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经典短篇散文【精选6篇】

下面是勤劳的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郁达夫经典短篇散文【精选6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郁达夫散文 篇1

【关键词】自叙传 心理 情景交融

【中图分类号】I2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9-0078-02

郁达夫常以自己的遭遇和经历作为小说的素材,忠实地勾勒出自己生活的轨迹和要求个性解放的愿望。打开他的小说集,很显然作家的生活经验和内心体验,都这样或那样地投射到作品之中,使得作品有着明显的“自叙传”色彩。但他又不是简单地复制“自我”的历史,而是率真的自我解剖,作品中的形象是浸染了文学色彩的、升华了的“自我”。

一 “自叙传”的色彩

郁达夫始终坚持“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的创作主张。他对这一主张的忠实贯彻,已形成了他的小说的独特风格。翻阅郁达夫几十篇小说,可以发现其中绝大多数都是“自叙传”形式。这种“自叙传”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作家的生活实录,二是作家的自我表现。

所谓作家的生活实录,即用第一人称写“我”,基本上是作家的生活原貌,将自己的生活经历、爱好、习惯等真实地毫不隐讳地安排在作品里,甚至达到细节真实的程度,有时还将自己的外貌作为作品主人公的肖像。

在早期作品《沉沦》中,主人公的身世、际遇、教养以及所感、所思、所欲,基本上就是郁达夫少年时期的自传,尽管有些地名采用了英文字母代替,但基本上都是郁达夫到过的城市的第一个日文发音。在《茫茫夜》中,他以自己的相貌塑造了主人公的肖像,“一个二十五六岁的青年……颊上有一层红潮,同蔷薇似的罩在那里。眼睛里红红浮着的,不知是眼泪呢还是醉意,总之他的眉间,仔细看起来,却有些隐忧含着,他的勉强装出来的欢笑,正是在那里形容他的愁苦”。这个带着忧愁面孔的文弱青年,在郁达夫的大部分作品中都出现过,这就是读者所熟悉的“零余者”形象。“零余者”的啸傲山水、饮酒狎妓、变态心理、忧郁症等也多是郁达夫所曾有过的实情实事。

郁达夫的“自叙传”成分,可以在其大部分作品中得到证明。在郁达夫作品的主要人物性格中,我们不但可以找到客观事实的“自叙传”特征,而且能找到作者内心世界的自我描绘。他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实际上是同一类型的人物典型。在这些人物身上,自然地存在着作者通过他们表现自己性格的事实。主人公的形象,就是郁达夫自身的典型化。

二 纤细的心理描写

郁达夫是一位擅长于心理描写的作家,他对他小说中病态人物的心理分析,充满了同情、关切,而又真实、深刻,因而他的作品深深地打动了现实生活中众多“零余者”的心。他们赞赏、同情这些可怜的“病人儿”的热爱祖国、希望民族强盛的赤子之心,同时也咀嚼和品味着对黑暗社会的失望以至于走向自戕道路的苦涩和悲哀。然而,他们无论是同情或是悲伤,竟都是那样亲切和热烈,像是对待自己的兄弟和朋友,因为他们融入了自己的深情。

郁达夫小说的触角独特地集中于主人公们的心态,展现主人公们的心理现实世界是他小说心理描写的一个重要特征。主人公们的行动、感觉、情态是读者最感兴趣的,这可以从《沉沦》的第一阶段得到明显印证。“他近来觉得孤冷的可怜。他的早熟的性情,竟把他挤到与世人不相容的境地去,世人与他的中间介在的那一道屏障愈筑愈高了。”这仅仅是主人公精神领域的活动的开始。而后在“他”害了忧郁症,感到孤独难耐的时候,便以大自然来慰藉自己的心。秀美的大自然,在孤寂者的心中,是朋友、母亲和情人。

郁达夫的景物描写并非客观的描写,他更注重展现人物的心理冲突,以心理冲突来反映他们与社会的冲突。郁达夫对于“零余者”由于社会的压迫所造成的矛盾心理――变态心理的描绘是纤细的:他们过分敏感,内心寂寞、凄楚,“性的苦闷”和“生的苦闷”时时围绕着他们,人们仿佛看到“零余者”们那一颗颗鲜活跳动的心。

表现心理幻想世界的矛盾是郁达夫小说心理描写的又一特征。心理幻想世界的矛盾是由幻想的幸福与内心的痛苦冲突造成的,它构成了“零余者”内心矛盾的又一层次。这些人物热烈地向往美好的生活,在幻想的世界里给自己塑造了无数个天堂。但是黑暗的社会与软弱无能的本性又给他们内心造成无数的痛苦,这种痛苦是现实痛苦在内心的折射。幸福的幻想同样也是现实痛苦生活的折射,只不过是一种扭曲的、变相的折射罢了,而对现实痛苦的分外敏感使其内心的痛苦与幻想愈来愈强烈,冲突必然趋向尖锐。在幻想的幸福与内心的痛苦之间,“零余者”们无法平衡这两个世界,解决这一对矛盾,所以他们大部分人都走向死亡――精神的或是肉体的。

在《还乡记》里主人公有过这样的自白:“我平生感得幸福的时间,总不能长久,一时觉得非常满足之后,其后必有绝大的悲怀相继而起。”《还乡记》的主人公就生活在不可调和的、幻想的幸福与心理现实的痛苦之中。

捕捉心中的闪念是郁达夫小说心理描写的第三个特征。在《春风沉醉的晚上》中,当“我”为二妹的天真、富有同情怜爱之心而“起了一种不可思议的感情”时,理智却命令“我”放弃这个念头。“我”把眼睛闭上了几秒钟,等听了理智的命令以后,才把眼睛睁开,这时,“我觉得我的周围,忽而比前几秒更光明了”。这就是“我”在几秒钟内的心灵闪念。贫苦文士的清苦、潦倒而又正直、善良以及对二妹的深情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而这一对近邻,一个是受压迫的女工,一个是失业的文士,他们相互同情、劝慰、关心帮助,都变成了从社会底层发出的对黑暗社会现实的诅咒和控诉。小说的主题,在这闪念之后更加清晰。

三 情景交融的艺术氛围

郁达夫在《小说论》里谈到:“小说背景的中间,最容易使读者得到实在的感觉,又最容易使小说美化的,是自然风景和气候的描写。”自然景物与气候是烘托艺术氛围的重要手段,郁达夫是这方面的描写能手。他的小说常常用优美的绘声绘色的自然景色的描写,渲染出一种富有诗意的意境。他往往把写景和抒情结合在一起,使人物的性格融入自然美景中,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氛围。

郁达夫的小说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总是力求在敏感地捕捉景物变化时,与人物内心情感的起伏相互映发。

在郁达夫的小说中,月光常常被用来衬托主人公的心境,例如《银灰色的死》。古人常把月色和思念联系在一起,因此,“月色”这一意象就无形中带上了淡淡的哀愁,再加上“银灰色”三个字,就更加突出了它的凄冷色调。Y君眼里的明月,“同银盆似的浮在淡青色的空中”,四下里“都洒满了同霜也似的月光”,如此的凄清寒冷使他触景生情,觉得自己“好像同遇着了风浪后的船夫,一个人在北极的雪世界里漂泊的样子”。这孤冷的情怀又岂是三杯两盏浓酒可以排遣的?作者因情写景,再让人物触景生情,望月思乡,怀念亡妻,不禁感伤。

郁达夫还善于运用形、声等意象来烘托氛围。在《离散之前》的开头,仅用了“萧索的秋雨”和“嗒啦嗒啦”的雨声,从形和声上传达出悲凉凄楚之情。作者巧妙地运用这一内涵丰富的意象,既写了环境,又写了心境,同时还渲染出刊物停办、朋友离散的惜别感伤的气氛,这环境、心境、气氛三者的有机结合,便构成了一个“秋风秋雨愁煞人”的艺术境界,使感伤的情调愈发浓烈。

以山光水色等环境因素来表达主人公的心情是郁达夫小说的又一特色,如《还乡记》中的黄昏日暮。残破的城垣、古寺的钟声、清冷的长街、稀淡的灯光、胡琴夹在灰冷的空气里的哀音,以及江南水乡如诗如画的山光水色和北国古都的雄浑阔大的晨曦夕晖等,都很有意境。郁达夫利用美丽和谐的自然景物的描绘,反衬出主人公遭受打击后的痛苦心情。

郁达夫笔下鲜明生动的景物描写,不仅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同时也有助于对主人公情感体验的进一步理解。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指出:“昔人论诗词,有景语和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郁达夫小说的“景语”就尽皆是“情语”。

纵观郁达夫的小说,可以看出贯穿始终的情感是寂寞、怯懦、感伤、忧郁、苦闷、率真,这些构成了其小说的情感特征。他的小说大都以人物情绪起伏变化为灵魂,具有诗的意境,无论写景、抒情、叙事、写人,情至无不曲尽,因此人们常把他的小说称为“抒情小说”,而这流动于字里行间的绵绵不断的“情”,是郁达夫所独有的浓郁的苦闷感伤之情。

参考文献

[1]郁达夫著、赵李红编。郁达夫自叙[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6

[2]郁达夫著、朱栋霖编。沉沦・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第一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44

[3]郁达夫。沉沦――郁达夫早期作品选[M].广州:花城出版社,1982:238

郁达夫散文 篇2

首先,作者通过巧妙的叙述方式自然地介入到了北京市民的生活中,使自己成为了其中的一员。如“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见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像花儿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等语句,让读者一下子就能感觉到作者就生活在这个秋天,甚至让人觉得那个“泡一碗浓茶”,在院子里坐着看天的,早晨起来到街上散步的人就是郁达夫,他甚至还会在雨后的桥头和熟人用“平平仄仄”的北方话一同感受秋的凉意。我们之所以能感受到散文中作者的平民意识,就是因为在文中,郁达夫并不是以一个知识分子的身份俯视平民的生活,而是以一个普通的北京人的心境感受自己周围的生活。透过文字的表层,读者可以明显地感受到,郁达夫不仅在写秋景,更是在描述一种生活。于是,文中的景和情在生活的层面上融为了一体。这样,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也就不仅仅是故都的秋的特点,更是郁达夫对人生的一种生命体验,是一种包容着中国文化精神的生命价值追求。所以,直到文章的结尾,郁达夫仍然没有从故都的秋味中跳出来,而“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一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其次,本文在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表达上侧重于主观世界。我们知道,从文学活动的规律来看,由于时代背景不同,作者在文学作品中对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强调各有侧重,而作者郁达夫又是在什么样背景下创作写出《故都的秋》一文的呢?

1933年4月,郁达夫为逃避国民政府的高压和文艺界的纷争而由上海迁居杭州,但他很快发现杭州也并非“世外桃源”,于是写下了“烽火满天殍满地,儒生何处可逃秦?”这样的诗句,以此来抒发内心的苦闷。1934年7月,郁达夫离开杭州去青岛避暑,8月转赴北平,终于发现了与中国历史文化精神息息相关的“深沉的地方”,写下了传世名篇《故都的秋》。这就决定了郁达夫在描绘故都之秋时,必然会侧重于自己的主观世界的表达,于是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只不过是郁达夫主观心境在客观景物上的投影,而客观景物则成为了郁达夫精神世界的缩影。由此,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与其说是郁达夫饱尝了故都的秋味,还不如说是郁达夫找到了一种符合他悲凉心境的生活。这种生活既让他暂时忘却了现实的烦恼,又让他触摸到了历史文化的气息,正好契合了郁达夫的精神需求,成为了他“儒生逃秦”的好去处。

最后,我们可以通过中国文人和秋的关系,对郁达夫的主观世界加以分析。正如郁达夫在文中所写“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悠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郁达夫作为一个深受传统文化熏陶的旧中国知识分子,必然深受中国传统悲秋文化的影响。那么,中国文人的这种悲秋意识中到底包含着一种什么情结呢?著名学者赵敏俐认为,“中国文学里的悲秋作品,并不仅仅是一种生命意识的自然感应,而始终比较明显地和相思与怀归的母题有着不解之缘”。可以说,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所蕴涵的正是“相思与怀归”的主题。而“怀归”恰恰又是“相思”的目的,因此,《故都的秋》更侧重于“怀归”主旨的表达,是一个深受传统文化熏陶的知识分子对中国历史文化精神的“怀归”,更是一个生活在战乱年代、饱受人生忧患与哀痛的读书人对精神家园的“怀归”。

郁达夫正是通过对故都之秋的描绘,为自己的精神找到了一个栖息的家园,为自己的生命找到了一个皈依之所,完成了一次属于自己的精神旅程。

郁达夫散文 篇3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22―0092―01

《故都的秋》是一篇抒情散文,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听了很多节《故都的秋》,教师们的教法各有特点,但是有一个共同点:都把焦点聚焦在“秋天”这个主题上。教学的重点都是五幅秋景图(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都市闲人、胜日秋果),讲授或讨论作者观察得如何仔细,描写得如何具体,还有的教师甚至根据课文精心绘出五幅“秋景图”水彩画,试图让学生形成对秋天的一种认识。这样进行散文教学,尽管有所突破,但仍没有抓住散文的文本特征,没有彰显散文的文学性,把散文混同于其他应用文本。鉴于此,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散文教学。

一、整体感知作品,体会散文形散神凝的特点

不论是叙事、抒情还是议论散文,其中都表达了内容观点、情感态度,只要抓住了线索,就可以把散文中看似不相干的内容一线串珠般地联系起来。如,《故都的秋》的教学,应先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整体感知作品,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涵的思想感情。读完以后,抓住“从青岛到北平来的理由就是要饱尝这故都的秋味”―― “清、静”是北国之秋的客观实景,“悲凉”是人的主观情感的写照,明确文章的感情基调。接着选取五幅秋景图来表现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秋味。至此,学生应该对这篇散文写了什么景,抒发了什么感情有了初步印象,但对作者的感情体悟还很肤浅,还谈不上读懂散文。

二、体察散文语言和写作手法,学习作者的表达经验

首先,要认真揣摩散文语言。《故都的秋》中描写秋味的语句,从色彩来看,有蓝、白、青、淡红、紫黑、碧绿、淡绿微黄、灰等,这些色彩偏重于冷色调。正象清代大学者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选取这些色彩表明作者内心的冷清、孤独。从声音描写看,从一点声音也没有的槐蕊、蝉的鸣叫、人的应答声等,也都表现出悲、凉、清静的意境的。其次,从写作手法上看。一是作者是以情驭景,借景抒怀,情景交融的手法进行创作的。通篇文章从景物描写到语言运用,都表达了对故都的秋悲凉美的赞美之情。二是对比手法的运用,文中多次用南国之秋和北国之秋作对比,烘托对比北国的秋天的清、静、悲凉的特点,表达对北国之秋的热爱之情。通过对散文语言和写作手法的研读,学生对作者渗透其中的表达经验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作者在散文中是怎样表达自己感情的,也在读者心目中逐渐清晰起来。

三、在作者营造的感情漩涡里,感受作品中的自我,让学生领略散文的美,并学会欣赏美

对于学生来说,作为写景散文,全文围绕“清、静、悲凉”这条线描写故都的秋,学生容易理解,郁达夫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也不难体会,难就难在真正走过郁达夫的内心,郁达夫为何以悲凉为美,故都的秋到底触动郁达夫的什么,眼前之景与作者内心最契合之处在哪里,恐怕这才是本课教学的难点也是重点所在。要破解这个难重点,一方面要让学生反复阅读文本,仔细品味文中的秋味到底体现在哪里;另一方面又要引导学生披文入情,知人论世,与郁达夫的生平、写作背景、创作风格结合起来思考,把《故都的秋》定位为郁达夫所写的写景抒情散文,其中必然烙上了郁达夫的印记,有作者的个性。我们知道,在现实的人生里,作家的内心被过早地投下了忧郁、落寞的阴影。正因为这样,他笔下的秋境、秋味儿,被鲜明地笼上了一层郁达夫式的主观色彩。但故都的秋又并没有因为作家的情感体验而受到扭曲,以致失去了它固有的特征。在物我之间完美的交融里,那院落的牵牛、槐树的落蕊、秋蝉的鸣叫、还有那秋风秋雨等等,是多么清晰而逼真地再现了故都之秋的韵味。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郁达夫的这篇散文,其特点恰恰就在于他写出了一个平民知识分子在故都深处的恬静心态。在以悲凉为底色的秋景中,作者能发现种种充满暖意的细节,以及故都市井中一副副悠然自得的秋景图。

郁达夫散文 篇4

郁达夫,原名郁文,字达夫,出生于浙江富阳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散文有很高的成就。年少时赴日留学,深受近代思潮的影响。回国后与郭沫若、成仿吾等创办创造社,揭露当时的时弊。抗日战争爆发后,奔走各地,宣传抗日。抗战胜利时,却被日军秘密杀害于印尼。胡愈之先生曾这样评价郁达夫:“在中国文学史上,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的名字,在中国人民法西斯战争的纪念碑上,也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烈士的名字。”

《故都的秋》是其散文代表作。这篇文章写于1938年8月。那时的他,结束在外的漂泊,刚回到北平。这是他时隔21年再次回到北平,回到当年他曾经熟悉的地方。这时候的故都,早已经变得物是人非。看着这熟悉而又陌生的一切,作者有些激动,有些失落,更有一种无法言说的悲凉。

岁月是无情的,这个时候的郁达夫已经到了中年,因为恰逢国家遭难,郁达夫四处漂泊,北上南下,甚至远涉南洋,奔走在抗日宣传的最前线。岁月在他的脸上,在他的心里,不可避免的留下了深深的痕迹。自古以来,中国的文人最易伤感,最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在国破家亡的时候,心境最为复杂。伤春悲秋,然后通过文字将其表达出来,是他们经常做的事情,郁达夫也不例外。面对此时此刻的故都,他的心已经“被一片秋草和落叶触碰,被衰弱的蝉声缠绕,被秋雨打湿,被凉风扫过。”

因此,在这种心境下,在来到北平的第四天,作者写下了《故都的秋》这篇散文名作。或许是隔得太久,又或者是心境的关系,在他的眼里,故都北平的秋,今年似乎“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而这“清”“静”“悲凉”,便构成了《故都的秋》这篇散文的基调和主线。整篇文章就此铺开。在作者的眼里,“清、静、悲凉”正是故都秋天的特色,这是故都的秋于众不同的地方。“那飘零的槐叶,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拓寺的钟声”,这一连串的故都独特的,与众不同的的景物,让久居南方,四处漂泊的作者在熟悉之余,更添孤独悲凉之感,而这,也正是郁达夫当时的心境写照。作者的感情随着景物描写的深入,也蒙上了一丝丝悲凉的秋意。

“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通过对故都的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自己心境的悲凉,这种物我相容的高度契合,显示了作家在创作上的高超艺术。当然,在《故都的秋》这篇文章中,作者在表达一种悲凉的意境之外,还在文字艺术的表达上有一些别的韵味。在这篇文章里,作者所描写的景物,通过独特的手法表述出来,都有一种雅俗共赏的味道,使得那一层淡淡的悲凉意味,除了带给诗人的心境上的凄凉,还有一种人生的感悟。

1938年的故都,和往常的秋天已经不太一样,因为此时的北平,已经沦落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之下,这个时候的秋天,除了萧瑟,还有一种衰败的意味。郁达夫是著名的抗日志士,看到故都如此景象,他的心境自然好不到哪里去,悲凉的同时,更有一种死亡的味道。衰败和死亡是人生所必须要经历的一个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一种境界。有点颓废,而且有点唯美。“由此可以看到。作者在他的作品中不仅有中国的传统审美情趣,还融入了西方的唯美主义,以恶为美,以丑为美,以死亡为美。丑到极致,便是美,这种境界,可以说是高雅。

不过,从另一个层面来说,他并没有把雅趣和俗趣绝对地对立,相反,他非常有意识地让雅趣带上世俗的色彩。作者在《故都的秋》中对景物的描写,还有其低俗的一面。正如他在文章所描写的秋蝉,很平凡,很世俗,是和“耗子”一样,像家家户户养在家里的。“而耗子”一词所体现的,正是一种低俗的美。这就使得原本高雅的境界透露出世俗的、平民的色彩。这种与雅趣相辅相成的平民色彩,也就是俗趣。

还有,作者在文章中所写的“都市闲人”,“穿着传统的衣裳“或者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所体现的低俗的趣味一面就更加浓厚了。一个“闲”字,就体现了在大都市中的低俗趣味,是很有神韵的,“闲”,尤其是在大都市中的“闲”,这也是一种情调。闲人也是俗人,不一定有多少高雅的文化修养;但是,他们却有高雅的文化人的悠闲的格调,又为高雅的文化人欣赏。这是一种点睛之笔,也是雅俗之间的串联之笔。它让这篇文章在雅俗之间得到了很好的统一,彰显了一种趣味美。

纵观全文,能从《故都的秋》里感觉到一种悲凉韵味。这是当时故都的环境,以及作者的心境所决定的。作者在文章中对故都一系列独特景物以及人物的描法,体现的除了悲凉之外,还将雅趣和俗趣交融为了一体,别有一番意境。这种大雅大俗的结合,是郁达夫式的趣味的一个创造,这种创造,再加上作者的心境,交织成一片,也使得《故都的秋》成为当代散文史上的丰碑。

郁达夫散文 篇5

1、文学研究会在京成立于(B)

A、1923年B、1921年C、1920年D、1925年

2、“五四”以后,周作人属于(A)

A、《语丝》派B、《字衡》派C、新月派D、创造成员

3、下列作品不是周作人所作(D)

A、《雨天的书》B、《自己的园地》C、《泽泻集》D、《猛虎集》

4、善于以“自叙传”的方式和第一人称的写作方法写作的小说作家(C)

A、巴金B、矛盾C、郁达夫D、沈从文

5、下列作品属于记游散文的是(D)

A、《沙滩的足迹》B、《爱尔克的灯光》C、《故乡的野菜》D、《故都的秋》

6、“五四”以后郁达夫是以个社团的发起人之一(A)

A、创造社B、文学研究会C、新月诗社D、左联

7、《故都的秋》选自郁达夫的散文集(C)

A、《郁达夫散文集》B、《出奔》C、《闲书》D、《屐痕处处》

8、下列作家中不属于文学研究会的是(B)

A、冰心B、沈雁冰C、朱自清D、郁达夫

9、矛盾的第一部小说是(B)

A、春蚕B、幻灭C、子夜D、林家铺子

郁达夫散文 篇6

1931年,郁达夫独访富春江上严子陵钓台,归来做《钓台的春昼》,沉吟家国之伤,亦叹生平落拓。文中所录的那首旧体诗,名闻一时:

不是樽前爱惜身,佯狂难免假成真,

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

劫数东南天作孽,鸡鸣风雨海扬尘,

悲歌痛哭终何补,义士纷纷说帝秦。

郁达夫在钓台题壁的这首诗,早已刻成碑石立在富春江畔。观其字迹,左高右低,欹侧取势,与人通常书写时的左低其右高迥异其趣。其下笔果断,不善于翻转回环,是日常快速书写造成,给人以行色匆匆之感。这种笔势可认为是率性,也可理解为倔强。有些单调,却也自成一家面目。

郁达夫好题字,却并不以书家自居,他的《说写字》说自己没练过书法,只是信手而为,甚至说是为消费些纸张,贡献纸业,参与“社会性的恶作剧”。他向来喜欢拿自己“开涮”,以“自曝家丑”著称,实际上是一种不喜俗套的名士气。他的文章多写个人经历,表现内心冲突与骚动。在那个时代,显得极为特别。郁达夫的“自叙传”式小说已成为“五四”文学经典,但他写得最好的还是散文,更见其性情与学养。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擅写抒情散文的作家中,郁达夫、徐志摩、冰心、朱自清是最有代表性的。这四位作家有许多不同处,若就情感的收放度而言,大概是由朱自清到郁达夫是渐放,由郁达夫到朱自清是渐收。也就是说,朱自清情感表现较克制平稳,郁达夫情感表现最恣肆鲜明。

相比于郁达夫的狂狷,朱自清则堪称温文。

朱自清初入文坛时写了大量新诗,台湾诗人余光中认为其诗味不足,是以散文的感觉写诗。诗人的评价略嫌苛刻,不过让朱自清留名文学史的正是散文。

朱自清的《背影》与《荷塘月色》是经典的中学范文,前者朴实,后者华丽。若就抒情而言,则后者内敛,前者感人。对于《荷塘月色》,人多只以写景美文视之,也不乏细心者从开篇的“颇不宁静”探出消息,撩起那个风雨如晦的时代的面纱。那篇文章写于1927年,正是国内政治形势急剧动荡之时。

更早的1923年8月,25岁的朱自清和老同学俞平伯夜游秦淮河,凝融了六朝金粉的秦淮风韵迷醉了两位书生,秦淮河的歌女让他们情思萌动,心旌神摇。后来,两人写了同题文章《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俞文把那种感觉写得空朦,有谈玄说理之气。而朱文说,那歌声“经了夏夜的微风的吹漾和水波的摇拂,袅娜着到我们耳边的时候,已经不单是她们的歌声,而混着微风和河水的密语了。于是我们不得不被牵惹着、震撼着,相与浮沉于这歌声里了”,明白亲切,不被情绪控制。

比较而言,朱自清写散文不像郁达夫那样处处有我,他更有细致描摹的耐心,较之郁文呈现的率真洒脱,朱文显得工细庄重。如果再比较一下他们留下的书作,从行笔细节到整体风韵,似乎也能看到收与放这两种趣味。

朱自清的楷书书风大致近欧,字形狭长,中宫收紧,字距较疏朗,他的手稿也大致属于楷书的快写,不是连绵有致的行书写法。有些作品略具魏碑风味。

当然,朱自清这样的古典文化的大学者,对碑帖见的很多,很有研究,在具体字的写法上,自然不会局限于某一家。比如“支颐啜茗忧危大,负手看花意思长”一联,是为他人题字,较之手稿更用心,更能看出书者的取法和追求。这副对联是从清代王闿运诗句中化出,表达了虽处平常却心系苍生社稷的情怀,意思庄重,书风亦端庄。

另一幅朱自清写给妻子陈竹隐的诗:“勒住群山一径分,乍行幽谷忽干云。刚肠也学青峰样,百折千回却忆君。”用语俊朗,字也写得很秀润。朱自清题字总是很认真,风格清正,和郁达夫的流动欹侧颇不相同,书写状态一个收、一个放。

我们常说“文如其人”“字如其人”,于是以文来解人,以人来解字。散文在诸种文体中距离作者生活状态最近,通过散文,更容易了解作家的情感、观点与气质。民国时期的作家从小使用毛笔,对这种传统书写工具得心应手,他们的墨迹传达出了较多的个人气质和情感。

两位作家自然是不同的个性、气质和人格追求。余光中论朱自清的散文,认为文后隐藏着一个拘谨的教师和平凡的丈夫形象,很不洒脱,引为遗憾。其实无需遗憾,朱自清喜欢以平常朴厚之貌示人,与郁达夫惯以洒脱浪荡之貌示人一样,是新文学拓宽格局的体现。何必一定要以英雄志士、智者高人的面目示人呢?是真人格自可爱,是真情感必感人。杨振声评朱自清:“他文如其人,风华是从朴素出来,幽默是从忠厚出来,腴厚是从平淡出来。”郑伯奇论郁达夫:“他不愿学歌德、拜伦,他只愿做莱汉特那样文坛上交游最广的人物。”

书法,很难离开旧体诗。旧体诗被新文学运动简单地否定了,有着深厚社会基础的书法艺术难免受些牵连。“五四”时期崛起的知识分子,早年接受传统教育,对旧体诗熟悉又有感情。朱自清研究古诗十九首,讲陶诗,讲唐宋诗,还专心模拟过汉魏六朝唐五代诗,曾有诗集《敝帚集》《犹贤博弈斋诗抄》,其中不乏佳作,但并未公开出版,相当低调。其中有一首诗《市肆见三希堂山谷尺牍,爱不忍释,而力不能致之》:

诗爱髯苏书爱黄,

不妨妩媚是清刚。

摊头蹀躞涎三尺,

了愿总终币一囊。

看到黄庭坚的字,爱不释手,又舍不得花钱。这首颇能体现朱先生忠厚而幽默的诗作,难得地让我们看到他对书法的喜爱。

王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论集》里曾讲过这个现象:“鲁迅的旧体诗多半是作为书法艺术写给友人的,后来才由别人搜集起来。郁达夫的旧体诗除在散文游记中有录存外,也并未在当时结集出版。朱自清的旧诗集取名《敝帚集》《犹贤博弈斋诗抄》,是在他逝世后人们才看到手稿的,其他许多新文学作家也未闻有旧体诗专集出版。这是有原因的。‘五四’文学革命首先从反对旧体诗开始,新诗是最早结有创作果实的部门,因此,一般新文学作家最多把写作旧体诗作为业余爱好,只在朋友间彼此流传,最初并没有公之于世的意思。”由此我们看到,对这些作家旧体诗水平的评价,已有的结论并不多,其诗作的影响开始也仅限于朋友间的交往。鲁迅、郁达夫的旧体诗名声大,与他们在文化界交游广阔也有关系。

郁达夫在钓台题壁的那首诗是他的得意之作。“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是他经常书赠别人的。在郁达夫的日记里,尤其是20世纪30年代的日记,他为别人题诗、书写条幅的记录很多,这些诗作就以书法作品的形式传播开来。

朱自清作为名作家、名教授,请他题字的人、尤其是学生应该少不了。但我们能看到的记录并不多,很难判断。

新文学的引领者们把旧体诗和书法作为不入时的个人爱好,对这些爱好的态度则因人而异。郁达夫在这一点上比较洒脱,他本来就喜欢暴露自己的爱好甚至不良嗜好。在《钓台的春昼》里,虽然作者把题诗说成“放了一个陈屁”,其实我们都能看出这首诗在文章中的重要性,说成“文眼”是不为过的。

朱自清把诗集题名为“敝帚”,也太过自谦了,他的自谦更像是对传统的礼的坚持,而郁达夫的自谦以至自损实际已是对礼的破坏了。

两位现代散文家,不同的个性、不同的艺术追求乃至不同的文化态度,使我们能在他们的文章中发现 www.niubb.net 很多有趣的差异。我们不必把这些感受硬套进对他们书法墨迹的观感中,但也不妨碍在点画之间感受些许斯人风范。读文章是在读人,欣赏书法作品,不也是在审美中寻找一些心灵密码与文化信息吗?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