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前期是兼济天下时期,后期是独善其身时期。白居易贞元十六年(800年)29岁时中进士,先后任秘书省校书郎、盩至尉、翰林学士,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写了大量讽喻诗,代表作是《秦中吟》十首,和《新乐府》五十首,这些诗使权贵切齿、扼腕、变色。
[唐] 白居易
七十而致仕,礼法有明文。
何乃贪荣者,斯言如不闻?
可怜八九十,齿坠双眸昏。
朝露贪名利,夕阳忧子孙。
挂冠顾翠緌,悬车惜朱轮。
金章腰不胜,伛偻入君门。
谁不爱富贵?谁不恋君恩?
年高须告老,名遂合退身。
少时共嗤诮,晚岁多因循。
贤哉汉二疏,彼独是何人?
寂寞东门路,无人继去尘。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1、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望月有感》
2、天涯海角有尽时,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3、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望月有感》
4、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白居易《长相思》
5、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才须待七年期。——白居易
6、赠梦得朝代:唐代作者:白居易原文:前日君家饮,昨日王家宴。今日过我庐,三日三会面。当歌聊自放,对酒交相劝。为我尽一杯,与君发三愿。一愿世清平,二愿身强健。三愿临老头,数与君相见。——白居易《赠梦得》
7、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一断肠,好去莫回头。——白居易《南浦别》
8、白居易读了老子后作七言律诗:吉凶祸福有来由,但要深知不要忧;只见火光烧润屋,不闻风浪覆虚舟。名为公器无多取,利是身灾合少求;虽异匏瓜谁不食?大都食足早宜休。——白居易《南怀瑾选集》
9、绿纹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
10、深画眉,浅画眉,蝉鬓鬅鬙云满衣。阳台行雨回。巫山高,巫山低,暮雨潇潇郎不归。空房独守时。——白居易《长相思》
11、慎而思之,勤而行之——白居易
1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地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白居易
13、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白居易《放言》
14、岂无父母在高堂?亦有亲朋满故乡。——白居易《井底引银瓶》
15、两枝杨柳小楼中,袅袅多年伴醉翁。明日放归归去后,世间应不要春风。——白居易《别柳枝》
16、吟咏留千古,声名动四夷——白居易
17、勿轻直折剑,犹胜曲全钩!——白居易
18、"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19、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长恨歌》
20、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白居易《偶作寄朗之》
21、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
22、大军徒涉水如汤,未过十人二三死。——白居易《新丰折臂翁-戒边功也》
23、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年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周文王少子。有圣德,辅其兄武王伐商,定了周家八百年天下。武王病,周公为册文告天,"愿以身代。藏其册于金匮,无人知之。以后武王崩,太子成王年幼,周公抱成王于膝,以朝诸候。有庶兄管叔、蔡叔将谋不轨,心忌周公,反布散流言,说周公欺侮幼主,不久篡位。成王疑之。周公辞了相位,避居东国,心怀恐惧。一日,天降大风疾雷,击开金匮,成王见了册文,方知周公之忠,迎归相位,诛了管叔、蔡叔,周室危而复安。假如管叔、蔡叔流言方起,说周公有反叛之心,周公一病而亡,金匾之文未开,成王之疑未释,谁人与他分辨?后世不就会把好人当做恶人?——白居易《放言》"
24、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一》
25、为我尽一杯,与君发三愿:一愿世清平,二愿身强健,三愿临老头,数与君相见。——白居易《赠梦得》
26、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27、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白居易《长恨歌》
28、生亦惑,死亦惑,尤物惑人忘不得。人非木石皆有情,不如不遇倾城色。——白居易《李夫人》
29、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白居易《琵琶行》
30、燕诗题注:叟有爱子,背叟逃去,叟甚悲念之。叟少年时,亦尝如是。故作《燕诗》以谕之矣。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觜爪虽欲敝,心力不知疲。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举翅不回顾,随风四散飞。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却入空巢里,啁啾终夜悲。燕燕尔勿悲,尔当返自思。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白居易《燕诗》
31、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白居易《南湖早春》
32、弄日临溪坐,寻花绕寺行。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白居易
33、妾弄青梅凭短墙,君骑白马傍垂杨。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白居易《井底引银瓶》
34、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35、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乡远去不得,无日不瞻望。肠深解不得,无夕不思量。——白居易《夜雨》
36、三尺白绫若赐我可愿葬我于君侧——白居易《长生殿》
37、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38、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
39、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白居易《长恨歌》
40、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稳暖皆如我,天下无穷人。——白居易
雪消冰又释,景和风复暄。
满庭田地湿,荠叶生墙根。
官舍悄无事,日西斜掩门。
不开庄老卷,欲与何人言。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唐] 白居易
啧啧雀引雏,稍稍笋成竹。时物感人情,忆我故乡曲。
故园渭水上,十载事樵牧。手种榆柳成,阴阴覆墙屋。
兔隐豆苗肥,鸟鸣桑椹熟。前年当此时,与尔同游瞩。
诗书课弟侄,农圃资童仆。日暮麦登场,天晴蚕坼簇。
弄泉南涧坐,待月东亭宿。兴发饮数杯,闷来棋一局。
一朝忽分散,万里仍羁束。井鲋思反泉,笼莺悔出谷。
九江地卑湿,四月天炎燠。苦雨初入梅,瘴云稍含毒。
泥秧水畦稻,灰种畬田粟。已讶殊岁时,仍嗟异风俗。
闲登郡楼望,日落江山绿。归雁拂乡心,平湖断人目。
殊方我漂泊,旧里君幽独。何时同一瓢,饮水心亦足。
《后宫词》
白居易(唐)
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
啧啧雀引雏,梢梢笋成竹。
时物感人情,忆我故乡曲。
故园渭水上,十载事樵牧。
手种榆柳成,阴阴覆墙屋。
兔隐豆苗肥,鸟鸣桑椹熟。
前年当此时,与尔同游瞩。
诗书课弟侄,农圃资童仆。
日暮麦登场,天时蚕坼蔟。
弄泉南涧坐,待月东亭宿。
兴发饮数杯,闷来棋一局。
一朝忽分散,万里仍羁束。
井鲋思返泉,笼莺悔出谷。
九江地卑湿,四月天炎燠。
苦雨初入梅,瘴云稍含毒。
泥秧水畦稻,灰种(上余下田)田栗。
已讶殊岁时,仍嗟异风俗。
闲登郡楼望,日落江山绿。
归雁拂乡心,平湖断人目。
殊方我漂泊,旧里君幽独。
何时同一瓢,饮水心亦足。
水塘耀初旭,风竹飘馀霰。幽境虽目前,不因闲不见。
晨起对炉香,道经寻两卷。晚坐拂琴尘,秋思弹一遍。
此外更无事,开尊时自劝。何必东风来,一杯春上面。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注释:
①赋得:借古人诗句或成语命题作诗。诗题前一般都冠以赋得二字。这是人学习作诗或文人聚会分题作诗或科举时命题作诗的一种方式,称为赋得体。
②离离:青草茂盛的样子。
③一岁一枯荣:枯,枯萎。荣,茂盛。野草每年都会茂盛一次,枯萎一次。
④远芳侵古道:芳,指野草那浓郁的香气。远芳:草香远播。侵,侵占,长满。远处芬芳的野草一直长到古老的驿道上。
⑤晴翠:明丽翠绿。
⑥王孙:本指贵族后代,此指的友人。
⑦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的样子。
翻译:
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野草野花蔓延着淹没古道,艳阳下草地尽头是征程。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赏析:
首句即破题面古原草三字。多么茂盛(离离)的原上草,抓住春草力旺盛的特征,可说是从春草生兮萋萋脱化而不着�
一岁一枯荣意思似不过如此。然而写作枯──荣,不作荣──枯就大不一样。如作后者,便是秋草,便不能生发出三、四的好句来。两个一字复叠,形成咏叹,又先状出一种生生不已的情味,三、四句就水到渠成了。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是枯荣二字的发展,由概念一变而为形象的画面。古原草的特性就是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是斩不尽锄不绝的,只要残存一点根须,来年会更青更长,很快蔓延原野。作者抓住这一特点,不说斩不尽锄不绝,而写作野火烧不尽,便造就一种壮烈的意境。野火燎原,烈焰可畏,瞬息间,大片枯草被烧得精光。而强调毁灭的,毁灭的,是为着强调再生的力量,再生的欢乐。烈火是能把野草连茎带叶统统烧尽的,然而作者偏说它烧不尽,大有意味。因为烈火再猛,也那深藏地底的根须,一旦春风化,野草的生命便会复苏,以迅猛的长势,重新铺盖大地,回答火的凌虐。此二句不但写出原上草的性格,而且写出一种从烈火中再生的理想的典型,一句写枯,一句写荣,烧不尽不吹又生是何等唱叹有味,对仗亦工致天然,故卓绝千古。而刘句命意虽似,而韵味不足,远不如白句为人乐道。作者并非为写古原而写古原,同时又安排一个送别的典型:大地春回,芳草芊芊的古原景象如此迷人,而送别在这样的背景上发生,该是多么令人惆怅,同时又是多么富于诗意呵。王孙二字借自楚辞成句,泛指行者。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说的是看见萋萋芳草而怀思行游未归的人。
全诗措语自然流畅而又工整,虽是命题作诗,却能融入深切的生活感受,故字字含真情,语语有余味,不但得体,而且别具一格,故能在赋得体
闰九月九日独饮
【唐】白居易
黄花丛畔绿尊前,犹有些些旧管弦。
偶遇闰秋重九日,东篱独酌一陶然。
自从九月持斋戒,不醉重阳十五年。
重阳席上赋白菊
【唐】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九日登巴台
【唐】白居易
黍香酒初熟,菊暖花未开。
闲听竹枝曲,浅酌茱萸杯。
去年重阳日,漂泊湓城隈。
今岁重阳日,萧条巴子台。
旅鬓寻已白,乡书久不来。
临觞一搔首,座客亦徘徊。
九日题涂溪
【唐】白居易
蕃草席铺枫叶岸,《竹枝》歌送菊花杯。
明年尚作南宾守,或可重阳更一来。
九日醉吟
【唐】白居易
有恨头还白,无情菊自黄。
剑匣尘埃满,笼禽日月长。
身从渔父笑,门任雀罗张。
问疾因留客,听吟偶置觞。
叹时论倚伏,怀旧数存亡。
奈老应无计,治愁或有方。
无过学王绩,唯以醉为乡。
[唐] 白居易
江州望通州,天涯与地末。
有山万丈高,有水千里阔。
间之以云雾,飞鸟不可越。
谁知千古险,为我二人设。
通州君初到,郁郁愁如结。
江州我方去,迢迢行未歇。
道路日乖隔,音信日断绝。
因风欲寄语,地远声不彻。
生当复相逢,死当从此别。
君游襄阳日,我在长安住。
今君在通州,我过襄阳去。
襄阳九里郭,楼堞连云树。
顾此稍依依,是君旧游处。
苍茫蒹葭水,中有浔阳路。
此去更相思,江西少亲故。
去国日已远,喜逢物似人。
如何含此意,江上坐思君。
有如河岳气,相合方氛氲。
狂风吹中绝,两处成孤云。
风回终有时,云合岂无因?
努力各自爱,穷通我尔身。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临风一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把酒仰问天,古今谁不死?
所贵未死间,少忧多欢喜。
穷通谅在天,忧喜即由己。
是故达道人,去彼而取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