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时节经典诗句【经典21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诗句很是熟悉吧,诗句具有语言高度凝练、篇幅短小精悍的'特点。诗句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

寒露的古诗诗句 1

1、九月寒露白,六关秋草黄。——韩翃《鲁中送鲁使君归郑州》

2、朝朝寒露多,夜夜征衣薄。——李峤《安辑岭表事平罢归》

3、新开寒露丛,远比水间红。——韩愈《木芙蓉》

4、翠瓜碧李沈玉甃,赤梨葡萄寒露成。——杜甫《解闷十二首》

5、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6、清香晨风远,溽彩寒露浓。——柳宗元《巽公院五咏》

7、春柳南陌态,冷花寒露姿。——李贺《花游曲》

8、晓菊泫寒露,似悲团扇风。——李贺《感讽六首》

9、炯如一段清冰出万壑,置在迎风寒露之玉壶。——杜甫《入奏行,赠西山检察使窦侍御》

10、藜杖侵寒露,蓬门启曙烟。——杜甫《九月一日过孟十二仓曹、十四主簿兄弟》

11、此辈岂无秋,亦蒙寒露委。——杜甫《种莴苣》

12、秋桐故叶下,寒露新雁飞。——孟郊《与韩愈、李翱、张籍话别》

13、夕浦离觞意何已,草根寒露悲鸣虫。——王昌龄《送十五舅》

14、紫葛蔓黄花,娟娟寒露中。——王昌龄《斋心》

15、灿灿辰角曙,亭亭寒露朝。——韩愈《和李相公摄事南郊,览物兴怀,呈一二知旧》

16、柳经寒露看萧索,人改衰容自寂寥。——李绅《宿瓜州》

17、寒露洁秋空,遥山纷在瞩。——张九龄《晨坐斋中偶而成咏》

18、孤楫清川泊,征衣寒露滋。——张九龄《使还都湘东作》

19、穷巷秋风叶,空庭寒露枝。——卢照邻《和王奭秋夜有所思》

20、玉坛标八桂,金井识双桐。交映凝寒露,相和起夜风。——卢纶《早秋望华清宫中树因以成咏》

21、数派清泉黄菊盛,一林寒露紫梨繁。——卢纶《晚次新丰北野老家书事呈赠韩质明府》

22、蓐收御节,寒露微结,气清虚兮。——李隆基《鶺鴒颂》

23、晨起怀怆恨,野田寒露时。——韦应物《授衣还田里》

24、还期应不远,寒露湿芜城。——韦应物《送槐广落第归扬州》

25、圣藻垂寒露,仙杯落晚霞。——沈佺期《幸白鹿观应制》

26、寒露衰北阜,夕阳破东山。——宋之问《初到陆浑山庄》

27、回云随去雁,寒露滴鸣蛩。——钱起《晚次宿预馆》

28、寒露润金井,高风飘玉筝。——许浑《寓崇圣寺怀李校书》

29、风槛夕云散,月轩寒露滋。——许浑《送鱼思别处士归有怀》

30、荻洲寒露彩,雷岸曙潮声。——皎然《送潘秀才之舒州》

31、早鸿闻上苑,寒露下深宫。——皇甫冉《婕妤怨》

32、寒露应秋杪,清光澄曙空。——权德舆《奉和圣制丰年多庆九日示怀》

33、疏影暗栖寒露重,空城饥噪暮烟多。——李频《黄雀行》

34、明月照疏林花果,寒露滴空山薜萝。——杨景贤《杂剧·西游记·第五本》

35、寒露初寒寒草边,夜夜孤眠月前。——郑光祖《杂剧·醉思乡王粲登楼》

36、气引迎寒露,光收向晚霞。——李峤《晚景怅然简二三子》

37、玉烛降寒露,我皇歌古风。——武元衡《奉和圣制重阳日即事》

38、金茎难复见,寒露落空中。——姚合《文宗皇帝挽词三首》

寒露的诗句 2

1、回云随去雁,寒露滴鸣蛩。——唐·钱起《晚次宿预馆》

2、疾风试飘叶,寒露犹湛颍。——李廌《秋日杂兴·青青陌上草》

3、还期应不远,寒露湿芜城。——唐·韦应物《送槐广落第归扬州》

4、清芬煦严律,玉骨洗寒露。——冯时行《出效以江路野梅香为韵得路字》

5、可配寒露壶,清泠濯明月。——晁公溯《谢王元才见惠峨嵋山菩萨石》

6、清风泛寒露,夜久气转凉。——李处权《月夜鼓琴》

7、寒露润金井,高风飘玉筝。——唐·许浑《寓崇圣寺怀李校书》

8、蓐收御节,寒露微结,气清虚兮。——李隆基《鶺鴒颂》

9、采芝天门山,寒露净毛骨。——北宋·王安石《古意》

10、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唐李贺《竹》

11、寒露缀衰草,凄风摇晚林。——邵雍《秋怀三十六首·寒露缀衰草》

12、清香晨风远,溽彩寒露浓。——柳宗元《巽公院五咏》

13、屈指重阳能几许,夜来寒露已为霜。——郭印《秋日即事八首·篱边准拟嗅清香》

14、霏霏寒露湿樯竿,耿耿明星动玉湾。——项安世《夜坐怀都城》

15、露金熏菊岸,风佩摇兰坂。——唐骆宾王《在江南赠宋五之问》

16、藜杖侵寒露,蓬门启曙烟。——唐·杜甫《九月一日过孟十二仓曹、十四主簿兄弟》

17、孤楫清川泊,征衣寒露滋。——张九龄《使还都湘东作》

18、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19、岐丰禾黍泣寒露,咸阳草木来悲风。——王冕《痛哭行》

20、微月兼寒露,乔松间野田。——张继先《题度仪堂四首》

21、此辈岂无秋,亦蒙寒露委。——杜甫《种莴苣》

2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23、深林秋水近日空,归棹演漾清阴中。夕浦离觞意何已,草根寒露悲鸣虫。——王昌龄《送十五舅》

24、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白居易的。《池上》

25、商风劲危条,寒露鲜繁蕤。——宋祁《杨秘校秋怀·上天分四序》

26、玉烛降寒露,我皇歌古风。——唐·武元衡《奉和圣制重阳日即事》

27、洧水于今寒露起,汉台依旧白云深。——王珪《刑部侍郎仕王熙仲挽词》

28、菊芳寒露洗,杯翠夕阳曛。——严维《九日陪崔郎中北山宴》

29、为报乡闾看解橐,清永寒露胜琳球。——项安世《送曹提干归永嘉兼寄陈君举舍人·西船满载下东州》

30、江山如彼君如此,正似玉壶寒露冰。——李廌《送苏伯达之官西安七首·好去西安苏县丞》

31、气得清凉开更早,色沾寒露久逾明。——韩维《桃花菊·霜女星娥不俗情》

32、泽雁和寒露,江槎带远薪。——唐·周贺《旅怀》

33、一夜清风苹末起,露珠翻尽满池荷。——唐·王涯《秋思二首》

34、寒露迎风一段冰,高标孤映宛之滨。——王珪《访别成献甫经历时新拜四台御史之命二首》

35、官居寒露清冰里,人在光风霁月中。——姚勉《代谒张别驾·入境欢声听野农》

36、金茎难复见,寒露落空中。——唐·姚合《文宗皇帝挽词三首》

37、莫更留连好归去,露华凄冷蓼花愁。——唐李煜《秋莺》

38、朔风剪塞草,寒露日夜结。——唐·独孤及《海上寄萧立》

39、朝来寒露重,旭日庆新晴。——郭印《晚晴》

40、燕子归飞兰泣露。光景千留不住。——宋·晏殊《清平乐》

41、玉坛标八桂,金井识双桐。交映凝寒露,相和起夜风。——卢纶《早秋望华清宫中树因以成咏》

42、戍楼鸣画角,寒露滴金枪。——唐·李咸用《边城听角》

43、秋月无云生碧落,素蕖寒露出情澜。——李群玉《玉真观》

44、圣藻垂寒露,仙杯落晚霞。——唐·沈佺期《幸白鹿观应制》

45、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唐王维《秋夜曲》

46、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唐白居易《暮江吟》

47、茂陵刘郎老更痴,夜守铜盘饮寒露。——李复《和李夷行游西溪醉归》

48、白草寒露里,乱山明月中。——商山客死《述怀》

49、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元稹《咏廿四气诗·寒露九月节》

50、叶含浓露如啼眼,枝嫋轻风似舞腰。——唐·白居易《杨柳枝》

51、黄花散晴阳,赤叶变寒露。——韩维《同曼叔诸君登醴泉观凝碧亭》

52、暗滴花垂露,斜辉月过城。——唐·张继《春夜皇甫冉宅欢宴》

53、凄凄寒露下,亹亹孤蛩吟。——黎廷瑞《杂感六首·凄凄寒露下》

54、素秋寒露重,芳事固应稀。——唐彦谦《紫薇花》

55、翠瓜碧李沈玉甃,赤梨葡萄寒露成。——杜甫《解闷十二首》

56、风槛夕云散,月轩寒露滋。——许浑《送鱼思别处士归有怀》

57、九江寒露夕,微浪北风生。——李群玉《桑落洲》

58、交映凝寒露,相和起夜风。——唐·常衮《早秋望华清宫树因以成咏》

59、灿灿辰角曙,亭亭寒露朝。——韩愈《和李相公摄事南郊,览物兴怀,呈一二知旧》

60、明月初濡寒露白,篱花似趁重阳黄。——释正觉《题奉化西峰圆觉禅院》

61、荻洲寒露彩,雷岸曙潮声。——皎然《送潘秀才之舒州》

62、薄云淡杪林,晴沙泛寒露。——徐渭《与杨子完步浣纱溪梁有怀西施之乡》

63、兰苕猎翠凄寒露,枫叶摇丹啸暝猿。——宋祁《屈原祠》

64、艳唱潮初落,江花露未晞。——唐·刘希夷《江南曲八首》

65、水弄湘娥佩,竹啼山露月。——唐·李贺《黄头郎》

66、寒露洁秋空,遥山纷在瞩。——唐·张九龄《晨坐斋中偶而成咏》

67、天宇高寒露欲零,城头月色正亭亭。——家铉翁《中秋日菊盛开·天宇高寒露欲零》

68、明月照疏林花果,寒露滴空山薜萝。——杨景贤《杂剧·西游记·第五本》

69、旧苑经寒露,残池问劫灰。——唐·郑愔《奉和幸三会寺应制》

70、宫槐烟暖莺犹睡,仙掌云寒露未晞。——夏竦《帝京春日》

71、野花似泣红妆泪,寒露满枝枝不胜。——刘沧《秋日望西阳》

72、寒露湿青苔,别来蓬鬓秋。——唐·苏颋《山鹧鸪词二首》

73、遐想广寒露,谁得一枝香。——元·白朴《水调歌头用前韵》

74、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柳永的《玉蝴蝶》

75、玉碗盛残露,银灯点旧纱。——唐·李贺《过华清宫》

76、枕簟入幽深,洒若寒露沃。——卫宗武《赋南墅竹》

77、秋桐故叶下,寒露新雁飞。——唐·孟郊《与韩愈、李翱、张籍话别》

78、清浮寒露在冰壶,一节三年更不渝。——姚勉《送周县尉满秩归·清浮寒露在冰壶》

79、离披寒露下,萧索微风触。——苏辙《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荻浦》

80、炯如一段清冰出万壑,置在迎风寒露之玉壶。——杜甫《入奏行,赠西山检察使窦侍御》

81、寒露正催黄菊晚,断云不锁碧山秋。——叶秀发《兴国寺》

82、堪怜寒露冰壶玉,尘满冠巾汗满襟。——陈著《弟观为众奉里神于丹山僧舍有五绝因趁韵·人众由来口铄金》

83、数派清泉黄菊盛,一林寒露紫梨繁。——卢纶《晚次新丰北野老家书事呈赠韩质明府》

84、东峰霁月出,林丛寒露明。——李复《宿兴德寺》

85、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宋苏轼《蝶恋花》

86、春柳南陌态,冷花寒露姿。——李贺《花游曲》

87、秋高寒露至,旭日犹融融。——唐时升《园中十首·秋高寒露至》

88、忽来疏雨微云句,置以清冰寒露边。——赵蕃《游宋衡送示登明录诗卷次韵并呈同赋诸公》

89、霏霏伏雨湿杨柳,滴滴寒露凋芙蓉。——王炎《用元韵寄周推萧法》

90、疎蝉有思曳长缲,寒露无声洗残燠。——胡寅《赠朱推》

91、寒露零太空,清时出少海。——周必大《东宫出示和御制秋怀诗恭和二首》

92、气引迎寒露,光收向晚霞。——唐·李峤《晚景怅然简二三子》

93、何似屏星南极里,清如寒露在冰壶。——刘辰翁《法驾导引·五月五》

94、岁晚虫鸣寒露草,日西蝉噪古槐风。——刘沧《留别崔澣秀才昆仲》

95、新开寒露丛,远比水间红。——韩愈《木芙蓉》

96、寒露滋新菊,秋风落故蕖。——唐·郑絪《奉和武相公省中宿斋,酬李相公见寄》

97、曾识坡仙海上山,清冰寒露洗熇袢。——方岳《送荔子方蒙仲·曾识坡仙海上山》

98、柳底繁阴月易藏,无端寒露泣寒螀。——景翩翩《夜坐》

99、炯炯寒露冰,皎皎白驹谷。——曹彦约《老梅晦父改韵见贻走笔奉和》

100、早鸿闻上苑,寒露下深宫。——唐·皇甫冉《相和歌辞·婕妤怨》

101、草色多寒露,虫声似故乡。——唐·李郢《早发》

102、疏兰尚染烟,残菊犹承露。——唐·李世民《山阁晚秋》

103、菊色滋寒露,芦花荡晚风。——吴芾《初冬山居即事十首·节物随时变》

104、晨起怀怆恨,野田寒露时。——韦应物《授衣还田里》

105、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单。——王安石《八月十九日试院梦冲卿》

106、穷巷秋风叶,空庭寒露枝。——卢照邻《和王奭秋夜有所思》

107、敬公太古明月服,爱公九天寒露浆。——汪莘《访建康留守》

108、疏影暗栖寒露重,空城饥噪暮烟多。——李频《黄雀行》

109、柳经寒露看萧索,人改衰容自寂寥。——李绅《宿瓜州》

110、晴岚侵簟枕,寒露湿衣裾。——汪元量《泸州》

111、菊华寒露浓,兰愁晓霜重。——李咸用《题友生丛竹》

112、清宵寒露滴,白昼野云隈。——修睦的《三生石》

113、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唐李白《清平调》

114、葛花坠寒露,夕饮清心胸。——高启《姑苏杂咏·毛公坛》

115、飞唤行摇类急难,野田寒露欲成团。——唐寅《败荷鹡鸰图》

116、寒露衰北阜,夕阳破东山。——唐·宋之问《初到陆浑山庄》

117、寒露应秋杪,清光澄曙空。——唐·权德舆《奉和圣制丰年多庆九日示怀》

118、风林纤月落,衣露净琴张。——唐杜甫《夜宴左氏庄》

119、朝朝寒露多,夜夜征衣薄。——李峤《安辑岭表事平罢归》

120、公凉何止一庭中,寒露清冰遍闾里。——赵蕃《题沈临江邀凉亭》

二十四节气寒露诗句 3

1、此辈岂无秋,亦蒙寒露委。——杜甫《种莴苣》

2、寒露初寒寒草边,夜夜孤眠月前。——郑光祖《杂剧·醉思乡王粲登楼》

3、穷巷秋风叶,空庭寒露枝。——卢照邻《和王奭秋夜有所思》

4、秋月无云生碧落,素蕖寒露出情澜。——李群玉《玉真观》

5、九江寒露夕,微浪北风生。——李群玉《桑落洲》

6、寒露应秋杪,清光澄曙空。——权德舆《奉和圣制丰年多庆九日示怀》

7、素秋寒露重,芳事固应稀。——唐彦谦《紫薇花》

8、秋桐故叶下,寒露新雁飞。——孟郊《与韩愈、李翱、张籍话别》

9、寒露衰北阜,夕阳破东山。——宋之问《初到陆浑山庄》

10、金茎难复见,寒露落空中。——姚合《文宗皇帝挽词三首》

11、九月寒露白,六关秋草黄。——韩翃《鲁中送鲁使君归郑州》

12、夕浦离觞意何已,草根寒露悲鸣虫。——王昌龄《送十五舅》

13、紫葛蔓黄花,娟娟寒露中。——王昌龄《斋心》

14、寒露湿青苔,别来蓬鬓秋。——《杂曲歌辞·山鹧鸪》

15、泽雁和寒露,江槎带远薪。——周贺《旅怀》

16、回云随去雁,寒露滴鸣蛩。——钱起《晚次宿预馆》

17、朔风剪塞草,寒露日夜结。——独孤及《海上寄萧立》

18、春柳南陌态,冷花寒露姿。——李贺《花游曲》

19、清香晨风远,溽彩寒露浓。——柳宗元《巽公院五咏》

20、何似屏星南极里,清如寒露在冰壶。——刘辰翁《法驾导引·五月五》

21、柳经寒露看萧索,人改衰容自寂寥。——李绅《宿瓜州》

22、寒露润金井,高风飘玉筝。——许浑《寓崇圣寺怀李校书》

23、寒露洁秋空,遥山纷在瞩。——张九龄《晨坐斋中偶而成咏》

24、风槛夕云散,月轩寒露滋。——许浑《送鱼思别处士归有怀》

25、数派清泉黄菊盛,一林寒露紫梨繁。——卢纶《晚次新丰北野老家书事呈赠韩质明府》

26、翠瓜碧李沈玉甃,赤梨葡萄寒露成。——杜甫《解闷十二首》

27、还期应不远,寒露湿芜城。——韦应物《送槐广落第归扬州》

28、孤楫清川泊,征衣寒露滋。——张九龄《使还都湘东作》

29、旧苑经寒露,残池问劫灰。——郑愔《奉和幸三会寺应制》

30、草色多寒露,虫声似故乡。——李郢《早发》

31、菊芳寒露洗,杯翠夕阳曛。——严维《九日陪崔郎中北山宴》

32、圣藻垂寒露,仙杯落晚霞。——沈佺期《幸白鹿观应制》

33、菊华寒露浓,兰愁晓霜重。——李咸用《题友生丛竹》

34、新开寒露丛,远比水间红。——韩愈《木芙蓉》

35、岁晚虫鸣寒露草,日西蝉噪古槐风。——刘沧《留别崔澣秀才昆仲》

36、藜杖侵寒露,蓬门启曙烟。——杜甫《九月一日过孟十二仓曹、十四主簿兄弟》

37、早鸿闻上苑,寒露下深宫。——皇甫冉《婕妤怨》

38、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39、明月照疏林花果,寒露滴空山薜萝。——杨景贤《杂剧·西游记·第五本》

40、疏影暗栖寒露重,空城饥噪暮烟多。——李频《黄雀行》

寒露时节的美好诗句 4

1、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出自唐·白居易《池上》

2、晨起怀怆恨,野田寒露时。——出自唐·韦应物《授衣还田里》

3、东峰霁月出,林丛寒露明。——出自李复《宿兴德寺》

4、八月九月天,白露寒露节。——出自释文准《偈十二首》

5、客路黄花晚,江城寒露秋。——出自林尚仁《九日登乌回寄郑渭滨》

6、是月寒露下,故人湘水行。——出自林昿《送人之湘阴谒知己》

7、月冷空当午,松寒露满襟。——出自释印肃《金刚随机无尽颂·庄严净土分第十》

8、方塘寒露凝,旅管凉飙生。——出自唐·令狐峘《硖州旅舍奉怀苏州韦郎中》

9、清香晨风远,溽彩寒露浓。——出自唐·柳宗元《巽公院五咏·芙蓉亭》

10、孤楫清川泊,征衣寒露滋。——出自唐·张九龄《使还都湘东作》

11、如饮寒露浆,贮以青瑶瓯。——出自姜特立《暑退喜秋》

12、八月寒露下,朵朵开红葩。——出自王禹偁《栽木芙蓉》

13、枕簟入幽深,洒若寒露沃。——出自卫宗武《赋南墅竹》

14、九江寒露夕,微浪北风生。——出自唐·李群玉《桑落洲》

15、清宵寒露滴,白昼野云隈。——出自唐·修睦《三生石》

16、菊芳寒露洗,杯翠夕阳曛。——出自唐·严维《九日陪崔郎中北山宴》

17、紫葛蔓黄花,娟娟寒露中。——出自唐·王昌龄《斋心》

18、离披寒露下,萧索微风触。——出自苏辙《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六荻浦》

19、山寒露风棱,水瘦褪沙痕。——出自释正觉《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20、新开寒露丛,远比水间红。——出自唐·韩愈《木芙蓉》

21、白草寒露里,乱山明月中。——出自唐·商山客死生《述怀》

22、风槛夕云散,月轩寒露滋。——出自唐·许浑《送鱼思别处士归有怀》

23、九月寒露白,六关秋草黄。——出自唐·韩翃《鲁中送鲁使君归郑州》

24、遂令沸羹鼎,化为寒露壶。——出自元·谢应芳《倪元镇过娄…偕智愚…公墩得如字》

25、褭褭凉风动,凄凄寒露零。——出自唐·白居易《池上》

26、此辈岂无秋,亦蒙寒露委。——出自唐·杜甫《种莴苣》

27、去年寒露白,旅食在京华。——出自郑克已《初月》

28、可配寒露壶,清泠濯明月。——出自晁公溯《谢王元才见惠峨嵋山菩萨石》

29、春柳南陌态,冷花寒露姿。——出自唐·李贺《花游曲》

30、坐久寒露下,悲风动纨素。——出自南宋·文天祥《夜坐偶成》

31、朝朝寒露多,夜夜征衣薄。——出自唐·李峤《安辑岭表事平罢归》

32、明月来窥镜,宵寒露滴珠。——出自蒲寿宬《心泉二首》

33、灿灿辰角曙,亭亭寒露朝。——出自唐·韩愈《和李相公摄…,览物…呈一二知旧》

34、菊华寒露浓,兰愁晓霜重。——出自唐·李咸用《题友生丛竹》

35、忽於舑悴中,睹此寒露丛。——出自魏了翁《领客君子轩木芙蓉盛开分韵得红字》

36、素秋寒露重,芳事固应稀。——出自唐·唐彦谦《紫薇花》

37、穷巷秋风叶,空庭寒露枝。——出自唐·卢照邻《和王奭秋夜有所思》

38、月斜寒露白,此夕去留心。——出自唐·陈季卿《别妻》

39、衰条寒露鹊,幽果落惊鱼。——出自唐·李建勋《溪斋》

40、金风冷飕飕,玉寒露泠泠。——出自曾丰《寿周枢密四首》

41、炯炯寒露冰,皎皎白驹谷。——出自曹彦约《老梅晦父改韵见贻走笔奉和》

42、朝来寒露重,旭日庆新晴。——出自郭印《晚晴》

43、桐挂秋阴薄,松寒露气肥。——出自胡权《殊圣寺》

44、荻洲寒露彩,雷岸曙潮声。——出自唐·皎然《送潘秀才之舒州》

45、草色多寒露,虫声似故乡。——出自唐·李郢《早发》

寒露的诗句 5

1、硖州旅舍奉怀苏州韦郎中(公频有尺书,颇积离乡之思)

2、寒露前,六七天,催熟剂,快喷棉。

3、商风劲危条,寒露鲜繁蕤。——宋祁《杨秘校秋怀·上天分四序》

4、寒露初寒寒草边,夜夜孤眠月前。——郑光祖《杂剧·醉思乡王粲登楼》

5、风入蒹葭秋色动,雨余杨柳暮烟凝。

6、一自箫声飞去后,洞宫深掩碧瑶坛。

7、九月寒露白,六关秋草黄。——韩翃《鲁中送鲁使君归郑州》

8、逆知後应不复隔,谈笑明月相与闲。

9、寒露衰北阜,夕阳破东山。——宋之问《初到陆浑山庄》

10、野花似泣红妆泪,寒露满枝枝不胜。

11、黄花散晴阳,赤叶变寒露。——韩维《同曼叔诸君登醴泉观凝碧亭》

12、寒露迎风一段冰,高标孤映宛之滨。——王珪《访别成献甫经历时新拜四台御史之命二首》

13、蓐收御节,寒露微结,气清虚兮。——李隆基《鶺鴒颂》

14、对酒不能伤此别,尺书凭雁往来通。

15、天宇高寒露欲零,城头月色正亭亭。——家铉翁《中秋日菊盛开·天宇高寒露欲零》

16、寒露缀衰草,凄风摇晚林。——邵雍《秋怀三十六首·寒露缀衰草》

17、飞唤行摇类急难,野田寒露欲成团。——唐寅《败荷鹡鸰图》

18、霏霏伏雨湿杨柳,滴滴寒露凋芙蓉。——王炎《用元韵寄周推萧法》

19、叶含浓露如啼眼,枝嫋轻风似舞腰。唐·白居易杨柳枝

20、秋月无云生碧落,素蕖寒露出情澜。——李群玉《玉真观》

21、九江寒露夕,微浪北风生。——李群玉《桑落洲》

22、孤楫清川泊,征衣寒露滋。——张九龄《使还都湘东作》

23、燕子归飞兰泣露。光景千留不住。宋·晏殊清平乐

24、清芬煦严律,玉骨洗寒露。——冯时行《出效以江路野梅香为韵得路字》

25、清宵寒露滴,白昼野云隈。——修睦《三生石》

26、茂陵刘郎老更痴,夜守铜盘饮寒露。——李复《和李夷行游西溪醉归》

27、离披寒露下,萧索微风触。——苏辙《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荻浦》

28、秋高寒露至,旭日犹融融。——唐时升《园中十首·秋高寒露至》

29、可配寒露壶,清泠濯明月。——晁公溯《谢王元才见惠峨嵋山菩萨石》

30、寒露滋新菊,秋风落故蕖。——郑絪《奉和武相公省中宿斋,酬李相公见寄》

31、凄凄寒露下,亹亹孤蛩吟。——黎廷瑞《杂感六首·凄凄寒露下》

32、回云随去雁,寒露滴鸣蛩。——钱起《晚次宿预馆》

33、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单。——王安石《八月十九日试院梦冲卿》

34、晨光与麦齐,晶莹缀寒露。——俞明震《过邠州》

35、藜杖侵寒露,蓬门启曙烟。——杜甫《九月一日过孟十二仓曹、十四主簿兄弟》

36、寒露正催黄菊晚,断云不锁碧山秋。——叶秀发《兴国寺》

37、暗滴花垂露,斜辉月过城。唐·张继春夜皇甫冉宅欢宴

38、玉坛标八桂,金井识双桐。交映凝寒露,相和起夜风。——卢纶《早秋望华清宫中树因以成咏》

39、朔风剪塞草,寒露日夜结。——独孤及《海上寄萧立》

40、水弄湘娥佩,竹啼山露月。唐·李贺黄头郎

41、何似屏星南极里,清如寒露在冰壶。——刘辰翁《法驾导引·五月五》

42、数派清泉黄菊盛,一林寒露紫梨繁。

43、露金熏菊岸,风佩摇兰坂。唐·骆宾王在江南赠宋五之问

44、堪怜寒露冰壶玉,尘满冠巾汗满襟。——陈著《弟观为众奉里神于丹山僧舍有五绝因趁韵·人众由来口铄金》

45、紫葛蔓黄花,娟娟寒露中。——王昌龄《斋心》

46、谁令不解高飞去,破宅荒庭有网罗。

47、霏霏寒露湿樯竿,耿耿明星动玉湾。——项安世《夜坐怀都城》

寒露诗句 6

1、寒露衰北阜,夕阳破东山。——唐·宋之问《初到陆浑山庄》

2、朔风剪塞草,寒露日夜结。——唐·独孤及《海上寄萧立》

3、寒露零太空,清时出少海。——周必大《东宫出示和御制秋怀诗恭和二首》

4、疾风试飘叶,寒露犹湛颍。——李厅《秋日杂兴》

5、采芝天门山,寒露净毛骨。——北宋·王安石《古意》

6、寒露湿青苔,别来蓬鬓秋。——唐·苏颋《山鹧鸪词二首》

7、早鸿闻上苑,寒露下深宫。——唐·皇甫冉《相和歌辞·婕妤怨》

8、秋桐故叶下,寒露新雁飞。——唐·孟郊《与韩愈、李翱、张籍话别》

9、寒露应秋杪,清光澄曙空。——唐·权德舆《奉和圣制丰年多庆九日示怀》

10、寒露洁秋空,遥山纷在瞩。——唐·张九龄《晨坐斋中偶而成咏》

11、戍楼鸣画角,寒露滴金枪。——唐·李咸用《边城听角》

12、回云随去雁,寒露滴鸣蛩。——唐·钱起《晚次宿预馆》

13、寒露润金井,高风飘玉筝。——唐·许浑《寓崇圣寺怀李校书》

14、寒露缀衰草,凄风摇晚林。——邵雍《秋怀三十六首》

15、金茎难复见,寒露落空中。——唐·姚合《文宗皇帝挽词三首》

16、还期应不远,寒露湿芜城。——唐·韦应物《送槐广落第归扬州》

17、晴岚侵簟枕,寒露湿衣裾。——汪元量《泸州》

18、寒露滋新菊,秋风落故蕖。——唐·郑絪《奉和武相公省中宿斋,酬李相公见寄》

19、商风劲危条,寒露鲜繁蕤。——宋祁《杨秘校秋怀》

20、草色多寒露,虫声似故乡。——唐·李郢《早发》

寒露的诗句 7

1、明月初濡寒露白,篱花似趁重阳黄。——释正觉《题奉化西峰圆觉禅院》

2、葛花坠寒露,夕饮清心胸。——高启《姑苏杂咏·毛公坛》

3、黄花散晴阳,赤叶变寒露。——韩维《同曼叔诸君登醴泉观凝碧亭》

4、霏霏伏雨湿杨柳,滴滴寒露凋芙蓉。——王炎《用元韵寄周推萧法》

5、屈指重阳能几许,夜来寒露已为霜。——郭印《秋日即事八首·篱边准拟嗅清香》

6、炯如一段清冰出万壑,置在迎风寒露之玉壶。——杜甫《入奏行,赠西山检察使窦侍御》

7、清宵寒露滴,白昼野云隈。——修睦的《三生石》

8、清香晨风远,溽彩寒露浓。——柳宗元的《巽公院五咏》

9、新开寒露丛,远比水间红。——韩愈的《木芙蓉》

10、寒露洁秋空,遥山纷在瞩。——张九龄的`《晨坐斋中偶而成咏》

11、晓菊泫寒露,似悲团扇风。——李贺的《感讽六首》

12、敬公太古明月服,爱公九天寒露浆。——汪莘《访建康留守》

13、岐丰禾黍泣寒露,咸阳草木来悲风。——王冕《痛哭行》

14、寒露正催黄菊晚,断云不锁碧山秋。——叶秀发《兴国寺》

15、玉坛标八桂,金井识双桐。交映凝寒露,相和起夜风。——卢纶《早秋望华清宫中树因以成咏》

16、数派清泉黄菊盛,一林寒露紫梨繁。——卢纶《晚次新丰北野老家书事呈赠韩质明府》

17、早鸿闻上苑,寒露下深宫。——皇甫冉的《婕妤怨》

18、露金熏菊岸,风佩摇兰坂。唐·骆宾王《在江南赠宋五之问》

19、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20、风林纤月落,衣露净琴张。唐·杜甫《夜宴左氏庄》

21、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唐·李贺《竹》

22、玉碗盛残露,银灯点旧纱。唐·李贺《过华清宫》

23、水弄湘娥佩,竹啼山露月。唐·李贺《黄头郎》

24、暗滴花垂露,斜辉月过城。唐·张继《春夜皇甫冉宅欢宴》

25、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26、客去波平槛,蝉休露满枝。唐·李商隐《凉思》

27、疏兰尚染烟,残菊犹承露。唐·李世民《山阁晚秋》

28、艳唱潮初落,江花露未晞。唐·刘希夷《江南曲八首》

29、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唐·王维《秋夜曲》

30、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唐·李白《清平调》

31、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唐·李白《清平调》

32、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唐·白居易《暮江吟》

33、叶含浓露如啼眼,枝嫋轻风似舞腰。唐·白居易《杨柳枝》

34、一夜清风苹末起,露珠翻尽满池荷。唐·王涯《秋思二首》

35、莫更留连好归去,露华凄冷蓼花愁。唐·李煜《秋莺》

36、燕子归飞兰泣露。光景千留不住。宋·晏殊《清平乐》

37、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宋·苏轼《蝶恋花》

38、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39、寒露迎风一段冰,高标孤映宛之滨。——王珪《访别成献甫经历时新拜四台御史之命二首》

40、洧水于今寒露起,汉台依旧白云深。——王珪《刑部侍郎仕王熙仲挽词》

41、疾风试飘叶,寒露犹湛颍。——李廌《秋日杂兴·青青陌上草》

42、枕簟入幽深,洒若寒露沃。——卫宗武《赋南墅竹》

43、飞唤行摇类急难,野田寒露欲成团。——唐寅《败荷鹡鸰图》

44、薄云淡杪林,晴沙泛寒露。——徐渭《与杨子完步浣纱溪梁有怀西施之乡》

45、秋高寒露至,旭日犹融融。——唐时升《园中十首·秋高寒露至》

46、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白居易《池上》

47、菊色滋寒露,芦花荡晚风。——吴芾《初冬山居即事十首·节物随时变》

48、气得清凉开更早,色沾寒露久逾明。——韩维《桃花菊·霜女星娥不俗情》

49、炯炯寒露冰,皎皎白驹谷。——曹彦约《老梅晦父改韵见贻走笔奉和》

50、清风泛寒露,夜久气转凉。——李处权《月夜鼓琴》

51、凄凄寒露下,亹亹孤蛩吟。——黎廷瑞《杂感六首·凄凄寒露下》

52、清香晨风远,溽彩寒露浓。——柳宗元《巽公院五咏》

53、春柳南陌态,冷花寒露姿。——李贺《花游曲》

54、晓菊泫寒露,似悲团扇风。——李贺《感讽六首》

55、官居寒露清冰里,人在光风霁月中。——姚勉《代谒张别驾·入境欢声听野农》

56、清浮寒露在冰壶,一节三年更不渝。——姚勉《送周县尉满秩归·清浮寒露在冰壶》

57、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元稹《咏廿四气诗·寒露九月节》

58、茂陵刘郎老更痴,夜守铜盘饮寒露。——李复《和李夷行游西溪醉归》

59、东峰霁月出,林丛寒露明。——李复《宿兴德寺》

60、可配寒露壶,清泠濯明月。——晁公溯《谢王元才见惠峨嵋山菩萨石》

61、寒露衰北阜,夕阳破东山。——宋之问《初到陆浑山庄》

62、回云随去雁,寒露滴鸣蛩。——钱起《晚次宿预馆》

63、寒露润金井,高风飘玉筝。——许浑《寓崇圣寺怀李校书》

64、清芬煦严律,玉骨洗寒露。——冯时行《出效以江路野梅香为韵得路字》

65、宫槐烟暖莺犹睡,仙掌云寒露未晞。——夏竦《帝京春日》

66、风槛夕云散,月轩寒露滋。——许浑《送鱼思别处士归有怀》

67、菊芳寒露洗,杯翠夕阳曛。 ——严维《九日陪崔郎中北山宴》

68、何似屏星南极里,清如寒露在冰壶。——刘辰翁《法驾导引·五月五》

69、旧苑经寒露,残池问劫灰。——郑愔《奉和幸三会寺应制》

70、荻洲寒露彩,雷岸曙潮声。——皎然《送潘秀才之舒州》

71、早鸿闻上苑,寒露下深宫。——皇甫冉《婕妤怨》

72、寒露应秋杪,清光澄曙空。——权德舆《奉和圣制丰年多庆九日示怀》

寒露的诗句 8

1、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元稹《咏廿四气诗·寒露九月节》

2、回云随去雁,寒露滴鸣蛩。——钱起《晚次宿预馆》

3、层城烟雾将归远,浮世尘埃久住难。

4、翠瓜碧李沈玉甃,赤梨葡萄寒露成。——杜甫《解闷十二首》

5、霏霏伏雨湿杨柳,滴滴寒露凋芙蓉。——王炎《用元韵寄周推萧法》

6、风入蒹葭秋色动,雨余杨柳暮烟凝。

7、秋桐故叶下,寒露新雁飞。 ——孟郊《与韩愈、李翱、张籍话别》

8、清浮寒露在冰壶,一节三年更不渝。——姚勉《送周县尉满秩归·清浮寒露在冰壶》

9、岐丰禾黍泣寒露,咸阳草木来悲风。——王冕《痛哭行》

10、忽来疏雨微云句,置以清冰寒露边。——赵蕃《游宋衡送示登明录诗卷次韵并呈同赋诸公》

11、蓐收御节,寒露微结,气清虚兮。——李隆基《鶺鴒颂》

12、深林秋水近日空,归棹演漾清阴中。

13、逆知後应不复隔,谈笑明月相与闲。

14、宫槐烟暖莺犹睡,仙掌云寒露未晞。——夏竦《帝京春日》

15、堪怜寒露冰壶玉,尘满冠巾汗满襟。——陈著《弟观为众奉里神于丹山僧舍有五绝因趁韵·人众由来口铄金》

16、寒露初寒寒草边,夜夜孤眠月前。——郑光祖《杂剧·醉思乡王粲登楼》

17、劳动间隙把草割,不愁攒个大草垛。

18、燕子归飞兰泣露。光景千留不住。——宋·晏殊清平乐

19、寒露湿青苔,别来蓬鬓秋。——《杂曲歌辞·山鹧鸪》

20、霏霏寒露湿樯竿,耿耿明星动玉湾。——项安世《夜坐怀都城》

21、敬公太古明月服,爱公九天寒露浆。——汪莘《访建康留守》

22、东峰霁月出,林丛寒露明。——李复《宿兴德寺》

23、汶阳离思水无穷,去住情深梦寐中。

24、九月寒露白,六关秋草黄。——来自于鲁中送鲁使君归郑州作者:韩翃

25、数派清泉黄菊盛,一林寒露紫梨繁。

26、可配寒露壶,清泠濯明月。——晁公溯《谢王元才见惠峨嵋山菩萨石》

27、商风劲危条,寒露鲜繁蕤。——宋祁《杨秘校秋怀·上天分四序》

28、素秋寒露重,芳事固应稀。——唐彦谦《紫薇花》

29、飞唤行摇类急难,野田寒露欲成团。——唐寅《败荷鹡鸰图》

30、为报乡闾看解橐,清永寒露胜琳球。——项安世《送曹提干归永嘉兼寄陈君举舍人·西船满载下东州》

31、疎蝉有思曳长缲,寒露无声洗残燠。——胡寅《赠朱推》

32、寒露应秋杪,清光澄曙空。——权德舆《奉和圣制丰年多庆九日示怀》

33、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关于寒露的'诗句。——白居易的池上

寒露的诗句 9

1、九江寒露夕,微浪北风生。——李群玉《桑落洲》

2、黄花散晴阳,赤叶变寒露。——韩维《同曼叔诸君登醴泉观凝碧亭》

3、寒露润金井,高风飘玉筝。——许浑《寓崇圣寺怀李校书》

4、藜杖侵寒露,蓬门启曙烟。——杜甫《九月一日过孟十二仓曹、十四主簿兄弟》

5、素秋寒露重,芳事固应稀。——唐彦谦《紫薇花》

6、菊华寒露浓,兰愁晓霜重。——李咸用《题友生丛竹》

7、圣藻垂寒露,仙杯落晚霞。——沈佺期《幸白鹿观应制》

8、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单。——王安石《八月十九日试院梦冲卿》

9、姑苏台殿变秋蓬,荆棘沾衣泣寒露。——曹勋《姑苏台上月》

10、穷巷秋风叶,空庭寒露枝。——卢照邻《和王奭秋夜有所思》

11、野花似泣红妆泪,寒露满枝枝不胜。——刘沧《秋日望西阳》

12、飞唤行摇类急难,野田寒露欲成团。——唐寅《败荷鹡鸰图》

13、寒露正催黄菊晚,断云不锁碧山秋。——叶秀发《兴国寺》

14、寒露初寒寒草边,夜夜孤眠月前。——郑光祖《杂剧·醉思乡王粲登楼》

15、薄云淡杪林,晴沙泛寒露。——徐渭《与杨子完步浣纱溪梁有怀西施之乡》

16、明月初濡寒露白,篱花似趁重阳黄。——释正觉《题奉化西峰圆觉禅院》

17、气引迎寒露,光收向晚霞。——李峤《晚景怅然简二三子》

18、可配寒露壶,清泠濯明月。——晁公溯《谢王元才见惠峨嵋山菩萨石》

19、曾识坡仙海上山,清冰寒露洗熇袢。——方岳《送荔子方蒙仲·曾识坡仙海上山》

20、白草寒露里,乱山明月中。——商山客死《述怀》

21、菊芳寒露洗,杯翠夕阳曛。 ——严维《九日陪崔郎中北山宴》

22、寒露滋新菊,秋风落故蕖。——郑絪《奉和武相公省中宿斋,酬李相公见寄》

23、夕浦离觞意何已,草根寒露悲鸣虫。——王昌龄《送十五舅》

24、旧苑经寒露,残池问劫灰。——郑愔《奉和幸三会寺应制》

25、葛花坠寒露,夕饮清心胸。——高启《姑苏杂咏·毛公坛》

26、春柳南陌态,冷花寒露姿。——李贺《花游曲》

27、寒露洁秋空,遥山纷在瞩。——张九龄《晨坐斋中偶而成咏》

28、紫葛蔓黄花,娟娟寒露中。——王昌龄《斋心》

29、公凉何止一庭中,寒露清冰遍闾里。——赵蕃《题沈临江邀凉亭》

30、东峰霁月出,林丛寒露明。——李复《宿兴德寺》

31、此辈岂无秋,亦蒙寒露委。 ——杜甫《种莴苣》

32、金茎难复见,寒露落空中。——姚合《文宗皇帝挽词三首》

33、清香晨风远,溽彩寒露浓。——柳宗元《巽公院五咏》

34、泽雁和寒露,江槎带远薪。——周贺《旅怀》

35、何似屏星南极里,清如寒露在冰壶。——刘辰翁《法驾导引·五月五》

36、寒露湿青苔,别来蓬鬓秋。——《杂曲歌辞·山鹧鸪》

37、商风劲危条,寒露鲜繁蕤。——宋祁《杨秘校秋怀·上天分四序》

38、天宇高寒露欲零,城头月色正亭亭。——家铉翁《中秋日菊盛开·天宇高寒露欲零》

39、孤楫清川泊,征衣寒露滋。——张九龄《使还都湘东作》

40、秋月无云生碧落,素蕖寒露出情澜。——李群玉《玉真观》

41、晨光与麦齐,晶莹缀寒露。——俞明震《过邠州》

42、堪怜寒露冰壶玉,尘满冠巾汗满襟。——陈著《弟观为众奉里神于丹山僧舍有五绝因趁韵·人众由来口铄金》

43、清风泛寒露,夜久气转凉。——李处权《月夜鼓琴》

44、宫槐烟暖莺犹睡,仙掌云寒露未晞。——夏竦《帝京春日》

45、炯如一段清冰出万壑,置在迎风寒露之玉壶。——杜甫《入奏行,赠西山检察使窦侍御》

46、柳底繁阴月易藏,无端寒露泣寒螀。——景翩翩《夜坐》

47、玉烛降寒露,我皇歌古风。——武元衡《奉和圣制重阳日即事》

48、灿灿辰角曙,亭亭寒露朝。——韩愈《和李相公摄事南郊,览物兴怀,呈一二知旧》

49、气得清凉开更早,色沾寒露久逾明。——韩维《桃花菊·霜女星娥不俗情》

50、晓菊泫寒露,似悲团扇风。——李贺《感讽六首》

51、寒露缀衰草,凄风摇晚林。——邵雍《秋怀三十六首·寒露缀衰草》

52、荻洲寒露彩,雷岸曙潮声。——皎然《送潘秀才之舒州》

53、兰苕猎翠凄寒露,枫叶摇丹啸暝猿。——宋祁《屈原祠》

54、凄凄寒露下,亹亹孤蛩吟。——黎廷瑞《杂感六首·凄凄寒露下》

55、回云随去雁,寒露滴鸣蛩。——钱起《晚次宿预馆》

56、岁晚虫鸣寒露草,日西蝉噪古槐风。——刘沧《留别崔澣秀才昆仲》

57、风槛夕云散,月轩寒露滋。——许浑《送鱼思别处士归有怀》

58、寒露衰北阜,夕阳破东山。——宋之问《初到陆浑山庄》

59、清浮寒露在冰壶,一节三年更不渝。——姚勉《送周县尉满秩归·清浮寒露在冰壶》

60、柳经寒露看萧索,人改衰容自寂寥。——李绅《宿瓜州》

61、茂陵刘郎老更痴,夜守铜盘饮寒露。——李复《和李夷行游西溪醉归》

62、炯炯寒露冰,皎皎白驹谷。——曹彦约《老梅晦父改韵见贻走笔奉和》

63、菊色滋寒露,芦花荡晚风。——吴芾《初冬山居即事十首·节物随时变》

64、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元稹《咏廿四气诗·寒露九月节》

65、清芬煦严律,玉骨洗寒露。——冯时行《出效以江路野梅香为韵得路字》

66、秋桐故叶下,寒露新雁飞。 ——孟郊《与韩愈、李翱、张籍话别》

67、秋高寒露至,旭日犹融融。——唐时升《园中十首·秋高寒露至》

68、官居寒露清冰里,人在光风霁月中。——姚勉《代谒张别驾·入境欢声听野农》

69、明月照疏林花果,寒露滴空山薜萝。——杨景贤《杂剧·西游记·第五本》

寒露节气的诗句 10

海上寄萧立

独孤及

朔风剪塞草,寒露日夜结。

行行到瀛壖,归思生暮节。

驿楼见万里,延首望辽碣。

远海入大荒,平芜际穷发。

旧国在梦想,故人胡且越。

契阔阻风期,荏苒成雨别。

海西望京口,两地各天末。

索居动经秋,再笑知曷月。

日南望中尽,唯见飞鸟灭。

音尘未易得,何由慰饥渴。

秋日望西阳

刘沧

古木苍苔坠几层,行人一望旅情增。

太行山下黄河水,铜雀台西武帝陵。

风入蒹葭秋色动,雨余杨柳暮烟凝。

野花似泣红妆泪,寒露满枝枝不胜。

婕妤怨

皇甫冉

由来咏团扇,今已值秋风。

事逐时皆往,恩无日再中。

早鸿闻上苑,寒露下深宫。

颜色年年谢,相如赋岂工。

寒露的诗句 11

1、露金熏菊岸,风佩摇兰坂。唐·骆宾王《在江南赠宋五之问》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3、风林纤月落,衣露净琴张。唐·杜甫《夜宴左氏庄》

4、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唐·李贺《竹》

5、玉碗盛残露,银灯点旧纱。唐·李贺《过华清宫》

6、水弄湘娥佩,竹啼山露月。唐·李贺《黄头郎》

7、暗滴花垂露,斜辉月过城。唐·张继《春夜皇甫冉宅欢宴》

8、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9、客去波平槛,蝉休露满枝。唐·李商隐《凉思》

10、疏兰尚染烟,残菊犹承露。唐·李世民《山阁晚秋》

11、寒露衰北阜,夕阳破东山。——唐·宋之问《初到陆浑山庄》

12、朔风剪塞草,寒露日夜结。——唐·独孤及《海上寄萧立》

13、寒露零太空,清时出少海。——周必大《东宫出示和御制秋怀诗恭和二首》

14、疾风试飘叶,寒露犹湛颍。——李厅《秋日杂兴》

15、采芝天门山,寒露净毛骨。——北宋·王安石《古意》

16、寒露湿青苔,别来蓬鬓秋。——唐·苏颋《山鹧鸪词二首》

17、早鸿闻上苑,寒露下深宫。——唐·皇甫冉《相和歌辞·婕妤怨》

18、秋桐故叶下,寒露新雁飞。——唐·孟郊《与韩愈、李翱、张籍话别》

19、寒露应秋杪,清光澄曙空。——唐·权德舆《奉和圣制丰年多庆九日示怀》

20、寒露洁秋空,遥山纷在瞩。——唐·张九龄《晨坐斋中偶而成咏》

21、戍楼鸣画角,寒露滴金枪。——唐·李咸用《边城听角》

22、回云随去雁,寒露滴鸣蛩。——唐·钱起《晚次宿预馆》

23、寒露润金井,高风飘玉筝。——唐·许浑《寓崇圣寺怀李校书》

24、寒露缀衰草,凄风摇晚林。——邵雍《秋怀三十六首》

25、金茎难复见,寒露落空中。——唐·姚合《文宗皇帝挽词三首》

26、还期应不远,寒露湿芜城。——唐·韦应物《送槐广落第归扬州》

27、晴岚侵簟枕,寒露湿衣裾。——汪元量《泸州》

28、寒露滋新菊,秋风落故蕖。——唐·郑絪《奉和武相公省中宿斋,酬李相公见寄》

29、商风劲危条,寒露鲜繁蕤。——宋祁《杨秘校秋怀》

30、晓菊泫寒露,似悲团扇风。——李贺《感讽六首》

31、艳唱潮初落,江花露未晞。唐·刘希夷《江南曲八首》

32、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唐·王维《秋夜曲》

33、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唐·李白《清平调》

34、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唐·李白《清平调》

35、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唐·白居易《暮江吟》

36、叶含浓露如啼眼,枝嫋轻风似舞腰。唐·白居易《杨柳枝》

37、一夜清风苹末起,露珠翻尽满池荷。唐·王涯《秋思二首》

38、莫更留连好归去,露华凄冷蓼花愁。唐·李煜《秋莺》

39、燕子归飞兰泣露。光景千留不住。宋·晏殊《清平乐》

40、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宋·苏轼《蝶恋花》

41、风露半襟寒(宋·刘将孙·《水调歌头》)

42、露寒衫袖湿(宋·方回·《早起》)

43、隙月斜明刮露寒(唐·李贺·《春坊正字剑子歌》)

44、披衣露更寒(唐·韦应物·《秋夜》)

45、泣露寒蛩草际声(宋·喻良能·《再用前韵》)

46、露滴轻寒(宋·晏几道·《丑奴儿》)

47、重露集寒条(宋·王安石·《秋夜二首》)

48、三更月露寒(宋·陆游·《对月》)

49、露寒月皎(宋·释道璨·《偈颂十八首》)

50、更深月露寒(唐·权德舆·《玉台体十二首》)

51、云退露寒岩(宋·释正觉·《偈颂二百零五首》)

52、景致融怡露添寒(宋·宋太宗·《缘识》)

53、逼人风露寒(宋·朱淑真·《菩萨蛮》)

54、清冥风露不胜寒(宋·李之仪·《西江月》)

55、露寒烟重(宋·葛长庚·《贺新郎》)

56、露重烟寒花未遍(宋·毛滂·《玉楼春》)

57、风露生寒(宋·吴文英·《蝶恋花》)

58、露冷云寒烟外竹(宋·魏了翁·《满江红》)

59、洒蒹葭、露结寒生早(宋·柳永·《倾杯》)

60、清露不曾寒(宋·刘辰翁·《菩萨蛮》)

61、雷封露气寒(宋·姚述尧2·《南歌子》)

62、露井碧梧寒叶、颤秋声(宋·蔡伸·《南歌子》)

63、风露转萧寒(宋·朱敦儒·《生查子》)

64、风露寒兮(宋·黄庭坚·《秋思》)

65、露草覆寒蛩(唐·戴叔伦·《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66、露浥轻寒若水(宋·无名氏·《惜奴娇》)

67、风露五更寒(宋·程珌·《水调歌头》)

68、曲终鹤警露华寒(宋·朱敦儒·《鹊桥仙》)

69、露重寒香有恨(宋·吴文英·《朝中措》)

70、露浓烟事薄寒时(宋·李新·《浣溪沙》)

71、九月寒露白,六关秋草黄。——韩翃《鲁中送鲁使君归郑州》

72、朝朝寒露多,夜夜征衣薄。——李峤《安辑岭表事平罢归》

73、新开寒露丛,远比水间红。——韩愈《木芙蓉》

74、翠瓜碧李沈玉甃,赤梨葡萄寒露成。——杜甫《解闷十二首》

75、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76、清香晨风远,溽彩寒露浓。——柳宗元《巽公院五咏》

77、春柳南陌态,冷花寒露姿。——李贺《花游曲》

78、晓菊泫寒露,似悲团扇风。——李贺《感讽六首》

79、炯如一段清冰出万壑,置在迎风寒露之玉壶。——杜甫《入奏行,赠西山检察使窦侍御》

80、藜杖侵寒露,蓬门启曙烟。——杜甫《九月一日过孟十二仓曹、十四主簿兄弟》

81、此辈岂无秋,亦蒙寒露委。——杜甫《种莴苣》

82、秋桐故叶下,寒露新雁飞。——孟郊《与韩愈、李翱、张籍话别》

83、夕浦离觞意何已,草根寒露悲鸣虫。——王昌龄《送十五舅》

84、紫葛蔓黄花,娟娟寒露中。——王昌龄《斋心》

85、灿灿辰角曙,亭亭寒露朝。——韩愈《和李相公摄事南郊,览物兴怀,呈一二知旧》

86、柳经寒露看萧索,人改衰容自寂寥。——李绅《宿瓜州》

87、寒露洁秋空,遥山纷在瞩。——张九龄《晨坐斋中偶而成咏》

88、孤楫清川泊,征衣寒露滋。——张九龄《使还都湘东作》

89、穷巷秋风叶,空庭寒露枝。——卢照邻《和王奭秋夜有所思》

90、玉坛标八桂,金井识双桐。交映凝寒露,相和起夜风。——卢纶《早秋望华清宫中树因以成咏》

91、数派清泉黄菊盛,一林寒露紫梨繁。——卢纶《晚次新丰北野老家书事呈赠韩质明府》

92、蓐收御节,寒露微结,气清虚兮。——李隆基《鶺鴒颂》

93、晨起怀怆恨,野田寒露时。——韦应物《授衣还田里》

94、还期应不远,寒露湿芜城。——韦应物《送槐广落第归扬州》

95、圣藻垂寒露,仙杯落晚霞。——沈佺期《幸白鹿观应制》

96、寒露衰北阜,夕阳破东山。——宋之问《初到陆浑山庄》

97、回云随去雁,寒露滴鸣蛩。——钱起《晚次宿预馆》

98、寒露润金井,高风飘玉筝。——许浑《寓崇圣寺怀李校书》

99、风槛夕云散,月轩寒露滋。——许浑《送鱼思别处士归有怀》

100、荻洲寒露彩,雷岸曙潮声。——皎然《送潘秀才之舒州》

101、早鸿闻上苑,寒露下深宫。——皇甫冉《婕妤怨》

102、寒露应秋杪,清光澄曙空。——权德舆《奉和圣制丰年多庆九日示怀》

103、疏影暗栖寒露重,空城饥噪暮烟多。——李频《黄雀行》

104、明月照疏林花果,寒露滴空山薜萝。——杨景贤《杂剧·西游记·第五本》

105、寒露初寒寒草边,夜夜孤眠月前。——郑光祖《杂剧·醉思乡王粲登楼》

106、气引迎寒露,光收向晚霞。——李峤《晚景怅然简二三子》

107、玉烛降寒露,我皇歌古风。——武元衡《奉和圣制重阳日即事》

108、金茎难复见,寒露落空中。——姚合《文宗皇帝挽词三首》

109、白露谷,寒露豆。

110、寒露有雨冬雨少,寒露无雨冬雨多。

111、寒露前后看早麦。

112、寒露收豆,花生收在秋分后。

113、棉怕八月连阴雨,稻怕寒露一朝霜。

114、寒露起黑云,岭雨时间长。

115、秋分种蒜,寒露种麦。

116、寒露多雨水,春季无大水。

117、要得苗儿壮,寒露到霜降。

118、早麦补,晚麦耩,最好不要过霜降。

119、品种更换,气候转暖,寒露种上,也不算晚。

120、寒露有雨雨淋淋。

121、寒露时节人人忙,种麦、摘花、打豆场。

122、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

123、寒露有雨,以后多雨。

124、寒露霜降麦归土。

125、小麦点在寒露口,点一碗,收三斗。

126、寒露若逢天下雨,正月二月雨水多。

127、寒露多雨水,春季无大水;寒露少雨水,春季多大水。

128、寒露落雨烂谷子。

129、寒露有雨沤霜降。

130、寒露晴天,来年春雨多。

131、寒露无雨,百日无霜。

132、寒露若逢下雨天,正二月里雨涟涟。

133、豆子寒露使镰钩,地瓜待到霜降收。

134、寒露到霜降,种麦莫慌张;霜降到立冬,种麦莫放松。

135、寒露三日无青豆。

136、寒露到,割晚稻;霜降到,割糯稻。

137、晴天寒露冬雪少,春雨多。

138、寒露多雨,芒种少雨。

139、藜杖侵寒露,蓬门启曙烟。——杜甫《九月一日过孟十二仓曹、十四主簿兄弟》

140、此辈岂无秋,亦蒙寒露委。——杜甫《种莴苣》

141、秋桐故叶下,寒露新雁飞。——孟郊《与韩愈、李翱、张籍话别》

142、朔风剪塞草,寒露日夜结。——独孤及《海上寄萧立》

143、草色多寒露,虫声似故乡。——李郢《早发》

144、兰苕猎翠凄寒露,枫叶摇丹啸暝猿。——宋祁《屈原祠》

145、商风劲危条,寒露鲜繁蕤。——宋祁《杨秘校秋怀·上天分四序》

146、寒露缀衰草,凄风摇晚林。——邵雍《秋怀三十六首·寒露缀衰草》

147、姑苏台殿变秋蓬,荆棘沾衣泣寒露。——曹勋《姑苏台上月》

148、曾识坡仙海上山,清冰寒露洗熇袢。——方岳《送荔子方蒙仲·曾识坡仙海上山》

149、为报乡闾看解橐,清永寒露胜琳球。——项安世《送曹提干归永嘉兼寄陈君举舍人·西船满载下东州》

150、霏霏寒露湿樯竿,耿耿明星动玉湾。——项安世《夜坐怀都城》

151、朝来寒露重,旭日庆新晴。——郭印《晚晴》

152、疎蝉有思曳长缲,寒露无声洗残燠。——胡寅《赠朱推》

153、忽来疏雨微云句,置以清冰寒露边。——赵蕃《游宋衡送示登明录诗卷次韵并呈同赋诸公》

154、离披寒露下,萧索微风触。——苏辙《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荻浦》

155、朝来寒露重,旭日庆新晴。——郭印《晚晴》

156、翠瓜碧李沈玉甃,赤梨葡萄寒露成。——杜甫《解闷十二首》

寒露的诗句 12

1、风槛夕云散,月轩寒露滋。——许浑《送鱼思别处士归有怀》

2、蓐收御节,寒露微结,气清虚兮。——李隆基《鶺鴒颂》

3、寒露润金井,高风飘玉筝。——唐·许浑《寓崇圣寺怀李校书》

4、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元稹《咏廿四气诗·寒露九月节》

5、清香晨风远,溽彩寒露浓。——柳宗元《巽公院五咏》

6、菊色滋寒露,芦花荡晚风。——吴芾《初冬山居即事十首·节物随时变》

7、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单。——王安石《八月十九日试院梦冲卿》

8、遐想广寒露,谁得一枝香。——元·白朴《水调歌头用前韵》

9、灿灿辰角曙,亭亭寒露朝。——韩愈《和李相公摄事南郊,览物兴怀,呈一二知旧》

10、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柳永的《玉蝴蝶》

11、穷巷秋风叶,空庭寒露枝。——卢照邻《和王奭秋夜有所思》

12、江山如彼君如此,正似玉壶寒露冰。——李廌《送苏伯达之官西安七首·好去西安苏县丞》

13、商风劲危条,寒露鲜繁蕤。——宋祁《杨秘校秋怀·上天分四序》

14、寒露滋新菊,秋风落故蕖。——唐·郑絪《奉和武相公省中宿斋,酬李相公见寄》

15、疏影暗栖寒露重,空城饥噪暮烟多。——李频《黄雀行》

16、露金熏菊岸,风佩摇兰坂。——唐骆宾王《在江南赠宋五之问》

17、此辈岂无秋,亦蒙寒露委。——杜甫《种莴苣》

18、叶含浓露如啼眼,枝嫋轻风似舞腰。——唐·白居易《杨柳枝》

19、菊华寒露浓,兰愁晓霜重。——李咸用《题友生丛竹》

20、枕簟入幽深,洒若寒露沃。——卫宗武《赋南墅竹》

21、孤楫清川泊,征衣寒露滋。——张九龄《使还都湘东作》

22、疾风试飘叶,寒露犹湛颍。——李廌《秋日杂兴·青青陌上草》

23、素秋寒露重,芳事固应稀。——唐彦谦《紫薇花》

24、泽雁和寒露,江槎带远薪。——唐·周贺《旅怀》

25、敬公太古明月服,爱公九天寒露浆。——汪莘《访建康留守》

26、气引迎寒露,光收向晚霞。——唐·李峤《晚景怅然简二三子》

27、柳底繁阴月易藏,无端寒露泣寒螀。——景翩翩《夜坐》

28、晓菊泫寒露,似悲团扇风。——唐·李贺《感讽六首》

29、飞唤行摇类急难,野田寒露欲成团。——唐寅《败荷鹡鸰图》

30、清芬煦严律,玉骨洗寒露。——冯时行《出效以江路野梅香为韵得路字》

31、气得清凉开更早,色沾寒露久逾明。——韩维《桃花菊·霜女星娥不俗情》

32、寒露初寒寒草边,夜夜孤眠月前。——郑光祖《杂剧·醉思乡王粲登楼》

33、紫葛蔓黄花,娟娟寒露中。——王昌龄《斋心》

34、朝来寒露重,旭日庆新晴。——郭印《晚晴》

35、莫更留连好归去,露华凄冷蓼花愁。——唐李煜《秋莺》

36、一夜清风苹末起,露珠翻尽满池荷。——唐·王涯《秋思二首》

37、数派清泉黄菊盛,一林寒露紫梨繁。——卢纶《晚次新丰北野老家书事呈赠韩质明府》

38、清风泛寒露,夜久气转凉。——李处权《月夜鼓琴》

寒露诗句 13

1、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唐·白居易《池上》

2、晨起怀怆恨,野田寒露时。——唐·韦应物《授衣还田里》

3、东峰霁月出,林丛寒露明。——李复《宿兴德寺》

4、八月九月天,白露寒露节。——释文准《偈十二首》

5、客路黄花晚,江城寒露秋。——林尚仁《九日登乌回寄郑渭滨》

6、是月寒露下,故人湘水行。——林昿《送人之湘阴谒知己》

7、月冷空当午,松寒露满襟。——释印肃《金刚随机无尽颂·庄严净土分第十》

8、方塘寒露凝,旅管凉飙生。——唐·令狐峘《硖州旅舍奉怀苏州韦郎中》

9、清香晨风远,溽彩寒露浓。——唐·柳宗元《巽公院五咏·芙蓉亭》

10、孤楫清川泊,征衣寒露滋。——唐·张九龄《使还都湘东作》

11、如饮寒露浆,贮以青瑶瓯。——姜特立《暑退喜秋》

12、八月寒露下,朵朵开红葩。——王禹偁《栽木芙蓉》

13、枕簟入幽深,洒若寒露沃。——卫宗武《赋南墅竹》

14、九江寒露夕,微浪北风生。——唐·李群玉《桑落洲》

15、清宵寒露滴,白昼野云隈。——唐·修睦《三生石》

16、菊芳寒露洗,杯翠夕阳曛。——唐·严维《九日陪崔郎中北山宴》

17、紫葛蔓黄花,娟娟寒露中。——唐·王昌龄《斋心》

18、离披寒露下,萧索微风触。——苏辙《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六荻浦》

19、山寒露风棱,水瘦褪沙痕。——释正觉《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20、新开寒露丛,远比水间红。——唐·韩愈《木芙蓉》

21、白草寒露里,乱山明月中。——唐·商山客死生《述怀》

22、风槛夕云散,月轩寒露滋。——唐·许浑《送鱼思别处士归有怀》

23、九月寒露白,六关秋草黄。——唐·韩翃《鲁中送鲁使君归郑州》

24、遂令沸羹鼎,化为寒露壶。——元·谢应芳《倪元镇过娄…偕智愚…公墩得如字》

25、褭褭凉风动,凄凄寒露零。——唐·白居易《池上》

26、此辈岂无秋,亦蒙寒露委。——唐·杜甫《种莴苣》

27、去年寒露白,旅食在京华。——郑克已《初月》

28、可配寒露壶,清泠濯明月。——晁公溯《谢王元才见惠峨嵋山菩萨石》

29、春柳南陌态,冷花寒露姿。——唐·李贺《花游曲》

30、坐久寒露下,悲风动纨素。——南宋·文天祥《夜坐偶成》

31、朝朝寒露多,夜夜征衣薄。——唐·李峤《安辑岭表事平罢归》

32、明月来窥镜,宵寒露滴珠。——蒲寿宬《心泉二首》

33、灿灿辰角曙,亭亭寒露朝。——唐·韩愈《和李相公摄…,览物…呈一二知旧》

34、菊华寒露浓,兰愁晓霜重。——唐·李咸用《题友生丛竹》

35、忽於舑悴中,睹此寒露丛。——魏了翁《领客君子轩木芙蓉盛开分韵得红字》

36、素秋寒露重,芳事固应稀。——唐·唐彦谦《紫薇花》

37、穷巷秋风叶,空庭寒露枝。——唐·卢照邻《和王奭秋夜有所思》

38、月斜寒露白,此夕去留心。——唐·陈季卿《别妻》

39、衰条寒露鹊,幽果落惊鱼。——唐·李建勋《溪斋》

40、金风冷飕飕,玉寒露泠泠。——曾丰《寿周枢密四首》

41、炯炯寒露冰,皎皎白驹谷。——曹彦约《老梅晦父改韵见贻走笔奉和》

42、朝来寒露重,旭日庆新晴。——郭印《晚晴》

43、桐挂秋阴薄,松寒露气肥。——胡权《殊圣寺》

44、荻洲寒露彩,雷岸曙潮声。——唐·皎然《送潘秀才之舒州》

45、泽雁和寒露,江槎带远薪。——唐·周贺《旅怀》

寒露的诗句 14

1、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出自唐·白居易《池上》

2、晨起怀怆恨,野田寒露时。——出自唐·韦应物《授衣还田里》

3、东峰霁月出,林丛寒露明。——出自李复《宿兴德寺》

4、八月九月天,白露寒露节。——出自释文准《偈十二首》

5、客路黄花晚,江城寒露秋。——出自林尚仁《九日登乌回寄郑渭滨》

6、是月寒露下,故人湘水行。——出自林昉《送人之湘阴谒知己》

7、月冷空当午,松寒露满襟。——出自释印肃《金刚随机无尽颂·庄严净土分第十》

8、方塘寒露凝,旅管凉飙生。——出自唐·令狐峘《硖州旅舍奉怀苏州韦郎中》

9、清香晨风远,溽彩寒露浓。——出自唐·柳宗元《巽公院五咏·芙蓉亭》

10、孤楫清川泊,征衣寒露滋。——出自唐·张九龄《使还都湘东作》

11、如饮寒露浆,贮以青瑶瓯。——出自姜特立《暑退喜秋》

12、八月寒露下,朵朵开红葩。——出自王禹《栽木芙蓉》

13、枕簟入幽深,洒若寒露沃。——出自卫宗武《赋南墅竹》

14、九江寒露夕,微浪北风生。——出自唐·李群玉《桑落洲》

15、清宵寒露滴,白昼野云隈。——出自唐·修睦《三生石》

16、菊芳寒露洗,杯翠夕阳曛。——出自唐·严维《九日陪崔郎中北山宴》

17、紫葛蔓黄花,娟娟寒露中。——出自唐·王昌龄《斋心》

18、离披寒露下,萧索微风触。——出自苏辙《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六荻浦》

19、山寒露风棱,水瘦褪沙痕。——出自释正觉《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20、新开寒露丛,远比水间红。——出自唐·韩愈《木芙蓉》

21、白草寒露里,乱山明月中。——出自唐·商山客死生《述怀》

22、风槛夕云散,月轩寒露滋。——出自唐·许浑《送鱼思别处士归有怀》

23、九月寒露白,六关秋草黄。——出自唐·韩《鲁中送鲁使君归郑州》

24、遂令沸羹鼎,化为寒露壶。——出自元·谢应芳《倪元镇过娄…偕智愚…公墩得如字》

25、此辈岂无秋,亦蒙寒露委。——出自唐·杜甫《种莴苣》

26、去年寒露白,旅食在京华。——出自郑克已《初月》

27、可配寒露壶,清泠濯明月。——出自晁公溯《谢王元才见惠峨嵋山菩萨石》

28、春柳南陌态,冷花寒露姿。——出自唐·李贺《花游曲》

29、坐久寒露下,悲风动纨素。——出自南宋·文天祥《夜坐偶成》

30、朝朝寒露多,夜夜征衣薄。——出自唐·李峤《安辑岭表事平罢归》

31、明月来窥镜,宵寒露滴珠。——出自蒲寿k《心泉二首》

32、灿灿辰角曙,亭亭寒露朝。——出自唐·韩愈《和李相公摄…,览物…呈一二知旧》

33、菊华寒露浓,兰愁晓霜重。——出自唐·李咸用《题友生丛竹》

34、忽於悴中,睹此寒露丛。——出自魏了翁《领客君子轩木芙蓉盛开分韵得红字》

35、素秋寒露重,芳事固应稀。——出自唐·唐彦谦《紫薇花》

36、穷巷秋风叶,空庭寒露枝。——出自唐·卢照邻《和王]秋夜有所思》

37、月斜寒露白,此夕去留心。——出自唐·陈季卿《别妻》

38、衰条寒露鹊,幽果落惊鱼。——出自唐·李建勋《溪斋》

39、金风冷飕飕,玉寒露泠泠。——出自曾丰《寿周枢密四首》

40、炯炯寒露冰,皎皎白驹谷。——出自曹彦约《老梅晦父改韵见贻走笔奉和》

41、朝来寒露重,旭日庆新晴。——出自郭印《晚晴》

42、桐挂秋阴薄,松寒露气肥。——出自胡权《殊圣寺》

43、荻洲寒露彩,雷岸曙潮声。——出自唐·皎然《送潘秀才之舒州》

44、寒露初寒寒草边,夜夜孤眠月前。——郑光祖《杂剧·醉思乡王粲登楼》

45、秋月无云生碧落,素蕖寒露出情澜。——李群玉《玉真观》

46、寒露应秋杪,清光澄曙空。——权德舆《奉和圣制丰年多庆九日示怀》

47、秋桐故叶下,寒露新雁飞。——孟郊《与韩愈、李翱、张籍话别》

48、寒露衰北阜,夕阳破东山。——宋之问《初到陆浑山庄》

49、金茎难复见,寒露落空中。——姚合《文宗皇帝挽词三首》

50、夕浦离觞意何已,草根寒露悲鸣虫。——王昌龄《送十五舅》

51、寒露湿青苔,别来蓬鬓秋。——《杂曲歌辞·山鹧鸪》

52、泽雁和寒露,江槎带远薪。——周贺《旅怀》

53、回云随去雁,寒露滴鸣蛩。——钱起《晚次宿预馆》

54、朔风剪塞草,寒露日夜结。——独孤及《海上寄萧立》

55、何似屏星南极里,清如寒露在冰壶。——刘辰翁《法驾导引·五月五》

56、柳经寒露看萧索,人改衰容自寂寥。——李绅《宿瓜州》

57、寒露润金井,高风飘玉筝。——许浑《寓崇圣寺怀李校书》

58、寒露洁秋空,遥山纷在瞩。——张九龄《晨坐斋中偶而成咏》

59、数派清泉黄菊盛,一林寒露紫梨繁。——卢纶《晚次新丰北野老家书事呈赠韩质明府》

60、翠瓜碧李沈玉,赤梨葡萄寒露成。——杜甫《解闷十二首》

61、还期应不远,寒露湿芜城。——韦应物《送槐广落第归扬州》

62、旧苑经寒露,残池问劫灰。

63、草色多寒露,虫声似故乡。——李郢《早发》

64、圣藻垂寒露,仙杯落晚霞。

65、岁晚虫鸣寒露草,日西蝉噪古槐风。

66、藜杖侵寒露,蓬门启曙烟。——杜甫《九月一日过孟十二仓曹、十四主簿兄弟》

67、早鸿闻上苑,寒露下深宫。——皇甫冉《婕妤怨》

68、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69、明月照疏林花果,寒露滴空山薜萝。——杨景贤《杂剧·西游记·第五本》

70、疏影暗栖寒露重,空城饥噪暮烟多。——李频《黄雀行》

71、晓菊泫寒露,似悲团扇风。——李贺《感讽六首》

72、野花似泣红妆泪,寒露满枝枝不胜。——刘沧《秋日望西阳》

73、气引迎寒露,光收向晚霞。——李峤《晚景怅然简二三子》

74、豆子寒露动镰钩,骑着霜降收芋头。

寒露的诗句 15

1、曾识坡仙海上山,清冰寒露洗熇袢。——方岳《送荔子方蒙仲·曾识坡仙海上山》

2、明月初濡寒露白,篱花似趁重阳黄。——释正觉《题奉化西峰圆觉禅院》

3、早鸿闻上苑,寒露下深宫。——唐·皇甫冉《相和歌辞·婕妤怨》

4、孤楫清川泊,征衣寒露滋。——张九龄《使还都湘东作》

5、戍楼鸣画角,寒露滴金枪。——唐·李咸用《边城听角》

6、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7、野花似泣红妆泪,寒露满枝枝不胜。——刘沧《秋日望西阳》

8、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唐李贺《竹》

9、翠瓜碧李沈玉甃,赤梨葡萄寒露成。——杜甫《解闷十二首》

10、客去波平槛,蝉休露满枝。——唐·李商隐《凉思》

11、柳经寒露看萧索,人改衰容自寂寥。——李绅《宿瓜州》

12、九江寒露夕,微浪北风生。——李群玉《桑落洲》

13、晨起怀怆恨,野田寒露时。——韦应物《授衣还田里》

14、朝来寒露重,旭日庆新晴。——郭印《晚晴》

15、柳底繁阴月易藏,无端寒露泣寒螀。——景翩翩《夜坐》

16、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唐白居易《暮江吟》

17、春柳南陌态,冷花寒露姿。——李贺《花游曲》

18、微月兼寒露,乔松间野田。——张继先《题度仪堂四首》

19、霏霏伏雨湿杨柳,滴滴寒露凋芙蓉。——王炎《用元韵寄周推萧法》

20、玉烛降寒露,我皇歌古风。——唐·武元衡《奉和圣制重阳日即事》

21、何似屏星南极里,清如寒露在冰壶。——刘辰翁《法驾导引·五月五》

22、灿灿辰角曙,亭亭寒露朝。——韩愈《和李相公摄事南郊,览物兴怀,呈一二知旧》

23、风林纤月落,衣露净琴张。——唐杜甫《夜宴左氏庄》

24、艳唱潮初落,江花露未晞。——唐·刘希夷《江南曲八首》

25、朔风剪塞草,寒露日夜结。——唐·独孤及《海上寄萧立》

26、秋桐故叶下,寒露新雁飞。——唐·孟郊《与韩愈、李翱、张籍话别》

27、采芝天门山,寒露净毛骨。——北宋·王安石《古意》

28、江山如彼君如此,正似玉壶寒露冰。——李廌《送苏伯达之官西安七首·好去西安苏县丞》

29、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唐李白《清平调》

30、朝朝寒露多,夜夜征衣薄。——李峤《安辑岭表事平罢归》

31、一夜清风苹末起,露珠翻尽满池荷。——唐·王涯《秋思二首》

32、疏兰尚染烟,残菊犹承露。——唐·李世民《山阁晚秋》

33、炯如一段清冰出万壑,置在迎风寒露之玉壶。——杜甫《入奏行,赠西山检察使窦侍御》

34、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单。——王安石《八月十九日试院梦冲卿》

35、秋高寒露至,旭日犹融融。——唐时升《园中十首·秋高寒露至》

36、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唐王维《秋夜曲》

37、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宋苏轼《蝶恋花》

38、屈指重阳能几许,夜来寒露已为霜。——郭印《秋日即事八首·篱边准拟嗅清香》

39、寒露应秋杪,清光澄曙空。——唐·权德舆《奉和圣制丰年多庆九日示怀》

40、金茎难复见,寒露落空中。——唐·姚合《文宗皇帝挽词三首》

41、东峰霁月出,林丛寒露明。——李复《宿兴德寺》

42、寒露润金井,高风飘玉筝。——唐·许浑《寓崇圣寺怀李校书》

43、寒露迎风一段冰,高标孤映宛之滨。——王珪《访别成献甫经历时新拜四台御史之命二首》

44、九月寒露白,六关秋草黄。——韩翃《鲁中送鲁使君归郑州》

45、寒露初寒寒草边,夜夜孤眠月前。——郑光祖《杂剧·醉思乡王粲登楼》

46、菊华寒露浓,兰愁晓霜重。——李咸用《题友生丛竹》

47、寒露缀衰草,凄风摇晚林。——邵雍《秋怀三十六首·寒露缀衰草》

48、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49、此辈岂无秋,亦蒙寒露委。——杜甫《种莴苣》

50、葛花坠寒露,夕饮清心胸。——高启《姑苏杂咏·毛公坛》

51、明月照疏林花果,寒露滴空山薜萝。——杨景贤《杂剧·西游记·第五本》

52、晨光与麦齐,晶莹缀寒露。——俞明震《过邠州》

53、气引迎寒露,光收向晚霞。——唐·李峤《晚景怅然简二三子》

54、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55、凄凄寒露下,亹亹孤蛩吟。——黎廷瑞《杂感六首·凄凄寒露下》

56、离披寒露下,萧索微风触。——苏辙《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荻浦》

57、穷巷秋风叶,空庭寒露枝。——卢照邻《和王奭秋夜有所思》

58、气得清凉开更早,色沾寒露久逾明。——韩维《桃花菊·霜女星娥不俗情》

59、可配寒露壶,清泠濯明月。——晁公溯《谢王元才见惠峨嵋山菩萨石》

60、回云随去雁,寒露滴鸣蛩。——唐·钱起《晚次宿预馆》

61、暗滴花垂露,斜辉月过城。——唐·张继《春夜皇甫冉宅欢宴》

62、荻洲寒露彩,雷岸曙潮声。——皎然《送潘秀才之舒州》

63、兰苕猎翠凄寒露,枫叶摇丹啸暝猿。——宋祁《屈原祠》

64、炯炯寒露冰,皎皎白驹谷。——曹彦约《老梅晦父改韵见贻走笔奉和》

65、官居寒露清冰里,人在光风霁月中。——姚勉《代谒张别驾·入境欢声听野农》

66、为报乡闾看解橐,清永寒露胜琳球。——项安世《送曹提干归永嘉兼寄陈君举舍人·西船满载下东州》

67、燕子归飞兰泣露。光景千留不住。——宋·晏殊《清平乐》

68、枕簟入幽深,洒若寒露沃。——卫宗武《赋南墅竹》

69、泽雁和寒露,江槎带远薪。——唐·周贺《旅怀》

70、露金熏菊岸,风佩摇兰坂。——唐骆宾王《在江南赠宋五之问》

71、寒露洁秋空,遥山纷在瞩。——唐·张九龄《晨坐斋中偶而成咏》

72、清浮寒露在冰壶,一节三年更不渝。——姚勉《送周县尉满秩归·清浮寒露在冰壶》

73、莫更留连好归去,露华凄冷蓼花愁。——唐李煜《秋莺》

74、岐丰禾黍泣寒露,咸阳草木来悲风。——王冕《痛哭行》

75、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唐·李白《清平调》

76、黄花散晴阳,赤叶变寒露。——韩维《同曼叔诸君登醴泉观凝碧亭》

77、晴岚侵簟枕,寒露湿衣裾。——汪元量《泸州》

78、公凉何止一庭中,寒露清冰遍闾里。——赵蕃《题沈临江邀凉亭》

79、寒露衰北阜,夕阳破东山。——唐·宋之问《初到陆浑山庄》

80、霏霏寒露湿樯竿,耿耿明星动玉湾。——项安世《夜坐怀都城》

81、晓菊泫寒露,似悲团扇风。——唐·李贺《感讽六首》

82、疎蝉有思曳长缲,寒露无声洗残燠。——胡寅《赠朱推》

83、洧水于今寒露起,汉台依旧白云深。——王珪《刑部侍郎仕王熙仲挽词》

84、风槛夕云散,月轩寒露滋。——许浑《送鱼思别处士归有怀》

85、寒露湿青苔,别来蓬鬓秋。——唐·苏颋《山鹧鸪词二首》

86、姑苏台殿变秋蓬,荆棘沾衣泣寒露。——曹勋《姑苏台上月》

87、新开寒露丛,远比水间红。——韩愈《木芙蓉》

88、圣藻垂寒露,仙杯落晚霞。——唐·沈佺期《幸白鹿观应制》

89、还期应不远,寒露湿芜城。——唐·韦应物《送槐广落第归扬州》

90、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元稹《咏廿四气诗·寒露九月节》

91、水弄湘娥佩,竹啼山露月。——唐·李贺《黄头郎》

92、清宵寒露滴,白昼野云隈。——修睦的。《三生石》

93、天宇高寒露欲零,城头月色正亭亭。——家铉翁《中秋日菊盛开·天宇高寒露欲零》

94、数派清泉黄菊盛,一林寒露紫梨繁。——卢纶《晚次新丰北野老家书事呈赠韩质明府》

95、疏影暗栖寒露重,空城饥噪暮烟多。——李频《黄雀行》

96、白草寒露里,乱山明月中。——商山客死《述怀》

97、宫槐烟暖莺犹睡,仙掌云寒露未晞。——夏竦《帝京春日》

98、疾风试飘叶,寒露犹湛颍。——李廌《秋日杂兴·青青陌上草》

99、素秋寒露重,芳事固应稀。——唐彦谦《紫薇花》

100、清芬煦严律,玉骨洗寒露。——冯时行《出效以江路野梅香为韵得路字》

101、茂陵刘郎老更痴,夜守铜盘饮寒露。——李复《和李夷行游西溪醉归》

102、寒露正催黄菊晚,断云不锁碧山秋。——叶秀发《兴国寺》

103、藜杖侵寒露,蓬门启曙烟。——唐·杜甫《九月一日过孟十二仓曹、十四主簿兄弟》

104、菊芳寒露洗,杯翠夕阳曛。——严维《九日陪崔郎中北山宴》

105、玉坛标八桂,金井识双桐。交映凝寒露,相和起夜风。——卢纶《早秋望华清宫中树因以成咏》

106、清风泛寒露,夜久气转凉。——李处权《月夜鼓琴》

107、堪怜寒露冰壶玉,尘满冠巾汗满襟。——陈著《弟观为众奉里神于丹山僧舍有五绝因趁韵·人众由来口铄金》

108、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白居易的《池上》

109、旧苑经寒露,残池问劫灰。——唐·郑愔《奉和幸三会寺应制》

110、敬公太古明月服,爱公九天寒露浆。——汪莘《访建康留守》

111、菊色滋寒露,芦花荡晚风。——吴芾《初冬山居即事十首·节物随时变》

112、叶含浓露如啼眼,枝嫋轻风似舞腰。——唐·白居易《杨柳枝》

113、遐想广寒露,谁得一枝香。——元·白朴《水调歌头用前韵》

114、蓐收御节,寒露微结,气清虚兮。——李隆基《鶺鴒颂》

115、商风劲危条,寒露鲜繁蕤。——宋祁《杨秘校秋怀·上天分四序》

116、草色多寒露,虫声似故乡。——唐·李郢《早发》

117、寒露零太空,清时出少海。——周必大《东宫出示和御制秋怀诗恭和二首》

118、深林秋水近日空,归棹演漾清阴中。夕浦离觞意何已,草根寒露悲鸣虫。——王昌龄《送十五舅》

119、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柳永的《玉蝴蝶》

120、岁晚虫鸣寒露草,日西蝉噪古槐风。——刘沧《留别崔澣秀才昆仲》

寒露的诗句 16

1、蓐收御节,寒露微结,气清虚兮。——李隆基《鶺鴒颂》

2、数派清泉黄菊盛,一林寒露紫梨繁。——卢纶《晚次新丰北野老家书事呈赠韩质明府》

3、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4、素秋寒露重,芳事固应稀。——唐彦谦《紫薇花》

5、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6、飞唤行摇类急难,野田寒露欲成团。——唐寅《败荷鹡鸰图》

7、野花似泣红妆泪,寒露满枝枝不胜。——刘沧《秋日望西阳》

8、白草寒露里,乱山明月中。——商山客死《述怀》

9、寒露初寒寒草边,夜夜孤眠月前。——郑光祖《杂剧·醉思乡王粲登楼》

10、天宇高寒露欲零,城头月色正亭亭。——家铉翁《中秋日菊盛开·天宇高寒露欲零》

11、江山如彼君如此,正似玉壶寒露冰。——李廌《送苏伯达之官西安七首·好去西安苏县丞》

12、玉坛标八桂,金井识双桐。交映凝寒露,相和起夜风。——卢纶《早秋望华清宫中树因以成咏》

13、此辈岂无秋,亦蒙寒露委。——杜甫《种莴苣》

14、寒露润金井,高风飘玉筝。——唐·许浑《寓崇圣寺怀李校书》

15、寒露正催黄菊晚,断云不锁碧山秋。——叶秀发《兴国寺》

16、微月兼寒露,乔松间野田。——张继先《题度仪堂四首》

17、莫更留连好归去,露华凄冷蓼花愁。——唐李煜《秋莺》

18、明月初濡寒露白,篱花似趁重阳黄。——释正觉《题奉化西峰圆觉禅院》

19、风林纤月落,衣露净琴张。——唐杜甫《夜宴左氏庄》

20、寒露应秋杪,清光澄曙空。——唐·权德舆《奉和圣制丰年多庆九日示怀》

21、晓菊泫寒露,似悲团扇风。——唐·李贺《感讽六首》

22、草色多寒露,虫声似故乡。——唐·李郢《早发》

23、霏霏伏雨湿杨柳,滴滴寒露凋芙蓉。——王炎《用元韵寄周推萧法》

24、晴岚侵簟枕,寒露湿衣裾。——汪元量《泸州》

25、兰苕猎翠凄寒露,枫叶摇丹啸暝猿。——宋祁《屈原祠》

26、曾识坡仙海上山,清冰寒露洗熇袢。——方岳《送荔子方蒙仲·曾识坡仙海上山》

27、寒露零太空,清时出少海。——周必大《东宫出示和御制秋怀诗恭和二首》

28、清香晨风远,溽彩寒露浓。——柳宗元《巽公院五咏》

29、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唐白居易《暮江吟》

30、交映凝寒露,相和起夜风。——唐·常衮《早秋望华清宫树因以成咏》

31、寒露迎风一段冰,高标孤映宛之滨。——王珪《访别成献甫经历时新拜四台御史之命二首》

32、遐想广寒露,谁得一枝香。——元·白朴《水调歌头用前韵》

33、客去波平槛,蝉休露满枝。——唐·李商隐《凉思》

34、明月照疏林花果,寒露滴空山薜萝。——杨景贤《杂剧·西游记·第五本》

35、疾风试飘叶,寒露犹湛颍。——李廌《秋日杂兴·青青陌上草》

36、黄花散晴阳,赤叶变寒露。——韩维《同曼叔诸君登醴泉观凝碧亭》

37、翠瓜碧李沈玉甃,赤梨葡萄寒露成。——杜甫《解闷十二首》

38、姑苏台殿变秋蓬,荆棘沾衣泣寒露。——曹勋《姑苏台上月》

39、紫葛蔓黄花,娟娟寒露中。——王昌龄《斋心》

40、圣藻垂寒露,仙杯落晚霞。——唐·沈佺期《幸白鹿观应制》

41、寒露缀衰草,凄风摇晚林。——邵雍《秋怀三十六首·寒露缀衰草》

42、采芝天门山,寒露净毛骨。——北宋·王安石《古意》

43、寒露衰北阜,夕阳破东山。——唐·宋之问《初到陆浑山庄》

44、疏影暗栖寒露重,空城饥噪暮烟多。——李频《黄雀行》

45、叶含浓露如啼眼,枝嫋轻风似舞腰。——唐·白居易《杨柳枝》

46、疎蝉有思曳长缲,寒露无声洗残燠。——胡寅《赠朱推》

47、春柳南陌态,冷花寒露姿。——李贺《花游曲》

48、戍楼鸣画角,寒露滴金枪。——唐·李咸用《边城听角》

49、秋桐故叶下,寒露新雁飞。——唐·孟郊《与韩愈、李翱、张籍话别》

50、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单。——王安石《八月十九日试院梦冲卿》

51、泽雁和寒露,江槎带远薪。——唐·周贺《旅怀》

52、新开寒露丛,远比水间红。——韩愈《木芙蓉》

53、旧苑经寒露,残池问劫灰。——唐·郑愔《奉和幸三会寺应制》

54、金茎难复见,寒露落空中。——唐·姚合《文宗皇帝挽词三首》

55、回云随去雁,寒露滴鸣蛩。——唐·钱起《晚次宿预馆》

56、离披寒露下,萧索微风触。——苏辙《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荻浦》

57、疏兰尚染烟,残菊犹承露。——唐·李世民《山阁晚秋》

58、茂陵刘郎老更痴,夜守铜盘饮寒露。——李复《和李夷行游西溪醉归》

59、气引迎寒露,光收向晚霞。——唐·李峤《晚景怅然简二三子》

60、菊色滋寒露,芦花荡晚风。——吴芾《初冬山居即事十首·节物随时变》

61、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白居易的《池上》

62、灿灿辰角曙,亭亭寒露朝。——韩愈《和李相公摄事南郊,览物兴怀,呈一二知旧》

63、水弄湘娥佩,竹啼山露月。——唐·李贺《黄头郎》

64、菊华寒露浓,兰愁晓霜重。——李咸用《题友生丛竹》

65、晨起怀怆恨,野田寒露时。——韦应物《授衣还田里》

66、凄凄寒露下,亹亹孤蛩吟。——黎廷瑞《杂感六首·凄凄寒露下》

67、炯炯寒露冰,皎皎白驹谷。——曹彦约《老梅晦父改韵见贻走笔奉和》

68、商风劲危条,寒露鲜繁蕤。——宋祁《杨秘校秋怀·上天分四序》

69、岐丰禾黍泣寒露,咸阳草木来悲风。——王冕《痛哭行》

70、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宋苏轼《蝶恋花》

71、葛花坠寒露,夕饮清心胸。——高启《姑苏杂咏·毛公坛》

72、朝来寒露重,旭日庆新晴。——郭印《晚晴》

73、何似屏星南极里,清如寒露在冰壶。——刘辰翁《法驾导引·五月五》

74、公凉何止一庭中,寒露清冰遍闾里。——赵蕃《题沈临江邀凉亭》

75、忽来疏雨微云句,置以清冰寒露边。——赵蕃《游宋衡送示登明录诗卷次韵并呈同赋诸公》

76、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唐李贺《竹》

77、荻洲寒露彩,雷岸曙潮声。——皎然《送潘秀才之舒州》

78、风槛夕云散,月轩寒露滋。——许浑《送鱼思别处士归有怀》

79、九月寒露白,六关秋草黄。——韩翃《鲁中送鲁使君归郑州》

80、霏霏寒露湿樯竿,耿耿明星动玉湾。——项安世《夜坐怀都城》

81、薄云淡杪林,晴沙泛寒露。——徐渭《与杨子完步浣纱溪梁有怀西施之乡》

82、气得清凉开更早,色沾寒露久逾明。——韩维《桃花菊·霜女星娥不俗情》

83、清风泛寒露,夜久气转凉。——李处权《月夜鼓琴》

84、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唐王维《秋夜曲》

85、朔风剪塞草,寒露日夜结。——唐·独孤及《海上寄萧立》

86、朝朝寒露多,夜夜征衣薄。——李峤《安辑岭表事平罢归》

87、洧水于今寒露起,汉台依旧白云深。——王珪《刑部侍郎仕王熙仲挽词》

88、屈指重阳能几许,夜来寒露已为霜。——郭印《秋日即事八首·篱边准拟嗅清香》

89、清芬煦严律,玉骨洗寒露。——冯时行《出效以江路野梅香为韵得路字》

90、柳底繁阴月易藏,无端寒露泣寒螀。——景翩翩《夜坐》

91、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唐·李白《清平调》

92、暗滴花垂露,斜辉月过城。——唐·张继《春夜皇甫冉宅欢宴》

93、寒露滋新菊,秋风落故蕖。——唐·郑絪《奉和武相公省中宿斋,酬李相公见寄》

94、穷巷秋风叶,空庭寒露枝。——卢照邻《和王奭秋夜有所思》

95、炯如一段清冰出万壑,置在迎风寒露之玉壶。——杜甫《入奏行,赠西山检察使窦侍御》

96、燕子归飞兰泣露。光景千留不住。——宋·晏殊《清平乐》

97、九江寒露夕,微浪北风生。——李群玉《桑落洲》

98、清宵寒露滴,白昼野云隈。——修睦的。《三生石》

99、玉碗盛残露,银灯点旧纱。——唐·李贺《过华清宫》

100、宫槐烟暖莺犹睡,仙掌云寒露未晞。——夏竦《帝京春日》

101、还期应不远,寒露湿芜城。——唐·韦应物《送槐广落第归扬州》

102、早鸿闻上苑,寒露下深宫。——唐·皇甫冉《相和歌辞·婕妤怨》

103、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柳永的《玉蝴蝶》

104、柳经寒露看萧索,人改衰容自寂寥。——李绅《宿瓜州》

105、一夜清风苹末起,露珠翻尽满池荷。——唐·王涯《秋思二首》

106、寒露湿青苔,别来蓬鬓秋。——唐·苏颋《山鹧鸪词二首》

107、秋月无云生碧落,素蕖寒露出情澜。——李群玉《玉真观》

108、官居寒露清冰里,人在光风霁月中。——姚勉《代谒张别驾·入境欢声听野农》

109、枕簟入幽深,洒若寒露沃。——卫宗武《赋南墅竹》

110、艳唱潮初落,江花露未晞。——唐·刘希夷《江南曲八首》

111、堪怜寒露冰壶玉,尘满冠巾汗满襟。——陈著《弟观为众奉里神于丹山僧舍有五绝因趁韵·人众由来口铄金》

112、为报乡闾看解橐,清永寒露胜琳球。——项安世《送曹提干归永嘉兼寄陈君举舍人·西船满载下东州》

113、岁晚虫鸣寒露草,日西蝉噪古槐风。——刘沧《留别崔澣秀才昆仲》

114、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元稹《咏廿四气诗·寒露九月节》

115、晨光与麦齐,晶莹缀寒露。——俞明震《过邠州》

116、玉烛降寒露,我皇歌古风。——唐·武元衡《奉和圣制重阳日即事》

117、东峰霁月出,林丛寒露明。——李复《宿兴德寺》

118、露金熏菊岸,风佩摇兰坂。——唐骆宾王《在江南赠宋五之问》

119、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唐李白《清平调》

120、秋高寒露至,旭日犹融融。——唐时升《园中十首·秋高寒露至》

寒露的诗句 17

1、风露半襟寒(宋·刘将孙·《水调歌头》)

2、露寒衫袖湿(宋·方回·《早起》)

3、隙月斜明刮露寒(唐·李贺·《春坊正字剑子歌》)

4、披衣露更寒(唐·韦应物·《秋夜》)

5、泣露寒蛩草际声(宋·喻良能·《再用前韵》)

6、露滴轻寒(宋·晏几道·《丑奴儿》)

7、重露集寒条(宋·王安石·《秋夜二首》)

8、三更月露寒(宋·陆游·《对月》)

9、露寒月皎(宋·释道璨·《偈颂十八首》)

10、更深月露寒(唐·权德舆·《玉台体十二首》)

11、云退露寒岩(宋·释正觉·《偈颂二百零五首》)

12、景致融怡露添寒(宋·宋太宗·《缘识》)

13、逼人风露寒(宋·朱淑真·《菩萨蛮》)

14、清冥风露不胜寒(宋·李之仪·《西江月》)

15、露寒烟重(宋·葛长庚·《贺新郎》)

16、露重烟寒花未遍(宋·毛滂·《玉楼春》)

17、风露生寒(宋·吴文英·《蝶恋花》)

18、露冷云寒烟外竹(宋·魏了翁·《满江红》)

19、洒蒹葭、露结寒生早(宋·柳永·《倾杯》)

20、清露不曾寒(宋·刘辰翁·《菩萨蛮》)

21、雷封露气寒(宋·姚述尧2·《南歌子》)

22、露井碧梧寒叶、颤秋声(宋·蔡伸·《南歌子》)

23、风露转萧寒(宋·朱敦儒·《生查子》)

24、风露寒兮(宋·黄庭坚·《秋思》)

25、露草覆寒蛩(唐·戴叔伦·《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26、露浥轻寒若水(宋·无名氏·《惜奴娇》)

27、风露五更寒(宋·程珌·《水调歌头》)

28、曲终鹤警露华寒(宋·朱敦儒·《鹊桥仙》)

29、露重寒香有恨(宋·吴文英·《朝中措》)

30、露浓烟事薄寒时(宋·李新·《浣溪沙》)

31、露金熏菊岸,风佩摇兰坂。唐·骆宾王《在江南赠宋五之问》

3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33、风林纤月落,衣露净琴张。唐·杜甫《夜宴左氏庄》

34、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唐·李贺《竹》

35、玉碗盛残露,银灯点旧纱。唐·李贺《过华清宫》

36、水弄湘娥佩,竹啼山露月。唐·李贺《黄头郎》

37、暗滴花垂露,斜辉月过城。唐·张继《春夜皇甫冉宅欢宴》

38、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39、客去波平槛,蝉休露满枝。唐·李商隐《凉思》

40、疏兰尚染烟,残菊犹承露。唐·李世民《山阁晚秋》

41、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来自于《玉蝴蝶》作者:柳永

42、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来自于《玉蝴蝶》作者:柳永

43、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单。——来自于《八月十九日试院梦冲卿》作者:王安石

44、飞唤行摇类急难,野田寒露欲成团。——来自于《败荷鹡鸰图》作者:唐寅

45、九月寒露白,六关秋草黄。——来自于《鲁中送鲁使君归郑州》作者:韩翃

46、朔风剪塞草,寒露日夜结。——来自于《海上寄萧立》作者:独孤及

47、早鸿闻上苑,寒露下深宫。——来自于《婕妤怨》作者:皇甫冉

48、深林秋水近日空,归棹演漾清阴中。夕浦离觞意何已,草根寒露悲鸣虫。——王昌龄《送十五舅》

49、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白居易的《池上》

50、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柳永的《玉蝴蝶》

51、露金熏菊岸,风佩摇兰坂。唐·骆宾王《在江南赠宋五之问》

5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53、风林纤月落,衣露净琴张。唐·杜甫《夜宴左氏庄》

54、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唐·李贺《竹》

55、玉碗盛残露,银灯点旧纱。唐·李贺《过华清宫》

56、水弄湘娥佩,竹啼山露月。唐·李贺《黄头郎》

57、暗滴花垂露,斜辉月过城。唐·张继《春夜皇甫冉宅欢宴》

58、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59、客去波平槛,蝉休露满枝。唐·李商隐《凉思》

60、疏兰尚染烟,残菊犹承露。唐·李世民《山阁晚秋》

寒露时节的美好诗句 18

1、白露谷,寒露豆。

2、寒露有雨冬雨少,寒露无雨冬雨多。

3、寒露前后看早麦。

4、寒露收豆,花生收在秋分后。

5、棉怕八月连阴雨,稻怕寒露一朝霜。

6、寒露起黑云,岭雨时间长。

7、秋分种蒜,寒露种麦。

8、寒露多雨水,春季无大水。

9、要得苗儿壮,寒露到霜降。

10、早麦补,晚麦耩,最好不要过霜降。

11、品种更换,气候转暖,寒露种上,也不算晚。

12、寒露有雨雨淋淋。

13、寒露时节人人忙,种麦、摘花、打豆场。

14、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

15、寒露有雨,以后多雨。

16、寒露霜降麦归土。

17、小麦点在寒露口,点一碗,收三斗。

18、寒露若逢天下雨,正月二月雨水多。

19、寒露多雨水,春季无大水;寒露少雨水,春季多大水。

20、寒露落雨烂谷子。

21、寒露有雨沤霜降。

22、寒露晴天,来年春雨多。

23、寒露无雨,百日无霜。

24、寒露若逢下雨天,正二月里雨涟涟。

25、豆子寒露使镰钩,地瓜待到霜降收。

26、寒露到霜降,种麦莫慌张;霜降到立冬,种麦莫放松。

27、寒露三日无青豆。

28、寒露到,割晚稻;霜降到,割糯稻。

29、晴天寒露冬雪少,春雨多。

30、寒露多雨,芒种少雨。

二十四节气寒露诗句 19

1、寒露衰北阜,夕阳破东山。——唐·宋之问《初到陆浑山庄》

2、朔风剪塞草,寒露日夜结。——唐·独孤及《海上寄萧立》

3、寒露零太空,清时出少海。——周必大《东宫出示和御制秋怀诗恭和二首》

4、疾风试飘叶,寒露犹湛颍。——李厅《秋日杂兴》

5、采芝天门山,寒露净毛骨。——北宋·王安石《古意》

6、寒露湿青苔,别来蓬鬓秋。——唐·苏颋《山鹧鸪词二首》

7、早鸿闻上苑,寒露下深宫。——唐·皇甫冉《相和歌辞·婕妤怨》

8、秋桐故叶下,寒露新雁飞。——唐·孟郊《与韩愈、李翱、张籍话别》

9、寒露应秋杪,清光澄曙空。——唐·权德舆《奉和圣制丰年多庆九日示怀》

10、寒露洁秋空,遥山纷在瞩。——唐·张九龄《晨坐斋中偶而成咏》

11、戍楼鸣画角,寒露滴金枪。——唐·李咸用《边城听角》

12、回云随去雁,寒露滴鸣蛩。——唐·钱起《晚次宿预馆》

13、寒露润金井,高风飘玉筝。——唐·许浑《寓崇圣寺怀李校书》

14、寒露缀衰草,凄风摇晚林。——邵雍《秋怀三十六首》

15、金茎难复见,寒露落空中。——唐·姚合《文宗皇帝挽词三首》

16、还期应不远,寒露湿芜城。——唐·韦应物《送槐广落第归扬州》

17、晴岚侵簟枕,寒露湿衣裾。——汪元量《泸州》

18、寒露滋新菊,秋风落故蕖。——唐·郑絪《奉和武相公省中宿斋,酬李相公见寄》

19、商风劲危条,寒露鲜繁蕤。——宋祁《杨秘校秋怀》

20、晓菊泫寒露,似悲团扇风。——李贺《感讽六首》

寒露的诗句 20

1、可配寒露壶,清泠濯明月。——晁公溯《谢王元才见惠峨嵋山菩萨石》

2、曾识坡仙海上山,清冰寒露洗熇袢。——方岳《送荔子方蒙仲·曾识坡仙海上山》

3、菊华寒露浓,兰愁晓霜重。——李咸用《题友生丛竹》

4、紫葛蔓黄花,娟娟寒露中。——王昌龄《斋心》

5、菊芳寒露洗,杯翠夕阳曛。——严维《九日陪崔郎中北山宴》

6、新开寒露丛,远比水间红。——韩愈《木芙蓉》

7、忽来疏雨微云句,置以清冰寒露边。——赵蕃《游宋衡送示登明录诗卷次韵并呈同赋诸公》

8、气得清凉开更早,色沾寒露久逾明。——韩维《桃花菊·霜女星娥不俗情》

9、清浮寒露在冰壶,一节三年更不渝。——姚勉《送周县尉满秩归·清浮寒露在冰壶》

10、金茎难复见,寒露落空中。——姚合《文宗皇帝挽词三首》

11、秋桐故叶下,寒露新雁飞。——孟郊《与韩愈李翱张籍话别》

12、堪怜寒露冰壶玉,尘满冠巾汗满襟。——陈著《弟观为众奉里神于丹山僧舍有五绝因趁韵·人众由来口铄金》

13、为报乡闾看解橐,清永寒露胜琳球。——项安世《送曹提干归永嘉兼寄陈君举舍人·西船满载下东州》

14、枕簟入幽深,洒若寒露沃。——卫宗武《赋南墅竹》

15、霏霏伏雨湿杨柳,滴滴寒露凋芙蓉。——王炎《用元韵寄周推萧法》

16、敬公太古明月服,爱公九天寒露浆。——汪莘《访建康留守》

17、灿灿辰角曙,亭亭寒露朝。——韩愈《和李相公摄事南郊,览物兴怀,呈一二知旧》

18、回云随去雁,寒露滴鸣蛩。——钱起《晚次宿预馆》

19、明月初濡寒露白,篱花似趁重阳黄。——释正觉《题奉化西峰圆觉禅院》

20、离披寒露下,萧索微风触。——苏辙《和文与可洋州园亭咏·荻浦》

21、凄凄寒露下,亹亹孤蛩吟。——黎廷瑞《杂感六首·凄凄寒露下》

22、寒露缀衰草,凄风摇晚林。——邵雍《秋怀六首·寒露缀衰草》

23、寒露润金井,高风飘玉筝。——许浑《寓崇圣寺怀李校书》

24、紫葛蔓黄花,娟娟寒露中。——王昌龄《斋心》

25、明月照疏林花果,寒露滴空山薜萝。——杨景贤《杂剧·西游记·第五本》

26、朔风剪塞草,寒露日夜结。——独孤及《海上寄萧立》

27、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元稹《咏廿四气诗·寒露九月节》

28、飞唤行摇类急难,野田寒露欲成团。——唐寅《败荷鹡鸰图》

29、兰苕猎翠凄寒露,枫叶摇丹啸暝猿。——宋祁《屈原祠》

30、炯炯寒露冰,皎皎白驹谷。——曹彦约《老梅晦父改韵见贻走笔奉和》

31、柳底繁阴月易藏,无端寒露泣寒螀。——景翩翩《夜坐》

32、数派清泉黄菊盛,一林寒露紫梨繁。——卢纶《晚次新丰北野老家书事呈赠韩质明府》

33、疏影暗栖寒露重,空城饥噪暮烟多。——李频《黄雀行》

34、泽雁和寒露,江槎带远薪。——周贺《旅怀》

35、玉烛降寒露,我皇歌古风。——武元衡《奉和圣制重阳日即事》

36、茂陵刘郎老更痴,夜守铜盘饮寒露。——李复《和李夷行游西溪醉归》

37、晨起怀怆恨,野田寒露时。——韦应物《授衣还田里》

38、清风泛寒露,夜久气转凉。——李处权《月夜鼓琴》

39、疎蝉有思曳长缲,寒露无声洗残燠。——胡寅《赠朱推》

40、翠瓜碧李沈玉甃,赤梨葡萄寒露成。——杜甫《解闷十二首》

41、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山。——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42、秋桐故叶下,寒露新雁飞。——孟郊《与韩愈李翱张籍话别》

43、寒露正催黄菊晚,断云不锁碧山秋。——叶秀发《兴国寺》

44、菊色滋寒露,芦花荡晚风。——吴芾《初冬山居即事十首·节物随时变》

45、新开寒露丛,远比水间红。——韩愈《木芙蓉》

46、野花似泣红妆泪,寒露满枝枝不胜。——刘沧《秋日望西阳》

47、寒露应秋杪,清光澄曙空。——权德舆《奉和圣制丰年多庆九日示怀》

48、朝来寒露重,旭日庆新晴。——郭印《晚晴》

49、旧苑经寒露,残池问劫灰。——郑愔《奉和幸三会寺应制》

50、洧水于今寒露起,汉台依旧白云深。——王珪《刑部侍郎仕王熙仲挽词》

51、夕浦离觞意何已,草根寒露悲鸣虫。——王昌龄《送十五舅》

52、还期应不远,寒露湿芜城。——韦应物《送槐广落第归扬州》

53、秋月无云生碧落,素蕖寒露出情澜。——李群玉《玉真观》

54、秋高寒露至,旭日犹融融。——唐时升《园中十首·秋高寒露至》

55、薄云淡杪林,晴沙泛寒露。——徐渭《与杨子完步浣纱溪梁有怀西施之乡》

56、素秋寒露重,芳事固应稀。——唐彦谦《紫薇花》

57、江山如彼君如此,正似玉壶寒露冰。——李廌《送苏伯达之官西安七首·好去西安苏县丞》

58、商风劲危条,寒露鲜繁蕤。——宋祁《杨秘校秋怀·上天分四序》

59、天宇高寒露欲零,城头月色正亭亭。——家铉翁《中秋日菊盛开·天宇高寒露欲零》

60、早鸿闻上苑,寒露下深宫。——皇甫冉《婕妤怨》

1、朔风剪塞草,寒露日夜结。——来自于《海上寄萧立》作者:独孤及

2、飞唤行摇类急难,野田寒露欲成团。——来自于《败荷鹡鸰图》作者:唐寅

3、莫更留连好归去,露华凄冷蓼花愁。——唐·李煜《秋莺》

4、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5、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唐·白居易《暮江吟》

6、九月寒露白,六关秋草黄。——来自于《鲁中送鲁使君归郑州》作者:韩翃

7、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来自于《玉蝴蝶》作者:柳永

8、深林秋水近日空,归棹演漾清阴中。夕浦离觞意何已,草根寒露悲鸣虫。——王昌龄《送十五舅》

9、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来自于《玉蝴蝶》作者:柳永

10、玉碗盛残露,银灯点旧纱。——唐·李贺《过华清宫》

11、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柳永的《玉蝴蝶》

12、客去波平槛,蝉休露满枝。——唐·李商隐《凉思》

13、风林纤月落,衣露净琴张。——唐·杜甫《夜宴左氏庄》

14、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宋·苏轼《蝶恋花》

15、早鸿闻上苑,寒露下深宫。——来自于《婕妤怨》作者:皇甫冉

16、叶含浓露如啼眼,枝嫋轻风似舞腰。——唐·白居易《杨柳枝》

17、燕子归飞兰泣露。光景千留不住。——宋·晏殊《清平乐》

18、水弄湘娥佩,竹啼山露月。——唐·李贺《黄头郎》

19、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20、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唐·李贺《竹》

21、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唐·李白《清平调》

22、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唐·王维《秋夜曲》

23、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单。——来自于《八月十九日试院梦冲卿》作者:王安石

24、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白居易的'《池上》

25、艳唱潮初落,江花露未晞。——唐·刘希夷《江南曲八首》

26、疏兰尚染烟,残菊犹承露。——唐·李世民《山阁晚秋》

27、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唐·李白《清平调》

28、露金熏菊岸,风佩摇兰坂。——唐·骆宾王《在江南赠宋五之问》

29、暗滴花垂露,斜辉月过城。——唐·张继《春夜皇甫冉宅欢宴》

30、一夜清风苹末起,露珠翻尽满池荷。——唐·王涯《秋思二首》

寒露的诗句 21

1、藜杖侵寒露,蓬门启曙烟。——杜甫《九月一日过孟十二仓曹、十四主簿兄弟》

2、此辈岂无秋,亦蒙寒露委。——杜甫《种莴苣》

3、秋桐故叶下,寒露新雁飞。——孟郊《与韩愈、李翱、张籍话别》

4、朔风剪塞草,寒露日夜结。——独孤及《海上寄萧立》

5、草色多寒露,虫声似故乡。——李郢《早发》

6、兰苕猎翠凄寒露,枫叶摇丹啸暝猿。——宋祁《屈原祠》

7、商风劲危条,寒露鲜繁蕤。——宋祁《杨秘校秋怀·上天分四序》

8、寒露缀衰草,凄风摇晚林。——邵雍《秋怀三十六首·寒露缀衰草》

9、姑苏台殿变秋蓬,荆棘沾衣泣寒露。——曹勋《姑苏台上月》

10、曾识坡仙海上山,清冰寒露洗熇袢。——方岳《送荔子方蒙仲·曾识坡仙海上山》

11、为报乡闾看解橐,清永寒露胜琳球。——项安世《送曹提干归永嘉兼寄陈君举舍人·西船满载下东州》

12、霏霏寒露湿樯竿,耿耿明星动玉湾。——项安世《夜坐怀都城》

13、朝来寒露重,旭日庆新晴。——郭印《晚晴》

14、疎蝉有思曳长缲,寒露无声洗残燠。——胡寅《赠朱推》

15、忽来疏雨微云句,置以清冰寒露边。——赵蕃《游宋衡送示登明录诗卷次韵并呈同赋诸公》

16、离披寒露下,萧索微风触。——苏辙《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荻浦》

17、朝来寒露重,旭日庆新晴。——郭印《晚晴》

18、翠瓜碧李沈玉甃,赤梨葡萄寒露成。——杜甫《解闷十二首》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