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名言名句【7篇】

《劝学》以“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开篇。是战国时期杰出思想家荀况的上乘之作。它告诫世人要将学

荀子的名言 篇1

1、天不为人之器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之匈匈也,辍行。——《荀子·天论》

2、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

3、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荀子·修身》

4、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

5、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荀子·儒效》

6、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7、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8、天不为人之器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之匈匈也,辍行。——《荀子·天论》

9、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

10、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

11、君子曰:学不能够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12、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

13、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荀子·劝学》

14、是谓是,非谓非,曰直。

15、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16、夫师以身为正仪,而贵自安者也。

17、乐易者常寿长,忧险者常夭折。——《荀子·荣辱》

18、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

19、虽有戈矛之刺,不如恭俭之利也。——荀子

20、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21、恭敬,礼也;谦和,乐也;谨慎,利也;斗怒,害也。

22、长幼有序。——《荀子·君子篇》

23、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荀子·议兵》

24、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载人,不能治人也。宇中万物,生人之属,待圣人然后分也。《荀子·礼论》

25、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劝学》

26、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荀子·劝学》

27、田野荒而仓廪实,百姓虚而府库满,夫是之谓国蹶。——《荀子·富国》

28、礼,所以正身也;师,所以正礼也。

29、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轻师而贱傅。——《荀子·大略》

30、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篇》

31、凡斗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

32、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非十二子》

33、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

34、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不让,然后为德。闻之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不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

35、不知戒,后必有,恨后遂过不肯悔,谗夫多进。——《荀子·成相》

36、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荀子·非十二子》

37、笃志而体,君子也。

38、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

39、匹夫不能够不慎取友。友者,所以相有也。——《荀子·大略》

40、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41、礼者,人道之极也。——荀子名言

42、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

43、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44、良医之门多病人。——《荀子·法行》

45、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荀子·富国》

46、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47、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

48、先义而后利者荣,先荣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

49、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

50、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不让,然后为德。闻之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不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

51、论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荀子名言

52、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荀子·荣辱》

53、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

54、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

55、人知贵生乐安而弃礼义,辟之是犹欲寿而刎颈也。——荀子

56、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

57、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

58、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轻师而贱傅。——《荀子·大略》

59、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60、乱则国危,治则国安。——《荀子·王霸》

61、礼,所以正身也;师,所以正礼也。

62、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

63、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荀子·非十二子》

64、恭敬,礼也;谦和,乐也;谨慎,利也;斗怒,害也。

65、怠慢忘身,祸灾乃作。——《荀子·劝学》

66、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67、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也。

68、见其可欲也,则不虑其可恶也者,见其可利也,则不顾及可害也者。是以动则必陷,为则必辱,是偏伤之患也。

69、恶之者众则危。——《荀子·正论》

70、思索以通之。

71、酒乱其神也。

72、不足于行者,说过;不足于信者,诚信。

73、积土而为山,乘之而后高,积水而为海,积之而后深。故圣者众之所积也。——荀子

74、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

75、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荀子·劝学》

76、怒可是夺,喜可是予。——《荀子·修身》

77、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篇》

78、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荀子·非十二子》

79、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80、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荀子名言

81、公生明,偏生暗。

82、学无止境。

83、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84、圣可积而致,途之人能够为禹。——《荀子·性恶》

85、君子赠人以言,庶人赠人以财。

86、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

87、君子之学业,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业,以为禽犊。——《劝学》

88、仁义礼善之于人也,辟之若货财粟米之于家也。

89、夫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辩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荀子名言

90、士有妒友,则贤交不亲,君有妒臣,则贤臣不至。

91、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92、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舜。

93、人主不公,人臣不忠也。

94、君戒专欲,臣戒专利。

95、以善先人者,谓之教。

96、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矣。

97、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98、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99、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荀子·不苟》

100、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101、尊严而惮,能够为师。

102、小人其未得也,则忧不得;既已得之,又恐慌失之。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

103、不足于行者,说过;不足于信者,诚信。

104、居必择乡,游必就士。——《荀子·劝学》

105、小人其未得也,则忧不得;既已得之,又恐慌失之。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

106、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舜。

107、务本节用财无极。——《荀子·成相篇》——荀子

108、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

109、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

荀子的名言 篇2

1、尊严而惮,能够为师。

2、积土而为山,乘之而后高,积水而为海,积之而后深。故圣者众之所积也。——荀子经典语录

3、长幼有序。——《荀子·君子篇》

4、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

5、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

6、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荀子·修身》

7、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荀子·非十二子》

8、虽有戈矛之刺,不如恭俭之利也。——荀子

9、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

10、礼,所以正身也;师,所以正礼也。

11、怠慢忘身,祸灾乃作。——《荀子·劝学》

12、公生明,偏生暗。

13、以善先人者,谓之教。

14、笃志而体,君子也。

15、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16、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

17、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

18、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19、人主不公,人臣不忠也。

20、怒可是夺,喜可是予。——《荀子·修身》

21、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荀子·富国》

22、公生明,偏生暗。

23、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荀子·荣辱》

24、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荀子·劝学》

25、匹夫不能够不慎取友。友者,所以相有也。——《荀子·大略》

26、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27、礼者,人道之极也。——荀子名言

28、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也。

29、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30、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

31、恶之者众则危。——《荀子·正论》

32、凡斗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

33、圣可积而致,途之人能够为禹。——《荀子·性恶》

34、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荀子名言

35、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36、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

37、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

38、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

39、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载人,不能治人也。宇中万物,生人之属,待圣人然后分也。《荀子·礼论》

40、君子曰:学不能够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41、学无止境。

42、先义而后利者荣,先荣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

43、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荀子·不苟》

44、恭敬,礼也;谦和,乐也;谨慎,利也;斗怒,害也。

45、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46、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

47、夫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辩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荀子名言

48、夫师以身为正仪,而贵自安者也。

49、乐易者常寿长,忧险者常夭折。——《荀子·荣辱》

50、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荀子·非十二子》

51、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轻师而贱傅。——《荀子·大略》

52、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舜。

53、君子赠人以言,庶人赠人以财。

54、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55、小人其未得也,则忧不得;既已得之,又恐慌失之。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

56、仁义礼善之于人也,辟之若货财粟米之于家也。

57、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

58、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

59、见其可欲也,则不虑其可恶也者,见其可利也,则不顾及可害也者。是以动则必陷,为则必辱,是偏伤之患也。

60、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荀子·儒效》

6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62、良医之门多病人。——《荀子·法行》

63、思索以通之。

64、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不让,然后为德。闻之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不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

65、人知贵生乐安而弃礼义,辟之是犹欲寿而刎颈也。——荀子

66、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67、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荀子·劝学》

68、是谓是,非谓非,曰直。

69、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矣。

70、不知戒,后必有,恨后遂过不肯悔,谗夫多进。——《荀子·成相》

71、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72、居必择乡,游必就士。——《荀子·劝学》

73、田野荒而仓廪实,百姓虚而府库满,夫是之谓国蹶。——《荀子·富国》

74、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

75、论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荀子名言

76、乱则国危,治则国安。——《荀子·王霸》

77、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篇》

78、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

79、务本节用财无极。——《荀子·成相篇》——荀子

80、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

81、士有妒友,则贤交不亲,君有妒臣,则贤臣不至。

82、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荀子·劝学》

83、天不为人之器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之匈匈也,辍行。——《荀子·天论》

84、君戒专欲,臣戒专利。

85、不足于行者,说过;不足于信者,诚信。

86、酒乱其神也。

87、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

88、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荀子·议兵》

荀子名言 篇3

1、恶之者众则危。《荀子正论》

2、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荀子劝学》

3、乐易者常寿长,忧险者常夭折。《荀子荣辱》

4、怠慢忘身,祸灾乃作。《荀子劝学》

5、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6、仁义礼善之于人也,辟之若货财粟米之于家也。

7、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劝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听人以言,乐于钟鼓琴瑟。

8、积土而为山,乘之而后高,积水而为海,积之而后深。故圣者众之所积也。

9、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

10、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1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矣。

12、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劝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听人以言,乐于钟鼓琴瑟。

13、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14、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荀子儒效》

15、以善先人者,谓之教。

16、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荀子议兵》

17、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18、礼,所以正身也;师,所以正礼也。

19、圣可积而致,途之人可以为禹。

20、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

21、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

22、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23、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荀子劝学》

24、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

25、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

26、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

27、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荀子不苟》

28、士有妒友,则贤交不亲,君有妒臣,则贤臣不至。

29、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30、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荀子修身》

31、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32、凡斗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

33、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

34、不足于行者,说过;不足于信者,诚信。

35、礼者,人道之极也。

36、笃志而体,君子也。

37、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38、良医之门多病人。《荀子法行》

39、夫师以身为正仪,而贵自安者也。

40、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舜。

41、怒不过夺,喜不过予。《荀子修身》

42、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43、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荀子非十二子》

44、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也。

45、学无止境。

46、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

47、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荀子荣辱》

48、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不让,然后为德。闻之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不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

49、祸之所由生也,生自纤纤也。

50、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51、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

52、是谓是,非谓非,曰直。

53、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

54、论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荀子名言

55、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篇》

5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57、思索以通之。

58、君子赠人以言,庶人赠人以财。

59、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

60、君戒专欲,臣戒专利。

61、故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

62、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荀子非十二子》

63、小人其未得也,则忧不得;既已得之,又恐慌失之。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

64、友者,所以相有也;道不同,何以相有也。

65、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66、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

67、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

68、居必择乡,游必就士。《荀子劝学》

69、圣可积而致,途之人可以为禹。《荀子性恶》

70、天不为人之器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之匈匈也,辍行。《荀子天论》

71、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

72、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轻师而贱傅。《荀子大略》

73、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

74、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

75、虽有戈矛之刺,不如恭俭之利也。

76、恭敬,礼也;谦和,乐也;谨慎,利也;斗怒,害也。

77、田野荒而仓廪实,百姓虚而府库满,夫是之谓国蹶。《荀子富国》

78、见其可欲也,则不虑其可恶也者,见其可利也,则不顾及可害也者。是以动则必陷,为则必辱,是偏伤之患也。

79、人主不公,人臣不忠也。

80、乱则国危,治则国安。《荀子王霸》

81、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

82、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荀子富国》

83、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84、酒乱其神也。

85、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载人,不能治人也。宇中万物,生人之属,待圣人然后分也。《荀子礼论》

86、长幼有序。《荀子君子篇》

87、夫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辩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

88、不知戒,后必有,恨后遂过不肯悔,谗夫多进。《荀子成相》

89、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90、肉腐出虫,鱼枯生蠹。

91、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

92、先义而后利者荣,先荣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

93、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友者,所以相有也。

94、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友者,所以相有也。《荀子大略》

95、人知贵生乐安而弃礼义,辟之是犹欲寿而刎颈也。

96、学不可以已。

97、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荀子劝学》

98、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

99、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

100、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

101、公生明,偏生暗。

102、尊严而惮,可以为师。

103、务本节用财无极。《荀子成相篇》

104、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

105、选贤良,举笃敬,兴孝弟,收孤寡,补贫穷,如是,则庶人安政矣。庶人安政,然後君子安位。《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荀子王制篇》

荀子名言警句 篇4

1、细线常锯木必断,檐水久滴石必穿。

2、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3、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4、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5、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6、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

7、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8、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9、读书千遍,其意自见。

10、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千日造船,一日过江。

1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12、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13、策马前途学努力,莫学龙钟需叹息。

14、愿乘风破万里浪,甘面壁读十年书。

1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1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7、务于远者,或失于近;治其外者,或患生乎内。

1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9、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

20、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从,不善不能,是吾忧也。

荀子名言 篇5

1、仁者之行道也,无为也;圣人之行道也,无强也。仁者之思也恭,圣人之思也乐。此治心之道也。《荀子解蔽篇》

2、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贫富贵贱之等,足以相兼临者,是养天下之本也。《书》曰:“维齐非齐。”此之谓也。《荀子王制篇》

3、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荀子乐论篇》

4、上取象於天,下取象於地,中取则於人,人所以群居和一之理尽矣。《荀子礼论篇》

5、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

6、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

7、人生而有知,知而有志。志也者,臧也,然而有所谓虚,不以所已臧害所将受谓之虚。《荀子解蔽篇》

8、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

9、圣人知心术之患,见蔽塞之祸,故无欲无恶,无始无终,无近无远,无博无浅,无古无今。《荀子解蔽篇》

10、身劳而心安,为之;利少而义多,为之;事乱君而通,不如事穷君而顺焉。

11、故乐者,所以道乐也,金石丝竹,所以道德也。乐行而民乡方矣。《荀子乐论篇》

12、丧礼者,以生者饰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也。故如死如生,如亡如存,终始一也。《荀子礼论篇》

13、邪秽在身,怨之所构。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

14、精於物者以物物,精於道者兼物物。故君子壹於道而以赞稽物。壹於道则正,以赞稽物则察,以正志行察论,则万物官矣。《荀子解蔽篇》

15、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

16、治气养心之术:血气刚强,则柔之以调和;知虑渐深,则一之以易良;勇胆猛戾,则辅之以道顺;齐给便利,则节之以动止;狭隘褊小,则廓之以广大;卑湿重迟贪利,则抗之以高志;庸众驽散,则劫之以师友;怠慢僄弃,则照之以祸灾;愚款端悫,则合之以礼乐,通之以思索。

17、为之无益於成也,求之无益於得也,忧戚之无益於几也,则广焉能弃之矣。不以自妨也,不少顷干之胸中。《荀子解蔽篇》

18、故曰: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荀子礼论篇》

19、人不能不乐,乐则不能无形,形而不为道,则不能无乱。先王恶其乱也,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荀子乐论篇》

20、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柔自取束。

21、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良贾不为折阅不市,士君子不为贫穷怠乎道。

22、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乐则必发於声音,形於动静,而人之道,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是矣。《荀子乐论篇》

23、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

24、醯酸,而蚋聚焉。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25、下臣事君以身,上臣事君以人。下臣事君以货,所愿不得遂毁之。组织里若有人送礼太大,必有所求,如所求未遂,则常反向攻击。

26、体恭敬而心忠信,术礼义而情爱人;横行天下,虽困四夷,人莫不贵。

27、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28、虚壹而静,谓之大清明。万物莫形而不见,莫见而不论,莫论而失位。《荀子解蔽篇》

29、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故先王谨为之文。乐中平则民和而不流,乐肃庄则民齐而不乱。《荀子乐论篇》

30、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荀子王制篇》

31、不慕往,不闵来,无邑怜之心,当时则动,物至而应,事起而辨,治乱可否,昭然明矣。《荀子解蔽篇》

32、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性伪合而天下治。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载人,不能治人也;宇中万物、生人之属,待圣人然後分也。《荀子礼论篇》

33、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端悫诚信,拘守而详;横行天下,虽困四夷,人莫不任。

34、刻死而附生谓之墨,刻生而附死谓之惑,杀生而送死谓之贼。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使死生终始莫不称宜而好善,是礼义之法式也,儒者是矣。《荀子礼论篇》

35、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

36、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也

37、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38、心枝则无知,倾则不精,贰则疑惑。以赞稽之,万物可兼知也。身尽其故则美,类不可两也,故知者择一而壹焉。《荀子解蔽篇》

39、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40、以善先人者谓之教,以善和人者谓之顺;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以不善和人者谓之谀。

荀子名言警句 篇6

1、白日无定影,清江无定波。

2、流水之之为也,不盈科不行。

3、人之知识,若登梯然,进一级则所见愈广。

4、任何成功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果。

5、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6、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7、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8、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9、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10、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11、人之不学,犹谷未粟,米未饭也。

12、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13、勿为寸阴短,既过难再获。

14、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15、心者,栖神之舍;神者,知识之本;思者,神识之妙用也。

16、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荀子名言名句 篇7

1、以善先人者,谓之教。

2、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

3、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舜。

4、思索以通之。

5、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轻师而贱傅。

6、不知戒,后必有,恨后遂过不肯悔,谗夫多进。

7、积土而为山,乘之而后高,积水而为海,积之而后深。故圣者众之所积也。

8、良农不为水旱不耕。

9、尊严而惮,可以为师。

10、强自取柱,柔自取束。

11、凡流言、流说、流事、流谋、流誉、流诉,不官而衡至者,君子慎之。

12、无稽之言,不见之行,不闻之谋,君子慎之。

13、凡斗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

14、以近知远,以一知万,以微知明,此之谓也。

15、不诱干誉,不恐于诽。

16、怒不过夺,喜不过予。

17、乱则国危,治则国安。

18、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

19、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载人,不能治人也。宇中万物,生人之属,待圣人然后分也。

20、论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

21、小人其未得也,则忧不得;既已得之,又恐慌失之。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

2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23、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24、务本节用财无极。

25、乐易者常寿长,忧险者常夭折。

26、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

27、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

28、人知贵生乐安而弃礼义,辟之是犹欲寿而刎颈也。

29、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0、刑称罪则治,不称罪则乱。

31、有兼听之明,而无奋矜之容;有兼覆之厚,而无伐德之色。

32、知贤之谓明,辅贤之谓能。勉之强之,其福必长。

33、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34、君子养心莫善于诚。

35、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

36、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37、形相虽恶,而心术善,�

38、习俗移志,安久移质。

39、学无止境。

40、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

41、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42、名声若日月,功射如天地。

43、君子之学也,人乎耳。箸乎心。

44、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

45、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知者。

46、仁义礼善之于人也,辟之若货财粟米之于家也。

47、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48、贤能不待次而举,罢不能不待须而废,元恶不待教而诛,中庸民不待政而化。

49、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

50、无德不贵,无能不官,无功不赏,无罪不罚。

51、腾蛇无足而飞,鼫鼠五技而穷。

52、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53、志忍私,然后能公;行忍性情,然后能修。

54、知而好问,然后能才。

55、君子赠人以言,庶人赠人以财。

56、凡事行,有益于理者立之,无益于理者废之。

57、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矣。

58、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

59、士有妒友,则贤交不亲,君有妒臣,则贤臣不至。

60、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

61、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

62、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

6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64、见其可欲也,则不虑其可恶也者,见其可利也,则不顾及可害也者。是以动则必陷,为则必辱,是偏伤之患也。

65、居必择乡,游必就士。

66、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

67、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

68、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

69、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70、圣可积而致,途之人可以为禹。

71、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72、恭敬,礼也;谦和,乐也;谨慎,利也;斗怒,害也。

73、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

74、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友者,所以相有也。

75、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

76、虽有戈矛之刺,不如恭俭之利也。

77、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78、礼,所以正身也;师,所以正礼也。

79、故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

80、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

81、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82、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

83、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

84、是谓是,非谓非,曰直。

85、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

86、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87、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88、先义而后利者荣,先荣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

89、祸之所由生也,生自纤纤也。

90、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91、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

92、学不可以已。

93、友者,所以相有也;道不同,何以相有也。

94、肉腐出虫,鱼枯生蠹。

95、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

96、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

97、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

98、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

99、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劝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听人以言,乐于钟鼓琴瑟。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