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成语(6篇)

如下是美丽的编辑帮助大家整理的论语中的成语(6篇),欢迎借鉴,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论语中的成语 篇1

【关键词】中国式英语 文化差异 思维模式 影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0211-02

所谓的“中国式英语”就是指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学习和使用英语时,因受汉语思维方式和文化的影响而将母语(本族语)的语言特征为基本标准去衡量理解第二语言的表达习惯和思维方式。Chinglish一词,是用截短法(clipping)将Chinese和 English 两个单词截尾去头后合并而成的。它在英文词典中尚未站稳脚跟,但在大学校园里并不陌生。

Chinglish的含义大致有两个:一是指由于中国固有文化意识形态而产生的中国特有的政治术语,流行说法和词语典故等,中国思想要用英文准确地表达出来,这时的英语自然就有了些中国味。如比较典型的“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All reactionaries are paper tigers”,这句话英译虽说语法没有问题,如果硬把中国味完全去掉,那么中文原意也被弯曲了。又如“both red and expert(又红又专),a three-merit student(三好学生),one nation, two systems(一国两制)”等。如果我们要把“政治上要求进步、思想性较强”这类词语直译出来,那就必须注解讲清文化背景英美人才会明白,这是因为中国现代政治文化所固有的特征,也牵涉到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其二是指中国语言学习者用英语表达思想时,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于口头和笔头的不地道或错误的英语用法。中国学生和外教见面时,处于礼貌,会问“Have you had your breakfast/lunch/super?”“Where are you going?”这些在中国人听来是很自然的。然而,由于将英语的本族人有自己的打招呼的习惯,往往会对这类问候语感到莫名其妙而难堪。在校园里我们常常听到学生称呼老师为Teacher Li/Chen之类,这也是英美人感到很不自然的。而在文章中这样表达 “Shallow talk how to improve high school students’ English vernacular speech ability(浅谈如何提高中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就更让人费解了。

1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

中国式英语是由于学习者对目的语的社会文化因素缺少了解,或者说由于母语与目的语的文化差异造成的。比如:在汉英文化中,对同一事物可能有不同的价值观。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中国人与英语本族人对语用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 & Politeness Principle)的相对重要性有时具有不同的估价,这也很易导致中国式英语的产生。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客观上造成中国人对英语的语言表达习惯和思维方式比较生疏,对西方文化基础知识缺乏认识和了解,所以在使用英语交际时, 常常会出现“失语症”或“语误”。

从语用的范畴看,中西方文化差异导致中国式英语形成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两大类:

第一类,中国式英语是由于学生将汉语的语言习惯生硬套入英语中,致使讲出的英语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在汉语中很多职务名称单独或在其后加上姓氏可用作称呼语,如:李老师、王教练、孙木匠等。中国学生在初学英语时,很容易将这种表达习惯套用到英语中,说出中国式英语,我们常常听到中国人称呼“Good morning, Teacher Wang”或 “How are you, Chairman Liu?”等等。但在英语中只有少数表示职务的名词可用作称呼语。如:doctor, professor, judge等。

由于文化差异而引起的交际困难,大多表现为对语言的运用是否得体、场合是否恰当。。中国人出于传统文化习惯在见面时所指的“吃饭了吗?”,“您上哪儿去?”这些属于中国人的日常问候语。但对于一个讲英语的西方人来说,这种问候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犯了文化禁忌,或是触及了应避讳的问题。英美国家是从不用这类问候语的,常用的是“How are you ?” “How are you getting on?”“Nice weather, isn’t it?” 再者,Hi作为问候语,属于一种非正式用语,用在非正式场合,而且当事人双方比较熟悉的情况下才使用的,如同学、同事、朋友之间的见面。在英语语言文化里,即使学生遇到老师的时候,问候语应用“Good morning/afternoon…”而不能用“Hi”。

第二类,中国式英语是由于学习者对目的语的社会文化因素缺少了解,或者说由于母语与目的语的文化差异造成的。在汉语中,两位多年未见的朋友相逢时常说:“你变化不大。”或“你还是老样子。”“You haven't changed much.”以示亲热,友好,这通常为一种赞语。但在英语文化中,变化(change)是受到推崇的,不变是不受欢迎的(be devalued)。这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在跨文化交际中很易引起误会。

由于两大语系的实质性不同,加上社会和民族文化诸因素,英语和汉语之间存在着更多的是差异。中国学习者常常饶不出英语语法的方阵,外国人对汉语的用词造句也深感捉摸不透。中国学习者总是难以确定冠词的用法,甚至对英语时间的繁琐感到恼火;英美人讲汉语也出现了“昨年,昨星期”的错误。因为英语表达过去的时间多用last- last year去年,last month上个月 last few days过去的几天)。 这些语义上的习惯搭配,正是不同民族文化的特有表现形式。同样是“对不起”,英美人有“I’m sorry”“Excuse me”之分;中国人在吃惊时喊“妈呀!”英美人却说 “My God!” 中国人生病时要去看病,英美人却说“See a doctor”中国人常说“一丘之貉”英美人却说“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 中国人常将“望子成龙”说成“to hope that one’s son will become a dragon”此句在英语用法上完全正确,却忽略了英语“dragon”一词比喻是凶猛、可怕的人,此词语比较得体的说法是“to hope one’s son will become/be something”。

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对此,美国当代著名翻译家、理论家Eugene. Nida说过“Language and culture are two symbolic systems…. Culture is certainly a significant part of our lives. Language is not only a distinctive feature of culture,… Language is a model of culture.”文化的变化会在语言体现出来,不同民族独特的文化特点也会体现在各自的语言中,“Differences in culture mean differences in language.”(奈达,2001) 例如:Jack is a green hand at doing this work.(杰克做这种工作没有经验)这里“green hand”意思是“生手”、“没有经验”,而不是“绿色的手”之意。England是个岛国,船是重要交通工具,为保养船只,常用与海水一样的绿色油漆来漆船。一个不熟练的油漆工,工作时常会双手粘满油漆。了解了这一背景,“green hand”之意就不喻自明。

文化是语言的根源,每一种语言都与某一特定的文化相对应。该语言的语言结构、语言交际模式、篇章修辞原则等等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该语言文化概念的影响和制约。并非所有的中文都能在英语中找到很贴切的相对应的表达方式,每种语言都有其各自独特的词汇、句式来表达其丰富多彩的文化。例如,在商店里中国顾客看中某一种商品决定要买时会说 “I’ll buy it”(我要买它)。但是在讲英语西方国家里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我不懂,你告诉我吧。”或“我相信你的话”。他们要买东西时说“I will take it”

2 思维模式的差异对语言的影响

思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抽象概括,进行分类、形成概念并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的过程。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人们用语言进行思维的同时,也在用语言进行交际。思维对语言的决定或支配作用在于思维的不同方式方法以及对客观事物观察的不同角度决定了语言表达形式的多样性。不同的民族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思维活动,思维活动的差异是构成不同文化类型的主要因素之一。中国人学习外语时,已养成了汉语思考习惯和语言表达能力,习惯于从中国人的角度或从中国汉语的结构来思考问题,从而忽略了西方的国情及语言表达习惯,这样便出现了大量的中国式英语。

不同的民族和国家,无论其历史的长短都经历着不同程度的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人类社会发展的这种共性还表现在文化的辐射点和人类思维的相似性上。由于上述因素,在语法中和表达法上有许多相通之处。在结构上,“主语+谓语+宾语”的基础句式中英文是一致。在大量的词汇搭配中,其构成和语义内涵上两种语言基本相同,例如“make a decision(做决定)make a living(谋生),date back to(追溯到) catch a bus(赶汽车), black market(黑市)。习语表达也有雷同之处,英语的习语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在汉语中也有“一箭双雕”、“一举两得”的对应说法。

但是,由于中西方文化有着独特的思维模式,思维方式的差异在人们的交流中也存在着语言民族的特性。中国英语学习者受汉语思维的影响,往往对英语词汇的含义把握不准而出现词汇的误用。在校园里我们有时会听到同学在夸班长为班务而忙碌时说道“He has devoted himself to our class. He is always busy doing his business in the classroom.” “doing one’s business”在英语中是“大便”的委婉语。

其次,词汇搭配主要是指词与词之间的横向组合关系,搭配往往也是约定俗成的,中国英语学习者不能用母语的搭配规律套用到英语学习中去。如汉语的红茶在英语中“black tea”,英语中的”black coffee”在汉语中是浓咖啡,汉语中的浓茶在英语中则是strong tea。 汉语中“雨后春笋”“多如牛毛”“挥金如土”,在英语中应用“Spring up like mushrooms” “as plentiful as blackberries”和“spend money like water”。青年人常说“自由恋爱”为“free love”,不料在英语中“free love”则是“泛爱、滥爱”之意,指未经合法结婚的自由同居。

任何一种语言都有一定的语言结构方便人们表达思想情感,进行语言交流和传递信息。只有在语言的词语和句子的基础上才能产生和存在思想。由于受汉语思维的干扰,便容易产生中国式英语。例如“我们都需要水,而且离不开水”如果说“Water is necessary to us, and we can not leave water ”这是比较典型的汉语思维模式,“can not leave”应改为“need”。又如“Before we don’t have supper, we usually play basketball”这句话也是从汉语角度思维模式的句子,正确的应说“We usually play basket before we have supper ”。

影响语言发展的首要因素是思维方式,语言的形成贯穿在言语的使用和表达中,由此不难看出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语言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是表达思维,是按一定的逻辑方式组成和录入人的思想活动。反之,思维方式也是必然影响语言的发展,形成语言的民族特色。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不仅仅影响到语言的基本结构、用词造句,还反映在看待事物、表达观点的方式方法上,中国人习惯说“七岁以前”,英语里则表示为“under seven”。中国学生由于不了解其他民族思维及构句的特点而拼凑出的中英混合成的病句:Every country has its own educational system, not except China.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教育体制,中国也不例外。

对于同一事物,中国人和英美人会因为各自的文化背景方面的差异等原因而引起观察角度和思维方式的不同,由此进而产生表达的不同。例如,telegram ― 电报,telephone―电话television―电视等等。按英美人的理解, 这些东西是通过远距离发送和接收而实现其功能的,因而要加上tele-(远)这个词缀;而中国人则考虑它们和电的关系。单从这几个简单的例词中,即可对思维方式的差异略见一斑,更不用说在其它综合性思维方面和句子结构层次上,这些差异常常会显得更为突出。

3 结束语

中国人学外语,由于语言环境的局限性,缺少与目的语文化直接接触的机会及对其文化背景的了解,结果就常常是想当然地去理解对方的文化,以至误会产生。为了避免产生更多的中国式英语,中国英语学习者必须要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和风土人情,了解中西文化差异,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习俗,培养对英美文化的敏感性和洞察力,增强对语言本身及其文化的认识。要养成用英语来思维,就应当尊重、接受英语的思维习惯,并随时注意调整,使自己的思维方式与之相适应,掌握英汉两种语言的不同表达方式,才能使交际更有效。

参考文献

[1] 王立非。现代外语教学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2] 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89.

[3] 李强。文化多样性与英语教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5.

论语中的成语 篇2

【关键词】“学困生”高中英语转轨

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工作中最大的阻力是因“两极分化”而导致大量“学困生”的出现。所谓“学困生”是指智力正常,但在听说读写算以及推理等方面出现明显的困难,学习成绩低下,学业暂时达不到标准,学习心理有障碍,学习方法不对的学生。“学困生”学习态度不够坚定,学习能力薄弱,成绩不是很理想,具体来说表现为学习时心情烦燥,思维受到抑制,容易放弃英语学习。随着教育实践的发展,“学困生”这一群体已经成为关注的焦点,那么,造成英语学习“学困”的心理障碍是如何产生的呢?此种行为偏差起于何因?又如何在教育实践中转化,使之消除心理障碍、矫正行为偏差?下面,笔者将结合多年的高中英语教学经验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学困生”的成因

(一)认知障碍

认知障碍指学生由于学习目的不明确,或者说是缺乏必备的基础知识,而导致基础技能较差,也就是说缺乏必备的学习素质。学困生和其他学生一样,刚开始都是带着新奇开始英语课程的学习。开始阶段的学习热情高涨,随着课程难度的加大,这种热情每况愈下,因为这种热情仅凭一时好奇心的驱动,缺乏持续的动力,面对学习英语的艰辛而难以保持这股学习热情所需要的毅力。还有一方面原因是“学困生”因学习方法不当而形成的。有些学生对新学习的内容沿用过去的方法,尽管在英语学习上花的时间和精力不少,可成绩不尽人意,他们不知道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只是死记硬背,功夫做到家了,然而成效很低。

(二)情感障碍

情感障碍是指学生对学习缺乏正确的认识,学习信心与兴趣低糜,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不高。首先,有些学生受社会和家庭等因素影响而导致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其次,对于英语学习来说,单词和词组的记忆是一大难关,有些学生见了这些纸老虎就退避三舍,甘愿屈服,宁可把时间花在其他功课上,也不愿下苦功、花时间记忆这些最基础的词汇与句法内容,这就造成了英语学习的最大障碍。

(三)知识难度的障碍

每个学生刚接触英语时都对它充满了热情与兴趣,但随着年级的升高,英语教学要求和目标也相应有所提高——句型、语法知识的增多;词汇量的增加,再加上有些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一些不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兴趣渐渐丧失,因为体验不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学习信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打击,便产生了对英语学习的厌恶心理,成为英语学习方面的“学困生”。

二、“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如何转化“学困生”,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在高中阶段获得较好的成绩是英语教师一直思考的问题。这里,我就“学困生”学习英语的态度转化问题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情感感化

1.尊重——帮助学生找回自信

“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以人为本的教育首先就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爱学生就是尊重学生的具体体现。我个人觉得爱学生不仅是转化“学困生” 的情感基础,也是首要条件。“学困生”往往自我评价低,自卑感重,所以老师应在心理上、思想上给他们减压,不管在课内还是课外,对“学困生”不可打击、挫伤,要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友爱和真诚,从而间接喜欢上你教的英语学科,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

2.赏识——寻求学生“闪光点”

赏识是一种积极的教育手段。“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学困生”也不例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掘这类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与表彰或鼓励,使学生感受到自己不是处于学习的边缘,在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尊重与肯定后,敏感的心灵因感受到温暖而转化为学习的积极动力。对于学习确有困难的学生,老师要因人施教,“自然分材”,耐心辅导,在课堂与课外,尽量让学生自己创造表现的机会,给予学生充裕的时间和空间展示自己,点滴进步都要看在眼里,用鼓励的言行来增进学生学习的自信。

3.关爱——点燃学生学习激情

教学实践和心理实验都证明学生对所学知识缺乏积极的情感、甚至产生厌恶情绪的时候是难以把知识学好的,只有学生学习知识的情感得以点燃,老师的严格要求才能变成学生学习的自觉行动。在与“学困生”的交往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授之以法也是同样适用的,因而,激发“学困生”的学习热情便体现地迫在眉睫。

(二)教学引导

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了解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及其价值是现今英语学习的首要任务。教师应有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学习目的,进而指导学生有效学习。

1.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英语的根本所在。因此,教师要从“严”上狠下功夫,注意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使之不懈怠,这是学好英语的前提和根本所在。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减退。这就要求教师遵循学生的个性和喜好,以及语言的认知规律,通过自身的言行示范,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端正学生学习态度

高中英语教学,是学生在具备一定知识基础的前提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施教既有一定的顺成性,又有一定的挑战性,因而,学生容易产生不在乎心理。这时,需要教师培养学生的学习乐趣,只有乐学,才会好学,有了兴趣学生才会积极思考,投入心智进入学习。

3.加强学法指导

很多“学困生”由于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学习效率普遍很低。由于不会学导致不愿学, “予人以鱼, 惠其一时, 授人以渔, 惠其一世”,教师便有责任指导他们学习英语的正确方法。学习知识的方法有时比知识内容本身更重要。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较为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重视有计划、有要求、有检查、有总结的教授学习。

4.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英语学习要进行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协同训练,没有教师与学生的积极配合,学习任务是很难完成的。现今,倡导主体性教育,要求在教学相长的基础上施教,学习是极其复杂的活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态度与心理表现也是极为复杂的,教师既要给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给学生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又要对学生要个要求,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宽严相济,“学困生”才能真正克服学习障碍,走出学习困境,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张明芳。论专业外语学困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08,(5).

论语中的成语 篇3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预设;生成

“预设”和“生成”是一对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预设”是教师紧扣教学目标而设计的教案及程序。“生成”则是教学程序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预设要完成任务与目标,生成则要解决预设之外的问题。这就形成了两者之间的矛盾。新课改要求语文教师解决好“预设”和“生成”问题,使语文课堂教学形成新的预设和生成关系,使预设的课堂走向生成的课堂。要实现此目的,语文教师既要解放思想,又要大胆实践;既要有渊博的知识、睿智的思想、敏捷的思维、应变的技巧,又要具备多门课程的融合能力。同时还需要语文教师从自己的心灵世界走向学生的心灵世界,用情感培育情感,用民主培育民主,用平等培育平等,以情及情,真心相待。

如何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既消除对立,又保持统一,促使语文课堂教学从预设转化为生成呢?笔者以为,应从高中语文教学和学生实际出发,构建起动态生成的语文新课堂。

那么,什么是生成和为什么课程是动态生成的呢?

这里所说的生成是指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教学观念。是相对于“预设”而言的一种理想状态。新课程标准要求下的多数高中语文教师都希望课堂朝着原先“预设”的方向发展。但是,课堂是师生互动的课堂、是活的课堂,是充满着变数的课堂,谁也无法保证每一堂课都朝着教师预设的方向发展。只是传统语文课堂教学过分强调预设与封闭,从而使课堂教学变得呆板、机械与程式化,缺乏对变数的挑战,缺乏对好奇心的刺激,使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潜能在语文课堂中得不到应有的发挥。如此一来,学生在课堂中只是被动的配角,只是配合教师完成预设计划的听众。因此,传统的高中语文课堂成了教师教案演出的舞台。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这就是为什么传统教学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忽视了教学的生成。即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忽视了对学生个性的张扬,忽视了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等。但强调生成,并不是不要预设,恰恰相反,高质量的预设是教师发挥组织者作用的重要保证。因这是教师整体把握教学过程,有序展开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环节。

为什么说课程是动态生成的呢?课程虽然是教师的教本和学生的读本,但它不是至高无尚的“圣经”。就教材本身和学习任务而言,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和学生已不再是课程的被动接受者和忠实的执行者。教师完全有适当自主剪裁教学内容的“权利”。当然须从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的需要出发,从学校、学生的实际出发,从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个性发展出发去拓宽课程的内涵和外延,去构建课程与社会、生活的广泛联系。譬如,可以让广播、影视、网络、广告、演讲、辩论、日常应用文、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土民情等素材性课程资源融入语文教学领域;让生命教育、安全教育、情感教育、忧患意识教育、热爱自然教育等融入语文教学,使语文课程充满生机和活力,使语文教学更加完善和优化,使语文课程伴随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处于动态生成之中。

那么,如何实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使语文课堂出现新的境界呢?

第一、要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传统师生关系是服从于被服从的关系,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是上级和下级的关系。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中,教师是上级、是权威、是主宰,学生是下级、是听众、是被动的接受者。这种关系导致了师生间人格的不平等,导致了学生主体个性的扼杀,导致了学生学习创造潜能的泯灭。这种关系的课堂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顺着教师的预设前进,而绝不会是动态生成的课堂。因它没有师生间生命与生命的碰撞、情感与情感的交流,没有双向互动对话。因此,要打破这种局面,必须重构师生新型关系――平等和谐的关系。这种关系的构建,教师必须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让师生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让学生体验到平等、民主、信任和尊重的滋味;感受到被激励、鼓舞、鞭策和指导的欣喜。例如,当笔者教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一文时,我将全班分成4个小组,开展自主学习竞赛,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包括确定学习目标、分析课文内容、诠释重要词语,查资了解作者生平事迹、概括作品主题、鉴赏写作技巧、课外拓展延伸相关知识等。通过学习、讨论、交流,学生能从多方位、多角度进行探究、思考。有的小组见解新颖,有的小组理解独特。充分发扬了民主、个性的有机结合,学生富有个性的理解与表达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得以培养。这里,教师成了课堂的组织者、学习的引导者、问题的启发者、难点的点拨者。语文课堂打破了预设的禁锢,在动态、变化中生成。

第二、积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尊重有益的动态生成

在改革传统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人格,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基础上,还须积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尊重有益的动态生成。

有益的动态生成是指朝着有利于达成教学目标、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一系列教学问题及其解决的结果。

教学实践证明,语文课堂是复杂的、多变的,也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教师的预设在多变的课堂中不一定朝着预定的目标生成,预设和生成之间存在着差距。这种差距是由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与相互作用造成的。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当学生在课堂互动中一有创造的火花、有价值的生成、有新颖独特的看法时,教师除了予以肯定和鼓励外,还须及时的适当的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思路;即使有的内容与预定的目标有一定的偏差也不妨顺着学生的思路走,制造新的问题、新的生长点,为新的生成创造支点和空间,激励学生继续生成。

当然,由于受课堂时空的限制,教学内容的限制,追求课堂有效性的限制等,当学生的生成对课堂没有价值时,或不该在本课中讨论时,应及时予以取舍,以巧妙的手法引导学生向预定的生成发展。这需要教师的智慧和应变能力。

总之,动态生成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视学生和教学内容的实际,应积极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应努力改善与优化教学流程,应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创造性学习的园地,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使课堂走向动态生成,实现语文课堂高质量、高效益与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修明晶。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关系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论语中的成语 篇4

关键词: 翻译理论 汉语成语翻译应用

翻译理论能够帮助我们认识翻译实践活动的规律,凭借翻译理论的方法论指引和理论指导,分析合适的翻译对策,在翻译活动的过程中采取更加行之有效的翻译手段。通过对汉语成语的性质和特点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成语的翻译绝非易事。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不仅要译出成语的字面及比喻意义,而且其语法结构、来源出处、语篇背景、读者习惯等因素都是翻译过程中的考虑因素。

一、归化与异化翻译理论

归化(Domestication)与异化(Foreignization)这对术语是美国翻译学家韦努蒂在其著作《译者的隐身》(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一书中提出的,用来描述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

归化是指以目标语文化为导向的翻译,以译文读者习惯的表达方式对原文进行阐述。在翻译活动中,译者要向目的语读者靠拢,尽量提供通顺的、流畅的译文,使译文看起来像是用目的语写作的原文,翻译的痕迹并不明显。异化是指在翻译过程中迁就原文的语言特点,接纳原文的表述方式。异化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尊重原文作者的安排,尽可能地传达原文所要表达的内容。在翻译活动中,译者要保留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及源语的语言风格及文化特色,使读者主动向原作者的思路靠近。这种做法可能会造成译文的不流畅,但是有助于保留源语的文化价值观。韦努蒂是异化翻译方法的坚定拥护者,他将异化翻译方法视为一种对“文化殖民”的“抵抗”(resistancy),这种抵抗可以凸显原文的语言风格和文化特色,可以保护原文及原文所代表的文化系统不受目的语文化的支配,并显示了译者的存在和作用。

从表层上看,归化与异化理论和直译与意译颇为相似,但并不完全等同,“归化和异化可看作直译和意译的概念延伸,作为文化转向的产物,归化和异化必然包含了深刻的文化、文学乃至政治的内涵”。[1]如果说直译和意译停留在语言层面上,那么归化和异化则是运用语言层面的技巧来阐释更深层次的价值观体系。

在翻译理论研究发展的过程中,很多学者对归化和异化孰优孰劣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议。对于汉语成语英译的问题,归化和异化的处理方式也截然不同。如《红楼梦》中的一句“至于才子佳人等书……”就被分别翻译为“And the boudoir romances”和“As for books of the beauty-and-talented type”两种。显然,第一种翻译舍弃了“才子佳人”这个成语的比喻意象,直接寻找译文中意义相对应的习语进行翻译,而第二种则保留了源语的文化因素,尽可能地传递了源语中的语言特色。对于应该选用归化还是异化,译者各有偏好。但是,归化和异化并不相互矛盾,它们是对立统一、互相补充的。至于原文中哪些语言特色需要保留,哪些比喻意象可以舍去,哪些文化内涵应该尽可能地传达,就需要译者在对原作者意图、翻译目的、文本类型等因素分析和把握的基础上,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汉语成语英译问题也是一样,无论是归化还是异化,译者都需要有清晰的译文架构和深刻的文化认知,以保证译文不失偏颇。

二、动态对等理论

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是奈达提出的两个对等理论之一。动态对等基于对等效应原则,注重翻译的交际目的,要求目的语读者对于译文的接受和理解程度应该与源语读者对于原文的接受和理解程度保持基本一致。和早期翻译理论不同的是,动态对等不再以原文为导向,而是以目的语读者的反应作为导向和根本。[3]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重心应该更多地从考察原文内容转移到考虑目的语读者对于译文的接受程度。译文也不再过度追求语法、词汇及文化指称上的完全对应,而是可以加以改动以达到最自然的结果,使译文的接受者在其自身语言文化中可以找到相关的、对应的行为模式。动态对等更趋向于以读者为主导,以读者语言上的接受度为基准。因此,一个成功的翻译作品应该追求“保持与源语讯息之间最自然的对等”,[4]为了达到这种自然性,翻译的过程应该做到尽量流畅,不受源语干扰。目的语文本应既能传达原文精神,又能让读者产生共鸣。动态对等强调的是意义上的对等优于形式上的对等,当然,这是一个递变的原则,如果在符合意义对等的条件下,应该尽量选择形式上相对而言最为对等的译文,使原文和译文达到全方位的对等和统一。

在成语翻译中引入动态对等理论,可以使目的语读者在充分地理解成语意义的基础上,对成语的比喻、结构和文化意象也有一定的了解。汉语成语博大精深,含义深刻,有一些成语的内涵、形象或故事背景可能很难为目的语读者所理解,这时应该首先实现意义上的对等,把原文的形象进行抽象化或简洁化的处理。而对于一些形象和意义都能为英语读者所理解的成语,则尽量实现形式和意义上的双重对等。如成语“赴汤蹈火”对应英语习语“go through fire and water”,无论是从形式上还是意义上,汉语读者和英语读者看到这两个成语时,对其理解和反应几乎可以达到完全对等。动态对等理论比较适用于跨文化交际的翻译中,因为动态翻译理论能够“更好地传达原文意义与精神内涵,利用读者对本民族知识结构的了解去理解原文,产生原文读者阅读原著时的同样感受”。[5]

上面的两种翻译理论,对于汉语成语的翻译应用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将翻译理论引入汉语成语翻译研究,对于英汉成语研究的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翻译理论可以更好地指导翻译实践活动。在翻译实践中引入翻译理论作为基础,可以使翻译更加规范化、系统化。翻译理论与成语研究的结合,能够使我们更加充分地理解中外语言文化的差异,实现更好的跨语言交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东风。归化与异化:矛与盾的交锋?[J].中国翻译,2002,23(5):25.

[2]郭建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异化与归化[J].外国语,1998.2:17.

[3]Nida,Eugene A.Principles of correspondence[J].in 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Leiden:E.J.Brill,1964:156-171;Reprinted in Venuti,2000:136.

论语中的成语 篇5

[关键词]语文教学;培养;学习习惯

一、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叶圣陶认为:“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谁都无法否认,习惯的力量是无穷的,它与人的发展息息相关,好的习惯使人受益终身。当习惯一旦养成之后,它贯穿于人的一生,由此可见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最佳时期。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对其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将产生很大的影响,然而现在小学生在学习习惯方面却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既降低了语文课堂的效率,又使学生很难领悟到今后语文素养的重要性。

二、教师应培养出学生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

1.培养学生课前准备的习惯。教师应规定学生课前准备好语文课堂上要用到语文书、练习册、作业本和笔等,这样孩子们就不会上课慌乱找东西,而影响课堂秩序。此外,最好在班上张贴一张课程表,让学生都清楚下节课的具体课程,使他们有条不紊地掌握学习的节奏。

2.培养学生自觉预习的习惯。每次将要新学的课文要求学生去预习,因为预习可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让学生能更快更好地去了解文本、学习文本。预习不但要让学生熟读课文,还要让他们掌握文中的生字词,借助工具书理解不明白的词语,而且预习还应由扶到放,最后让学生做到自觉预习。

3.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和坐姿。“字如其人。”字,是人体生命的对应,是书者志向的外化,是书者心境的表白,是书者情绪的流露。写字如同造房子,要讲究布局、搭配、容让。教师应要求学生无论课堂内外都要形成这样的习惯:只要提起笔来,就能端端正正地一笔一画地写,头要正,身挺直,两臂分开讲姿势,三个一,脚肩齐,边写本子边前移。

4.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教师在教学中应做到合理分配教学时间,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形象化的直观教学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抓住学生学习中的难点,深入浅出,使学生都能听得懂;注意调动和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讲刺激学生的语言,教态和蔼可亲。

5. 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为了让学生做到认真倾听,应逐步使他们做到“五心”:一要细心,无论听教师讲还是听学生发言都要听完整;二要耐心,特别是当同学的发言有错误时,一定要等他把话说完再指出不足;三要诚心,当有些同学的发言有语病时,不能讥笑别人;四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虚心接受,修正自己的观点;五要用心,在听取别人意见时不能盲目,做到有选择的接受。

6. 培养学生自觉完成作业的习惯。教师应把每天的作业写在黑板上,而不是口头叙述,最好让学生用一本专用本子负责记录各项作业,以此来提醒他们,并且应寻求家长的配合,加强家校联系,利用校讯通平台及时把当天作业发送到家长手机上,让家长督促并检查学生的作业。此外还可以在班上开展各种自觉完成作业的奖励活动,这样让学生养成自觉完成作业的好习惯。

7.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习惯是一种高度自觉的阅读行为。启发学生阅读的自觉性,增强形成阅读习惯的心理动力,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知识面。教师可在班上举办图书角,让学生徜徉于书海;还可以开展讲故事的活动,邀请家长参加,给孩子评价、打分,日积月累,相信学生会越来越喜欢阅读,知识面会越来越宽。

论语中的成语 篇6

关键词:成语;出处;归纳分类

《论语》是儒家的原始文献,是儒家思想重要体现的载体,也是反映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经典。成语是我国汉语语言文字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者短语。很多成语都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更有不少直接出于《论语》,这些成语时至今日仍具有鲜活的生命,被运用于生活中。

作为儒家思想中闪光的语句词汇,被人们千年来使用,有的原封不动直接成就了一些今日所用的成语,还有一些减缩而成。它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作为一个整体单位来应用。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成语大辞典》中以严格上意义的成语和由谚语等其他熟语形式转化而生成的准成语为采收的标准,一般的谚语,惯用语,格言名句以及结构松散的语句等则基本不收录,即使如此,这本辞典收录的古今汉语成语1800多条中,直接来源自《论语》的就多达240条,所以可见《论语》中儒家的精华语言原封不动的流传至今,仍是我们学习的重要一个方面。

下面就将《颜渊·十二》中所出现的成语逐条理出,并按不同角度分类。此节一共分为二十四章,有“问仁”,“问君子”“问政”几部分,都是关于儒学之用。

一、成语列举

克己复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内省不疚;司马牛之叹;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浸润之谮;足食足兵;必不得已;驷不及舌/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片言折狱;约之以礼;成人之美;风行草偃/化若偃草;察言观色;一朝之忿;举直错枉;以文会友等等。

二、成语按形成方式划分

从上面二十四章出现的成语的形式,我们可以看出千百年来人们使用《论语》中语句的形式并按照这个划分出成语产生的几种情况:

直接出自原文。这类短语从古至今没有发生变化,保留了原貌,很多成语都是直接的源自于《论语》。如《颜渊》中:克己复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内省不疚;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必不得已;浸润之谮;足食足兵;驷不及舌;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成人之美;一朝之忿;以文会友。

简缩于原文。所谓简缩,就是将原句或者短语中的虚词或者其他可以省略的成分去掉,压缩简略而成的成语。如《颜渊》中:片言折狱;察言观色;举直措枉。

组合而成。将原文几句话,或者几个短语中的精华部分选出,略去其他部分,组合而成的成语。如《颜渊》中:风行草偃。

由原文派生。在原句原义的基础上,加上后人对语句的理解与归纳,形成一句新的更容易让人使用的成语。基本原义是不变的,因此总结为派生出的成语。如《颜渊》中: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化若偃草。

三、按孔子儒家思想的不同方面划分

孔子的思想是代表一个理性的社会秩序,以伦理为法,以个人修养为本,以道德为施政之基础,以个人正心修身为政治修明指根本。儒家思想志在从新树立一个理性化的封建社会,因为当时周期的封建社会正在趋于崩溃。所以按这些儒家思想不同的侧重点又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类:

论政从政。这主要是指孔子对于统治者的政策做法的建议与期望,来维护贵族等级关系,维护宗法血缘关系,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维护伦理纲常的典型建议;如风行草偃,讲的就是从政者的责任问题,在上不在下,下有缺失,当由在上者负责;如浸润之谮,也是对国君用人者而言,择善而用;再如足食足兵,片言折狱。

论待人接物。这里是指与人相处,处理事务的方法方式。如驷不及舌或者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戒不假思索而言他;如恭而有礼,对人和善,亲切;再如察言观色,以文会友等。

论修身。对于自身内心的修养方面,如一朝之忿,约之以礼,成人之美,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司马牛之叹,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内省不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己复礼等。

四、按现如今这些成语的使用广泛与否进行划分

虽然时隔千年,有些词语的已经在被人们使用的过程中渐渐发生了变化,但是那些触及生活跟生活密切相关的词语却一直被人熟知,讲话中写作中常常用到,所以这些也可以按照是否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来划分:

1.生活中常用。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察言观色,成人之美,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四海之内皆兄弟,内省不疚等等。这些成语对于人们来说,非常熟悉,大部分在生活中,学习中都能够用到,并且延伸出很多深层意味。

2.特殊语境中使用。如足食足兵,片言折狱,风行草偃等。这些成语可能在日常的生活中用处较少,但是特定场合的使用还是很适合,所有这些成语依然具有生命力。

五、小结

本文通过对《颜渊·十二》中成语进行不同角度的划分并解析,可以看出《论语》对于现代汉语言发展的影响力是很深的,虽然时光流逝了千年,那些精粹的语汇依然活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跟据它和我们日常生活的密切度如何,也可以看出古往今来中国的群众关注的重点在哪些方面,这些儒家思想有哪些被人们认可而代代相传下去。所以对于这些熟语的分析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也就这些浅浅的方面进行探讨。虽浅薄,但不妨引玉,让更多的人了解今日我们的语言变化是一个发展的开放的过程以及那些息息相关于生活的词汇的最初来源。(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论语》,张燕婴译注,中华书局,2007年版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