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多来自于现实生活,内容多以反映人们对现实生活的看法,或对某种社会现象的批评,或对某种人有所讽刺和箴戒,虽然具有虚构成分,但却是社会现象的高度提炼和概括。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儿童三国历史小故事(7篇),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火烧博望】
博望坡军师初用计——孔明令曰:“博望之左有山,名曰豫山;右有林,名曰安林:可以埋伏军马。云长可引一千军往豫山埋伏,等彼军至,放过休敌;其辎重粮草,必在后面,但看南面火起,可纵兵出击,就焚其粮草。翼德可引一千军去安林背后山谷中埋伏,只看南面火起,便可出,向博望城旧屯粮草处纵火烧之。关平、刘封可引五百军,预备引火之物,于博望坡后两边等候,至初更兵到,便可放火矣。”又命:“于樊城取回赵云,令为前部,不要赢,只要输,主公自引一军为后援。各须依计而行,勿使有失。”……孔明谓玄德曰:“主公今日可便引兵就博望山下屯住。来日黄昏,敌军必到,主公便弃营而走;但见火起,即回军掩杀。亮与糜竺、糜芳引五百军守县。”命孙乾、简雍准备庆喜筵席,安排功劳簿伺候。
有诗曰:“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建兴十二年,诸葛亮六出祁山,司马懿兵屯渭水相拒。
诸葛亮在上方谷造木牛流马运送粮草,司马懿依样仿造中计,被蜀军劫去。
诸葛亮以木牛流马诱司马懿入上方谷,雷炸火烧曹军。突然遇大雨,火灭雷哑,司马懿父子才死里逃生。
司马懿受挫后坚守不战,诸葛亮派使者送去巾帼、妇人缟素之服以及书信,以激他出战。司马懿看罢来信,心中大怒,但却装出笑脸,说道:“孔明看我像妇人吧!”接受了衣物,并厚待使者,向使者打听诸葛亮的饮食起居。
听了使者的话后,司马懿心中盘算:诸葛亮食少事烦,看来活的日子不会长久。于是越加坚守不出,静观事态发展。
诸葛亮强支病体处理军务,积劳成疾,吐血不止。他知命不长久,遂授兵书于姜维。八月,病逝于五丈原军中,是年54岁。
姜维遵照诸葛亮遗嘱,以木雕为诸葛亮像坐于车中,从五丈原徐徐退兵。
司马懿追兵至,姜维推出诸葛亮木像,司马懿吓得急令后退,被蜀军乘势猛攻,曹军大败。
司马懿退兵。
蜀汉全国举哀,葬诸葛亮于定军山。
关于三国演义的故事2:一出祁山,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蜀汉建兴年间,诸葛亮出兵伐魏,一出祁山。因马谡不听将令,丢失街亭,致使司马懿兵临城下,诸葛亮巧用空城计,下退魏兵。诸葛亮退回汉中后挥泪斩谡,引咎自责。
关于三国演义的故事3:空城计
诸葛亮由于错用了马谡,致使街亭失守。司马懿亲率十五万大军,已向西城扑来,而且马上就要到了。
这时,诸葛亮身边只剩下一些文官,连一员武将也没有。根本无法作战。诸葛亮稍一沉吟,计上心头,他披上一件宽大长衫,戴一顶便帽,登上城楼,赁着楼上栏杆端端正正地坐下,点燃香。然后,虚望前方,安然自得弹起琴来。
司马懿来到城下看了许久,听了很长时间,无论从对方人物的表情动作还是诸葛亮所弹出的琴声中,都看不出丝毫破绽。
其子和其他将士纷纷要求进兵攻城。可司马懿凝然不动,仍静静谛听。忽然他神色一变,露出紧张模样,忙下令:“后队改作前锋,先锋变为后队,马上撤退!”
西城中的诸葛亮,见司马懿带兵疾忙退去,轻轻长吁一口气,用手拭了额上的冷汗,笑了起来。司马懿得中计后不觉由衷叹赞:“诸葛孔明之才,我不如也!”
孔秀一听没有文书,不肯放行,还要把刘备的两位夫人扣下,关羽大怒,举刀就砍,孔秀侧身躲过,骑马来战。他哪里是关羽的对手,一个回合,就被关羽砍下马。关羽杀死孔秀后,对守城的士兵说:“此事与你们无关,请你们转告曹丞相,我是迫不得已才杀死孔秀的。”守城的士兵见关羽勇猛无比,谁还敢拦他,只好打开城门,给关羽放行。
孟坦见了关羽,策马上前和关羽交战,战了几个回合,孟坦打不过关羽,转身逃跑。关羽的赤兔马跑得快,韩福还没有来得及射出暗箭,关羽一挥刀把孟坦劈为两段。
刘备和诸葛亮等回到新野后,立即封诸葛亮当军师,两人一起吃饭,一起睡觉经常彻夜不眠地讨论国家大事,诸葛亮对形势的精辟分析使刘备十分佩服。
诸葛亮又叫刘备、赵云领兵在博望山下迎击曹军,一开始只许败,不许胜,等关羽、张飞烧掉曹军粮草才前后夹攻。诸葛亮又叫关羽取预备引火之物,等曹军进入山后,立即放火。
只听四周喊声震天,一排排火箭射了下来,不一会,四周变成了一片火海,这时,刘备和赵云率领兵马杀了过来。
我从中感受到刘备很器重诸葛亮。诸葛亮很聪明,足智多谋,有很棒的见解,安排十分妥当,很厉害!
曹操非常欣赏关羽的为人和武艺,一心想收服关羽,回到许昌后,曹操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专门宴请关羽,还封关羽为偏将军。
关羽虽然投降了曹操,可是始终念念不忘刘备。真可谓身在曹营心在汉。
几天以后,袁绍派大将颜良领兵十万攻打白马,曹操亲自率军队迎战。两军摆开了阵势,颜良一马当先,前来挑战。曹操命令大将宋宪主动挑战。颜良拍马向前,只三个回合,颜良大喝一声,手起刀落,斩了宋宪。曹军大将魏续见宋宪被杀,纵马冲到颜良面前。颜良也不说话,拍马迎战,只一个回合,魏续又被颜良一刀劈死了。
刘备三顾草庐
当曹操与袁绍在官渡作战时,刘备被袁绍派往汝南(袁绍的本郡)一带活动,以扰乱曹操的后方。建安六年(201年),曹操打败袁绍后,亲自率军进击刘备,备逃到荆州,刘表令备屯驻新野,看守荆州的北门,以防曹操。从这时起,备在荆州居住达十年之久。
荆州靠近中原,情况比较安定,北方士大夫到这里避难的很多。刘表是一个徒有虚名而缺乏实际才干的人,他既不能利用曹操同袁氏交兵的机会袭取许都,又不能收用荆州土着及侨居的许多人才。所以当刘备来到荆州后,“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刘备本人深切认识到自己所以屡遭挫败,主要是由于没有优秀的参谋人员,所以对访求人才,十分注意。当时襄阳有一个名士司马徽,擅长识别人才,人称“水镜”。备找他访问天下大计。司马徽自称“儒生俗士,不识时务”。而在备面前夸奖号称“卧龙”和“凤雏”的两个年轻俊杰。备问是谁?他说就是诸葛亮和庞统。另外,已经归附刘备的徐庶也向备称述诸葛亮好比是潜伏在人世间的龙。两人不约而同的介绍,自然引起了刘备的深切关注,他立即对徐庶说:“君与俱来”。徐庶说:“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徐庶自从跟随刘备以后,极为备所器重,他这样称赞诸葛亮的才能和风格,怎能不引起刘备对诸葛亮的倾慕和向往呢!于是刘备郑重而谦逊地前往隆中求见诸葛亮,第一次没有见到,第二次又落了空,到第三次才获得了亮的接见。
相见之后,刘备说:“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诸葛亮在答语中,先用曹操打败袁绍的事例,说明只要措置得当,弱者也可以变强。然后指出现在曹操强大,一时难同他死打硬拼。江东的孙权亦无隙可击,只能利用孙权,共同对付曹操。接着,亮又言荆州刘表、益州刘璋都是凡庸之辈,难以守住基业。他们下边的智能之士,都想另择明君。诸葛亮肯定了刘备具有“帝室之胄,信义着于四海”及“思贤如渴”等优点。同时提出了今日之计,应先取荆、益,再图曹氏的战略部署。刘备听了,连声称善。于是二人情好日密。可是关羽、张飞不相信这个初出茅庐的年青人会有多么大的本领,刘备对他们解释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关羽、张飞毕竟对刘备是极信服的,见刘备说出这种话,自然也就不再提出异议了。
以上“三顾草庐”的故事,一千多年来,一直被人们传诵着。一提到这事,人们就极推崇诸葛亮的才智和预见;对于刘备的屈身下士虽然也普加赞扬,但认识程度尚嫌不足。实际上,像刘备这样虚怀求贤、屈身访贤、慧眼识贤、诚心用贤、临终托贤的一系列行为见识在中国古代封建帝王中是极其难得的,古代的人也已经认识到:才智之士几乎到处都有,可是能够识贤用贤的君主却累世难见,像刘备这样对待诸葛亮的事,确实应当给以高度的评价。
姜维背水破王经
司马师病死后,司马昭以大将军录尚书事,专决中外事务。姜维得讯,以为司马师新丧,司马昭初握重权,必不敢擅离洛阳,可乘机伐魏,以取中原。后主刘禅 准其所请,命往汉中作战前准备。征西大将军张翼自以蜀地浅狭,钱粮浅薄,不宜远征。姜维不从。张翼见出兵已势在必行,便向姜维提议道:“以往多不克而还, 皆因出兵动作过于迟缓。兵法云:‘攻其不备,出其不意。’今若火速进兵,使魏兵淬不及防,必然全胜矣。”
姜维于是引兵5万远征,兵至 洮水,魏雍州(今陕西西安)刺史王经、征西将军陈泰得到前线战报。王经先率兵马步骑7万人迎战。姜维似已成竹在胸,对张翼、夏侯霸各授机宜,先使二人领兵 去作准备,他自己乃引大军背依洮水列阵。王经见姜维此等阵势,回头对其牙将张明、花永、刘达、朱芳四人说:“蜀兵背水为阵,败则将全部投没于水中。姜维骁 勇,你们四位可与交战,若其后退,便可追击。”王经企图恃众将姜维逼退,以使覆没于洮水之中。四将领令,分左右杀出,来战姜维。姜维似乎已知王经心意,略 战几个回合,拨转马头,望本阵便走,若有难敌的样子。王经不知是计,大驱士众一起赶上,想要追杀蜀军。姜维率军往洮西而退,待退到洮水岸边,对众将士大呼 道:“形势如此急迫,诸将何不努力!”众将听姜维一呼,见后退无路,便掉头奋力杀向魏军。王经支持不住,被打得大败。此时,早已准备好的张翼、夏侯霸又率 兵抄了王经的后路,分两路杀来,王经被围在当中。姜维奋武扬威,杀入魏军之中,左冲右突,直如入无人之境。魏兵大乱,自相践踏,死者大半,被逼无路,逃入 洮水者不计其数,斩首万余,尸遗遍野,血流成河。王经只率百骑杀出重围,径往狄道(今甘肃临姚)败去。逃入城中,闭门不出。
背水列 阵,按照兵法,乃是兵家大忌。一代名将韩信在破赵之际,依据对当时的形势分析,敌众我寡,毅然采取出奇制胜之谋,背水列阵,正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置之 亡地而后存”,使自己身处绝境,故当两军交接时,人人殊死而战,使弱寡变为强大,人人以一当十,最终以弱制强。姜维所用计谋正是背水一战的翻版。