的条件推出就不就位的结果。这样注释不符合思维逻辑和一般常理。实际上,孔子引用这句古语是针对冉有“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这种推卸责任的态度说的,目的正是要批评冉有主观方面的过错。这种主观过错可以从两个方面观察,一是就职前,一是就职后。就职之前应该估量一下自己的能力,根据自己的能力来选择合适的职位,这就是“陈力就列”的意思,跟“量力而行”相似,所以“陈力”是指把自己的能力拿出来掂量掂量,而不是指施展才能。就职之后还要进一步检验自己的才能是否称职,如果发现不称职,那就赶快停止,退出来,把职位让给别的称职的,这就是“不能者止”的意思,因此“不能”不是指你有才能施展不出来,而是指你的才能不足以干好这分工作;“止”不是指不去就职,而是说要从已经就任的职位上退下来,停止占据这个职位。

3.《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岂曰无衣,与子同泽。……岂曰无衣,与子同裳。”高中语文第三册注释:“[与子同袍]我和你同穿一件战袍。……[与子同泽]我和你同穿一件内衣。……[与子同裳]我和你同穿一件下衣。”今按,在这三章诗中,“同袍”“同泽”“同衣”的意思是一样的,都是指[穿]同样的衣报,表示在同一军队服役,军队里统一着制服,所以这样说。可注释认为是“我和你同穿一件战袍(内衣、下衣)”,这就违背了常理,两个人能同穿一件衣服吗?现代虽然有“他们两个共一个鼻孔出气”或“他们俩同穿一条裤子”的说法,但那不是写实,而是夸张地表示两个人的关系亲密,好得像一个人似的,与有没有衣服穿无关。这首诗的“与子同袍(泽、裳)”紧接“岂曰无衣”而言,强调的是自己也有衣服穿,并且穿的是跟你们同样的军服,所以这里的“同袍”不可能是“同一件衣服”的意思。

四、看是否符合客观实际

语言可以表现人的内心世界、虚幻世界,而更多时候反映的是客观世界。当语言在陈述事实的时候,它应该与客观实际相符合;如果我们对语言内容的理解不符合客观实际,那就有可能也是不符合作者原意的,这样的解释值得推敲。例如:

1.诸葛亮《出师表》:“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中学语文教材原来注释为:“不毛,不长草木的地方。”试想想,泸水在西南山区的四川境内,又时值盛夏草木繁茂之季,怎么会不长草木呢?即使是现在,四川境内也很难找到一块自然不长草木的地方,何况是自然环境没有怎么遭到破坏的古代呢?这显然是不合自然现象、不合客观实际的。其实“毛”本指动植物表皮上生长的丝状物或茸状物,引申泛指地面上生长的植物,有时特指植物当中人工种植的庄稼(含蔬菜等)或野生的草木。“深入不毛”的“毛”应是特指庄稼而言;“不毛”即未经开垦、不长庄稼的原始山区,那里偏僻荒芜、林深草茂,不是不长草木。《甘薯疏序》也是中学教材传统篇目,其中有“丽土之毛,可以活人者多矣”的句子,这个“毛”则应该是泛指植物的,可有的教材注为“草木”,有的教材释为“庄稼”,都失之偏颇。因为草木中虽然有许多“可以活人”的东西,但“甘薯”并非草木;而庄稼都是“可以活人”的,又怎么能说“多矣”!说“多矣”就意味着“毛”中有些是不能“活人”的,而且“可以活人”的东西也不见得都是庄稼,草木的果实也有不少可以吃,因此“丽土之毛”的“毛”只能解释为泛指的“植物”,偏指“庄稼”或“草木”都不符合事实。

2.杜牧《阿房宫赋》:“蜀山兀,阿房出。”高中语文第四册注释:“四川的山光秃了,阿房宫出现了。”注释把“蜀”对译为“四川”,不符合历史的实际。秦代时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其中的蜀郡和巴郡都在今天的四川省境内。查《辞源》可知,秦灭古蜀国,置蜀郡。“治所在成都,其辖境包有四川成都市及温江地区大部分县境”。又秦惠王灭巴国,置巴郡,治地包括今四川重庆市和南充、达县、秦节、彭水、涪陵等。可见不能将秦代的“蜀”跟今天的“四川”对等,原文中的“蜀”还是以指蜀郡为宜。[4]

以上我们从语言规律、文情语境、逻辑事理和客观实际四个方面分析了注释结论方面的问题,其实如果注释结论不正确,导致的问题往往不只表现在一个方面,所以我们有时可以同时从多个方面来分析,这样问题会看得更清楚些。例如《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章:“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高中语文第四册注释:“[蹴]践踏。[不屑]认为不值得,这里是不愿意接受的意思。”这样解释虽然有根据(来源于汉代赵歧的《孟子章句》),但其实既不符合语言规律,也不符合逻辑事理,跟文情语境更不协调,这不符合客观实际,无论从哪方面看都有问题。我们认为“蹴尔”所表示的应该是“与之”者的一种不情愿的表情。因此“蹴尔”应该讲成“蹙尔”,皱眉的样子,愁眉苦脸的样子,表示不乐意、不情愿。至于“不屑”,应取《正字通》的解释:“凡遇事物轻视不加意曰不屑。”其实就跟现代“不屑一顾”的“不屑”意思差不多。既然“与之”者不情愿,愁眉苦脸的,“乞人”也就不看重他给的食物了,实际的意思当然是指不接受:这样的食物吃了心里不舒服呀,有损人格尊严呀,宁愿不要,宁愿饿死!这样解释,庶几能合情合理,真正符合孟子的原意。

关于这种解释的详细论证笔者另有专文[5],读者可以参看,这里就不重复了。现在我们引述两则颇有争议的文言注释,看怎样从这些方面来评判它们的是非优劣。

1.贾谊《论积贮疏》:“岁恶不入,请卖爵子。”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旧版注释:“年成坏,不能纳税,(朝廷)卖爵位(来增加收入)、(百姓)卖子女(来度过日子)。不入,指百姓纳不了税,卖爵,汉朝有公家出卖爵位以收取钱财的制度。”另有参考资料注释为:“请卖爵子,请求卖掉自己的爵位或儿子。秦汉时有赏赐爵级的制度,因此百姓也可以有较低的爵级。这种爵级可以转卖。”《高中语文古诗文详解》并存两说,教师往往无所适从。

从表达的角度来看,除了有意的双关修辞之外,一句话的意思通常是惟一的,不可能出现可以两解或多解的情况。注释中见到的数说“皆通”现象,其实是没有找到正确解释的临时措施,决不是作者的原意。那么,这句话的解释究竟哪种说法正确呢?我们可以用上面提出的几条标准来衡量。大凡正确的注释,应该是既符合语言文字规律,又符合文情语境和事理逻辑,同时也不违背客观真实的。据此判断,当以第二种解释为是。因为从语言上看,“请卖爵子”的主语应该是一个,说成“朝廷卖爵,百姓卖子”,既暗换了主语,“请”字也没有了着落,明显不合语法。从文情语境看,前文有“失时不雨,民且狼顾”句,可见因“岁恶”而“不入”的是承前省略的“民”,那么“请卖爵子”的当然也应该是老百姓,不可能是朝廷的行为。再看事理逻辑,这段文章讲灾荒年成老百姓的艰难处境,老百姓本来“不入”,朝廷还“卖爵”,谁买?即使有富人买朝廷之爵,也不能解决老百姓“不入”的问题呀!按之历史事实,汉代的老百姓确实有爵可卖。《汉书·惠帝纪》:“五月丙寅,太子即皇帝位,尊皇后曰皇太后。赐民爵一级。”又“民有罪,得买爵三十级以免死罪。”颜师古注引应劭云:“一级值钱二千,凡为六万,若今赎罪入三十匹缣也。”《史记·文帝本纪》:“后元六年,大旱,蝗,发仓廪以振贫民,民得卖爵。”《索引》引崔浩:“富人欲爵,贫人欲钱,故听买卖也。”《汉书·严助传》:“间者,数岁比不登,民待卖爵赘子以接衣食。”前两例证明汉代民众确实有爵,后两例明确记载了“民得(待)卖爵”的事实。可见“请卖爵子”只能理解为人民请求卖爵卖子,贫民的爵可以卖给富人以得钱物,也可以卖给朝廷或官府以抵赋税。[6]

2.《曹刿论战》:“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中学语文教材和教参曾有两种全然不同的解释,一种标点为“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以“下”指下车,“登”指登车,“轼”指凭轼(即靠在轼上)。一种标点为“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以“下”为状语,往下、朝下的意思,“登轼”则指登上轼板,站在轼上。这两种意见又是谁对呢?我们认为后一种意见是正确的。前种解释虽然在本句的语法上能勉强讲通,但并不符合文情语境,特别是不符合客观实际和逻辑事理。

首先,古代的车轼虽然可以凭靠,但凭轼是为了对车下的人表示尊敬,而文章所述是在战场,战车是不需要凭轼的。《释名·释车》:“轼,式也,所伏以式敬也。”《吕氏春秋·期贤》:“魏文侯过段干木之闾而轼之,其仆曰:君胡为轼?曰:此非段干木之闾欤?段干木盖贤者也,吾安敢不轼?”《礼记·曲礼上》:“兵车不式。”郑玄注:“尚威武,不崇敬。”孔颖达疏:“兵车尚武猛,宜无推让,故不为式敬也。”(《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载城濮之战中楚将得臣对晋侯说“请与君之士戏,君冯(凭)轼而观之,得臣与寓目焉”,属请战游戏之词,故不以敬论亦不以战论,当属特例)。曹刿与鲁庄公同车观战,依礼制是不应该凭轼的。下文说“视其辙乱,望其旗靡”,则所望者为“旗”而非“人”,望旗更不需要特意标明“凭轼”这一带有敬意的动作。

其次,考古车制,凭轼不利于望远,曹刿要望齐师,根本不可能凭轼。江永《周礼疑义举要·考工记》:“车制如后世纱帽之形,前低后高。轼崇三尺三寸,不及人之半腰,故御者可执辔,射者可引弓,而凭轼须小俯也,此轼之真形状。”《礼记·曲礼上》:“式(轼)视马尾。”孔颖达疏:“马引车,其尾近在车栏前,故车上凭式下头时,不得远瞩,而令瞻视马尾也。”曹刿要观察敌旗,立身前瞻尚可,最好是登高望远,而俯身凭轼则只能看到马尾,何以远望敌旗?明显不合事理。

第三,战车之轼可以登人,车战之事需要登轼,故“登轼”应该解释为登上轼木。江永同书又云:“车前三分隧之一皆可谓之式。其实式木不止横在车前,有曲在两旁,左人可凭左手,右人可凭右手者,皆通谓之式。人立车前,皆式之地也。……军中望远,亦可一足履前式,一足履旁式。《左传》长勺之战‘登轼而望’是也。式木嵌入舆板,其内又有(zhuì,车阑)木承之,甚固,故可履也。”《吕氏春秋·忠廉》:“吴王欲杀王子庆忌,而莫之能杀,吴王患之。要离曰:臣能之。吴王曰:汝恶能乎!吾尝以六马逐之江上矣,而不能及;射之矢左右满把,而不能中。今汝拔剑则不能举臂,上车则不能登轼,汝恶能!”可见登轼是古代军事上车战的必备本领,而曹刿正具有这样的本领。[7]

这两例材料说明,作注者要慎于选择,用注者要学会评判,都需要有训诂学知识的指导,具体来说就是要从语言文字规律、文情语境、逻辑事理和客观实际等几个方面来发疑解难,掌握这些条例,有助于我们正确地为文言文作注,也有助于我们客观有效地读注、用注和评注。

注:

[1][4]参黎千驹。训诂方法与实践[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34—135、137.

[2]参黎千驹。训诂方法与实践[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24;朱城。古书词义求证法[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187.

[3]参王宁。训诂学原理[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257.

车水马龙的意思解释 篇2

下面先看看不同的书是如何解释的吧。

一、教材类

1 2002年到2010年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教材解释都是一样的;隐隐,甸甸,都是车声。何,何等。

2 大学教材《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的解释:隐隐,甸甸,都是车声。何,语助词。

二、资料类

1 《高中文言文详注及赏析》只对句意进行了说明,而没有直说这两个词的意思:一路上听着车子发出的“隐隐伺甸”的声响是何等的凄切啊。但从中我们还是能知道对这两个词的解释是车声;何,何等。

2 《文言文全解王》的斛释:隐隐,甸甸,车行走之声;何,何等。

3 《今日中学生(增刊)(高中生必背古诗文诵凄)》的解释:隐隐,甸甸,都是车声。何,助词,即今“啊”字。

4 《敦材知识详解(语文)(上)》也是用句意的方式来表述的:车子发出的“隐隐甸甸”的声响是何等凄切啊。这也是赞同为车声。

5 《(高中卷)文言文》解释:隐隐,甸甸,车行走之声。何,语气助词,啊。

三、词典类

6 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解释:隐隐,车马声。该书没有对“甸甸”作解释。

7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则没有收录这两个词条。

从上面的情况来看,基本上都承认这两个词是拟声词。存在分歧的地方,是车声,还是车马声。如果释为车声,为什么这些资料的解释有分歧?如果释为车马声,那么那个是车声,哪个是马声?抑或车马都同时发出这种声音。这都让人不明白,而细心的学生发现这种不明确的情况,心里就有点懵了。

是什么导致这种情况的出现呢?

总的来说,应是缺乏生活经验和常识,没有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和体会。上面几种解释都承认一点。就是“隐隐”与“甸甸”都是拟声词。那么,现在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这两个词到底是在仿拟什么声音,是车声,是马声,还是二者兼而有之。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不管是什么声音,都不是什么大问题。因为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要求也是“粗通”。但对于个别喜欢钻研或钻牛角尖的学生来说,那就不一样了,他们非得问个一二三来才罢休。遇到这种情况,作为教师。我们还是得好好研究一番的。

其实,说难也不难。只要有生活经验,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隐隐”是车声,一种隐隐约约的声音。“甸甸”是马声。一种细碎的而缓慢的马蹄声:如果硬要把“甸甸”也解释为车声,那就是车轮碾过碎石或土块的声音。

下面就分别来说明吧。

首先,“隐隐”是车声,一种隐隐约约的声音。它不可能是车轮与地面接触碾过或碾碎石块或土块发出的声音,那种声音应该是“啪啪啪”地响的。为什么呢?西汉时没有橡胶轮胎,那么马车就几乎是用木料做成的,木制车轮对地面的冲击没有缓冲,不大可能发出“隐隐”的声音。

那么可不可能是车轮轴心与车轴互相磨擦发出的声音呢?车轮轴心与车轴互相磨擦肯定会发出声音(当时不可能有滑轮),但这种声音是比较尖厉的,例如有一翻译就是这样的,“(车轮声响)咕噜咕噜”,尤其是车上坐着刘兰芝,抑或还有一个马车夫。当然,如果当时懂得技术,在车轮与车轴接触部位喷些水或油(这不可能是现代的油),以减小磨擦降低声音还是可以的。

这里又涉及到另一个问题,减小磨擦降低噪声,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和诗歌所表现的情感和此刻呈现出的氛围有关。我们还是来回顾一下吧。

刘兰芝被焦母所遣,乘车归家,此时心中自是悲伤。焦仲卿跟随在车后,心中是一千个舍不得一万个舍不得,但又无可奈何。两人一路均是默默无话。整个场景的气氛是寂静而显得悲伤。任何声音的存在都会破坏这种氛围,而如何来表现那种寂静,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呢?文学作品贯用的手法就是无声与有声互衬(即便有声也是细微的)。

这种例子古诗中是俯拾即是的,试举三例体会体会:(注意加线句子)

例1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例2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飞鸟,时鸣春涧中。

例3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说准确点,“隐隐”之声应是马车木板或榫头受挤压而发出的微弱的声音。这种声音在嘈杂的环境条件下是不易听见的,只有坐在车内的人或是非常靠近马车的人才能听见。现代社会还发出这种声音的交通工具,除了那些原始的马车、架子车,就可能只有老旧的火车了。飞机是不可能发出这种声音的,不然早就出事故了。现在的动车和高铁是否是有这种声音,我还没有坐过这两种车,还不敢妄下结论。如果你有机会乘坐前边三种车,在一个空旷的环境或夜晚,你可要好好地听一下。这样,你也就能知道“隐隐”之声是怎么回事了。

第二,“甸甸”是马蹄声,是一种细碎的声音。这种声音是钉了马掌的马蹄踏出来的,这是许多老百姓都熟悉的。什么时候给马钉马掌,为什么要给马钉马掌,随便上网一查都可以明白的,这里其实是用不着多说的。南方人见过马的不多,对马的了解也大多通过电影电视,现在网络技术发达了,又为南方人了解马多提供了一条途径,特别是现在古装戏泛滥,使了解马蹄声显得更是容易了。只要你是一个有心人,这个问题都是不难的。所以这个问题在此没有多说的必要了。

下面,回到对句子的意思理解上米。

把“隐隐”理解为车声,“甸甸”理解为马蹄声后,“何”理解为什么呢?是语助词“啊”还是副词“何等”呢?笔者认为理解为前者可能要好些。《广释词》就这样注释:“何”犹“啊”,语助,无义。

这样一来,“隐隐何甸甸”的句意就可以这样:马车“隐隐隐隐”摇啊,马蹄声“甸甸甸甸”碎啊。这样用细微的声音打破了刘兰芝与焦仲卿不得不分离的空间环境的寂静,也同样能衬托当时两人的悲伤心情,尤其是不再会让学生产生误解。为教师省却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于此,也不知读者诸君和语文界的同人会否同意我的见解。

参考文献

[1]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第一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38 3

[2]高中文言文详注及赏析[M],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94

[3]文言文全解王[M]北京:海豚出版社,2007:86

[4]今日高中生(增刊)(高中生必背古诗文[M],成都:四川教育报刊社,2001:80

[5]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教材知识详解(语文)(上)[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8:39

(6]文言文(高中卷)(全解一点通)[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211

[7]古汉语常用字字典[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118

车水马龙的意思解释 篇3

泠晶/超级侦探少女,神秘泠氏家族传人。

龙乐天/身怀武功绝技的青年律师。

窦大鹛/智商160以上的天才少年,电脑高手。

宁思远/牛城刑警大队副队长。行事果断干练。

蔡耀/警队中最执着的菜鸟,做事爱钻牛角尖。

上期回放

在泠晶的帮助下,宁思远找到了嫌疑人辛基的犯罪证据,但这却是一件无法了结的案子,作为第一犯罪人,辛基只是杀人未遂,真正的主犯却还在幕后。警察蔡耀突然来拜访死者,他又带来怎样的新线索?

一直到泠晶肚子里发出咕噜噜的抗议声,大家才意识到时间已经很晚。龙乐天建议随便找一家餐馆宵夜,众人沿着马路寻到一家夜间开业的饭店,要来了一些简单的小菜。

从泠晶坐着的位置上,正好可以看到街对面那条古老的护城河――小黄河。虽然名字很俗,但夜幕下的景色却很是漂亮。其实这条河,还有个历史笑话,明朝万历年间,牛城遇大水,身居宰相的王本固得知家乡遇灾,当即上书神宗皇帝,建议调集民众火速治理。皇帝误把王本固奏折中的“黄水”二字看成“黄河”,责成工部、户部筹集费用,组织人员治水。皇帝如此重视的工程上马后,人们才发现要治理的只是一条普通的小河,皇上是金口玉言,说治理黄河就是治理黄河,于是这条河便有了今天的名字。

牛城的历史久远,隐藏的历史故事何止千万?泠晶咬咬嘴唇,看了眼桌子上的文物,若有所思。那是一方貌似普通的铜质方简,上面的文字形状怪异,显然不属于汉语范围。就算不是内行人,也能看出它的独特之处和经济价值。

发现并带它来这里的蔡耀警官,正神采飞扬地讲述这件文物的出处,可能是他第一次独立办案成功吧,他情绪相当激动,事情经过里的某些地方,在他的表述下简直难以置信――

“萧家营村在浆水镇所处的地理位置可谓是穷山恶水,你们是没去过那地方,鸡不下蛋鸟不拉屎,但是那里的住户,人人住着二层小楼,个个手中部拿着新款手机。为什么?原因很简单,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他们吃的是祖宗留下的那些文物。知道‘襄王虎符’吧?牛城以前名字叫做襄,那虎符就出自萧家营一户山农家中。”

龙乐天放下饮料杯,把铜简放在手中端详:“这么说,那里的村民个个干起了挖掘文物的勾当了?如果没猜错的话,让你办理的那件案子中,被害人是因为这个东西而丧命的。”

“对对!”蔡耀兴奋地点着一根烟,抽了两口想起来什么,连忙给龙乐天也敬了一根,接着说,“经过我详细的摸排,从200多户1000多人中找到了3个嫌疑人,你要知道,我光挤出那些水分,付出了多大的努力。”

泠晶笑一下,她明白,有些推理能力不强的警察,只会摸排和蹲坑。蔡耀拿出笔记本:“萧文林,死者的本家兄弟,两个人经常在农闲时上山寻宝,据被害人妻子反映,当被害人发现铜简后,他多次上门,请求来分一杯羹,遭到拒绝。案发前,村里人看到他骑自行车追赶进城卖文物的被害人;萧大山,也是萧家营的人,一贯游手好闲,有多次偷盗的记录,在被害人遇害当天,不能拿出有效证据,证明自己的行踪;张鹏,牛城文物商,被害人买卖文物的上线,案发当天在门市久等被害人不来,便打手机给被害人的妻子,说还没等到被害人,问一下是否已经出门。这时被害人的妻子才意识到出事,于是报警。”

“萧文林萧大山的调查很详细,”宁思远说,“张鹏的很含糊,你看了他手机记录了吗?”

“他的手机和通话记录我部检查过,早晨6点他接到被害人的电话,等了整整一天后,下午6点他打给被害人妻子电话询问。”蔡耀狡黠地眨眨眼,“还有,萧大山案发当天晚上回家时,很多人看到他身上有血迹,神色慌张。萧文林出村追赶被害人,一直到第二天才回家。”

窦大鹏皱着眉头:“三个人部有吞没文物的动机,不过我觉得萧文林嫌疑最大,因为……”

没等窦大鹏秀他的推理,泠晶问道:“你从张鹏那里找到铜简后,去什么地方了?为什么会到萧楠臻那里找天祚鼎?”

蔡耀手中的烟灰掉到桌子上,惊愕地看着泠晶:“我一直蹲了三天的坑,才等到张鹏拿出铜简交易,你怎么这么快就知道凶手是谁了?”

龙乐天连忙将桌上的烟灰吹开:“很简单的推理啊,除非你已经知道我死亡,否则你在等我的时候,不会打电话给我的家人,来询问我的去向。”

蔡耀发出绝望的:“如果当时龙大律师和泠晶在,这个案子一周前就能结束了。”

宁恩远安慰道:“你做的工作很细致,他们虽然推理出了凶手,但你拿到了关键性的证据,仍然功不可没。”

蔡耀如释重负,看来没有灵敏的脑子,只要通过不懈努力,一样会抓到罪犯。窦大鹏拉了拉泠晶衣服:“我觉得推理有漏洞,如果被害人当时关机或者根本就已经死亡,不能接听电话,张鹏这才打电话给他的家人。”

泠晶小声说:“既然早晨6点约好交易地点和时间再上的路,其间被害人没理由关机。就算被害人已经遇害,不能接听电话,张鹏也应该先拨通一下被害人电话,再联系他家人啊。而蔡耀警官检查手机通话记录时,没发现这点。”

蔡耀继续说:“我拿着这个铜简回到牛城,文物局有关专家马上过来鉴定,这东西你猜是什么?是辽国时期的名片,而一般使用铜做的,一定是达官贵人。专家对上面的文字进行了破解,翻译成汉语是这样的一个意思――”说着将一张纸条放在桌子上,纸上文字是:“武王伐纣首兴嗣,市井布衣食神胙”,蔡耀有些得意:“这可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谜语啊。”

窦大鹏连忙打开手机登陆网络,将这两句诗发到网上搜索,却没得到答案。泠晶却不着急,看着字条仔细研究。宁思远则斜眼看蔡耀:“你就不能不卖关子?好像自己多能似的。”

泠晶看着那两句诗,慢慢地露出笑容,她说:“原来在暗指天祚鼎啊。”

大家很是吃惊,就连最了解泠晶的龙乐天也感到不可思议,泠晶的确掌握很多方面的知识,但说到连古诗词都能精通,龙乐天没想到。看到大家的表情,泠晶笑道:“其实,刚才蔡耀哥已经给我们答案了,我们要做的,就是联系谜面和谜底,看看其中的联系,仅此而已,很简单的推理。”

“可是,我没有说漏嘴啊。”蔡耀极力解释,“我只说了这个谜题,没有透底。”

宁思远打了个响指,呵呵乐起来:“我也知道了,如果不是已经破解了这个谜题,蔡耀这小子怎么会到萧楠臻家啊。”

窦大鹏也恍然大悟:“他之所以去看天祚鼎,就说明这段文字说指的就是它。可是……如何来解释呢?”

泠晶指着纸上的字说:“武王伐纣建立了周,而周兴嗣写了《千字文》,《千字文》第一个字是天,所以‘武王伐纣首兴嗣’就是‘天’字。‘市井布衣食神胙’按照拆字组合的方法来分析,布衣就是平民,神胙就是天神赐的

肉,月字旁是甲骨文“肉”字的变形,实际是“肉”字――人体内脏的所有器官,都有月字旁――,布衣把肉吃了,胙不就是‘祚’了嘛。所以答案就是天祚鼎。”

蔡耀心悦诚服点头:“没错没错,那些文物专家就是这样说的!所以我才去找天祚鼎。因为那些专家说,这个铜简背面的人名和暗指的东西,都似乎在隐藏一个秘密,如果能找到天祚鼎,说不定可以破解出来这个秘密。”

“哦?”大家的兴趣都被调动起来。

蔡耀挠挠头:“专家说的,我十之八九听不明白,按照他们所说的理解这块铜简和辽国最后那段日子中的一件谋朝篡位、弑君反国事件有着巨大关系。以上就已经很值得研究了,但它有更让人觉得恐惧的力量,那就是它拥有一种魔力――这可是那些专家说的,作为警察我根本不信――拥有它的人都没有好下场。”

宁思远电话响起,她起身到一旁接听,随后返回,对蔡耀说:“你要是还知道自己是警察,就别在考古方面下功夫了,研究铜简和天祚鼎是你的责任吗?”说完这些,她又转身对龙乐天说,“技术部打来电话,已经查出来一个人在上午8时进入被害人萧楠臻房间后,就一直没有出来,通过对那位冒充保安的神秘人的身材比对,技术人员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把握认为两人是同一人。”

龙乐天点点头:“看来泠晶的推理是正确的,这个家伙早早潜入被害人房间中,在杀死被害人后,打电话给被害人母亲,让她发现现场并引来保安,随后自己化妆成保安的样子,大摇大摆离开现场。查出来那个人的身份了吗?”

“因为进来和出去的时候部带着帽子,摄像头又在头顶上,所以不容易辨别出来。”

龙乐天说:“回头帮我拷一下那段监控视频,我希望能从中看出嫌疑人的体貌特征和习惯动作,对日后抓捕有益处。”

宁思远想了一下,对大家说:“时间不早了,部回家睡觉去吧。蔡耀破案有功,但私自携带贵重且重要的证据外出,严重违反纪律,功过相抵,不再给予表扬或者批评了。”

蔡耀委屈地申辩:“我……”

宁思远没有给他说话的机会:“马上和我一起回队上,把证物交给有关部门妥善保管!还有……乐天,那件事……”

龙乐天看了看宁思远手上的铜简,说道:“我明白。今天太晚了,明天一早我就找熟人了解一下。”

雷厉风行的宁思远冲龙乐天微笑了一下,马上和蔡耀离开饭店。龙乐天叫来服务员,一边掏出钱包一边问对面的两个孩子:“你们还吃点什么吗?”

泠晶和窦大鹏一起摇头:“什么也不要了。”

就在龙乐天打算埋单时,饭店外面传来宁思远的叫嚷:“我是警察!住手!”

龙乐天飞身出门,已经晚了,两个男人将宁思远强行带入一辆车内,飞驰而去。按理说,作为刑警队长的宁思远擒拿格斗技巧并不输于男人,制服三五个歹徒的本事也是有的,但是如若不是亲眼所见,龙乐天也无法相信,将她带入车内的男人竟然有如此本事,在他们面前,宁思远简直变成了羊羔,没有任何反抗能力。龙乐天奋力朝歹徒的汽车追去,只跑了几百米就知道再追赶也是枉然,车已经消失在夜色之中。那些人的驾驶技术和绑架技术近乎完美,从开始绑架到带人离开,连20秒钟的时间都不到。

龙乐天返回现场,看到泠晶跪在蔡耀面前――可怜的警察似乎在事发的一瞬间,就已经倒在那里了。龙乐天跑过去,伸手要扶起蔡耀。泠晶连忙制止:

“别动他了,已经确认,他的腰椎断了,120很快就到。”

龙乐天瞪大眼睛,他已经明白宁思远是被怎样的一群人带走,能瞬间让一名警察失去战斗力,对方绝对是职业杀手。他也跪在蔡耀面前:“刚才发生了什么事情?那两个家伙是谁?”

虽然腰椎断裂,但蔡耀意识还算清醒,脸贴在马路上,身子不能动,在昏迷之前,他这样说:“他们是冲铜简来的……一只一下……我整个人就废了……对方不简单……那铜简果真附有诅咒!”

清晨终于来到,一夜未睡的泠晶离开卧室窗户,看了看表,已经是6点半了,仍然没有宁思远的任何消息。送蔡耀到医院后,龙乐天就一直没有回来。吃完早餐,泠晶决定还是放弃打电话给龙乐天的计划,尽管自己也很担心蔡耀的伤势,但现在打电话询问,还不是时候。

她更担心的是蔡耀昏迷前的那句关于“诅咒”的话,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它可能是找到宁思远的唯一线索。

蔡耀本来是打算说的,但是昨天晚上在饭馆里的人谁都对此不屑一顾,不管是侦探、警察还是律师,没有人相信,他们相信证据。

人头痛在“果真”二字上,蔡耀应该知道“诅咒”的结果,而且自己也不幸成为“被诅咒”的一分子,最要命的是,在蔡耀和宁思远之前应该还有被害人,之后或许“诅咒”仍会继续。蔡耀很有可能知道关于此结果的来龙去脉,如果要了解更多,那么就要沿着他走过的路再走一遍。

于是在7点离开家门的时候,泠晶打电话给窦大鹏,让他帮忙编个理由请假。

早起的公交车拥挤得要命,到达文物局时,泠晶似乎感到自己已经晕车,天旋地转、头晕眼花,这感觉太难受了。就在状态最不好的时候,一瓶苹果醋出现在她的面前,她抬起头:“窦大鹏?你怎么跑到这里来了?”

“谁叫你让我从一开始就参与到这个案子中来了?”窦大鹏说,“如果让我虎头蛇尾匆匆结束探案经过,我宁可去死――你要为此负全责。”

罗池非的办公室就在文物局的三楼,房间不大,里面放满了专业书籍,作为牛城屈指可数的辽史专家,他在文物局有着非常受人尊敬的地位。尽管肴身份,却没有一点架子,明白泠晶和窦大鹏的来意后,罗池非很热情地让两个少年坐在沙发上。

罗池非回到自己的座位上:“首先,我们要了解铜简是什么,铜简的学名叫做‘谒’古人做名片分为木竹、绢、铜、银、金等质地,不同的质地,代表不同的等级,皇帝用的是金简,皇亲用银简,重臣用铜简。所以,单从铜简质地上,我们就已经能估计出来它的价值,更让人兴奋的是,这个铜简的主人,也就是铜简上的名字,把上面的辽文翻译成汉语,他就是――濮阳衫,怎么样?是不是如雷贯耳?”

难怪蔡耀昨天晚上说史学专家的话,他十之八九没有听懂呢。泠晶和大鹏对视了一眼,一起摇摇头,这个对他们来说,太陌生了。

罗池非深入地解释道:“耶律乙辛!耶律乙辛总应该知道是谁吧?”

泠晶仍是摇摇头,窦大鹏尴尬地道歉,好像不认识耶律乙辛是自己不应该犯的错误。罗池非失望地说:“现在的孩子们,应该好好学习一下历史了。”

泠晶不以为然地挑挑眉毛:过去的孩子未必也知道那么一个人物。

“嗯……”罗池非说,“耶律乙辛并不是皇族人,却是辽国‘辽道宗’时期的重臣,诬死皇后灭皇子,谋朝篡位,传说筹得大笔军饷打算搞。我们刚才说的濮阳衫,史料上记载,是耶律乙辛唯一信任的人。在耶律乙辛事发

被缢死后,濮阳衫不但带大了耶律乙辛的孩子,而且还保留了那笔军饷。《辽史》记载着,濮阳氏世代守护那笔宝藏。从而,我们估计,濮阳衫怕后人忘记宝藏的位置,留下了重要的线索,同时又怕秘密外泄,便层层设防,如果说天祚鼎是一份藏宝图的话,那么濮阳衫的铜简就是指向藏宝图唯一的线索。”

泠晶不得不打断罗池非的“历史扫盲”:“蔡耀警官在披歹徒袭击后,趴在地上说了一句话:‘那铜简果真附有诅咒’,罗叔叔您怎么看这句话的含义?”

罗池非无奈地摊开手:“历史上,濮阳衫的铜简一共出现过4次――当然,濮阳衫不会只有一张铜简的。不管如何出现在世人面前,每一张铜简都仿佛带着诅咒一般,得到它的人必有血光之灾。我们搞考古的,别看外面人叫我们学者、专家,其实部很迷信这些,历史证明,很多盲目的考古行为,要了很多人的命。当然,有些可以解释为古墓细菌或者机关,但有些东西还是无法解释。”

泠晶点点头,研究超自然现象和不可解释事件的组织,她倒是知道不少,甚至可以说,去世的父母兄长都曾经效力于这一组织,这些都是后话,其实对于古墓的灵异事件,泠晶了解的并不比面前的这些专家少。

“这么说,那些人绑架宁思远,并不是针对她的身份,而是冲着她身上的那份铜简?”泠晶喃喃自语。

罗池非听到了这句话:“但是,就算破解了铜简的谜语,没有天祚鼎也是枉然。”

可是天祚鼎就在前一天,也消失了!

难道两个案子之间有联系?

泠晶突然感到一阵寒战,如同身陷一个巨大的阴谋漩涡之中,她咬咬牙:“天祚鼎我在萧楠臻先生的藏书中看到过照片,很普通的一个小香炉,居然埋藏如此巨大的秘密……罗叔叔,找到绑架宁姐姐的唯一方法,就是先一步找到宝藏的秘密,这样我们才能知道罪犯下一步的计划。在这方面,您能提供一些线索吗?”

罗池非无奈地摇摇头:“你说到的萧楠臻先生,我是认识的,他也算得上半个辽史专家。天祚鼎上的确是有首谜语,但绝对不会像铜简上那么简单,我们组织过专家论证,却没有结论……”

车水马龙的意思解释 篇4

化龙池变身酒吧街

化龙池其实只是一条200米长的小街,但却是长沙仅存的4条复古麻石街之一。化龙池名字听起来有点古老,讲起来也是“很久很久以前……”。简要地说,这条街上有家铁匠铺。铺里有一老店主和一个小学徒。店主自私贪婪恶毒,学徒善良忠诚老实。学徒夫妇决心舍身救下全城老小的性命,二人用铁水把化成孽龙的恶毒店主熔化了,也为此献出了生命。后来,井塌之处变成了一口小池塘,人们为纪念学徒夫妇勇斗孽龙,就把这个小池塘叫“化龙池”,这条街被叫做“化龙池”街。这故事听起来比较老套,也没必要深究,其实亦是生与死,义与邪的草根故事导出的善恶价值观。

反正它让这条街与众不同了。几年前,化龙老街上门户破旧,道路弯曲,相当于都市里的棚户区。可能越是这样的地方,越能招来那些有点艺术感觉的人想入非非。因为这里在闹市中心,离黄兴商业街只几步之遥,又有那么经典的一个故事做底:有消费气氛,又有些古意盎然,这样的地方就很招人,招那些有点品味,有点想法,又有点懒散的人,于是这里的酒吧应运而生。

改造不久,这条街上的酒吧就红火起来,有追求的生意人变着花样地推出各种主题的酒吧。人们像开了窍似地扎堆到这里,曾经无人要的棚户房子,一时间身价突飞上涨。长沙的时尚青年们总算找到了聚会的地方,化龙池滔吧一条街上足足挤了大大小小42家酒吧。这些酒吧大多价格适中,酒吧不大,但是气氛很好。

如果你晚上8点钟来到这条街上,还非常冷清,会有人告诉你:来得太早了,要9点以后才开始上人呢。泡吧逐渐成为长沙年轻人夜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午夜12点意味着精彩的一天才刚刚开始。比起大酒吧的喧哗,化龙池的小酒吧更让人感觉到温情。

这条街上酒吧的名字很有意思:“乌托邦”。大概是受了电视连续剧《奋斗》的影响,把里面的名字照搬到现实中来。YOU AND ME,据说是电视圈里两个艺人合伙投资的,而且肯定是一位男生一位女生,否则不会想出这样情意绵绵的名字来。“驿域”则是主打户外主题,可能是一群驴子的据点。还有美莲娜、TT和66,你就有点晕了,不知道他们到底要表达的是个啥。

其实只要你走进去,就会觉得:地方对了,啥也不用表达了。

在化龙池的酒吧里,一般没有最低消费,最低20元就能享受到冰镇啤酒,而最贵的啤酒也不过35块钱。除此之外,灌装啤酒、桶装啤酒和红酒、威士忌也应有尽有。如果是三五好友,一个桶装啤酒绝对够了,价格不过200块。

去之前最好了解每个酒吧的主题风格,这样可以直奔与自己口味相近的地方。有的酒吧有乐队,有的没有。看你图热闹还是图安静了,进去之前最好问问,免得去了不舒服。

这里的酒吧面积都很小,内部空间有点狭窄局促,但一般都有个小露台。如果想宽敞些,最好到外面的露台。但是露台位子有限,所以要去就早点。

“擂吧”,生猛并勇往直前着

老远就看见空中一个大大的“擂”字,这就是酒吧的名字。你会觉得这名字好没来由,哪跟哪呀。可是你和里面的人一聊,就明白了。

月月是个20多岁的长沙姑娘,是“擂吧”的店面经理,也是这条街上唯一女店面经理。

月月解释酒吧的名字:擂,就是“作死个擂”的意思。一开始还不太感受出这话的语感,后来说给同来的长沙人听,他们都会心地笑了。月月说是“勇往直前”的意思,我分明感觉出了“往死里整,豁出去做”的狠劲儿。看来长沙人娱乐也是恶狠狠地,全心全意地往上扑呀。

月月一再强调酒吧的主题是户外越野,那种家庭小轿车的郊游根本不能与他们混为一谈。为了证明和尽量夸大二者间的区别,酒吧的装饰也很体现往生猛靠拢,似乎不这样不足以体现这一主题。比如那一串串吊起来的进口品牌的啤酒瓶子、故意制造出来的破损墙面、粗木桌子、宽大的废旧轮胎等等,这些能是开家庭小轿车人喜欢的吗?

酒吧墙上的照片都是开车去之类的,这也是月月每次很自豪地向来人介绍的地方。他们曾经去了哪里哪里,那里的条件多多艰苦,路程比较艰难,关键是只有开着越野车才能到达。她说自己也最喜欢开越野大吉普,她个子不高,完全是南方女孩的娇小身段,我真想不出她开个大吉普是什么样,警察别以为这车是无人驾驶吧。也真别小看了喜欢玩酷的这些人,他们的心气儿高着呢。

但是月月总说自己是“内心狂野,外表温婉”。她说,酒吧展示给人的是狂野,但是当她坐在角落中,会有无限忧愁涌上心头。她说自己就是这样矛盾着的。

月月的打扮确实既柔美又有点酷,比如披肩发加运动帽,很显线条的绒裤子和全皮的大头鞋。感觉不太搭配的衣服,到她身上就很搭了。据说那大头皮鞋把她脚趾头磨得生疼,但是她还是舍不得换掉。

月月说她身上有三件东西是必备的:大背包、墨镜和帽子。大背包里要装很多很多东西,当然不是什么细软,月月不喜欢那些;墨镜是酷一族必备,当然可以摘下,但是帽子从来不能摘,即使在夏天。月月的帽子是那种带沿的运动帽,不摘帽子是因为她觉得自己不漂亮,帽子可以遮挡一下。月月其实长得很乖巧,比她丑的人多的是,还不是欢天喜地地露着脸,怎么她就必须戴帽子呢?月月对自己要求实在太高了。

月月曾经是导游,按她的话说,玩遍了中国。但是现在最想的居然是“出家”。当她把这两个字说出来的时候你会吓一跳,这么个年轻时尚的小姑娘,怎么想到了这个?月月才不管你怎么想呢,她只是在说自己的想法,地方已经选好了:五台山。

我一边听她的话,一边环顾着她一手打理的这间小酒吧,怎么也看不出这是一个很想出家的小姑娘设计并经营的酒吧。这酒吧和酒吧里的人也够混搭的呀。

当我们的摄影师给月月拍照的时候,她很注重镜头感,要试着摆好各种POSE,还要我们的摄影师拍出“淡淡的忧伤”来,感觉他比摄影师还懂。真是少年强说愁,她要出家,谁信呢。出嫁还差不多吧。

临走时,我逐渐领会出这个“擂”的境界了,其实月月本身就是个不错的诠释。北方人数落孩子,总习惯说你“作死呢”!就是你“不要命得折腾吧!”的意思。月月说的“作死个擂”也有点跟自己过不去吧,反正她这个年龄还有足够的时间去折腾,去擂!直到真正老了的那一天。

“马语者”里的小纸条

往化龙街里走不远,迎面就能看见一堵墙,上面装饰着匹腾空而起的马,里侧打上灯光,一匹黑影中的马就亮相了,晚上看起来很有效果。这就是以马为主题的酒吧――马语者。

名字肯定来自美国那个电影《马语者》,这个酒吧的老板也肯定是个爱马懂马的人,因为骑马的人要达到的最高境界,就是人马交流,明白马在想什么。能明白马语,是玩马人的追求。

这家酒吧的装饰把马的主题烘托得无处不在,牛仔布做的门帘和墙布,马掌做的门把手,美国西部牛仔穿的带皮流苏的护腿,门口还放着石头做的马槽,以及两个真正的大马鞍。

通人性的动物确实是招人爱,现在养狗成风就是例子。但是中国人懂马的人还非常少,古希腊人认为马是海神的影子,是神恩赐给人间的礼物。电影《马语者》中,汤姆与那个叫作“朝圣者”的马之间的交流,对马像对自己深爱的人一样柔声细语,让人觉得马是如此充满灵性的动物,绝不亚于狗。

更有趣的是,酒吧里随处可见的小小便条,贴在随意的每一个角落,或桌子角上,或门扶手上,读起来让人总要笑。比如:允许拍照,禁止牛B;讲价请绕行,土贼请执行;不准闷骚;你的丑和你的脸没关系;别混日子,小心日子把你混了;你颓废,其实你早就荒废了等等。

不知道他们是从哪里下载的这些当代格言,读着这些,你会觉得这酒吧里的人该是些比较有个性的人;你进来坐上半天,出门后,似乎自己也要个性起来了。

这些纸条一定是店面经理谭弦的杰作。20出头的小谭,既有着店面经理的沉稳。也有着这个年纪小伙子的“酷”。他专门学过调酒,还会表演花式调酒呢。

为了招待我们,他亲自上场,他先给我们调出一款名叫“海洋之心”的鸡尾酒,名字听起来似乎来自《铁达尼号》。但是小谭说这是他自创的鸡尾酒。先用红糖浆加冰块加雪碧,调好放下,之后再用朗姆酒加蓝橙利娇加椰子香酒混摇,之后把它注入到事前调好的杯中。杯内的酒呈现出红黄蓝三色,上面还加了橙块。他把酒推给我们,这简直是艺术品,宜看不宜喝呀。

小谭说喝吧,这不算什么,需要还可以再调。之后他回到吧台后面,开始给我们表演起来花式调酒。

只见瓶子在他手里上下翻飞,他还能把瓶子在身前身后翻滚,动作非常流畅,看似要失手,其实逗你玩呢。花式调酒看起来赏心悦目,表演者要有点杂技演员的功夫,手脚灵活多变,看起来很悬,其实都操纵在股掌之间。有些客人来酒吧就是冲着花式调酒来的,而这条街上虽然家家开酒吧,但是酒吧里能耍两下子的人还真没几个。

车水马龙的意思解释 篇5

今年24岁的李龙俊,是武汉大学历史学院一名博士新生。从2013年开始,他几乎每年都参加义务献血活动。有人笑他傻,他只笑笑不说话。一次,李龙俊看到了姚明拍的公益广告,大超-中华骨髓库校园爱心之旅启动仪式在人民大学举行。作为中华骨髓库志愿者,姚明参与了中华骨髓库相关公益推广活动。在广告里,姚明动情地说:“没有比拯救一个生命更重要的事情。”这句话在李龙俊的心里掀起了一股巨浪,经过审慎地思考,他决定加入中华骨髓库。

自从李龙俊加入了中华骨髓库,好多同学都投来不解的目光,有人说他脑子进水了,有人觉得他太冲动了,捐献骨髓怎么可能跟献血画等号呢?闹不好会影响造血功能。尤其关系不错的哥们,苦口婆心地劝他,千万不要感情用事,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后悔都来不及了。而他告诉哥们,这是他经过深思熟虑后做的决定,他不会为自己的决定后悔的。

自从那天接到骨髓库打来的电话,李龙俊就进入了积极准备的状态中。时间进入7月中旬,李龙俊又接到骨髓库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美国患者最佳移植时间为7月16日―7月21日,让他做好心理准备,而且一定要征得父母同意,因为进行骨髓采集时需要住院一周,入院时需要家属签字。看来父母这一关是必须得过的。他赶紧从科普网站、图书馆、红十字会等处查阅造血干细胞的各种资料,以便耐心讲给父母听,好让他们在关键时刻同意签字。

果然,当他把自己捐献骨髓的决定告诉远在贵州的父母时,二老一下子就炸了。父亲暴跳如雷:“你这个小兔崽子,怎么事先也不跟我们商量一下,就做出这么荒唐的决定,气死我了!你等着,我明天去学校找你。”不等他解释什么,父亲就“哐”地一下挂断电话。第二天中午,父亲就十万火急地乘坐火车赶到武汉大学。

李龙俊不厌其烦地让父亲看自己早已准备好的各种资料,还耐心地跟父亲解释捐献骨髓不像先前那样穿刺抽取,基本跟献血差不多。听了儿子的科普,父亲总算把那颗悬着的心放下了。走时还嘱咐儿子:“你要捐,我也不拦你,咱不能眼睁睁地见死不救不是?捐了骨髓后,你一定要多休息。”

7月16日很快就到了,本应住院打动员剂的李龙俊,因为恰好赶上雅思训练。选择了两头跑,他每天5点半就起床,6点半赶到医院打动员剂,然后再赶回武大接受半天的英语培训,下午再返回医院。

7月20日早上,他专门向雅思老师请了半天假,7点半的时候,他准时躺在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血液科的病床上,进行了各项血液指标的严格检查。

车水马龙的意思解释 篇6

关键词:成语;误用;初始义;使用义

中图分类号:H13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2-0161-02

成语王国,千姿百态,异彩纷呈,雅俗共赏,古今同用。成语承载着丰富而厚重的人文内涵,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堪称中华文化的“活化石”。虽然大多数成语产生的年代久远,但其内容仍与现代生活息息相关。我们要珍视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就应该正确地理解它,运用它,避免积非成是,永远保持成语旺盛的生命力。

一、歪曲史实,使成语的初始义产生错误

成语无论是来自于历史故事,还是来自于神话传说,都蕴含着特定的思想内容,也反映出古人的爱憎情感和价值取向。但有的成语在产生之初,因为受某种社会原因的影响,歪曲历史事实,传达出了错误的信息,后人也就信以为真,其实是以讹传讹。

成语“叶公好龙”来源于历史故事,该故事最早见于西汉刘向的《新序・杂事五》:“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受刘向的影响,千百年来,叶公就成了一个表面上喜欢某种事物而实际上并不真正喜欢的人,该成语也就明显含有贬义。甚至连正史也采用这种观点,如范晔《后汉书・崔传》:“公爱班固而忽崔,此叶公之好龙也,试请见之。”唐代刘知几《史通・模拟》:“盖鉴识不明,嗜爱多僻,悦夫似史而憎夫真史,此子张所以致讥于鲁侯,有叶公好龙之喻也。”《中华成语大词典》对“叶公好龙”的解释为:“叶公喜爱龙,并非真意,只不过是摆摆爱好龙的样子。比喻表面上喜欢某种事物,实质上对这种事物并不了解或需要,甚至在真正面对时反而害怕。”[1]

而历史事实却并非如此。在历史上,叶公确有其人,他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原名沈诸梁,字子高,由于他才华出众,所以于公元前524年被楚平王封于叶邑(今河南省叶县),故史称叶公。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发展农业,兴修水利。他率领当地民众所修筑的东、西二陂,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农田水利灌溉工程之一,对叶地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深受人民的喜欢和爱戴。据考证,叶公所画之龙,其实就是水利工程图。

但是因为叶公崇尚道教,奉行道家思想,这就与整个中国封建社会所信奉的儒家思想格格不入,尤其是汉代以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所以叶公就被儒家学派的政敌后人所不齿,于是就编造出“叶公好龙”这样一个寓言故事,使叶公一直被误解了两千多年。

二、脱离语境,使成语的使用义发生变化

成语的来源是多元化的,那些来源于现代的成语,容易被人们所理解,因此也不容易被误用,而那些来源于古代文献中的成语,或由于人们对该文献作者的思想缺乏深刻的理解,或由于人们对该成语出现的语言环境把握得不够准确,结果都会导致对该成语误解、误用。

成语“相濡以沫”,“原指离开水的鱼,互相用唾沫沾湿对方,以求得暂时的生存。比喻在困境中彼此用极其微薄的力量相互救助”[2]。

今天人们在使用这个成语时,往往是用来歌颂赞美夫妻之间或亲人之间在艰难困苦的情况下,仍然相互救助、不离不弃的深厚感情,明显具有褒义,与“同甘共苦”“生死与共”义近。但当我们了解了该成语的出处和上下文环境后,就会发现意思并非如此,甚至正好相反。

“相濡以沫”出自《庄子・内篇・大宗师》和《庄子・外篇・天运》:“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橐允,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今天人们只着眼于“相濡以沫”,而忽视了后面那句“不如相忘于江湖”,如果把这两个句子联系在一起,就不难看出,庄子是反对“相濡以沫”的,他认为,鱼与其在干涸的陆地上互相用唾沫湿润着对方,苟延残喘,还不如回到大江大湖,各自游走,互相忘却。庄子在这里通过鱼的处境变化想要说明这样一个道理:相濡以沫只不过是特殊环境下的特殊行为,是一种生存的必须和无奈。当人们脱离了困境,就会忘记了对方,忘记了自己,甚至忘记一切,回归到自由自在的境地,这才是最符合人们的“真性”的。由于人们对庄子的思想缺乏深刻的了解,所以就曲解了“相濡以沫”的原义。

“闭门造车”,“现在多比喻做事不顾客观情况如何,只凭主观愿望办事,脱离实际”[3],是个贬义词,主要用来批评或劝告那些办事只凭主观想象、不管客观实际的行为。但是“闭门造车”的初始义却与此大不相同,该成语出自宋代僧人道原的《景德传灯录》卷十九《余杭大钱山从袭禅师》“闭门造车,出门合辙”,意思是说关起门来制造车辆,出门也能和路上的车辙完全相合。宋人朱熹在《中庸或问》卷三中对这句话又进行了解释:“古语所谓‘闭门造车,出门合辙’,盖言其法之同。”指出之所以“闭门造车”,还能“出门合辙”,是因为造车时使用相同的方法,遵照统一的规格。因为古代车轮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只要合乎尺寸,出门就能合辙。由此可见,该成语的初始义不但不含贬义,反而是称赞“闭门造车”之妙。

“出尔反尔”,是今天人们经常用到的一个成语,意思是言行不一,自相矛盾,反复无常。常用于指责那些说话不算数的人,明显具有贬义。对“出尔反尔”这个成语,几乎所有的工具书都只解释了其中的“尔”是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而对“出”“反”,可能认为比较容易理解,所以就不做任何解释。即便如此,“出尔反尔”怎么就会出现这样的使用义呢?是什么时候出现的这种使用义呢?现在我们已经很难考证。

“出尔反尔”出自《孟子・梁惠王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是通过减省压缩的方式而形成的。如果仅看这一句话,意思确实不好理解,因此有必要把它放到当初的语言环境中。《孟子・梁惠王下》:“邹与鲁{。穆公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孟子对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联系上下文,当邹穆公就如何处置见死不救的邹国百姓而向孟子请教时,孟子先是客观分析了邹国对待百姓的态度,然后引用了曾子这句话“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意思是说,当初你怎样对待老百姓,老百姓反过来就会怎样对待你。其实孟子在这里批评了邹穆公的治国之道。简单地说,出尔反尔,就是现在人们常说的“一报还一报”,就是因果报应,而且是现世现报,与“说话不算数”实属风马牛不相及。

但不知从何时开始,“出尔反尔”的意义发生了质的变化,变成了现在这种使用义,其结果是不但影响了人们对“出尔反尔”初始义的理解,甚至反过来错误地理解了孟子这段话的意思。如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八五”规划重点项目子项目《现代汉语成语规范词典》解释“出尔反尔”――“指言行前后不一,反复无常”,而举的例子就是《孟子・梁惠王下》的“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这就犯了以今释古的错误[4]。

“寄人篱下”也是一个常用成语,表面意思是寄居在他人的篱笆下,用以比喻依附他人生活,不能自食其力。如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回:“(薛蝌)想起邢岫烟住在贾府园中,终是寄人篱下。”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他在工商界老是寄人篱下,是不甘心的。”如果仅从字面来看,这种解释没有错误,其比喻义,即使用义也恰当合理,但如果联系该成语最初的语言环境,就会发现其意义与此大相径庭。

“寄人篱下”出自《南齐书・张融传》:“(张融)为《门律自序》曰:‘吾文章之体,多为世人所惊,汝可师耳以心,不可使耳为心师也。夫文岂有常体,但以有体为常,政当使常有其体。丈夫当删《诗》《书》,制礼乐,何至因循寄人篱下?’”在这里,“寄人篱下”是指文章著述因袭别人而无创造性。清人袁枚在《随园诗话》中引用北魏祖莹的话“文章当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不可寄人篱下”用的也是这个意思。

三、不明语法,使成语的使用义发生变化

总的来说,对成语的误用,主要是因为对组成该成语的某一个词的误解,但对有的成语,由于人们不懂得或忽视了古代汉语特殊语法,因而导致误解、误用。

如“既来之,则安之”,现在人们常常把它理解为既然已经来了,就应该在这里安下心来。甚至早在元明时期就已经这样理解和应用了,如元代吴昌龄《张天师》一折:“既来之,则安之,仙子请坐,容小生递一杯酒咱。”明代凌鞒酢抖刻拍案惊奇》卷八:“既是两君好友,亦是一体的。既来之,则安之,且请一杯迟到的酒。”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种解释,“之”字的意思没有落实,被忽视了,肯定有悖于该成语的初始义。

“既来之,则安之”出自《论语・季氏》:“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联系上下文可以看出,这里的“来”和“安”都是使动用法,“之”是代词,指代“远人”。所以该成语的意思是:既然已经使远方的百姓来了,就应该使他们在这里安心地生活。这是孔子站在统治者的角度提出的治国策略,是孔子反对战争、主张仁政的表现。

成语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经过时间淘洗的语言精华。成语言近而旨远,历久而弥新。我们要准确把握成语的意义和文化内涵,继续发挥成语在语言交际中的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车水马龙的意思解释 篇7

关键词:曹操;《孙子注》;孙武;军事思想中图分类号:k23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3-0964(2011)06-00090-5在孙武军事思想的发展历程 中,曹操 可称得上是一位具有里程碑式的人物,其《孙子注》(又称《孙子略解》)不仅是现存《孙子》最早的注本,也是最早的定本,对孙子军事思想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今天见到的《孙子》,都是在曹操注本的基础上,经过宋代的《武经》、《孙子十一家注》以及曹注单行本等流传于世的。因此,可以说,曹操是孙武军事思想的奠基者和开拓者。

现存《孙子》共 6040字,而曹操《孙子注》就有3871字,约占正文的65%,且语言非常精要简洁。

曹操《孙子注》的内容,主要是阐释《孙子》的要义,而在实际的注释过程中,却表现出了非常丰富的内涵,既有对原文军事思想内容的解释,也有根据 自身军事实践所作的现身说法,更有对词语本身所做的注解。可以说,这些内容不仅发展了孙武的军事思想,也表现出了一个政治家、军事家,面对“不得已而用之”的军事武力而进行的深层次思考。

、“审计重举。明画深图”——《孙子注》对《孙子》的继承与发展曹操的《孙子注》在注释原文时,根据 自己的实践经验 ,对原文的理论观点、经验概括、实战案例以及军事术语、地理环境等都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

这些阐释既有对原文 的一般性解释 ,更多 的则是阐发 ,深人透彻地分析 了原文的思想精髓 。这些正是曹操对孙子军事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对我国古代兵学成就的总结性概括,对以后的兵学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1.用奇守正原则

无论是《孙子兵法》,还是《孙子注》,都十分重视用奇守正原则在军事实践中的作用,曹操在《孙子注》中更是多次说明用奇守正的重要性。在《谋攻篇》中,曹操典型地发挥了如何“用奇守正”思想:五则攻之,[曹注:以五敌一,则三术为正,二术为奇。]倍则分之,[曹注:以二敌一,则一术为正,一术为奇。]敌则能战之,[曹注:己与敌人众等,善者犹当设伏奇以胜之。]少则能守之,[曹注:高壁 坚垒,勿与战也。]不若则能避之。[曹注:引兵避之也。]《孙子》认为,当兵力五倍于敌时,就采用进攻之法;一倍于敌人时就将敌人一分为二,各个击破;与敌人力量相等时,就主动作战;兵力少于敌人时,就不能冒险进攻 ,只能坚守壁垒;力量远逊于敌时,就撤军躲避。原文并没有谈到具体的战术原则,而曹操在注文中却将这些内容进一步发挥,提出了在这几种情况下如何使用战术。他认为,兵力五倍于敌人时,可以用五分之三的兵力正面进攻,用五分之二的兵力奇袭 。兵力一倍 于敌人时 ,用一半兵力正面进攻,一半兵力奇袭。即便是与敌人力量相等,好的将领也会积极布置奇袭战术出奇制胜。由此可见,曹操在战术运用上,非常重视“用奇”这一事半功倍的措施。

在《势篇》中,曹操也谈到了“奇正”战术:“正者第31卷 第6期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 11月军行已出界,近师者贪财,皆贵卖,则百姓虚竭也 。[’]将“贪财”者“贵卖”军需物资而导致的直接后果不是指向军费增加,而是指向“百姓虚竭”,视角是百姓而不是军队,这是极为可贵的民本思想。同样,在注释原文“财竭则急于丘役。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作战篇》)时,曹操说 :百姓财殚尽 而兵不解 ,则运粮尽 力 于原 野也。

十去其七者,所破费也。 。

曹操的民本思想也体现在对士兵的关怀方面。

他根据原文“将者:智、信、仁、勇、严也”【l,提出了“将宜五德备也”的具体要求,认为将领应该具备这五种品德,才能够带好兵、打好仗。其中“仁”的要求,很明显是指将领对士兵的仁爱思想。在《谋攻篇》中,还指责了一些将领在无法保证士兵生命的前提下,就悍然攻城的错误做法,他说:将忿不待攻城器,而使士卒缘城而上,如蚁之缘墙 ,杀伤士卒也。 加曹操的这种 民本思想 ,在汉末动乱 的社会中,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世人未之深 亮训说 。失其 旨要,故撰为 略解”——《孙子注》的语言学贡献曹操《孙子注》虽然为兵学著作,但其中的词语解释、概念阐发、理论剖析、引经据典等充满了真知灼见,反映了曹操作为文学家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中国古代语言学的发展贡献也是巨大的。

1.择要释词

《孙子注》中,有不少文字是对原文的直接注释。注释方法则根据原文内容不断变化,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在词语解释中,或详细解释,不厌其烦,或抓住要点,画龙点睛,或简明扼要,点到为止,或释词与释义兼有,两者并重,如:攻城之法为不得 已:修橹、辕韫 ,具器械 ,三月而后成 ;距 阒,又三 月然后 已。[曹注 :修 ,治也。橹 ,大楣 也。辕辊者 ,辕床也 ;辕床其 下四轮 ,从 中推之至城下也。具 ,备也 。器械 者,机 关攻守之 总名 ,蜚楼云梯之属。距闺者,踊土积 高而前,以附其城也。] 。

故其疾如风,[曹注:击空虚也。]其徐如林;[曹注:不见利也。]侵掠如火,[曹注:疾也。]不动如山。

[曹注:守也。]l1“

2.引经据典引经据典往往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量,曹操在《孙子注》中也不断使用经典说法,或采用他人观-12 ·点,以增强文章的客观性。仅在一段短短的序文中,曹操就引用了多处经典:操闻上古有弧矢之利,《论语》日:“足兵。”《尚书》:“八政 日师。”《易》日:“师贞,丈人 吉。”《诗》日:“王赫斯怒,爰征其旅。”黄帝汤武咸用干戚以济世也。《司马法》日:“人故杀人,杀之可也。”【]‘序>作者连续使用了各种典籍中关于动兵、用武的观点,表现了自己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在行文中,曹操更是随手引用经典语言。

3.阐幽发微

阐幽发微是曹操在《孙子注》中对 自己的理论观点加以发挥的手法,在原文中,不少内容过于简略,甚至含义模糊,曹操就更多地进行阐释,以使原文意义更加明确。如 :车战:得 车十乘 以上 ,赏其先得者。[曹注:以车战能得敌车十乘已上,赏赐之。不言车战得车十乘已上者赏之,而言赏得者何?言欲开示赏其所得车之卒也 。陈车之法 :五车为队 ,仆射一人 ;十车为官,卒长一人;车十乘,乘将吏二人。因而用之,故别言赐之,欲使将恩下及也。或云:言使 自有车十乘已上与敌战,但取其有功者赏之,其十乘已下,虽一乘独得,余九乘皆赏之,所以率进上士也。

原文只有三句话,但注文却洋洋洒洒,详细分说 ,而且还引用另说 ,唯恐其义表达不明。

4.语源学成就

曹操《孙子注》在语言方面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财富,他的许多语言、注文成为后世引用的典范。据曹海花《从 <汉语大词典 >看 <孙子 >曹注的语言学价值》 统计,《汉语大词典》释义直接利用曹注的就有 20条,首例采用曹注的有9条,另有《汉语大词典》例证提到曹注的 12条,“失收某词”者 7条,“失收义项”者 1o条。兹择引如下:[驰车]1.古代轻型的战车。《孙子 ·作战》:“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 ,革车千乘,带甲十万。”曹操注:“驰车,轻车也 ,驾驷 马。”[合交]犹结交。《孙子 ·九地》:“交地则无绝,衢地则合交。”曹操注 :“结诸侯也 。”在一种词典中这样重视曹注,充分说明了曹注在语源学上的重要价值。

四、“择便利而行也”——曹操的兵学理论与军事实践曹操在长期的军事斗争中,充分利用了《孙子兵法》的战略战术,《三国志》裴松之注引《魏书》云:“其行军用师,大较依孙、吴之法”;“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 其《孙子马宝记:曹操《孙子注》的成就及其 实践价值的指挥才能。

4.扰敌 诱敌 原 则

战场上,双方你死我活的战斗中,都会有一些特殊事情发生,如为财物所利诱,一旦士兵被财物吸引,就会大大降低战斗力 ,甚至失去战斗能力。所以,战争中以利诱敌也是常用的战术。曹操《孙子注》就多次谈到此种手法,如:以利诱敌 ,敌远 离其 垒,而以便 势击其空虚孤特也 。[]’。

在实际的战斗中,曹操也典型地使用了这一战术。建安五年(200年),曹操与袁绍相持于官渡,面对越来越多的敌人骑兵,曹操就采用了诱敌深入之计,他将大量辎重放置道旁,“诸将以为敌骑多,不如还保营。苟攸日:‘此所以饵敌,如何去之!’绍骑将文丑与刘备将五六千骑前后至。诸将复 白:‘可上马。’公日:‘未也。’有顷,骑至稍多,或分趣辎重。

公日:‘可矣。’乃 皆上马。时骑不满六百,遂纵兵击,大破之,斩丑”[2119。曹操取得了一次重大胜利,这次胜利大震袁军。

5.观察预见原则

在复杂的战斗形势下,要善于观察敌情,对事情的发展要有预见性,这也是对将领的最基本要求。

预见准确,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孙子注》提及预见性时说 :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曹注:当见未萌。]¨要求要“当见未萌”,即在事情还没有发生时,要看到将来 的发展结果 。

曹操在东征乌桓之时,对袁尚、袁熙兄弟逃往辽东所采取的措施,就反映了曹操高度的预见能力0曹操打败乌丸之后,袁尚、袁熙与单于残部数千骑兵逃往辽东。辽东太守公孙康本来依仗与中原路途遥远而不服统治,所以有人建议曹操直接征讨公孙康,并擒获袁氏兄弟。但曹操料定公孙康将杀死袁氏兄弟请功,所以,曹操径 自率兵回师。不久,公孙康果然将袁氏兄弟首级送给曹操。至此,袁氏势力彻底消亡。袁绍所占据之冀州、青州、幽州、并州全部被曹操平定。

6.水 注 火攻原 则

常言道:水火无情。当战争发展到一定阶段 ,这种非常手段就会起到一举定乾坤的作用。当然,其杀伤力是巨大的,不光是对军队,对百姓也是如此。

所以,明君良将不到万不得已时是不会采取这种非常措施 的。

曹操在《孙子注》中,根据原文也多次提到了水火之性及用水火的手段 ,如 :八尺日仞 。决水千仞 ,其势疾也。 m火佐者 ,取胜 明也 ;水佐者 ,但 可以绝敌道、分敌军,不可以夺敌蓄积。[】因水势流急,无可抵抗,所以,决水千仞,便势如破竹。同样,火势猛,纵火焚烧,就会使敌人丧失作战物资 ,失去战斗力 。

这两种手段,曹操在实战过程中都曾经成功地使用过。

建安三年(198年)冬 ,曹操与 吕布战于下邳 ,曹操久攻不克。这时,因为连续作战,士卒疲惫,不少人想撤军返回,曹操采纳苟攸、郭嘉的计策,将泗水、沂水决开灌进城内。一个月后,吕布大将宋宪、魏续等捆绑着陈宫举城投降。曹操活捉了吕布、陈宫,将他们尽皆斩杀 。

至于火攻,最成功者当属官渡之战中曹操火烧袁绍乌巢粮仓,使袁绍不战自退。

二、“冬夏不兴师,所以兼爱民也”——《孙子注》的民本思想作为实际的统治者,曹操关心民生、关注民瘼的民本思想是非常突出的。曹操在其著名的诗歌《蒿里行》中就悲怆地咏叹道:“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4h在《蠲河北租赋令》中,曹操也说:“河北罹袁氏之难,其令无出今年租赋。”_4j3。在《孙子注》中,曹操也同样表现出了这种关心民生疾苦的良苦用心。如:黄帝汤武成用干戚以济世也 圣人之用兵,戢而时动,不得 已而用之。[11o~)将黄帝、圣人的用兵原则归纳为“济世”、“戢而时动”、“不得已而用之”等等,也就意味着这是用兵的最基本原则。凡用兵者,只有在保证是救民于水火、除此别无他法的情况下才可以使用,这是将动用武力作为解决问题 的最后一种手段 。与此相应 ,曹操在《计篇》中也用“天意”、“阴阳”等神圣原则限制用兵 :顺天行诛 ,因阴阳四时之制。故《司马法》日:“冬夏不兴师,所以兼爱民也。” 曹操这种处心积虑的解释 ,显然是把百姓福祉放在军事行动的第一位的,表现出了封建时代一个卓越政治家崇高的政治境界。 除了用“天意”、“圣人”等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者对用兵进行约束之外,曹操还用具体的事例来解释用兵的巨大危害,在解释《孙子兵法 ·作战篇》原文“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时,曹操注释云:·11.当敌,奇兵从旁击不备也。”¨l酾“自‘无穷如天地’已下,皆以喻奇正之无穷也。”【1170这种“用奇守正”战术,是孙子在长期的军事实践中获得的宝贵经验,经过曹操的发挥,更显示出了极其强大的生命力,可以称得上是战争史上的法宝。

曹操一生征战无数,经常使用这一 “奇正战术”。汉献帝兴平二年(195年),曹操与吕布大战于定陶,“时太祖兵少,设伏,纵奇兵击,大破之”[2112。

建安三年(198年),曹操再征张绣,但担心许昌被袭,便撤军返回。不料张绣却尾随而至,试图掩袭曹军。在安众,张绣与刘表联军占据险要位置,前后夹击,将曹操围在核心。曹操于夜间凿挖地道,将辎重悉数运出,并埋伏了骑兵。天明之后,张绣等认为曹操要逃跑了,便派遣全部兵力追击,曹操看到时机已到,指挥奇兵突袭 ,曹军步兵 、骑兵合力夹攻 ,大败张绣与刘表军队。

曹操的这种奇袭战术,屡屡得手,显示出了曹操高超的军事指挥能力。

2.知 己知彼 原 则

知己知彼是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只有详尽地了解敌方情况,才有可能 占据战场主动权。

《孙子兵法 ·谋攻篇》说:“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 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 己,每战必殆。” ’曹操在《孙子注》中也具体阐述了这一战争要诀 。

兵法:一 曰度 ,二日量,三 曰数 ,四日称 ,五 曰胜。

[曹注:胜败之政,用兵之法,当以此五事称量,知敌之情。]地生度,[曹注:因地形势而度之。]度生量,量生数,[曹注:知其远近广狭,知其人数也。]数生称,[曹注:称量敌孰愈也。]称生胜。[曹注:称量之数,知其胜负所在。]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曹注:轻不能举重也。]1162这两段论述都表达出了知己知彼原则的指导思想。前段将原文的“五事”即五种做法作为了解敌方情况的重要考量,认为一场战役的胜负,取决于对这五种情况的把握,这也是用兵的基本方法。后段则根据原文的叙述,将知己知彼原则做进一步发挥,“因地形势而度之”,“知其远近广狭,知其人数也”,“称量敌孰愈也”,“称量之数,知其胜负所在”等等表述,将原文比较抽象的内容解释得清清楚楚。在军事实践中,曹操也十分重视知己知彼原则的运用。

建安九年(204年),在与袁尚争夺邺城的战斗中,曹操水淹邺城,袁尚回军相救。曹军诸将皆以为“此归师,人 自为战,不如避之”。曹操却说:“尚从大道·1o ·来,当避之;若循西山来者,此成禽耳。”为了判断袁尚的内心动向,曹操前后派遣多支部队相继观察 ,并及时报告。结果袁尚果然从西山归来,“公大喜,会诸将日:‘孤已得冀州,诸君知之乎?’皆日:‘不知。’公日:‘诸君方见不久也” 。最终曹操一举击破袁尚,逼其狼狈逃往中山。邺城牢牢掌握于曹操手中。这次战役,曹操就充分运用了“知己知彼”原则,他命人不断观察袁尚的行军路线,由此判断袁尚是否要决一死战,因为“归师勿遏”是用兵常识,但是如果袁尚走小路行军,说明他并不想鱼死网破,这就大大降低了部队的战斗力。曹操正是这样抓住了敌人的心理,才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胡三省在《资治通鉴》注文中对曹操的这一做法大加赞赏,他说:“从大道来 ,则人怀救根本 ,不顾胜败 ,有必死之志。

循山而来,则其战可前可却,人有依险自全之心,无同心致命之意,操所以料尚如此,《兵法》所谓 ‘观敌而动’者也。”[3]撕3.变与 不 变原则战争是由人来操纵的,再加上不断变化的气象条件、突如其来 的敌情 ,甚至 内部异常现象 (如突发疾病瘟疫、反叛)等,这不仅要求将领要有良好的应对心态,更要能够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否则,只能处于被动地位 。

曹操《孙子注》就多次论述了战争中的变与不变原则。如 :兵无常形,以诡诈为道。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临敌变化,不可先传。故日料敌在心,察机在 目也。_l在这里,曹操充分强调了“形”、“势”的变化,“兵无常形”、“兵不厌诈”等,就是指战场上不断变化的形势。形、势犹如水流,没有固定的模式,作为将领,只有凭借深邃的洞察力和敏锐的判断力来了解各种变化、因应异常现象,才能掌握战场主动权。

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远征乌桓,在部队到达位于右北平郡鲜卑王庭附近,并逼近柳城、距离单于王庭不足二百里远的时候 ,被单于发现,曹军突然遭遇大量敌人。袁尚、袁熙与蹋顿单于等带领数万骑兵迎击曹军。曹操与辎重车辆走在队伍后面,士兵未来得及准备,大多未穿铠甲,曹操左右将士都极为害怕。关键时刻,曹操沉着应对,他找到一处高地观望,看到敌人阵形不整,便下令发动突然袭击。曹操令张辽为先锋,迅速扑向敌人。敌军遭到突然进攻,阵营大乱。曹军斩杀了蹋顿单于,俘虏敌人二十余万。袁尚、袁熙与单于残部数千骑兵逃往辽东。

曹操远在“客场”却能采取主动,体现了其善于应变马宝记:曹操《孙子注》的成就及其实践价值注》中的不少说法都来 自于实践经验总结。在《孙子注》中,曹操曾经两次提到 自己的实战情况 :以十敌一 则围之 ,是将 智 勇等 而兵 利钝均也 。

若主弱客强 ,不用十也 。操所以倍兵 围下邳,生擒 吕布也 。]城小而固,粮饶 ,不可攻也。操所以置华费而深入徐 州,得 十四县也。。。

这是曹操在注释《孙子》时很好的现身说法,用自己的实际战例,诠释注文的基本内容。其注虽简略,然皆切中旨要。

曹操一生,经历战役无数,作为一个军事家,曹操的军事实践并不是一条条拘泥于兵法理论的 ,而是结合各种实际情况,综合使用兵法。除上引例证外 ,下面我们通过另一些战例来分析曹操军事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1.官渡之战:奇计突袭,火攻鸟巢建安五年(200年),曹操与袁绍官渡之战,更显示出了曹操善用奇计的特点 当双方战事胶着的时候,曹操也几乎坚持不下去了,这时候,许攸来降,告诉曹操可以火攻乌巢 ,烧掉袁绍粮仓。火攻,是曹操善于运用的战术,火烧乌巢,曹操做了精密的安排,采用骑兵突袭、果断出击等办法,大获全胜。

2.西北讨叛 :随机应变,反 间扰敌建安十六年(211年),张鲁占据汉中,三月,曹操派遣钟繇、夏侯渊讨伐。实际上,曹操讨伐张鲁的更重要目的是想剿灭长时间割据西北的马超与韩遂,孙权欲暗中联络马超,令曹操腹背受敌。曹操很早就想除掉这块心头之患,但师出无名。所以,他想借这次出兵寻找借口将二人予以清除。

曹操 亲 自出征 ,马超 、韩遂立刻发 动叛乱 。看到曹军实力强大 ,马超便请求与曹操割河西之地为和 ,被曹操断然拒绝。求和不成,马超便屡次挑战,但曹操置之不理,马超无奈,除了请求割地之外 ,又附加上 了送儿 子为人 质 的条件 。曹 操采用贾诩离间马超和韩遂的计策,利用与韩遂阵前相见 的机会 ,引起马超对韩遂 的猜疑 。几天后 ,曹操又写信给韩遂 ,信中故意涂涂改改,目的是让马超看到后 ,怀疑信件是韩遂改的,果然 ,马超再次中计。离间之计成功,曹操便开始与马超面对面交锋,双方交战,马超、韩遂败逃凉州。至此,关 中平定。可以说,曹操的军事实践与《孙子》及曹操 自己的军事理论完全一致,表现了曹操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3.合肥之战:知人善任 ,锦囊施计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征讨张鲁时,担心合肥安全,当时,合肥驻军只有 7000兵力,与孙权 1o万大军相比,可谓众寡悬殊。尤其是张辽、乐进、李典素来不和。曹操非常清楚这些情况,所以,一方面,他给文官薛悌施以妙计,要求他在关键时候拿给三人看。另一方面,他安排较为稳重的乐进守城,以保城池无虞。又安排骁勇善战的张辽、李典出战,并要求他们在孙权立足未稳之时采取凌厉攻势,迎头痛击。只有这样,才有取胜的可能。张辽等人深得曹操意旨,终于以少胜多,击退敌军。这次战例说明了曹操知人善任的用人特点。其实,孙盛早就认识到了曹操的高明之处,并大加赞赏。

4.许下屯田:立根 固本,足食强兵粮食是保证战争胜利的重要物质基础,《孙子注》中多次谈到粮食问题,如“道者,粮路也” j8。

“欲战必先算其费,务因粮于敌也。”_6作为北方地区的实际统治者,曹操十分重视粮食生产问题。早在刚刚奉迎天子都许的第二年,曹操就接受了枣祗、韩浩等人的建议,大兴屯田。让枣祗、任峻等率领民众和军队在许昌周围广开屯田。

所以,曹操在以后的征战中,因为有了充足的粮食,为取得战争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曹操的《孙子注》不但继承、发展了孙子兵学理论思想,使孙子的军事思想得以发扬光大,正如孙星衍所云:“秦汉已来,用兵皆用其法或秘其书,不肯注以传世,魏武始为之注。” 也体现出了曹操仁政爱民、治军有方的帝王风范,其深厚的文学功底、严谨的治学态度、丰富的实战经验,将永远成为后人效法的楷模 。

车水马龙的意思解释 篇8

内分小卷三十函,卷函内容绝不同。

勘破棋局妙趣生,识得画图不尽情。

诗词歌赋颂风雅;精雕细镂意求工。

李中健自题《咏长卷》

琴棋书画是中国古代的艺术瑰宝,其中精品不胜枚举,然而能够倾三年之久、凝神聚力创作出棋、书画联袂之作品者,可谓凤毛麟角。李中健、石清民两位艺术家倾注了毕生心血在棋画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他们共同创作了长700米的“棋画大观园全图”,意在弘扬国粹,将中华灿烂的文化传播四方。

本长卷以棋局和国碗为中心,由600幅中国象棋排局与400余幅国画相间、辅以书法、篆刻、诗、词、歌、赋等联篇成卷,篇篇有寓意,幅幅现珠玑,色彩浓淡相宜,意境幽静深远,是令人耳目一新、流连忘返的佳作。

打开长卷,细细解读这十大卷含30小卷的巨幅作品,品棋局、观国画、读题诗、赏书法,但见其中蕴涵着无尽的精巧和玄妙,尤其是象棋排局的内容,堪称一绝:在象棋百花园中,排局散发着浓郁的芳香,它具有极强的欣赏性,亦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中国古代的四大名局“七星聚会”、“野马操田”、“千里独行”、“蚯蚓降龙”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以其变化复杂,扑朔迷离、精妙深邃而流传于世。古代排局虽然具有高深的棋艺水平和强烈的审美价值,但由于排拟性太强、实用性相对较弱。

当今之际,随着象棋水平的不断发展,一些新颖而更具实用性的排局作品纷纷问世。象棋排局的创作者不仅要有高超的象棋水平,还需要匠心独具的灵性。在排局作品中,李中健先生创作的排局可谓立意清新,独树一帜,这位兼具中国象棋大师、国际象棋棋联大师称号的棋坛“双枪将”,1975年全运会之后,开始著书立说,现已出版棋书专著五十本,700余万字,排拟棋局三千余局。李中健的象棋排局吸取了国际象棋排局精华,独特的构思、精巧的布局,一改排局创作中子力繁多、注重阵型、着法冗长的陈旧作风,常以寥寥数子布阵。看似无法取胜,甚至于岌岌可危,却有奇兵突出,在貌似山穷水尽的表象中蕴藏着柳喑花明。而他本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又为其创作起到了良好的助力。李中健爱好书法,曾获“萧红纪念展金奖”,《棋画大观园全图》中的文字叙述,包括棋图解释,答案着法与卷首词等,均由李中健先生自行书写。

《棋画大观园全图》中的象棋排局以兵种划分为十种,每种60局,其中的“兵类残局”,是以小兵组合巧胜车、马、炮以及双马等各强子的棋局。马兵巧胜局则是以马兵配合战胜车马或车炮等强子,而双炮兵巧胜双车、双炮对双子局等更有巧夺天工之妙诣,以少胜多。出奇制胜是李老师排局创作的独特视角。

长卷中,作者没有在每则排局旁边写出答案,而只是简短地说明解开棋局的要点,像是出灯谜者给解谜语的人设定的谜底类型。水平高者可循这蛛丝马迹步步探究,路径对头就能运用棋盘上的精兵强将战而胜之,这种拆解是充满趣味的享受,乐在其中的爱棋人每每抓耳挠腮、苦思冥想,然而一旦解开即如同佛家开悟一般,宇宙澄澈,愉悦无穷。

每局棋的命名饶有诗意,且看:南屏晚钟、立剑扬眉、采菊东篱、虹消雨霁、道德酒中、嘘气成云、五月渡泸……长卷中每局棋均有题名,取材于古典名文、诗、词、歌、赋、成语与俚语等,并力求切合题意。既可以引起爱好者的研讨兴趣,又借以传播古典文化,作者弘扬中华民旗优秀文化之意跃然纸上!

车水马龙的意思解释 篇9

回到汽车设计,法国人的“独特”愈发天马行空,常能为汽车打造出最惊为天人的身段。而以全球普遍的审美眼光来看,法系设计的结果往往会走向两个极端,或挥毫泼墨创造出不朽名作,或设计思想过于超前沦为众人笑柄。尽管喜忧参半,但在近百年间法系车型在设计领域依然故我地存在,任尔东西南北风。在本届法兰克福车展中,雪铁龙Cactus M概念车继续以法系车传统的惊艳夺人眼球,展示了当法兰西的不羁浪漫,遇到沙滩海风的,以“大玩具”之名迸发出独特审美效果。

浓厚沙滩风

没错,哪怕停在百米开外,我们仍旧能猜到它大概的国籍,走近一点,不是?那一定是法国人的作品。从车型渊源上来看,雪铁龙Cactus M概念车是雪铁龙C4 Cactus的敞篷版概念车,其车头明显的分体式大灯,已成为雪铁龙C4 Cactus家族最显眼的一张名片。暂不论普罗大众对分体式前灯设计的接受度如何,但是从Jeep自由光到日产Juke,以及今天的雪铁龙C4 Cactus家族都高度钟情于此设计来看,分体式前灯在职业设计师领域拥有一定的共识与基础。

站在视觉效果的角度来看,与常规前灯相比,分体式前灯的确能够赋予车头更加丰富的视觉层次感,具体而言,如果说轿车追求扁平化的前脸以求更低矮的视觉重心,那么分体式前灯恰好在能够分散车头纵向的视觉重心,或许这也能够解释为何现今分体式前灯无一例外地出现在车头纵向高度更大的SUV车型中。以雪铁龙Cactus M概念车、Jeep自由光为代表的分体式前灯设计,成功与否还需时日检验,但不可否认它们在SUV设计领域提出了一种新的设计思路,“先驱者”,是它们应得的名号。

除了显眼的分体式头灯,敞篷版的设计也是雪铁龙Cactus M概念车值得我们揣摩的设计要点。从线条上来看,雪铁龙Cactus M概念车的A柱与C柱的侧面造型与C4 Cactus保持了高度的一致,但是木纹材质仍能让我们眼前一亮。软顶or硬顶敞篷结构?如何收纳车顶?这些敞篷车设计的要素,对雪铁龙Cactus M概念车而言根本不是问题,因为它,没有自动车顶!当然,法国人再怎么桀骜不驯也不会把车顶忘记,更准确地说,雪铁龙Cactus M概念车是一款沙滩车,在法国人眼中,开沙滩车出门的时日必然伴随着阳光海风比基尼,车顶只是阻碍他们显摆古铜色肌肤的累赘。

敞篷无顶沙滩车,雪铁龙Cactus M概念车此时更有了些许“大玩具”的味道,而与常规车辆相比,雪铁龙Cactus M概念车也拥有一些值得我们玩味的细节,尽管没有常规车顶,但是它可以通过A柱与C柱上方的锚定点,将冲浪板固定在车顶处。与此同时,雪铁龙Cactus M概念车的双门设计更加凸显休旅风格。C4 Cactus独特的外置式防擦条,也如约出现在雪铁龙Cactus M概念车中,在海浪前肆意豁沙,外置防擦条也是兼具个性+实用的设计。

总体来看,雪铁龙Cactus M概念车继承了C4 Cactus分体式车灯、饱满线条以及回纹尾灯等设计基因,但是以“沙滩车”这一概念为核心,设计师们又打造了诸如木纹A/C柱、冲浪板车顶等颇具“大玩具”调调的设计,雪铁龙Cactus M概念车无疑是最适合在戛纳与尼斯海滩徜徉的座驾。

车界“大花袄”?

雪铁龙Cactus M概念车的外观设计,是在C4 Cactus的基础之上,以敞篷结构与其它颇具“乐趣”意味的设计细节,展现出法系设计的别具一格。而当将目光放至车内,中控台与座椅上辣眼的红色花底,令雪铁龙Cactus M概念车本已浓重的海滩风更有了些许肆意的味道。而如此大胆的内饰配色,雪铁龙Cactus M概念车仿佛也成为了车界“大花袄”的代言人。诚然,以常规的审美眼光来看,此番设计的确难以令人接受,但是考虑到雪铁龙Cactus M概念车沙滩“大玩具”的定位,或许这种放肆也不算过分。

雪铁龙Cactus M概念车内饰的“大花袄”,不仅牢牢抓住了我们的眼球,在材质上也充分考虑到了沙滩环境中的实用性,防水特性为在海滩上的撒野解决了后顾之忧。不仅座椅材质采用了防水材质,雪铁龙Cactus M概念车车身内部也大量采用了不渗水的树脂材质包裹,与车身的相同配色在彰显海滩风的同时,也顾及到了实用性,甚至车内底板上还设有排水孔,看来法国设计师不仅会玩浪漫、夺眼球,在该注意实用细节的时候,也能做到一丝不苟。

车水马龙的意思解释 篇10

综观对“鼎铛玉石”的解释大致有以下三种:

1.鼎、玉为意动用法,意动用法的翻译模式“以…为…”,或“把…当作…”,“鼎铛玉石”就解释为:“把铛当作鼎,把石当作玉。”

2.鼎、玉为名词活用作动词,解释为把鼎看做、把玉看做。

3.“鼎”、“玉”是名词作状语,解释为把鼎、把玉;“铛”、“石”是名词活用作动词,解释为当作铛、当作玉。

第一种把形容生活极端奢侈的这八个字解为多么珍惜,正好和本意相反了。列举几个正解例子:“鱼肉百姓”(把百姓当作鱼肉)、“幕天席地”(把天当作幕,把地当作席)、“草菅人命”(把人命当作草菅)和“稍稍宾客其父”(把他的父亲当作宾客)。第二种解释看似通畅,但笼统而语焉不详,没有令人信服的依据。第三种解释强行拆解,纯属主观臆断,无稽之谈。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短语,它由四个名词构成,属于联合式短语,鼎铛、玉石并列,鼎乃国之重器,铛乃普通平底浅铁锅,价值悬殊,但又属于同一大类而具有相似性,因而鼎和铛构成本体和喻体关系,恰恰说明秦统治者的极端奢靡。同理,玉乃宝石,是古代王者腰部佩挂的美石,石乃普通的碎石子,玉和石价值悬殊,亦构成本体和喻体关系,即鼎如铛,玉如石,这样鼎铛玉石就具有动词性质,可作谓语。解说得更通畅点,可以添加一个动词“视”:(视)鼎如铛,(视)玉如石。翻译一下:把鼎看做铛、把玉看做石。

其实,这样的固定短语(成语)还有很多,我们姑且把它们归为一类:比喻类缩略式短语(成语)。这类短语有如下特征:

1.由四个名词构成,属于联合(并列)式短语;

2.前后两种名物具有相似性,可构成本体和喻体关系;

3.四种名物构成两个比喻,本、喻体都出现;

4.有缩略文字,一般是喻词,也有名物,或喻词和名物都有缩略。

我们将这类固定短语(成语)稍作整理,详加举例说明:

车水马龙,即“车如流水马如游龙”缩略,解释为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出自《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中“花天酒地,闹个不休,车水马龙,日无暇晷。”

风刀霜剑,即“风如刀霜似剑”的缩略。寒风像刀,严霜像剑。形容气候寒冷,刺人肌肤。也比喻恶劣的环境。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七回中林黛玉的《葬花辞》:“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名缰利锁,即“名如缰利如锁”的缩略。比喻名利束缚人就像缰绳和锁链一样。出自宋·柳永《夏云峰》词:“向此免名缰利锁,虚费光阴。”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八十回:“我们原系方外闲人,逍遥散淡,无束无拘,又何名缰利锁之不能解脱耶。”

剑树刀山,即“剑如树刀如山”的缩略。佛教所说的地狱之刑。形容极残酷的刑罚。出自《太平广记》卷三八二《裴则子》引《冥报拾遗》:“至第三重门,入见镬汤及刀山剑树。”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五:“如何是法?”师曰:“剑树刀山。”清代洪升《长生殿·冥追》:“奸贼,俺奉阎王之命,特来拿你,还不快走……向小小的酆都城一座,教你去剑树刀山寻快活。”

枪林弹雨,即“枪如林弹似雨”的缩略。枪杆像树林,子弹像下雨。形容战斗激烈。出自清·百一居士《壶天录》下卷:“营兵往捕,不知虎穴所在,后乃得知某姓空舍中,相聚燃击,枪林弹雨中,虎乃毙。”冯德英《迎春花》第二章:“枪林弹雨战火纷飞的日子,江水山觉得还是才开始,却一晃就过去了四年多。”

天罗地网,即“天如罗地似网”的缩略。天罗:张在空中捕鸟的网。天空地面,遍张罗网。指上下四方设置的包围圈。比喻对敌人、逃犯等的严密包围。出自《大宋宣和遗事》亨集:“才离阴府恓惶难,又值天罗地风灾。”元·无名氏《锁魔镜》第三折:“天兵下了天罗地网者,休要走了两洞妖魔。” 《论持久战》:“形成一个使法西斯孙悟空无处逃跑的天罗地网,那就是敌人死亡之时了。”

心猿意马,即“心如猿意如马”的缩略。心好像猴子在跳、马在奔跑一样的控制不住。形容心里东想西想,安静不下来。出自汉·魏伯阳《参同契》注:“心猿不定,意马四驰。”唐·许浑《题杜居士》诗:“机尽心猿伏,神闲意马行。”根据小说《龙蛇演义》上讲,练功夫扎马步时人要像骑在马上一样,练功夫要想象自己尾椎后有只尾巴,打人时心则要猴急。如此看来其原意并非是指人“三心二意”,而是对练功夫的一种形象比喻。

辨析一下其它似是而非的名词短语,以免舛误:

口蜜腹剑,也是一个缩略式短语,但它不是比喻类缩略式短语,它是“口有蜜腹有剑”的缩略。出自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元年》:“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意思为嘴上甜,心里狠。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险,多指蛇蝎心肠的人。

瓮牖绳枢,没有缩略。瓮:一种陶制的坛子;牖:窗子;枢:门的转轴。瓮、牖,名词作状语,表用具,用破瓮做窗,用草绳系户枢作门轴。比喻住房简陋,家境贫寒。出自汉·贾谊《过秦论》:“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肥马轻裘,是“(乘)肥马,(衣)轻裘”的缩略。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出自《论语·雍也》:“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

朽木粪土,是“(如)朽木(似)粪土”的缩略,也是比喻类,但本体省略,显然与“鼎铛玉石”等不同。朽木:烂木头;粪土:脏土臭泥。比喻不堪造就、对社会没有用处的人。出自《论语·公冶长》:“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木本水源,是“木(之)本水(之)源”的缩略。树的根本,水的源头。比喻事物的根本或事情的原因。出自《左传·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犹衣服之有冠冕,水木之有本原,民人之有谋主也。”

声色犬马,四个名词并列,无缩略。声:歌舞;色:女色;犬:养狗;马:骑马。泛指旧时统治阶级的淫乐方式。亦作“声色狗马”。出自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续黄梁》:“声色狗马,昼夜荒淫,国计民生,罔存念虑。”

高山景行,高山:比喻道德崇高;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指值得效法的崇高德行。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缩略。出自《诗经·小雅·车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专门引以赞美孔子:“《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汉·郑玄注解说:“古人有高德者则慕仰之,有明行者则而行之。”郑把“高山”比喻崇高的道德,“仰”是慕仰;“景行”是“明行”,即光明正大的行为,是人们行动的准则。宋·朱熹则解释说:“仰,瞻望也。景行,大道也。高山则可仰,景行则可行。”朱熹的“高山”,就说是人们平时仰望的高山,没有什么喻义;而“景行”是大道、大路,“景行行止”是说大道可供人们行走。“高山景行”即由此而来。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