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像道路,有坎坷的,也有平坦的;在成长的过程中,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有时会跌倒,有时不会跌倒,但总要继续前进。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人生哲理散文(通用3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首先要从哲理散文的内涵及其特点说起。哲理散文即作家因眼前事物触发而感悟出的某种人生真谛或生活道理,进而用个性化的语言表现出来的文字。针对哲理散文的内涵,我们可归纳出三个关键点:第一,有特定的人、事、景、物等,即物象;第二,有引发作者感触的某种机缘或动因;第三,有作者感悟的某种人生真谛、生活道理抑或某种情感。这里所说的“某种人生真谛、生活道理或某种情感”,既有作者赋予物象的某种道理或情感(此时“物象”则成了“意象”);又有作者由“意象”而衍生或生发的某种道理与情感。故而,对于哲理散文深刻意蕴的探究,我们不仅要探究出作者赋予该“物象”的特定“意象”之义,还要探究出由此“意象”派生出的某种道理或情感。也正因如此,对哲理散文深刻意蕴的探究才比较困难。但凡事只要我们剥离层层遮幕或幻象,总会发现其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对哲理散文深刻意蕴的探究也如此,既然作者按照一定思路构思行文,我们不妨也沿着作者的思维对文本的意蕴进行层层剥离式的解读。试以2012年四川卷刘亮程的《柴禾》一文为例剖析说明。
一、梳理行文思路,把握思维脉络
较之于一般的议论文,哲理散文既有一定的说理功能,又具有议论文较难或无法做到的语言优美、表达生动、情理交融等优点。哲理散文的表达并不像议论文那样遵循着严格的“论点一论据一论证”模式,而是由眼前具体而实在的人、事、景、物等写起,然后再逐步生发出相关哲理,鲜明地体现了散文之“散”的特征。初读哲理散文,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好作者的行文思路,这样才能为进一步探究其意蕴做好准备。
节选的《柴禾》一文,共有九个节次,分析后我们可以大致归纳出:前三节回忆从黄沙梁搬走柴垛的情景,重点写柴禾这一物象的特点;中间几节写柴垛后来的遭遇与命运,重点写今天我们对待柴垛的态度;最后三节写由柴禾的遭遇与命运而引发的深沉思考。在分析归纳文章思路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初步作出判断:《柴禾》一文作者所要表达的深刻意蕴,主要应该在第三部分。其实,不仅《柴禾》的行文思路如此,分析一下2001年全国卷《门》以及上面所列举到的《说村落》等多篇文章,大致都有这种行文思路。先从日常生活中人、事、景、物写起,进而由具体描绘逐步转向理性思考,这种思考的过程又体现作者一定的感情倾向。我们此时要做的是,借助这种倾向来把握作者的意图,为后面的意蕴探究作准备。
万事万物各具特点,同一个物象,在不同人眼中亦有不同色彩,正所谓“以我观物,则物皆着我之色彩”。哲理散文中,作者仅截取物象某个层面进行个性化的叙述或描写,一定有其目的,这个目的就是为后文阐发哲理或抒感作准备。
刘亮程的《柴禾》,作者选取“柴禾”这一物象哪些特点来写,是“柴禾”特点的全部吗?就“柴禾”的特点来看,我们可以从科学属性上列举出其物质构成、自然分布等;我们也可以从艺术属性上列举其外在形态、审美效果等;我们还可以从社会属性角度讲述其生活作用、功能意义、某些际遇等。阅读该文,我们发现作者刘亮程笔下的柴禾具有“生活物资,家力象征,家的一部分,传统生活方式,精神寄托”等特点,很显然,作者是从社会属性这一角度述说。为什么要选取这一角度,目的何在?阅读后文我们不难懂得,刘亮程先生正是借助“柴禾”这一社会属性作为触点,在介绍“柴禾”的种种社会遭遇之后,才引发出深刻的社会学层面意义的思考。
总体来说,哲理散文中的物象意义,作者一般都是选取该物象众多意义中某一层面进行阐释,“弱水三干,我只取一瓢饮”,而这“一瓢”又多是该物象的一些社会学层面的意义,《柴禾》中的“柴禾”,《说村落》中的“村落”莫不如此。
既然哲理散文的写作本意不在于向读者介绍物象的社会属性,而是借此传达深层次的人生命题或社会思考,那么,作者笔下的人、事、景、物等,其由“物象”到“意象”的转变就一定有某种机缘。换句话说,一定是某种现象或某个动因才引发了作者进入一个新的思考空间。这种在文章中存在的某种现象或某个动因,正是“物象”变成“意象”的拐点,这个拐点,我们应善于捕捉并予以深究。
《柴禾》一文,前几节主要介绍柴禾是“生活物资”,是“家力象征”,是“家的一部分”,象征“传统生活方式”,是“精神寄托”等等,即便这些特点中已有作者想表达的部分社会学层面意义,但细读全文,我们发现,作者的写作意图不只在此,接下来作者在述说柴禾今天的遭遇和命运,尤其是选文的第六节,几个“看见了”的反复使用,按照时间的顺序强调了一种现象——正是我们的漠视,才导致了“梭梭柴”无声无息地走向毁灭——这是全文的“拐点”。也正是这个“拐点”才使作者的思考进入一个新的层面。
分析哲理散文,我们发现,多数文章都会有类似于“漠视柴禾”的相关内容,或回顾历史遭遇,或感叹当下生存状态等。其实,细究起来,正是这些直接进入作者眼帘的现象或信息成为导火索,才引爆作者后面的感触与思考这颗理性炸弹的;岂有看到“柴禾”就抒发悲哀与无奈,看到“村落”就呼唤人们关注农民的生存状态?这种没有机缘与诱因的思考是无源之水,明显有悖于思维常理。
基于前面的分析,我们对作者赋予物象的内涵及深刻思考已有了初步的认识,此时我们就应思考:怎样做到全面、正确、深入地把握哲理散文的深刻意蕴?
针对高考哲理散文的行文特点,可以大致明确这样一种思考路径:“物象”意义上的主体是怎样的?“意象”意义上的主体是怎样的?社会意义上的客体怎样?应该怎样?我们应该怎样?等等。具体仍以《柴禾》为例。
“物象”意义上的主体——柴禾的命运如何,说明了什么?“意象”意义上的主体——柴禾代表社会上什么样的一类人,他们怎样?社会意义上的客体——人们是怎样对待或关注如柴禾一样的人,应该怎样做?我们应该怎样——我们还能为如柴禾之类的人做点什么,怎样去做?根据以上思考,我们大致可以探究出《柴禾》一文如下的深刻意蕴:对过去生活的怀念;生活今昔发生变化;对冷落柴禾的自责与无奈;呼唤对如柴禾一样的卑微生命多加关注,等等。
对于涉及多主体或多客体的哲理散文,我们同样可以用类似的方法探究解读其深刻意蕴。比如《说村落》中除去主体“村落”之外,还涉及“人们”和“我”两个客体,那么对此文内在意蕴的探究,我们可以这样进行思考:“村落”的命运怎样?人们对村落持怎样的态度?“我”对人们的做法有着怎样的认识?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村落?这样就可以从四个角度深入思考,再联系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表露出的情感态度,我们也不难探究出《说村落》一文的深刻意蕴有:对当今村落的处境表示同情与遗憾;“村落以外的人”对“村落”意义的理解存在“删节”,其实是对村落以及农民的背叛;“我”对“村落以外的人”对待村落的态度感到迷惑与无奈;唤起人们对村落命运及农民生存状态的关注和思考。
关键词:陈衡哲; 文学创作; 研究
Abstract: ChenHengZhe Chinese new literature is the first female writer, literary movement early, almost all kinds of stylistic range are left her actively trying to trace. But for a long time, critics and literary history to her home the research is some weak, this paper not only summarizes the in recent years people ChenHengZhe creation of several aspects of the research, but also on the study of made some Suggestions to explore.
Key words: ChenHengZhe; The literary creation;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I0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陈衡哲是中国新文学第一位女作家,也是现代文化史上第一位女大学教授。早在1917年第1期《留美学生季报》上,她就发表了白话小说《一日》,之后她又陆续写下了一些小说、新诗、散文,如发表于《新青年》的新诗《人家说我发了痴》、小说《老夫妻》、童话体小说《小雨点》等,以及散见于《新青年》、《晨报副刊》、《现代评论》等刊物的一百多篇散文、游记、书评、人物传记、历史小品。可以说在文学运动早期,几乎各种文体范围都留下了她积极尝试的痕迹。陈衡哲还著有《西洋史》、《文艺复兴小史》、《欧洲文艺复兴小史》、《西风》、《衡哲散文集》等书。也许由于她不以文学为主业,或者由于她作品创作数量不丰富,长期以来,评论家和文学史家对她的研究显得有些薄弱。
概括而言,近年来人们对陈衡哲创作的研究大致有以下方面:
(一)从现代女性意识的视角对其文学创作进行评析,并从比较的视野中揭示她的思想高度,显示其鲜明的女性观和拓荒价值。陈衡哲对女性问题做出了大量思考,不仅在时间上领先于其他作家,在探索的深度和达到的高度上更有相当的超前性。其文学创作,不论是语言表达还是艺术形式都属于新文学范畴,具有现代平等、民主意识,并对社会、人生、婚姻及性别意识颇有深究。在女性之于家庭的互动中,有些评论者将陈衡哲与冰心做比较;在女性意识及性别观念方面,有人又将陈衡哲与冯沅君、庐隐、丁玲等人做比较;在现代知识女性的角色困境与突围方面,有人又将陈衡哲与袁昌英、林徽因等人做比较。
这类研究在陈衡哲创作研究中占有很大比例。
(二)对陈衡哲小说创作集《小雨点》、《西风》等进行研究,体现现代小说初期创作的真实面貌和鲜明特点。在显示出其小说创作的发展和进步的同时,也留下了新文学女性先驱者在中国现代小说发展中开拓前行的足迹。有人也从小说创作的女性化写作及女性意识方面进行研究,突出中国现代女性对现代女性自我的探索。很多评论者认为,陈衡哲高举女性独立与自由的鲜明旗帜的同时,也重视女性对家庭的作用,重视女性作为女人的与生俱来的品性,推崇女性在家庭中的自我价值的实现。《洛绮思的问题》、《一支扣针的故事》等等是为代表作。当然也有人从小说创作的审美阐释、沐浴中西文化背景下的小说创作的全球化意识、与许地山的小说异域创作比较、陈衡哲与中国儿童文学等方面进行讨论。
这类研究在陈衡哲创作研究中也很普遍。
(三)对陈衡哲散文创作《衡哲散文集》等进行研究。例如有人曾从陈衡哲散文创作的文体表现及造命思想出发,深究造命思想提出的积极意义及其局限性。一方面,造命思想作为一种人生观,它和五四时期的社会思潮有着共鸣,具有独立人格的现代意识;另一方面,造命思想缺乏相应的立论基础,只是散见于作者的散文创作中,没有集中雕饰经营。《居里夫人小传》、《我幼时求学的经过》、《纪念一位老姑母》等是其代表作。也有人认为陈衡哲往往能跳出自我的小圈子,超越性别的界限,以非女性化的写作姿态,对社会和人生进行思考,并从其散文的美学特质出发,谈论其散文视野宏阔、广博大气、严谨明晰、活泼幽默、真挚感人等特点。
(四)对陈衡哲诗歌创作进行研究。陈衡哲擅长写旧体诗,然而新体诗的创作也毫不逊色,题材相当广泛。《人家说我发了痴》、《鸟》、《散伍归来的吉普色》便是其代表之作。语言平实朴素,喜欢从细微平凡的对象中提取诗意,进而反应人性的本质趋向,不仅有着凝聚自身审美感受的人生独唱,也有着对独立自由等社会思想的炽热向往。但由于其诗作量少又未曾结集出版,很少有人对其诗作有过多关注。总体评论即是,她的诗创既有着与五四精神共振的脉搏,也有着独到的审美感受,并对其新诗的尝试创作及其独到表现大为赞赏。然而也有人对其诗创持有异议,认为其诗创只是浅薄之作,没有深刻与内涵而言。
(五)对《西洋史》等历史教科书及生平年谱家书的研究。对于陈衡哲编纂的《西洋史》等历史教科书,有评论者指出其具有综合的眼光和多元的文化史观,并且注重事实的因果关系,多角度地阐释历史史实。在横向对比中,高度赞许了陈衡哲在民国历史教科书发展史上的鲜明特色和卓越地位。也有人对其家书进行评析,探究陈衡哲的成长历程和思想积淀,以更好地阐释她的文学创作和处世哲学。从家书中可以看出,她极度关注社会现实,召唤女性造命,呼吁男女平等,重视人文教育,在当时具有积极的意义。而这在陈衡哲研究中占的比例相对很少。
作为中国新文学的第一位女作家,陈衡哲的创作数量不多,且与其他造诣颇深的同时代作家的创作相比稍有逊色,这也是事实。但对陈衡哲文学创作的研究还可再发掘。笔者认为,有以下两个方面值得注意:
其一,以女性独有的生命体验为基础,将陈衡哲作为一个鲜明的个体再次研究。历史的长河已发展近百年,对于陈衡哲独有的思想体系、情感诠释、生命体验及价值追求,都可以再次作为研究对象,在新世纪新时代的研究范畴及现有观照中重新审视,以发掘其独有的新质和价值意义。
其二,陈衡哲可谓脚踏中西两方土地,秉承中外两种文化。可从西方文化乃至现代主义的视角,突显陈衡哲文学创作的不拘囿之处。也可与当代文学中有女性主义色彩的作家相比较,以表现不同时代影响下女性写作的差异,以突出女性作家创作的发展历程,以及她们的心理流变和不同的审美意味。
对于陈衡哲的文学创作,仍有很多问题值得探究。希望后来人能够再接再厉,深度发掘,还人们一个真实而丰富的陈衡哲。
参考文献:
【1】陈衡哲。 陈衡哲早年自传[ M ]. 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2】陈敬之。 现代文学早期的女作家[ M ]. 台湾: 台湾成文出版社, 1980.
【3】陈衡哲。 衡哲散文集[ M ].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
【4】王绯。 空前之迹――1851-1930中国妇女思想与文学发展史论[ M ]. 北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一、电视散文的产生和发展
电视散文的产生和发展是各种力量推动的结果,有大众文化的兴起对传统文化的冲击,有电视人对电视文化孜孜不倦的追求,还有现代传媒巨大传播力量的推动,更重要的是电视散文本身契合了受众的情感需要和审美需求。
作家丛维熙说:“电影和电视都需要文学血液的支持,如果影视没有和文学联姻,导演和摄影就是使出浑身解数,也难越巍峨艺术殿堂半步。”正因如此,20世纪90年代以来,电视把探寻的目光关注到文学这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艺术身上。1998年中央电视台《地方文艺》栏目推出了1998首届全国电视诗歌散文展播,这种新的电视文艺形式正式大规模浮出水面。之后的几年,中央电视家拍摄的百余部作品将电视散文创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电视散文以对“天、地、人”的旷达追求,对“音、诗、画”的优雅寻觅,对“真、善、美”的质朴咏叹,成为整个电视艺术生态环境中不可或缺的一片绿洲。
二、电视散文的文化内涵
电视散文的思想内涵:
中央电视台《电视诗歌散文》栏目开头的九个字“天地人、音诗画、真善美”内涵非常丰富,意味着电视散文以音、诗、画为表现手段,以天、地、人为表现对象,传达着世间的真、善、美。从这九个字我们可以窥见电视散文的表现内容覆盖世间万物,但归纳起来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
(1)再现生活中的无限感动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震撼人心的事,普通人的不平凡经历,患难中显现的真情,人们对信仰和价值的执著追求等丰富的表达构成了电视散文最感人的风景。《金婚》、《朋友》、《朵朵》、《妹妹,永远的遗憾》、《不沉的船》、《光明》系列等就是这类题材的代表。
青岛电视台制作的电视散文《妹妹,永远的遗憾》令许多人感动甚至落泪。作品中的小姑娘以幼小的身躯扛起家庭生活的重担,担负起供养哥哥读书的重任,而所有的付出她不要回报,一瓶廉价的花露水就让她激动得满脸通红,闻了又闻。在电视散文中,这个瘦弱的小女孩赢弱的外表和强大的内心世界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让人由衷地从心底升起感动和崇敬。
情是人类共通的东西,电视散文中宣扬的真情,在作品和观众之间构成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
(2)描绘世间的无限风光
山水散文在中国文学史上源远流长,电视特有的声画功能在表现优美的风光上更是占尽了优势,《哈纳斯之春・秋・冬》、《长白山抒怀》、《九寨磨房》、《田湾河风情》、《南国瑶寨》、《读三峡》、《梦幻同里》等,构成了异彩纷呈的山水艺术景观。电视对山水风光的表现有它天然的长处,但是对自然风光表现的要义是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怀,让自然的灵性和人的感悟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赋予作品以灵魂和生命。甘肃电视台拍摄的《生灵》,开篇就是广袤无垠的沙漠和沙漠中突兀矗立着的胡杨,创作者敏锐地捕捉到了自然界生命的呐喊,通过干枯嶙峋的树枝树干对画面的强烈冲击力,召唤生命的归来。
(3)回顾历史上的悠悠往事
电视散文对历史的关注,或回顾历史人物、或咏叹历史名胜等,充满了历史沧桑感和古朴风味。
以历史为表现内容的电视散文,一是以特定的历史引发今人的思考;二是传承祖国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对于前者来说,比较典型的作品有《野鸽子》、《徽州往事》、《无名烈士祭》等。《微州往事》其实是徽州乃至整个中国女人屈辱、苦难的历史。端庄美丽的五嫂嫂15岁时就嫁了过来,然而不得不在新婚后的第七天就送走了外出经商的丈夫。在沉重的思念和漫长的等待中,在五嫂嫂熬成五婆婆之后,丈夫的噩耗传来了,一世夫妻只有七天。女人的坚韧和苦难是最动人心魄的,作品激发起观众的是从心底泛起一种酸楚和沉重的哀婉。
对于后者来说,《泰山秋思》、《梦幻同里》、《庐山思绪》、《七弦的》等就是其中的突出代表。其中《庐山思绪》着重追寻历史上曾经留下关于庐山名篇的名人的足迹,让观众穿越历史去赴历代诗人的约会,将庐山的文化内涵发挥到了极致。历史的苦难,历史的厚重,历史的辉煌,历史的优雅……历史的种种侧面都通过一方屏幕呈现给观众。读史使人明智,历史中的情怀足以够我们揣摩受用终生。
(4)传达生活中的隽永哲理
优秀的电视散文从来不会排斥哲理的表达,电视散文在传达哲理方面通常有两种形式。
设置警句表现哲理:如《方井》。整个作品充溢着浓浓的怀旧情绪,而当“自来水进了小镇,方并消失了”后,作者说:“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在过去显得那么重要的东西,而今都成了故物,我们温馨地怀念它们。毕竟,它们曾像蜡烛一样照亮我们漫长的生活,然而谁愿意再让蜡烛来照亮黑夜?”作品对往昔的回忆深情浓烈,但依然充溢着对时代变迁、生活进步的礼赞。这样的作品仿佛通篇只为一句警句而蓄势,从而更加强化了哲理的表达。
营造意境显示哲理:虚化的哲理必须由实物的依托才能生发开去,电视散文将哲理意识融入生动的形象中,使理的阐述直观合情。那些富于暗示性和象征性形象的反复出现,使人在电视营造的意境中联想得更远,也使哲理产生更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电视散文把思想的反映包含在形象中,融化在情感里,借助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对景物的描写、对历史的回顾、对哲理的阐发来表达自己的声音和人类鲜活的心灵世界。
电视散文的艺术特征:
电视散文是把散文诗性的语言艺术和电视丰富的声画艺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通过视听表达,给人审美愉悦。电视散文是“诗、音、画”的交响,与散文相比,其表现手段更加丰富。
(1)音、诗、画三位一体的立体感
音、诗、画本来是三门独立的艺术,电视散文把这三种艺术融合在一起,创造了新的艺术形式。
首先电视散文的本质是“诗质”,这是由文学带给电视散文的诗意审美性。散文不论是深刻厚重的哲理表达,还是飞扬飘逸的情思描述,如诗的语言都会带给观众不可言传的审美愉悦。而电视散文中的语言更是以字幕形式出现并伴随着有感情的朗诵,更加强化了作品诗意的表达。
其次是画面。散文已经具有自己独立的审美价值,当电视散文对它进行二度创作时,画面成为其审美价值增值的重要因素。文字所表现的间接性、模糊性被画面的直接性、确定性、形象性取代,增强了抒感、营造意境的效果。
再次是音乐。音乐有助于内涵的表达,有解释、充实画面内容的作用,使电视散文更加完美。音乐的最大特点就是指意的模糊性,电视散文只要选择了适合作品情感、风格和节奏的音乐,就会大大增强作品的表现力,激发听众的联想和想象,带领观众去领略更加细密的情感。
音、诗、画三种表现手段的结合,使单纯语言文字趋于具体、形象、可感;三者对应的视觉、听觉和内心体验,大大开拓了电视散文的审美空间。
(2)虚实相生的艺术境界
电视散文以追求美中至美――意境美为自己的最终目标,它是一种藏于作品的“味中之味”,高于作品的“韵外之致”。电视的先天优势是记录真实的影像,散文表现的是作者意念中的形象,电视散文正是这一虚一实的有机融合。
虚实相生的艺术境界,一是通过情景交融创造意境。“一切景语皆情语”,在电视散文中,一草一木,一滴水珠,一块石头,都会在深沉、隽永、真切的情感的感召下,生发出一股浓浓的情思。
二是寓哲理于生动的屏幕形象之中。电视散文将文字所表达的抽象的情感、理念以及哲理意识融入到生动活泼的形象中,使得“理”的阐述更为直观。散文所追求的审美最大化是尽可能为读者营造尽可能大的想象空间。电视散文不仅仅是停留在引发观众思考和想象的空间层面上,而是选择与文字相对应或相关联,但又不完全相同的画面,使文字和画面之间产生张力,从而达到对文字内涵和意蕴进行扩展和事富,营造意境的目的。这种审美追求与散文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电视散文在融合了散文的优势和电视的表现技巧之后。开发出了属于自己的表现方法和审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